科研方法及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方法及应用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1

关键词:项目管理方法;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072-02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汇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洪流,如科学与技术的综合、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因此,科学技术必须同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相结合,才能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科技创新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的作用,清楚地了解开展企业科技创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据此找出一条适合企业科技创新路子。

一、企业科技创新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的意义

现代项目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学科的新领域,是有关现代社会活动中各种项目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方法。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使项目实施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和认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开发和使用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以及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等项目管理新领域的出现,促使项目管理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发展。

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企业科技创新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进行战略运用呢?

(一)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战略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的方法。它是以创新为目标,以合作为基本手段,以资源互补为内容的技术创新方式。由于企业的创新基础条件和企业的技术能力比较差,完全依赖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积累来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技术档次和效率。而我国的创新资源又分布不均,比较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研究与开发活动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创新的无效投入和无效劳动现象十分明严重;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却得不到创新的支持,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这种现象。合作创新战略正是改变这种不合理现状,它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手段。它可以充分利用创新资源,直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克服企业科技创新中的劣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集中各种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档次,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在合作方式上,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合作方式和以区域为基础的合作方式。以行业为依托的合作方式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以区域为基础的合作方式是由地方政府、企业、大专院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这种技术创新方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

(二)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项目管理方法。信息战略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一是对于信息系统和硬件配套不能好高骛远,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建设功能比较完备,操作简单易行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的运行,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提升传统工业信息化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当地信息资源优势,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融于社会大环境之中,争取政府和各级的支持。三是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开发人才,培育人才。四是作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政府要将信息化工作作为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不仅要完善企业信息网络,也在加快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逐步在全市形成政务、科技、金融、商业等不同行业、不同格局的信息网络。同时,要以科技频道为基础,建立科技知识普及平台,搞好科技传播工程,提高全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

(三)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企业在项目管理层面知识积累达一定程度后的突破和爆发,是通过引进外地先进成果、技术后,突破原有技术的更进一步提高;是企业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关键,也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指标。自主创新需求有大量的资金支持,需要有高素质且具有开拓精神的科技人才,需要有高度风险意识的管理团队的大力支持。我们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要在以下方面上求突破。要按照“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化工、医药、生物等高新技术,注重成型技术的生产转化,引进开发一批基因药物、生物制剂、电子仪器、新材料等高科技成果,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比如车用超级电容器是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公司开发的自主创新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储能环保电源,其特点在于充电速度快(充电10秒~10分钟可达到其额定容量的95%以上)、使用寿命长(深度充放电循环使用次数可达1~50万次)、功率密度高(可达500W/KG~3000W/KG,相当于电池的5~10倍)、工作温度范围宽(-30℃~+50℃)、环保节能(免维护,没有二次污染)等。目前奥威公司已申请超级电容器相关的国家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一半以上,6项已获得授权。车用超级电容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该产品在国内的历史空白。

(四)人才战略

项目管理方法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我们企业要坚持用好优先,培养与引进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的政策优势和良好环境,全面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围绕主导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造就一批产学研密切合作的优势创新团队。让企业成为培养和吸引人才的主体。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制定和规范科技人才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推进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吸引优秀博士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形式下,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模式需要迎接技术变革、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向新的科技创新管理的模式转换,提高企业创新的科学化,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项目管理强调管理是一个过程,把项目的管理内容细化为范围、时间、成本、质量、风险、沟通等,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实现项目目标,这些方法都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中非常需要引入或强化的内容。相信项目管理方法将对我们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起到很多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晓莉,王克罩.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6).

[2]吕智群.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之我见[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

[3]潘金刚,杜鹏程.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 科技与经济,2006,(1).

[4]吴坤.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北方经济,2006,(3).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2

课堂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经济学课堂实验主要由实验场所和设施、实验对象、实验控制者、实验道具、实验指南、实验结果分析等要素构成,其教学过程一般由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四个阶段构成。为了提高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提高任课教师责任感的基础上,加大对课堂实验的支持和投入,强化对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激励,也要尽可能优化实验环境,减少对实验者的干扰。

关键词:

课堂实验;经济学;拍卖实验

众所周知,从学科性质来看,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无法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的学科。但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课堂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与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的软件操作实验不同,课堂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的经济活动,体验作为一名真正的经济行为人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些美国教授最先在经济学课程中开展了课堂实验,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高校教师尝试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课堂实验方法。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课堂实验方法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实表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尝试把实践教学贯穿在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平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首要途径,课堂并不是理论教学的专属平台,对经济学专业而言,通过课堂实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课堂实验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游戏,其产生和发展与实验经济学这一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1931年,美国经济学家Thurstone使用心理学研究中通用的实验技术所进行的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实验研究,被认为是实验经济学发展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VernonSmith等经济学家的大力推动下,实验经济学得到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采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和发展经济学理论。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美国大学的教授们开始将课堂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课堂,并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1]。目前来看,课堂实验在欧美国家大学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一、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构成要素

根据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内容和教学要求,经济学课堂实验主要由实验场所和设施、实验对象、实验控制者、实验道具、实验指南、实验结果分析等要素构成[2]。也就是所,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教师为实验的组织管理者,以学生为实验对象,以教室或计算机实验室为实验场所,以实验道具为媒介,在实验制度和课堂教学纪律约束下的师生间互动教学过程。

1.实验场所和设施

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必须有相应的实验场所和必备的实验设施。大多数情况下,课堂实验都可以在普通教室内进行,利用教室内现有的黑板、桌椅、多媒体设施等就可以进行。还有部分需要软件支持的课堂实验,需要在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2.实验对象

在实验经济学中,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原则上可以是大学生、专业人士、普通人士等任何人。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培养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所以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对象理所当然是所授课程班级的学生。

3.实验控制者

在课堂实验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来负责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秩序维护、实验结果分析等任务。任课教师一般是主要的实验控制者,根据需要,也可以请助教或个别学生协助完成部分实验控制任务。

4.实验道具

与传统实验课程不同的是,经济学课堂实验一般不需要用到特别的仪器设备。除计算机化的课堂实验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实现外,大多数人工控制的实验只需要借助于扑克牌、卡片、硬币等这些常用的道具。

5.实验指南

课堂实验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完备具体的实验活动实施计划。实验指南就是在课堂实验开始之前向主试和被试介绍实验目的、提供相关信息、明确实验规则的相关说明。

6.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是课堂实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利用图表对实验结果进行数量上的描述;其次,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对实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过程:一个案例

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由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和实验总结四个阶段构成。这里以2015年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学二年级中开展过的口头双向拍卖实验为例,来说明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过程。

1.实验设计阶段

实验设计是整个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基础[3],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实验目的,编写实验指南。鉴于国内外已经有了一批优秀的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资源,在此次课堂实验中,我们直接选用了实验经济学中最经典的口头双向拍卖实验,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材料主要来自于暨南大学张耀辉教授主编的《实验经济学教程》。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于具体商品市场买卖的参与,来了解完全竞争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决策过程,以及供求机制的自发作用如何实现市场均衡。在此次实验开始前,我们准备好了实验指南、实验道具(扑克牌)和用于记录各种实验数据的表格。

2.实验实施阶段

在实验实施阶段,作为实验组织者的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实验对象,有效地组织管理实验过程,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保证课堂实验能够顺利进行[4]。在此次课堂试验中,首先将该班级53名同学分为两大组,第一大组为实验参与者,随机选出22名同学,其中工作人员2名,负责发放资料、维护实验秩序和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参与者20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买方和卖方各10人,买方和卖方分别在教室前端实验区的左侧和右侧就座;第二大组为实验观察者,在教室后排就座。在实验正式开始前,工作人员发放并大声宣读实验规则。每名参与交易的同学抽取一张扑克牌,所抽取的扑克牌上的数字(该数字不得泄露给他人)即为其交易底价,并据此计算其最终在市场交易中的总收益。为激励同学们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提前告知大家实验结束后对总收益最高的前三名同学予以与其所得收益对应的物质奖励。在实验正式开始后,买卖双方进入教室前面的空地进行自由交易,大声喊出自己的报价,然后自由商谈,一旦在某一价格上达成交易,两人一起到工作人员处进行审核登记。工作人员登记好相关交易的底价和成交价格后,立即把成交价格写在黑板上,并大声宣读。每轮交易持续5分钟左右,共持续8轮。每轮交易结束后,无论是否成交,买卖双方都要上交其扑克牌,并在下一轮重新抽取。交易双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计算并记录本轮交易的收益情况。实验中给定交易双方的初始信息,即发给买卖双方的底牌分别是数字1到10的10张红色或黑色扑克牌,据此事前就可以画出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在规定交易中的最小报价单位为1元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市场均衡价格为5至6元,均衡交易数量为5至6笔。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交易价格和数量逐渐收敛,从第6轮实验开始,成交数量稳定在5笔,成交价格也趋近于均衡价格6元,与供求模型的事前预测结果非常吻合。

3.实验分析阶段

实验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汇总整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一方面及时向同学们展示交易价格、交易数量以及买卖双方的底价等相关信息,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课堂实验中相关数据的特点及变动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用实验结果来检验经济理论,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在所有8轮实验结束以后,我们把相关的交易数据及买卖双方的底价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解释。在经过充分讨论之后,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说明数据和模型的预测结果是一致的,并根据计算出的买卖双方收益总和表明第6轮的总收益为28,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最后,根据每个交易者的收益情况,对总收益最高的三名同学给予与其收益相当的物质奖励(此次课堂实验的奖品是三本不同的经管类畅销书)。

4.实验总结阶段

实验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课堂实验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和措施;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三、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从此次课堂实验来看,学生们对于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来学习经济学理论很感兴趣,参与度较高,对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理解加深。但从此次课堂实验的实施过程及结果来看,要使经济学课堂实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任课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工作

课堂实验顺利实施的前提是要有详尽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方案。如何根据授课内容及授课对象选择或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制作实验说明书,编制实验图表,准备实验道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都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实验开始之前全部完成。这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求任课老师必须具有极高的责任感。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教师开展课堂实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部门对于课堂实验的工作量考核也要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

2.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激励

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是课堂实验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5]。学生在参与实验之初往往具有很高的兴趣,但随着实验的重复进行,学生的新鲜感会降低,部分学生会出现简单应付的情况。为了激励学生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当中,必须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常用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课堂实验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另一种是根据实验参与情况及实验收益给予学生一定的现金或物质奖励。具体实施中,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激励效果最佳的某种方式。此次课堂实验中,我们就采取了物质奖励的方式。

3.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具体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实验效果,甚至影响到实验的顺利进行。大体来看,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类问题:一是实验者对交易规则的理解存在偏差,如买方相互之间或卖方相互之间所出现的错误交易;二是实验者存在破坏交易秩序的行为,如买卖双方之间、买者之间或者卖者之间相互串通的行为。对于第一类问题,应该宣布交易无效需重新交易,并重申交易规则;对于第二类问题,应该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惩罚(如扣除一定成绩)。

4.优化实验环境,尽量减少对实验者的干扰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教师无论在实验指南的文字说明,还是在课堂实验进行过程中的说明解释,都要尽可能避免明显导向性的提示或暗示。实验人员及实验角色的选择都要客观,尽可能以随机方式确定。另外,课堂实验最好在讲授相关内容之前进行,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先入为主,刻意回避自己的真实选择,从而影响实验的客观真实性。

四、结论

国内外经济学教学的实践及发展趋势表明,课堂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方式。为了提高经济学课堂实验的教学效果,必须在提高任课教师责任感的基础上,加大对课堂实验的支持和投入,强化对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激励,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也要尽可能优化实验环境,减少对实验者的干扰。

作者:马洪云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业斌.《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5):105.

[2]杨志龙.西方经济学课堂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王鲁.课堂实验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博弈论教学为例[J].工会论坛,2013(3):131-132.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3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当今社会对素质人才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复杂。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经过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方法。这些改革方法都先后取得了一定改革成果。目前许多高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改革方法。

 

一、分级教学

 

分级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育之前,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把学生分成相应的等级,并进行分等级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可以根据不同等级水平教授不同的内容。

 

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简单,高效的改革方法。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采用“入学考核,合格免修”、“选修”等方式进行计算机课教育。

 

但是,这种方法难以对等级进行划分。等级跨度太大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一些学过的东西。等级跨度太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过于零散,难以掌握等等。所以这种方法应该进一步完善。

 

二、分类教学

 

目前有些高校的部分教学内容没有以企业为基础,偏离了社会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造成了学生的“学尔不用,用尔不学”现象普遍存在。分类教学方法是为了解决现代高校毕业生学的内容和用的内容不同这一普遍想象,而提出的改革教学方法。

 

分类教学实质上是根据计算机发展水平的不同,各高校的教学内容由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向技术基础内容和应用基础内容方向转化的教学改革方法。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计算机课的教学内容都由原来的Dos+WPS+Basce转变为Windows+office+VFP或C语言等等。

 

然而,分类教学方法虽然可避免因统一的教学内容而引起的学生 “学尔不用,用尔不学”现象。但分类教学涉及几乎社会所有学科,面积广,需要准确确定当今社会什么专业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难以实现。

 

三、任务驱动

 

目前少数高校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缺乏监管的力量,造成了学生认为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可有可无,无关轻重的错误认识。

 

针对高校课程缺乏监管的不足,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改革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真正内涵是任务要与知识点相结合,即老师创设的任务必须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又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

 

所谓任务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融合知识点的问题。这种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任务”中收获知识和掌握操作能力。

 

(2)讨论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引导完成关于“任务”的具体操作思路和方法的讨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实际问题中概况出该任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3)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完成教师所提出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指导学生的作用,监督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并解决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虽然可以积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因主动式教学太过主动而引起的学生惰性学习。但这种教学方法加大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如何选择适当类型和难度的任务,成为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不可避免的难点之一。

 

综上所诉,近十几年来许多研究学者为了对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进行改革,提出了分级教学,分类教学,任务驱动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笔者认为应该尝试将各种方法融合在一起得到更为有效的高校计算机改革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4

关键词 动力机械强度学 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73

0引言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关键部分,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多所研究型大学都在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为完善我国本科教学的课程建设,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张健平等发现通过科研实例教学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机械强度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杨达飞分析了Auto-CAD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可行性,指出案例教学缩短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教学效果良好。梁金龙等结合研讨式教学的实际运用和相关数学案例分析,从创新思维基础、创新思维素质、创新思维评价及师生情感体验等角度出发,指出研讨式教学对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培养创新意识起积极影响。张利锁对研讨式教学的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实施研讨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并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报导很多,但是关于动力机械强度学教学方法理论研究报导较少,其中主要缺乏具体性、实际性及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步骤与程序仍在研究摸索中,在指导动力机械强度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难以发挥应用的作用。

考虑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具有对应性――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本文拟借鉴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以及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在紧扣高校自身特点以及学院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从动力机械强度学的教学方法出发,进行研讨式教学改革与研究,旨在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充实、丰富、增进学生对动力机械强度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巩固深化所学概念及理论,积累本专业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提高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

1动力机械强度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代高校建设不断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各高校支柱学科、相关背景及相对资源差异较大。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集交通、电力和水利等学科为特色的工科学校。目前,长沙理工大学能动学院的动力机械强度学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现代机械强度理论及应用》,该教材总共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动力机械强度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实际模型的简化分析方法,动、静态应力的来源分析等;强度理论;疲劳断裂理论和疲劳寿命估问题。该教材主要着重于力学公式推导,教材中长篇文字说明和公式使得学生学习产生畏难的心理,激发不起学习兴趣,继而导致学生厌恶这门课程。

由于能源类专业的学生的力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再加上动力机械课程中许多力学分析和疲劳断裂规律等知识点,本身是抽象和空洞的。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公式推导以及数学模型的讲述,很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因此,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兴趣,所以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才能从繁琐的公式、晦涩的理论知识里解脱出来,进而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所以,以高校自身特色为依据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2研讨式教学在动力机械强度学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基础理论知识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结合,该环节教师占主导作用,进行课堂式教学,通过趣味问答的方式,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研讨式教学做好学生在主动性方面的铺垫。其次,在后续的理论知识模块中,教师分专题进行讲解,以研讨式教学为主,本文以教材中的“疲劳专题”为例,将研讨式教学有针对性地应用到其中。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设动力机械强度学这门课程学生一般为40名左右,学生在人数上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进行管理。基于此,选择6个疲劳专题,分别是疲劳裂纹扩展,应力疲劳,应力强度因子,材料中疲劳现象,应变疲劳以及断裂失效与断裂控制。以至少6名学生组成的小组为单位,兼具ppt制作、讲解以及答辩的三个基本功能(如2名组员负责制作ppt、2名负责讲解ppt以及2名组员负责ppt答疑),每个功能都设置相应的分数(如制作组10分,讲解组10分,答疑组10分,研讨课总分30分),对该小组进行打分评价。对于班上还没有组队的同学,采取个人和小组双方自愿的原则,可加入到小组中,担任小组的记录员的工作(此项工作也计10分)。每组选定一个负责人,便于老师和同学们的联系。至此,学生研讨小组成立。随后,教师将疲劳专题用序号编列好后,由各小组抽签方式决定先后顺序,并将各小组以及小组成员的负责的任务以表格的形式公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研讨课专栏,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随时进行在线回答。最后,进行研讨环节,当其中一组进行专题演讲时,要求其他小组对该组从ppt制作、ppt讲解以及答疑方面进行打分,此外,还要求小组中答疑组员对正在进行演讲的小组至少提一个问题,并把问题填写在改组对应的专题栏中。而正在演讲的小组,负责答疑的组员则需要现场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将决定他们的分数。

研讨课开展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学习热情空前上涨。一个研讨专题90min的时间都不够用。课堂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答疑环节上,学生层出不穷的在提问题,答疑的同学也愿意回答问题,整环节不是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也不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学生真正进入一种学术氛围的研讨中。归咎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1)疲劳专题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又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学生认真做了一个专题的准备工作,可以举一反三,以此类推的方式,提出其他同学所做专题的问题,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出的问题也加深了对专题的思考。(2)组员分工明确,各思其责,每个学生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讲解PPT的同学要讲解的好,必须要深入了解制作PPT同学的思路,而答疑同学要回答出问题,必须对整个专题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了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有默契高效的团队协作。这样同学在做研讨准备时候,一方面学习了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3)教师在恰当的时候起到引导作用,特别是答疑环节,学生的问题多样化,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深度、广度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学生提问,答疑的同学回答不出来,教师必须及时帮助引导和回答出正确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兼顾多种角色如维持课堂纪律,掌控研讨时间,对各小组PPT的制作、讲解以及答疑进行点评;最后,各组将PPT与答疑等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整个研讨环节至此结束。通过开展讨论环节后,学生表现欲望很强烈,表达能力大大加强,学习氛围很活跃,特别是对如何学好动力机械强度学这门课程的自信心大大加强。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5

关键词: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任务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4-0097-02

1 引言

“技术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原理,更要注重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建立常见的Web应用程序。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我们不断探索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研究了一套适合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案例,供上课使用。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下面几部分:简介、Web服务器控件、编程、内置对象,针对不同的章节,设置不同的案例,使学生易于掌握重点知识,学起来更轻松。下面详细介绍各部分的教学方法。

2.1 “ASENET简介”部分教学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运行环境和编程环境,讲课采用 2003和SQL Server 2000作为开发工具,这一部分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安装所需软件。采用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的形式,教师提供所需软件,供学生下载,然后老师演示程序的安装,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同步安装,对于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学生解决。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机器上安装所需软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2 “Web服务器控件”部分教学方法

这一部分内容因为有可视化的外观,学生一般比较喜欢学习。但是学生往往只注意到如何向页面上添加控件,如何控制页面布局更美观,却往往忽视了对控件进行必要的属性设置,以及对控件的编程。所以上课时,除了说明控件的适用场合外,还必须要加强学生对控件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在讲RadioButton控件时,为了加强学生对GroupName这个重要属性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个要求用户选择性别的页面,首先不设置GroupNarlle属性,运行看效果,学生会发现当分别点击两个控件时,男、女两个项同时选中,这时再说明解决的方法,可有效加深学生对此属性的理解。

另外,学生对验证控件部分理解不到位,在设计界面时,经常就省略了这些控件,从而导致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无法保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上课时给学生看截取的网易注册页面,并提示学生界面上有一些对用户输入信息的要求,提问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如果学生提出用编程方法解决,可编程实现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为6-12位英文字母和数字;当学生对编程验证的复杂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提出利用验证控件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对验证控件的方便性有了必要的认识后,即可讲述控件的使用方法。

2.3 “编程”部分教学方法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编程比较多,是课程的难点。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比如留言板系统,先给学生展示,让他们知道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设计自己的留言板。在讲课过程中简化理论内容的讲解,只介绍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DataAdapter、DataSet这五个对象的编程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讲完必要的理论知识后,要让学生来分析如何利用所讲知识实现留言板的特定功能,如撰写留言功能,让学生讨论是利用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实现,还是利用Connection-DataAdapter-DataSet实现,在学生讨论时,要说出他们选择不同方式实现的原因,并引导他们设计实现此页面。然后,要根据代码的简易程度,让学生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方法更合适。最后,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形成完整的的使用方法说明。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可使学生感觉讲解知识不再枯燥,并能积极思考,较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2.4 “内置对象”部分教学方法

在本章中,涉及六个常用对象,个个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知识点比较散,对于本章的学习,设计用户登录页面及登录后显示欢迎信息的页面,对于登录用户名可以通过Response的Redirect方法传递到新页面,也可以通过Session、Cookie对象传递,通过使用这几种方法传递参数,可以让学生来比较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把这三个对象的常用方法掌握起来。对于第二个页面,要借助于Request对象的Querystring属性获得传递过来的信息,或者通过Session或者Cookie来读取信息,另外利用Server对象的属性来获得用户的IP地址等信息,用Application对象实现网站访问人数统计功能,向学生展示这些对象的使用方法。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Response、Request、Session、Server、Application、Cookie这六个对象都有所应用,通过在上课时展示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这些功能,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把各个所需知识点讲完后,让学生完成案例的设计。

3 实践教学方法

3.1 实验教学法

ASENET技术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外,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课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每一次实验课都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并且要先演示给学生看完成的效果,然后给学生提示需要用到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可避免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了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完成后,不能对实验效果置之不理,要对学生每一次课完成的“任务”打分,以促进学生在上课时间完成任务,没有时间聊天、玩游戏。

例如在做“Web服务器控件”部分实验时,展示网易用户注册页面,要求学生仿照此页面来设计自己的用户注册页面,对于要收集用户哪些信息作要求,并要求学生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类型的控件,实验完成后,可以找几个设计得比较好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以增强大家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作品驱动

在本课程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己或者一组同学共同完成一个小项目,在上课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当前应该做的内容,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逐步完成项目,课程结束可提交项目,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通过作品,可以使一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锻炼,也使得其他同学能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科研方法及应用范文6

关键词:抽样方法;医院;科研经费审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97-01

近年来,医院科研经费领域违规违纪问题频发,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科研经费审计已成为审计部门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医院科研经费金额大、项目多,审计部门要在人力资源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找准体制、机制的问题,必须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审计。审计抽样方法,对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抽样方法概述

(一)抽样的定义。

在统计学中,抽样是一种推论统计方法,它是指从目标总体(或称为母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观察样本的某一或某些属性,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二)抽样方法分类。

根据审计抽样决策依据的方法不同,审计抽样可以分为两大类: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1)统计抽样一在审计抽样过程中,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2)非统计抽样一又称判断抽样,是指审计人员根据专业经验和经验判断选取样本进行审查,并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审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互结合使用,可以降低审计抽样风险。

(三)抽样的步骤

在审计中应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四个基本步骤:1)根据具体审计目标确定审计对象总体。2)确定样本量。3)选取样本并审查。4)评价抽样结果。

二、科研经费审计的特点

(一)项目多、金额大、科研经费收支频繁。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科研与经济建设的联系不断加强,医院承担的科研任务日益增多,资金来源渠道多样,经费总额年年上升,伴随着巨量的科研经费,各学科立项的科研项目林林总总,项目收支业务资金流量大,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二)违规问题比较集中。“年底突击花钱”、“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专家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大量科研经费生活福利化倾向严重一办公用品、耗材、餐费、礼品、汽车维修、差旅费等是此类现象的载体”、“利用支付科研协作费、会议费、测试费等形式将科研经费转移到与自己有特定利益关系的单位”,以上方面已经是科研经费滋生腐败的重灾区,更是审计中关注的重点。

(三)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量急增。随着科研经费的充裕,资产被大量购置,甚至在医院一些“学科建设经费”只能允许购买设备,尽管一些课题组的设备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但是为了避免“经费花不完被没收”的担心,重复购置、设备闲置的状况屡见不鲜。

(四)与科研经费相关的合同数量庞大。科研立项合同、外拨协作费合同、设备购置合同、购买服务合同等不仅内容五花八门,仅其数量就相当可观,要想了解合同整体签订的规范性、合法性有一定的难度。

(五)审计任务重、时间紧。随着审计服务领域的扩展,审计部门已经开展和将要开展的的工作很多。将科研经费审计纳入审计管理后,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科研经费审计,对审计人员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三、审计抽样在科研经费审计中的运用

(一)抽样在科研经费财务审计中运用的范围

1.项目的选取。在科研经费审计中,对于高风险因素的项目,如可疑的、异常的、特别具有风险倾向的项目或者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在这种情形下,审计抽样特别有用。

2.科研经费支出的凭证的抽取。要审查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这所医院的每一个科研项目的所有支出都是需要审查的对象,在审计时间、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运用审计抽样方法选择一定量的支出实施审计,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样本量的确定。

科研经费审计的样本量包含:选取审计的科研项目数、抽查凭证的个数、盘查的固定资产数以及审查的合同数等。样本量的大小与上述总容量的大小成正比,与总体项目的差异成正比、与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精确限度是指统计抽样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所允许的误差范围)成反比、与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可信赖程度是指统计抽样所作出的审计结论可予信赖的程度)成正比。

(三)针对不同的业务,采取相应的抽样方法。

重点在于使用适当的选样方法。在科研经费审计中,对于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关键业务等审计通过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运用非随机选样方法实施审计;对于科研经费支出凭证的抽样,根据会计科目的支出分类有选择地运用分层抽样法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几个区间,以每个区间作为一个新的总体抽取并审核样本,对于违规频发的重点支出如会务费、劳务费、测试费、外协费、办公用品等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随机抽样;对于其他同样重要水平的事项则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来审查。

(四)评价抽样结果。

根据样本抽查情况,形成最后的抽查结论,是审计抽样工作的最后一项内容。对于科研经费审计样本的审计结果,首先分析样本误差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在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后仍存在的视为一项误差;分析样本误差后,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样本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得出审计的科研经费总体中不合规事项所占的比例,或者金额。

(五)正确区分审计抽查与审计抽样

审计抽查是一种技术,一般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没有严格要求。审计抽样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并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抽样方法实施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