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决算与工程验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决算与工程验收范文1
1.建设项目利息支出的资本化处理
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操作,建设项目的利息支出是计入建设成本,还是计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或企业的当期损益,都是一个需要明确规定的事项。《规则》第二十五条第(五)款明确了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各类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应当计入建设成本,但没有进一步明确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判断。这是《规定》中就存在的亟待细化的问题,有必要通过《规则》予以明确。笔者建议,停止将借款利息计入建设成本的时点,应当是建设项目通过工程验收之日。作为实行一次验收的建设项目,例如房屋建筑物建设项目,该工程验收可界定为竣工验收;对于实行二次验收的建设项目,例如公路、港口、航道等工程建设项目,可将工程验收界定为初步验收或交工验收。通过验收次日起发生的借款利息,不应当在计入建设成本,而是计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或企业的当期损益。这样进行财务处理,有助于与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协调一致。笔者注意到一些通过交工验收或者初步验收后的交通建设项目并没有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工作,实际完成的投资额往往也达到了概算投资的80%~90%,这意味着通过交工验收或者初步验收的只是主体工程而不是全部工程;剩下的工程还需要在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或初步验收后到办理竣工验收的期间陆续完工并进行交工验收或初步验收。对此笔者同意徐芳等人的看法,建议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后,如果还存在较多的其他工程尚未完工,则需要根据其他工程占用的建设借款,将其借款利息继续资本化处理,直至这些工程通过交工验收为止[1]。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工程与《规程》第四十五条中规范的尾工工程并非同一概念。尾工工程应当是通过竣工验收后的剩余工程,而不是在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后需要陆续完工的其他工程。
2.关于建设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支出
《规定》中明确了其他投资支出包括各种无形资产;但《规则》第二十七条中的其他投资支出中只涉及软件研发及不能计入设备投资的软件购置支出,没有涉及相关的无形资产。按此规定,一个重要的问题就需要明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用财政资金并采取受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如何计入建设成本?《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设置的“在建工程”科目中不核算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而是将土地使用权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导致“在建工程”科目存在无法核算全部建设成本的局限性。这一问题在《规则》中不容忽略。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成本核算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出资受让土地使用权发生的支出,按照规定是计入待摊投资支出的。
3.进一步完善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规定
《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项目建设管理费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至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所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这与财建〔2003〕724号中对建设单位管理费调整后的界定是一致的。在实务中,竣工财务决算不是一个时点行为,而是一个时期行为。竣工财务决算涉及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或审计竣工财务决算以及竣工财务决算的报批等行为过程。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要,建议将项目建设管理费的界定调整为“项目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之日开始至竣工财务决算获得批准之日所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竣工财务决算获得批复,意味着建设项目的资金支付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以后发生的相关开支,应当分别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实行两次验收的工程项目,由于经批准的竣工财务决算是编制竣工验收文件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通过竣工财务决算并非说明工程验收阶段(从开始交工验收到竣工验收全部完成)的全部工作都已经完成。在此阶段还有可能发生建设单位管理费。这部分管理费应当采取预计的方式计入竣工财务决算。
二、对进一步明确对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的思考
《规则》中明确对工程价款结算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一点需要明确,这就是财政部曾联合原建设部在2004年10月20日印发了《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其中具有对工程价款结算的专门规定。如果《规则》中的规定与财建〔2004〕369号的规定不一致,建设单位应当执行何规定?如果《规则》采取部门规章的形式,则按照下位法从属上位法的要求,应当执行《规则》的规定,如果《规则》也属于规范性文件,则按照一般法从属于特别法的原则,建设单位则应当执行财建〔2004〕369号的规定。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两项规定之间的协调,或者对此作出专门说明。《规则》第三十六条规定:工程价款结算,一般应按不低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这与《规定》的规定是一致的;但财建〔2004〕369号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发包人根据确认的竣工结算报告向承包人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保留5%左右的质量保证(保修)金。在管理实务中,某单位在建造合同中约定的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为4%,结果被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认为违反了《规定》中“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的规定,要求整改;但如果按照财建〔2004〕369号的规定,则属于合规行为。对此,《规则》中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或对协调事项作出专门说明是必要的。理想的做法是,如果认为财建〔2004〕369号文的相关规定无需进一步修改,则《规程》中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的条款,只要求执行财建〔2004〕369号文的规定即可。
三、进一步完善竣工财务决算管理的思考
《规则》中对竣工财务决算的规范,除了增加了对尾工工程的规范以外,基本上与《规定》中的内容是一致的。这意味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规则》中并未予以解决。不可否认,不同的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提出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和相互交叉的矛盾。例如《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21号)第九条规定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邮部〔1996〕54号)规定:竣工验收前应组织有关部门,根据通信建设工程决算编制办法的规定,编制单项工程竣工决算和建设项目总决算。工程在竣工验收后的三个月内将决算报上级主管部门。竣工验收后的三个月内应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转账手续[2]。所以,从事不同领域的基本建设(例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物建设、冶金工业建设、邮电通信建设等)财务管理需要执行相应的管理规定;财政主管部门需要关注并解决好各行业之间的协调问题;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需要关注并解决好行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之间的协调问题。
1.关于工程验收
不同行业的建设项目验收,有不同的规定。《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和《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8年第1号)中均规定将工程验收划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2号)和《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中将工程验收划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进入工程试运转期;试运转期一般为三个月到六个月。1990年9月11日原国家计委印发的《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中曾要求“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整个建设项目(工程)的验收可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规模较大、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工程),应先进行初验,然后进行全部建设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规模较小、较简单的项目(工程),可以一次进行全部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但建设部出台的有关房屋建筑物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中没有涉及交工验收和初步验收的工作规范,这意味着这些规定中是将交工验收或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合并进行的;房屋建筑物项目不存在试运营期的划定,只有质量保证期,从固定资产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开始计算。2000年1月30日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中,也只规范了竣工验收事项。
2.关于工程验收与竣工财务决算的关系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行业部门,采取了竣工财务决算、竣工决算、工程决算等不同表述。如果不考虑之间的差异,建议在《规则》中将其视为同义语并按照“竣工财务决算”的表述统一规范。竣工财务决算应当在办理工程竣工结算的基础上进行。既然《规程》允许大型项目的竣工价款结算在办理竣工验收三个月内进行,这意味着再按照《规定》第三十七条中的要求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就不现实。一般来说,如果工程项目采取一次验收方式,即只组织竣工验收,则竣工财务决算需要在竣工验收后办理。例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范的办理竣工验收的条件,不包括竣工财务决算文件。但是实行分次验收的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中往往要求将竣工财务决算文件作为申请办理竣工验收的条件之一。例如按照《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交工验收后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并将经过审计的竣工财务决算作为竣工验收文件的组成部分。
3.规范竣工财务决算的有关建议
可以认为,不同行业的业务特点影响着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以及竣工验收的不同要求。如果存在交工验收或者初步竣工验收环节的工作规范,由于交工验收或者初步竣工验收合格意味着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则应当在此基础上办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工程竣工结算并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并将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作为最终竣工验收的前提之一;如果不存在初步竣工验收或者交工验收的工作环节规范,则竣工验收是检验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依据,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工程决算与工程验收范文2
(一)、工程管理
1、东营区供电公司内业扩、大修、技改、增容,10kv及以上线路的维修、改造、护墩等全部由彩虹实业工程公司统一购材、施工、试验。
2、客户有权自主选择业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设备供应单位,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承接客户委托的业扩工程设计的设计单位,必须取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送变电工程设计、工程勘察资质证书》,并按照资质范围开展设计工作。
(2)、承接客户业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省级及以上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送变电工程类)》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具备相应的电力工程施工资质,并按照施工资质范围开展施工。
(3)、接入电网的电气设备,应具备以下资料:
高压电气设备:省部级及以上产品鉴定证书、生产许可证、能证明该产品质量的证书等资料;
低压电气设备:生产许可证、3c认证、能证明该产品质量的证书等资料。
3、供电公司在其营业窗口将具备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名录推荐给客户,由客户自主进行选择,不得为客户指定设计、施工、供货单位。业务主办可应客户委托协助客户与承担业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签定设计和施工合同。
4、供电公司对承担客户业扩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审查,对接入电网的电气设备的合格证书及安全认证等资料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予采纳。
(二)、工作流程
(1)公司工程(即由公司为主体投资项目)。由生技部牵头,实业公司参与进行现场勘察——生技部制定施工方案、材料计划、编制工程预算——工程公司按预算和方案组织施工——物资公司供应材料——生技部组织实业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客户中心组织装表接电(工程竣工验收,必须有工程公司提供的工程资料,实业公司签章及试修公司出具的试验报告。否则,客户服务中心不予送电)——实业公司办公室编制工程决算书——工程公司对决算书签署意见后会同有工程验收人员签字的工程资料一并提交公司审计部进行审计——实业公司财审部进行财务结算。
分管生产经理和相关部门负责工农关系、清欠工程款等事务协调。
(2)业扩工程(即由客户为主体投资项目)。由实业公司牵头,客户中心、工程公司和相关供电所参与进行现场勘察——工程公司编制材料计划、实业公司搞出工程预算——工程公司与客户协商确定并通知用户预交工程款——报分管领导签批后转财审部——工程公司制定施工方案——工程公司按预算和方案组织施工——物资公司供应材料——客户中心组织实业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客户中心组织装表接电(工程竣工验收,必须有工程公司提供的工程资料,实业公司签章及试修公司出具的试验报告。否则,客户服务中心不予送电)——实业公司办公室编制工程决算书——工程公司向客户结算工程款。
分管多产经理和相关部门负责工农关系、清欠工程款等事务协调。
(3)、发包工程。工程公司与拟承办单位洽谈——实业公司办公室组织拟承办单位投标——工程公司组织发包工程合同——报分管多产经理签批——实业公司办公室监督协调。
工程决算与工程验收范文3
【关键词】建设工程;决算审核;
工程决算审核工作是确定基本建设投资和工程造价的主要程序。如工程决算工作做不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合理开支的增加,浪费宝贵的建设资金。因此,搞好工程决算审核工作,对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正确反映工程造价,最主要的因素是取决于工程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预决算编制和审核工作的经验对工程决算审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谈谈如下几点认识,供广大同仁参考。
1 要充分做好决算资料的准备工作
决算资料是工程决算审核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某工程造价和备查的原始资料。因此在决算审核工作前必须要求当事方提供有关决算的原始资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1 设计资料:主要是指原设计施工图、工程竣工图、修改图和设计变更通知或有关说明。
1.2 承发包合同或意向协议书:即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之间根据国家《合同法》和《工程合同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确定的承发包方式、内容、工程决算编制原则和依据,以及有关费用的取定等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文件。
1.3 经济鉴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各种材料价格在不断变化,施工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返工或工程量增减的现象。经济鉴证即是反应上述工程费用变化的资料,也是确定工程造价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2 注意高估冒算现象
根据决算审核经验来看,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各施工单位提高的工程决算一般都会超出实际造价的 15% 左右。高估冒算的主要手段一般有:扩大工程量的计算,有意曲解定额中的说明和计算规则,套用不对应的定额子目内容和基价,选取不合理的取费类别等等。因此,在审核决算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 工程量的审查:工程量是计算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要准确的计算和核实各分部分项的工程量,必须了解和掌握施工图设计的内容、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操作程序、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情况以及各类经济鉴证等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以便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
2.2 精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工程量的准确度是决定工程决算质量的前提,因此,必须熟悉和了解定额中的各项说明和计算规则的含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决算,往往通过障眼法等手段在构造交接部位重复计算,例如,计算规则中规定计算梁与柱子交接部位时梁的长度只能算至柱的侧面,但许多施工单位的预算人员有意按梁柱的中轴线尺寸统算,交接重复部位不扣除,无形中增大了钢筋砼工程量。在审核工作中,如果不熟悉计算规则,象这样冒算的部位工程量就难以察觉。
2.3 熟悉定额中分部分项工程内容:审核人员首先要熟悉定额每个项目中注明的基价中包括和不包括的项目内容,特别是一些综合定额项目。有些施工企业在编制决算中对前列项目中已包括的内容重复立项,审核人员如果不熟悉定额内容,就会使其蒙混过关,增加工程造价。
2.4 审核定额子目: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应该套用哪一个子目,有时可能产生很大争议,特别是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子目单价,施工单位常用的办法是就高不就低地选套子目单价。例如,装饰部分的小面积砂浆粉刷可以合并在其它粉刷工程量中计算;但施工单位常在编制决算时却有意套用单价高的零星粉刷项目。所以我们要明确分清定额中的同类工程量的子目套用界线。
2.5 材料价格的审核: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材市场上材料价格差别较大,如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代办采购,却忽视了对市场价格的调研,必将为施工单位进行实价虚报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审核人员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2.6 对经济鉴证的审查:经济鉴证是在施工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调整的工程量和材料差价,一般施工单位编制工程决算时往往多计取调增项目的内容,少计或不计取调减项目的内容。例如,原设计某一项目为砖砌墙体,后因需要结构修改为混凝土墙体,但施工单位在编制决算时只计取增加混凝土工程量,不扣除原设计而实际未做的砖砌部分工程量。因此,对鉴证项目的审查也不可忽视。
工程决算与工程验收范文4
关键词:乡镇工程建设问题 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pac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input in also has been increasing. From the recent township project found in audit, the township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ists some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township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sue advice
中图分类号:U41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乡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加大,乡镇财政投入也在逐年递增。笔者从近年来的乡镇工程审计中发现,乡镇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以保证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率。具体问题表现为:
一、前期准备工作不重视。审计发现乡镇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不重视,一些投资较大的工程无可行性论证报告,无环评报告,立项手续不完善。甚至有时为节约投资,不请或请资质与工程投入不相符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实际施工时出问题、出状况,现场签证频繁,形成边设计边建设的局面,既增加了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如某乡镇一老路改造,合同价达1500万元,建设单位未请勘探设计院进行地质勘探,亦未请专业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而是由本镇建管所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张草图,就交施工单位施工。由于未进行地质勘探,结果在工程实际施工时,发现地下有许多暗沟暗塘,导致临时修改施工方案,出变更签证,最后工程决算价达2000多万元。
二、未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招投标程序。乡镇一些工程违反《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未按规定招标,或虽招投标但程序不合法。如将一个大的工程肢解成若干个小工程,逃避招标;或邀请一些施工单位走形式、走过场,实际招标单位已内定中标人;或主体工程招标,附属工程不招标;或设置各种障碍限制摒除他人投标;施工单位围标串标、借资中标或违规转包、分包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在审计某乡镇文化楼的工程决算中,从报审资料中看到,该工程的外装和内装分别单独招标,中标单位分别是南京和深圳的两家装潢公司,但从施工日记和监理日记及询问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后,发现实际施工时却是同一套人马,竣工决算审计进行工程量核对时也是同一人。
三、施工阶段监理形同虚设。为节约投资金,一些工程未聘用专业监理,或是由当地的乡镇建管所略懂施工的人员代替正规专业的监理。有些工程虽聘用了监理,但建设单位对监理的履职情况无考核,缺乏有效监督,或拖欠监理费,监理形同虚设,监理出工不出力,对施工单位建设过程中的偷工减料视而不见,没有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反而个别监理甚至受利益诱惑与施工单位一鼻孔出气,帮助施工单位出虚假签证,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
四、资金管理和投资控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来源得不到保障,未严格按合同约定办理结算,导致既损害了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又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二是配套资金不到位,工程规模缩水。三是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如支付工程款时,不是以正规完税税票为依据付款,而是以个人收条为据支付工程款,大额工程款以现金结算甚至超付工程款等等。四是工程决算超概算现象频繁,如在检查某镇工程建设实施情况时发现,2010度该镇共实施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9个,其中有8个项目决算超概算,超概率达80%以上。
五、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工程资料保存不完整。通常一个项目从工程立项到实际施工要经过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好几段环节。有时一个大的项目要跨几个年度,乡镇的人员又经常调动,有时一个项目有几任领导接手,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加之前任与后任衔接的不及时,导致一些项目在竣工决算审计时,向建设单位了解工程情况,后任说前期是某某负责的,前期的事不清楚,前任领导又说我已调离,不再管事。出现断层,相应情况就会了解不全面,有时资料也会相应出现不完整。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对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需编报项目建议书,这是项目建设最初阶段的工作,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再到相关有权部门立项审批。工程经正式立项后,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勘探和设计单位进行地质勘探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一经审查批准,组织施工招投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只有前期准备工作做充分,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合规和顺利的进行。
二、严格遵守《招投标管理办法》。乡镇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招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程序来确定施工单位。乡镇政府可出台相关文件,对工程投资达多少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全部纳入招投标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对工程投资多少万元以下的“小工程”,规定一律参照招投标管理程序进行规范管理,达到全面覆盖,不留空隙。严把工程的报建登记关、资格审查关、编标关、招标投标关、评标定价关和审核关。对施工单位借资质投标,围标、串标,以及恶性竞争的行为,可实行招标投标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黑名单”制度,来加强招标投标信用管理。
三、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乡镇建设单位应制定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这包括建设单位工程负责人履职负责制,监理履职负责制,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还可加大工程建设全程跟踪审计的覆盖面。乡镇工程负责人自身也要加强工程建设法规的学习,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违纪违规的问题发生。
工程决算与工程验收范文5
摘 要 由于建设工程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 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工程预决(结)算是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益指标的分配和使用。因此,财政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结)算的审核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工程投资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财政审核 预决(结)算 审核
一、前言
财政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结)算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 也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 审核工作遇到的建设工程可谓各不相同, 情况千变万化, 这就需要审核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 努力提高审核工作水平。
二、财政审核的特性
财政审核政策性强: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招投标文件、财政对基本建设的有关文件,项目审批文件,结合合同条款进行审核。主要审核内容:项目的合法性,建设项目是否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等,使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不成为违章建筑,并顺利的成为固定资产。财政审核要看概算是否审批、送审的项目总投资是否在批准概算的控制数内,是否在控制规模指标内;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程序(例如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
三、工程预决(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预决(结)算的审核, 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关规定,在施工图或竣工图的基础上结合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变更签证、材料设备量价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 按照有关的文件规定进行计算核实,审定工程控制价或工程决(结)算价。
四、审核中遇到的问题
1、资料问题:送审资料没把关,送审项目资料不齐,有些资料内容矛盾,重复计算。
2、造价方面的问题:
(1)送审项目超概算的问题:
送审的预算或建筑面积等指标超批准的概算指标。概算指标包括规模、标准、单位工程造价。工程建设项目应依据批准的概算指标进行建设,若超概算要报原概算部门批准。
(2)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施工图必须经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未按规定审查的施工图是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也就不具备招标条件。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以总价包干承包的项目,对有些项目施工图纸上尺寸不明确或没有标注尺寸的,有的编制人员用估的方式来定量编制预算;有的项目在没有施工图的情况下,还进行了定价和限价。
(3)工程量清单问题:
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施工方法与现场不符合,如某项目建设地点在公园的山上,公园内可以消化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工程量清单中土石方开挖却按外运计算:包括人工运到山下、人工装车汽车外运。而工程量清单编制采用人工开挖,预算编审人员应到现场了解情况,实事求是。
(4)工程量方面问题:
工程量计算错误,计算式采用的数据与施工图不符;工程量数据来源依据不充分。
3、工程决算审核方面的问题:
(1)资料不全.
(2)合同签定方面:合同签定的条款与招标文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不符;有的项目没有勘察,可合同签定的条款中明确甲方提供了地质勘察资料。
(3)签证方面:签证与招标文件、合同约定不符;签证不规范;签证内容不清,变更签证的量计算不详;签证不及时;施工过程中变更随意;隐蔽签证无拍照。
(4)招标书的内容表述与送审项目不一致。有的招标书明确现场已完成三通一平,工程决算时在同一个合同项目内决算造价含三通一平未费用。
(5)合同执行情况。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决算资料中未达到合同条款要求的没有书面的说明;工期违约责任没有书面说明。
(6)工程竣工验收后未及时报送工程决算资料。
五、提高预决(结)算审核质量的几点看法
1、送审资料。一是送审资料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的收集,应满足存档要求和审核要求。二是资料必须齐全完整,资料要整理有序,工程决算书、签证单、隐蔽记录、竣工图纸要一致;签证规范、合法、真实。三是项目管理单位对送审资料要审查,审查主要内容有:审查图纸是否与原招标图纸一致;盖章或签字是否满足要求;程序性文件是否齐全;工程决算造价执行合同条款,对多项预决算书要汇总。
2、加强规范管理。
(1)设计、监理、建设单位、清单编制单位、审核单位要各行其职责。加强对设计、监理、标底编制单位、审核单位的管理,合同要约定奖惩条款。
(2)重视项目的合法性,建设项目应严格按规定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使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不成为违章建筑,并顺利的成为固定资产。
(3)坚持设计论证和施工图审查,应严格建设标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规模的项目工程,一律不得追加投资。
(4)招标文件要把好关,并送相关部门审查。合同条款不能与招标文件违背,并送相关部门审查。在开标前规定的时间内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设计不明确或与现场标高、道路、管线等与现状不符,应及时书面提出。
(5)设计变更,必须经得发包人同意后,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防止施工中返工,减少设计变更和甲方签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较大工程变更,应及时通知财政审核部门现场核实。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减少设计变更或签证。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减少设计变更或签证,要审查设计变更是否有必要,是否会大幅增加造价,设备和材料品牌变更理由要充分。
4、加强沟通。重大设计变更应及时沟通,在满足功能条件下,变更实施前加强投资控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5、注意合同风险。注意签证可能引起的合同纠纷或索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任何来往文书的签收及保存。
工程决算与工程验收范文6
【关键词】 加强 建筑物 改造工程 结算
前言
由于现有建筑物对大量土地的侵占,使国家的土地资源日渐紧张,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利用既有建筑物,最大限度地来满足人们的使用年限。因此,建筑物改造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重点和难点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了将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我们必须明确此类工程结算方式。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如何加强建筑物改造工程的结算工作。
加强建筑物改造工程结算工作的有效对策
1. 熟练运用结算依据
掌握编制工程结算各项依据,统一数据采集口径,建立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摸索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结算模式,是保证决算工作高效和快捷的前提。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2008和《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的相关规定,“工程竣工结算由承包人编制,发包人审核”,“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编制),并且提不出正当理由延期的,责任自负”。“承包人如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结算书和完整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发包人有权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审核,责任由承包人自负”。为做好决算,我们首先明确“三统一”原则和所需的数据,三统一即:现场、图纸、结算书要统一,所需的数据主要是“一场、两册、两表、三图和有关资料”,即:现场;材料清册、工程量清册;采购的主材价格表、采购的辅材价格表;原始图、施工图、竣工图和各种有关的资料。绘制竣工图纸。竣工图是整个决算编制的重要依据,我们在改造每一项工程竣工后,要求验收人员和施工队到现场按施工图和设计变更单,认真细致地进行测量和计算,根据实际完工状况绘制竣工图。决算小组会同工程验收人员和施工单位到现场,逐条逐项地对竣工图进行查实核准,做到竣工图纸与现场状况一致,保证竣工图纸的全面、真实、准确。准确编制材料清册和工程量清册。材料清册和工程量清册是以竣工图为基础列出的,并于现场核对无误,同时与施工图和原始图建立对应的关系。根据物资部门提供的价格列出各种材料价格表,一种材料只对应一种价格,便于物资的管理和计算材料费用。同时,在材料清册中标注撤旧物资数量、规格及利用情况。
2. 落实各项分工
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落实各项分工,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程结算书编制由结算小组负责。竣工图由施工单位提供资料,由设计室制图。施工图与设计变更由设计室提供。材料清册施工单位提供,由验收人员审核后按新旧材料进行汇总。工程量由施工单位提供,由验收人员审核后统计。价格表由物资部门提供。工程结算审查由结算小组负责。由物资部门审查材料的价格。由审核部门审查工程量、材料使用量是否与竣工图一致。由技术部门审查结算的编制依据、项目划分、定额使用、取费是否合理。最后由结算小组综合各部门的审查结果写出审查意见书报送。作为工程决算主体的结算小组,负责全部资料的协调和提供,并保证资料的准确真实。最后送交决算小组审核,包括材料清册、工程量清册、竣工图、设计变更单和相应的资料等。为了保证决算的数据真实准确,在工程中、工程后巡回检查验收,对各种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直至验收合格。按照竣工图纸、材料清册和工程量清册等基础资料,严格按文件规定执行取费标准,严格套用定额,翔实编制工程结算书。做到每项定额采用有依据,费用执行有标准,工程决算合理,真实有效,使工程结算书真正成为衡量工程造价有力的依据。
3. 采用计算机软件
为保证决算科学合理,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对结算书的生成进行全过程把关,通过采取先进技术和制约手段,有效地防止了结算中各类误差的发生,保证了决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算采用微机编制。为了保证结算中各项管理达到标准,制定了统一的模式,结算采用excel编制,施工图、竣工图采用CAD绘制,有关资料、档案等方面采用微机管理,将有关资料录入微机,减少人力,又加快了工作进度。在结算工作中,我们对材料清册、工程量清册、竣工图纸、各种有关和施工现场这几个环节进行互相对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工程结算中材料用量与实际用量相符,确保了工程决算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使其真正经得起推敲,对工程物资的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为保证工程决算的真实有效,我们对编制完成的工程决算书采取“自审”、“复审”和“送审”的办法进行审计。“自审”即由结算人员共同核对结算的数据、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执行情况,确保工程结算书准确无误。“复审”即由结算小组对工程、材料量、取费、材料价格进行审计核算,并提出审查意见。“送审”指工程结算在初步通过后,进行把关审批。通过严格审核,确保工程结算的真实有效和科学合理。
4. 改革结算方式
建筑物改造工程,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工程承包合同往往采取非固定总价结算的承包方式,工程施工内容的变化可以进行合同价调整,因此,要特别加强结算的管理,充分利用合同条款,做到应得尽得。对于建筑物改造工程,合同价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工程内容发生变化,可以调整合同价。改造工程开工以后,由于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其材料价格实际情况往往和预测存在很大差别,发生这些变化以后,施工单位要及时要求发包单位调整计划。这些变化引起的费用调整,施工单位要及时编制预算报发包单位审批,作为调整合同价的依据。第二,施工环境的影响导致合同价的调整。建筑物改造工程一般工期很短,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工序交叉作业,某一工序的施工往往会对其他工序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其对整体工程施工会造成降效,使得工程投入增加;或者为了减少这种影响而采取的措施也会导致投入的增加。比如,某一部位进行建筑物保温作业,周围区域严禁有明火,焊接工序就不能进行,或者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才能进行。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出现,就会造成投入的大量增加。出现这种情况以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向发包单位提出调整合同价的要求。第三,施工措施的调整导致合同价的调整。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业主往往对建筑物改造工程施工工期一再压缩,这样势必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特殊的措施以确保工期,比如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管理人员、大批的机械设备;采取延长工作时间抢进度;采用先进的超出常规的技术和设备争取更多时间。这些措施都会导致投入的增加,施工单位要按照程序向发包单位提出合同价的调整。施工单位预算管理人员要按照合同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合同价调整的有关原始资料,完善鉴证手续,及时向发包单位提出调整合同价的要求。事后再提出调价要求、补充鉴证手续,是结算管理的大忌,应力争避免,确保应得尽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改造工程结算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因此,我们在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就会摸索出适于此类工程的管理方法,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