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据通信市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据通信市场范文1
三大运营商在不遗余力地建设3G网络,研发3G新业务的同时,都面临同一个命题,即什么样的用户是3G目标用户?中国的3G用户在哪儿?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用户结构。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用户渗透率近40%,农村市场的渗透率不足10%。在城镇市场,尽管渗透率较高,但用户构成仍是以中低端用户为主(ARPU值
从用户角度看3G的卖点,主要有两个:上网速度快和视频通话,由此可衍生出种类繁多的多媒体应用。从运营商角度看3G用户的特征,也主要有两点:一是高端用户(有能力支付价格明显高于2G的3G业务收费),二是时尚人群(有热情尝试内容明显丰富于2G的各类3G业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用户消费行为分析,传统意义上的高端用户,其ARPU值贡献主要在语音通信,相当一部分是漫游语音通信(即商务人士),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数据通信需求。准确地说,他们还没有培养起数据通信的消费习惯。因此,3G用户不是简单的2G高端用户迁移,还需要甄别、引导和培养。
那么,具有上述3G特征的用户在哪儿呢?毋庸置疑,在城镇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个市场的移动用户渗透率已经很高了,用户增量市场很小,发掘的目标自然是用户存量市场。3G不是从天而降,可以自由地拓展用户疆图,它必须依赖于现有的2G用户市场。这就意味着,在2G上相对弱势的运营商,必然要从2G强势运营商那里争夺用户资源。
数据通信市场范文2
依据消费习惯制定销售策略
自2008年成立以来,依托在通信领域积累的经验,斐讯总裁顾国平提出了“品牌国际化、产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且阐述了“智慧互联、享你所想”的品牌战略。他表示:“在产品方面,自成立以来,斐讯就一直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切入点和出发点,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和服务。在品牌方面,斐讯成立于美国,扎根本土,依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消费习惯的不同经营自己的品牌。”
以欧洲为例,欧洲消费者通常会根据产品的功能性和第三方测试标准来挑选产品与合作伙伴。“在他们眼中,只要通过了第三方测试标准(如CE标准)并且功能强大,就是一个非常棒的品牌。”顾国平告诉记者,“所以,斐讯在欧洲地区坚持走品牌路线,以产品和实力打造好口碑。”
2014年突破100亿元营收
斐讯的五个业务单元从产品线上涵盖硬件设备、软件及整体服务解决方案,从客户群上涵盖了个人用户、企业用户、行业用户等不同层级,从产业链上下游来说涵盖上游软硬件的研发、生产,中游的品牌建设和下游的方案整合,实现了市场需求与企业自身优势的融合,打造了企业发展生态系统及核心竞争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斐讯实现了30亿元的销售额,而在拓展了五大业务线之后,将在2014年实现100亿元的营收突破。“其中,个人移动终端贡献15%的销售额,家庭宽带终端贡献30%,企业网络终端占20%左右,剩下的ICT和云计算占到35%。”顾国平表示,“云计算和ICT业务是斐讯将来的发展重点,它们的发展又离不开其他业务的支持,各业务之间相辅相成,呈螺旋式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打组合拳,才能使斐讯在发展中的通信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数据通信市场范文3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市场 产业链条 市场环境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光纤通信在我国通信领域已经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早在2009年我国单模光纤需求达到了7880万芯公里,占世界总需求的 46.8%。随着光纤通信产业体系的日益完善,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成为通信发展的主流[1]。
1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是20 世纪 70 年代初引入我国通信市场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电通信,光纤通信实现信息传送的载体为光导纤维,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在发送端就要把所需要传送的话音、图像等信息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对其进行调制,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导纤维发送出去;在接收端,还需要利用检测器将收到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最终经解调即可恢复原信息。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日益走向成熟稳定,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
(1)光纤接入技术:传统的铜线接入方式相比,光纤接入更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数据通信、视频通信、语音通信等信息传输在速度和质量上的要求。光纤接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于降低通信系统的故障率、减少维护次数 、开发引进新设备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光纤接入技术在满足人民对网上教育、办公、网上等日常工作生活中对通信需求的同时,也为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2)光交换技术:与传统的交换技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光纤通信的载体是光。光交换技术成为了突破光纤通信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光突发交换技术利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带宽危机。目前,光交换技术的主要难点在于光分组的产生、再生、缓存等方面。此外,光接入网技术中的光传输与交换技术的有效融合问题也是通信行业所需重点关注的关键性问题。(3)波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凭借单模光纤低损耗区的优势,大幅度提升了光纤传输容量,在带宽资源获取方面占据有利位置。波分复用技术将光波的频率和波长作为低损耗窗口规划通信管道的重要依据,并通过波分复用器实现波长信号光载波合并,再进行传输,最后利用接收端的复用器将其分开。
2 光纤通信市场
依据光纤通信产品的不同,可以将光纤通信市场换分为光纤通信元件市场、光纤通信设备市场以及光纤通信网络系统市场。其中,光纤通信元件以光纤光缆、连接器、衰减器、藕合器、激光器、探测器、掺饵光纤放大器、光调制器等元件为主;光纤通信设备市场以光发射机、光接收机以及波分复用设备等设备为主;光纤通信网络系统的构成以长途通信、综合业务数字网、因特网等网络为主。
光纤通信产业链条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电信运营商、通信系统设备厂商以及光电子器件厂商,可如图1所示。
图1 光纤通信产业链条结构图
根据光纤通信产业链条结构图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在光纤通信市场中电信运营商与客户的接触最为直接,也最为频繁,是对市场需求波动和变化了解最透彻的。而处于最上游的光电子器件厂商的市场需求取决于最终需求方电信运营商的建网需求。因此,相比较而言在市场竞争中电信运营商的优势明显大于光电子器件厂商[4]。为了能够维持光纤通信产业链条的稳定完整,优化光纤通信市场竞争环境,应该努力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尤其是光电子器件厂商更应该主动寻求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借助其信息优势开拓自己的市场。
本文将光纤通信市场外部环境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三种。就其政治环境而言,我国存在一些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相矛盾的规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导致一些光纤通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总体而言我国政府对关系通信产业一直持有支持的态度,例如国家税务局积极制订了《关于提高轻纺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使得光纤通信产品几乎已经实现了出口全额退税[5]。就其经济环境而言,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光纤通信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为了改变经济下行趋势,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光纤通信等高科技行业经济扶植力度,为光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就其社会环境而言,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部需求巨大。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通信质量要求越来越大,为光纤通信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3结语
虽然就目前市场而言,光纤通信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要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光纤通信技术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强,保密性好,频带宽,抗干扰性好,防窃听、价格便宜等多重优点,已经逐步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甚至给通信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光纤通信不单单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为许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提供优质服。总而言之,光纤通信市场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郝丹,闫柏旭.光纤通信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11,(07):112-113.
[2]齐相军.浅谈当前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8):289.
[3]曲鹏.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展望[J].硅谷,2014(24):2+13.
[4]罗家强.全球光纤通信市场调查与预测[J].世界电信,1998(06):51.
[5]杭炜.S公司的竞争战略选择[D].电子科技大学,2012.
数据通信市场范文4
关键词:光纤,光纤业务,FTTH
计算机工业界很多人士引以为自豪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数据通信速率也在快速发展,最终,在计算机能力和通信能力的竞赛过程中,通信赢了。数据通信传输速率的快速发展更是让人难以想象,这样的发展速度要依靠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问世。光纤技术现已相对成熟,下面就光纤的优点和业务上的需求来研究一下光纤的发展趋势。
一、光纤优点
1。频带宽
频带的宽窄代表传输容量的大小。载波的频率越高,可以传输信号的频带宽度就越大。目前,采用先进的相干光通信可以在30000GHz范围内安排2000个光载波,进行波分复用,可以容纳上百万个频道。
2.重量轻
因为光纤非常细,单模光纤芯线直径一般为4um~10um,外径也只有125um,。论文格式。比标准同轴电缆的直径47mm要小得多,加上光纤是玻璃纤维,比重小,使它具有直径小、重量轻的特点,安装十分方便。
3.抗干扰能力强
因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只传光,不导电,不受电磁场的作用,故光纤传输对电磁干扰、工业干扰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因此,在光纤中传输的信号不易被窃听,因而利于保密。
4.保真度高
因为光纤传输一般不需要中继放大,不会因为放大引人新的非线性失真。只要激光器的线性好,就可高保真地传输电视信号。
5.工作性能可靠
一个系统的可靠性与组成该系统的设备数量有关。设备越多,发生故障的机会越大。因为光纤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少(不像电缆系统那样需要几十个放大器),可靠性自然也就高,故一个设计良好、正确安装调试的光纤系统的工作性能是非常可靠的。
6.成本不断下降
目前,有人提出了新摩尔定律,也叫做光学定律(Optical Law)。该定律指出,光纤传输信息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1倍,而价格降低1倍。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t宽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就为大型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纤传输方式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由于制作光纤的材料(石英)来源十分丰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而电缆所需的铜原料有限,价格会越来越高。显然,今后光纤传输将占绝对优势,成为建立全省、以至全国有线电视网的最主要传输手段。
7.损耗低
在同轴电缆组成的系统中,最好的电缆在传输800MHz信号时,每公里的损耗都在40dB以上。相比之下,光导纤维的损耗则要小得多,传输1、31um的光,每公里损耗在0.35dB以下若传输1.55um的光,每公里损耗更小,可达0.2dB以下。这就比同轴电缆的功率损耗要小一亿倍,使其能传输的距离要远得多。此外,光纤传输损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部有线电视频道内具有相同的损耗,不需要像电缆干线那样必须引人均衡器进行均衡;二是其损耗几乎不随温度而变,不用担心因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干线电平的波动。
二、业务上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数目在不断的增加,Internet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通信容量不断的加大,因此,数据通信的带宽要求显得更加重要。目前,为了解决数据能够在主干网络中顺利的传输,在通信介质方面,对于主干网络都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光纤作为主干网络的传输媒介,解决了主干线路数据负载问题,使得数据能够顺利传输。光纤在主干网络中取代了传统的铜线介质,但“最后一英里”问题上,还没有完全的普及光纤,这就造成本地回路成为主干网络的瓶颈。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最后一英里”问题应该尽快解决。目前,采用的接入方式有:FTTH、FTTB、FTTC。
相关数据表明,2002年至2006年,我国宽带上网用户比例由9%上升到52%。宽带用户成为大多数,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宽带时代。宽带接入已经成为固网运营商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而宽带业务的需求必然刺激相关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光纤具有近似于无限的带宽,端到端的全光网络是宽带接入的最终解决方案。随着光纤接入成本不断下降、铜缆接入网运维成本的攀升,运营商网络将向以宽带为特征的下一代网转型。论文格式。随着今后更多高带宽业务的出现,FTTH上马也是大势所趋。论文格式。
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各固网运营商在铺网时都遵循光进铜退的准则,将投资重心转向光纤接入网。新建商业楼宇与住宅区原则上采用光纤覆盖,控制铜缆投资。FTTH已经从实验室中走出,真正贴近普通用户,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在最近几年,FTTH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FTTH,一方面受到了企业用户和高端家庭用户的欢迎,与将来可能需要一次次地带宽升级相比,一劳永逸的光纤接入更受他们的青睐。FTTH使得在家里能享受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如VOD、在家购物、在家上课等。 另一方面,铜线和光纤价格的一涨一跌,也使得部署FTTH的成本正呈现下降的趋势。长远来看,DSL的成本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极值点,但FTTH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而且从运维成本上来说,与DSL相比FTTH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数据通信市场范文5
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一、引言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 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 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 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
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数据通信市场范文6
【关键词】移动通信 3G 发展 展望
一、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更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4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业务量小、质量差、安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 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 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
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频谱利用率高;在14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安全保密性能优良;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终端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四、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目前正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a)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不受限地接入网络中来;b)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类型的;c)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业务、应用和网络;d)可以实现非常先进的移动电子商务;e)新的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地被引入到系统和业务中来。
根据以上描述,未来的4G系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一) 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对于大范围高速移动用户(250km/h),数据速率为2 M/s;对于中速移动用户(60km/h),数据速率为20 MB/s;对于低速移动用户(室内或步行者),数据速率为100 M/s。
(二) 实现真正的无缝漫游。4G 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使各类媒体、通信主机及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全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进行通信。
(三) 高度智能化的网络。采用智能技术的4G 通信系统将是一个高度自治、自适应的网络。有很强的智能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四) 良好的覆盖性能。4G 通信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覆盖并能提供高速可变速率传输。
(五) 基于IP 的网络。4G通信系统将会采用IPv6,IPv6将能在IP 网络上实现话音和多媒体业务。
(六) 实现不同QoS 的业务。4G 通信系统通过动态带宽分配和调节发射功率来提供不同质量的业务。
五、总结
总之,随着新问题、新要求的不断出现,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优点,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胡可刚, 王树勋, 刘立宏.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J ]. 吉林大学学报, 2005, 23 (4) 谢显中. 基于TDD 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曹达仲. 移动通信原理、系统及技术[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何琳琳, 杨大成.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 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