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医学实验教育 科研型研究生教育
1 医学实验教育的现状
(1)课时减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随着课改的进行,提倡减少上课时间以学生能动性学习为主,各门课的课时数都在减少,然而,在减少理论课课时的同时实验课的课时同样相应的减少,那么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减少的实验课的内容得不到学习,或者内容不减但匆匆了事学得不精。
(2)医学实验涉及的内容大都难于理解,比较抽象,例如ELISA、PCR等现代医学常用技术,学生都是从微观水平理解其原理以进行分析,而学生在实验课中操作及观察结果则是宏观水平,即使得到实验结果,却不能深刻体会其反应原理,对于实验意义、适用范围的理解更是不充分。
(3)现有的教学模式: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用有限的课时匆匆讲完所学的很多内容,上实验课时也是老师先讲解实验步骤,自己再一步一步做,与其说自己做实验不如说体会实验过程,学生在其中很少能够得到思考,只是机械地完成课程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更不会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学以致用。
(4)课堂实验开展的仅仅只是一部分有代表性、易操作、经济、常用的简单实验,对于那些需要昂贵仪器、比较耗时的实验大多并不开展。尤其是有些实验可能学生本身会很有兴趣,希望亲自感受而学校却并未开展的,这无疑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会起到消极作用。
(5)实验课的资源紧张:无论在哪门实验课中同学们经常会被要求分组,从而多人共做一次实验,而开展的实验大都较为简单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而且有时好不容易可以共同做一次复杂实验,还因为资源紧张而被要求做教学实验,没有锻炼机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对实验的理解。
(6)医学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开展技术实验的落后:理论课上学生经常会了解一些先进的实验技术,充分学习常用的实验技术,可是在实验中我们往往面对的是过时淘汰的机器,甚至有的机器自己并没有上手调试的机会而仅仅是看,这样就会更加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自身产生懒惰、依赖心理。
2 科研型研究生的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我校科研型研究生对医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的需求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通过理论课可以让学生初步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其应用范围,然后通过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确定自己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2)学生应该有独立动手的机会,可以体验实验中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积累经验,即使出错也会找到原因进行纠正,这样才会不断的强化、深刻理解、从而可以应用自如。(3)无论是常规还是较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得到锻炼,并且对于一些耗时较长、不需要观察过程的实验可以忽略其过程而较快的观察结果,省时省力。
3 虚拟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
3.1 虚拟实验室(virtual laboratory)的定义
虚拟实验室是由计算机生成的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是由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和用于运行虚拟实验的网络结构等构成的实验室。其核心虚拟实验是指按照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各种虚拟实验环境,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运用各种虚拟实验器械和设备,对建立起来的实验模型进行实时仿真操作,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学习或训练效果等值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虚拟实验的开展符合教学现代化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3.2 虚拟实验室的优点
(1)多感知性:虚拟实验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有人所具有的一切感知功能。由于相关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的限制,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感知功能仅限于视觉、听觉、力觉、触觉、运动等几种。
(2)交互性:是指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用人类的自然技能实现对虚拟环境的操作。通过身体运动等自然技能,实现对环境中对象的操作;运用虚拟模拟技术计算机则根据学习者的身体运动等,来实时调整环境中相关对象的状态。这种交互性可以使医学院校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办学成本。
(3)现实性:虚拟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实验,尽量创造其真实性,可以充分估计到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若未按要求放置,其可模拟出试管破坏,试剂损失的情景以提醒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相关基本问题。
(4)开放性:实验者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虚拟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学生随时可以进行模拟实验,这成为他们预习与复习实验的好帮手。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有效时数,提高了实验效率,对实现实验内容的远程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虚拟实验室在各个方面都显现出优越性,但其也有自身的弊端。例如长期处于虚拟环境中难免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验缺乏实物感,不能预期突发状况;长期处于理想环境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累经验同样产生影响;对于那些需要观察实验过程的实验也不能很好地体会。尽管如此,这些不足还是可以通过经常进入真正的实验室,切身感受实验过程而弥补。
4 结束语
实验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科学的发展主要依赖实验的发展,虚拟实验室是一项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与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交叉、集成的产物。虚拟实验快速、方便、简洁,比较真实地模拟了整个实验的过程, 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可以操作实验,为科研型研究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实验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培养科研型研究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接触现有条件不能开展的实验,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建设医学虚拟实验室符合当前高校的发展方向,将为实验教学开辟新天地,应该被各高校广泛应用,以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这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王志荣,黄一虹.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的创意与建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2] 陈源红,唐华英等.谈谈建设医学免疫学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
[3] 聂滨,曾照芳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实验室的构建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06.
科研的重要性范文2
一、教育科研是教育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现代教育行政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单凭教育行政人员的各自经验和主观判断,往往不能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实行科学决策,这是国际教育行政管理发展的趋势。回顾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什么时候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尊重教育客观规律,我国教育事业就能健康发展,教育质量就普遍提高;什么时候不尊重教育科研,不按教育规律办事,教育事业就遭受挫折和损失。纵观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无论在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大都是经过教育行政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反复研究、论证或经过试验以后作出的科学决策。实践证明,教育决策离不开教育科研,坚持教育科学决策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这是教育行政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先导
我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探索期。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理论的和实际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提出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实施办法。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及特点是什么;教育与生产劳动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教育管理体制如何适应经济、政治体制变革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现成的结论,也不能想当然地作出决定,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教育科研,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过程。
三、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途径
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也必须依靠教育科学的进步。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和效益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如何充分发挥现有的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更有效地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教育科研。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抓科研,促改革,上质量,求效益,出现了一批投资少、质量高、效益好的科研兴教(校)的县、镇、校,也涌现了一批科研型的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事实证明,教育科研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科研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教育科研;学校;教师;重要性
要科学全面地理解教育科研的深刻内涵,须理解“科学理论”主要是指原理和现代教育理论;“教育问题”是指教育领域客观存在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种种矛盾和疑难;“科学方法”指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教育科研目的”是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科研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一种脑力劳动,需要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思维,教育科研的对象是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着眼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途径是教师经常性的反思和总结,过程是实施有效的分享与合作。
1.开展教育科研之必要
古希腊伟大的力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学校发展、教师产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支点就是教育科研。“有识者重视教育科研,有志者开展教育科研,有为者得益于教育科研”。[1]
1.1教育形势发展之所需
首先,世界教育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国际呈现出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人生学习化的鲜明特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已来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其次,中国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的中国教育还面临着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两基”的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优质发展、教育和谐发展、减负增效、德育有效性、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上学难”到“上好学”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教学形式、学习方式、阅读方式、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基本上形成了“处处是学习之地,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2]的格局。第三,学校和课堂发生了深刻变化。第四,教育的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多。由上可知:教育的外延大大扩展了,其内涵更加丰富了,目的更加明确了,功能更加增强了。而教育观最大的变化是“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思想的确立。教书育人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和研究,了解世界和中国教育发展变化和形式,才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才能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
1.2 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所需
学校发展有三件法宝:一是抓风气,二是抓规矩,三是抓科研。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学校只有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也才能可持续发展”。[3]一个课题可以成就一所学校,教育科研能给学校带来教育的春天。一所学校如果不搞教育科研,那是上不了档次的,也是办不出特色的。有人说,不搞教育科研的学校是不完善的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
1.3 教师专业发展之所需
教师发展研究,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在的行动。教师就在教育研究的现场,教师就是最佳的研究者。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生命质量的一种手段,应该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没有科研传统的教师,工作常常是机械和重复的。作家梁遇春曾写文章嘲弄说,很多教师就像是知识的贩卖店,一本讲义用十几年,就那么点知识贩卖了一遍又一遍。不做科研,不研究学生,每天疲于奔命,没有创新的教师确实只是知识贩卖店里面无表情、枯燥乏味的伙计。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工作繁重、重复、机械。毫无乐趣可言,这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是生命的异化。我们教师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怎么摆脱这种困境,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科研是一剂良药,科研可以使我们不断创新,使我们乐在其中,使我们提高生命的质量。
考察任何一位优秀教师、名师以及教育家,我们都会看到,科研在教育实践、教育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科研丰富了他们的内涵,是科研改善了他们的行走方式,是研究优化了他们的生命状态,是研究是他们不断走上了事业的高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根本接近于科学研究的”。教育家鲍林也说:“如果一个人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进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人一旦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本职工作,那么无论他的工作多么平凡,都会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乐趣”。“不是生活中缺少科研内容,常常是我们自己缺乏发现科研内容的能力”。研究是生命的支柱,我现在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我研究探索的结果。我研究教书,创立了语文课堂教学‘六步教学法’,交给学生若干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研究育人,构建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我研究管理,创立了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经验;我研究人生,构建了一整套享受人生快乐的学说”。钱伟长校长也叮嘱教师:“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师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所以,有教师说,不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教师有三项职责:教书、育人、科研。其中,教书是中心,育人是目标,科研是基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扬长避短、改进工作,实现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2.教育科研的力量——结束语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的一条途径。教育科研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所学校要发展,首先得确立发展思路,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效果活校、品牌亮校、文化润校。法律法规是学校发展的基本底线,师资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民主是学校管理的一大法宝,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特色是学校发展的代名词,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强调动力,品牌是学校发展的形象代言,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灵魂。学校要想办好,办出品牌特色,必须重视教育科研。教育改革,科研先行;学校发展,科研引领;教师成长,科研伴随;学生成才,科研指导。教育与科研紧密相连。教学与研究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反思与研究是教师的一种专业的生活发式和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有了教师的成长发展,才会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是教师的成才之路,让学校教育科研亲近每个教师。(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国平.做课题并不难[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科研的重要性范文4
引言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与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包含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基因学、人体学与遗传学等内容,重点与难点都比较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老师在课上讲,让学生们在课下死记硬背,那么教学质量与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即使让学生记住理论知识,也未必能使学生们理解内涵,这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在生物课程上开展实验课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解开生命的奥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生物开展教学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1]。
1.初中生物教学开展实验课程的重要意义
1.1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的,因为生物课本都是些静态的缺少生机的图片,也没有优美的文字吸引学生,所以单纯讲述课本的理论知识,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可以降低生物的枯燥感,并且能慢慢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动物细胞结构的时候,老师首先讲授理论知识,紧接着教会学生们使用显微镜、制作细胞标本、涂片与装片等,学生们对亲手操作实验兴趣度比较高,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2]。
1.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能力
生物理论知识是比较笼统的,有的知识点超出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如果强硬地让学生们记住,那么其效果是不好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剖析重点与难点,从而降低学生们的理解难度,降低学生们的心理负担[3],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植物花的结构”时,可以借助采摘的桃花动手尝试。在放大镜下,能更好地理解桃花雌蕊、雄蕊的形状和组成,同时将花的各个结构与概念相对应,从而将书本上静态的枯燥的知识活化,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理解记忆。
1.3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现在的初中生动手能力普遍偏弱,“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生物实验,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在亲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探索未知事物的习惯。
1.4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与观察能力
实施生物实验课程,可以引发与启迪学生们思考。例如,草履虫为什么能够趋利避害呢?它能趋向培养液而不是盐水,是因为它有应激性,所以它才能把好的与坏的区分开来。因此,生物实验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发散思维。再者草履虫非常微小,只有借助显微镜细致地观察才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4]。
2.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实验教学必须紧密联系课程
实验教学要与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如果生物课程与教学内容无关,对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就只能适得其反。所以,老师在设计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时,要严格备课,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5]。
2.2实验教学目的要明确
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方法要适当。例如,在人体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有,让学生掌握物镜、目镜、载玻片等调整方法,使学生学会涂片、装片,使学生知道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液等知识内涵与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等。通过明确的目标,才能让学生们知道要学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并能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2.3实验演示可视度高,易于学生们观察。
在生物老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器材要求可视度高,以便学生们观察。如果学生们没有观察到实验的详细过程,那么该生物实验课程无疑是失败的。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过程要放慢,如果学生看不清或者没有弄明白,实验就要重做,直到学生明白为止。例如,演示“观察叶片结构”实验中的徒手切片,可以通过投影仪放大,老师边操作边讲解,学生们就能更好地观察实验方法和其中要注意的细节处,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4实验教学力求简便,易于学生们理解。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要太复杂,力求简便易懂,强化实验的实际效果。因为初中生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实验,以便学生们吸收与消化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观察动物细胞”实验中,只要轻轻地用牙签刮下口腔内侧壁,然后把牙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就制成临时装片了。
2.5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们思考。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演示实验,这样的效果是不佳的。要多多与学生们交流,可以采取问答方式,也可以采用互动方式,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与了解。例如,在介绍草履虫的实验时,我会问草履虫细胞内的细胞质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会不停流动呢?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们思考,并得出细胞质流动有利于其进行物质交换的知识点。
2.6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生物教学。
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课程中一定要考虑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与承受的能力选择教学内容,一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开展青蛙或者鱼类的解剖实验,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因为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开展动物的解剖实验,已经超出了学生们所能够承受的心理能力。如果选择动物活体实验,就只能选择低等的生物作为标本,而不能选择脊椎动物。
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
3.1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在生物实验课堂上,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机械地演示实验,如果只是演示则教学效果是非常低的,只有在演示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才能引发学生们思考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奥秘,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在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细胞进行形象的比喻,方便学生们理解,同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世界上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不只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理论知识。
3.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听讲的模式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现在初中生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弱,要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们动手,在开展学生动手实验以前,要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免损毁器材。例如,做细胞实验时,要使学生们掌握安装显微镜,调整目镜、物镜与涂抹玻片等。
3.3逐步培养学生将课堂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在室内实验非常重要,在室外实验也同样重要,因此,有必要将生物实验课堂转移到室外。例如,学习生物的根系,老师吩咐学生们每人拔出一根杂草,分别要学生们指出根尖、根冠等,可以将教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帮助学生们吸收与消化笼统的理论的知识。
4.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依然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教学实际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积极开展初中生物实验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树立实验教学的意识,并且注意教学方法,这对提高我国生物教学的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仁雄.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刘胜刚.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与实验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
[3]徐世英.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8).
科研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中职物理 实验课 重要性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不断深化,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课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凸出表现在实验课程比例的增加上。中职教育的性质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兼顾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而物理是一门偏向于实践的自然科学,任何纯理论的教育都难以锻炼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它必须要以实践来作为检验。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作用明显,契合中职教育的性质,并且实验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对待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对中职物理教育乃至其他科目实践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职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中职物理教学中实验课程设置不足且要求不高。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物理相关专业的教学,并且学校对物理教学的环境也给予了较大的投入,无论是资金上还是硬件上,其比重都比较高,尤其是在实验室的建造以及实验器材的采购方面,其投入力度也相对较大。不过,从目前来看,中职物理教学的实验课程相对于理论课程来说,其数量仍然不足,实验课程的设置为一周1-2节,且其中间隔往往较长,在设置上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另外,中职学校对学生的专业要求较高,但对基础物理实验课的要求却非常低,有些学校为了应付验收而设置物理实验课,而实际实验课程却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根本没有做过实验。在考核方面,中职学校对物理实验的要求较低,考核指标不严格、任课教师随意打分考核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给中职物理实验教学增加了难度。
2.中职教师对于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认识不清,重视度不够。在我国,多数中职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并且有很大比例是因为升普通高中失败而不得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逻辑运算、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也不足。但是教师在物理实验课的课程设计上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导致教学形式单一、陈旧,对学生的培养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计划,单纯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而安排实验的。这种情况的根源源自教师对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度不够,教师消极上课将会极大地影响中职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中职物理课程教学上师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仍然较大,其突出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以及教师主导、满堂灌方面。传统教育以应试为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升学考试,在中职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较大,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也不要紧,关键是能够通过考试就行,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放弃或者少上实验课,而改上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设计能力极差,在遇到实际情况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占据绝对地位,许多教师在实验课中一手包办所有实验环节,实验室往往只是一个环境、一个摆设,学生最多只能机械地模仿,却不能够自主动手创新设计,这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培养。
二、中职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要改善中职物理教学在实验课程教学上的不足,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中职物理教师对实验课程的认识,让其充分地认识到物理实验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物理实验可以将学生的理论付诸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与探索物理规律的发现和求证过程。中职物理实验强调动手操作以及实验设计,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多为理论知识,并且这些知识中有许多是直接来源于生活的,学生经常接触这些规律,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实验求证,而物理实验课程则正好将这些理论以实验的形式证明了出来,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基础物理概念。
2.实验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物理实验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认知物理的原理,并且学生自主设计相关实验,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基本的实验程序,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物理实验课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知识的不同环境,将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实用、有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物理实验室不同于枯燥的教室,不同的环境能够引起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热爱、探索大自然,增强其求知的欲望。
【参考文献】
科研的重要性范文6
在科学研究活动当中要使用实验室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化学药品,部分研究生缺乏防范意识和责任感,不能正确地操作仪器设备与安全地使用化学药品,这些设备设施与化学品的潜在危险性将会被诱发出来,并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科研实验时不穿实验服、不戴一次性手套;或者在细节问题上不加注意,戴着手套操作电脑;还有的学生将未消毒的实验服带回寝室洗涤,或者穿着实验服在各个实验室进出,这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消毒污染物、废弃物和清洁物品共用一个消毒容器,未按要求配备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等设施;缺乏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检查,等等。
二、如何开展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1)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国外一些著名高校早在多年前就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生物安全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1][2]。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但是实室安全管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而安全保障程度的高低,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可操作性的强弱正相关[3]。一套良好的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应具有自我完善功能,可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
(2)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在科研实验室中对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 特别强调导师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导师有责任组织学生学习并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的使用规范、化学试剂的使用与保管规范、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实验室内部的管理规定等。另外,各二级单位也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学习实验室关于学校和院系的安全规章制度、研究生的安全责任、消防知识以及案例教育;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现场讲解,现场解答学生疑问;每年请学校公安处消防科的同志给研究生讲解灭火器使用、报警、火灾逃生等;可结合研究生学生会不定期举办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在提高研究生的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让他们对科研中的实验安全问题加以重视。
(3)开设“实验室安全学”课程。针对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可以专门开设一门“实验室安全学”课程。课程可设置为研究生一年级的必修课,16学时,1学分。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最后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理论教学讲解实验室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的表现特点、产生原因、防治原理、防止措施、安全管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实践教学包括灭火器操作和疏散逃生演习。室外进行灭火器灭火演练,要求每位研究生都能实际动手操作,掌握使用方法。模拟火灾现场,在实验室内发出火灾报警,学生按照逃生要求从紧急出口逃生。最后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结课。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课程,加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让研究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三、小结
安全教育工作不是靠“口头警示”和“制度上墙”就能解决的问题,除了要让研究生有安全理念,更重要的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相应的安全教育措施。科研实验室是研究生进行实验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重地,只有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才能为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浴辉,向 东,陈少才.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 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