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阅读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阅读文学范文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修养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我国的国民阅读率却持续多年走低,即便是在阅读,也多以消遣性读物和时尚类期刊为主;于是,“阅读危机”和“文学经典危机”的呼声不断现于各种媒体,不少人将其归咎于世风浮躁、人心浮华。实际上,阅读率下降、文学经典受到冷落绝不能简单地归咎到社会或个人,它的出现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消费文化的兴起、媒介的积极介入、图像的大行其道等都对这一现象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消费文化的影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向消费社会过渡,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物质生产力和消费力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此情形下,“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1]1。所谓“物的包围”,不仅表现在商品种类和数量的极大丰盛,而且显示为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1]4这种“物的包围”景观强烈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诱惑着人们去不断消费,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生活态度、社会关系、价值理念等一系列的变化。与消费社会相伴而生的是消费文化,它是一种为消费行为寻找意义和依据的文化。为了赢得自身繁荣和强势地位,它必须遵循市场和资本的逻辑,迎合世俗的道德标准、欣赏品味和思维习惯,制造时尚,激发消费欲望,以此占有大众,赢得丰盈利润。与生产型社会注重产品的物理性能、使用价值不同的是,消费文化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与文化内涵,符号消费也因此成为消费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48在符号消费的浪潮中,人们追逐着被制造出来的欲望,体验着由此带来的经济地位、阶层差异以及情趣、品位、现代、时尚等象征意义,沉迷于马尔库塞所批判的“虚假的需求”实现后的满足与欢乐之中。“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2]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视栏目《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网络人物的走红中得到验证。
消费文化的这些表征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面临着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酷的竞争压力时,人们为了缓解精神焦虑,往往倾向于参与轻松、娱乐和休闲性的文化活动,满足于感官享乐;于是,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开始被艺术符号所统摄,成为技术操纵下的审美对象,这样就构成了审美的泛化。审美泛化消弭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也对整个文化艺术市场形成了强烈冲击,因为感官刺激代替了精神愉悦,符号消费绑架了审美过程,消费因素渗透到了文艺生产的机制深处,所有艺术产品的传播都受制于商品逻辑的操控之下。在此情形下,“艺术商品自身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艺术也是商品,这并不新鲜,这一变化新就新在艺术心悦诚服地承认自身就是商品;艺术宣布放弃其自律性,并且能以能够在消费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骄傲”[3]。而在这一蜕变的进程中,文学,这种历来被视为人类精神家园守护神的艺术形式,面对着物欲至上、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浅表化和娱乐化的现实,也不得不黯然走下神坛,服膺商业规则,以市场的叫卖声为指归。于是,文学的场域开始分融,由此带来文学生成与接受两方面的巨大变化:从文学的生成角度看,作家的文学创作正在被出版商、发行商、写作者等合谋的文学生产所僭越。文学创作本是一种极其复杂并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殚精竭虑、穷毕生气力之所作,它饱含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层感悟,体现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的严肃思考与终极关怀。然而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一些严肃作家面对着人文知识阶层社会地位的滑落、再加上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其创作精神也滑向了媚俗,为了迎合读者的欣赏趣味,其作品不再表现宏大的文学叙事,也缺乏隽永意义的追寻,通过传奇性、娱乐性、追逐欲望等的描写来博得市场占有率。于是,“青春化写作”、“欲望化叙事”、“美女作家”、“名人写作”等大放异彩,在满足了大众猎奇、窥视欲望的同时,也获得了暂时的名利双收效果。而在此过程中,出版商、策划人、销售商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最大程度榨取文学的资本价值,他们一方面会以种种方式操纵作家的选题和写作,另一方面会通过不断制造、传播新概念来达到对消费者文学趣味的控制。可以说,消费时代文学作品的出炉与畅销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些新型文化媒介人所操控的市场的引导和刺激,其中,市场策划、创意与运作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那些曾经追求自由创作的作家则沦为现代出版体制内的,成为文学批量生产线上熟练的装配工。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虽然我国目前每年有多达上千部看似厚重的长篇小说出版问世①,但真正的精品却凤毛麟角,因为文学的自主性早已湮没于各具特色的消费符号和商业活动中了。
从文学的接受层面看,文学阅读的氛围正在被文学消费的潮水所稀释,文学作品的阅读者正在向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蜕变。传统的文学阅读是读者通过解码文学语符获取丰富内部意义、实现审美感悟与鉴赏的的过程,其影响范围仅局限在社会精英阶层内。而如今,以70至90后为主体的消费群体开始崛起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受众,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快节奏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在接受文学作品时,绝非陶然忘我的品鉴或严肃冷静的反思,而是习惯于享受其中轻松愉悦的成分和作品里的流行时尚元素,把作品的意义深度削平,把文化艺术同生活直接对接。在他们眼中,文学不过是众多可供选择的、用来消遣的精神消费方式的一种,而消费又是表达自我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于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自然也就打上了很深的符号消费烙印。不仅如此,他们还不自觉地参与着文学消费的创造和推广活动,这种参与性尤其体现在作家明星化、读者粉丝化的时尚现象中:读者充分配合媒体、作家和出版商,积极投身于文学产品传播的互动与狂欢,却未曾意识到早已身陷于媒介所策划的预设程序中;据“红袖添香”文学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①,当前中学生对曾炜、郭妮、明小溪等新锐青春作家的疯狂追捧远超过对韩寒、郭敬明的喜爱,其狂热的粉丝表现完全像是对明星艺人的追逐;而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到的经典名家如鲁迅、冰心则排名明显靠后,至于学院派所推崇的其他严肃作家则根本就不在他们的兴趣之列。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了青少年对流行文学的快速消费和消化能力,他们的阅读兴趣已迥别于前代,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传统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当代落寞与无奈。笔者以为,青少年对严肃文学的极端漠视,是否会引发他们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十分值得人们关注。
三、媒介的作用
阅读文学范文2
周益民: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获南京市新世纪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评为南京市鼓楼区首批杰出教师,先后担任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信谊图画书奖初审评委。应邀赴国内数十个城市及马来西亚讲学、执教观摩课。著有《做个书生教师》《回到话语之乡》《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周益民讲语文》《步入诗意的丛林》等书。
(一)
我以为,文学阅读是小学阶段儿童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
阅读课程的领域多维而丰富,就作品言,既有文学也有文章。但是,任何领域针对特定人群,都有轻重主次的层级之分。就儿童言,文学作品居于阅读圈的核心层。
文学与童年几乎构成同义语,儿童其实生活在自己构想的童话世界,而并非生活在现实世界,朱自强先生干脆宣称“儿童期是文学期”。
还在襁褓之中,节奏鲜明、音韵协调的童谣就搭乘母亲慈爱的眼神、温柔的拍抚、悦耳的嗓音飞入摇篮梦境。童谣让孩子快乐、放松、安全。这便是个体最初的文学启蒙。再长大,故事与童话成了童年的最佳伴侣。有哪个孩子不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欢呼雀跃,不为阿凡提的智慧勇气拍掌叫好,不为神笔马良加油鼓劲,不为皮诺曹的鼻子喜忧参半?儿童就是这样“真实地想象”着。
将文学视作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儿童心性的一种顺应,也是与其天性的一种合作。
(二)
我在坚守、弘扬传统语文课程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尝试以儿童阅读为龙头,整合、组织课程。
我理解的儿童阅读指儿童本位的阅读,即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出发,指向儿童精神建构、促进儿童人格完善的阅读,具体包含三个层面:
1.作为儿童的阅读:指生理意义的儿童阅读。2.回归童心的阅读:对于成年人而言,童年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个精神家园。挪威儿童文学作家乔斯顿・伽德尔的话耐人寻味:“在幻想文学中充满镜子的小屋里,我们受到感召擦去现实中的灰尘,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次体验像儿时一样纯净的世界――那是我们变得‘世故’之前的世界。我们所有人都还有希望。”富于童心的成人在儿童阅读中找回了纯真、良知、满足和快乐。3.为了儿童的阅读:一部分人群(如父母、教师等)因为某种身份或者责任、兴趣驱使,投身儿童阅读,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作者)曾写有短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位“妈妈”的阅读就是为了儿童的阅读。
可见,儿童阅读是沟通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桥梁,其读者群具有双重结构性,即不仅包括年龄意义的儿童,也包括心性意义的“儿童”(成人)。
儿童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的兴起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我尝试将其与传统的课外阅读作一比较:
阅读性质: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课堂、学校以外)的阅读,属弹性课程,学生的阅读行为基本属于半自发状态,阅读时间与效果难以保证。儿童阅读着力于打通课内外的鸿沟,还阅读以应有的地位。
阅读功能:课外阅读定位于教材延伸,从属、服务于教材,处于课程边缘地带。儿童阅读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形态,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
阅读内容:传统的课外阅读来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比较隔膜。儿童阅读的理念促使教师关注、了解儿童文学,强调阅读文本儿童性与文学性的融合。
阅读文本:传统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阅读量得不到保证。儿童阅读理念强调整本书的阅读,既大大拓展了阅读内容审美蕴含的丰富性,也满足了儿童挑战自我的心理。
阅读目标:因为阅读活动大多属于阅读主体的自发行为,传统课外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享受很少得到分享、提升的机会。儿童阅读作为课程的形态,经验分享、审美愉悦等是其明确的目标追求,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关注与帮助。
(三)
在儿童阅读课程的构建中,以下几方面是我所用心着力的:
1.整本书阅读课程
整本书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整本书阅读进入课程,不管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看,都已引发原有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丰富了课程资源,扩展了课程内容,开拓了阅读教学组织方式,具有课程重构的意义。
民国时期,叶圣陶就曾呼吁重视整本书阅读。1941年,叶老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叶老针对的是中学,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同样适宜。
我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非常强调共读的意义。
所谓共读,是指团体成员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包括同伴共读、师生共读乃至亲子共读,一般每学期共读两至三本书。
共读有利于建立话语环境。成员共同阅读慎重择定的符合大多数成员趣味的书籍,等于建设一个该群体的话语系统,为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共有平台。共读也使得读书的讨论交流更富针对性与效率性。每一位个体将各自的背景投影同一文本、相同话题,其间的认同与碰撞、互动与融通将得到最大效应的同化。这种互动过程常常也是经由他者发现自我的过程。
共读满足了儿童对群体归属感的天然需求。共读使得成员拥有相通的言语方式。语言的本质是人的存在,言语方式相通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相互认同与包容。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是一种成长过程,共读建立了一种拥有共同记忆的生活方式。这当中,尤其亲子共读的进行,更使得故事的音韵带着体温划过耳边,煞是温馨。
2.诵读与聆听课程
这儿的诵读与聆听,并非指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而是指语文课程的一种形态。
先说诵读课程。
诵读,包括背诵、吟咏、朗读三个基本要素,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精神涵育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诵读的材料强调“有我的诵读”,也就是所诵材料应该合乎儿童趣味、切合儿童包括语言在内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儿童乐于接受。在内容选择上,应以韵语为主,包括儿歌、童诗、现代诗歌、古诗词曲等。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韵语“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譬如传统韵语中的对对子,即是具有汉语典型意义的一种形式。张志公先生说:“对偶,跟押韵一样,也是汉语汉字的特点,也有利于儿童的朗读、记诵。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而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境界高的,更给人以优美隽永之感。”
儿童诵读的材料应饱含民族文化、寄托民族精神。索绪尔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再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借月思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梅花的纯净洁白,“岁寒三友”的高洁品格,都是在儿童心田种下民族文化的基因。
儿童诵读的材料还应放眼世界文化,增进对异域文明的了解。金子美铃的童谣,斯蒂文森、希尔弗斯坦的童诗,泰戈尔、纪伯伦的散文诗,都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优秀篇什。
再谈聆听课程。
聆听课程与作为学习方法的“聆听”不同,它不只是听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品质的培育,而是以文学审美为目标、以作品聆听为途径的综合体验。
聆听课程是幼儿亲子阅读的延续与发展,与亲子阅读的随意、自发比较,它更具计划与自觉。
在低年级,识字量的限制与学生阅读量的扩大渴求是长久以来的一对矛盾。由于汉字的固有特点,中国学龄儿童初期的阅读量与拼音文字国家同龄儿童的阅读量相比大大不足。聆听课程的开展从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叙事性文本,譬如童话《小猪唏哩呼噜》、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等,声情并茂地讲述或诵读,满足了孩子的阅读渴求。长篇作品的讲述则讲究故事的悬念设置,让儿童欲罢不能,有效激起持续聆听的欲望。
聆听课程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儿童切察母语的音韵之美。洪堡特说:“为什么母语能够用一种突如其来的魅力愉悦回归家园者的耳朵,而当他身处远离家园的异邦时,会撩动他的恋乡之情?在这种场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是语言的精神方面或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恰恰是语言最不可解释、最具个性的方面,即语音。每当我们听到母语的声音时,就好像感觉到了我们自身的部分存在。”耿占春先生谈及童谣的押韵时,也精辟地揭示了这一奇妙现象:“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由于它们押同一个韵,由于它们的和谐。没有比这更有意义或无意义的联系了。”聆听,正是以顺应儿童特点的方式从音韵角度帮助儿童建立与母语的联系。譬如,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儿童的美感、愉悦感,是儿童最早感受母语文化的重要语言和文学形式,有助于儿童语音方面的美感熏陶。再如,由于西方理论的套用,使得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只剩下字义,而真正藏于声韵之中的言外之意却丢失了。那些字义是通过声韵的流动得以展示,我们通过名家吟诵的聆听、跟学,让学生感受到汉语平仄交替的节律,“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叶嘉莹)。遗憾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高,欣赏意义的聆听正从我们的课堂逐渐缺失。在诗化语文的视域,凡能体现汉语韵味的作品,都是聆听课程的重要内容,包括诸如评书、相声、话剧表演等。
聆听课程的元素也是丰富的,除最为通常的配合文字声音的音乐,还可有画面的介入、文字的视读、身体的表现等,以使聆听效益最大化。
3.表演性阅读课程
表演性阅读也是阅读的一个组成,以形体的外部表现为表征,以对应文本的体验为内容。表演性阅读是文本与阅读者互为渗透的一种表现,也是阅读者对文本二度开发的过程,是对文本最本真的理解和再创作。
表演性阅读与阅读活动中的表演基本同义。传统的阅读教学间或也有表演,但一般仅作为教学过程中理解词语或揣摩语意的辅助方法。表演性阅读更强调故事的相对完整与编导演协作的全程。这种“表演”与目的为演出的表演不尽相同,它重在参与的过程与投入的兴趣,对结果的完美度没有过高要求,有时甚至表现为某种粗陋。
表演性阅读符合阅读规律。当阅读者为作品深深打动时,内心的情绪常会情不自禁地通过自己的体态显露,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表演性阅读符合儿童天性。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成人的演员应该向儿童学习表演!”“等你们(指演员)在艺术中达到儿童在游戏中所达到的真实与信念的时候,你们就能够成为伟大的演员了。”儿童游戏时的自然、本真与投入,确是最伟大的演员。表演性阅读正是与儿童这种最天然的表演能力合作。在表演性阅读中,儿童表现出鲜明的身心一元性,“身体的实践生活帮助儿童建立起生活的实感,对‘自我’具有召唤意义”(朱自强)。
譬如低年级的儿歌诵读。歌戏互补是儿歌的一大特点,诵、唱、戏、笑合为一体,往往与游戏配合。因此,有些儿歌的诵读就可与表演、游戏相结合。
儿童参与表演的多是有较强故事性和形象性的叙事型作品,如童话、小说,一般经历“阅读――改编――排练――表演”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次二度创作的过程,是不断想象、体验、内化、表现的过程。
4.口传民间文学课程
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曾经陪伴着一代代人的成长,成为永远的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阵阵凯歌,人日渐疏离栖息的土地,城市文化迅速入侵,那些哺育了我们民族的民间文学被视作粗陋之物而被人们逐渐抛弃。
民间文学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是鲜活生动的语言,最为贴近普通民众的旨趣,实质是民众的一种狂欢。
民间文学也是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嫦娥与吴刚,中国人眼中的月亮肯定不同于外国人之所见;因为牛郎与织女,我们眼中的夜空更加神秘;说到大海,我们必然想起水晶宫、海龙王。阿里山、日月潭因为大尖哥、水社姐的传说更为动人,春节也因为“年”的传说更增加了热闹的气氛,刑天舞干戚的神话则形成了中国童话最早的审美模式――变形再生……这些,都已经弥漫在我们的肌体之中,成为中国人的血脉、气质与标志。
可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作品,是民族的文化之根,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民众情感和历史价值。民间文学作品与儿童其实有着密切的关联,歌戏一体的童谣是孩子们喜欢的形式,作为先民歌唱的神话,其泛灵论的思维方式不正是孩童的吗?传说与故事自然也是孩子的最爱。孩子们乐不可支地阅读着,民族的文化悄然得到渗透。民间文学就是这样一朵盛开在田间山头的野花,朴素、芬芳而持久。
阅读文学范文3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图书馆;香港文学深度体验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18
〔中图分类号〕G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097-03
〔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literature reading through‘literary walk’by a detail analysis of the‘Hong Kong Literature Immersion Programme.’The outcomes of the Programme including literary field trips,school experience sharing sessions and literary camps could be served as reference for implementing similar reading promotion campaig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library;Hong Kong literature immersion programme
阅读不能离开书本,但阅读又可超越书本。香港学者卢玮銮多年前提出“文学散步”的概念,提倡通过实地考察认识香港文学、文化面貌,让读者亲历其境,直观感受文学、文化现场。“文学散步”能够缩短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探寻阅读的各种可能。卢玮銮是文学研究者,亦是公认的教育家,她从教育关怀出发,再思文学阅读策略。卢玮銮多次实践理念,亲自领队赏析香港文学景点。其后,香港政府教育局、香港文学节以及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亦相继推行香港文学散步活动[1]。
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联同教育局举办“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共60多位中学中国语文教师参与其中。其中一项活动是引领参加者沿5条不同主题的路线游览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文学景点,在现场领略作家笔下的风景和情怀。2011年,“指掌步履之间”获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2]。
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获香港中文大学知识转移基金资助,联同教育局合办“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这项活动除了接待中学师生赏览中大校园文学景点,还有3场专为中学教师举办的工作坊,介绍设计“文学景点导赏路线”的方法,并精选香港文学作品300多篇,方便教师剪裁成为适合各学校自行设计的导赏行程。2012年,“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经典、创新案例”一等奖[3]
承接“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和“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两项活动的经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于2012年9月,再联同教育局推行为期两年(2012/13年度和2013/14年度)的“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并获孔庆荧及梁巧玲慈善基金资助,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尤其是对文学有一定认识的学生,进一步推广文学散步的理念。本文以“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实践经验作为案例,讨论如何透过文学活动扩展阅读的可能。
1“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构思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是一项具教育面向的文学阅读推广工程。随着香港新高中中国语文课程改革,文学欣赏和创作的元素显著增加,不少教师认为课外的文学教育活动对教学颇有帮助。有见于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构思“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目标有二:(1)透过校本协作,从教学法层面为教师提供协助,共同设计、组织配合教学需要的文学景点考察活动,因应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活动策略;(2)透过本计划让中学生有机会深入体验香港文学,从亲历其境感受作家心思,培养阅读志趣。“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于2012年9月开始,旨在协助中学中国语文教师策划校本文学景点考察活动,以期令学生――
了解不同时代香港文学、文化的特色,关注文学与本土的联系;
赏览香港文化风景,体会作家的情感哲思及人文关怀;
通过研习文学作品,提高文学赏析及创作能力。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以具有阅读习惯、具备一定文学认识的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提供更多文学阅读的可能,进而培养赏析作品和写作能力。活动主要由3部分构成:文学景点考察、学校经验分享会及香港文学夏令营。
11文学景点考察
文学景点考察为“文学散步”的延伸,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在过去多项活动及研究计划累积了大量香港文学资料,经研究人员整理出不同地区相关的文学篇章列表,并拟订了多条文学散步路线。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会派员到学校与负责教师洽商,从活动设计、安排、教材上配合教学进度及其他需要。主办机构首先与教师仔细磋商,选定考察地区、文学景点、文学篇章,以至准备各种后勤和应变安排。然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就篇章进行导读,引导学生透过阅读进入作品世界。教师会因应学生程度赏析文章,考察时再由中心邀请的导师深入析读作品,让学生轻松地扣连实境与作品。活动当日分为户外考察及室内工作坊两部分,户外考察重视运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加深学生对文学地景的印象;然而,户外地方难免嘈杂,并不适合细赏文学作品,所以每次活动均设有室内工作坊,方便参加者深入细读作品,以及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
2012/13年度,本计划共举行了五次考察,招生以学校为单位[4],共接待了5所中学,参加者包括教师21人、学生236人。考察地点包括中上环、深水?、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每次考察本计划都会派员协助教师设计行程和挑选与地景及篇章。另外,2013/14年度合共举行了10次文学景点考察,共接待了10所中学,参加者包括教师19人、学生198人。考察地区包括上水、中上环、旺角、九龙城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每区介绍3~5个文学地景不等。
12学校经验分享会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校本运作模式,强调与学校协作互动,主办机构提供活动理念、经验与素材,并为中学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共同制定切合教学进度的活动计划。主办机构希望透过设计文学景点考察活动,与中学教师协作互动,藉此交流文学教育的经验。本计划设有学校经验分享会,交流学校筹办文学景点考察活动的经验,邀请全港中学教师参加,作为讨论、检视计划成效的平台。
2012/13年度的学校经验分享会于2013年6月21日举行,3所参与本计划的学校共6位教师从构思、制定活动的过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同行细致分享。曾参与当日分享会的卢玮銮认为:“老师设计各有特色,但共同面对的是今天不喜文字、大受电子机械吸引视线的中学生,在我印象中必然千山万水的难。……至于所用方法,足令参与学生从最单纯的观察身边事、人、物做起,再进入感受、联想、写作、互评层次。”[5]2013/14年度的分享会亦于2014年10月4日举行,邀请了3所参与本计划的中学简报经验成果,共有71位教师参与。
13文学夏令营
本计划的另一项活动为文学夏令营,每年于暑假举行,为该年度的压轴活动。夏令营的招生以学校为单位,反应非常踊跃,报名人数往往超出名额一倍以上。“香港文学夏令营”的特色是让参加者和不同年辈的文学爱好者接触,特别安排年纪相近、热爱写作的大学生和他们深入相处,让参加者体会文学创作的种种乐趣。
首届夏令营于2013年7月12~14日举行,主题为“流动的文字风景”,共有9名中学生参加。3日两夜的活动在香港浸会园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进行,包括“文学晚会”、“文学讲座”、“创意写作坊”等。“文学晚会”由写作导师带领,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评赏观念,启发写作思维。“文学讲座”由著名作家何福仁与王良和主讲,借助切身的生活事例,讨论文字与风景的种种话题。“创意写作坊”以小组形式,分别由陈丽娟、陈子谦、邹文律、梁伟洛4位青年作家主持,分享书写经验,深入探讨创作的技巧。夏令营期间,学生以“夏天”为题材创作短诗,每位学生获派三片木卡,请学生在上面写诗,一片于散学礼上互赠留念,一片交给大会保存,最后一片留给自己,作为3日两夜文学营的成果,也是给自己与朋友留念的“手信”。
2013/14年度的文学夏令营于2014年7月3~5日于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举行,主题为“盛开的文字记忆”,共接待了110位来自12所中学的高中学生。活动包括文学讲座(著名作家陈慧、吴美筠、廖伟棠和资深学者陈燕遐主讲)、创意写作坊(青年作家陈丽娟、梁璇筠、郑政恒、陈子谦、邹文律主持)、写作辅导(香港中文大学及其他大学的研究生及学生担任辅导员)。延续上届传统,离营前每位参加者获派三片胶卡,学生在上面写诗,互赠留念,并由主办机构上载到互联网[6],让更多学生阅读及交流。
2活动成效检讨
本计划每次景点考察及夏令营后会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参加者的意见。从问卷统计数据观察,无论文学景点考察或夏令营,参加者同意或非常同意“活动目标能够达到”的百分率平均达90%以上,部分文学景点考察行程的满意程度更达到100%(如中文大学校园、旺角楼上书店),显示参加者认同本计划的成效。有教师认为活动“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篇章,提点创作要注意的事项,能令学生有莫大的裨益。”[7];“对学生启发大,能让其走出校园,丰富其对创作之意识及写作技巧之运用。”[8];“此活动能”迅速“提升学生对文化、文学的兴趣,学生多有感,自然提笔写作。在主持鼓励及指导后,更能多角度思考,运用不同的手法写作,可喜!”[9]学生亦能透过导师讲解,重新体会作家心思,并培养地方情感。有学生表示“散步路线能反映上水新旧的对比,感受到文章内抒发的感受。作者所感的环境我也能亲自经历”[10],更有学生意犹未尽,“希望可在花布街多留一段时间去欣赏其建筑特色”[11]。
文学景点考察及香港文学夏令营完成后,本计划邀请了参加者代表进行焦点访谈,以期更深入了解活动的成效。与会者包括参加2013/14年度及2014/15度活动的师生。各与会者都表示对考察活动的路线设计、作品选择,以及文学夏令营,都感到满意,并认为在活动中能获得与平日课堂上不一样的体验,有利文学创作。
活动成果方面,收录三区景点考察资料及2012/2013年度文学营学生创作成果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卷一》已在2014年6月出版,并赠送给全港中学及公共图书馆;《走进香港文学风景・卷二》已在编制中,预计2016年内出版。
3结语
文学阅读在书本内和书本外都有更多可能性。“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尝试从“文学散步”理念出发,强调让学生亲身到临文学现场,体会作家心思,进一步感受作品精神。本计划在流程安排上落实理念,同时透过与学校协作,与中学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让“文学散步”活动更贴合中学实际教学需要,亦希望为学校创造自办文学活动的条件,为推广文学阅读探寻更多可能。如卢玮銮在《悄然动容》所言,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只要引导得宜,学生同样可以在文学阅读上得到书本以外的愉悦,甚至反过来丰富了作品的意义。2015年,“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主办“2015全民阅读优秀案例”的“全民阅读优秀案例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马辉洪,陈露明.文学阅读的推广――谈香港文学散步[J].福建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59-62.
[2]马辉洪,陈露明.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J].现代情报,2011,(9):80-82.
[3]马辉洪,陈露明.资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与实地考际――以“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23-26.
[4]“文学景点考察”通过教育局发放讯息邀请中学参与,同时主动接触以往表示对香港文学研究中心活动有兴趣的中学.
[5]小思.悄然动容[J].明报,2013-06-29,(D5).
[6]http:∥memoryofwords.blogspot.hk/[EB].
[7]上水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新生命教育协会吕郭碧凤中学).2013-11-14.
[8]上环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2014-03-02.
[9]旺角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嘉诺撒培德书院).2014-04-12.
阅读文学范文4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一段文字的内容通常有很多,但其核心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从题目设计所覆盖的范围来看,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归纳,可以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要求对整篇材料的中心进行归纳。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如下一些方法:①提取精要法,即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②综合句意法,即对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③整体透视法,即对有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则容易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或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人、事、物态度的分析。所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颂或批评,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或完全支持或有所保留,都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托物言志,含蓄委婉地抒写感情倾向等;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需辨别、筛选后才可掌握。
要对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思想与主题,二是了解作者的观点、认识及背景。具体分析可采用如下方法:①从作品内容分析入手(文章中的材料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表明了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立场,而作品主旨有时更是直接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②注意标志性词语(对分析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而言,那些表示人物思想情感的词,如“认为”、“以为”、“觉得”、“感到”等,往往直接领起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抓住它往往就能抓住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联系作品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包括作者一贯的思想观点、写作的背景动机等。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常常表现得委婉含蓄,甚至言在此而意在彼,这就必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来帮助理解)。
七、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所谓“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是指文章本身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间接的推断来得出结论。当然,这个推断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根有据地得出的,它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色彩。想象是在原有表象(主要指语言文字的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它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性色彩。推断与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把推断和想象列入考点,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体现了由注重知识立意向注重能力立意转变的命题思想。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思考,能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也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就会在原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得到延伸和拓展,大大增加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增加值就是学生的创造值。
这一考点的测试题往往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有较大的开放性。由文内拓向文外,由有形变成无形,由现实来推知过去与未来……在文中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二是有明确的指向性。这与中考话题作文的要求相一致,但其目标指向性要比话题作文更为具体,更为明晰,或借考生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理解、欣赏能力来验证解决文内的问题,或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把握,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情节进行设计。三是有鲜明的个性。这类试题尽管有一定的目标指向,但其开放性又决定了其“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试题答案必然是千人千面、丰富多彩的,从中可检测出考生知识积累的厚重程度、知识运用的灵活程度和思维表达的娴熟程度。鉴于此,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②要有整体阅读的理念;③要注重把握事物间的各种关系;④要注重自身新旧知识的联系。
八、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广义的,既包括人物形象,也包括事物形象及意象等。回答文中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着怎样的地位,事物形象具有什么象征意义等问题,需要读者透过字里行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究这种形象是否底蕴深厚,是否形象丰满。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家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它一般有准确、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评价作品语言技巧的优劣,如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得体,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以及这样的语言具有怎样的表现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是看表达方式是否自然贴切、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表现手法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是否合情合理,是否达到了鲜明、生动、突出的效果等。
阅读文学范文5
关键词:儿童文学;中国儿童英文阅读能力;培养
1引言
儿童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儿童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儿童文学在儿童阅读中的地位不可取代,研究儿童文学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对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下文研究针对儿童文学在儿童英文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影响与对策。
2儿童文学介入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1儿童文学有利于增强儿童英文阅读的兴趣
儿童文学可以增强儿童的英文阅读兴趣,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儿童文学已经开始普及到我国语文教材中,并且随着课改的进行,这些素材也在不断更新。同时,很多儿童在课外,也会接触到儿童文学。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尤其是英文原著,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借助那些丰富有趣的情节,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对英文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也会提升。另外,文学作品中包括儿歌、通话以及语言、故事等很多题材,这些都能够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2.2儿童文学有利于提升小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
毋庸置疑,词语的积累、读书识字、语感等相关能力是进行语文阅读的前提条件。主要表现为:首先,儿童文学阅读可以较好地达成儿童对英文单词与词组的认识和熟悉;其次,儿童文学阅读还可以促进儿童英语阅读思维的形成;比如说,英文的童话故事可以为儿童思维的训练带来帮助,以童话中故事的趣味性为依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最后,儿童文学阅读还可以培养儿童想象力、情感方面的素养。
3儿童文学有利于儿童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3.1提高儿童审美感受力
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受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对审美对象所传递出来的反应能力,这里面不仅包括了生理感觉因素,还包括审美者长期积淀下来的兴趣。这种能力会随着审美者不断的实践阅历而逐渐丰富。比如,儿童在听到一些儿歌时,就会感受舒适感,进而会投入到儿歌中去,这也是儿歌为什么那么吸引儿童的关系。儿童在面对儿歌时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积淀理性上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够使得儿童的心理变得更加愉悦。并且这种反应会随着学生的经验和感受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什么反应。比如,儿童在阅读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之后,就能够在审美上产生一定的阅读经验,这会使得儿童在不断的接触文学形象时产生一种特定的审美感受,儿童能够根据审美对象所展示出来的特征进行其内涵的领会,这也就是儿童看到狐狸、灰狼和小白兔的时候会产生狡猾、凶狠和活泼的审美反映的原因。
3.2培养儿童的审美判断力
审美判断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分析之后产生的审美判断。这种判断能力就是通过不断的评判之后产生的能力。例如儿童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就会根据以往的审美经验进行自由的联想,进而使得审美特性与儿童的情、意联系到一起来,进而产生审美想象和深厚的审美境界。儿童作品的阅读,能够将而儿童的心灵点燃,使得儿童能够对文学作品产生不断的审美判断练习,将儿童阅读的审美判断能力进行丰富和培养。例如,短篇童话英文版《向日葵大街的房子》,这个童话讲述的是一个老房子陪伴主人,对主人不离不弃,但是主人嫌弃房子旧了,想要将房子卖掉,房子不想离开主人,就想出很多的方法来阻止售出,这引起一对夫妇的关注和兴趣,最终将房子买下,房子无奈只好离开。最后房子的主人又将房子找回,并且将房子进行装饰,一起到老。儿童看到这类作品就会在感受上有不同的体验,这种童话故事还能够教会学生一些道理。
3.3提升儿童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是在审美判断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进一步的认识和分析。审美理解是对事物的特性进行更加深入和强化的过程,这种审美感受会使得审美从感性变成理性。在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时候,也是从作品中对一些事物进行内外部的联系入手进而理解,进而使得事物的一些本质和内容变得更加简单直观,进而能够积累很多事物的审美属性,最终使得儿童的审美理解力能够不断地提高。例如,儿童在阅读“快乐王子”的时候,能够引导儿童对一些生活现象的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如正义与邪恶等之中隐藏的内涵。
4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儿童文学对儿童英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对制定更加完善的儿童阅读对策,提高我国儿童整体英语阅读水平非常有帮助。基于此,希望通过本文的思考和探究,能够为相关儿童英语的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价值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论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导刊,2011(11).
阅读文学范文6
试题分析
如果仔细分析今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江苏卷),就会发现它很好地处理了“难”与“易”、“正”与“奇”、“课本”与“课外”、“稳”与“变”这几种关系。
第一,先说“难”与“易”。比如第一道题问的是文章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的作用。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审清题目,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情节展开”,二是“具体说明”。该题的难点在于“情节展开”的两条线:一是以父亲为主体的情节线,一是以女儿为主体的情节线。把握不住这两点就不能拿全分。
第二,再谈“正”和“奇”。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二题是对文章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提问。不论是提问的立足点还是答案的设置都体现了“正”的特点,不偏不怪。提问的落脚点是考查小说“表现了侯银匠怎样的情感”。第一个画线的句子是“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本句由两个分句组成,一是写“甜”,一是写“苦”,修饰词是“有点”。因此在回答这道题时,必须扣紧这两方面,同时要结合文本说到原因,可以说既有“正”的特色,又有“奇”的构思。
第三,再看“课本”与“课外”。比如“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一题。本题从理解侯菊这一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之处是要结合小说中的花轿进行分析。实际上联系我们所学课文,这种例子不在少数,如《现代散文选读》中《家里的灶头》就是用灶头来写母亲的。因此回答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结合花轿”“来谈侯菊形象的特点”这两方面。
第四,最后说“稳”与“变”。稳定主要体现在各个考点的设置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一致,同时也与前几年的相关题型统一。变化主要表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道题――探究题。该题的三个回答点是:1.作者意图是写侯银匠;2.既然写侯银匠为何要写侯菊;3.有何好处。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就是中心、关系、好处,即中心明确,符合小说写作的基本意图,说清楚“侯银匠文字少”和“侯菊文字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如 “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侯菊为明线,侯银匠为暗线,双线结构,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等。
提高对策
总的来看,现代文阅读题上得分低的原因如下:概括阅读结果的能力欠缺,理解含蓄语句意思的能力差,利用文中已提供信息的能力不足,应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概括和压缩能力不强,概括内容不全面。
具体的薄弱环节有三点:
1.不善于把握文章的个性特征,没有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是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侯银匠》,个性特征明显――语言质朴而内蕴深厚,技法娴熟且不漏痕迹。因此我们在把握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时,一定要对全文有整体了解。比如文章的双线结构――明线是以侯菊的活动为情节基础的,暗线是以侯银匠的活动为情节基础的。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住这一点,才能从两个方面分析以及回答这道题。
2.抓不住关键,缺乏解决主要矛盾的意识。近年来,尤其是江苏省单独命题后,设问都很明确,譬如第14题“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问题设计简洁而明确,但很多同学仍然继续絮叨自己理解的“侯菊的形象”,并用标签式语词加以陈述。实际上只要结合“花轿”来作答就不会有错,比如“要花轿”体现出侯菊“要计划,有安排”,“装饰花轿”体现出侯菊“心灵手巧”,“出租花轿”表现出侯菊“懂得经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