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研究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研究调查

教学研究调查范文1

[关键词] 学习策略;信息技术;计算机;手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09)05-0064-05

一、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量表

1.已有学习策略量表综述

Weinstein编制了标准化学习策略量表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1] (简称LASSI),该量表是专门设计用于测查和诊断学生适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力的一种测评工具。Vermunt (1987)编制了学习方式测量问卷[2]Inventory Learning style(ILS),该问卷主要是用来测查和诊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Pintrich等人(1993)编制了“学习的动机策略问卷[3]”,该量表包括九个认知策略项目,分别考察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使用情况。O’Neil(1996)编制的元认知测量问卷,主要是测查学生的元认知能力。Yesim Somuncuoglub[4]编制的学习策略问卷,该问卷主要综合Weinstein和Mayer、Pintrich等人的问卷项目。

上述学习策略量表年代久远,多是基于传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内涵和结构编制而成,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因素未能全部涉及,更未能考察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策略中的应用情况,而且国外一些相关量表由于文化差异的限制,因此无法直接为我所用。

目前,国内陈义勤[5](2005)研制开发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水平量表,辽宁师范大学的王晓晨[6](2006)针对远程学习者开发的远程学习策略量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的王迎[7](2007)编制的远程学习策略量表,均在网络环境下对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其它尚未见到已开发的专门用于分析网络学习策略的量表。

但是,陈义勤研发的量表采用Weinstein (1978)LASSI量表的10个分量表,结合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特点,对原有的各个分量表进行修改或补充,并没有研究将网络环境扩展为计算机、手机“二网合一”情况下的学习策略内涵与结构,尚不能认为可以专门测量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情况。王晓晨研发的量表,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进行的研究,没有考虑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更没有考虑手机及其网络对学习策略造成的影响。王迎研制开发的量表对原有学习策略分量表做了较大改动,将学习策略分为辅助工具策略、信息素养策略、时间和任务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考试策略和情绪缓解和意志管理策略六个方面,是对传统学习策略的重大挑战,但是未能考察手机在学习策略中的使用。同时后两种学习策略均是针对远程学习者,其中有些远程学习资源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因此,科学、有效地编制用于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策略的量表,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保证和重要途径。

2.学习策略量表编制

本研究采用20世纪90年代杨宁教授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模型[8],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见图1)。本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了对元认知进行了扩展,更加强调情感动机策略等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应用,是对当前开放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补充。

对当前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情况进行访谈,了解当前大学生主要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手机及其网络、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根据文献调研,将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推广到学习策略的各个环节,发现手机及其网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策略,在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均有少量体现。而计算机作为工具和环境的双重作用,贯穿于学习策略的各个环节。

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三个基本维度,结合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或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实现的学习过程,编制出问卷。问卷在认知策略方面包括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人机协同记忆、信息精加工、信息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策略共16个项目;在自我监控学习策略方面包括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调节、自我评估和情感动机策略共12个项目;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空间管理和人际支持策略共12个项目。问卷采用多重计分法,项目反应分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半符合,一半不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几个等级,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从低到高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和5分,分数越高表示大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策略水平越高,学习能力越强。

二、研究方法

1.样本选取与结果分析

采用多阶段群集抽样法(以学校文理科艺术类、院系、班级为群集)选取徐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文学院、信息传播学院、美术学院共560名本科生对所编制的问卷进行了集体施测。问卷回收545份,去除缺失及空卷、答案趋同及极端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1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4%。被调查学生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量表信度分析

通过信度分析,发现本调查总量表的Cronbach Alpha信度系数如表2所示:

一般认为Cronbach’AlphaCronbach’Alpha>0.3,该量表可信,0.5Cronbach’Alpha系数

3.量表效度分析

本调查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考察量表是否能够测量出研究者设计量表时假设的某种结构。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衡量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是因子载荷,见表4。

结果显示,所有题目的载荷因子均在0.3以上,分布在0.439到0.878之间,均符合要求,说明各因子具有较明确的测量意义。即本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所有调查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并利用此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均值比较、描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技术。

1.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各分策略量表及各项均值

其中,项目符号加粗带下划线,表示手机及其手机网络在学习中的使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提高了大学生在时间管理策略和人际支持策略方面的水平,但是手机在认知方面的应用,诸如在信息检索、人机协同记忆、和信息应用方面的水平却比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策略水平。说明当前手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辅助方面。

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表8的数据表明,性别对大学生学习策略方面的影响体现在学习策略的各个方面。男生的信息检索策略和创造性思维策略明显高于女生,t检验的结果更进一步表明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创造性思维策略方面男大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在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方面,男生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男生的各种策略水平的标准差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之间的策略水平分布同女生相比更为离散;而女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明显高于男生。

3.不同科目类别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不同科目大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不同方面。在认知策略方面,理工科大学生的信息精加工策略水平较高,文科学生的信息检索、信息组织策略水平较高,而艺术类学生在信息组织和创造性思维策略方面的水平较高。在自我调控策略方面,理工科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策略水平较高,而文科学生的自我计划策略水平略高一些,而艺术类学生的动机情感策略水平则略高于其它科目的学生。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理工科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水平较高,而文科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管理水平略高一些。

4.不同年级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基本情况呈现以下趋势,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最高,大二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除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应用、自我评估、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水平有提升外,其它策略水平略低于大一学生,到大三时几乎所有学习策略水平达到大学期间的最低谷,大四时学习策略水平又出现回升现象,比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略高。

5.高分组和低分组大学生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的学习策略差异

从所调查的大学生中选取学习策略水平总分最高的前20%的大学生作为高分组,再选取学习策略水平总分最低的后20%的大学生作为低分组。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信息组织、信息精加工、创造性思维策略三方面有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的信息组织、信息精加工、创造性思维策略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学生。在自我计划、自我评估方面以及时间管理策略方面高分组学生也有明显的优势。

四、讨论

1.学习者视角:应重点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不同性别,不同科目大学生辅导的侧重点不同

从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年级差异表可以看出,大三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影响了大学生整体学习策略水平的均值。本研究的调查工作在10月期间进行,大三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学习策略水平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也偏低。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中的使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然而没有正确的引导,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加上自控能力不是太强,容易受各方面的诱惑,所以对大学二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

结合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下的学习策略差异,要加强对男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指导,而对女生的指导应该侧重于网络学习空间管理方面。而不同的科目特征又使得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发展不一致,不同科目的大学生学习策略水平具有不同的优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要重点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自我计划以及自我监控和调节的学习策略水平,而文理科学生的动机情感策略水平则有待提高。在资源管理策略方面,重点应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管理策略水平,而文科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水平则应该成为教学关注的重点。

2.信息技术工具视角:根据信息技术工具在学习中的不同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

移动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可用于信息检索、协作记忆等认知策略方面,也可以在时间管理、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和人际支持以及情感交流策略中发挥作用。调查表明当前环境下手机多用于学习策略中的人际支持,以及情感交流方面。手机作为信息检索的工具和协作记忆的工具降低了认知策略水平均值,说明手机作为知识查询和辅助记忆的工具还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当前尽管移动学习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还需要较长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作为认知工具,用于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人机记忆、信息精加工等认知策略的各个方面。计算机作为信息检索、精加工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工具,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然而计算机作为信息组织、帮助大学生记忆的工具以及信息应用的工具在大学生学习中应用较少。计算机在大学生认知策略中的总体使用水平较低。

计算机作为学习空间创设工具的同时,为大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提供了支持。计算机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得分高于中值,说明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较强,教学中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大学生传授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技巧,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

3.学习策略视角: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大学生信息精加工能力、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及自我监控能力方面

数据显示,在认知策略方面,大学生信息检索策略的平均水平较高,然而大学生的信息精加工水平较低。有一种论调认为学习中有了计算机网络的强大支持,之前需要学习者记忆、组织、精加工的内容可以由计算机网络代为执行,实现知识的外储存、外加工。学习者已经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记忆、加工学习内容,这种观点成为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问题解决需要依靠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创造。假如完全实现了知识的外化,人的大脑将无法对材料进行加工。毕竟电脑不能完全代替人脑,电脑虽然可以生成一些东西,但创新的方面还得依靠人脑完成。所以,尽管计算机网络为我们获取知识带来了种种便利,但我们并不能把需要人脑处理的信息完全交给计算机网络。如何高效地学习、加工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仍然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场所,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的最具有权威和时尚的学习基地。由于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多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进行,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非线性环境较难控制,大学生常常因为多而杂的学习资料和内容导致思路不清晰,因为超链接的吸引使得注意力分散,从而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迷失方向,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策略教学在帮助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的同时,重点针对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控制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能力进行辅导,加强大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获取及加工信息能力的重要法宝,同时要注意提高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我监控能力,成为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Weinstein LASSI User's Manual[EB / OL]. ,2005-03-03.

[2]Vermunt, J. and Van Rijswijk, F.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kill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J]. Higher Education, 1988, (17):647683.

[3]Printrich. P. R., Smith. D. A.F, Garcia. T., Mckeachie,w. j. Micheachie. W. J.A. Reliabil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J].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93,(53): 801-813.

[4]Yesim Somuncuoglu & Ali Yildirim; Relationship between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M].1999.

[5]陈义勤.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水平量表的初步修订与试用[EB/OL]. 省略/websitedm/elearning/guest/magazine/paperpre.asp?PaperID=1795.

[6]王晓晨.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研制与开发[D].2006.(5).

[7]王迎等.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编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8]杨宁.从元认知到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研究的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2006,(7):101-105.省略)。

The Research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 Applied in the Learning Strategy:

The Investigation students come from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Feng Xia & Li Ziyu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Department,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009 )

【Abstract】 Learning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learning effect, and it’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learning ability. The article summed up the existed learning strategies first, then draw up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myself, to investigate the too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role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commonly used. Select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because teaching information is relatively ma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ir own student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to improve their level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n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rategies level from the different grades, different subjects, and different gender students. the high and low scores learning strategies group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compared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the same time, at last from the learn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tell the teachers to put the emphasis on Teaching Learning Strategies training. And provide some guidance in 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for teachers.

教学研究调查范文2

关键词:教学方法;大学英语;交际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93-02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以学生语言运用为主、以教师语言输入为辅的教学理念。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均能较好地体现此语言学习规律,并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首选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国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受钟摆效应的困扰,轰轰烈烈的交际教学法改革最终演变成折中主义。虽然近20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不少教师受教育背景、传统教学方法及理念的影响,在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时不能有效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依然有人使用语法翻译法等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刘润清&戴曼纯 77-78)。

1.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或第二语言的一种教学理论,它强调交际过程,强调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目标。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创立,与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如听说法相对而言(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81)。

交际教学法虽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但从交际法的有关实践来看,可以发现有三个原则在起作用:一是交际原则,即涉及交际的活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二是任务原则,即用语言完成有意义任务的活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三是意义原则,即对学习者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习过程(束定芳&庄智象 206)。

交际教学法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被予以提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交际教学法是否被广泛的运用呢?以下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一个调查研究。

2.调查与研究

本文对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33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25岁至58岁的11为男教师和22位女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职称,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18名,助教12名。33份问卷全部有效。

此外,本次问卷调查还包括了18至23岁的236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如文学院,历史学院,商学院等等。在检查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其中男生68人,女生143人。

本次问卷调查表由40个选项所组成。选项包括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为了对问卷有更好的理解,本次问卷全部用中文编写。

2011年10月,作者分发了问卷调查表。在问卷调查之前,作者先告知大家问卷仅用于研究,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影响。其次,回答整份问卷需要大约15分钟,老师和同学们可在课间休息时间完成。再次,提醒大家注意个别选项为多选。在回收了所有问卷之后,作者进行了整理以确保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此次研究借助SPSS 15.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

3.研究结果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为主。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听说领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首选。然而,很多老师却并不能将这些新理念应用于实际之中。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仍然很流行。

下面对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15.2%的教师认为语法翻译法是他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仅有18.2%的教师使用了交际教学法。听说法被21.2%的老师上课所采用,而近1/4的老师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此外,12.1%的教师认为他们在课堂上主要使用了合作教学法。而大多数教师则认为他们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折中法,即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和教师相比,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大有不同。在学生看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一大半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听说法,并且40.3%的学生认为语法翻译法仍是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方法。而对于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法,尽管有41.2%的学生推崇,但于交际教学法而言,仅有21.3%的学生选择。相同比例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使用了合作学习法。而对于折中教学法,尽管大多数老师认为这是他们的主要教学方法,只有35.1%的学生支持它。

由上可以看出,交际教学法并未被广泛的使用,而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了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地位。

此外,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理想状态,然而这需要教师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大胆的将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折中法。实际上,从理论上讲,折中法是最好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因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班级的大小,综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刘润清&戴曼纯 78)。但实际问题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干扰,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并不能很好的运用,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4.原因分析

教学研究调查范文3

关键词 四川 小学科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of Research and Strateg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Sichuan Province

――Take Some Primary Schools in Dazhou City as an example

YUAN Ye, ZHANG Yaro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Abstract Taking four elementary schools in Dazhou in Sichuan Province for exampl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course resources,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etc, meanwhil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carry out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Dazhou.

Key words Sichuan Province;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urrent status; strategy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原来的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同时《全日制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①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达州市处于西南四川革命老区,教育教学条件相比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落后,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强对西南地区教育投资的力度,基础教育教学条件得到长足的改善。目前针对四川地区科学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报道还很有限,尤其针对川东革命老区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鉴于此,课题组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达州市4所小学(其中3所城市小学,1所城镇小学)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3份,回收率为96.5%,通过问卷的分析初步掌握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区域特色问题,从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②

1 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分析

1.1 科学课程的实施情况

2005年新的课程标准在我省全面开始实施,在国外作为核心课程的科学课,在我市小学教学实践中一直被归为“副课”行列,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课相对,③由于受传统教育价值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往往通过这三门“主课”评价,造成了科学课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处于瓶颈期,相比之前的自然课很难有所突破,因此,学校虽然在课程表上编排科学课,但实际没人上或者科学课被其他考试课程挤占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调查的数据上来看,高达79%比例的小学科学课曾被挤占,同时个别学校仍然存在着未开放或开放不足的现象,更甚者有些小学科学老师直接把科学课当作活动课和自习课。

1.2 科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较低

科学课是一门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上好科学课对培养和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④作为科学启蒙教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教育的质量。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科学课往往由一些“主课”老师兼任,或是交由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来上,具有科学教育背景或理工科背景的专职科学教师很少,他们大多对新教材的理念理解不透,专业知识薄弱,统筹科学教学资源和开展科学教学的能力较差,同时在与这些教师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80%的小学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科学教师无法体会到教学的成就感,直接导致其备课、上课不认真,科学课程计划执行差,课堂效率低下,科学课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3 科学教学资源缺乏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科学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联系多种教学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因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科学教育场所、教学设施等的建设提供较大的资金支持。⑤在调查的4所小学中,普遍反映出以下三个问题:(1)即使学校配备了相应的科学教学设施,但调查结果显示,有一些教学配置但未使用的比例仍占61.3%,教学设施齐全但未使用占25%的比例,整体使用率不高;(2)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乡镇小学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没有专门的科学实验室,配备的少量实验器材和仪器出现陈旧或损坏,但未得到及时的修理或补充,导致科学教学资源严重缺乏;(3)科学教学场地,几乎在教室完成,教学形式单一,任课教师仅凭一支粉笔,以教教材为主要形式,不符合新课改理念。

1.4 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在观摩小学科学课时我们发现,由于教室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只是拿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教学设计,更看不到教师提供结构性探究材料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或是教室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涉及到的实验探究活动往往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发挥。另外,由于教室紧张,上科学课的班级人数都在50~70人左右,在城镇学校班额甚至达到90多人,过大的班额导致科学活动无法展开,班级的纪律也难以控制,以至于出现上科学课的时候,80%的学生承认没有认真听课,自己在下面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影响了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 改变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的建议

2.1 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由于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就显得非常紧迫。目前我市小学科学教师普遍存在科学基本知识不扎实,教学经验不足,科学教育理论匮乏等问题。因此为了改变教师科学素养低下的现状,可结合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资源,加强与地方高校合作培养教师的环节,聘请高校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科学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培训,鼓励一线教师和高校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探讨和教学研究,提高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外,考虑到基础教育对科学教育师资的需求,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科学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教学能力,基层学校可以选取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科学教学工作,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背景。

2.2 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科学教育资源

科学课程标准(3~6年)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可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在观察植物时,城市小学的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翠屏山或凤凰山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桥梁结构”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或是拍摄达州市所有桥梁的照片,并在课堂上师生讨论这些结构桥梁的特点,从而理解桥梁结构对桥梁承受力的影响;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达州市博物馆、工业园区,在实践中拓展科学见习场所。农村小学可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结合农村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边学习、边观察、边实践、边体验,如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等,加强乡土教育资源和乡土课程的开发。

总之,要加快达州市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进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重视科学教育,加大对基层学校科学教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作为基层学校,积极进行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紧建设科学实验室,配备实验器材和器材,同时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增加科技藏书,学校可定期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周或是组织开展科技节。另外,我们了解到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每学期均会组织赛课活动,一方面督促任课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同时也能借此机会加强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这一经验可在其他学校组织推广,为科学教育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 许烨.海南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万宁市部分小学为例[J].学理论,2013(27):267-268.

③ 孟洁然.当前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5):156.

教学研究调查范文4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建议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并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责任。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体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目前,就镇安县来说,由于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利,体育设备不足,不能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师资不足等因素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镇安县体育的整体水平和学校教育的发展。镇安县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发展镇安县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商洛市学校体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镇安县中学、镇安县第二中学、镇安县达仁镇中学、镇安县柴平中学、镇安县大坪中学、镇安县枫坪中学的体育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学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镇安县中学教师、场地设施、教材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课时、体育成绩考核及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等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体育教师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系列、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就年龄结构,老中青三结合是最佳的。从调查中得知,6所中学共有38名体育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的比例为31.6%,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为39.5%,在40岁以上的为28.9%,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有30名男教师和8名女教师,女教师占的比例较少。主要是因为体育院校在招生的时候女生名额的比例明显比男生少,部分学校在聘用体育教师时偏向男性。学校错误认为女体育教师没有男体育教师有威慑力。调查结果显示:镇安县中学体育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例较大,体育教师的职称中教一级和中教二级所占比例较大;高级职称教师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级职称的教师都愿意调到条件好的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2、影响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态度的因素

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是教师应具备的首要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镇安县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工资待遇、教学条件和社会地位。这些是导致体育教师积极性不够高的主要原因。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在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如何提高体育教师地位(绝对不允许学校里再有挤挪课的现象出现)等方面做工作,以此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

3、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情况

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镇安县6所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田径、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仍是镇安县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在当前群众中较为热门的健美操,体育舞蹈项目却开展的不是很好。其原因首先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仍是左右教学内容的主流。其次,场地的限制导致大多数学校体育授课内容比较单一。再次,女教师的缺乏导致一些易于女同学学习的教学内容无法普及。最后,受“主课”临时占用的情况,体育课不能完全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导致教师在体育课内容的选择上存在随意性。

4、中学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调查数据显示,讲解与示范法、完整示范与分解法是每个老师都会用到的教学方法,游戏法和比赛法则用的相对较少,而这两种方法正是能够提高学生兴奋性,使学生乐在其中的方法,反而没有被教师充分利用。究其原因,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大,缺乏创新,没有意识到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作用。另外还发现镇安县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电化教学也逐渐被一些教师应用,然而录像教学法则很少被教师采用,使得课堂单调乏味。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差,多媒体、电教设备不足,使得电化教学和录像教学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5、中学体育教学设施条件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镇安县中学体育设施条件较差。还发现上述场地还有一些是“一场两用”情况,4所学校有田径场,6所学校有篮球场,2所学校有排球场,3所学校有足球场。但多数是不标准的,大部分的场地都是土场地,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设施条件的落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教师及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6、中学体育课时安排情况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中学生,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三分之二的学校每周安排2节体育课,剩余的学校每周安排1节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难以落实,而且大多数学校的课外活动次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课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镇安县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严重,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

7、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调查表明,镇安县中学组织开展早操与课间操的情况较好,只有个别的学校没有早操,但课间操坚持每天做。课外活动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学校组织较少,学生学习压力大,大部分课外体育时间都用来给学生上课和自习,因而无法满足学生体育的发展特长和体育课的开展。

8、体育考核情况

镇安县体育成绩考核主要是体育教师商议由体育组组长制定的,而每个学校的制度都不完全一样,调查得知,镇安县中学每所学校的技能考核分数占很大比例,在技术成绩占总成绩的80%的考试方法中被调查的6所学校有4所采用,占到66.7%,这就说明镇安县体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视技术技能,忽视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进步幅度等因素的重要性。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镇安县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较合理,但是女教师的比例较小,上课内容也比较传统单一,高级职称教师较少。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教师的工资待遇、教学条件和社会地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态度,从而影响了教学。镇安县处于山区受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导致很多场地无法合理建设。体育设施条件的落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教师及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镇安县中学课时安排不合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校考核制度不能全面的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2、建议

学校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及早更新落后体育设施, 充分提高现有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开创体育教学发展新局面。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l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学校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工资待遇、课时酬金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要一致,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教师应大胆创新,改革考核制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水保,陈秋丽.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4.7.25.

[2]黄德春.巢湖市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 6.68-69.

[3]曹春贵.浅论教师的教学态度及其影响力[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27-31.

教学研究调查范文5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模式 运用

作为全民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了新一轮的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借此又向前迈越了一大步。音乐教育的生命在于教学,而教学的关键则在于确定一套科学的模式。目前,关于音乐教学模式的类别比较多样,笔者就小学音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就合理运用情况作出分析。

一、对目前音乐教学模式运用的现状调查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中影响深刻的一次改革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包括音乐新课程在内的各项内容的改革,使得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音乐教学模式的兴致很浓,为我国的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然而在这场力度较大的音乐课程改革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运用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就其当前的现状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思考,将有助于音乐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音乐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合理的重视

教学模式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这种状况虽然给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但也造成了教育工作者无法合理重视。笔者在实习期间曾就音乐教学模式与教师进行讨论,笔者发现很多教师无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涵义,在运用过程中常常与教学方法混淆,认为教学模式等同于教学方法,当然对教学模式的类型也是认识程度不够。这些错误的观点往往使教师不会甚至不敢运用音乐教学模式,以及在运用的过程中对具体模式类型的选择原因无从知晓。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音乐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新课程改革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师的音乐教学理论程度还需要有待加强和完善。

(二)音乐教学模式运用的僵化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基本仍然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笔者在听某老师上人教版四年级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先让学生听范唱一遍,然后要求学生看这首歌的歌谱一句一句跟教师学唱。大部分教师都认为音乐的课堂就应该采用一种单一的传授——接受模式,教师唱,学生学,而忘记了音乐不仅要靠语言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门缄默知识的文化。其实这是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模式使用很普遍也是很糟糕的案例之一,教师可能理解了教学模式的涵义和理论依据,但是在逐渐运用的过程中扭曲了本意或是直白的运用而不加以任何的修饰和转化或是教师紧抓住模式的某一点而没有展开运用导致了僵化的局面,这其实是对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阻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百年之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对象、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要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如果不加以转变,原本热情高涨的学生像泄了气的皮球,只好跟着教师枯燥地一遍遍学唱。教师教唱是对的,但是学生是否认真学唱是需要老师在认真领会其涵义的基础上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因此有些课堂教学的效率很低,归根到底还是由于音乐教学模式运用的僵化。

(三)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系统化

教学模式是在国外的不断发展中传入我国,而音乐教学模式是从教学模式中分化出来的。笔者就此查阅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曹理在《音乐学科教育学》中根据教育的目标分类学原理,把音乐教学模式分为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每种模式又具体可分化为不同的子模式。戴定澄主编的《音乐教育展望》中根据音乐教学特点及教师与学生的现状把音乐教学模式分为被动接受式和制动探索发现式。还有其他学者的一些分类。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内还没有完全统一的音乐教学模式适用于小学的课堂中,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此都持有自己创造性的见解。虽然呈现了一派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局面,但也造成了教师对于运用音乐教学模式的困惑,不知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反而会造成不利。因此关于音乐教学模式探讨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学者用更加敏锐的视角来观察。

二、 新课程音乐教学模式合理运用

教育改革赋予了音乐教育理念新的内涵和意义,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带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教学诸要素的革新,当然它也需要音乐教学模式去贯彻和实施教育理念。我们知道,音乐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为一定的音乐教学理论运用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所以要体现课程理念的更新,就必须改变单一僵化的音乐教学模式,将其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下面就几个教学模式为例来说明。

(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去进行引导,去发现音乐现象背后的规律,这就为引导——发现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引导——发现模式是在结合了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所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在选择和确立所要研究的主题后,在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下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和处理有关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合作交流探究等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笔者在给三年级的学生上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的力度》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一系列的基本练习后,笔者认为课堂上可以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教学引导上。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藏蜻蜓”的游戏。一个学生藏,一个学生在同学们拍手或是敲击乐器的声音力度变化提示来寻找。通过这样的一个游戏引导学生对声音的力度有一个听觉上的直观感受,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主动探索和表现音乐的热情。其次在发现上。教师弹奏《红蜻蜓》,弹出p、f、mf等力度的变化,然后一人一句试着带力度的变化跟琴唱曲子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因这些细微的强弱变化所引起的乐曲流动性以及体会到的乐曲的情感。再请同学们自由讨论积极发现乐曲中如开头“p”比“mf”要弱等,鼓励学生大胆的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最后教师总结强、弱等力度记号的概念等。运用此种音乐教学模式,通过游戏及听唱学过的歌曲《红蜻蜓》,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体验旋律中力度的变化,初步掌握强、弱、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及概念。在教学收尾处笔者认为可以加入延伸。教师示范加入力度记号,鼓励学生学习创编,教师选择一两组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请大家一起评判。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语言、听觉、对比等一系列合理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感,理解教师所教授的新的知识。情境——陶冶模式是在创设的情境中以音乐以媒介对学生陶冶与培养。该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根据教育目的,教师运用语言、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些形象生动,鲜明具体的场景,学生参与到各种游戏、歌唱、欣赏中,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下学习,使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和性情的陶冶,并将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例如五年级欣赏艺术歌曲《春晓》教学过程中在联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创设情境,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唐诗《春晓》彩图,感受音乐与诗句图画结合的完美贴切,珠联璧合,推动了学生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挖掘作品的深度,将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认识情景”丰富 “体验”,通过“体验”主动“陶冶”。新课程标准的四大内容板块里,不仅感受与鉴赏可以采用情景——陶冶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运用于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根据创设不同情境所表现的不同形式的美的感受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渗透到学生的心中,涵养心灵,学生在情境中的兴趣被激发,开拓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的这两种音乐教学模式实例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教学模式,如合作——交流模式,自学——指导模式等,都在音乐教学中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教学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音乐教学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模式理论知识的遵从,结合实际的情况灵活运用,切不可“拿来主义”。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经常需要多种模式的综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M].广东:花城教育出版社,2001.

教学研究调查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调适;人文关怀

马克思强调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性,这正是着眼于从人的感性活动来理解人的社会存在本质,即:人的特有本质并不在于人的自然存在,也不在于人的精神存在,而在于二者之间的那种既是人的自然存在的飞跃,又是人的精神存在的基础和根源的"人的社会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社会实践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实践中形成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生产的历史,又是交往的历史。

在现代开放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开放的人际关系网络里,作为社会人,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其学习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形时期,对于周遭环境的适应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以及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等,都能在人际交往的状况得以体现。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成长,大学生群体也就随着不断壮大,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而且将会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把握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努力提升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且重要的现实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调查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在福州大学城的闽江学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召开了一场小型座谈会,这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80 份,回收269份问卷,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241份。调查对象中,男生113人,占46.89%,女生128人,占53.11%;文科生126人,占52.28%,理科生115人,占47.72%;一年级学生45 份,占18.67%;二年级学生98 份,占40.66%;三年级学生72份,占29.89%;四年级学生26份,占10.78%。此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所选取的闽江学院,是一所新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位于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福建省福州市,实行"省市(福州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有全国首个创业MBA学位点和4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达20000多人。选取这样一所高等院校进行调查,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地方新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随着现代高等院校的融合度的不断提高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增强, 由中学步入大学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置身于亲友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校园内的各种社团组织、各类活动、网络和社会之中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体系里。调查显示:大学生从跨入大学之初到大学毕业,在人际交往方面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许多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热衷于人际交往,十分注重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因种种原因存在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

在人际交往的体验方面:大学生对于目前的人际交往中的总体感受,认为非常满意的14人,占5.81%;比较满意的140人,占58.09%;一般的78人,占32.37%;不满意的8人,占3.32%;很不满意的1人,占0.41%。

在人际交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方面: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注重的主要方面(多项选择),包括:爱好138人,占57.26%;品质190人,占78.84%;相貌19人,占7.88%;能力75人,占31.12%;性格212人,占87.97%。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中主要的障碍性因素,认为是认知因素的88人,占36.51%,主要是认知的偏差以及个人情感在他人身上投射的偏差;认为是情感因素的64人,占26.56%,主要是自卑,自负;认为是经济因素的61人,占25.31%,主要是贫富差距;认为是其他因素的28人,占11.62%。

在人际交往的目的方面:大学生觉得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朋友能带来的作用是(多项选择):排除寂寞166人,占68.88%;满足虚荣心的17人,占7.05%;帮忙解决问题的189人,占78.42%;为以后发展打基础、拓展人脉的176人,占73.03%。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广泛交友的看法,认为没必要的3人,占1.25%;没有时间精力去经营,有三两知己就好的33人,占13.6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广泛交友受益良多的114人,占47.3%;随缘的91人,占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