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1
关键词导师资助制 功能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Function and Approach of 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Implementation
HU Maob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in Research University is beneficial to the selection of postgraduates,and increasing their enthusiasm to study and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Besides, It '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growth of instructor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in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multi-subsidy system. What's more, strategies to different situations,complete rul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instructor subsidy system; function; approach
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导师资助制”不仅成为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关注的热点,也成为社会各界热门的话题。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应该通过实施导师资助制来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和减轻博士生的经济压力。①尹玉玲对我国实行研究生导师资助制的意义、前提条件、难点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建立研究生导师资助制提出了建议。②方展画③和李昂④对美国的研究生导师资助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来茂德等介绍和分析了浙江大学采取的导师出资“递进式”。⑤陈花玲等对西安交通大学导师资助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⑥笔者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型大学实施导师资助制的功能进行分析,对研究型大学导师资助制实施的途径提出建议。
1 导师资助制的内涵
“导师资助制”是以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经费与导师部分研究经费为研究生奖助金的重要来源,在管理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将研究生在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中的实际表现与是否能够获得奖助金相挂钩的资助体制。导师资助制中,研究生获得的奖助金不是根据研究生这一身份而给予,其本质是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协助导师完成教学任务而获得的合理报酬。导师资助制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奖助金的资助强度,扩大奖助金覆盖面,增加奖助金总额度,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责任。因此,导师资助制是为了激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形成研究生学习的竞争局面,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的保障水平,推动研究生教育观念转变,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保障措施之一。
2 研究型大学实施导师资助制的功能
2.1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研究型人才的选拔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的教育,研究生是高级研究型人才的后备军。实行导师资助制后,研究生能否获得奖助金及其数额的多少与在科学研究中的实际表现相挂钩,导师需要给参与其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发放助研津贴,这导致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生和导师的利益直接相关。为了保证研究生具有参与科研的能力,且能够在科研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导师对研究生研究潜力的考察就由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导师就会客观、准确、公正地对待考生研究潜力的考察,在复试过程中更加突出对考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利于将具有研究潜力的考生选,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了保障。
2.2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学习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导师资助制的目的是促进导师吸引研究生参与科研,激励研究生全身心投入科研,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生要胜任协助导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参与导师的科研,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和扎实专业知识。导师资助制将研究生是否能够获得奖助金及奖助金额度与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实际表现相结合,促进了研究生积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导师资助制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管理责任,促进导师在学习和科研方面对研究生鞭策和指导,有利于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研究兴趣。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导师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从中得到启迪和激励,从而处于高激发状态,就容易取得科研成果,产生对科研的兴趣。导师资助制提高了研究生获得奖助金的可能性和额度,提高了研究生生活的保障水平,解决了研究生学习的后顾之忧,使研究生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科研上。
2.3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导师指导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导师资助制有利于导师之间的竞争,有利于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有参与科研的机会,并从中得到成长。导师资助制对导师实行优胜劣汰,促进导师的竞争。实行导师资助制后,有科研项目、指导能力强的导师自然会得到研究生的青睐。能够吸引研究能力强的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导师,所申请到的科研项目自然会出色地完成,所指导的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自然会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和研究能力会在“教学相长”中得到提高,在下轮申请科研项目和招生中会取得良性循环。指导能力和研究能力不高的导师自动会“下岗待导”,迫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他们会自动加强充电,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提高导师的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就由外在要求转换成导师自身内在的迫切需要,这有利于研究型大学导师队伍的建设。
3 研究型大学实施导师资助制的途径
3.1 建立多元资助体系下的导师资助制
导师资助制只是研究生资助方式的一种,不能将其等同于研究生资助体系,它的资助力度和作用不能替代全部的资助模式。研究型大学学科的多样性,研究生能力、兴趣、层次、经济困难程度的多样性决定了研究型大学资助体系的多元性,导师资助制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有利于研究生的发展和保证公平,研究生可以同时获得包括导师资助的几种受助资格。要加大导师对研究生因参与科研而提供的补助,导师资助制应成为导师负责制的重要的一部分,明确导师与学生的责、权、利。明确助研津贴是研究生参与了导师的课题研究并由导师给出评价后,发放的补贴。助教岗位由院系根据教授的工作量决定是否给其设立。明确助教津贴是研究生协助导师完成教学任务而发放的补贴。研究生作为研究助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可以组织动员校外其他个人和单位来设立联合实验室或奖助学金。
3.2 建立与导师招生计划相联系的导师资助制
导师招生计划的制定应强化以科学研究与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统筹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科学研究项目和经费为纽带,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招生联系起来。在保证各学科人才培养基本规模的前提下,向科研与创新倾斜,并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形成机制。可采取将招生指标与对导师扶持的基金相挂钩,学校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每学年各单位的扶持基金和指标,由导师向所招生的单位提出每学年的扶持基金的申请,由所招生的单位根据导师的科研情况和学术水平在本单位扶持基金和指标中审批。⑦导师招生计划既要保证研究生培养紧密地结合科学研究,也要保证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落到实处。可以在对导师的招生规模进行刚性约束的同时,规定导师出资金额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而递增,以此对导师的招生规模作出柔性的、合理的约束,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⑧
3.3 建立类型与层次分明的导师资助制
实施导师资助制时,应该根据各个学校、院系、学科自身的特点灵活地制定导师资助制,切忌“样板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由于其阶段的不同,在参与导师课题的机会和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区别对待。应该提高博士研究生享受奖助学金的额度和延长其享受奖助学金的时间。不同的学科获得科研项目的机会和科研经费的额度上有着很大得差别,所以应该对不同类型的学科区别对待。对于导师也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对待,已经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导师要求要高些,对于正是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起步阶段的年轻导师,要求要低些。对于科研经费较少的学科的教师、青年教师、科研经费暂时较少的新研究方向的教师和新引进的教师,学校应该以财政拨款和学校自筹作为经费来源,设立扶持基金,由导师申请,作为研究生资助经费的来源之一。
3.4 建立使导师资助制顺利实施的规章制度
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制定研究型大学导师资助制的引导性政策,行文规定在科研经费预算中设立人工费用的项目,完善现行科研经费核算体制。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学校、导师、学生在导师资助制中的权力和义务,并保证其具体落实。学校应该给予导师在招生中充分的自,并给予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自由。学校应该保证各种基金的资金充足并及时到位,应该保证导师申请基金的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合理,使各种基金真正起到促进导师加强指导和激励研究生参与科研的作用。导师要确实给学生提供自己应该提供的各种补贴,在给学生提供学术上的指导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生接受导师资助以后,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去,协助导师完成教学工作,保证完成基本工作量。
本文是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2010yjx03)的成果之一
注释
①徐敏.博士导师资助制的“加压”与“减压”[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48.
②尹玉玲.研究生导师资助制在我国实施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21-24.
③方展画.美国高校研究生的学费及资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67-70.
④李昂.在研究生阶段增设美式研究资助及科学基金在其中的作用[J].中国科学基金,2004(6):346-348.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2
一、基本思路
(一)目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相比,创新资源要素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对优化科技资源组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要以激活优化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要求,以满足“5+3”先进制造业体系创新发展需求为核心,以引进与我市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重点。
(三)具体形式。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主要分为政府为主引进共建和企业为主引进共建两种类型。根据实际情况,与政府共建的创新载体的具体形式为科技园、研究院(所)、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可以是一个机构多种形式共存。与企业共建的创新载体的具体形式为技术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组织形式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企业法人。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要做到人员团队式到位、技术捆绑式到位,使引进的“大院名校”能够在我市落地生根,真正取得实效。
二、主要条件
(一)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引进对象应是具有科研优势的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研发团队或大型企业集团的研发机构等。(二)企业为主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企业技术开发费应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数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5%以上。
(三)政府为主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引进对象的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必须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相适应。企业为主引进创新载体的,引进对象的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必须与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或发展方向紧密相关。
(四)政府为主引进的以研究开发为主的创新载体,须同时引进1个以上创新团队,并有明确的引进合作的研发项目,其研发人员总数要达到15人以上,引进人员中至少要有1-2名在全国同专业、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领衔专家。对引进的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为主的创新载体,必须有5名以上常驻工作人员。
(五)引进、共建的创新载体必须有明确的发展规划,阶段性的建设目标内容与进度安排,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营模式。
三、扶持政策
(一)市政府设立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引进共建工作,并相应增加年度科技专项经费。
(二)市政府与“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共建的创新载体以下支持。
1.办公场所和生活用房支持。由创新载体的落户地(政府、开发区、园区)负责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生活用房。
2.启动资金和科研经费支持。创新载体签订协议并挂牌成立后,给予50至200万元启动资金资助;所建创新载体以科研项目的形式申请科研经费,正式立项后给予经费支持,每年最高支持额不超过200万元。研发类创新载体列支项目管理经费控制在15%以内,人员经费比例允许适当放宽。
3.升级奖励支持。所建创新载体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共建创新载体(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被列入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验基地)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以上不重复奖励。
4.考核奖励支持。所建创新载体年度考核评价为优秀的,给予10-50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
(三)对企业为主引进共建的创新载体,经专家论证符合资助条件的,按投入总额(包括硬件、软件和技术开发费用)的2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具体评审条件、资助标准按照《市院校科技合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四)政府为主引进共建的创新载体单位性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其技术转化机构性质应为企业法人。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只用于引进高级专家、领军人才,实际使用时应从严把关。
(五)发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和支持创新载体引进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资金,由市财政局设立专门公司(机构)负责管理,市政府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六)到创新载体工作的引进人才,给予享受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引进人才优惠政策。
(七)对特别重大的共建创新载体,市政府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政策扶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大院名校引进工作的重大决策、战略规划、考核督查和指导协调。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努力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对各县(市、区)及市级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健全体制机制。鼓励技术、资本、智力等生产要素参与创新载体建设,健全创新载体内部激励机制和持续发展机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3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73-02
现代工程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它是伴随美国工程教育的变革历程而生成的一套完整的指导工程教育改革的理论体系。现代工程教育理念非常强调工程实践训练在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强调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工程教育从“科学模式”回归“工程模式”的重大变革。
我国现行的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系统化传授与验证为主线,工程教育“科学化”的趋势越来越凸现,忽略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致使工程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零散。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项目,旨在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多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使大学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要求高校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所以,探索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成)专业为例探讨了现代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实践教学管理及条件保障措施。
1 材成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材成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学科,其专业基本知识体系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共同构成。材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军训、实验、实习、毕业(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等构成。根据现代工程教育的“回归工程、回归实践”的要求,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还需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性教学质量控制、校内实习基地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开放实验室提高技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训练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
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不仅要在数量上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学时数,而且重点在质量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过程控制,完善学生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评,毕业设计选题要更多结合科研与生产以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做论文(结合科研)类、设计(结合实际生产)类课题,使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得到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习、实训与实践:依托行业地域优势、构建实践教学大平台,拓宽了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在完成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洛阳市机械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与中国一拖、中信重工等大型企业合作成立的十余个校外实习、实训与实践基地,拓宽了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为产学研结合教育提供平台,学生熟悉了现代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等,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开放实验室:所有的主干课程都应开设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开设率要达到85%以上。综合性实验确保使学生真正达到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设计性也使得实验的过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同时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室开放的范围与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创新的实践过程,科研训练是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地手段。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立项申请后,利用学校资助的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训练,使参加学生的实际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得到充分锻炼。
2 材成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2.1 实践教学内容管理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4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保障措施
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养质量的高低,除了与研究生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科学素养。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单导师制,即一名研究生只由一名导师指导,由导师独自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独立指导其科研实验和学位论文。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大幅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单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成为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切实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面前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模式,由相近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组成导师组,发挥团队的知识互补优势,使研究生能够博采众长,吸取多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视野,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目前研究生单导师制模式的弊端
1.生师比失调,导师指导精力不足
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都在增加导师队伍的规模,但研究生导师规模的增长远远赶不上研究生规模的增长速度,导致师生比例失调严重。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研究生师生比为1∶3.8,2004年,师生比为1∶7.7[1],到了2008年,师生比已达到1∶15。[2] 在一些热门专业,甚至出现有一定知名度的导师一人同时指导几十个研究生的局面。大多数导师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又有繁重的科研工作任务,有些还兼有重要的行政或社会职务。一人指导这么多研究生,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对所培养的研究生进行认真指导。负责任的导师,能够基本保证与所指导的研究生们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有些导师则由于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工作压力非常大。因为经常要忙于个人事务,不得不让所指导的研究生处于“放羊”状态,或托给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代导”,甚至安排高年级师兄师姐带低年级师弟师妹、博士生带硕士生。[3] 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单导师的知识局限性难以满足研究生对知识的需求
单导师制主要强调导师对研究生某学科领域、培养方向的专业知识的灌输。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突出,学科界限日益模糊。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虽然传统的单导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学有所长,但其学术视野、思维方式及技术方法等受到特定学科领域的限制,不能满足当代研究生为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学科融合而必须具备的宽广知识面的需求。传统的单导师的知识局限性限制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3.导师队伍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增长。很多高校为满足当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缓解因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培养压力,降低了导师的遴选标准,而学术水平不高的导师无法对研究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指导。这些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少,项目级别低,实验条件差,且科研经费不充足,无法给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也无法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往往导致研究生的选题缺乏创新性。另外,有些导师由于自身不思进取或忙于行政及社会事务等原因,没有精力潜心研究学术,知识老化严重,既无法传授学科前沿知识,也没有能力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致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二、倡导导师团队模式的必要性
导师的学术水平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的导师现状,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变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一导师制的模式。研究生导师团队模式,是按学科相近的原则,由一些导师组成的以研究方向或研究课题为基础的学术群体。其共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全面培养研究生
学问再渊博的导师,其思维方式及学术视野都是倾向于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面都是有限的。这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研究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提出的要求。采用导师团队模式,由不同学科知识背景、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学术风格的导师组成的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内各位导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优势:一名导师能同时影响团队的多名研究生,一名研究生有机会得到团队内不同导师的指导,使研究生从学科知识、科研方法、实验技能等方面吸收团队内每位导师的专业精华,摆脱单导师培养的思维定式,使他们全面的把握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多学科知识,开阔团队内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也增加了团队内导师与研究生、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研究生们通过参与由导师团队承担的课题,定期举行个人读书报告会和做团队科研课题汇报,不但加强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梳理团队内研究生自身的研究思路,促使研究生对某些问题做深层次的思考,扩大培养团队中研究生的知识面并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团队内个别导师因出差、进修等原因无法亲自指导研究生的情况下,由团队中其他导师“代导”仍能够保证研究生的教学、科研的连贯性。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5
区科技局、科协*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届六中全会、省第七次党代会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农村经济以及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重点,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强科技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推进我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先行区做出新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对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申请上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上级在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同时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评审的组织推荐工作,逐步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做好科技服务“三农”工作。重点抓好以科普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农村科普方法和手段,推进农村科普工作。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此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
(三)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落实,抓好科普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纲要〉〉落实的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协调和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纲要〉〉的贯彻实施中来,努力在社会形成一种重学习、提素质、促和谐的氛围。
三、重点工作
按照围绕中心,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科技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继续组织实施好“科技特派员”活动。
(1)重点抓好正在由科技特派员实施的“林地食用菌栽培”、“生姜新品种引进种植”、“有机奶生产加工”等科技示范项目。同时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及时掌握科技特派员工作动态,对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做好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2)创新运作方式,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的有效性。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为当地农户,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的有效机制,走市场化道路,实行效益共享,风险共担。(3)加大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特派员的业务技能,拓宽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思路,推进服务上水平,使“科技特派员”活动取得更好实效。
2、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的引进推广示范
(1)继续抓好集发“农业科技传播站”试点项目建设。按照省科技厅建设要求,加强传播站软硬件环境建设,使之达到先进传播站建设标准;(2)引进推广农、林、菜、畜禽、观赏植物等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3)引进推广设施栽培、节水灌溉,无公害生产等技术,同时积极发展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加强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对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申请上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上级在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重点扶持通联路桥机械有限公司的TLJ900吨架桥机和运梁车重大装备新产品开发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2、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评审的组织推荐工作,逐步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落实上级科技奖励政策,组织申报年度科技进步奖和*年度获得专利权的专利权人申请省、市专利局的专利奖励,同时研究制定我区专利申请奖励政策,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促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水平。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1、抓好“林地食用菌栽培”示范项目推广。依托集发农业专业技术协会重点搞好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与廊坊农林科学院的技术合作,推进食用菌菌棒生产企业的建设,引进菌棒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考虑引进食用菌烘干深加工设备,解决好食用菌生产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系列服务,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扶持集发公司和戴河村进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支持和帮助基地引进花卉苗木新品种,为我区绿化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科协科普工作,促进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1、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落实。在建立区《纲要》落实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确定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省科协“七大”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研究制订*年度落实《纲要》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抓好落实。
2、抓好以科普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一是搞好“科普影院进万家”活动,定期往各村发放科普光盘;二是与区文化宫合作,探索建立区科普放映队,定期在农村各村放映科普教育宣传片。三是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科普基地、科技示范户的辅射带动作用,调动广大农户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四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行业特别是农口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专家服务团,送科技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同时,根据农时季节,举办农村科普大集,宣传科技政策法规,发放科技信息资料和科技书刊,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3、培养科普旅游典型,促进科普旅游工作。以市科协和市旅游局下发的科普旅游实施方案为指导,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主要环节,与区旅游局合作共同选择集发农业观光园等条件较为成熟的景点、宾馆、商店等进行试点,探索科普旅游的新路子。
4、进一步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一是在适当位置建设一座长20米的科普画廊;二是维护更新现有社区科普宣传栏,发挥好科普宣传主阵地作用;三是继续推进农村文明生态示范村科普宣传栏建设。
5、强化科技宣传和科普活动。集中精力搞好“科技兴农宣传月”、“城市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宣传日”等群众性科普活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努力在全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气氛,提高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保障措施
1、增强信心,振奋精神,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区科技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起科技事业大有作为的信心,增强想事、干事、干成事的决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局工作新局面。
科研经费保障措施范文6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科研能力;区域互培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4-0072-04
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尺之一,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凝炼办学特色的重要推动力。目前,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存在普遍偏低现象[1],成为制约中职教师专业成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障碍之一。“区域互培”模式着重提高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区域内的资源互动和共享,突破了单一学校培养模式的限制,具有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区域互培”模式的构建
“区域互培”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多所职业学校为了共同的目的,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整合不同学校资源,搭建的一个教师之间交流、学习、互助的平台。这一模式包含若干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模式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明确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区域互培”模式建构的现实基础。
首先,中职学校和参与教师构成“区域互培”模式的主体。学校要积极调动一切资源支持培训,参与教师要积极把握机会,充实提高自己,向有经验、科研实力强的教师请教、学习。与中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相关的内容是“区域互培”模式的客体,包括科研认识的改变,科研目的的明确;外部科研条件的改善,内部科研素质的提高;个人科研精力充沛,科研合作的加强;抽象的科研能力提升,具体科研项目的实施。
“区域互培”模式是通过多个联动主体的参与、多层次联动广度的辐射、多样化联动方式的推动等为中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提供路径与框架,如图1所示。区域内多所学校“多位一体”构成了“立体多层”联动模型的外层,是该模型的着力点和支撑点。通过相互联动、相互影响,使各主体处于共进退的局面。该模型的内层具体关涉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制度保障、管理调控实施、辅导交互实现、科研基地建设。这些层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的各主体紧密联系,如学校间联动平台的构建,增强区域内学校之间资源的共享性与有效利用等。外层与内层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区域互培”联动模型。
二、“区域互培”模式的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如果两个经济体之间在稀缺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存在互补性,则主体就会有交换的动机[2]。因此,从交换理论的视角,构建“区域互培”模式的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动力机制、共享机制和交流机制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激发教师主体参与“互培”的积极性,提高学校之间资源互补与共享效率,切实加强交流合作。
(一)构建“区域互培”模式的动力机制
中职教师在科研问题上普遍存在认识错位。一些中职教师认为科研是高校的专利或者是科研专家的义务,职业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搞科研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对教学、学生以及自身都没有作用。在“区域互培”模式下,首先,将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的中职教师纳入“共同体”中,通过开展和宣传活动、观摩相关科研展示、参与科研沙龙等,使科研水平较低的教师看到自身差距而产生压力,科研较高水平的教师会有成就感而肯定自我并产生更大的积极性。其次,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组织凝聚,使参与教师之间合作、互动共享,在区域内形成“沟通―协调―参与―合作”的流程和体系,从而使那些“科研无用”、“科研是副业”的观念逐渐得到改变,提高教师的科研需求。最后,通过项目开展或课题实施,以及加强自身能力的学习需要,教师之间的辅导交互就会越来越频繁。借助这一平台,参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己的潜能和进步,从而激发参与热情,进而真正把科研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情,使参与教师从认识层面到行动层面有积极改变,进一步加强了学校间的联系。
(二)构建“区域互培”模式的共享机制
大多数中职学校不重视科研工作,有些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中职科研专项经费,中职学校不设科研专项经费,中职教师没有科研专项开支[3]。有的学校拥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料但是缺少仪器设备,有的学校有空置的科研实验室而没有科研骨干,有的教师因为刚进入学校懂科研理论和方法却没有科研经历等,学校之间的资源不均衡,教师的能力、优势也有差异,导致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区域互培”模式是通过将区域内参与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现有条件建立一个乃至多个科研基地,方便参与主体根据需要使用;同时,还要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将他们合理分配成多个科研团队。在每一团体内有针对性地传授系统的科研知识、训练科研操作能力,并将科研经验在教师间分享。另外,在区域内可采用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公益募捐、建立社区教育基金等方式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共享机制不仅使学校的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校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也充分发挥了每个教师的能力,使其优势得以体现、劣势得以弥补,进而使区域内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三)构建“区域互培”模式的交流机制
由于各学校的规模、历史、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为了自身利益和发展,学校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尽如人意。如学校在承担某一科研项目时,不敢邀请别校科研实力强的教师共同参与,既担心合作过程的财力支出,也担心校际竞争,就只依靠本校教师完成,结果无法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另外,有些教师在进行科研时单打独斗,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也难以取得成效。在“区域互培”模式下,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和专题研讨会,要求各成员在合作的前提下,积极承担相应的工作,并主动交流工作进展,将会产生团体凝聚力,学校之间也会加强交流。
三、“区域互培”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互为联动,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在互培机制下,区域内中职学校建立联动网络,以此为“区域互培”模式的出发点。首先,根据教学和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并形成科研团队,使区域内中职学校的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实现有机整合与有效凝聚。其次,针对不同层次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培训,根据不同教师存在的具体问题分组分班,集中解决,并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通过培训使教师互相了解并产生联系。最后,要密切关注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新问题,共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及时查缺补漏,审时度势,根据教师科研水平状况采取相应措施。
(二)搭建平台,鼓励校际间科研经验交流
在互培机制下,区域内中职学校搭建交流平台,以此为“区域互培”模式的切入点。在区域内开展研修培训,组织专题研讨会及经验交流活动,通过专题报告、实践考察和主题交流等分享教师间的研修成果及经验,加强区域内中职学校以及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要提前策划,有秩序,不能由活动组织者“一言堂”,不能走形式主义。同时,邀请科研骨干在校际间进行科研业务培训,发挥其科研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尤其是要增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意识。定期开展科研讲座,分享科研成果。支持教师参与外校科研工作,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三)捆绑帮扶,创新教师互培管理机制
区域内中职学校应建立起捆绑帮扶的管理机制,以此为“区域互培”模式的结合点。参与学校要制定合作协议,明确互培的目的、任务、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坚持民主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有层级分明的、必要的管理部门,有专事管理的专职人员[4]。首先,建立中职学校内部帮扶机制。学校要营造一种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浓厚氛围,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行为规范,并通过合理的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培养科研人才,建立科研梯队。学校科研处应对教师的科研提供帮扶,为教师科研提供培训与指导,使其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学校的新老教师之间也要建立帮扶机制。由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新入职教师。其次,建立区域内中职学校间的帮扶机制。通过科研骨干学校带动落后学校以促进区域内中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共同提高。同时,参与的各中职学校要通过协商提供一定的经费,以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研究机构的正常运行。最后,优化科研管理机制。走“教学、科研、生产、开发”一体化办学之路,创办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产业实体,在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的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科研平台。
(四)一校一课,提高校际互培整体效益
在互培机制下,区域内中职学校提高互培整体效益,以此为“区域互培”模式的落脚点。互培机制并不是要求中职学校在整齐划一、统一的步伐下进行科研,而是要求每所学校根据已有资源和特色,建立优势领域,进一步弘扬特色,弥补不足,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各中职学校应建立一支高效的科研团队,确立科研带头人,以点带面,由小到大,壮大科研队伍的实力,通过科研团队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水平。同时,各中职学校要积极创新,拥有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课题和项目,通过一校一课一活动的方式形成特色,人人参与、用心用脑,校际联动、资源分享,提高校际互培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勇.中职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某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科研的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8-19.
[2]范建波.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动的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9):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