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职业路径评估

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文1

一、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由于会计诚信的缺失,导致假账林立、造假成风,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交易失真。即企业通过资产(账面)重组、关联方交易来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评估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核算失真。即会计核算过程中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费用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手段,不客观,不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甚至通过做假账、假报表的方法,虚增或隐藏收入、虚增或隐藏成本费用,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即管理层隐瞒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或不及时披露会计信息,误导利益相关方。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利益驱使。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是使利润最大化,但当企业追求不当利益时,就会诱发造假动机。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方式以骗取投资、贷款和税金支出。企业负责人为了自身或企业的局部利益,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获得利益,而损害社会经济的利益。会计人员因为薪金、职务升迁,奖励或企业负责人的压力等原因不当的改写会计报表,虚增业绩、隐瞒亏损等。

2.信息不对称。在相关信息方面,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会计信息的制造者控制着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拥有各种企业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只能依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3.失信成本低。失信成本低是指会计道德缺失后,其所受处罚力度较轻。企业不断上演会计造假的闹剧,很大原因就是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远远大于预期成本。尽管近年来我国针对会计舞弊问题出台了很多法律,但真正受处罚的却较少,使得更多的企业敢于更大利益的追逐,不畏惧法律的制裁。

4.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审计部门和人员应遵守严格的审计程序,实施合理的审计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造假行为。审计部分是会计信息真伪的评判者,然而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使审计部门独立性受到损害,其所得结果的真实性也受到损害。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育。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规范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教育中不应仅仅是对业务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明确会计人员的自信信仰,增加会计人员的自主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业道德教育融进每一名会计人员内心,增强每名会计人员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2.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靠会计人员自身努力。一个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道德修养的程度。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其自我意识、道德需求会有新的要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公正、精心理财,扎实做好会计工作,不断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实现职业理想。

3.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业务技术水平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名会计人员自信的来源。会计人员不会处理账务,不会理财,即使有良好愿望和大公无私的心胸,也不能将会计工作做好,难以发挥会计的反映、核算和管理的职能。只有加强会计业务技术学习,在会计人员能够准确、真实的反应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才能使技术与品德相结合,优良的职业道德才能得以体现。

4.改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建设。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诚信丧失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会计从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而会计环境的净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协调.只有社会各行各业都提高了职业道德意识,才能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只要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文2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高职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41-01

一、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的背景

由于会计人才的不可或缺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高薪寻求该专业的高技能人才,虽然高校每年都输出大量会计专业毕业生,但这些学生常常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各高校教育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实训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弱,致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均达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近几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位,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着力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中应用的探索与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是指结合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包括企业专家、教育专家、一线骨干教师和一线技术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企业工作岗位职责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获得主要任务,归纳成典型工作,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及实际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打破传统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推进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

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解放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禁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培养为宗旨,从会计专业职业分布情况和学生就业方向出发,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有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向导,进行科学路径专业课程开发

通过市场调研,获得会计专业工作岗位并对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之对应的职业能力和教学任务。(如下图)

针对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情况,对专业技术岗位群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和整合职业能力设置专业课程项目,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商业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实务》、《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等在内的十多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在职业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将每个教学情境设置为若干个理论和实践一体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任务,以项目为导向,按照具体项目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过程来开展教学,学生从单一到综合、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完成工作任务,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和集体团队意识。

(三)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财务会计专业通过多样式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性检查与结果检查相结合,从学生生产性实训操作情况、实训报告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进行评分,按照是否完成任务及完成的情况给予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技能的合理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能力本位; 课程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9. 079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9- 0125- 02

1 引 言

近年来世界上非常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想是“能力本位教育”(Capability-based Education),这种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结合企业的需要,立足实践,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执业动手能力,在教学中,不再将专业知识仅仅局限于理论观念的灌输,真正使得课堂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这种教育模式的开展以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为前提,根据提升能力的标准对现有课程进行再开发,建构一种寓理论知识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嵌入式课程结构。我国目前对于能力本位教育的观念理解与评价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在部分课程改革深入方面尚处于论证和徘徊阶段。相对于大学的会计专业教育,我国的会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还基本上是在对以往的学科体系进行沿袭,过于偏重理论传授,比较忽视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实际上是和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初衷相背离的,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职会计人才的需要,因此,对基于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有着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2 能力导向基础上的会计课程开发思路

2.1 以能力为主要线索进行会计课程开发

作为一门非常注重实践应用的专业学科,会计学不仅要求学习者拥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求学习者可以进行有效的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具备较好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然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现状是对理论和实践的排列重视严重偏倚,即过分地沿袭学科观念,专业知识设置过难过深,同时学生几乎没有实践业务操作的机会,操作能力提升更无从谈起。基于能力导向进行会计课程教育理念的改革,现有的学科偏倚现象必须得到消除,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被重新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会计学科的培养范围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学科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必须得到有效整合,真正做到依据社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对系统化的“低中高递增”的会计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术业有专攻,不同水平的专业人才服务不同经济体,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理论和操作技能在岗位培训和体验的基础上得到有机融合[1]。

2.2 对会计职业岗位进行实地调研,课程内容灵活应变

要实现以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上的高职课程重构,必须对会计职业现状和社会对会计的需求进行深入、广泛和科学的调研,实地调查的内容应该涵盖各类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资格证书认证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实地对会计人才市场进行调研,高职院校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可以分析会计从业者的优势与劣势,确定应该进行培养方向改善的方面,对所培养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这样可以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势,尤其是对于会计这样一个经常面临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实务记录核算规则发生改变的学科来说,更是非常必要。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达标能力,满足会计行业中的岗位转换以及工作区域变化的需要,使得会计人员与所在单位的财务、出纳以及营销人员工作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使从业人员能够具备信息分析、业务创新以及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符合社会对多功能人才的定位需求。

2.3 注重会计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打破分支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一般都是按照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走格子”式地完成教学目标,各门课程的开设之间各自为政,对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相配合几乎没有发现和运用,这样就很难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综合会计素养的效果。由于开设的课程之间各成体系,缺乏交流沟通,而不同课程的内容之间又存在重叠和互补的现象,使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具体来讲,例如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这两门课之间在存货管理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内容方面存在大量重复,若不对其进行梳理,会计专业的岗位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体现。有效地改革方法必须以相应的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为基础,将相应的重复和能够互补的内容在多门教材中进行精简,另编专门教材,按照知识模块进行教学,将会计专业知识中的难点简单化,将专业知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读,注重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各个分支课程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融会贯通,克服会计学科在培养课程开设上的无协调的弊病[2]。

2.4 院校建立与企业的合作,使会计专业学生有实践实习的机会

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税法细则、法律知识及宏观经济动态,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会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企业的生产与流通制订科学合理的财务计划,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是会计从业人员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最好机会。因此,高职院校进行能力导向的课程重构就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学生的实习,学生自己会对专业有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可以对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运用。在实习中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的距离,然后做进一步的学习,更深层次地理解现在的企业会计,并且对会计分录、记账、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对会计实务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发现能力上的不足,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补足,因此,实习机会的提供是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

2.5 构建全新的能力导向会计课程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无论是大学通识教育,还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其评价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质量标准都是卷面分数这一个指标,学期末的考试测评是评价课程开设绩效的唯一凭据。这样做虽然强化了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背记本领,但对于其实践业务操作能力提升效果几乎为零,因此,构建一种全新的能力导向课程绩效评价体系很有必要,着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估与考查。构建这一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课程分数评价机制,将课程传授的过程与考试结果相结合,尤其要注重过程评价,教师要保证在教学计划的每一步实现后对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与抽样考核,了解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改革。其次通过学生的实习表现,将学生的理论考核结果与实习考核结果加权计算,将实习分数也作为学分计入学生成绩,以此来侧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考量[3]。当然,在构建新的能力导向课程绩效评价体系时,不能仅仅注重外部教育资源的改革,也要注重学生内部的自评、互评以及自我缺陷发现,这样才能保证新的评价体系测评出来的课程效果不会有失偏颇,而是比较全面的考核。

3 会计职业三大能力之间的一体化课程构建指标

会计职业类型定位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结合,它往往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具备处理各种复杂的会计实务的应变操作能力,与注册会计师等高级会计从业人员不同的是,高职会计专业以培养会计职业的一线岗位人员为己任,这些人员广泛分布在众多的公司和企业中,肩负着规范我国市场经济工作的使命。高职院校和领导部门要通过精简和增设等路径来促进会计职业能力优化的任务完成,突出对会计职业三大能力即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以及职业基础能力的区分和强化。

3.1 会计专业职业基础能力

这一部分能力包括从业人员对国家基本经济形势的解读能力、基本会计理论掌握能力以及从业后对所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等,之所以称为“基础”,是因为这些能力是经济管理类工作中所共同要求的技能,具有普遍适用性,高职院校会计课程改革不应忽略大类教育思想的输入,因为这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需要,也是基于能力提升的、培养可以从事企业管理及金融财务等综合全面财会人才的需要,这种专业内、学科间的职业转移能力可以为学生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在企业范围内进行工作岗位替代或转换提供提前的素质准备,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是会计实践课程重构需要注意的能力培养方向之一。

3.2 会计专业职业通用能力

职业通用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及自然科学爱好的培养,这样一方面不至于造成学生学习的片面性,可以提高情商,辅助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置法律、计算机以及专业外语等科目,使得学生的能力延伸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财会人员的多层次要求。

3.3 会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

基于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中最需要强化的部分。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企业一般最简单的财务岗位只需设置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即可,通常情况下成本会计负责公司的成本核算,整理各项费用并进行归集和分配;管理会计进行公司的成本分析,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而报表会计则负责有关报表的报送工作,向部门经理报送月销售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和费用分类、罚息明细等;出纳会计负责现金与支票管理,保管单据(支票、支票报销单、支票申请单、收据等)、财务专用章及现金以及开立还款收据、交款收据及客户回款收据等[4]。学生必须对会计岗位职责非常熟悉,这一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会计从业人员所服务企业的财务工作进展情况,高等职业院校会计课程改革时应充分重视。

会计职业的3种能力相辅相成,职业通用能力是会计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职业基础能力是财会专业人员具有共性的涵养,正是基于这一基础才使得财会人员可以在企业财务工作岗位上灵活切换;职业岗位能力综合反映了会计系统内部的低中高层次以及“术业有专攻”的核心会计能力分配趋势,是学生进入社会需强化练习的素质。高等职业院校要开展能力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这三者是不可或缺的参考指标,必须灵活地进行搭配和组合[5]。

4 结束语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行业、企业、教育科研机构以及职业院校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制定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而基于能力的提升是改革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亟需政府部门的支持,从能力分析、课程体系研究、专业标准设定、课程标准设置以及项目设计等方面,综合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效益,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速度。总而言之,职业院校的会计实践课程重构需要注意新形势下对从业人员能力考查的变化,要按照新的课改思路和实践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动会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向基于能力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美丽. 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5):68-71.

[2] 李雯.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的研究和实践[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9).

[3] 陆娴.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科教导刊,2011(11).

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文4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概念框架”)“是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Paton和Littleton,1966)。一些主要国家的概念框架均以理论性文件而非会计准则存在。考虑到现时的实际情况,葛家澍教授(2005)提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建设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修改、充实现行基本准则;第二步,等到时机成熟,基本准则可以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一设想,并非保守,而是实事求是”。另一方面,我国准则制定机构正在考虑《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基本准则》)的修订,并将其定位调整为规范具体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上述思路与做法可以归纳为我国概念框架建设“理论共识-基本准则-概念框架”这一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

显然,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既有会计环境的诉求,也有现实的客观需要。

但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与其表现形式具有天然的联系,若以基本准则来展现概念框架的阶段性设计,可能导致其实质和形式的内在冲突。本文的主旨是分析这种冲突形成的根源及其影响,并在关注现实国情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缓解对策。

一、冲突的由来及其根源

1.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

直到今天,著名会计学家:Paton和Littleton在其经典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提出的“会计理论的框架应当成为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的观点不仅得到了理论界的高度认可,也得到各国以及国际准则制定机构的积极认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年发表的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2)指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连贯的理论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导致前后一贯的准则。通过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结构与方向,促进公正的财务会计信息和有关信息的提供,以便有助于协助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有效运行。该框架将能为公众利益服务。

确定目标和识别基本概念并不是为了直接解决财务会计和报告中的各项,而是要求目标指出方向,用概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自FASB发表SFAC No.2之后,理论界关于概念框架本质的认识还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包括“宪法”和“章程”观点:“法”和“理性编纂”观点:“结构化的理论”观点;观点:“自圆其说的文件”观点等。总体而言,概念框架是一种具有指南作用的共识性的会计理论(孙铮,朱国泓,2004)或实用性理论(葛家澍,2005)的观点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可。因此,最符合其本质的表现形式只能是会计理论和共同的会计理念。

2.概念框架的适用形式及其国际实践支持

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要求有其适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框架除了深入、系统地揭示事物本身的内在性外,还需要相应的表现形式来加强其理论效果,这些表现形式包括理论的推理、结构图形的巧妙运用、类比与比喻的措辞选择等。从其载体来看,IASC、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尽管将其归集于国际会计准则或各自的权威手册中,但都强调了概念框架的非准则性质。

3.概念框架理论本质与会计法规形式的冲突

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的第一次转换实际上是通过基本准则吸纳概念框架的部分内容,力图实现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对概念框架而言,它经历了一种形式上的转换,即不再是理论性的权威文件,而是内化于我国基本准则的会计法规。法规的表现形式是条文化的,重结果,只规定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一般不讲究条文之间的内在逻辑推理,更不可能采用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层次结构图。为保证法规的严肃性,一般不会采用通俗易懂的比喻、类比措辞等。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与会计法规的条文形式之间难免存在冲突。其结果是,一个缺乏内在逻辑的条文很难成为使用者的共识,不利于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有关主体在充分博弈的基础上更好地制定或修改准则,也不利于会计人员更好地做出职业判断。

另一方面,第二次转换若以基本准则为出发点的话,更有可能偏离概念框架理论本质所需要的表现形式,最终影响概念框架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

4.冲突的主要根源

概念框架形式转换过程产生的冲突根源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挖掘。从供给方面来看:(1)概念框架权威文件的推出首先需要有系统、成熟并得到公认、能形成共识的概念框架理论。截止,既反映我国具体国情,又体现其内在规律性的会计理论体系并未形成。(2)会计理论、规范制定的政府导向比较明显,会计理论研究独立性较低,加上概念框架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概念框架的推出面临众多困难。(3)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通常会促使准则制定机构偏向于以《会计准则》这一法规形式表述国外对应的理论性文件。(4)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维与语言体系,学科之间的沟通通常会制约法律法规的出台,概念框架必然面临法律的程序困难以及准则制定机关和法制部门的沟通问题(葛家澍,2005)。

另一方面,现实对概念框架的形式转换提出了需求:(1)我国1992年出台的《基本准则》经过实践检验,在对具体问题的指导上,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又要求《基本准则》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满足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概念框架在现时部分地进入会计法规已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2)人们很难挣脱的路径依赖习惯使我国概念框架要在“只认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会计环境下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并起到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存在着相当的困难,所以采取《基本准则》这一法规形式是比较合适的权宜之策。

现阶段我国的概念框架建设必须进行相应的形式转换,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与会计法规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冲突由此形成,并在当前这一特定阶段内无法回避。

二、冲突的可能影响及其经济后果

1.表现形式制约其实质作用的发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新增加的第二条“本准则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是本次《基本准则》修订中最大的变化和亮点所在,它界定了《基本准则》所追求的目标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但《基本准则》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原因是,作为会计法规的具体表现形式,《基本准则》存在众多局限性,比如法规的强制性、封闭性,法律条文为迎合法律的表述形式可能丧失其应有的独立性,以及它与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协调的现实要求都可能影响作为会计理论共识的概念框架的开放性与独立性,此外法规所要求的结论性文字表述,以及比喻、类比措辞的极少使用都可能影响准则制定者、参与者及具体人士对它的理解,和它的被接纳程度。

2.理论准备不足影响其权威性和可接受性

会计法规的表现形式影响《基本准则》实质作用的展开,实际上有一个暗含的假设,即我们的概念框架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高度共识,并成为指导人们准则制定、职业判断的共同理念。在概念框架理论尚未形成共识时,通过基本准则这种形式加以转换,以实现“实质重于形式”的目的,会面临更多难题。对于《基本准则》而言,在概念框架理论尚未达成共识时仓促修订《基本准则》很可能影响《基本准则》的权威性及其被接受程度,并进一步影响其所追求的实质性目标。尤其是当第一阶段转化后,若理论界和准则制定机构放松概念框架理论研究,《基本准则》的适时修订及其权威性保障就可能面临重大的危机。

3.形式转换降低效果

国外概念框架权威文件所蕴含的理性精神及其对认知规律的强调通过人们对相关共识的认可而对其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具有强制性,但其影响之深远往往是法律法规、准则、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影响范围之大,受众对象之多,也可能是已有会计规范无法比拟的。它的构建与合理表述还使它具有非常典型的、深远的教育含义。这种教育含义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正规教育、会计职业教育,而且还体现在那些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人群的自由阅读中(孙铮,朱国泓,2004)。一旦让概念框架的某些内容进入《基本准则》,由于上述表现形式的约束,必然导致其教育效果的降低。

4.路径依赖造成概念框架出台的拖延乃至偃旗息鼓

国内理论界及准则制定机构试图将概念框架的某些内容内化到《基本准则》的修订稿之中,是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和认识: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只有法律法规才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很显然,上述思维更多地认同了路径依赖对规则制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对此进行系统思考,这一权宜决策可能会加重这种路径依赖——人们更多地关注《基本准则》具体条文本身,而忽视整个《基本准则》所依托的概念框架理论及其背后的会计理念。可能的结果是,概念框架理论研究被延缓乃至偃旗息鼓。路径依赖的增强很可能造成未来概念框架权威文件出台的久拖不决。

5.权宜决策影响会计国际化的方向与节奏

作为一种建立在经济理论逻辑基础之上的实用性会计理论,在不同国家之间仍然具有典型的相同相通性。尽管各国的会计环境存在差异,并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强调重点的差异,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与会计实务的差异相比,终究是比较小的。所以,概念框架有助于一国会计国际化方向与节奏的整体把握。作为一种权宜决策,将概念框架的部分内容置于《基本准则》之中,由于法规自身的形式要求,以及上述的路径依赖,有可能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方向与节奏。

6.可能的经济后果

尽管概念框架的形式转换(《基本准则》)并不像具体准则的经济后果那样直接和具体,但它对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评估及修改以及为人们提供相关的背景共识使得它在经济后果方面具有极强的杠杆特征。其经济后果可以从直接经济后果和间接经济后果两方面加以分析。就前者而言,上述形式转换所产生的冲突将增加《基本准则》的修订成本,包括人们与应用《基本准则》的成本、具体准则的制定及修订成本、为达成具体准则的讨价还价成本等。至于后者,则是因具体准则试错和频繁修订所导致的一系列经济资源的不当配置及其财富的漏损造成的。

三、冲突的缓解:《基本准则》修订的若干基点及其两难的排解

1.修订《基本准则》的若干基点

在概念框架尚未取得广泛共识前,为《基本准则》修订设置合理的基点尤为必要。

第一,关于《基本准则》的定位。征求意见稿第二条将《基本准则》的作用定位在“规范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规范时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于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信息的生产,更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及时的传递。

上述定位应修改为“……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信息的列报与披露”。

第二,关于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目标。我国主义市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这要求我国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目标是“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所以,应坚持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兼顾的观点。

第三,关于《基本准则》的模块设定。现行《基本准则》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和“附则”共十章。若将概念框架的有关内化到《基本准则》中,上述模块结构必须加以调整。为更好地体现概念框架的实质,建议国外概念框架的体例:首先强调《基本准则》的重新定位;其次列明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再次就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做出规定;随后分别对六大会计要求加以简单的定义,并就其确认与计量提供简明标准;最后就会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做出相应的规定。

2.《基本准则》修订的两难及其排解: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例与现有的《基本准则》相比,征求意见稿专列了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该说,这种安排更好地体现了概念框架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实现其目标定位。

但是,会计法规的形式要求与基本准则所追求的实质性目标之间存在冲突,再加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共识,使得《基本准则》修订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修改同样面临着两难困境,必须及时排解。

(1)“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合与分”。征求意见稿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仍然沿袭了现有《基本准则》中“原则”与“质量要求”不分的体例。但二者混为一谈,必然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充分理解。所以,建议将“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原则”、“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四大基本原则放到“总则”会计假设之后,更加突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会计信息质量的“多与寡”。现行《基本准则》谈到了“如实反映”、“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等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和“反映受托责任”的基础上提到了“如实反映”、“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充分披露”、“及时性”、“可理解性”、“重要性”等信息质量要求。二者相比较,征求意见稿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现了“大扩容”。按照法规表述,这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能采用罗列式表述,而不太可能采用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图。其结果是,不便于阅读者理解这些质量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为什么是这么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哪些质量要求是主要的质量要求?哪些质量要求是主要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可见实质与形式之间存在着两难问题是不言而喻的。要排解这一两难,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首先确定哪些质量要求是主要质量要求,哪些是主要质量要求的子要求。建议借鉴英国ASB(1999)的最新成果,将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与可理解性作为最主要的四种质量要求,然后分别就它们的子要求加以规定。

(3)会计信息质量的成本约束与重要性权衡。现行《基本准则》和征求意见稿都提到了重要性,但为什么要提重要性,并没有相应的解释。实际上,之所以会计信息的生产要有重要性标准,其根本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的生产存在成本与效益的平衡约束。就会计法规而言,它不太可能讲述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它也不会解释为什么会计信息要讲重要性。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基本准则》必须在揭示会计信息局限性的基础上展开重要性的基本内涵及其适用情形。

(4)各质量要求之间如何进行权衡?通常而言,会计法规只可能罗列各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而不可能讲述各质量要求之间的权衡问题。然而,在准则制定和评估以及职业判断过程中,各质量要求之间的权衡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准则或者职业判断的优劣。要排解这一两难问题,理论界和准则制定机构首先要在质量要求之间的权衡上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表述。

四、冲突的缓解:配套支撑系统的建构

要使《基本准则》部分地起到概念框架的作用,除了《基本准则》按概念框架的实质修订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支撑系统。

1.舆论的引导

尽管概念框架的地位和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实践所证实,但理论界仍有部分人士在概念框架的认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因而有必要通过主流媒体和会计类报纸、期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目的是不仅要让会计界知道概念框架的积极作用,更要让社会各界关心会计的人士知道概念框架的本质、作用及其基本构成等。

2.理论准备与应循程序

我国设定的概念框架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选择的根本瓶颈在于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为此,理论界要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寻求符合我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准则制定部门应积极推动相关理论研究的公开讨论,在逐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备忘录,有序推进概念框架的理论研究,为形成共同的会计理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研究成果加以集中整合,形成的概念框架草案。随后组织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业内人士就草案展开深入交流与对话,形成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最后,就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符合中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

3.方式的创新

《基本准则》是会计法规。除了这种表现形式外,准则制定部门和会计学术界仍有较大的伸展空间和多种具体表现形式来缓解概念框架形式转换所带来的内在冲突。比如,在《基本准则》(修订稿)时,拟订发行相应的“指南”和“基本准则讲解”,为每一个对会计特别是对基本准则感兴趣的人士讲述《基本准则》背后所隐含的会计理念。其二,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印刷“基本准则修订的背景、重点及其理论说明”单行本,让会计职业界人士理解《基本准则》的实质性目标,促进《基本准则》实质性目标的真正实现。

4.的深化

要缓解我国概念框架形式转换所带来的冲突,必须通过会计教育加以弥补。从教育的具体形式来看,无论学历教育还是职业化的继续教育都需要加入概念框架方面的理论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关于中国概念框架的教育内容。在中国概念框架还不成熟之时,可以采取上述创新所形成的具体载体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会计教育的对象是多元的,它针对的应是关心会计、与会计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所有人士。

5.修订的动态化

由于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我国《基本准则》的修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更好地发挥其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基本准则》必须随着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和会计共识的渐次形成进行积极的修订。如果概念框架理论研究取得全面突破,那么出台概念框架理论性权威文件就应该是—个正确而重要的战略决策。

五、结论与建议

首先,在当前环境下通过《基本准则》吸纳概念框架的内容与基本精神,实现“会计理论一基本准则”的第一阶段形式转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现阶段《基本准则》对概念框架实质性作用的追求与其法规形式之间的冲突无法回避。在当前概念框架形式转换的过程中,概念框架理论研究不仅不能松懈,反而应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框架理论研究-概念框架”的成功转换。

第三,《基本准则》要实现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在修订过程中应设定合理的基点,并按照“基本共识先行进入基本准则,更多共识陆续进入基本准则”的原则进行动态化的修订。

第四,要缓解上述冲突,有必要建立起包括舆论引导、理论准备、方式创新、教育深化与动态优化在内的配套支撑系统。

最后,《基本准则》不能取代概念框架,更不能取代对概念框架的理论研究。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尽早推进适合我国具体环境的概念框架理论性文件的出台是我国未来会计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参考: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Z].2005.

[3]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葛家澍。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分两步走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05,(6):3~9.

[5]孙铮,朱国泓。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验证与暂行结论(财政部重点课题研究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4.

[6]AASB.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Z]. 1990.

[7]ASB of UK.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Z]. 1999.

[8]CICA. Financial statement concepts[Z]. 1991.

[g]FASB. Analysis of issues related to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their measurement[Z]. 1976.

[10]FASB. The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Z]. 1980.

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文5

金融危机环境下,美国公众公司公允价值准则①的选择路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基于金融危机应对的目的修订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基于FASB的行动和风险应对的目的补充了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的内容。本文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订内容做了简要回顾与总结,并提供了基于第二层级输入变量计量的可出售债务证的公允价值审计的示例,来说明上述ASC 820的变化及相应审计准则的运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路径中,应积极思考本国国家利益的诉求,以及职业界获取公允价值应用能力的途径。

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预示着,源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并于2008年演变为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似乎余波尚存。在充满利益角逐的“金融战争”硝烟尚未散尽之际,回顾与总结一度陷于这场“战争”漩涡中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对其所制定的公允价值规则ASC 820②的修订,分析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为应对公允价值审计所的审计准则③,对于并未经历过如此巨大金融危机的中国各界,尤其是会计职业界和审计职业界将有启示性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FASB的ASC 820

FASB于2006年9月15日正式了隶属于ASC 820系列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157(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ASC 820意在为如何计量公允价值提供指引,FAS 157对公允价值做了界定,为在公认会计原则(GAAP)中计量公允价值构建了一个框架,并提供了一个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所用输入变量的可靠性的三层级披露体系。自从ASC 820,源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并演变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欧美政界和金融界将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归咎于公允价值运用所导致的不可靠或错误的资产估值。而交易不活跃或不稳定市场中非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问题④成为市值会计(mark-to-market accounting)备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此外,一些负债或权益证券减值的会计规范,特别是“非暂时性减值(other-than-temporary impairment,OTTI)”的会计处理亦被金融界等利益相关者口诛笔伐。在金融危机冲击下,FASB面对来自于议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2009年4月9日了包括FSP FAS 157-4(ASC8 20-10)“资产或负债的活动数量和水平已显著降低的情形下公允价值的决定及非有序交易的识别”、FSP FAS 115-2与FAS 124-2“非暂时性减值的确认和列报”以及FSP FAS 107-1与APB 28-1“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中期披露”在内的三个FSP。这是FASB对FAS 157(ASC 820)所做的重大修正,尤其是在不活跃和不稳定的市场中运用可观察到第二层级输入变量计量公允价值方面。FSP FAS157-4是该系列FSP的核心部分,本文在此着重分析FSP FAS 157-4。

FSP FAS 157-4作为FAS 157的补充规定,并没有改变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而是充分肯定了FAS 157中公允价值的定义⑤。FSP FAS 157-4着重于在市场活动的数量和水平显著下降时,公允价值决定因素和非有序交易的确认以及管理层的重大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ASC 820中当金融资产市场由活跃变得不活跃时,公允价值计量缺乏规范的情形。在FSP FAS157-4规范下,报告主体首先应当评价判断资产债务活动量和水平发生大幅下降应考虑的因素的相关性和重要程度后,决定各因素的权重,最后决定资产债务的交易活动量和水平是否发生大幅下降;如果报告主体得出资产债务活动量和水平发生大幅下降的结论,该资产债务的交易价格或报价就不必是公允价值的决定要素。在这种情形下,FSP FAS 157-4允许报告主体对交易价格和报价作进一步的分析,并对交易价格和报价进行重大调整后再确定公允价值。由于FSP FAS157-4没有提供估计公允价值时调整交易价格或报价的方法,但允许运用FAS 157中用于公允价值的估价方法,即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这意味着,若确定资产债务活动数量和水平发生大幅下降,报告主体应考虑改变评价方法,或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在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时报告主体应该考虑公允价值区间的合理性;最后的公允价值应该是该区间中最具代表性的点。

由上述分析,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准则FAS 157及其补充规定FSP FAS 157-4允许管理层在计量过程中运用更加“细微”的判断,这样就为特殊条件下报告主体计量资产债务公允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自然引发了额外需要探讨的审计问题。因此,PCAOB持续了一系列审计实务警示公告,以指引公允价值计量审计。

二、PCAOB第四号全员审计实务警示公告:公允价值审计的考虑

2009年4月21日,即紧接在FASBFSP FAS 157-4之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了其成立以来的第四号全员审计实务警示公告(Staff Audit Practice Alert NO. 4,APA4)《审计师对公允价值计量、披露以及非暂时性减值的考虑》。APA4“强调一些新涌现的、或是值得关注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影响审计师如何按照PCAOB的准则和相关法律的现有要求执行审计。”其意图在于提醒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关注近期由FASB的FSP对中期财务信息审阅和年度审计可能造成的影响⑥。

APA4着重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包括综合审计在内的财务报表审计;(2)披露;(3)审计师撰写报告的考虑因素。

(一)财务报表审计

如前文所述,FSP FAS 157-4为市场活动的数量和水平显著下降情形下公允价值的估计提供了规范。因此,APA4要求,在执行涉及到公允价值决定因素的审计业务时,审计师必须执行以下程序:

1.了解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程序及相关控制活动,以充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AU secs. 328.09和328.13)。

2.基于公允价值可能的计量方法和对应的重大错报风险波动幅度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执行计划的审计程序,公允价值实质性程序包括:

(1)测试管理层的重大假设、估值模型和依据的数据;

(2)为获取进一步的审计证据执行独立的公允价值估计;

(3)复核期后事项和交易。

FSP FAS 115-2与FAS 124-2“非暂时性减值的确认和列报”用来修正债务证券投资“非暂时性减值”(OTTI)确认的规范。APA4要求审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于确认减值损失需要的结论。如果管理层记录了一项减值损失,审计师应当收集到与减值损失金额相对应的证据以确定会计处理符合GAAP的规定。另外,再如被审计单位没有打算和被要求出售债券的情形下,非暂时性减值允许分为两部分:信贷损失减值和非信贷损失减值。APA4要求审计师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这种情形下估值的合理性及列报与披露对GAAP要求一致性⑦。在评价估值的合理性时,审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估值程序。

(二)披露

FSP FAS 157-4要求公允价值计量作进一步的披露。尤其是,FSP FAS 157-4要求被审计单位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中披露计量公允价值的输入变量(Input)和评价方法以及本期参数或评价方法的变化,并根据ASC 820的规定提供进一步的披露。FSP FAS 115-2要求被审计单位披露相关信息以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非暂时性减值”(OTTI)未确认为损益的原因,以及“非暂时性减值”(OTTI)部分确认为损益的方法和重要输入变量。审计师应当评价上述披露是否符合FSP的规定。

此外,APA4要求审计师查阅呈报至SEC的中报和年报的其他信息。尤其是,审计师应当确定年报中,管理层关于营运部门的财务状况、结果的讨论和分析以及诸如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暂时性减值”(OTTI)的讨论等其他信息与财务报表是否一致。如果审计师认为存在重大不一致,或者发现重大错报,则应当确定是否需要修订财务报表或者审计报告。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不需要修订,审计师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修改其他信息。

(三)审计报告的考虑

FSP FAS 157-4认为需要考虑估值技术或其应用的变化对于会计估计变化的影响。被审计单位应当披露估值技术及相关输入变量的变化,并分主要类别量化该变化导致的总影响。此外,FSP FAS 115-2要求被审计单位以采用FSP FAS 115-2的会计期间的期初,确认FSP初次运用对于留存收益期初余额调整的累积影响,并对累积其他综合收益做出相应调整。APA4要求审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对发生变化的会计估计和期初余额的调整及相关披露是否符合FSP的规定。审计师应当评估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是否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受到重大影响,以确认可能对审计报告产生影响的一致性问题。如果出现了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计准则变化,审计报告中应当在意见段后增加说明段确认该变化。

三、公允价值准则运用

下面通过可出售债务证的公允价值(采用第二层级输入变量)审计来说明上述ASC 820的变化及审计准则的运用。

(一)示例说明

2010年12月31日,被审计单位持有公开发行的20年到期、面值为30000000美元可出售债务证。该证于2010年10月1日通过承购包销的方式以面值购入。债券发行商的穆迪评级和标准普尔评级分别为Baa和BBB(该评级为最低标准投资评级)。被审计单位报告的证的公允价值为31000000美元,其他综合收益贷方记入1000000美元。最近20天以来,该债券持有者未进行任何交易(发行的尚未偿付的债券总额为12000000000美元)作为支持该公允价值的确定,被审计单位说明如下:

1.该债券的其他持有者的最近一次交易发生在20天之前,本公司于12月31日对该债券所使用的价格与最近一次交易的价格一致。

2.自发行日以来,债券发行商的评价等级未发生变化。

3.该债券金额仅占本公司总资产金额的1%。

(二)审计师的考虑

1.被审计单位所持有的债券占该尚未偿付债券总额的0.25%(30000000/12000000000)。这意味着存在流动性风险,即被审计单位能否在强迫销售情形下对所有份额债券收取同样的价格。

2.在最近一次交易之后,本月过去的20天里,市场状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导致该债券升值或贬值。

3.被审计单位未能确认相同信用等级和到期日的债券,并以其最近交易的价格做为替代价格。

4.被审计单位未能寻求证券经纪人或证券交易商独立地验证其公允价值的计量的合理性。

(三)审计程序

1.根据FAS 157,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估值属于第二层级。审计师确认了三个其他有着相同到期日、信用评级、发行日和票面利率的债券,作为“证券”。这三种债券于2010年12月31日都进行了活跃的交易。

2.对这些证券,审计师确认如下要素:

(1)2010年12月31日基于真实交易的价格(证券的平均价格)。

(2)过去20个交易日,证券价格的变化幅度(假定证券价格的变化百分比与被审计单位自最近一个交易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价格变化百分比相同)。

3.由于前三个月的交易过程中,债券的日均交易量少于被审计单位的债券持有量,被审计单位所确定的流动性准备为面值的3%,这是合理的。该流动性准备亦为被审计单位的独立市场风险委员会批准,该委员会向公司的CFO负责。

4.审计师调查了相同到期日的美国国库证券和相同信用评级的公司债券过去20天的价格差异,发现没有重大价格波动。

5.由于被审计单位在可供出售账户的其他投资合理分散于不同的等级的资产,审计师确定被审计单位资金集中风险为最低。因此,不为资金集中风险计提价格准备是合理的。

(四)结论

被审计单位减计公允价值900000美元(3%×30000000美元)以反映持有占债券总额比重较大所引起的流动风险。这导致账面价值减少至30100000美元,同时,其他综合收益为100000美元。至此,审计师可以认为,2010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账户公允价值的余额是公允的。

四、启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路径选择

如前文分析和示例所见,金融危机为公允价值的运用环境和方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检验机会。公允价值会计不仅适用于活跃市场,也同样适用于非活跃市场;在不同的市场中,用于估计公允价值的信息输入变量的层级和估价技术可能有不同倚重:在欠活跃和非活跃市场上,将更多地使用公允价值层级中的第二和第三层级输入变量,更多地使用包括现值技术等在内的估值模型和方法。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PCAOB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紧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从而为审计师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程序时,在技术层面提供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作为评判标准,极大减小了审计风险。而我国在缺乏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超前性地”拥有了“先进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存在的上述系统性缺陷在影响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信息质量的同时,也会给注册会计师的公允价值审计带来困惑(谢诗芬,2006)。

根据我国财政部2010年4月1日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增加制定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目前为实施该“路线图”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同时,为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中注协于2009年初启动了审计准则修订项目,并已于2010年11月1日修订后的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在内的38项审计准则修订稿。这说明受制于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而存在缺陷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有望得到完善。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持续趋同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正确决策。但是,作为新兴和转型经济国家,我国在实现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与相关国际准则持续全面趋同中仍然存在许多重大挑战。如IASB《公允价值计量(ED)》(以下简称IASB ED)⑧重新对公允价值做了界定,并引入了“最大最好使用(Application to assets:highest and best use)”、“在用计价前提(in-use valuation premise)”和“交换计价前提(in-exchange valuation premise)”等新概念,使得该定义和原则过于复杂,可操作性有待增强。IASB ED按照是否来自市场为标准划分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变量的级次,并最优先考虑来自市场的输入变量,但我国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完善过程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报价等输入变量质量不高,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剧烈波动,甚至无法准确反映被计量对象的真实价值;而且,我国企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取得并可靠计量。因此,要求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保持一致是不切实际的,但IASB ED在其结论基础中认为,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不应使用不同原则。由此可见,如何在国际准则制定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将体现自身“特色”的要求融入到准则制定中,以便国际准则无损于乃至有益于本国的国家利益,将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

我国既然选择了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道路,就只能迎难而上,刻意进取。由前文分析,可以看到公允价值的运用赋予了会计人员广阔的职业判断空间,同样也要求审计师拥有强大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且,按照IASB ED是否来自市场为标准划分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变量的级次,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将更多的运用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这些难度更高的输入变量。这意味我国的会计人员将被公允价值赋予更加广阔的职业判断空间,同样也要求审计师拥有更加强大的职业判断能力。然而,这些“权力”和“能力”的获取需要会计职业界和审计职业界的同仁们行动起来,刻苦学习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积极跟进公允价值准则的研究,把握公允价值的实务处理。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院

注:① 本文的公允价值准则包括相关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

② 从2009年7月1日起, FASB将2009年7月1日之前和之后的所有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方面的研究成果公告列入《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编纂》(U.S. GAAP Codific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ASC)之“编纂专题820: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和披露”(Codification Topic 820:Fair Value Measurements and Disclosures,简称Topic 820或专题820)。2009年8月,FASB了第5项会计准则更新(Accounting Standard Update,ASU No.2009-5)“专题820下的负债计量”; 2009年9月,FASB了ASU No.2009-12“对计算每股净资产价值(或其等值)的某些个体的投资”。它们和FASB2010年1月的ASU No.2010-6“改进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等一起,构成了对专题820的修订。2010年1月21日,FASB了ASU No.2010-6“改进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到2011年1月为止,该专题包括FASB的FAS157、FSP FAS157-1、FSP FAS157-2、FSPFAS157-3、FSP FAS157-4、EITF 2008-5、ASU2009-05、ASU 2009-12和ASU 2010-06等。该专题迄今仍在不断更新中。

③ 尽管PCAOB称其为全员审计实务警示公告(Staff Audit Practice Alert),但笔者认为这些公告实质上承担着审计准则的功能。

④ ASC 820最初始的规定中,一些规范不完善和不清晰。如,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计量运行大量的判断,如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不稳定的市场中,如何为公允价值计量获取可靠的第二层级的输入变量问题。

⑤ FAS 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通过有序的交易(不是清算价格,也不是廉价急售)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让负债的价值。

⑥ 正如PCAOB首席审计师兼职业准则主管Martin F. Baumann所说:“此次的警示公告旨在提醒审计人员在按照新的与公允价值计量和非临时性减值相关的FSP中的相应要求执行中期财务信息审阅和年度审计时注意自身需承担的责任。该警示公告有助于审计师结束2009年第一季度的相关工作或准备进行第二季度的审阅和包括综合审计在内的财务报表审计。”

会计职业路径评估范文6

一、建设的背景及建设意义

随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朝着专职性、特色性方向发展,会计专业的教育也更多地融入会计实务岗位中技能和素质的要求,高职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更倾向于借助各类技能赛事对院校的教育水平进行横向联系和比较,为此,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逐步形成了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凭借会计竞赛串联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基于课证赛融通背景下本文提出会计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命题,并通过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形成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框架。同时,通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理论体系,使会计专业建设走向成熟、走向丰富,也为其他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提供参考。

二、教学质量要素界定及评价要素矩阵建构

(一)教学质量要素界定。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教学质量要素进行界定。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质量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整体,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考察研究教学质量要素,从而达到整体上教学质量最佳。教学质量要素集合可以分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激励四个方面,其系统构架如图:

1.课程设置。课程就是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应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坚持技术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情感本位的有机统一。课程具体设置上既要整合会计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也要满足会计技能竞赛对抗要旨,更要凸显会计职业认证的重点内容,使课程、证书、竞赛知识诉求贯穿整个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证赛融合的需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革新已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全盘否定,要选择继承。探究式教学、行为引导法、启发式教学和角色扮演法教学在实施教学方式过程中可以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多媒体和CAI等现代教学手段,从而把文字、声音、图形和动画等合理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逻辑清晰、表达流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3.教学条件。在课证赛融合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对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更加突出,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与改善教学条件,不断优化教室与实训室及相关配套设施,会计学习场景与会计工作场景、技能比赛场景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课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教学激励。教学激励关乎师生人性的基本要求,对于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成为重要手段,教学激励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使得被激励者向着共同愿景奋进,也是不断提升教学的内在动力以实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当前,很多院校更加注重的是正激励,即奖励,而对负激励关注的并不多。

(二)教学质量评价要素矩阵建构。现实中,教学质量涉及到的因素众多,设置评价的层次也难以界定,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层次综合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是比较合适的。教学质量要素是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界定的,引用会计学的专业术语,用F表示,包括课程设置F1,教学方法F2,教学条件F3,教学激励F4,将其分解细化确定为科目,建立指标科目体系如下:

F=(F1,F2,F3,F4)

F1=(f11,f12,f13);F2=(f21,f22,f23);

F3=(f31,f32,f33);F4=(f41,f42,f43)。

此处,我们是借助层次分析模型的理念,在明确会计教学质量要素的范围基础上,确定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对评价主体与教学质量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层次分析,梳理出目标层、评价层、指标层,为了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学生、同行、领导、教师四部分主体进行教学质量要素权重成对比较,按照重要程度分别给出相应的成对比较矩阵,对该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这里我们不再做深入探讨。

三、教学质量要素关联性分析

运用系统方法来建立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就是分析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运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来建立一个具有组织结构与有机功能的整体。因此,强化会计教学质量因素建立的本质就是完善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的内涵就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激励的集合。

在课证赛融合背景下,课程设置注重课程、证书、竞赛三要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复合性知识体系。课程设置推动了教学方法的转变。转变教学方法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具体的分析,哪些值得肯定和继承;哪些需要根据技能大赛背景的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加以改变,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是教学方法改变与完善的基础。会计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上强调工作现场环境与教学环境并重,加强会计工作现场环境对教学环境的渗透:专用设备与通用设备并重,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并重。同时,科学的教学评价与教学激励体现了高校以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价值观,它以制度的形式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在高校所允许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且使教师和学生认可并努力实现这种价值。

四、课证赛融合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要素建设的路径分析

利用学校会计及相关专业已有的人力、物力资源,突破现有的专业界限,构建了从知识储备――知识转化――知识应用创新的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质量要素及教学水平评价体系,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要素的训练,丰富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了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依托课证赛融合加速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技能大赛作为我国会计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托技能大赛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速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不断强化学生会计岗位技能的培养,逐步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不断结合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调整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岗位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开发方法。用工作任务来描述和模拟实际的工作岗位,会计职业分析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采用BAG分析法,主要由校外实践专家(头脑风暴法)、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课程(教材)开发小组,对传统教材及课程体系进行序化和重构,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信息处理程序,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

(二)导入实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是通过考勤制度来约束学生,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应付考试。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志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要批判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而并不是非此即彼。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管是哪种模式的运用,必须要对不同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性有充分的了解,在对具体课程进行详细的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所掌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是正确的做法,而不是为了模式而模式,生硬地横加应用。

(三)建设多元化的会计教学载体与教学平台。由于技能大赛在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全面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创建技能大赛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学校应在对会计学专业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对与技能大赛关联度较强的课程加以专门立项进行课程建设。与此同时,会计专业要建成基础、专项、综合三个层次的训练内容构成的分层递进式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同时学院围绕会计、财务等专业建设,建成多处校外实践基地,并建成银行、证券、财会模拟实训中心等,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