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专业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专业调查

大学专业调查范文1

关键词:就业;艺术设计;调查;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在校的本科生以及艺术设计专业即将毕业的毕业生,经过查阅,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的问卷为297份,有效率为99%。本次问卷主要涉及就业方向、自主创业、择业趋势、求职方法等几个方面。其中,39.7%的即将毕业的学生已经有明确的工作地点,另有53.1%的人并未找到合适的工作。79.4%的在校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在外有做兼职,选择了先进行小范围的自主创业。

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通过分析,当今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规划主要显示了以下五个特征:

1、择业意向重稳定

艺术设计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学习成本是远远高于普通本科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因此,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占33.8% ,选择“稳定工作”,“高收入”的学生的比率分别为58.4%、37.5%,由此可看出这两项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最看重的就业要素。事实上,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调查,即将毕业的学生中有81%的在私企工作,49.3%的选择了挑战性强的单位工作。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持有积极的就业心态,择业意向偏向稳重。

2、求职方式多样性

在就业求职的选择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一般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通过校园招聘来求职,然后才是社会招聘、网络人才招聘以及媒体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所需,几乎每个人都使熟练计算机,通过网络求职的选择,从而使传输的 信息更及时、更方便。另外他们也通过一些传统的方式进行求职,但网络求职的途径使他们在就业中占有更多的市场。

3、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加理性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拥有其它专业没有的特长,有70.7%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注重自身的综合能力,并选择适当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有38.8%的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也掌握了各种技能。63.2%的学生通过努力获得了各项技能证书,他们认为这对他们以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校对指导学生进行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其制定的目标含糊不清,是不现实的,没有意义,这反映了现代学生越来越注重理性思考。

4、自主创业意识强

国家在各省级和市级机关推出涉及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的机率,而且还提供了环境、资源、资金等各方面的帮助。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特殊性,范围涉及较广泛,因而促使他们自主创业意识较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达到70.1%,另外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在校所学专业作为未来创业的目标,创业意识较强。

三、在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对策与建议

调查显示,65.5%的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在没有清晰明确的就业计划,甚至有17.8%的学生认为就业规划没有其存在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一些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并没有明确的思路,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还要提升整体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竞争力以及就业规划意识,这也是眼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1、成立一支专业的就业工作队伍

就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教育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实施政策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及更好地服务指导意识等较高的素质。调查显示,各高校就业指导员大多比较年轻,相对于工作经验比较缺乏。针对这些现象,建议积极开展工作,增加对有关就业的相应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培训,并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其成为一支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高质量的队伍,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构建立体化的就业平台

学校应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就业平台,使其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发挥自我。首先,扩大就业的渠道,建立就业基地以及具备用人单位信息的资料库。其次,针对管理者与社会缺乏快速衔接的沟通这一现象,特别是缺乏与本校学生不易就业的用人单位进行长期公关的意识的问题,高校应大量搜集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使用网络、拜访、校友资源、教师资源、合作等方式来联系用人单位,邀请成功校友讲解、分析择业技巧与社会需求,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等培训,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最后,对于高需求的企业,根据学生的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运用,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的相关情况,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做好毕业就业的基础,以此来促进就业。

3、实施就业指导服务

实施就业指导服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第一,疏导学生的就业观,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定位是符合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的,使毕业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而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定位。第二,让学生制定目标。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表示缺乏实际根据他们自身条件制定的符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动态调整预期目标。针对这点就业指导老师可以辅助学生拟定近期与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就业目标,可从艺术设计专业讲座开始,掌握一些就业必备的素质,了解和清楚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市场的需求,以此来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向着这一方向去努力,进而更好的提高专业的质量,为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胡春花.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调查与思考―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2).

[2]袁庆华,王永亮,张龙.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

[3]姚燕,李春华,郭昌盛.浅析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J].金田.2013.

大学专业调查范文2

关键词:中医药; 大学生; 专业;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13-001

中医药大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关系到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医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瑰宝的传承[1]。因此,深入了解中医药大学生对所在专业的满意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可为中医药院校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提供事实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5年11月下旬,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年级分层,在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班级,对抽取的整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91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本次调查对象中:男生51人,女生140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分别为49人、98人、44人。

1.2调查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医药大学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考试相关的态度和其他相关方面的状况等。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填写并现场收回。

1.3统计方法

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中医药大学生对所在专业的满意情况及影响因素。

2.结果

调查显示,中医药大学生对所在专业的满意情况为喜欢及不喜欢的分别为135人(70.7%)与7人(3.7%),持无所谓态度的为49人(25.6%)。如表1所示,他们对本专业的态度与兴趣、调剂、教授授课质量、愿从事中医药行业工作以及业余时间状况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中医药大学生对所在专业的满意情况

3.讨论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中,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所占构成比仅为3.7%,可见该校中医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水平较高,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但依然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可见该院应当继续加强相关教育,提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度的总体水平。

对现在的专业充满兴趣的学生喜欢本专业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兴趣者,这提示今后的工作应从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入手,提升对自己专业的满意水平,使他们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为后续的学习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调剂到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不喜欢所在专业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调剂者,这可能是因为被调剂的学生缺乏对中医药的主观热情和兴趣度,这与上一结论是明显相符的。本研究发现,对教师授课质量持满意和不满意态度的学生喜欢自己专业的比例分别为77.1%与72.0%,相差并不明显,其深入的原因有待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去探讨。另外,未来愿从事中医药行业工作的学生喜欢所在专业的比例高于不确定和不喜欢所在专业者,可见当中医药大学生树立了明确的就业意向,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满意度。同时,经常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网络购物、游戏、电视剧等的学生喜欢本专业的比例低于偶尔、很少或从不者,这从侧面反映了网络沉迷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他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网络娱乐等方面,而忽视了对本专业的关注。

综上,中医药院校应当从专业兴趣、关注被调剂的学生、教师授课质量、明确学生就业意向、减少网络沉迷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中医药大学生对所在专业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莫莉丽.中医药大学生医德教育探究――以广西中医学院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1

大学专业调查范文3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教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已接近10年。如今,大学生的就学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对所读专业无兴趣,甚至出现厌倦、抵制。

多年来的就业工作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障碍有两个方面:第一,就业期望值过高。这部分同学往往是重点院校的热门专业学生,或对自己过分自信,对生活充满理想化色彩。第二,自身个性与专业类型不符。部分大学生因所读专业与自己性格和兴趣爱好相去甚远,严重地影响了专业满意度。

可见,专业满意度与专业学习、就业性向及就业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开展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调查与实证研究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形成起到引导作用,对提高大学生专业满意与就业决策信心,重视个性特质和职业生涯规划有益。

二、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调查及其统计分析

1.研究方法、调查对象

根据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性向理论,笔者将大学生的就业性向定义为:大学生根据自身的性格特征、社会认知以及对外部环境和形势的判断,从而产生的对未来职业的倾向。而专业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它带有实现职业生涯目标隐含要求的表示。契合度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专业与就业性向的相关程度,是学生所学专业在各方面对其就业性向的影响力。

本次工作从上述三个方面设计了17个选择题和填空题,对上海交通大学等十所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实施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回收率92.7%。其样本的分布充分考虑了地区、专业、年级和性别等。本次调查样本的地区分布为东部高校学生占18.8%、中部高校学生占12.5%、西部高校学生占68.7%;专业分布为会计12.5%、国际贸易6.3%、法律12.5%、英(日)语6.3%、旅游管理12.5%、行政管理6.3%、材料科学与工程12.5%、电子信息工程6.3%、土木工程12.5%、临床医学12.5%;年级比例是大学二年级18.2%、大学三年级68.3%、大学四年级13.5%的本科学生;性别分布状况,女生占55.8%,男生占44.2%。

2.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1)用Excel的统计工具对样本的专业满意度、生涯意识等的初步分析

调查显示,只有12.6%的大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感到很满意,大部分认为“还可以”,有11.6%感觉不好,1%对所读专业很反感。另外,50%以上的大学生对就业前景不太乐观。男、女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和“不太乐观”的选择呈现明显差异。女生就业前景预测的“乐观”比男生低了10%,说明女生比男生有更大的就业压力。另外,有四成以上的大学生为自己做了较为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半数以上曾经做过,但没有清晰的规划,还有6.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做过任何规划。从专业对口职业与期望从事职业对比看,期望从事公务员和职业经理人的分别高出专业对口职业3.5%和4.5%。而工程技术类、财会、医学、法律、旅游都出现了相反的情形,期望从事职业的大学生比例都低于专业对口职业比例,尤其是工程技术类、法律和旅游都不足半数。

(2)SPSS分析

运用SPSS 13.0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如下:

① 相关分析

a.与其影响要素相关分析

对专业兴趣与自主性(专业选择)、专业认知、就业评估、生涯意识、教学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专业兴趣与专业选择自主性、专业认知等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身选择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抱乐观态度、自己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较高的教学水平都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b.个性特质与其影响要素相关分析

个性特质与专业认知、就业评估、生涯意识、好友人数的相关分析,个性特质与专业的深层次了解,就业前景抱乐观态度,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好朋友的个数有较大影响。

c.人生目标与就业与其影响要素相关分析

生涯意识和自主性、学习动力、教学水平的相关分析,大学生的生涯意识与专业选择的自主性显著正相关,生涯意识和学习动力与教学水平也是显著正相关,可见,大学生应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甚至未来职业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学习时会有更充足的动力,老师的教学水平对本维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② 回归分析

分别以大学二、三、四年级学生的“专业认知、性别、就业评估、自主性、个性特质、生涯意识、就业取向”为自变量,专业兴趣为因变量,采用回归分析(step法)分别建立就业性向的回归模型。

三个回归模型的有效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模型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除“专业认知”低于0.25,其他皆大于0.25(或小于-0.25),所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

从三个模型可以看出,个性特质要素是对专业兴趣影响最为显著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他要素随之变化,而个性特质表现出持续的影响,因此自身个性特质是选择专业和生涯规划最有参考价值、最稳定的因素,对未来职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③ 路径分析

生涯意识、个性特质、专业满意度、专业认知与就业评估或就业预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也有一定的因果互动关系。

路径分析后得知生涯意识、个性特质、专业满意度、专业认知与就业评估等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路径(图1)可以看出,对就业评估影响的路径中,专业满意度、生涯意识、个性特质、专业认知都可以直接通达就业评估,组成四个直接路径。而个性特质、生涯意识和专业满意度分别通过专业的认知程度对就业评估或预期产生影响,组成了五个间接路径。所以专业满意度、生涯意识、个性特质以及专业认知,它们是产生就业障碍的直接影响因子。而其中个性特质是最为关键的因子,其次是生涯意识和专业满意度因子,最后是专业认知因子。另外,专业满意度通过专业认知对就业预期产生影响,实际就是如何抓专业管理和专业教学质量的问题。

从回归和路径分析中,个性特质在本研究中是影响最为显著的因变量,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就业评估也起到直接的作用。因为个性特质不仅决定了对专业要求的适应程度,也是未来职业要求的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个性特质的重要性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它应该为高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大学生的专业的满意度对就业评估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但是它在受到生涯意识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是增强其就业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实现其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预测即就业评估,是大学生对所学本专业的满意程度的心理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对未来职业的信心。所以,高校应加强专业满意度提升的各项工作的力度,为大学生就业作充分准备。

由上述变量与就业评估形成的因果关系而知,协调好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的关系是消除就业障碍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从专业管理与生涯规划管理相结合的路径入手进行改善。重视个性特质、生涯意识、专业满意度和专业认知关键变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创造条件对以上影响因素予以正确及时的引导、辅助规划和提升,将会大幅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高校的就业率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人才。

三、建议

本次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给高校就业工作创新带来重要启示,提出以下建议供同行参考:

1.全方位指导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提高就业性向与专业的契合度水平

学生专业选择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家长、教师和高校等几个方面应做好协调,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工作要点如下:

个性特质应与专业类型相契合;调查发现,个性特质要素是对专业的兴趣影响最为显著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他要素随之变化,唯独个性特质表现出持续的影响,因此自身个性特质是选择专业最有参考价值的因素,对未来职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高校通过大类招生模式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兴趣已基本明晰,这时确立专业对今后的学习非常有利,更容易产生普遍较高的专业满意度。北京大学在2002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新成立了“元培实验班”,入学时只分文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许多高分考生踊跃报名。高校进行此类改革值得推广。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加深专业认知程度,了解职业发展:专业是社会分工的雏形,所有的专业选择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与专业密切相关。认识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才能认识专业选择的动因和发展轨迹,了解各类专业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结构怎样影响将来的就业结构。

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指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生涯意识不强,甚至没有此类意识的大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指导大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将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分阶段有步骤的予以实施,不断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努力完成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优化大学教学资源结构配置

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是教学资源配置效用的体现:高校应当认识到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为己任。潜在人力资源的适任能力首先反映在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上,它体现为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用,这就要求高校把就业指导、职业生涯管理的力度深入紧密结合到专业管理中。

实施专业学习与就业指导导师制,专业教师就是职业生涯指导师:基于专业认知和专业满意与就业信心有关,所以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就是要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普及。

建立大学生测评中心,使大学生专业选择有科学依据:筹划建立大学生性格、就业性向测评中心,运用专业的性格测评软件,为大学生专业选择前做科学测试,根据测评报告,使其对自身性格有清楚的认识,配合就业指导老师对社会职业的深入讲解,将专业与职业有效衔接起来,让大学生明白自己更适合何种职业,并按照自己的就业性向需要,集中精力弥补自身不足,成长其职业素养,在专业与就业性向之间实现高度契合。

实施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认知的分类管理:大学生在个性特质、专业满意度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年级的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就业管理与专业选择时应实施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认知的分类管理,如对不同年级进行个性特质成长目标分层指导。

大学专业调查范文4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语文;审美性;语文能力;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早在上世纪末就在高校逐渐开设,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至此,大学语文课程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为人们所共识。然而大学语文课程“不予重视”的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语文课程的被忽略是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文化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对于从小学就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更是不在乎。地方高师艺术专业承担着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艺术类教师的重任,其培养对象除了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教师应有的各种基本技能和素养,而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中不可缺或的重要素质,较高的语文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固然有多种渠道,但大学语文无疑是其中最具优势的课程。尤其是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艺术是相通的,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审美,因此,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和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文拟就通过对地方高师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研究,探讨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与学生的共鸣。

一、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表面看起来受到国家和各高校的特别重视,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已成为备受学生冷落的课程之一。“被修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们的普遍心理,尤其是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较而言,教师更不愿教,也倍感难教。艺术专业主要包括音乐和美术两大艺术类别的各种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同一个选修班共同上课,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一些特点。

首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专业发展的促进性,因而更重视或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从小就受专业的熏陶,主要精力都放在专业学习之上。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习语文,感觉语文与专业学习没多大关系,因而随便就不来上课,或者来上课而不认真学习,即使学也仅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已,更不用说课外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次,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语文能力都相对较低。有的学生从小就以专业学习为主,没有很好地学习过文化课程;更多的学生文化课程本身就没有学好,为了能考上一所大学,求得一纸本科文凭,转而学习对文化课程要求相对较低的艺术专业,其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本来就有较大欠缺。

再次,艺术专业的学生纪律松散也是较普遍的现象。艺术人才多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具有较强的个性,但由于他们思想浅薄、文化知识欠缺,不能正确理解“个性”,导致道德自律性较低、旷课现象居多、课堂纪律较差,甚至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最后,就大学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其教学针对性也不是很鲜明。大学语文教学班级以选修班为单位,各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结合专业教学有时难于实施,所用教材也是统一的,没有艺术专业的专用大学语文教材。有的选修班虽然都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艺术专业的特点,并没有结合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总之,艺术专业的学生本身就不够重视大学语文教课程,再加上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文能力较低,就带来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难度,何况教学纪律的松散,更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不尽人意,难达其目的。

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针对如此现状,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2013级艺术专业一个选修班的学生共72人,调查内容和调查情况如下:

1、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是()

A、掌握新知识

B、提高语文能力

C、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D、不清楚

2、学校要求本科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您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3、您对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

A、满意

B、不满意,课时少,学不到东西

C、无所谓

4、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倾向于()

A、侧重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

B、侧重文学鉴赏、语文能力的培养

C、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5、您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

A、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主

B、以阅读鉴赏为主

C、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以代表性作家作品赏析为主

6、古代作品对您来说()

A、很需要,可补不足

B、不喜欢,太难懂

C、不重要,用不着

7、您用于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每天平均)()

A、不读

B、半小时

C、一小时

D、一小时以上

8、您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学鉴赏能力()

A、很强

B、一般

C、需要提高

9、您对于写作的态度()

A、不喜欢、很少写

B、一般

C、很喜欢、经常写

从调查数据看,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很支持,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安排大多数学生很满意,有的还嫌课时少,他们也期待着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能学到一些新知识。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侧重于综合文化素质和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并意识到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很一般需要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对文学作品并不排斥,每天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但喜欢写作的学生很少,也有少数学生不喜欢写作。从中可以看出在艺术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为什么没有良好的效果(当然并不排除学生没有如实填写调查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达到提高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和教师能力的目的?

第一,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应具有更高的审美性,以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与学生产生有效共鸣。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同为艺术,均以审美为其本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任务,这本身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是一脉相承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尤其是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中国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更是中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因此教学中融文学、音乐、绘画为一体也是水到渠成之事。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再现诗中美景,感受优美韵律,再辅之于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在声色中感悟诗情哲理,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美的享受和熏陶,也是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启示。沟通文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从形象到情感或人生哲理是各类艺术的共同特点,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增强教学的审美性,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也能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欣赏文学而已,也是对他们专业的促进与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艺术专业的学生语文能力相对较差。而对于师范生来说不论什么专业,语文能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作为未来的教师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并正确理解学生的思想,轻松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反之,再好的专业知识、再深刻的思想也难于让学生理解把握。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期待着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学生要自己主动地去学去练,才会有成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课堂上不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主要靠课外的自学。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又较差,强迫性学习无疑是较有效的方式。以练促学,强迫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以提高其语文能力。课堂提问讨论虽然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对于高校的大班教学来说能积极参与其中的毕竟只有少数学生,反而使多数学生无事可做,而课堂练习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上交,虽然有强制性,但总比不学不练要好得多,同时也可顺便对学生进行考勤。其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很多,以练促学只是针对艺术专业学生语文能力较差而又缺乏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较为有效的强制性学习方式。

第三、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提升教学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注重的是独特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不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不能体现作者的独特艺术个性就不会成为优秀的作品。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雄奇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无不是诗人独特艺术风格的体现。艺术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这与他们从小学习艺术有一定关系,进入大学后其专业学习更注重艺术个性,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个性追求。但学生在追求个性之时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艺术共性,而缺少了深厚的艺术基础和文化底蕴。艺术个性的形成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往往只追求表面的奇异,而忽视深刻的内涵,以致把“标新立异”当做艺术个性,不仅专业创作如此,学习生活也如此,最终导致人格的偏离、专业的浅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能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其专业学习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大学语文教学不应仅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审美特点的欣赏、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是文史哲的综合体现。应把具体作家作品置于整个时代背景和哲学文化思潮中去赏析,理解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积淀文化底蕴,为其个性的发展提供较深厚的文化基础。

大学专业调查范文5

    一、研究对象

    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2级70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男生520人,女生180人),回收问卷684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5.4%,符合本研究要求。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运动损伤病因分析

    运动损伤造成的影响很严重,轻者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重者造成运动寿命的缩短,甚至是残疾和死亡。综合分析,其损伤原因有以下几种:(1)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不大,而粘滞性比较大,如果猛然进行大强度的训练,特别容易引起软组织的损伤。(2)训练水平不够:在身体素质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动作很难达到标准要求,错误动作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3)训练设施不符合要求:如场地、器材、保护措施等不符合卫生要求。(4)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2.运动创伤发病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收回的684份问卷中,有394人发生过运动损伤,发生率为57.60%,其中末端病最多见,这与国家体育总局进行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相同[1]。其中,末端病的发生率最高。末端病是指在运动系统疾患中,凡是肌肉、肌腱、韧带起止点部位,由于损伤引起局部肌肉、肌腱、韧带的部分撕裂,出现局部充血、渗出、水肿,继而由于未能完全吸收,代谢产物在局部滞留,形成粘连、增厚,最后纤维化、软骨化乃至钙化的一系列病理演变过程,使这部分肌肉、肌腱的功能减弱,引起慢性发作性疾患[2]。如肩袖损伤、网球肘、髌骨末端病[3]等都属于末端病。虽然病情不重,但却严重影响运动训练及成绩提高。腱止点末端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是由于长时间运动腱止点承受过度负荷或过度使用有关。一般认为,肌腱内部的血液循环很差,纤维软骨区的营养主要依靠外面血管的弥散作用。如果末端区的主要结构长期处于被动牵拉的紧张状态,则腱内及纤维软骨区的压力升高,不利于营养的弥散;另外,慢性损伤导致周围血管受损,同时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组织本身对营养和氧的需求也更高,而造成局部相对供血不足,久之,必然引起末端区结构的长期缺氧和营养不良,导致腱止点变性发生。局部的微循环被认为是导致本病变的关键因素。

    在腰部损伤中,椎间盘损伤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人体的椎间盘一般在20岁以后开始退行性变性,纤维环由于变性而逐渐失去弹性,含水量减少,产生裂隙。在外力的作用下,则可能使裂隙加重,髓核突出。L4、L5占78.4%或L5—S1占16.2%,后外侧椎间盘突出;L1、L2、L3椎间盘突出较少见,如发生则称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为0.54%[4]。长期剧烈的腰部运动,可引起邻层纤维在交叉处互相摩擦,加速纤维的变性,甚至导致纤维破裂,并可在纤维层之间发生向心性裂隙。有这种病理变化的人,即使在一次较轻的扭伤时,也可导致纤维环破裂,椎间盘髓核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下腰部,其原因是:椎体髓的压力,由上而下逐渐加重,下腰部承重最大。常见于柔道、自由摔跤、现代五项等项目的运动员。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运动损伤之一,本研究调查发现半月板损伤发生率为7.75%,与他人研究结果相近[5.6]半月板是位于胫股关节间隙内的纤维软骨,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具有传导载荷,维持关节稳定,协调膝关节伸屈及旋转运动,协调关节等功能。正常关节运动中,半月板是随着股骨的移动而活动,不与胫骨一起移动。只要膝关节伸直时胫骨能够外旋,膝关节屈曲时胫骨能够内旋,半月板就会自由运动,不会受到牵拉和张力,此所谓的扣锁机制。如果膝关节伸直或屈曲时没有胫骨的外旋或内旋,半月板的自由活动消失,在关节运动中出现了矛盾运动,在剪力和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损伤而撕裂。

    3.运动损伤的治疗

    (1)末端病的治疗

    目前对末端病的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国外主张对非手术治疗6~9个月仍无效的病例进行手术治疗[7],手术治疗见效快,但多数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留下后遗症,对运动能力带来负面作用。非手术治疗主要有口服非类固醇抗炎剂、局部封闭、物理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根据临床报道中医治疗在末端病中有一定疗效,李志安等[8]用静力训练加外用中药治疗髌尖末端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58.6%和94.5%。刘波[9],井上基浩[10]研究发现电针可以明显改善末端的血供情况,对末端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据吕红斌[11]报道,基因治疗在启动和加速软骨、半月板、肌腱的修复方面有效果,为末端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为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80%~85%的病人可用非手术治疗治愈或者缓解。治疗手段有:腰椎牵引,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封闭疗法等。对于有严重神经损伤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3)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迄今为止,文献所报道的治疗半月板损伤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半月板修补缝合、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及半月板全切除术4种。保守治疗有手法治疗、包扎固定、封闭和物理疗法。手术疗法目前全为关节镜下手术。缝合修补术对半月板血运区损伤的疗效良好,文献报道愈合率可达90%[12],但对无血运区(即白区)损伤的效果不佳[13]。目前,半月板全切除术、次全切除术仍应用于临床,主要作为半月板移植治疗的先行手术,同时仅针对损伤严重的半月板。尽可能保留半月板形态、功能和生物学特性,是临床治疗半月板的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为了减少体育院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应该积极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宣传工作;提高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训练、比赛;加强运动中的保护;加强医务监督。

    [参考文献]

大学专业调查范文6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45-03

引言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1998年我国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所高校首次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1]。

虽然开设学校众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本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按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或进一步澄清。2013年6月,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按就业状况分“红黄绿牌”,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为“黄牌”,因其普遍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可见,该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困难局面,需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和相关信息,特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整理,希望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性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等;二是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针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某高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含盖了各届毕业生,且人数分布均匀,经分析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整体来看,调研对象目前均有较稳定的工作,但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有“跳槽”经历的学生较多,离职率约为38%,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比例有较大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就业分布

从图1可看出,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从业比例最大,达到42%,国企次之,占27%,二者总计达到69%;7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的占总人数的22%,自主创业及其他占总人数的9%。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2011届为67%”,这表明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按职能划分,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等,具体如图2所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0%;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其他类别约占总人数的16%。如果从行政管理岗位的宏观定义来看,总计有63%的毕业生从事该类工作。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统计结果有一致趋势。《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就业比例为10.4%,其后为销售(10.0%)和行政、后勤(8.7%)等”。

图2 不同岗位职能从业人数分布

(2)调研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5个区间,具体见表1。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分布不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地点不同等影响因素造成。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资收入水平在3 500元以下的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5 000元的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7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 700元左右。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2 900元左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月收入3 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 927元[3]。”对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处于低等水平。

(3)调研对象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对象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共4项。其中,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整理结果表明,对就业现状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63%;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具体见图3。这个比例略高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在就业的2012届本科生中,58%对就业现状满意”。

经统计,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

(4)调研对象对各项能力的重视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了了解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列举出了10种能力[5],毕业生根据求职时的亲身体会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排序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

(5)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通过整理发现,约有80%的调研对象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度较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更大,这与社会总体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反映基本一致。约有59%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原因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此类岗位制度要求“逢进必考”,且在招聘岗位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求极少。有21%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改专业,一些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自己的专业名称,而用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等专业替代。

就业局限性大,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低,也是前述“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上述调研对象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质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2.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了几十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调研主要针对各个用人单位对管理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管理类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求职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主,以面谈、电话访谈形式为主。

(1)人才需求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企业校招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且多数企业目前已趋近于饱和状态,部分管理职位人才招聘主要以内部选拔为主。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角度来看,公共事业专业在招考过程中并不占专业优势。以2014年公务员国考为例,会计专业计划招录5 752人、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录4 747人、市场营销专业计划招录1 089人、工商管理专业计划招录1 745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录621人,招录人数最少,这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对专业的需求比例趋同,实际情况也说明本专业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就业出路很困难。

(2)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素质,包括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等方面;二是心理素质,包括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等方面;三是能力素质,涉及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创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四是业务素质,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

(3)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一般有固定要求。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学生培养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素质教育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普遍提出的“德”的要求,课程中应设置《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同时补充其他途径,如做志愿者、义工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要专项研究,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路径、仿真环节、评价体系等。

4.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调研,明确真实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鼓励并尽可能帮助其考取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

5.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提出了学生培养应该“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二是更新实践、实训、实习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各类指导大纲、指导书要切实可行。从实训的设计、执行、考评、总结完善等各环节进行改革,形成特色,持续推广。

6.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是适时调整课程科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二是针对每一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切实摆布好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素质教育等方面之间的设计与链接。

7.实行“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便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效果的主观调查和客观反馈[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15.

[2] 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104.

[3] 郭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