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1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大学生;人文素养;科研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35-03
一、研究背景
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人文科研素养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然而,良好的人文科研素养并不是只靠研究生教育阶段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应该从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这一点在法律上也被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具有热爱祖国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1]。研究表明,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与研究习惯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大学本科阶段[2]。因此围绕着如何培养本科生人文科研素养这一热点问题,业界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重点实验室作为大学的重要科研活动场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推动大学生边做边学,在问题驱动和在同伴和指导老师启发下立足自学,这正是弥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与科研相关的情意态度、科研方法等缺失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省部级乃至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因受限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本科生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感受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氛围。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在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基于此,许多高校都意识到,研究如何更好地共享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有效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仅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欠缺的。让大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196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出台的“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Research Experiences Undergraduate,REU)是美国最早制定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十分注重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早期科研能力,于1969年最早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PRO),该计划要求高校从一入学就给大学生提供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规定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立项。重点实验室无疑是一个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由于科研课题大都面向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与当地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查阅文献,大学生可了解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亲身体会到科技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感觉到个体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科研精神。
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基于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研素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学校科研平台的分析测试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中心师资力量,通过选择与学科适宜的研究课题和教学相长的指导模式,为培养本科生提前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开展了探索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峡大学依托“天然产物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强化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让大学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这些高校的成功做法就是充分依托了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
三、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措施和途径
1.课堂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体会穿插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本科生进行学术熏陶,提高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与欲望。其次,教师应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教师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所做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重点实验室有固定的研究人员,他们学历和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因此可让这些老师担任本科生的科研指导教师。本科生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同时,本科生可方便地向导师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经验,从而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各层次各学历相配合,通过“传、帮、带”模式,不仅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科研成本。
3.倡导“探究型”学习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精神的关键。“在研究中学习”意味着研究和学习是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探究性学习基于课题形式开展。课题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宜太难,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课本上是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相互讨论,才有可能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也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进而逐步形成一种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品质。
4.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平台,创造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内部培育条件。①扩大大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参与面。重点实验室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专业的学生。学生进到重点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价值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文科研素质,而并非力求得到某种具体的有形科研成果。当然如果能产出科研成果,那是锦上添花的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是目标,避免过度精英化。换而言之,重点实验室应当促成科研的普及化,而不是科研的神圣化。②实施科学的实验项目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把大学生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造成了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定模糊位和松散管理,使得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专业指导和科研方法指导[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做到导而不演,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4]。举行专题研讨会,让每个参与者汇报研究进展,在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看了哪些相关的文献,有什么启示。指导老师对问题要逐一进行讲评,提出引导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才会真正落实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过程中。③优化配置重点实验室资源。由于受到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制度的限制,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相对独立,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利于增加大学生参与研究体验的动手机会,并且因专业、年级的不同,各重点实验室开设实验课内容间的衔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成立“实验中心”可解决这些问题。“实验中心”由专业学科类实验室和工程实践类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实验室资源,为大学生实验时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人文科研素质的培养。④拓宽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渠道。国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上级部门拨付的经费。这类经费有保障,课题设置大多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此外,大多数老师有国家级科研课题。所以,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尽可能引入社会外部课题到重点实验室,即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来自于企业的课题多偏重于工程技术和社会需求,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更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挖掘资源和拓宽项目渠道,使得经费有保障,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⑤编写合适的科研实验教程。为便于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必备的科研素养和基本的实验能力,有一本合适的科研实验教材(指导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本教材以专业典型的共性实验为基础,安排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的常规基础性实验,并大体按照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性能表征进行实验排序,以实现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精心编写了以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的“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例如:设计了“新型热敏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铌酸锶钡铁电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新型电子封装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热处理工艺对薄膜物相与结构的影响”、“硅酸锶基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光谱特性”、“掺杂对钕铁硼合金磁性能的影响”、“锂基微波陶瓷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纳米离子的合成及性能表征”、“钢表面等离子渗铬及耐蚀性研究”、“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等项目,而且大部分实验是从近年来老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过来的实验,实验内容和表征手段新,且实验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
四、深化“产学研”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外部培育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特色[5],充分利用学校与研究团体、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程之中。
高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教育模式。在毕业设计时,加大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组成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于工程技术类课题偏重于生产实际,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由于是真题真做,处于实战状态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会极大限度地受到激发,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紧张繁重的工作,不仅锤炼了毅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非技术因素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以至学生今后就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方式无疑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重点实验室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依托重点实验室,从科研实验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大学在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凌云.关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7,01):60-61.
[2]洪早清.关于本科生科研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5):102-104.
[3]庄军,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6.
[4]于泽,樊世清,等.谈如何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J].高校讲坛,2008,(26):137.
[5]王章忠,皮锦红,巴志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3):37-40.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2
关键词:学科交叉 教学 科研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89-02
理科是工科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理科就没有强大的工科,这一经验已为世界大学办学实践所证明[1]。理科和工科学生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科研正是知识应用的重要前提与体现。理科向工科延伸,同时工科又向理科延伸,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科研能力的强弱对于本科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在本科培养期间除了正常的教学内容以外,都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工作。
1 本科教学的同时为学生营造科研氛围,增强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理工类大学中的本科教育使学生由全方位的基础知识学习转向了较强的专业化知识学习,也是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与专业技能学习实现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工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应该注重此阶段学习过程,这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最初的积累时期。
为了能使本科生在专业科研方面有所成就,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不断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科研才能有创新,而创新能力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最高体现,培养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3]。本科教学期间学校先后安排了专业相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科研氛围营造方面还应该加强。如可以定期聘请相关的科研专家、业内资深人士、外国学者作学术及生产实践报告,是学生获悉目前所学专业研究进展和科研难题以及生产实践中面临的技术难关,由浅入深的为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科学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面对面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科学研究的兴趣;在专业课程授课中适当增加科研方向介绍相关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科研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2 加强学生基础计算机语言编程与实现能力
计算机语言程序课程已经成为大学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并且被纳入国家考试范畴。但是理工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为考试而学习的状态,更需要加强的还应该是实际应用的能力。随着科技现代化的不断实现,计算机程序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在其专业领域中的应用[4]。而在科技创新与研发中通常对计算机编程能力要求较高,熟练应用计算机编程技能,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具体来说,目前教学别是工科类主要以教授方法理论与应用软件等为主,虽然学生对所学方法很熟悉,也能够推导相应的公式,但如何将算法在计算机中编程实现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本科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方法的计算机编程实现能力。当然,计算机语言种类的培养还要在所学专业基础上进行选择。例如,在地球物理学相关专业中,Fortran语言是较为常用的编程语言,而在其他理工专业有可能有偏向于C语言或者Matlab语言等,应该根据本专业需要进行相关调整,不能一概而论的授一种计算机语言。所以分类选课、分类教学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实用能力,势必对今后的继续深造及出色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3 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的加快,大大提高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5]。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除了巩固原有的技术成果之外,还要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科研素质的培养需要以创新思维为基础,而创新不但需要以大量的专业知识为源泉,还要有实现创新的条件。本科教学期间专业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大多为专业的基础知识,甚至有些科目的知识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专业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所教授知识的更新换代,应该保证在学生学到最初专业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本专业较前沿的科研成果。现代大学需要进行知识的创造[6]。
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等方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知识来源。创新正是在既有的先进科研成果之上提出的新的想法,这种想法需要有实现的条件,这需要专业教学期间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的课程,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想法提供实践的条件,增加由本科学生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真正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在今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中,特别是在继续求学或者科研工作中更能做到得心应手。
4 大力拓宽理工类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在人才培养中,应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的发展结合起来[6]。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本质性的身心品质特征[7]。在大力提倡大学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对所学专业的知识拓宽。一方面,在当前本科毕业生难于就业的巨大社会压力下,已经有大部分本科学生首先考虑加入了考研队伍。而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在本专业领域掌握见识宽广的基础理论来实现的[8]。可见,在本科教育期间就注重知识面的拓宽对今后继续深造的作用不一般;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企事业单位也加快了对新技术的应用进程。仅靠在专业知识课堂学习的内容不足以应对在今后工作中的各种工作任务,这就需要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就接触更宽广的知识面。
理工类院校可以通过在本科教学阶段适当增加更多课程,如可以互通有无,在工科类教学中设置一些理科类课程,在理科类教学中设置一些工科类课程;在大学三年、四年级的教学中设置更多的选修课,让工科类和理科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对方学科方面的知识,为将来深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缩小工科类和理科类学生由于专业性质不同导致的科研素质差异。
5 强化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目前,理工类大学教学中都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但教学强度及完成的目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专业英语交流能力与专业英语读写水平仍有待提高。科学技术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需要当代专业人才能够迅速的运用和掌握国际前端高科技成果,而英语正是这些高科技文献材料的表述媒介。在专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应加强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培养学生专业范围内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的交际能力。[9]
(1)本科生毕业后在理工类科研院所深造或者在专业前沿单位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出国或者在国内与外国相关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技术知识交流的情况,只有深厚的专业英语知识基础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2)在实际科研与工作的过程中接触英文文献及个人发表科研论文,尤其是高水平的英文论文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特别是基础科研类,如果专业英语的水平不够,必然导致撰写和发表英文科研论文的表述能力不强,在竞争中必然落后于人。基于此,在理工类本科教学过程中就注重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必然为将来的继续深造以及从事高科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理工类高等院校通过注重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一定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更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毕业生也必定能够适应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大环境。科研素质的培养能够使理工类高等院校及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在科技时代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志荣,梁方楚,朱灵.工科院校的理科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环节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23(2):102-104.
[2]张建林,田巨平,殷先洪,等.对工科院校理科学科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5):92-97.
[3]王文文,陈子瑜,王金良.为工科学生开设理科模式基础物理学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09,19(3):45-47.
[4]边小勇,盛玉霞.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2007,12(3):34-37.
[5]芦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6]李北群.素质教育与现代大学的使命[J].中国高教,2007(6):22-25.
[7]李之群.素质及素质教育再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1):11-16.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3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最大的变化和发展是“应用”。数学几乎渗透到了所有学科领域,其作用也越来越大,不但运用于自然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而且渗透到了经济、军事、管理以及社会科学各领域。事实上,当前社会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不只是对数学家和专门从事数学研究的人才的需求,更大量的需求是在各领域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每天面临的大量实际问题,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校中传统数学的应试型教学模式往往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主要课程如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等,又如理工科专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均存在着重经典轻现代、重计算技巧轻数学思想方法等倾向。显然,这种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数学在社会实践中应起作用的发挥和数学本身的发展。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提高他们数学应用的能力。于是,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已成为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因为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分析讨论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在理工科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将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过窄、过细专业造成的“专门化”和“小而全”的课程设计思想转变为课程设置厚基础、厚综合化,力求课程整体结构优化。
一、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将数学理论、科学计算、数学软件以及数学建模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它通过使用计算机以及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数学或应用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数学建模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抽象和量化,然后用公式模拟和验证的一种模式化思维。建立数学模型是处理数学科学理论问题的一个经典方法,也是处理各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数学应用于科学和社会的最基本的途径。数学建模所研究的对象是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把这些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所以数学建模和数学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数学本身自始至终充满了数学模型。
二、数学实验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数学软件的使用,数学实验可以演示一些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可视化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的思维形象化、可操作化,从而改变数学抽象的内容,使晦涩的数学理论变得生动而有趣。利用数学软件,验证某些数学定理,可以使学生深入认识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特别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由被动地学数学变成主动地用数学。实践证明,数学实验可以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即参加数学实验愈多,则愈感到自己数学知识的不足,那么就愈要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充实自己。如此,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实验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理论,掌握数学规律。通过自己动手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编程,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实验的思考、完成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正确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数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数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实际问题的引入和求解,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数学建模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围绕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主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竞赛,这个我国教育史上新生事物的出现,受到了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也得到了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主要是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活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人才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科研素质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数学建模活动的实际效果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数学建模的人才”和“数学建模的能力”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数学建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数学建模竞赛培训都是围绕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主题进行的,其内容取材于实际,方法结合于实际,结果应用于实际。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培训,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搭建了平台。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既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有智力和能力要求,又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要求;既要求敢于竞争,又要求善于合作。数学建模真正体现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以及积极探索态度的良好结合。在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竞赛中,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耐挫折性,特别是提倡探索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结果创新、应用创新无不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实践正在证明,数学建模的教学与竞赛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创新是数学建模的生命线。无论是机理分析还是测试分析都是需要本着符合科学的精神去创新、去建立新的实用模型。在数学建模中,对给出的实际问题,一般是不会有现成的模型,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面临新的实际问题,现成的模型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创新,建立新的模型。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根据数学建模竞赛的要求,要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写成论文,因此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文字表达水平;竞赛要求三个同学在短短的三天内共同完成建模任务,他们在竞赛中就必须分工合作、取长补短、,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四、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间的相辅相成
以实际的工业、经济、生物等问题为载体,以大学生基本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自学、文献阅读、讨论、试验等方式,“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可以实现一个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通过学习查阅文献资料、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数学软件(即数学实验),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技巧与方法(即数学建模)。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了解,使同学们数学方法应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融合教学能走出一条“从课堂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堂”实践性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将深受学生欢迎,它的教学无论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能发挥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树铁.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傅英定,成孝予,彭年斌,等.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电子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81-184.
[4]宿维军.数学建模活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32(5):867-868.
[5]贾晓峰.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与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改革[J].工科数学,2003,16(2):79-82.
[6]李心灿.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些实践与思考[J].工科数学,1999,15(6):35-41.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4
摘 要 本文以沈阳市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大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外体育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沈阳市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影响因素 对策研究
一、对影响沈阳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沈阳市大学生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总体较好。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影响因素中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上主要有没有活动气氛;缺乏场地、器材设施;学习负担重;没有活动时间;在主观方面主要有没有兴趣、不喜欢运动;身体弱、怕别人笑话;缺乏练习同伴;没有运动习惯等等。通过研究发现,影响沈阳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观因素是主要原因,对问卷中所反映的情况我们做了一些访谈和实地的调查,发现问卷中所显示的问题的确是存在的。在此,我们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缺乏场地、器材设施
通过对沈阳市几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着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学校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物质保证,学校运动场地设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另外,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价格定位不合理,体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加上近几年学生人数剧增等原因,使目前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体育活动。所以,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的场地和器材不能够满足使用的需要。这已经成为了制约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的最主要的因素。
(二)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
通过调查显示,总共有38.9%的学生认为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由于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课程的种类很多,在课余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的学习,所剩时间无几,无暇顾及体育锻炼。
(三)对运动没有兴趣、不喜欢
在对沈阳市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对运动没有兴趣、不喜欢的学生占到了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5%,也就是有1/4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本身就没有兴趣。在一般情况下,外部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内在的需要,这一部分学生对运动没有兴趣、不喜欢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决定。一是对体育运动对于身心发育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二是没有从体育运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四)缺乏组织管理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学校平时的体育活动管理存在较大意见。由于高校公共体育课仅仅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开设,进入大三年级之后,体育项目缺乏教师监督与组织,加之体育选修科目的减少,以及场馆晚间很少对学生开发,使得学生无法开展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许多热爱健身的学生不得不到校外的健身房开展体育锻炼,但是由于健身俱乐部收费高,加之缺乏专业教练的指导,使大多数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望而却步。
二、对策研究
(一)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发挥组织和宣传作用
在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好组织和宣传作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主导思想,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继续加强对课外体育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
(二)学校领导和体育主管部门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
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校。所以,学校领导和体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建立一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加大力度组织、监督和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保障体育课程课时的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场地。
(三)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力度
继续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高效地利用学校的一切现有设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经费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逐年增加,对已有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要妥善保管。
参考文献:
[1] 郭昇平,琳芹芳.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
[3] 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5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学校发展 教师发展 大学生培养
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高校发展、教师发展及大学生培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对科学研究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和阐述。
1.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与开展的地方,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科研素养,形成一定科研能力的大学生,这个任务的实现得益于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大学学习,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了解相应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在毕业步入社会后很快适应其相关领域的发展需要。无论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国内重点高校,都将科学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对于推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
2.科学研究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上好课、教好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课题、科学研究论文也已成为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3]。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在个人事业上取得发展,就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对教师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学生创新训练等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项目在高等学校的开展,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只有在自身科学研究上取得一定的进展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科研活动加以指导与帮助,这就要求教师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从另一角度看,教师通过科学研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可以很自然地将这些前沿动态融入自身的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更新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科学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科学研究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对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将大学生的科研素养的按组成要素分成四个要素: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4],这其中每个要素的培养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大学生通过参加一些科学研究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特别是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很多大学生都觉得单纯的书本知识比较枯燥乏味,似乎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参与科学研究,能够让大学生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内容,提高兴趣,从而端正对该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态度,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对其能力培养的一个系统工程[5]。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不仅是动手做实验,而且要从文献查阅开始。大学生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初步学到凝练科学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对英文文献的阅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随后在课题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小组合作的课题研究,能够促进大学生与人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最后在课题的总结阶段,通过科学论文写作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这整个过程的进行无疑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大学生通过科学研究的参与,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已逐渐成为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教师的科研素养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大学生的包含科研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改善,高等学校也因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得到发展。因此,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动力,是高校教师进步的动力,也是大学生培养的有力手段,科学研究已经并将继续在本科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雁.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60-61.
[2]张金安.科学研究在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8:68-69.
[3]陈长喜,卢秉福.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机制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59-61.
[4]占梅英.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探索――对Z校“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的个案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6
关键词: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实践;科研;健康传播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
1.医学生的媒体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需要申正付等人对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医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聊天,医学生在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媒介对他们的“精神麻醉”所带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2.媒体负面形象对医学生的消极影响较重作为今后治病救人的“天使”,医生需要在大学时代不断形成时代担当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历史感、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使命感。然而当下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实报道以及报道之后缺乏事后正能量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医学生对今后的医生职业产生恐惧感。“由于相关教育的缺失,其网络媒介素养储备已经滞后于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速度,不仅会造成网络媒介的负面作用凸显,也会使作为‘社会公器’的网络媒介的社会形象持续走低。”这呼唤高等医学教育重视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让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增强社会理性的能力。3.频繁接触新媒体,但缺乏伦理道德诉求调查显示,每天上网1个小时以上的医学生占90%左右,网络论坛、网络通讯、网络游戏、收发邮件等都体现出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强烈认同。但有些情况使人担忧,曾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经历的医学生占52%,承认自己有网瘾的占16%;另外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也非常大,甚至将网上的不良行为带到网下,触碰社会道德底线,违公德,人生目标模糊,丧志。
二、确立实践支点,构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教育模式
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素质教研室从事媒体研究的教师多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一位老师拥有在国内著名大学从事传播学博士后的研究经历,可以说,教研室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满足了需求。不过,凝聚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打造好师资队伍之后,是从事科研还是从事教学改革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教师。事实上,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改革两者之间并非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处理得恰到好处,会实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仅就当下教学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教学相长一词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互动。我们在积极推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科研转换于教学、将教学改革服务于科研,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是纽带,是连接不同方面的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以学生为基点,带动科研和教学,从而将成果反哺于学生。具体做法如下:1.将教师科研作为服务医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和支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教师成立多个指导小组,协助学生进行独立问卷调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成果。例如,调查报告《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四川南充市的调查》主要调查了新媒体下当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通过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测量、了解大学的人际交往行为的发展现状和一般影响因素;客观地用4个维度因子来评价大学生的交往困惑,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交往行为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一成果不仅是学生了解自身媒介素养的过程,而且作为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论文的调查数据被樊九思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研究》所引用。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媒体状况,尤其是运用新媒体的行为和心理,才能够准确把握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媒体传播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较为精准地开辟出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来。2.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媒介素养的调查实践活动这些调查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解为学生科研题目,由学生完成,目的在于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实践,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训练学生的媒介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次系列调查是以川北医学院2016年度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为依托,搭建实践平台,大胆放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调查队伍。学生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思考媒介素养问题,形成了系列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论文。诸如《中国甘肃网的健康传播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西昌市药品广告对购药行为影响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12期)、《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23期)、《医药广告健康知识传播研究:基于华西都市报的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第23期)、《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以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为例》(《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第8期)。这些具体成果均是将科研与教改相结合,教师设计题目和调查思路,学生全程参与,全面主导和参与数据调查、社会实践以及书本知识向社会服务方面的转化。实践证明,学生立足教师科研,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行之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上文提及了当下医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以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依赖于课堂的知识灌输和间接感受,缺少亲身体验和感悟。但学生的实践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课堂延伸到了课下,学生带着疑惑,以实践方式调查基层老百姓的媒介素养状况。医学生不仅亲身感受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基层老百姓的接触反观自身的媒介素养状况,从而实现了学生动态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媒介不仅仅具有满足自身需要的特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媒介改变周围的人乃至社会。可以说,学生实践活动的这一支点解决了医学生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医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学习媒介素养知识的问题,以及教师教改与科研的矛盾。3.改革和完善医学课程体系,加强健康传播的课堂教学以上成果均是学生全程参与完成的,在调查中学生充分考察了媒体与老百姓健康素养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了医学教育对健康传播的某种程度的忽视。健康传播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是能够有效地将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实现最佳结合的一门学科,同时这门学科也适应了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社会医学的内在需要。然而,纵观医学课程教育体系,健康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缺席”了。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都没有将健康传播学科纳入体系之中,侧重点依然强调媒介对健康知识的传递作用,没有看到媒介对健康传播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人文素质教研室积极申报川北医学院开放性实验项目“四川省基层健康传播现状的调查实训”,进一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吸纳各个专业学生参与进来。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计86人参与进来,培训人数达174人次,开设《健康传播的今生与来世》学术讲座2场次。另外,以人文素质教研室为主体,联合预防医学系和护理系,面向全校各专业拟开设健康传播学课程的公选课,让学生获得健康传播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三、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展望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寻找实践基点,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教学改革三者融合起来,以学生的媒介实践为支点,带动科研与教改,本文称之为“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学生的媒介实践,科研与教改分别是“两翼”,这是川北医学院实践活动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弥补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单一模式。一方面,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双向结合、深度融合。教改不是教师一人行为,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最终提升教学效果的活动;教师科研同样可以从学生实践中获得新材料;学生素养在教学与科研的反哺中获得提升,并且转化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以点带面,拓展教学成果的收益面。本文提出的科研、教改与教学实现的互融互动效果是学生和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了依托,教改活动有了实质基础,科研也获得了实践养分。尤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消极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以主人翁姿态思考和实践媒体素养。例如,口腔医学系学生聂娟、樊琴、郭晏汝等将其实践成果《四川省二甲以上医院官方微博的宣传管理的调查分析》《医院官方微博宣传现状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上报参与第十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活动得到了新的延续。临床医学系学生高兵、罗阳、李淑婷等以《成都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的关联性分析:以慢性病为例》为题,积极参加“青年中国行”2016年度的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比赛。学生获得更大实践平台的愿望自发而生。尽管我们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医学生的媒介素养在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然而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除了健康传播之外,还应该多挖掘能够担负起医学知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重任的课程或知识载体,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形式。又如,如何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改变媒介实践活动中大一、大二学生偏多,大三、大四学生偏少的状况,使媒介素养教育长期化。再如,需要开拓多种方式将学生的调查实践成果进行转化。一是向科研成果转化;二是为社区乃至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三是积极协助参与社会成果的转化,服务百姓;四是将学生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价值存在感。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而没有终点的工程,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也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等.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