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济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济分析

企业经济分析范文1

关键词:企业经济;规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中国确实是老话题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标。然而,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却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峻的资源、环境现状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国际竞争力也难以提升。特别是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很大,给我国经济造成剧烈波动。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争取其中很低的附加值,换取巨大贸易顺差以及大搞建设,重复投资的宏观政策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副作用。

基于以上企业活动分析理论和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企业活动分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提出新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的重心要转向信息化。在一个企业当中,做好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相关于各部门、各员工工作的统计问题。尤其是经营者和决策者,要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思路清晰,最后通过这些数据有所发现,找到不足,制订规划和计划。最终用它来指导工作,使企业正规有序的发展。另外信息化是在当前背景下的一个大趋势,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接轨,更要求企业去了解外部的信息,取长补短,学习其它企业的长处,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使一个企业始终保持新鲜的血液,保持青春的活力,不至于被淘汰。

(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企业每年要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且把它下达到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部门,适当的时候可以用竞赛或者考核的方式,来调动各部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达到自己的任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和价值,同时这需要各部门以及领导者共同的努力,大家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部门做到最好,达到指标,从而增强各部门员工对自己部门或者自己企业的认可度和关注度,甚至达到一种骄傲和工作的满足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个企业的指标和经营任务,换句话说,只有把员工各部门的利益融入到企业整体的利益中,使员工和企业各部门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才能使员工工作充满热情,充满活力,从而使企业的业绩蒸蒸日上,在此基础上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祥和的企业人文环境。因此,在企业中,把工作分配到部门,细化到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三)使经济活动制度化制度化。是使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营,并日趋完善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企业各项事业能够正常有秩序发展的保障,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使员工有心理保障,使公司的一切稳步运营,如建立完善的升职加薪制度,这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得到心理安慰,从而更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分内职责;又如建立开会制度,每周一次或者两次的例会可以使员工总结,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分享到工作经验,从而使资源共享,促进学习和交流,另外在开会之后可以有信息公示,从而达到协调和推进的目的。

(四)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包括定期的考试和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和企业领导的素质,不断完善企业的机构和人员。另外,也包括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长期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和部门,要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的热情度,另一方面,对于建议实施起来不理想的,也要即时给予指正和及时的修补,对于触犯公司条例,屡教不改,损坏企业名誉和利益的员工和部门,也要给予相当的惩罚。总之,一个企业定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并且不断更新不断创新,使这种制度适合自己的企业,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合理地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在企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客户数据的分析、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对产品数据的分析、对经营额数据的分析等,只有把数据分析得精确,才能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知道盈亏,并做出下一步的计划等,只有针对准确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才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并且有针对地进行运作,如针对哪些客户群体或者针对哪些市场,另外可以能过准确的数据分析出接下来主要针对哪件产品来进行运作,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并创造更大的效益。

如果不进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有的企业收入从表面上看是增长的,但是实际上却是亏损的,因为它直接的支出少,但是潜在的支出却是远远超过了收入的,有的企业从表面看出现了一时下降的情况,但其实际上却是在盈利的,因为它的支出情况始终是在盈亏范围之内的,有的企业在短期看上去是盈利的,但是从长远看来却是亏损的,因为它在前期的整体投入和后期的续投入超过了它整体的利润。所以对于企业盈亏状况或者企业某项业务的盈亏状况的分析,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及时监控,尤其是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者,更是要对形势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运筹帷幄,把握市场,及时总结,制定更加有效的措施,扎实地开展规范的企业经济分析活动,使劳动组合,经营机制,员工素质和资金投入等都处于最佳组合的状态,从而最终实现用最少的投入而取得最多的效益的目标。

在社会大发展,经济大繁荣的今天,企业经济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只有与时俱进,规范地开展企业经济活动,正确进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优质的服务,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在企业的发展中无疑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每位领导和经营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企业经济分析范文2

一、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的现状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同时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期间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日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及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势必对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建筑工程行业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致使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而由此暴露出的问题亦是相当突出。由此可见,加强对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策略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节着重谈论施工成本控制及工程造价两方面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施工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下列两点:

(1)施工成本控制的参考依据严重缺失。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必须以详细的标准为参考依据,但我国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建设规模、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参考度大幅度下降。尽管多数施工单位根据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要求制定有工程目标成本,但实际工作过程却因所制定的目标成本太过简单而未落到实处; 此外部分施工单位仅根据已有经验来制定工程目标成本,此行为势必导致所制定的工程目标成本与实际生产要求严重脱节。

(2)奖惩制度缺失。建筑企业运营情况直

接影响着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职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即采取健全的奖惩制度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均未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因此不同岗位或部分的权责利表现出不对应现象,由此势必影响到企业职员积极性的调动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2、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具体可概括成三点:

(1)投资预算的准确性缺失。尽管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历过多年的发展过程,同时投资预算方面的完善程度亦有所提高,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致使投资预算制定过程缺失可参考的理论体系,进而导致所制定的预算与市场价格难以同步,此时势必引起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成倍增加。

(2)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难以达到要求高度,因此工程建设管理的效果亦不可能满足既定要求,此时势必引起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大幅度增加。c. 我国建筑工程投资体制不健全及业主的干扰过大致使建筑工程建设的随意性相当大,进而势必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及功能的实现,甚至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完善策略

1、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所谓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就是指组织结构体系要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项目大小相匹配。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快速发展壮大是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在组织体系的设计上应该以高效和灵活的项目为首要目标。另一方面,建筑型企业领导团队因素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管理层的组织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建立自主型组织结构,高层管理者要将目标管理和资源分配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要把企业战略性布局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中层管理者则需要把目标管理和实施过程想结合,持续规划和完善细则工作制度;基层管理者需要确保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公司制度来进行。在整个项目进度过程中可以建立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更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在某些类型的建筑项目中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式就是采用虚拟组织结构,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平台上共享优秀人力资源、行业信息和先进技术资源等,这将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企业高效率高灵活度的发展。

2、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牌效应,二是盈利能力。这其中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资金筹措、规划设计、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和营销服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比较多的是企业的短期盈利问题,要想在以上五个方面都表现优异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建筑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把项目管理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本身运作更大和更多项目的能力。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对建筑企业来说,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非常重要。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此类建筑型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企业管理层要广泛接纳和吸收各种外部人员和各种文化以优化自身;要不断运用管理创新等手段,提升企业自身的各种条件,为成为具有优秀企业文化和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打下基础。

树立企业品牌与企业形象。建筑企业首先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来制定企业形象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其次在公司内部制定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规范来引导企业和员工的对外形象。根据企业每一个项目的影响和累积,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才能得到逐步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经济分析范文3

【关键词】 经济活动分析 财务分析 工程技术分析 税务分析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ctivity analysis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大型工程施工企业在充分认识到经济活动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深深地体会了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提高与促进作用,全体领导干部也深刻的体会到经济活动分析的管理效益,有效帮助企业目标实现,全体职工得到切实的利益。从事多次的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深入的探索,思考,关于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发展到得到更高层次结论—经济活动分析不仅是延伸到深层次的财务分析,而是一个涵盖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税务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分析。

1.在财务分析方面

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发展为深层次的财务分析,是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经济竞争发展的结果。激烈的竞争中,工程施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分析不再满足于横向对比同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纵向洞悉企业发展趋势,而深入提取财务精髓,深究项目可行性,增强项目测算预算控制成为经济活动分析中财务分析的必要重点。在进行考核指标的分析时,一般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的不仅局限于利润指标的考核分析,而逐步发展到经济附加值(EVA)这一指标的考核分析,充分体现了财务分析研究投入和产出的精髓之处。一般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一般意义上的财务分析指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而近几年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的发展,不仅包涵项目施工活动的事后分析,更注重项目的预测与策划,和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预算的控制。 工程项目在投标过程中企业严格分析市场行情和自己的施工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测算施工收入。中标之后,首先第一项工作就是项目策划,做出各道施工工序的材料、人工、机械、直接费的各项明细预算和各个具体详细的施工进度控制时间点,为施工过程中根据严格控制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工程结束时到达工程施工的目标,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务分析不可能达到的。

2.在信息管理方面

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发展为连续的实时动态的经济活动分析。在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无不渗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中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及时性和实时性。经济活动分析不再是定期的分次的非连续分析,而是连续性实时性的动态控制与分析。如同各类工程绘图工具不仅给施工设计技术人员带来了准确无误的制图,还能从各个方位,不同角度的清楚设计图。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分析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个信息使用者不用在规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清楚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而是能够实时明了企业的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更有效地分析与过程控制。如信息网络的与各种资金管理软件结合应用,企业的各层管理者不用等到财务报表报出后方可清楚企业的资金情况,而是随时明了企业资金的执行情况。

3.在工程技术方面

经济活动分析发展为各项专业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在越来越重视经济活动分析的大型工程施工企业中要求将工程施工技术和成本控制完美的结合,只有将专业工程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真正变为生产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利器,实现专业工程技术的应用价值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发展。预测与分析每一项专业专业工程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针对性的开发激励与促进推广应用,增大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砝码。这就要求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不仅有技术,还要有先进的经济分析的意识,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工程施工行业的竞争在于保证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工程服务,关键的在于各项专业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非常重视技术管理的同时同样重视工程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分析管理,项目成本控制,必须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经济意识。有经济活动分析意识的技术人员 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是在施工计划中合理安排资源,最大限度的压缩工期。工期的缩短立即会带来周转材料与机械设备租赁费的降低、管理费及管理人员工资开支的减少、财务费用的节约、其他社会成本支出的降低;施工技术人员有经济分析的意识,才能在施工方案、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中充分考虑成本因素,编制施工方案时综合考虑对比各种可行方案的成本而不仅仅是考虑施工方便。

4.在税务分析方面

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发展成为研究降低税负工具的分析。一个工程项目如何降低税负成为工程施工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这要求财务人员努力拓展知识面,既要掌握扎实的税务知识,又要提高实际业务能力,研究税务技巧,合理避税,降低税负。在相同的工程项目上如果合理的应用税务技巧将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税金费用节约。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总的施工产值如果是8000万,而工程采购采购材料就占6000万,施工费2000万,同时假设采购成本5800万,即采购成本利润率3.45%,那如果按照营业税税收的规定需要缴纳240万的营业税。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符合一般增值税纳税人的资格,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 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这很明显是一项增值税的混合销售业务,那很明确2000万需要缴纳营业税60万元,6000万工程采购收入需要单独签订材料采购协议,6000万元的销项税额为1020万元,5800万元的进项税额为986万,于是应缴纳增值税34万元,这样虽然整个8000万的工程项目需要签订两个合同,也就是2000万施工费的建筑安装工程合同,6000万的材料采购合同,但两个合同的税负为60万元与34万元的合计为94万元。如果对8000万的整体签订一个工程施工合同,那就需要缴纳240万的营业税。当然具体什么时候签订整体合同什么情况分块签订合同,这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分析平衡分界点,过于平衡分界点的分块签订合同可以工程项目降低税负,低于平衡分界点的签订整体合同才能降低税负。可见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成为研究降低税负工具的分析。

大型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发展,经历了量的飞跃,质的升华。发展为深层次的财务分析,连续的实时动态的经济活动分析,是各项专业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在税务分析方面为研究降低税负工具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财务成本管理ISBN: 9787302206781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1《财务成本管理》编委会.

[2]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税法第2章增值税64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企业经济分析范文4

确定目标,进行目标分析,是分析评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以往研发失败的农机新产品中,很多是因为目标分析不明确导致的。对目标分析的精准把握是农机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错误的目标分析会导致整个新产品开发工作的失败。确定目标就是要明确农机新产品开发要取得的最终成果,诸如新产品系列的开发、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的提高、销售收入和净收益的增加等。目标的实现往往受各种条件限制,因此限制条件分析即可能性分析必不可少。限制条件分析的重点在于物质资源限制方面,比较选择,找出敏感因素,进而分析和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技术方案的抗风险能力。

2搜集整理资料

作为分析评价的基础,资料收集要尽可能完备,且与所要开发的新产品项目有相关性。对于农业机械行业来说,收集的资料包括行业结构特征、经济、技术和生产4个方面,来源于农机行业和各个农机企业。行业结构特征包括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的情况、用户和市场的情况等;经济方面的资料包括产品制造成本,按项目、按零部件分解的成本资料和使用成本资料、经济效益资料等。技术资料包括农机产品的技术、性能和结构参数,通用件和标准件的使用比例,产品的设计规律、使用范围等;生产方面的资料包括企业的硬件基础设施、研发能力、产品产能、专业化协作水平、工艺装备程度、销售和供应采购情况、售后服务能力等。在资料收集完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原始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较为清晰地反映所开发农机新产品的特征和全貌。

3列出备选方案

在全面掌握信息资料,正确衡量企业进行农机新产品开发所具备的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根据既定目标拟定多项备选方案,列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一般而言,拟定的备选方案越多,被选中的最优方案的相对满意度就越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行分析评价前,应根据掌握的信息资料先策划和编制若干可行方案,进行初步筛选,留下若干备选方案供进一步评价择优。

4分析评价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的分析与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定量分析指分析一个被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或所具备性质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对几个对象的某些性质、特征、相互关系从数量上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也用“数量”加以描述。备选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后,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方法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排序。

4.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采用比较、归纳、总结、演绎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认识其本质规律。定量分析客观、准确,应用愈益广泛,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定性分析,特别是在农机新产品开发中,许多因素,如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等难以定量,只能采用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时,要重点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如他们的经营战略和方式、技术和经济实力等。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长处,弥补缺漏,确保开发出的农机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2定量分析

对农机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是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重要内容。定量分析就是利用统计学上数据分析和检验的方法对调查资料、数据等进行数量上的分析研究,通过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计算出各个备选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从而反映出各个方案的实施效果。技术经济指标是一组指标,如反映项目盈利效果的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利用率等,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备选方案的实施效果。

4.3综合分析评价

综合分析评价是对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企业进行该项农机新产品开发工作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并从利、害两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还要结合技术经济指标、利弊等多方面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在综合分析时还需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是分析技术方案中某些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的综合分析。在农机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中,技术方案包含的不确定因素有多个,例如: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投资规模、生产成本要素等,各因素的变化对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不同。技术经济分析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是对各个备用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价其经济效益,进行方案选优,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对技术方案的分析评价所采用的经济数据大都来自预测和估算,而实际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方案实施后的实际效果可能与实施前的评估结果不符,影响了技术经济评价的可靠性。为使技术经济分析更科学,评价结论偏差减小,对某些主要技术经济因素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评估其变化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对策尤为必要。

5选择最优方案

方案择优是整个农机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工作的最终目的。经过多次反复比较,对比综合评价结果与方案要实现的目标,选择最优的可行方案。如果没有最优可行方案,应重新确定目标或进一步修改完善备选方案。

6提供决策

把所选择的最优可行方案推荐给农机企业的最高管理部门,由其进行最终决策。至此,一个农机新产品开发策划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工作完成。

7结束语

企业经济分析范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成熟,国民GDP的稳步攀升,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消费潜力和经济发展实力的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使得嗅觉敏锐的国内外风投们,嗅到前所未有投资机遇,国外企业及投资机构的热钱大规模席卷我国,使我国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的态势。尽管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紧缩银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一些列救市措施,但是在高企的房价、物价面前,调控力度只能说是收效甚微。GDP的持续攀升,在拉高物价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企业在经营成本与日俱增和用工慌不断来袭的双重夹击之下,只能通过压缩利润,提高薪酬,留住人才,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然而,任何经济体系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要以风险评估和投资获益率的高低为前提的,因此,研究经济管理在企业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势在必行。

二、运用经济管理杠杆,强化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

(一)创建违规问责与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经济运营风险的有效内控

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企业经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企业应基于管理需求与企业整体利益,由风险层面分析企业经济运营状况,并展开其内控系统风险的综合评价。经济评价具体内容为,企业经济内控体系识别预测风险能力、已知风险内控体系创设防控措施良好适用性、以及控制风险程序切实有效性等。基于设计企业经济内控制度受到企业效益成本原则的影响制约,因而无法实现面面俱到,我们只有准确明晰经济控制关键点,才可提升企业经济内控制度有效性。经济控制关键点,主要指企业经济活动与业务流程之中较易引发风险的各类环节,我们应对每一项控制关键点实施量化风险分析,对涉及关键环节人员实施全面培训,培养其形成科学的经济管理风险理念,并意识到经济评价风险信息对企业产生的决策影响。另外我们应明确企业经济管理风险流程中各主体承担的责任,采用专业经济机构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方式,完善制定企业员工的奖惩措施,令各经济控制点始终保持对经济机遇与风险谨慎态度。为杜绝企业的经营投机行为,我们应在企业内部引导员工正确树立业绩观念,转变传统只依靠利润考核为单一依据的评价方式。通过调整企业风险收益,结合考核企业非财务指标,从而良好抑制企业高风险的投机冲动。再者,我们应强化企业员工的违规问责,提升企业全员防范经济风险意识,有效抵制机会主义的不良行为,全面提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与质量。

(二)实施风险通报机制,强化企业的经济运营内控水平

为了完善企业经济风险内控管理效果,企业应优化建立企业内部环境,依据相关企业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建立企业经济运营的议事规则与治理结构,明确执行、决策与监督各方的经济权限,创设制衡机制与职责分工体制,强化员工后续教育与在职培训投入,进而合理打造学习型企业组织,提升其经济运营风险管理的综合能力。企业经济内审单位,应独具发展眼光,合理预测与充分了解国内国际行业形势与企业发展需求,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可行性、决策、预测统计、产出投入、流程图、因果分析,并准确预测企业目前与未来的经济风险危机,进而对其经济内控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实施客观评价。监督企业经济内控管理进程中,倘若企业内审机构发现内控制度欠缺对经济风险因素的有效制约,则应及时沟通联系企业管理层,通过全面通报,促进企业及时实施经济战略化调整,采取应对经济风险的科学措施,例如控制损失、风险分离、转移风险、保险方式等缓解与纠正企业经济内控缺陷及薄弱环节引发的不良后果,进而强化企业内部经济风险内控管理的综合水平。

三、运用经济管理中薪酬体系激励制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持续发展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制的制订,需要企业以公平、公正为前提基础。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对薪酬差异性的关心程度较薪酬本身的注重程度更高。由此可见,薪酬管理体系的制订,要想科学发挥激励性,我们必须确保其公平性特征。倘若员工产生分配报酬的不公平待遇之感,便会引发不满情绪,则薪酬激励正面效应便无从谈起。企业要想提升人力资源激励管理效果,还应努力提升人员薪酬水平。这是由于较高的薪酬等级水平可对外形成显著的企业竞争优势,令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形成高涨的工作热情与努力拼搏积极性。对于薪酬层次的管理,企业应将其适当拉开,令其通过对比形成更为持久的内在动力,激励后进人员、勉励与鞭策先进人员。当然薪酬层次我们不应拉开过大,不然会对其公平性造成不良影响。再者,在薪酬系统设计阶段中,我们应注重薪酬内容中客观固定的部分,确保其维持良好比例,进而令员工具备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并最大化提升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管理的有效性。

企业经济分析范文6

关键词:翻译产业;前景;上海世博会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244-02

一、翻译产业概念

对于“翻译产业”的概念及范畴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朱宪超(2005)认为,广义的翻译产业指“与翻译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狭义的翻译产业指“以翻译的语言、文字或手势为载体的服务或产品”,即“翻译服务产业”[1]。

从经济学角度上说,翻译产业(Translation Industry)是“翻译+产业”的结合体,它既具有“产业”概念,又具有翻译行业的特点。参照中国对产业的划分(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翻译属于服务产业,属第三产业范畴。尽管国家统计局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未将翻译列入其中,但已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对照这一定义,“翻译产业”可以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语言或文字翻译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

二、翻译产业范畴及结构

“翻译产业”不仅包括翻译公司提供的翻译服务(含同声传译、翻译培训及翻译技术等),还包括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中以纸质、网络或影音等为媒介的对外文化交流或对外信息内容传播等。广义上翻译产业的范畴是开放的,其内涵或外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而不断地延伸。狭义的“翻译产业”指翻译公司所提供的翻译服务产业,以翻译活动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为标准,以译出的服务或产品为载体,主要包括口译(同声传译和交传)、笔译、手语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等。

翻译产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边缘层及相关层。核心层指的是传统的人工翻译服务,它包括笔译、口译和手语翻译;边缘层即指以翻译服务为主体或目的,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产业,也称人机结合,包括软件和网页的本地化、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等。翻译产业的相关层指其他与翻译相关的活动,如翻译培训,图书翻译,影视作品翻译,翻译软件或翻译机器的研发、生产或销售,多语言语音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或销售等以研发、生产或销售其他产品为主导的一系列活动。

翻译是在人类互动过程中,将口语或文字在不变更原文意思之前提下,将自然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活动及过程,由此衍生出四种翻译活动形态,即口语翻译(包括同声传译),文字翻译,手语翻译和机器翻译。这四种翻译活动的最终产出为以语言或文字形态呈现的翻译服务,参与翻译的最终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者,翻译公司和同声传译构成了翻译产业的主体。

三、中国翻译产业发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尤其是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与融合步伐的加快,中国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根据ABI(Allied Business Intelligence Inc.)的统计报告,2003年全球年翻译产值超过130亿美元,亚太地区占30%,中国大陆市场约为127亿元人民币。2005年世界翻译市场的规模达到227亿美元,中国大陆翻译市场规模为210亿元人民币,中国翻译市场需求正面临着急剧膨胀的趋势,翻译产业正作为一支新兴的生力军登上中国的经济舞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正变得日趋频繁,同时,国内基础建设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大批外国投资商将目光转向中国,使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成为国际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翻译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昭示着中国翻译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有各种经济成分组成的翻译公司近3 000家。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而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工商局企业登记注册处资料显示,全市1998年以前以翻译公司、翻译中心或翻译社的名义注册的企业有109家,1998年以后注册的公司79家。而实际上北京现有400多家公司从事翻译业务,同时涉及旅游、公证等咨询服务领域。目前国内(除台湾、香港、澳门)有注册翻译公司263家,其中在北京的约占37%,在深圳的约占14%,广州、上海各占6.4%左右,南京的约占4.6%[3]。

翻译公司的服务种类和方式日益繁多,包括人工翻译、机器翻译、翻译软件以及网站点的地方化等。如今,翻译行业得到了许多知名企业的关注,形成了规模化的发展优势。翻译服务市场年产值迅速攀升,2003年为110亿元,2005年为200亿元,2007年则达到300亿元,2009年则达到400亿元。

近年来,翻译已经从原来的政府和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工作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翻译服务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正成为文化经济中仅次于教育行业的第三大文化产业。

四、上海世博会给翻译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