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财务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业财务分析

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1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评价;风险管理;AHP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63-02

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可进行定性与定量系统分析、决策分析、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以不同层次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由AHP基本原理可以看出,它可以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将复杂的难于定性分析的问题转化为简捷明晰的定量分析问题。

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其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当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多时(如超过9个),可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层次。

1.2.2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或优劣、偏好、强度等)的认识,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当相互比较因素的重要性能够用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值说明时,判断矩阵相应元素的值则可以取这个比值。

1.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的主要过程是,将判断矩阵A的特征问题AW=λmaxW的特征向量W规一化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为进行层次单排序(或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一致指标Ci=λmax-nn-1。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0时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满足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其中修正值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1。

1.2.5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这一步骤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如果B层次某些因素对于Aj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为CI=∑mj=1ajcij,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C则B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CR=CI/RI类似地,当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2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

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模型研究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9个。他们分别是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管理能力、成长能力及现金能力,他们构成了AHP分析中的准则层。二级指标9个,他们分别是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金利润率、总资金利润率,资金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金增长率、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总资产能比。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2.2 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处理

利用专家咨询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再求矩阵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然后进行逐层的排序,最后得到总排序,即测评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和项目权重。通过具体计算,我们得到描述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准则层的权重值,即支付能力T1= 0.22,偿债能力T2=0.20,资金管理能力T3=0.24,成长能力T4=0.15,现金能力T5=0.19。由于0.22+0.20+0.24+0.15+0.19=1,故不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根据AHP原理对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最终得出企业的风险评级值,为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3 模型的应用

下面以中国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阐述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方法。该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山东省建筑业的骨干企业,是具有对外经营权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各类综合性项目的设计、开发与施工。公司成立十几年来,经营业绩良好,在同行业中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逐步提高,1997年5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3.1 财务风险水平的评价

为便于分析公司的风险水平及风险因素,根据1996~2006年该公司财务报表和同期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了该公司的九项财务指标。将数据输入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分别得出该公司风险评价值(0.56)和同期建筑业的风险评价值(0.87)。

3.2 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建议公司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措施:

(1)凭借自己优良的信用,继续争取金融机构更大的支持,扩大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2)加强内部管理,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使公司在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后获取预期的高额利润。

(3)建立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采用BOT方式承包工程并进行综台开发,这既可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也可避免市场波动风险。

(4)将其大量营运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如进行安全性好、流动性高的国债回购业务,在保证公司偿债能力的前提下,增强其盈利能力。

(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权衡盈利性和风险性,合理确定应收账款投资额。

4 结论

本文在AHP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根据风险来源特点构建了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案例结果表明,模型不但能准确反映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而且能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李秀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1999.

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2

建筑企业指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活动的企业。与一般生产企业相比较,建筑企业产品具有体积庞大、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活动呈现出流动性、技术复杂性、露天高处作业等特征。建筑企业在技术及设备上的竞争优势通常具有短期性,其技术大部分已经比较成熟,而新设备的带来的竞争优势会因其普及使用逐渐消失。根据生产要素划分,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力构成呈现多样化。建筑企业的这些特殊性使其财务管理也有别于其他企业,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创造性满足用户的需求成为建筑企业的生存根本,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所重视。信息化的快速进程使建筑企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就要求建筑企业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利用数字化手段来全面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企业管理的重点也由传统的物资管理转化为对人力资源和信息的管理,建筑企业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也都在不断地改变。

2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良好的管理监督机制

目前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视,并且确立了相应的财务制度,但是在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以及监督措施方面仍然有欠缺。执行力度薄弱或者不到位的现象成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难题,企业无年初预算、无计划开支、无成本控制、无费用限制、挂账不清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导致建筑企业财务秩序混乱,经营质量低下。而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没有起到应用的效果,目前建筑企业的监督多来自于外部机构,例如工商、税务、银行部门等,而这些部门通常从各自的角度自行其事,不能兼顾其他,因而无法对建筑企业形成全面有效地监督。

2.2职能部门权责划分不清晰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也应该有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部门权责不清现象广泛存在于建筑企业,职能部门行使职权而不愿承担责任或者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或错位现象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也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加之有些工作人员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规不守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越发混乱。

2.3企业内控制度薄弱

由于建筑企业生产活动的流动性和各项目的独立性,企业的内部控制难道也高于一般生产性企业,财务内控环节也显得格外薄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存货管理不善,许多建筑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成本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周转不灵。二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建筑企业生产活动通常是分项目完成,生产过程中企业常会临时购置固定资产,而这部分资产往往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三是应收账款控制不力,建筑企业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相应的资金回收期也相对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有些企业没有制定严格的赊销政策以及有力的催收措施,加之不按规定计提坏账,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成为呆账,造成企业账实不符的现象,更影响企业的资产运转和经营效益。

2.4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尚需改善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机构设置多为金字塔型,层次繁多而效率低下,观念陈旧缺乏创新,这种形式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账务处理、成本核算、报表等财务管理活动均需要通过电子、网络等手段进行。传统的金字塔式机构设置不利于实现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知识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更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以便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好的运用新的知识与技术。长期以来,受传统财务制度的约束,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理财观念比较滞后,对很多财务管理理念关注不足,缺乏主动学习财务知识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信息的竞争,企业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对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改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面对新经济时代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意识,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建筑企业必须树立利润最大化观念。获取高额利润是任何企业的根本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各项目成本、收益、费用、资金等作出严格的控制,并且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强每一个生产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其次,建筑企业要具有现金流意识。现金流相当于企业经营运行的血液,是衡量企业财产和价值的指标。现金流是企业所收到的并可用于再投资的现金,循环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现金流量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建筑企业生产活动本身具有很强流动性,增加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难度,更应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重视程度。再次,建筑企业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复杂多变,因此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统领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企业只有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通过控制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才能带动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活动。最后,建筑企业要具有防范市场风险的观念。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给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市场不稳定导致建筑企业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要自负盈亏,稳定成本收益关系,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高度警惕市场的潜在风险,尤其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更应具有强烈的市场风险发现及防范观念。

3.2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加强内部审计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筑企业应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内部稽核、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原始记录管理、岗位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组织等一系列的财务制度,密切监控企业的资金、存货、应收账款、成本核算等诸多项目,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确保企业现金流健康运转,保证企业财产完整安全,促使企业经营活动高效运转,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建筑企业不仅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内控管理,更要对规章制度和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控制,以保证企业各项活动都能够按程序进行。实行严格的内控制度,加强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职务分离制度,即合理安排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岗位,明确各职务的权责。二是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财务相关人员的授权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范围。三是建立财务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包括企业的核算流程、财会工作规则,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部门职责、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四是建立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资金用途合理和资金数额账实相符,确保企业资金链健康运转。五是建立项目成本控制制度,建筑企业项目成本费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建筑项目施工成本通常较高,其耗用材料品种较多,除主要的钢筋、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外,还有伴随项目产生的临时设施耗费,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严格的材料物资管理机制,做到消耗有定额,避免不必要损耗并及回收、归整用于周转的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3.3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3

我国经济建筑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时期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中极为关键。我国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竞争压力在不断的增强,而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也变得日益紧迫。财务风险存在于建筑施工中的项目经营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之中,这也是无法规避的。对此,笔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具体如下。

二、企业建立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要作用

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对财务风险评价进行有效的建立是极为必要的,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相关负责人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企业做到最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只有具备了稳健的财务发展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及替代品等多方面都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在企业的内部增加了很多的新管理系统风险,企业监控体系的设立一定要完善,对事前管理力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则需要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适用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使自身的警惕性时刻处于最高度。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评价的重视,不仅可以促进其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还可以将其外部经营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严重的影响着公司运营者、企业及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三、外部风险

1.宏观经济调控。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建筑行业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宏观经济调控又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从而使得建筑行业可能会面对比较大的风险。我国国民经济为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投入建筑行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拉近自身和发达国际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涌起了很多新的建筑企业,数量也在逐年的增加,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过,建筑行业在这样的态势下,经济“泡沫”的现象也很容易出现,资金不到位的现象出现,使应收账款率有所增加,进而为建筑企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

2.环境问题。环境风险主要是从社会环境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作业都是在户外或者是高空进行的,比如地质、气候、温差、地形及光照等一些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而且像冰雪、地震、洪涝及火灾等一些自然灾害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破坏建筑产品,很容易使建筑企业出现财产损失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造成企业损失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常情况下,建筑行业还需要和派出所、公安、水电、环保及运输等职能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一旦失败,施工进度则会被延迟,进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3.市场。建筑行业在现价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是比较开放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动态发展会受到各大因素的不同影响,也无法避免市场风险。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点表现出来的:(1)市场机制还尚不完善,同行之间经常会出现拖欠工程款、恶性竞争等问题;(2)建筑企业受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重影响。

四、内部风险

1.合同。建筑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有一大部分的企业想要得到工程任务,在投标的过程中会不情愿的签下一些“霸王合同”,其中包含着很多条的不平等条款,使得自身的处境比较被动。合同是施工前的重要保障,对企业施工活动的源头起到了控制的作用,如果有不平等的条款包含在合同里,则会严重的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2.变更设计。因为外部施工条件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对未来施工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全面的考量。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临时更改的要求时有发生,使得施工的管理工作和整体规划都被打乱。另外,业主如果想要变更要求,在变更合同中有一定的漏洞存在,纠纷现象则极容易出现,使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加。

3.成本。建筑企业因为需要面对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施工任务,在进行招投标的时候会将出现将价格故意压低、工期缩短等恶劣的现象,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是亏损成本。除此之外,在最近的?啄辏?建筑施工的材料、设备及相关施工人员的价格都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人力物力上的花费也是不断增多,进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4.融资。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有一大部分的企业为了保证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将工程如期的完成,一旦出现了流动资金短缺的时候,则需要向银行进行借贷等途径进行短期的融资。但是施工企业通常都会需要比较长的建设周期,也会有比较长的资金周转周期,很容易出现还款日期已到,但是资金周转的困难仍然存在的现象,企业的偿债能力优于之前的借款而有所下降,也就无法进行新的融资。

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4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

前言

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主题之一,建筑企业的稳定运行关乎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民生安全。然而,作为建筑企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预期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关键措施,理应予以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建筑企业为在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这一方面下足功夫,因为它既是促使企业实现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条件,同样是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建筑企业首先要做好便是充分认清当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在确保“药到病除”的同时也能推进企业自身的健康和长远发展[1]。

1、建筑企业当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内部财务预算意识较弱

内部财务预算意识较弱是建筑企业当前财务预算管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病,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高层管理者存在“重发展,轻管理”这一畸形思想,且根深蒂固,甚至不认可财务预算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在实际的管理中,不仅没有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即使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只是进行浮于表面的管理,使财务部门的预算制度逐渐沦为一张白纸。这样的现象在中小建筑企业中早已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部分中小建筑企业采用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为集权式,加上其传播消息的方式为自上而下,长此以往可导致财务预算管理模式逐渐向命令式转变,严重限制了财务预算管理积极作用的正常发挥。

1.2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一方面,由于建筑企业人员中以土木工程专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设计专业人员,最后为财务人员。且在现有的财务人员中,部分人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加上每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所不同。在此情况下,便会出现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前期难以准确分析和预算某个项目的财务支出预算,进而导致该项目管理后期的预算控制出现误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部位建筑企业高层管理者任人唯亲,将不具备财务管理资格或是资历较浅的人员选入企业参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如此一来,可导致在岗人员不具有任何压力,且在参加工作后不再进行深入培训,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预算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2]。

1.3预算执行和目标考核力度不够

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的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预算执行的确切落实,这就给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进而会出现预算支出随意性较强这一不良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有效性,还难以维持财务预算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有序进行。此外,预算执行目标考核目标力度不够也是当前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表现为:预算目标考核与企业的激励方式和员工的绩效考核不挂钩,三者相分离,这样一来,不仅难以客观、全面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行为进行评价,还会降低其工作积极性,给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带来不良影响。

2、对策

2.1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基础

从高层管理人员入手,提高他们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基础建设。首先,应提升高层管理人员乃至全体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水平,营造出一种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氛围。其次,应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和组织机构,由高层管理人员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依照《关于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行政部门,由该部门专门负责建筑各个项目财务预算的制定和管理等工作,切实将权利和责任落实到人。再次,管理高层要协调好财务预算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权益和责任,将财务预算管理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使预算管理过程中每个岗位和人员同时进入管理体系,自觉依照程序运行,以减少管理失误,将企业的经营成效最大化。

2.2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建筑企业除了可招聘高素质财务预算人才外,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扩充现有的财务预算管理人才队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聘预算管理人员时,应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与人事部门达成共识,严把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质量关,明令禁止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人员进入企业参加预算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需要,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对预算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以及业务知识的更新教育,进一步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3]。同时,要强化现有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以确保他们能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和规定进行相关工作,防止因人为因素而影响整体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

2.3加大预算执行和目标考核力度

2.3.1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预算一旦经过企业内部人员的批准,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就应成为首要任务,且在任务完成之前,各部门须积极配合,认真执行,将财务预算与各个项目步骤的实施联系起来,既要严格控制进行财务预算,又要确保每个过程进行的制定化、规范化,从源头上预防预期前期和后期出现误差。2.3.2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首先,建筑企业应充分考虑各个项目的动态发展和自身的长期发展来对预算目标进行确定。其次,必须要考虑当前项目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费用支出行为和内部环境中一些对影响预算管理发挥作用的因素,以此来确保预算管理的动态性和前瞻性。再次,应可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包括财力、人力和物力,目的是将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引导进入预定的轨道,避免出现偏差。最后,应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在各个管理层和执行层、各个部门及员工之间的流动,以协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各项工作,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2.3.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为评价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可将各项预算指标作为考核标准,按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效能及预算标准相比较,对其进行考核,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实现企业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调整,以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差异。同时,应制定合理的报酬激励制度,以促进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稳步增长。可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增强物质奖惩力度,满足被考核人员的心理需要[4]。另外,还应对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目标达成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如:对于责任感相对较高的员工应适当减压或对其目标的达成提供组织支持等形式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对于责任感相对较低的员工应采用适当的教育及负激励等形式对其进行合理引导。

3、小结

总之,建筑企业要想真正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就必须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努力克服在管理中的出现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经营利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艳红.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浅析[J].财经界,2014(09):186-187.

[2]姚宏文.建筑工程的财务预算管理与支出分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9):236-237.

[3]罗寒芝.完善建筑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5(04):37-38.

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5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财务及税负:影响

由于建筑行业具有规模较大、涉及的行业较多及影响范围较大等特性,因此要在建筑行业实行税改政策就会显得较为艰难。首先最直观、最深远的影响就是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财务报表及税负成本等财务会计方面,它关系到了企业的成本、支出费用、收益等经营成果。所以要求建筑企业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关注企业的财务会计的变化,二是做好充分的税务转变的准备工作。要深入地分析“营改增”带来的影响,才能使得建筑业能顺利且快速地适应税改政策。

一、分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购进核算方面,按之前的营业税模式核算的话,无论是否获得购进的材料及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律将这些费用计入原材料的总成本。但是在增值税核算的状况下,对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原材料,应分为可抵扣进项税额和实际成本两部分进行核算,反之,将全部费用计入原材料成本。可见营业税与增值税情况下的核算模式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实行税改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合同成本。举个例子,某企业新进一批原材料,价税合计111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1%,该批材料已入库。在营业税情况下,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1110

贷:银行存款

1110

实行营改增后,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0

贷:银行存款 1110

将原材料投入使用后,营业税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110

贷:原材料 1110

增值税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000

贷:原材料 1000

通过以上会计核算的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营改增”税改对合同成本的影响较为显著,加上成本加成模式的收入比例确认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二个方面就是收入确认方面,税改之前的合同金额即为全额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也以此为基数进行计算,实行税改之后,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因此要对合同金额进行价税分离,这样才能准确核算出收入额及销项税额。

(二)对企业财务报表厦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方面是资产负债表,在资产的公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营改增”后,因企业固定资产入账时需要缴纳增值税,则入账金额会减少,累计折旧等会计科目也会间接受到影响。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当其价值发生变动时必然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变动,进而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这些变动在短时间内会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有所下降,但是其比例会增大。可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的税负成本得到减轻,利润也会相应地增加,同时,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负债也会增加。二个方面是利润表,因实行增值税税制后,企业的费用里就消除了部分会计科目,所以费用就相对地减少,而利润就上升了。这使得企业有充足的资金去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拓展更多的业务,促进施工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三个方面是企业现金流量表,营改增后的企业费用成本降低了一些,可是要想有充足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就要求企业自行购置原材料,所以就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加上大部分企业都是为了增加规模和拓展业务而不断地增加筹资、购买更多材料及机械设备。尤其是增值税税制下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但与此同时,企业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偿债能力。

二、分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负成本的影响

由于我国现行的营业税存在很多弊端,最严重的就是重复课税问题,它不但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也使得税收秩序混乱。但实行营改增后,企业应缴税额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能有效地解决之前重复征税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项工程的结算成本中,直接材料约占55%,人工成本约占20%,机械使用费为10%,其他费用占比不超过15%,假设其全年完成营业收入为1100万元,营业成本为1000万元(营业收入及成本均含增值税)。

营改增之前,企业需要缴纳的营业税额为33万元(1100x3%)。

营改增之后,由于人工成本不能抵扣,假设直接材料、机械使用费的进项税额可以用于抵扣销项税额。所以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约为94,44万元[1000x(55%+10%)÷(1+17%)x17%],销项税额约为109.01万元[1100÷(1+11%)x11%]。根据计算,应缴纳增值税为14.57万元(109.01-94.44),不难看出,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成本有所减少。

上述案例是理论上的比较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进项税额的抵扣并没有这么容易,它需要企业提供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才得以抵扣。在企业施工过程中,业主提供的部分材料无法进行进项税额抵扣,而施工方在采购材料时,供应商为了图方便通常按照3%税率计算应纳增值税,并在此基础上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这与国家规定的增值税税率相差8%。此外企业在施工现场I临时搭建的设施不能抵扣进项税额,采用分包模式的企业由于不能取得劳务分包成本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也不能进行抵扣。由此可知,企业存在的隐形税项很多,侵占了企业的收益。

增值税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抵扣制度,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在进行“营改增”改革后,确实达到了减轻税负、增加利润的目标。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很多企业还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从理论上看,建筑施工企业实行“营改增”后的确是减轻了部分税负成本,但在实际生活中,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还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增值税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这个难题还有待考证。

三、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完善企业在“营改增”背景下的财务机制

实行“营改增”后,使得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财务处理以及税务工作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动。为了使企业能平稳快速地适应新的政策,就要求其作出相应地调整。首先企业应组织专题的内部学习培训,加强企业财会人员对新的税务政策及税种变化后新内容的学习,比如日常的会计处理、税务申报管理等内容,在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财会人员的技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税务业务处理计算方法。其次是处理购进业务时,要求相关人员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在确保采购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整体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提高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水平

在推行“营改增”政策的背景下,给企业的税务筹划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此时,建筑企业应该本着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进项税抵扣的宗旨,在企业进行合同签订、承包分包、材料采购、劳务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税务筹划的效果。比如应该选择具有纳税资格的供应商、专业的规范化的分包公司来合作,增值税发票的取得应及时以及注意发票是否正规,尽量最大限度抵扣当期税额。

建筑业财务分析范文6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社会经济、改善公共及民用生产、生活环境,提供社会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属于资金、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从事的产品———各类土木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占用和消耗大量资金、物资、劳动人员的特点,另外建筑企业属于我国的传统行业,如何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和发展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均需要对建筑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予以强化、科学化管理。本文从总结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入手,对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作业周期长,内外部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除了一般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之外,尚具有如下突出的问题。

    1.1财务制度缺乏落实与监督

    应该看到的是各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相当重视的,从财务制度的确立、人员的培训上岗等方面均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目前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各项规章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落实,相应的监督措施并未得到应有的执行,财务管理需要制度作保证。而执行力的薄弱已经成为困扰众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部分财务人员往往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规不守、有责不负、年初无预算、开支无计划、成本无控制、费用无限制、核算无规矩、挂账不清理等,这是造成财务秩序混乱、建筑企业经营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1]。

    1.2财务机构设置与人员素质均需完善和提高

    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有所体现,如报表的电子化、网络化,汇总核对通过软件的自动电算等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对既有的财务机构设计和人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是金字塔形、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的理财观念陈旧、员工理财知识和技巧不足,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

    1.3挂靠企业的财务核算、偷漏税问题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国家对建筑市场采取了资质管理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而出于各方利益的考虑,出借、挂靠、虚假投标等在建筑市场上为规避资质管理的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发了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具体体现如下[2]:

    挂靠的企业不设置相关账簿、财务人员,或只设置流水账,由有资质的企业代为核算。挂靠企业为了隐匿利润,不将真实的业务记录交于核算企业,核算企业只能将持有的部分业务记录进行核算,致使核算脱节,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由于挂靠等行为易导致管理的混乱,挂靠的施工企业在工程中大量存在偷逃税款行为;纳税意识差,只有在税务检查时,查点补点,能拖则拖;由于管理上的不规范易导致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问题严重,导致相应税收的拖欠和流失。

    1.4建设单位工程款拖欠导致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

    目前作为业主的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项、施工企业垫资施工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增加了不必要的利息等款项的支出,从而降低了施工企业应有的效益,导致账目与实际情况不清的出现。

    由于账面上的钱是空的,不能为施工企业所用,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全面发展。长期拖欠形成呆坏账,即单纯表现为账面的虚假盈余。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不仅损失企业效益,而且还让企业承担着沉重的银行利息负担,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直接造成企业欠发职工工资、欠发职工生活费、欠民工劳务费、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2建筑企业财务观念的完善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灵魂,只有树立了完善的观念才能更好的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予以指导[3]。

    2.1企业财务管理应树立全方位的观念

    企业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由企业主要领导主管,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2.2企业财务管理应树立争取合理利润最大化的概念

    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是任何企业经营的目的之一,但对利润的追求应该在国家各项法规的范围之内争取合理化的最大化,财务管理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作用极其显着:首先上级部门必须加强对各下属机构收入、成本、费用、资金等指标的控制。加强对下属单位利润的考核,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和争取最大化;其次财务管理的过程也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过程———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应从财务制度的角度予以制止、监督和管理,从而纠正企业出现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现象。

    2.3建立健全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和岗位观念[4]

    首先应根据建筑企业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对财务管理的岗位予以合理设置,对各岗位上的职责予以明确化、具体化,使各岗位上的人员各司其职,明确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强法制和责任观念的灌输和培养。

    其次是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同时要加强全员素质教育,从领导做起,不断提高全员法规财务意识,增强制度观念,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4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表现为机会成本和资金占用中的利息、潜在投资盈利的损失,为了衡量财富或价值,使用时间价值的概念把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表示。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项目应予接受,反之应予拒绝。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无法合理地评估建筑工程项目的未来收益和成本。

    2.5在财务管理中树立“风险”意识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风险”表现为潜在的、可能的机会损失,具体表现可以是资金效益、工程质量、工期等不同形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因素及后果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准备,以避免在各类非预期情况出现时能够保证企业维持正常的运转和经营活动的继续。

    2.6树立财务管理贯穿、涉及建筑企业经营活动各个时期、方面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从项目立项、招投标阶段开始即需要财务部门对经济效益予以分析和研究,因此应树立财务管理涉及建筑企业经营活动各时期、各方面的概念。  3结语

    本文针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树立并健全合理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锦松.浅析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7(7):22223.

    [2]伊茂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9):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