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对游乐设施的需求也日趋明显,大型游乐设施这一满足人们感官与心灵的娱乐工具,在最近几年得以飞速发展,并体现出更高、更快、更大型的发展势头。这些游乐设施通常具有高空、高速以及大幅度摆动等特点,给予人们身体和心灵以强烈的刺激。然而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设备本身具有的安全隐患。

我国大型游乐设施概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a我国大型游乐设施概况

我国的大型游乐设施多是由钢架结构、机械运动部件、自动控制与电气等设备结合在一起的机电设备,它的实质就是利用加速度的梯级变化,给予游乐者身体感官刺激的机电平台。

我国的游乐场所建设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才开始兴建各类大型游乐场所,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游乐事业前进势头较猛。到21世纪初,我国游乐设施无论是在设计、制造水平上,还是产品质量、安全性上,距世界先进水平已经相差不远了。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中型以上游乐场所已超过650家。

按照大众游乐设施的结构和运动特征,我国的游乐设施可以被分为十三个大类,包括了从单一型到综合型、从室内到室外、从地面到空中等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这些游乐设施归属于我国相应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国家质检总局根据这些设备的危险指数和相关行业标准,将这些游乐设施分为A、B、C三级。

我国大型游乐设施危险因素分析

a设备固有风险

游乐设施的固有风险指的是这些游乐设施在工厂设计制造过程中,未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并且在现场组装、调试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而带来的风险。

b安全管理风险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风险指的是,这些大型游乐设施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疏忽大意带来的隐患,其具体表现在管理机构混乱、没有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缺乏相关安全技术备案、规范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守则以及难以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等。

c运营过程风险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过程风险指的是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未及时地保养,以及没有按时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或者违规使用不合格设备所造成的风险。

d作业人员风险

大型游乐设施作业人员风险指的是设备负责人或者操作人员在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或者操作的过程中麻痹大意,进而造成事故的风险。

大型游乐设施设计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

a大型游乐设施设计风险评估方法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风险评估方法分为两大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能够应用于游乐设施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糊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风险评估。由于我国游乐设施建设起步较晚,相应的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完善,因此国内在进行风险评价分析时,常常将模糊分析与层次分析交叉使用。林伟明等研究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即在层次分析和模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型游乐设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层次等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游乐园中的观览车上得以大规模使用。

b大型游乐设施设计风险控制技术

有限元分析技术,高常青等研究者结合COSMO SWorks 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海盗船上的安全杠组件的安全系数进行了量化,通过对其在运动过程中的极端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的方式,评估出其性能指数和安全指标,这有助于优化该类游乐设施的安全性能。

虚拟样机技术,在虚拟机方向做出较大贡献的学者朱海荣等人,在建立较为精准的设备模型的前提下,通过动态模拟设备运行过程,并记录其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对各关键部件进行强度分析,在游乐设备的安全评价、事故分析再现以及验证产品设计性能等方面发挥出作用。

在线检测技术,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者以王业等人为代表,他们结合MAPX、VB等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GIS可视化的设施再现评估和监测系统。系统具有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并且能在线实时采集、分析游乐设施的动态数据,得出游乐设施的安全裕度。

c远程安全监控预警技术

李果等学者在研究大型游乐设施故障和事故起因后,在现代智能测控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 multi-agent 系统的大型游乐设施远程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多个Agent模块协同工作,实现安全监控和预警功能。

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在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评价方面的不足,在分析了我国大型游乐设施概况及危险因素的前提下,指出我国大型游乐设施风险评估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其风险控制技术,为我国在未来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2

【关键词】洗钱风险等级 划分标准 评估方法 风控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是金融机构按照客户涉嫌洗钱或恐怖融资活动的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评估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风控措施的制度。作为反洗钱风险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对有效监测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从微观实践层面看:金融机构客户数量众多,反洗钱资源却十分有限,不可能真正做到对所有客户实时跟踪监测,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的划分有利于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监控,对一般交易客户常规管理,对重点可疑对象强化管理。从宏观实践层面看:反洗钱监管部门出于控制监管成本的考虑,不可能将金融机构所有客户都纳入关注视野,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的划分有利于反洗钱监管部门研究分析洗钱高风险客户的数目总量、风险特性、结构分布和关联程度,全视角的及早发现洗钱风险苗头,提示洗钱风险,部署反洗钱调查。然而,由于受各种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与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缺乏代表性,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风控措施缺乏操作性,这直接影响到划分制度的有效性,为此尝试构建差异性的划分标准、科学化的评估方法、可操作的风控措施将成为反映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国际经验

无论是专门的国际反洗钱组织或是在反洗钱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国际组织,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或是新兴经济体均对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评判和管理有着纲领性和具体性的要求。

(一)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主要经验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通过的《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扩散融资国际标准》(新40条建议)建议各国适用风险为本的方法,洗钱风险较高时确保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体系能充分化解风险,洗钱风险较低时在特定情况下可采取简化措施,金融机构应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户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在高风险国家、政治公众人物、行、资金或价值转移服务、新技术、电汇、跨境交易等洗钱高风险领域采取强化的风险控制措施。沃尔夫斯堡集团(Wolfs-berg Group)提供给成员银行的《反洗钱原则:全球私人银行指南》强调了对不同风险客户区别对待的原则,并将洗钱风险划分为地域风险、客户风险和服务风险三类,提出判断洗钱风险增减的五个因素:客户交易规模、客户受反洗钱监控的程度、客户交易往来历史、客户对反洗钱规则的熟悉程度以及客户交易媒介的透明度。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公布的《防止为洗钱目的而非法利用银行系统的规定》要求银行必须基于风险考虑是否与客户建立关系或持续交易,对客户身份背景、所在国家、交易账户、经营行为和其他任何与风险有关的因素都应列在尽职调查范围之内,对高风险客户必须实施增强的审慎措施。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主要经验

美国《爱国者法案》规定判定客户洗钱风险的方法首先是业务品种,其次是客户和交易种类以及地域范围,高风险业务一般包括私人银行业务、现金存取款、行账户、贸易结算和国际汇款,高风险客户一般包括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金融机构、现金汇款者和兑换商、珠宝和贵金属销售商、车船飞机经销商、地产商及房屋买卖业主、进出口公司、律师和会计师。欧盟《反洗钱4号指令》指出客户尽职调查程序应建立在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判基础之上,判定的因素涵盖客户背景、出生及主要活动地、职业、关联账户、商业行为和其他风险因素,客户被核定为“高、中、低”三类风险等级,凡被列为洗钱高风险的客户都将受到金融机构更为频繁的跟踪监测。中国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在银行、证券期货及保险行业的反洗钱指引中均要求金融机构按照风险为本的原则判定客户身份,保险业监理处的《防止洗黑钱及筹资活动指引》中详细规定保险公司判定客户风险时应充分考虑保单性质、交易频密和规模、客户来源地、社会背景及缴款方式。

三、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国内实践

国内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任重而道远,从制度层面看虽有着立法规定,从执行层面看虽有着业内实践,但在实际中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执行层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不小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国内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的有效性。

(一)划分标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权威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是立法完善、行业治理、义务主体自觉履行的系统性工作,但目前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对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规定较为简单,不利于金融机构在实践中操作运用。同时,除证券期货业制定了本行业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指引外,银行和保险业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指引,呈现出各行业法人金融机构自行制定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办法的局面,划分标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权威性与规范性。

(二)划分标准反映行业特有属性的少,缺乏针对性和区分度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除应囊括行业间共性特征的风险因素外,更应立足本行业固有特征、机构经营特点和产品服务属性,增加并考虑不同与其他行业的特殊风险因素,但实际中不同行业法人金融机构自行制定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办法雷同较大,划分标准反映行业间共性的多,行业特有属性和机构自身特点的少,缺乏应有的行业针对性与区分度。

(三)划分多采用定性评估方法,缺乏定量评估和数据实证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定的准确性,因此选择操作性强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定量方法来充分利用有限的客户信息资源,解决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人为不确定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情况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估多采用定性描述和分析的方法,缺乏相应的数据实证和定量分析,判断的随意性、分析的主观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较大。

(四)划分结果风控措施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风险为本的控制措施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终点,但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对不同洗钱风险等级客户适用不同程度的风控措施仅做了原则性要求,针对低风险客户没有制定简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和异常交易快速判断机制,不能有效降低反洗钱管理成本;针对高风险客户即使制定措施也仅是善意劝告,没有实质性措施防范洗钱风险,风控措施效果大打折扣。

四、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指标方法与风控措施探索

(一)划分标准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的构建应立足行业间的共性风险因素,结合各行业的特殊风险因素,考虑直接判定的例外情形,按禁止类、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的风险等级,分行业适度和客观地衡量客户洗钱风险程度。

表1 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表2 证券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表3 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接判定为禁止类客户的情形:

1.被列合国安理会及反洗钱国际组织的反洗钱监控名单及类似名单的客户;

2.被列入我国的反洗钱监控名单及类似名单的客户;

3.涉嫌或已立案法律调查和反洗钱调查的客户;

4.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采取监管措施的账户;

5.被保险行业核保核赔联席会议认定的骗保骗赔名单。

(二)评估方法

金融机构受内外部经营环境制约,获取客户信息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增加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判断的随意性、分析的主观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相对专家判断法等主观赋值法,客观性强,精确度高,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并通过定义加权广义距离表征划分的差异性,得出隶属度矩阵测算出较为客观的客户洗钱风险评级结果。以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为例:

客户群由4个客户组成,C=(c1,c2,c3,c4)

风险分低、中、高3个等级,G=(g1,g2,g3)

评价指标体系由7项组成,V=(v1,v2,v3,v4,v5,v6,v7)

V1国别地域:国内一般地区,国内敏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反洗钱薄弱国家和地区,分别取值0,1,2,3。

V2行业职业: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及事业单位,农业和生产运输企业,商业技术及服务行业,FATF规定的特定行业,分别取值0,1,2,3。

V3业务类型:保障型保险产品,储蓄型保险产品,投资型保险产品,分别取值0,1,2。

V4业务渠道:机构直销渠道,兼业渠道,网销电销渠道,专业渠道、个人渠道,分别取值0,1,2,3,4。

V5保费金额:20万元人民币或2万美元以下,20~50万元人民币或2~5万美元,50万元人民币或5万美元以上,分别取值0,1,2。

V6退保金额:1万元人民币或1千美元以下,1万元人民币或1千美元以上,分别取值0,1。

V7缴费年限:5年以上期缴,1~5年期缴,1年以下趸缴,分别取值0,1,2。

客户相对于风险评价指标的特征值矩阵为:

X■=■

指标体系标准矩阵为:

Ω■=■

广义距离取欧氏距离,使用MATLAB对相关矩阵规范处理得出指标权重为Wj=(0.18、0.13、0.18、0.25、0.05、0.16、0.05);客户群C对于风险等级G的隶属度矩阵U为:

低 中 高

客户1 0.332 0.320 0.348

客户2 0.362 0.302 0.336

客户3 0.296 0.398 0.306

客户4 0.237 0.396 0.367

即1为高风险客户,2为低风险客户,3和4为中风险客户。

(三)风控措施(见表4)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3

关键词:工程地质;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天津市文化中心周边地区

1?引言

近年来,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及地下空间的深层次开发使地质环境条件,特别是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日益凸显。在深基坑开挖及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工程问题偶有发生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大项目在规划建设前充分考虑及预测可能面临的工程地质风险,从而合理规避或有效控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津市文化中心周边地区项目建设工程地质风险评估为例对评估工作思路及方法做以探讨。

2?评估工作思路及方法

2.1?项目规划建设特点分析

天津市文化中心周边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1公顷。规划建设主要以高层、超高层为主,且地下空间高强度利用,近期考虑30m以上的开发。此外,5条轨道地下线规划途经文化中心周边地区。

2.2?评估对象选择

文化中心周边地区工程建设大致分为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及地铁工程建设。

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建设可细分为建筑物桩基础施工建设和深基坑施工建设。目前桩基础施工总体技术较为成熟,而对于深基坑工程,其建设影响因素多,且发生问题时产生的破坏发展快,造成的损失大。地铁可分为车站及区间段两个不同的构筑物。根据规划,地铁车站将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铁区间段可采用明挖法或暗挖法进行施工。地铁车站及区间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时其地质风险与建筑物深基坑类似。因此,本次工作将深基坑工程建设及采用暗挖法进行地铁区间段建设时的地质风险作为评估重点。

2.3?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在指标选择、指标赋值等方面将采用工程分析及工程类比进行确定。

综合分析评估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3?评估区关键性土层及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分析

可能对深基坑工程及地铁隧道建设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土层主要为:

(1)人工填土:一般厚度为1.3~5.2m,可分为杂填土、素填土及冲填土,对工程基坑开挖降水影响大,在维护结构发生渗水时,往往很快反映为地表的变形沉降。此外,对地铁隧道顶板埋深的选择亦造成较大的影响。

(2)淤泥质土:一般位于埋深12.5m以上,强度较低,压缩性较大,对基坑工程侧壁稳定性影响大,对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大。

(3)粉(砂)土:透水性较大,分布于基坑侧壁时往往导致基坑侧壁渗水,在基坑底板以下时,可导致基坑突涌。对于地铁隧道盾构开挖,易造成隧道涌水、开挖困难等。

4?深基坑工程地质风险评估

4.1?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深基坑建设特点及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类似基坑事故的诱因分析等综合确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基坑侧壁失稳,基坑流砂及基坑突涌。

4.2?风险评估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分为三个评估对象,即开挖深度分别为14m、20m基坑工程。

在逐一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深基坑工程地质风险综合评估,将评估区划分为建设风险小(Ⅰ区)、风险中等(Ⅱ区)、风险大(Ⅲ区)三个区分别予以风险提醒。评估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建设风险亦在增大。

5?地铁隧道工程地质风险评估

5.1?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评估区地质条件及地铁隧道建设特点综合分析,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建设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隧道顶板沉降变形、隧道开挖面涌水失稳及隧道突涌。

5.2?风险评估

根据文化中心周边地区现已规划建设的地铁隧道埋深及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分析。在风险因素评估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图3),将评估规划区划分为建设风险小(Ⅰ区)、风险中等(Ⅱ区)、风险大(Ⅲ区)三个区。

图3?地铁隧道综合风险评估分区图

6?结语

基于项目建设特点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目前工程地质风险评估的评估方法仍未有统一认识,且评估工作多以定性、半定量为主。因此,进一步加强评估方法乃至评估工作标准的研究工作对于指导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4

【关键词】湖北;洗钱风险数量模型

一、引言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在《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评估战略》中简要阐述了洗钱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该战略指出,理解国家及地区的洗钱风险对指定反洗钱的政策、有效地执行反洗钱制度起着战略指导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反洗钱政策制定部门识别不同洗钱风险的风险级别和危害程度,使得资源投入与危害程度相符合,而且其评估结果可以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相关金融机构、相关司法部门制定反洗钱的政策的基础。

一个较全面的洗钱风险评估内容应该包含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对洗钱的中内、规模及相关犯罪趋势等方面的评估,我们可以称之为反洗钱系统的外在风险。二是对反洗钱系统的缺陷、制度的评估,我们可称之为反洗钱系统的内在风险。

我国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且整个监管体系、监管理念及对洗钱概念的相关司法解释与国外很多国家都不同,因此在借鉴其他国家洗钱风险评估工作经验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本国及湖北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评估理念及方法。

洗钱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洗钱上游犯罪的存在,区域洗钱上游犯罪的数量和发案率直接影响该地区金融系统面临的洗钱风险。我国反洗钱法规定洗钱犯罪的直接上游犯罪有七种,包括: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犯罪、走私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贪污贿赂犯罪,这七种上游犯罪衍生出了下游的洗钱行为。由于以下三点原因,我们将我国“洗钱风险评估”工作的“洗钱”定位在洗钱行为的概念上来研究,其研究对象包括“自洗钱”行为。第一是有上游犯罪行为则一定会有一定的概率发生下游洗钱行为,但不一定会犯洗钱罪,洗钱罪和上游犯罪行为之间并非因果关系。洗钱罪难以界定,目前湖北洗钱定罪案例仅1例,数量太少,所以应选择从洗钱行为上来研究。第二是反洗钱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利用反洗钱体系来预防打击洗钱的上游犯罪,如果只研究“他洗”的洗钱行为及犯罪,则不够充分,无法评估其潜在的洗钱风险,对反洗钱工作的规划指导性意义缩小。第三是国际同类研究都以洗钱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此种定位有利于与国际同类做比较。根据上述思路,本文采取计量方法对对湖北地区的外在和内在风险进行评估。

二、湖北金融系统外在洗钱风险评估

湖北作为中部地区省份,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反洗钱工作的形势具有许多区域特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经营跨境汇兑业务和非法信贷业务为主的地下钱庄活动远不如沿海地区活跃,而西部地区频繁发生的以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为首的恐怖组织活动也较罕见。本文将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犯罪这几种上游犯罪的相关洗钱行为产生的洗钱风险进行洗钱风险趋势分析及洗钱风险程度分析。

为了过滤数据采用方面造成的误差,我们采用相对发案率来衡量湖北地区相关洗钱风险程度。

发案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相关案件的发案数量/该地区的人口数量;

相对发案率=A地区发案率/B地区发案率

(一)贪污贿赂犯罪

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及湖北地区贪污贿赂犯罪风险趋势较为平稳。这里我们以2009年全国范围人口数量和湖北市常住人口数量为基数(2009年全国人口为133450万,湖北人口为6141.88万),测算湖北地区相对全国的洗钱风险程度。湖北地区贪污贿赂犯罪风险程度为全国水平的1.2倍,风险程度相对较高,此类风险应加以关注。

资料来源:《中国法律年鉴》,《湖北统计年鉴》

(二)金融犯罪

全国范围内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这两项罪名被纳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数据显示,统计显示全国地区破坏经济秩序相关风险趋势显示上升势头。同样以2009年全国范围人口数量和湖北市常住人口数量为基数,测算湖北地区相对全国的洗钱风险程度。湖北地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犯罪洗钱风险程度为全国的0.67倍,风险程度相对一般。

资料来源:《中国法律年鉴》,《湖北统计年鉴》

(三)犯罪

湖北是国内重要的过境地区和消费市场,犯罪的形势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吸毒人员总量偏高。全省注册吸毒人员由2006年的3万多人增加到2010年的近7万人,总量排全国第9位;二是外流毒贩活动猖獗。仅2007年全国就抓获湖北籍毒贩2026人,仅云南就抓获907人;三是制毒案件急剧增加,且逐年上升,侦破的制毒案件位连续数年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四川;四是犯罪案件频发,贩运活动十分猖獗。近年来,全省破获的犯罪案件始终维持在2600起以上,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大案要案的比重越来越大,重特大案件比重由2007年的7%上升到2010年的12%;五是涉毒资金数额巨大,因吸毒每年流失社会财富逐年增长,2010年达40多亿元。据湖北省公安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7年至2010年间,破获犯罪案件10360起,涉案金额达13.6亿元。从上述种种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湖北地区犯罪风险高于全国水平,应该加以关注。

三、金融系统洗钱风险评估模型湖北地金融系统内部风险评估

(一)金融系统总体内在风险评估思想及模型

1、风险评估的思想

金融系统反洗钱机制从宏观上看包含两个子机制:一个是客户尽职调查,另一个是可疑交易分析。且每一个子机制同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完备性,二是制度的执行情况。金融系统内部的洗钱风险评估其实就是评估各子系统机制的可靠性。可靠性程度的分析可采用指标评分方式进行评估,指标完备性可自行设置,或者根据FATF最优标准设定。假定可靠性满分为100,如果其中一个子机制的评估分数为x,另一个为一,那么我们可将它们未达标的差距定义为它们的风险程度,则上述自己只的风险度分别为100-x和100-y,其风险概率分别为和。整个系统

的风险概率为,整个系统的风险度为。

2、金融系统内在洗钱风险评估模型(见图1)

假定评估出银行业系统、保险业系统、证券业系统客户尽职调查的完备性、执行性的评估分数以及可疑交易分析的完备性、执行的完备性、执行性的评估分数,假定各个评估分数为上图所表示的符号。

首先,以单一银行系统为例,分析其内在风险模型。假设风险度范围为[0,100],银行系统客户调查机制的产生风险的概率为:

则此环节的风险度为:

这部分风险对应客户尽职调查环节失效的部分,面对此部分的风险可疑交易环节会失效,这部分风险也一直存在系统内部。对应的,银行系统客户尽职调查机制中无风险的概率为:

无风险的测度为:

在客户尽职调查环节有效的情况下,我们进行可疑交易分析,此时,可疑交易分析机制的风险概率风险的概率为:

风险度为: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银行系统洗钱风险概率如下。

单一银行系统洗钱的风险概率=

=

单一银行系统洗钱的风险度=

=

同理,可以得到单一保险系统的风险度=

=

单一证券业系统的风险度=

=

根据交易资金必定先进入银行系统再进入保险业系统或证券业系统的交易特点,得到子系统的联合风险度为:

银行保险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

银行证券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

根据资金流在金融系统内的流通特征,整个金融系统的洗钱风险程度介于银行保险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与银行证券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之间,即:

通过风险模型得到风险度结果,宏观分析总结如下:

(1)整个金融系统的洗钱风险度取值范围为:

(2)单一银行系统的洗钱风险相比银行保险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银行证券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要高,但银行系统洗钱风险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金融系统内在洗钱风险的高低程度,因此银行系统反洗钱防御机制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占有核心地位,保险业系统和证券业系统在反洗钱系统中能起到二次防御的作用。

(二)湖北地区银行系统内部风险评估

1、湖北地区银行系统反洗钱体系客户识别制度完备性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体系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的完备性分析关系到金融机构对洗钱风险的防范能力。根据2008-2010年对湖北辖内的31家银行机构的内控制度进行现场调查,按指标进行了评分,从各银行连续几年的评估结果平均得分来看,达到80分以上的有2家银行机构,占比为6.45%;达到及格分数60分以上的银行机构有19家,占比为61.3%;未达到及格分数的有10家,占比为32.26%。测算整体内控评分的加权平均值,经估计,湖北地区银行机构的反洗钱尽职调查内控制度整体水平的评分记过为69.5分,内控风险程度为中等风险。

2、湖北地区银行系统反洗钱体系客户识别制度执行分析:一个完整的客户身份识别操作包括登记、核对、了解、留存四大环节。这四个环节是互有交叉的。在2008-2010年的检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执行环节违规率达17.12%,说明银行系统刻画尽职调查的执行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湖北地区金融系统洗钱风险整体分析

根据金融系统总体内在风险评估模型我们可以得到湖北地区银行系统洗钱风险度:

其中为银行系统可疑交易分析工作执行环节的有效性,根据以上定性分析记过,如果假定为20%,那么湖北地区银行系统洗钱风险测度为81.04,显示银行系统蕴含较高的洗钱风险。

与银行系统相比,保险业和证券业系统的反洗钱工作起步晚,反洗钱工作的有效程度不会高于银行业整体水平。如果假设保险业和证券业系统的洗钱风险度与也都为81.04。那么银行保险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65.67,于是湖北地区金融系统洗钱风险度在。银行证券业系统的联合风险度==65.67

于是得出湖北地区金融系统洗钱风险度为65.67。

四、结语

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重点关注地区内洗钱风险趋势上升或洗钱风险程度较高的相关上游犯罪。对于湖北地区来说应该重点研究犯罪、贪污贿赂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指导相关金融机构和司法部门重点监测。

二是从模型看出银行系统洗钱的风险程度从宏观上直接决定着整个金融体系的洗钱风险,建议将监管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在银行机构的监管上。

三是银行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工作环节的薄弱性严重影响了湖北地区金融系统反洗钱防御体系的有效性,整个银行体系洗钱风险在此环节的漏洞体现得尤为突出,主管部门应该将辖内银行机构的检心放在可疑交易分析识别工作制度完备和执行上。

参考文献:

[1]唐旭,师永彦,曹作义.中国洗钱风险评估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1(5):140-143.

[2]童文俊,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观察,2009(6).

[3]汤俊,王国红.湖北反洗钱机制区域风险特征研究[N].湖北经济学院报,2012(1).

[4]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M].中国法律出版社,2010:198.

[5]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504.

[6]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108-111.

[7]人行营业管理部反洗钱处.反洗钱工作简报[N].区域性金融系统洗钱风险评估与研究,2010(6):17-34.

作者简介: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5

1.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列举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典型事故案例,用于辨识和防范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作业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辨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

2.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注重对物、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反映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重视作业过程和具体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控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受控程度。风险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在人员素质评估方面,不但强调了作业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还提出了生理、心理等安全适应性问题;在作业行为评估方面,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在事故当中表现出的人为因素。

二、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电网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为:

1.编制风险预控实施计划。认真总结和借鉴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研究确定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主要内容及专业范围,组织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参照制定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推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基础。

2.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重点,认真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结合岗位实际,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事故案例学习、作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全面掌握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和方法,提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3.开展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参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利用春秋季检修预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巡视检查等,系统查找和识别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物料等存在的静态安全风险,逐条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做好日常完善与维护工作。

4.实施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各实施班组(工区)作业前,应依据静态安全风险库,并参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确定作业静态安全风险,同时对本次作业的特殊危险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工作量、进度要求、人员组成等进行分析,查找出本次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填写安全风险预控卡或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改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结合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和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推进情况,以及作业实施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补充完善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丰富和完善了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从侧重对物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整改,到侧重对人员和管理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控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不同管理对象的风险辨识和预控;二是在安全风险管理统一框架下,各专业部门紧密协作互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组织推进和自下而上实践反馈,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促使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普遍提高,生产环境和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显著加强;三是按照每台设备,每类作业开展风险辩识,危险因素描述更为具体,控制措施更具针对性,突破了传统方式下现场安全措施笼统,操作性不强,安全预控质量因人而异的管理瓶颈,推进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突出体现了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切合实际,对于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人身、电网、设备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范文6

摘 要 电力是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电力行业是基础性的重要的能源行业,属于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电力是其前进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首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进而对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析,在前述论述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构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体系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有效评估 体系

电力是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电力行业是基础性的重要的能源行业,属于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可以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电力是其前进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我们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电力行业以及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电力行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要求是要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良好的财务体系。

电力企业财务状况如何,有无潜在风险,如何预防这些风险,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对电力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估,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进而对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析,在前述论述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构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体系的初步设想。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

广义的定义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当中,由于存在融资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风险因素造成企业利润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筹资操作不当而引起的风险。财务风险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活动结果由于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偏离了预期的财务活动结果。作为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财务风险能够通过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确定和衡量,它是客观存在的。

财务风险除了具有风险的一般特征如必然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全面性、损失性、收益性以及危机性等基本特征外,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一是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联系。一般而言,财务风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总是由一定原因引起和因素导致的,导致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往往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范围广、程度深。财务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三是财务风险的分析和判断属于专业性强的范畴。财务风险具有其独有特征,对其的分析判断和预防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样才有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可能难以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实质和问题症结所在。

二、几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方法的评析

(一)BP神经网络法

Fletcher等国外研究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这种分析模型能够动态地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BP神经网络法是通过输入层(一个)―隐含层(若干)―输出层(一个)的计算机软件计算的,它避免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观定性,利用计算机操作性强的优势,增强了计算机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二)单变量判定模型

单变量判定模型关键依赖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率,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对比行业的标准财务比率和企业财务比率进行评估分析。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单变量模型在财务风险评估方面的片面性以及单一性等缺点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现阶段所采用的多元线性模型是对单变量模型的发展和突破,这种在现实中比较常见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多元线性模型在变量相关性以及企业的成长能力等方面仍旧具有一定的缺陷。

(三)风险价值度量法

风险价值度量法是企业在风险状态下的价值衡量方法,它是风险资产在持有期间和置信条件之下的预期损失,它同时也是在最低置信水平下目标报酬与报酬的偏离。风险价值度量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市场风险的度量和分析,而且还有利于为企业管理者反映和提供一定的投资风险信息。风险价值度量法对计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风险价值度量法具有复杂的计算过程,而且风险价值度量法对资产的损失提供的是最高的期望值,无法提供具体的数值。

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一是构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电力企业采用系统评估和系统设计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影响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从而进一步准确评估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因素,确保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的综合性。

二是将内容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相结合,通过坚持指标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的体系结构的稳定性,使得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三是重要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要全面地反映各个相关环节以及各个相关要素的关联通过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进行有代表性的选择、对风险来源合理地归类和划分,从而确保评估内容的充分性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四是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要尽最大可能量化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指标采用定性指标对电价政策、环保政策支持度等量化难度大的指标进行描述,以便从量和质的层面科学评估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是评估体系在统计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为了确保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要严格要求客观实在的评估结论、适中的指标数量、简便的量化方法、简介的层次、可行的量化方法、方便的资料收集以及明确的定义,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强财务风险体系指标的可行性。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体系的设计结构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要将该体系的评估指标条理分层。我们可以将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分成指标层、准则层以及目标层三大类。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的相关政策以及金融环境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根据设定的评估体系层次对评估准则、要素、指标结果等经验值和数据有针对性的对电力企业的外部风险(环保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电价政策风险以及利率变动风险)、发展能力(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销售增长率)、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获利能力(主要包括成本费用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已获利息倍数)以及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适合率以及流动比率)进行具体分析。

相关的学者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进行了归类整理,现阶段普遍认同的是由三项企业外部风险评估指标和十六项财务指标构成的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实际构建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及经验,建立一套符合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促进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慧.M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