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报表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报表的应用

财务报表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应用

我国财政部2014年新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充分借鉴了国际、美国会计准则的优秀经验,结合国情就企业合并会计报表规定中的利弊进行了总结,顺应了国际化发展趋势。

一、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概述

自2007年会计准则推行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环境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日趋频繁,企业跨区域发展势头迅猛,各国经济、民生的联系日趋紧密,因此,迫切要求新型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制定。因此,国家财务部于2014年2月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关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覆盖了6章54节,与2006年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46处,包括第1章的4处,第2章的19处,第3章的15处,第4章的6处,第5章的1处和第6章的1处。本次出台的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内容如下:企业合并过程中明确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差异,并对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利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其他合并利用购买法进行核算,合并会计报表中应用修改之后的主体理论。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变化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主体理论方面,二是所有权理论方面,三是母公司理论方面。对于主体理论而言,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应用旨在反映不同股东的各项权益,并要求做到“一视同仁”。无论其持股多少均应实现公平对待,将企业集团作为统一的整体,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也应结合企业集团利益,最大化地满足集体经营管理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和整体经济。对于所有权理论而言,关键在于“所有”二字,企业并非独立的实体,所有者均具有对财产的支配与所有权,因此,母公司应根据其在子公司持股情况出发,开展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活动。对于母公司理论而言,其中和了所有权、主体理论。例如,要求所有资产负债均全部纳入合并报表中,这体现了主体理论的要求,而当子公司销售给母公司逆流交易时,应根据母公司持股情况进行计算和抵消,这体现了所有权理论。

二、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应用现状

我国并未单纯地使用某一种合并理论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活动的基础,根据当前国家市场经济情况,国家对国民经济命脉的相关行业进行控制,因而形成了很多大型国企,其下拥有着大量的子公司、孙子公司。这些公司多数情况需要利用非市场行为实现合并,通过对集团内部资源加以整合,实现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这种合并较为特殊,不是根据国际主流合并报表准则进行,而是实现了特殊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实体理论,不仅满足了国情需要,而且顺应了我国企业的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实体理论采用同一计价方式,进行合并实体控制资源的计价,实现了实质性控制。另一方面,实体理论实现了母、子公司间交易未实现利润的全面抵消,而非所有权理论的要求那样结合母公司的持股情况加以抵消,有助于抑制关联交易行为下可能出现的内部利润操作。此外,实体理论已经成为了国际合并会计报表的主流准则,其摒弃了所有权理论的比例合并法的应用,也对母公司理论的双重计价标准提出了质疑,并成为了国际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不仅如此,对于合并财务报表信息而言,不仅母公司决策需要它,而且企业债权人、少数股东决策也需要,实体理论的应用满足了各方的信息需求。

虽然,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解决了合并范围中的合并报表理论与控制问题,但并非解决了所有问题,该准则中缺乏详尽的具体规定,这导致企业可能找到其中的盲点自行变更或确定合并的范围,对投资者造成相应的误导,并对其真实的经营、财务状况进行掩盖。也就是说,必须加快明确合并的范围,以避免报表编制者私自操纵利润,掩盖真实财务信息。

三、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应用完善建议

由于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因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具体规定也不能照搬他国,而是需要结合国情加以借鉴,不断修改、完善现有准则。

1.全面应用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其同我国实际国情相符,也顺应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但结合当前国家市场经济现状,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必须结合合并企业双方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合并理论。若母公司把握着控制权,也存在少数的股东,则最佳选择是实体理论,由于合并财务报表关键在于“控制”,而实体理论关注的是经济上的控制权,而非法律上的控制权,这点满足了控制的实质性要求。加上实体理论将少数股东的权益视为合并权益的重要组成,也将其损益视为合并损益的组成而不作为相应的费用,这也满足了我国会计要素的要求。根据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价仍有待完善,因而将集团内部交易损益进行全部合并、抵消,有助于抑制内部可能发生的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问题。此外,就信息披露视角而言,母公司的股东、政府、债权人作为利益的相关者及信息需求者,实体理论满足了其对于信息的要求。若某公司包括两个或以上的主体进行联合控制,此时需要选择所有权理论,若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进行企业控制,应采用权益法,以真实地反映主体经营、财务、信息情况。

2.合并范围的科学确定

对于实质性控制标准的确定。根据新准则规定,控制权数量标准设定为50%,且均以表决权为依据进行控制权计算。但关于直接、间接控股时所用原则并未规定,为避免企业随意改变合并的范围,必须进行明确。若母公司直接、间接方式拥有其他公司50%或以上控制权,则表明其具有该公司的经营、决策权,此时需要采用加法原则来体现母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但加法原则的运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其对于中间企业具有实质性控制,对非实质控制中间企业而言,所持有控制权无法运用该原则计算。有关控制质量的标准,虽新准则进行了4种情况的列举,但仍停留在法定控制权方面。结合实质重于形式、成本效益这一原则,新准则应更倾向于实质控制。也就是说,应进一步明确识别合并情况,对合并中可能存在的各类情况进行规范,避免实际操作中出现粉饰报表、操纵利润的情况。

对于暂时性控制标准的确定。新准则中关于暂时性控制标准并未明确,因而可能存在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主观性地判断是否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中,这会为企业营造一个利润操作空间。通常而言,应将暂时性控制企业排除在合并的范围以外,若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在附注中明确原因,并对其有关信息进行披露。

主要受益方原则的补充应用。虽然新准则认识到了控制问题的重要性,但缺乏对主要受益方原则的规定。该原则的补充有助于规范合并的范围,增加相应的非共享决策力,并实现损失控制。

一言以概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地全面推行,要求深入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与改善,同时,还要求广大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能够从理论高度深刻地把握、领会这一准则的精髓和要点。不断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与能力培训,逐步提升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处理水平,如此方可全面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绮.论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界定--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样本的统计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3(05):116-123,294.

财务报表的应用范文2

(1)财务分析信息搜集整理阶段

(2)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阶段

(3)财务分析综合评价阶段

二、财务分析的实际应用

1.水平分析法

海南高速2009~2010年流动资产水平分析:

(1)绝对值增减变动

2009~2010年:绝对值变动量=分析期某项指标实际数-基期同项指标实际数=2054707031.96-1739726700.43=314980331.53

(2)增减变动率

2009~2010年:变动率=变动绝对值/基期实际数值=2452647 51.99/276082831.31=88.83%

(3)变动比率值

2009~2010年:变动比率值=分析期实际数值/基期实际数值=2435476148.21/2316322861.60=101.26%

2.垂直分析法

海南高速2009年存货垂直分析:存货所占资产比重=65439903 6.21/2695030086.99=24.28%

可知,2009年存货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2010年存货垂直分析:存货所占资产比重=732411881.45/ 2956823731.51=24.77%

可知,2010年存货在资产中比重也较大,并且比2009年有小幅上升。

3.趋势分析法(运用定基指数)

定基指数分析

4.比率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海南高速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54860000.50/[(2695030086.99 +2620486648.53)/2]=2.06%

海南高速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118941100.58/[(2956823731.51 +2695030086.99)/2]=4.21%

(2)营业收入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海南高速2009年营业收入利润率=55724509.35/211617162.76 =26.33%

海南高速2010年营业收入利润率=151392391.93/594562391.88 =25.46%

(3)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海南高速2009年销售净利润率=54860000.50/211617162.76 =25.92%

海南高速2010年销售净利润率=118941100.58/594562391.88 =20.00%

三、四大能力的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1)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海南高速2011年总资产报酬率=(191499044.16-9747802.11)/2969549832.59=0.0612

海南高速2011年负债利息率=-9747802.11/494006969.01= -0.0197

(2)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海南高速2011年总资产报酬率=(530084865.84/2969549832.59 )×(181751242.05/530084865.84)×100%=0.1785×0.3429×100= 6.12%

2.营运能力分析

(1)全部资产收入率=总收入/平均总资产×100%=584133043.33 /2969549832.59×100%=19.67%

(2)海南高速2011年全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530084865.84 /2069688616.99=0.2561

3.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海南高速2011年流动比率=2084670202.03/466666354.72×100%=446.72%

(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海南高速2011年资产负债率=466666354.72/2982275933.68×100%=15.65%

4.增长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业务流程相对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报表整理和分析的难度。财务人员在分析当期财务数据的同时,还要比对以往年度同期财务数据;在分析本企业财务数据的同时还要参照相关企业财务数据,在分析主报表数据的同时还得依据附注表的数据进行详细说明,尽可能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完整性,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一)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通过文字形式转换成对企业特定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但是,从财务报表分析现状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很多局限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假设前提存在缺陷、指标的定义缺乏统一性、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被割裂、财务指标没有反映其内容;二是分析数据来源的局限性,数据来源存在经济因素、稳健性原则、决策信息等因素影响;三是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分析方法受时效性、可比性,处理程序不统一等因素影响。

(二)财务报表分析存在滞后性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进行整理分析,二是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规划。但是,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参照的资料大多属于企业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存在滞后性,财务人员无法凭借这些资料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规划,存在滞后性也是必然的。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有助于企业及时确认收款,并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进行结算。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过程中,财务人员可以把前期成本和近期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措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采购环节提供数据依据,有助于采购人员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企业财务报表可以真实、全面的反应企业的运营状况,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二)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资金应用情况等等,财务人员把财务信息传达给企业管理者,可以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增强风险控制意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保证企业筹资方案的合理性,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三)为企业人员考核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人员任务完成情况。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通过分析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销售部门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存在问题,可以及时采取调整对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凭借财务数据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制度

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企业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和财务情况的综合性分析说明,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态监测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当形成定期(月度、季度、年度)报表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反映各单位财务状况。企业应当对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资金周转、利润变动、财务风险、重大财务事项等情况进行认真总结,依据财务指标和相关统计指标,运用趋势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以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模式,推行新的财务准则,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可以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在应用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

(二)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在确定财务管理模式时,不能单纯依靠管理经验来确定,必须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经济的形式做出详细的分析。企业管理者是企业重大事务的决策者,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事务做出决策时,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掌握项目投资的特点和规律,推动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很多小型企业资金少、人员少,这样的小型企业一定要谨慎投资,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性。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企业财务管理和报表非分析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优化财务报表数据

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之前,财务人员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类,优化数据,把同一类型的数据收录到一个文件夹内,这样可以提高财务人员报表分析的效率,也可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财务人员对企业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经济发展状况,二是财务人员整理企业现阶段财务报表数据,并把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和其他企业或是其他行业进行对比,从中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属于静态过程,财务人员需要把企业的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结合在一起,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

四、结语

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但是从财务报表分析现状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可靠性,这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失去了真实性;财务报表分析存在滞后性等等。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增强企业管理者风险控制意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有:一是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制度。二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企业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是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之前,财务人员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类,优化数据。

【参考文献】

[1]刘明敏,房国辉.浅议财务报表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

[2]李光琴.企业财务报表在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8).

[3]胡文集.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4(15).

财务报表的应用范文4

财务报表分析是纳税评估的重要手段,依靠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本文围绕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介绍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在纳税评估中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纳税评估

一、纳税评估跟财务报表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跟纳税评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来讲主要由以下几点关系:第一,两者之间的联系。财务报表分析跟纳税评估都是将会计核算作为基础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其研究前提和假设都是企业持续经营,在此基础上依靠比较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实现对企业现在以及过去时期内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评估和分析。与此同时,对于财务报表的分析,围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利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时所涉及到的内容跟纳税评估之间具有较高的重合性,财务报表分析的各种指标都可以直接在审核营业税、增值税以及所得税时使用。不仅如此,财务分析还是进行纳税评估的重要基础,合理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纳税评估的效率。第二,两者之间的区别。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是为企业投资者、管理者以及债权人等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帮助他们分析和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对企业未来的生产发展进行预测。而纳税评估则主要是依靠财务分析过程,准确判断企业的生产情况,在计算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相关企业是否存在涉税疑点。依靠企业应纳税额跟企业实际纳税额之间的差异分析,实现对税源的有效监控。正是由于财务报表分析跟纳税评估之间具有不一致的目标也使得两者在指标理解以及运用上有着较大的差异。

二、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在进行纳税评估中使用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依靠比率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这两种方式。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出财务报表中的各种经济指标,并获得一系列的相对数值和财务指标,在此基础上衡量和分析企业日常经营成果。而比较分析法则是针对企业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空间的财务数据,通过判断财务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合理分析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使用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来进行的,通过这两个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出企业的偿付能力。速动比率相比较与流动比率而言,剔除了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等,因此在反映企业的流动性以及偿债能力上更为准确,进而更能合理反映出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运营能力,是进行纳税申报评估中的重要依据。这两个比率能够了解企业的可支配资金数额,为税务主管部门是否对企业执行破产清算,是否允许其延期缴纳税款等税收保全措施具有重要的信息支持。

获利能力分析。在分析企业获利能力上主要是采用销售毛利率等指标,依靠分析企业销售毛利率判断企业的销售收入跟成本费用之间是否匹配,成本费用是否存在多计,收入是否少计等。在计算分析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时,还应当将其跟企业的之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企业销售毛利不正常的情况。一方面,企业可能存在着销售收入不实的问题,如金额记错、虚增销售收入、漏记重记销售收入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能存在着多转成本、乱摊费用以及乱挤成本等问题。

不过需要的是,企业销售毛利率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销售产品结构变化、进货提降价格以及产品结构变价引起的。同时,收入费用率分析也能够在纳税评估中进行应用,通过分析企业的收入费用率,判断企业的成本费用跟销售收入是否成比,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存在着少计收入或者多计费用的问题。同时,也需要结合企业之前年度以及同行业的收入费用率进行比较。通过对企业利润表中所列示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跟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之间具有直接的计算关系,通过实地检查等方式进一步对企业的流转税金及附加情况进行核实确认。通过计算和比较其他相同规模以及相同生产能力的纳税人财务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进行税务检查的方向。

同时,销售利润率也是进行获利能力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将企业上期或者同期的本年利润率跟本年的销售利润率进行比较,假如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在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下降很可能意味着企业的费用出现问题,此时应将检查的重点放在企业费用上;假如企业的期间费用率不变,则要重点关注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并将影响企业利润率程度最大的因素作为最主要的检查对象。

营运能力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通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反映,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并对企业日后的获利能力产生影响。假如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加快,但是企业的应纳税额却减少,则表明企业很可能存在着虚增成本、隐瞒收入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结合总资产周转率、资产利润率以及销售利润年率这三项指标进行分析,这三个指标最终反映的是企业的整体利润情况,围绕这三个指标进行结合分析能够实现对企业真实情况的分析判断,并且可以对企业是否存在着少计收入以及多列支出等问题进行分析。假设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加快,而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利润率却下降,则很可能说明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着多列成本、隐匿收入的问题,应作为税务评估的重点加以落实。

参考文献:

[1]吕世名.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暨南大学,2013.

[2]赵静.纳税评估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

财务报表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新会计准则;建议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我国已有的会计准则与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需要不匹配,我国财务部于2006年颁布了全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合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的合并、重组,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业务越来越多,集团企业内部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关系日益复杂,给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将介绍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及新会计准则之下,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合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具体问题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企业完善财务报表的合并,提高企业才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借鉴。

二、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合并财务报表是现代大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业务,对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增加集团公司的控制力至关重要。但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之下,我国的部分大型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缺乏专业人才

财务报表的合并在财务管理之中属于相对较为复杂的财务业务,需要精通财务报表制作并且了解企业所有财务业务的人员办理。特别是新会计准则落实之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和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能够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的科学合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具备综合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不能有效的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的科学性,严重的影响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集团公司与子公司财务业务处理不规范

财务报表的合并必须要以财务业务处理的规范统一作为前提。但当前我国部分集团公司的财务业务处理并没有规范统一,各分、子公司都有自己的财务报表及自有一套财务业务处理规章制度,各分、子公司之间及各分、子公司与集团公司对财务业务的处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给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合并带来巨大的困难,不利于集团公司掌握整体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合并出来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客观实际的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不能为企业管理者以及投资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三)具体合并业务的处理存在问题

当前部分集团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合并报表确定的范围不明晰。许多集团企业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公司治理结构,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也留下了不少历史问题,如投资主体不明确直接引发母、子公司所反映的公司报表数据存在不一致。甚至有时即使存在账面的投资关系,但由于关系到公司的整体利益分配问题,最终使得该笔投资业务未被纳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规范化核算。另外,某些集团内部也存在对已在实质上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各公司之间未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情况,如子公司没有通过“实收资本”科目来核算其实际取得的投入资本,母公司也没有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来核算其向子公司的进行的投资。投融资情况最新信息未能在集团内部各公司间得到顺畅传递。部分公司财务部门未能及时获悉本公司投融资情况信息的变化,使得其在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时错误地填报了有关财务信息,如被投资单位股各股东的股份及名称、投资比例、投资份额等。应该说,以上合并报表确定范围不明晰等也充分暴露出集团企业投融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既有问题及潜在风险,如财务管理较为混乱、投融资过程中存在一定盲目性、财务部门与投资部门等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等;第二,集团内部各公司间有关数据核对不一致。一方面,部分集团企业内部存在各子公司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的债务债权数据核对不相符,如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其他未交款、未付利润、其他应付款与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存在核对不一致的情况,甚至部分公司不但存在各有关公司间债务与债权总额不相符的情况,对会计科目的使用也不符合有关制度与会计准则规定。而且,这些问题并非源于未达账项,所以它们在实际编制抵销分录时只能以数额较小的项目为标准以进一步确定抵销金额,会计操作存在严重的不规范性;另一方面,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表反映的母公司所占份额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投资数额存在核对不一致的情况,由于这不是合并从价差导致的,但在合并报表业务处理中也只能暂将其纳入合并报表价差项目之中。

(四)企业的管理者对财务报表合并认识不足

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需要在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领导之下,由下级分、子公司配合才能完成。但在实际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我国的部分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财务报表合并存在的困难以及重要性,缺乏对财务部门的支持。部分分、子公司为了降低集团公司对其财务的控制,甚至对财务报表的合并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不积极配合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工作,部位集团公司财务报表合并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财务报表,导致集团公司财务报表合并困难重重,财务报表的合并也不尽科学合理。

财务报表的应用范文6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得到了广泛运用。其运用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准则中。

公允价值的运用不仅对上市公司的相关业务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同时也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带来了重大变革。下面笔者以其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财务比率的影响为主线,对此次变革中的主要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允价值运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或拟上市银行以及拥有交易性证券或金融期货业务的企业的影响比较明显。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以及金融工具列报4项具体准则为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而发展起来并且具有前瞻性,同时也考虑了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首次被纳入财务报表,报表使用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和所面临的风险。

(一)金融类企业及拥有金融资产、负债的企业

将金融工具纳入表内首先丰富了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资产类科目中增添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这是对金融资产分类方式进行的扩展。公允价值的变动被计入报表以更好地反映其市场价值,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会根据当时的市价或者依据合理折现方式获得的现值进行调整,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虽然国内企业可选择的套期保值工具较少,套期业务开展并不普遍,但是对于金融业和那些参加商品期货交易的企业而言,按照新会计准则中套期会计的处理方法,套期工具和被套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结果也将在报表中体现。如果采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或是境外经营投资套期会计方法,企业在无效套期的情况下,套期工具的利得或损失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将被计入所有者权益;若为无效套期则直接计入损益。因此,企业对于所套项目的预期以及合约到期时的实际经济状况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权益和损益情况。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正负商誉的处理使资产负债表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形态,最终控制权的差异会使同一项经济业务带来的经济效果迥然不同。

(三)投资性房地产

新准则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取何种计量方式会受市场行情、管理层意愿以及税收状况的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形态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当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行情看好并存在可靠的公允价值时,如果企业继续选择按成本模式计量,不会影响其高价转让或赚取高额租金收入。但是如果按公允价值计量,在继续持有这项资产的情况下,企业当期利润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规模也相应扩大。在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转换的情况下,市场价值看好的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时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而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将全部记入损益,因此,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会受房地产价值的影响。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新准则规定,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具有商业实质,且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计入资本公积。因此,企业的大股东可以通过与上市公司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不断向上市公司输送收益,同时入账的资产的价值被低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管理层可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优质资产便会逐渐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收益,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甚至每股收益。

(五)债务重组

新准则对于债务重组的规定显得极为谨慎,强调债务人必须真正处于财务困境,突出债权人让步的实质。因为公允价值的取得在国内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大股东仍可能通过操纵债务重组来调节利润。假定重组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债权人的让步余地将直接影响债务人当期的损益,若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高,那么债务人完全可以通过此项重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改善资本结构,甚至大幅提高每股收益。

二、公允价值运用对利润表的影响

(一)金融类企业及拥有金融资产、负债的企业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交易性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确认投资收益以后,将使商业银行的当期利润增加;如果价格下降,确认投资损失,将使当期利润减少。由于股市行情的变化,股票价格必然随之波动,从而引起利润波动。《套期保值》第21条规定: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将套期工具损益纳入表内核算,由于期末损益的不确定性,将引起利润的波动。理想情况下,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相互抵消,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表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商业银行管理层在选择套期工具时决策失误,造成套期会计方法的套期有效性不足,利润的波动将依据套期有效性不足的程度而波动,决策失误的程度越深,利润的起伏就越大。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准则除了对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产生影响外,对于持有大量法人股的企业也有重大意义,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一般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取得时按照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这就意味着,目前两市之中拥有大量法人股的上市公司,未来出售的潜在收益目前则体现在所有者权益之中,也就是单位净资产将出现大幅增加,出售时便会大幅增加企业当期利润。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关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旧准则主要的差异在于被购买方净资产改用公允价值确认,合并成本与其差额计作正商誉或负商誉。正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单独列式,只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而不摊销。按照常理,商誉标志着企业超过一般水平的超额盈利能力,代表未来超额收益的潜在经济价值。在数量上它等于企业支付的成本高出被收购方净资产的部分,企业将来的收益必须能够弥补提前支付的商誉,否则企业合并从长远角度看并不成功。同样,商誉在每个期末的公允价值究竟如何确定是一个较为主观的问题,因此,企业可能利用减值测试操纵以后相关期间的利润。对于负商誉,可视作是一项收益直接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从而优化企业相关的收益指标。

(三)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末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如果市场行情看好,则当期利润增加。由于以这种模式计量的房地产不需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相当于减少了成本支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当期利润。

2.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相互转换的情况下,无论转换为哪种资产,其入账价值都为当时的公允价值。但是,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有所不同。如果存货或其他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差额将计入损益。行情看好时,当期利润增加,企业若能够推迟转换,不但可以继续维持客观的租金收益,更等待价值进一步上涨之后获得更高转换收益;如果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低于部分计入损益,减少当期利润,造成利润率的下降。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用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可能给交换双方带来利润,而旧准则几乎不产生损益。损益的多少取决于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确认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是防止企业利用此种形式进行利润操纵的关键。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距越大,则差额影响当期损益越大,这对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或净资产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五)债务重组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以及重组收益可重新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可能为部分公司利用重组的机会创造利润来源带来了机会。对于债务人而言,如果债权人全额或部分豁免债务,将使其大幅增加当期利润(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进而改善财务状况,提高每股净收益。另一方面,债权人收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抵债资产均以公允价值入账,同时将其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之差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债权人的当期净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