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科室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妇产科科室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妇产科科室管理

妇产科科室管理范文1

摘要:目的:对我院妇产科实习护士的带教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多技能,多方面的带教方式对实习护生进行带教管理,寻求高校带教途径。结果:综合带教法能够有效促使护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结论:综合带教发能有效帮助护生对医院环境熟悉,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

关键词:带教;妇产科;护理

收稿日期:2010-12-26

作者简介:李少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大学本科。王莉莉,张庆玲,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妇产科。(牡丹江/57011)

护生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是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转折点,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环节。护生通过临床实习,巩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护理基本技能;在与患者的交往中,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奠定扎实的基础。现对实习护生妇产科常规护理带教进行课程设计如下:

1 实习护生妇产科常规护理带教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的理念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遵从护理工作过程逻辑,兼顾护生素质,重实践、重体验、重反馈、重考核,表现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特色。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结合临床护理对人才的需求,从护生的综合素质着手,提高护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将培养目标设定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面向就业的方向,培养和训练“实用型”和“职业型”护理专科人才,满足现代化医院迫切需要能沟通、会做事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1]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

2教学内容的设计

(1)重视入科培训:在护生刚到科室时向护生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病房的结构及设施、科室的专业特点、治疗室、处置室、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抢救物品、药品、护理文件书写、整体护理的实施、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等,使护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2]。

(2)重点学习常规护理:如妊娠期的护理、分娩期的护理、产褥期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以及各种妇科手术的护理。进行专科操作如阴道灌洗上药、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胎心音听诊技术、会阴消毒技术、脐部护理技术、新生儿沐浴、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等,带教老师首先讲解操作方法、要求、目的、注意事项,然后带教老师示范操作过程,传授最新的操作经验,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患者的痛苦。 转贴于

(3)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实践教学实施循征护理,体现妇产科护理的新思想、新理念,灵活带教,使护生掌握技巧。

(4)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取得病人的信任让护生多接触病人,了解各类型病人的特点,使护生熟悉医院环境,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性质,消除心理压力。

(5)强化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把患者作为“活教具”让学生观摩实习,尤其关于患者的个人信息、身体的隐私部位、个人的秘密等使患者感到自身人格、自尊的侵犯和伤害。

3 教学措施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等,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主要的教学手段有多媒体、示教室和练习室的使用,临床见习和实习。

4 教学创新设计

如何使护生成为医德、理论和技术都过硬的新时期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妇产科的护理技术操作独具特色,在带教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关爱护生,帮助其克服畏难心理,解决学生的问题面对学生多的问题,带教老师应在排班上做好安排,尽量将学生分散安排,避免同一班次学生过多。由于带教老师要兼顾I临床工作,不可能顾及每一个学生,排班时老师应将学生安排好,并事先与跟班老师做好沟通。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如中专生,老师应着重教会学生知道怎么做;本科生,老师应着重教会学生为什么这么做;研究生,老师则应引导她们的创新性思维。妇产科的护理技术操作独具特色,在带教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老师示范操作过程,传授最新的操作经验,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患者的痛苦[3]。每一项操作让护生先看,掌握要领,待时机成熟时先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尽量让护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指点,操作完毕,让护生回顾操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加深印象。在一个班次结束后,带教老师要帮助护生回忆当班所学的知识,并鼓励护生做好临床笔记,将掌握的和未掌握的内容分别记录,从而使护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主动查找不足,及时询问教师或查看书本,以加深理解,积累工作经验。针对本科室的常见病、专科急症,督促护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均为本专科常见的、基础的、重点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操作,通过这些实验,重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简单仪器的使用及常见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妇产科护理病历的书写等。

参考文献

[1]丁郭平.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说课设计[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238—239.

妇产科科室管理范文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2~10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导致妇产科术后患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切口种类及重症监护病房是关键因素。结论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外科伤口感染;生殖器疾病,女(雌)性/外科学;手术室护理

妇产科收治的患者疾病及分娩等相关治疗均需通过手术进行,因此,在手术室患者中妇产科患者占据了较大比例。患者手术伤口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其中手术室中存在的因素是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2]。如何降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直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3]。本研究将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术后患者感染的相关性,旨在为指导手术室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34.5±1.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35.6±2.3)岁。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种类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管理具体方法:(1)接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知识培训[4],让患者对目前疾病发展现状及术后恢复具有全面认识。(2)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在进行妇科手术前由于对术后结果不了解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慌、紧张,甚至打算放弃手术等情绪[5]。护士应该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术前护理。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身体检查,对患者体内各器官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手术和护理方案。(4)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护士应该维持手术室安静,且随时保持手术室内环境清洁,加强无菌控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6]。为术中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可有效减少外界刺激对患者的影响。(5)术后护理。完成妇科手术后护士应该时刻对患者血压、心率及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建议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针对突发状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7]。

1.2.2观察指标

对感染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及切口种类等进行记录分析,并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

2.2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

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与患者术后感染密切相关.2.3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及切口种类、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等因素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密切相关。

3讨论

手术治疗是妇产科常用治疗手段之一[8],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规避相关术后感染因素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9]。本研究对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与术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有研究发现,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不仅与单一因素相关[10],可能同时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切口种类及ICU是关键因素,同时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总之,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有效规避危险因素的发生,降低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玲 单位: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钟水莲.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4,11(33):161-162.

[2]王凤英,吴香竹,张菁云.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396-1397.

[3]房迎辉.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9):1556-1559.

[4]牟宗梅,王凌燕,陈秀娟,等.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797-2799.

[5]赵丽娟.妇产科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J].中外医疗,2013,32(34):174.

[6]王菊利.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4):311-312.

[7]陈利红,来金君,王晶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3):662-663.

[8]潘丽莹,刘翠花,杨满芳,等.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28(7):199-201.

妇产科科室管理范文3

关键词:妇产科;围术期;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主要是利用人性化管理,对患者进行生理照顾并且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成功缓解患者完成手术后产生的疼痛感以及内心产生的焦虑感[1]。在住院的过程中,患者如果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自身疾病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对其完成舒适护理后,临床获得的效果肯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4月~2014年04月90例妇产科(剖宫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3~4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1.2)岁。针对所有患者全部实施剖宫产,将患有高血压、患有糖尿病以及患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将所有妇产科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1组与A2组。对比两组妇产科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

1.2.1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①为患者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保证产房始终清洁干净,并且在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洁,在固定时间对室内温度进行测量,保持室温在22℃左右,保证患者的心情愉悦,确保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对患者造成强烈刺激;②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床上用品进行更换,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③引导患者进行轻度运动,防止出现褥疮的情况。④在准备实施手术前,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指导,成功缓解患者内心的紧张感;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以及尿量等情况给予认真监测,保证患者的体温正常,防止出现不适感对分娩造成影响。⑥患者临床一经表现出呼吸困难以及血压降低等症状后,立即同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2,3]。

1.2.2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患者在准备住院时,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乐观心态同患者进行密切沟通,要求语气和蔼,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保持态度诚恳同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术指导,成功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感[4]。此外,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临床预后情况等,使患者意识到保持乐观的心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3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①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护理,要求患者需要多进食富含高热量以及高蛋白的食物,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②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血压、体温以及尿量等基本情况进行观察,防止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③完成手术后的6h,对患者使用产后康复带,成功缓解患者的伤口张力,提高患者的临床舒适度[5]。

1.3评价指标 对A1组与A2组妇产科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Ⅴ级:表示患者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感;Ⅳ级:患者出现了强烈的疼痛感;Ⅲ级:患者出现了重度疼痛感,很难进行忍受;Ⅱ级:患者临床表现出中度疼痛感,不能轻易忍受;Ⅰ级:表示患者出现了轻度疼痛感;0级:患者于临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疼痛感。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数据库建立,利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A1组剖宫产患者中,疼痛程度超过Ⅱ级的患者例数少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P

3讨论

当今社会,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针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针对产后护理的要求也逐渐严格。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将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将护理模式进行有效转变,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服务。

舒适护理属于医院妇产科围术期较为有效的一种护理方法,能够为患者营造最优的住院环境,促进患者的身心放松,加快疾病的好转速度。在进行本次研究过程中,舒适护理的有效实施,在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程度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表现了显著的意义。

总而言之,针对妇产科患者,在围术期对其实施舒适护理,在提高妇产科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邸乃健.妇产科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2:109-110.

[2]汤腊梅.舒适护理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2:725-726.

[3]玲,赵丽萍,陶英群.舒适护理理念在脑膜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3,20:120-122.

[4]张石红,戴红霞,毛晓萍,等.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的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5,08:53-55.

[5]吴夏青.舒适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3:145-146.

[6]张静.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02:83-84.

[7]许雨薇.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13:2906-2907.

妇产科科室管理范文4

关键词: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观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43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arrying out the humanized nurs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Xue Anping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humanistic care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s well as the effect observed.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50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maternal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f digital expression group(routine care)and experimental group(with a comprehensive,user-friend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routine care on the basis of),while maternal bleeding were observ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the birth rate and postnatal mental condition.Result: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mothers in the humane care in the future,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when production is 130±55 milliliters;cf groups were produced when th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154±62 milliliters;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maternal cf group of women,in lin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words:Gynecology Humane care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38-02

由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与临床医学的成熟,从而推动了护理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的这种新型医疗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种医疗模式主要是针对现代社会中患者对服务医疗的重视以及医患之间信任关系建立等问题,强调医师在诊断过程中不仅是需要专业素质也需要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了解,缓解患者的情绪与恐惧心理,特别是产妇,在怀孕期间生理与心理都会出现极大变化。因此,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是可以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温馨与高效的护理服务。本文对我院50例产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妇产科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产妇。产妇的年龄在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怀孕周期在35―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1。产妇之间在年龄与周期以及生理状态等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将5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比照组,其中比照组产妇为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为人性化护理。

1.2 护理方法。比照组产妇接受传统的常规日常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从三方面进行的:首先是医护人员态度上的人性化:护理人员对待产妇必要耐心与热情,详细讲解各种孕期知识以及生产时可能碰到的突况或是生产前准备工作等;其次是护理干预的人性化:产妇在生产前心理比较紧张,特别是首次妊娠的产妇,希望生产时创伤小以及痛苦少并且特别关注新生儿的智力与健康等情况,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护理干预时采取一对一的人性化干预方式,普及分娩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产后如何科学的进行饮食搭配、会阴处伤口的处理等工作,护理人员想要降低产妇产后可能发生的抑郁或是焦虑等问题,可以通过产前对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生理特征与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等知识进行重点讲解,避免产妇在生产后由于慌乱等原因出现的焦虑;最后是住院环境的人性化,护理可以采用比较温馨的家庭式住房来缓解产妇对医院的紧张心理以及有利于保护产妇自身的隐私,在配置上以母婴同室为基本设置,另外保证病房的温度与湿度合宜。

1.3 观察指标。观察实验组与比照组产妇在经过护理以后的顺产人数与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产后发生抑郁人数等进行一个对比与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 对两组间的差异对比进行检验,P

2 结果

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干预以后对生产前后的准备工作与生产时的注意事项都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实验组的产妇情况更为显著。具体表现在出血量的差异明显:实验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为130±55毫升;比照组产妇生产时平均出血量为154±62毫升,实验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比照组产妇。另外,实验组产妇顺产率为80.28%;比照组产妇的顺产率为57.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产妇生产时出血量、顺产率、产后抑郁率对比

3 讨论

本组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产妇分娩时的出血量、顺产率以及产后抑郁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的护理干预(P

经过本次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护理经验: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一切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效率。②注意细节护理。经大量研究表明,产妇在临产前的情绪会有很大波动,也极易出现各种状况,护理人员应注意生活细节护理,多与产妇交流、沟通,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应为产妇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尽量让产妇感受到亲切。③健康指导。应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协助产妇制定科学的饮食搭配,多讲解一些产后注意事项以及新生儿的喂养知识,比如像会阴处伤口的处理、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生理特征与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等知识。

综上所述,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应时展的必然需求,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秋.人性化护理对传染病病人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7):613

妇产科科室管理范文5

关键词: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属医院环境分类中Ⅱ类区域,门诊手术涉及面广,就诊患者人数多、流动量大,因前来就诊的患者多未接受过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检查,使得传染病患者与普通患者交互混杂,医院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1-2]。此外,由于妇产科门诊手术量大,医护人员工作繁重,手术及护理过程中稍有松懈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几率。妇产科手术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加强其医院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3]。针对此,我院近年来开始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中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9月收治的150例门诊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门诊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18~74岁,平均(38.2±8.6)岁;手术类型:剖宫产57例,子宫切除术3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7例,卵巢肿瘤摘除术23例,异位妊娠手术9例。对照组年龄18~73岁,平均(37.5±7.6)岁;手术类型:剖宫产61例,子宫切除术33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卵巢肿瘤摘除术20例,异位妊娠手术7例。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接受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具体如下:①加强医护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与意识培养: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务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所有人员均需考核通过方能上岗,对在岗人员则应定期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与技能。②加强环境消毒:空气消毒至少3次/d,术前30min进行1次空气消毒,要求接台手术间隙至少进行10 min自然通风,早晚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 min,以1000 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拖地3次/d,物体表面则以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定期监测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③加强职业防护:医疗废弃品由专门的清洁人员处理,合理进行收集、分类与存放。医护人员应正确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等,避免引起接触性感染。④设置主台护士责任制度,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由主台护士监督管理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确保严格执行洗手消毒规则及其他规章制度,监督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操作,无菌物品即开即用,及时回收手术器械,擦拭干净血迹、分泌物等。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数,减少人员进出数量及次数。⑤手术器械与其他手术用品需严格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给予环氧乙烷定期缇。⑥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消毒情况检查:分别抽检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合格情况,计算消毒合格率,其中手卫生合格标准为细菌菌落总数低于5 cfu/m2,物体表面卫生合格标准为细菌菌落总数低于5 cfu/m2,空气消毒合格标准为细菌菌落总数低于200 cfu/m2。②医院感染:统计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P

2结果

2.1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消毒合格率比较 风险管理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物体表面、空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88%、97.87%、92.09%,较实施前相比均明显上升(P

2.2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2.67%相比有明显下降(P

3讨论

手术目前是妇产科疾病治疗以及产妇分娩的重要途径,但手术属于一种创伤性操作,易引起医院感染,从而影响医疗质量[4-5]。针对此,我科在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易引起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了综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主要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对医护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加强环境消毒、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设置主台护士责任制度、手术器械与非一次性用品的消毒灭菌、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上措施旨在提高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护人员对于院感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其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加强对医护人员日常护理工作的监督,严格规范各项无菌操作,对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环节做到严格把控,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6]。医护人员除了自身加强消毒隔离措施以外,还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旨在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心理增加医院感染发生风险[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风险管理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物体表面、空气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88%、97.87%、92.09%,较实施前相比均明显上升(P

综上所述,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雪,赵华,张小丽,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61-3962.

[2]钟水莲.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相关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33):161-181.

[3]李世红,王苏荣,孟琴,等.综合控制对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362-2366.

[4]朱莉莉,周乔芳.妇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医刊,2014,49(6):99-101.

[5]蔡大芬,陈红,效小莉,等.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4):516-520.

[6]裴文晔,王萍,闫芙军.个案全程追踪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12):1120-1124.

妇产科科室管理范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099-04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Servi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WANG Xiaojuan1a,2, WAN Yinghong1

(1a.School of Management; b.Experiment Center for Management Teaching &Learning (DemoCenter at State Level for Experiment Teach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2.School of Economics,Xizang Minzu University,Xianyang 71208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relationship hypothesis among th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service products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verified the model and assumption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background of 211 service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and servi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collaboration competency;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service products development;empirical research

?S着知识经济以及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就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近年来,协同能力作为资源获取及促进实践创新的能力而引起学者的关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产品开发而言,协同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客户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等管理过程,从而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1]。

目前,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企业协同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2,3]。然而,大多数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4],鲜有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此,本文对研究中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及其概念模型;随后,通过对211家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处理,验证了模型及假设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协同能力、提高其客户知识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1 相关概念及研究假设

1.1 相关概念界定

(1)企业协同能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协同能力的研究较多,但对其界定并不统一。由于本文针对的是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情境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研究,因此认同Tsou等的研究,其认为企业协同能力是企业在协同各种资源要素从而促进创新实践的一种能力,由企业对于知识、技术等资源的吸收能力、协调能力和关系能力3个维度构成[3] ,这种能力也是企业获得关键资源的重要推力。

(2)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5,6],本研究认为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是企业为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需求、采用新技术、应用新知识等对客户知识的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对于客户知识资源的获取,其对于客户知识的共享以及对客户知识的应用3个管理过程。

(3)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服务产品开发属于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 [7]。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8],本文通过新服务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产品开发速度、产品开发的新颖性、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表示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1.2 研究假设

1.2.1 企业协同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1)吸收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对新的外部信息价值的认识,并能透彻理解它,同时将其运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9]。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客户作为服务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在产品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实践活动中,客户提供的是不完整数据和信息等,因此,需要企业通过吸收能力增强对外部信息的深入认识和理解,降低误差并减少服务开发时间,从而提高服务产品开发效率[10]。据此,提出:

H1a:吸收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协调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企业对客户的协调能力是指企业在服务产品开发的具体环节中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11]。在协同进行服务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相互关联且复杂的具体任务,而企业与客户双方分担着特定领域的、相互关联的任务并承担相应责任,需要通过具体的分工协调,共同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可行方案的产生,有效提升组织创新效率[12]。据此,提出:

H1b:协调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关系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关系能力指的是企业与客户为了完成相关开发任务利用各方资源进行沟通协作的能力,也是企业开拓、发展合作伙伴的能力[13]。企业的关系能力可以给企业带来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是企业可获得的、利用的,而且是网络外部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在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良好的关系能力可以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无障碍的沟通和合作,实现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共享与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3]。据此,提出:

H1c:关系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2 企业协同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1)吸收能力?c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从环境中获取、识别、整合和利用新信息或知识的能力[9]。实践中,企业具备较高水平的吸收能力就可以更好地获取外部知识以及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扩展企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服务产品开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此过程涉及融资、营销、工程、制造等多个职能领域,而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使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客户共享到各个领域的异质性知识,从而促进客户知识的有效应用[14]。据此,本文提出:

H2: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协调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协调能力指的是企业或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同其他企业和组织建立知识密集型接口的能力[11]。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协调能力为有效获取客户知识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密集型接口,为客户异质性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提供了必要保证。另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作程度越高,越能意识到对项目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更能准确地理解任务,从而更有效地促使企业员工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以此促进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据此,本文提出:

H3:企业的协调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关系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企业的关系能力主要指企业对合作伙伴的培养、发展和管理的能力[13]。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过程中,双方会彼此真诚地交流与磋商,从彼此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提供对方需要的知识、技术等信息,即这种互利合作的关系促进了知识的获取以及共享。而且具有良好关系能力的企业对于知识应用的过程、思路以及方法越宽广,越有利于推动新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15]。据此,本文提出:

H4:企业的关系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3 企业对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客户在企业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性,以及企业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及应用等活动对服务产品开发具有重要影响[16]。学者Jie B.W.和Bin G.在对客户知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客户知识的获取、创造以及利用等对服务产品开发的正向影响[17];通过与客户的交流进行知识共享,可以使企业获知客户的兴趣和偏好等信息,这些信息增加了团队成员的知识积累及视野,从而形成新的设计理念,促进了新服务产品开发[5]。另外,企业通过与客户的协同创新过程,将获得及共享的客户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促进企业持续地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和产品[6]。据此,本文提出:

H5:企业对于客户知识的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为中介的企业协同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的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及量表设计

(1)自变量:企业协同能力的测量。其中,吸收能力参考Ettlie和Pavlou(2006)、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6个题项;协调能力的测量题项参考了Laursen(2011)、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关系能力的测量题项参考了Dyer和Singh(1998)、张振刚(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

(2)中介变量:客户知识管理过程的测量。其中,客户知识获取参考了Ettlie和Pavlou(2006)、许冠南(2008)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客户知识共享主要参考McEvily和Marcus(2005)、张红琪(2013)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客户知识应用主要参考了王国顺(2012)、Bin G(2013)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

(3)因变量: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测量主要参考了Tsai(2001)、魏江等(2008)以及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6个题项。

2.2 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

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本研究共发放336份问卷,回收245份,剔除34份无效问卷,共计2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2.80%。从回收的211份有效问卷来看,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以科技服务业和信息与通讯服务业为主,分别为96份和60份;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样本量基本相同,分别为27份和28份。从企业服务产品所涉及的8种项目类型来看,技术型服务项目居多,定制化软件/系统集成、技术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这三项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19.43%,26.54%,24.64%。从样本项目开发周期看,不同周期的样本均有涵盖,但7~12个月样本占总量较大,占31.28%。

3 数据检验和结果分析

3.1 信度、效度检验

3.1.1 信度检验

在研究中,问卷题项的一致性程度主要采用Cronbachs α进行测量。研究中涉及3个方面共7个变量:吸收能力、协调能力、关系能力、客户知识获取、客户知识共享、客户知识应用、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分别为0.877,0.723,0.729,0.791,0.826,0.847,0.864,从Cronbachs α的数值可知(均大于0.7的标准),说明了问卷的信度较好。

3.1.2 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检验。本研究的问卷来自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学者设计的成熟量表,并根据中国国情以及专家和被访者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建构效度检验。本文主要通过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来检验各变量的构建效度。

在研究中,各个观测变量在其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5的要求(p

3.2 结构方程分析

3.2.1 模型拟合度检验

通过拟合指数检验预设模型的合理性(拟合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模型M2比模型M1拟合效果更好。因此,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合理。

3.2.2 假设检验

本文通过路径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合理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研究中所检验的15条假设中有13条通过检验,其中2条假设因结果不显著(P=0.95,p=0.37)而不能支持原假设。这两条假设路径分别为:H4b:客户知识共享关系能力, H5a:服?詹?品开发绩效客户知识获取,这两个研究假设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61(不显著)和0.128(不显著),因此,没有通过检验。

4 结论与启示

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情境下,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调研对象,探讨了企业的协同能力、企业对客户的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如下:

首先,企业协同能力中的吸收、协调以及关系能力均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实践中,企业可通过提高员工对新信息和知识整合、识别等,增强企业的吸收能力;通过引进高技术应用人才,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畅通的知识密集型接口,提升企业的协调能力;通过与客户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的协同能力,从而促进服务产品的开发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