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1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研究与分析
光纤通信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光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通过光在线缆中传输,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输。从目前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来看,利用光纤传输,有效解决了数据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问题,保证了数据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输,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载体是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具有光敏感性,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光传输的有效性。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光纤通信技术在目前通信领域和国防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优点
从目前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来看,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光纤通信的频带宽度大,通信容量较大。2、光纤通信的信号衰减较小,中继距离得到了延长。3、光纤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4、光纤通信在信息传输安全性上比其他传输方式要高。
三、光纤的结构与传输原理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主要分为三层结构,内部为光导纤维的核心―纤芯,由内向外分成包层和涂覆层。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信号主要是在纤芯和包层这两个层面间流动,涂覆层的具体作用是保护包层和纤芯能够进行正常的信号传输。在光纤中,纤芯主要为透明的软线,包层与纤芯类似只是在传输效率上比纤芯略低,涂覆层的作用是保护包层与纤芯不受外界侵蚀和机械损伤。
光纤的传输原理主要可以用菲涅耳定律来表示:
上图为光纤信号传输的过程分析:
四、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和应用分析
由于光线通信技术具有突出的优点,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电缆传输,成为了新的数据通信技术这一,并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成就,促进了数据通信技术的全面发展。此外,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光纤通信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数据通信领域,其中包括网络信息传输、电话信息传输、军事信息传输等,具体应用情况如下:1、光纤通信技术在网络信息传输中的应用。由于网络信息传输对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准确性要求较高,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正好符合网络信息传输的实际需要,因此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了网络信息传输中的重要方式。2、光纤通信技术在电话信息传输中的应用。目前电话信息传输系统已经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能够实现电话数据信号的可靠传输,而光纤通信技术正好能够满足电话信息传输的这一现实需要。3、光纤通信技术在军事信息传输中的应用。军事信息传输的要点在于信息的保密性和准确性,鉴于光纤通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信息的准确,并不受外界干扰,所以光纤通信技术在军事信息传输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光纤通信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具有突出的优点,因此光纤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取代传统的通信手段,为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辛化梅,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刘望军,熊卓列.数字化社区通信系统的接入网技术.有线电视技术;2006年01期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2
一、MOOC介绍
MOOC即慕课[1][2],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在线课程模式。慕课具有大规模的、开放课程、网络课程等主要特点。
MOOC是指由参与者的课程,典型的慕课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大规模的。MOOC课程必须是开放的并且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上课地点和时间不受局限,只要有一台网络联接的电脑,你就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国内的或者世界顶尖大学的一流课程。现在的MOOC一般都是大学课程,优化后搬到网上,内容和分类都以大学的知识构架为基准。开课日期模仿大学时间表,每周上一次课,一次讲一至两学时,布置课后作业,开课期间安排答疑,体现了交互性。
MOOC的基本组成结构:课程视频,随堂测试、作业、考试以及在线助教、讨论。课程视频为微视频组成的课程串,每个微视频大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微视频里会插入小测试,看完就需要答题,然后电脑进行评分。期末要提交作业或进行考试,因为学生人数很多,作业和考试一般采用互评打分的方法。一般每门课都有自己的论坛,里面会有助教加入,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而且还有讨论区,还可以找在线的同学互相讨论。慕课一般是免费的,这个免费主要指的是听课免费,如果想要证书就需要交费。现在有很多大学将一些很多学生都选修的课程作为慕课课程,这样既节约教师和教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自主学习。
二、数字通信原理作为慕课课程的必要性
数字通信原理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同时又强调实践性的课程。通过数字通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基本原理、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分析方法、通信信号和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及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对现代通信工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许多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都开设了数字通信原理这门课程,同时通信和网络行业从业人员也需要掌握数字通信原理相关知识,所以将数字通信原理作为一门慕课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三、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的MOOC教学方法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课程通过对通信基本模型、通信信道、模拟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同步等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工作原理。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具有进行现代通信技术研究、开发和通信工程设计与调测能力。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通信原理[3]为例,该书由毛京丽主编。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有:电路、概率论、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技术等。学生需要了解通信发展史及信息概念。掌握常用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编码方法。掌握数字信号的基带、频带传输原理,最佳接收原理。掌握同步技术。掌握差错控制编码。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绪论,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定义和特点;熟悉数字通信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第二部分:语音信号数字化编码,要求掌握:语声信号数字化的基本过程,抽样定理,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的区别以及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式,编码的基本概念及解码的基本原理,A律13折线编解码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编解码的信号比较及产生过程,了解DPCM、ADPCM、子带编码、线形预测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第三部分: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要求掌握:TDM的基本概念及系统构成原理、帧同步概念及工作原理、PCM30/32路帧结构,了解位同步的概念及工作原理、PCM30\32路系统帧同步的工作原理。第四部分:准同步数字体系和同步数字体系,要求掌握:同步复接的方法及工作原理、异步复接PCM二次群帧结构、SDH的基本概念,了解PCM复用原理和数字复接方法、SDH传送网的基本结构、SDH网的自愈功能实现方法、SDH网的同步方式。第五部分: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掌握: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本理论,了解基带传输的线路码型、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的概念及PCM信号频带传输系统的构成。
视频共计32讲、64段。每章第1讲最初几分钟说明了本章的基本问题,它们作为主线,引导后续各讲展开。各章讲、练适度分离,以便按需独立学习。讲解力求:1.简单易懂:让初学者轻松入门;2.融合贯通:再次学习可深化理解。导学图帮助学生梳理各部分知识,建立全局观。
学习方法可以是:1.先看视频,再读教材,促进思考;2.先读教材,再看视频,深化理解;3.其他各种安排。深入学习者,可以从各讲的相关知识点出发,阅读参考书籍,积极参加讨论。基本学习的人,可以按需裁剪章、节内容,或只观看部分视频讲座。浅尝即止的话,可以只学习第一章与少数几讲视频。
本课程总计100分,成绩构成如下:平时成绩(测试与作业、讨论与交流等综合评定)40%,期末考试占60%,完成课程学习并考核成绩60-84分为合格,成绩85-100分为优秀。
四、小结
本文介绍了将数字通信原理作为慕课课程的必要性,并且对该课程的教学做了相应的规划。通过一学期小范围的试运行,发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这门课程,并且通过几次课的学习,能基本适应慕课这种教学形式。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3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 通信原理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51-02
一、通信原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专业主干课程,阐述通信系统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掌握和研究各种通信系统打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归纳出该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多媒体教学的依赖影响了通信原理课程的授课质量。在大力提倡多媒体授课之前的时间里,教师主要通过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板书占用时间太多,一些知识点如各种信号波形和频谱图不易描述。当前教师基本采用多媒体授课,主要通过PPT进行课堂讲解,这种授课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信息量大,但是缺陷也非常突出,教师和学生都容易对多媒体教学形成依赖心理,特别是对于部分同学,上课就像看电影,上完了也就看完了,同时也很快忘光了。
(二)通信原理章节内容的讲授方法有待提高。由于教材将通信的基本理论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技术,每一章阐述的知识点是一个个的单元,与通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工作原理是分割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接受不同的通信技术,并不理解学习这些知识的作用和重要性,也就是不知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
(三)教材的部分内容已经跟不上通信发展的步伐。部分知识与其它课程的知识点重叠,一些未来可能成为主流通信技术的知识在教材中尚是空白,不能适应培养高质量通信人才的需要。
二、通信原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推动了课程的改革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立足于现实情况,该课程在教学手段和方法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对绪论中的通信系统模型要做重点讲解。在后续章节具体技术的讲解与通信系统模型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所学技术理论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绪论是教材的总纲,大部分通信原理教材在绪论中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评价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等,这些都是通信系统最重要的内容,掌握的好坏对于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至关重要。在以往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绪论的内容在教材后续章节都会详细阐述,因此不重视绪论部分内容的讲解,导致学生不能从总体上理解通信系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通信原理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充足的课时对绪论中的内容,尤其是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性能指标等进行了通俗详尽地讲解,让通信系统的架构深深地印入同学们的脑海,建立起对通信系统的初步理解和框架。同时,我们在后续讲解每一章节的时候,将该章的知识点的基本原理与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起来,阐明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与其它系统部分配合工作,对于学好通信原理是非常关键的。
(二)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对黑板板书授课方式的重视。以PPT、视频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讲解效率,加大了课堂信息量,但是在通信原理课程上的弊端也日益凸显,虽然这些弊端并不是多媒体教学本身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普及,事实上黑板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已经很小了,很多教师几乎采用纯PPT教学,板书的内容寥寥无几,违背了提倡多媒体教学的初衷。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多媒体授课相对黑板板书节省了教师大量的体力劳动,且可以重复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于是教师越来越对多媒体教学形成依赖就不难想象。事实上,这种授课方式对工科学生是非常有害的。就通信原理课程而言,如果用形象生动的图形直观显示在幻灯片上,确实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可以方便直观地进行讲解。但同时我们知道,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基本理论都是建立在数学公式推导基础之上的,教师不通过黑板板书向学生教授推导的过程,学生是很难学到其中的精髓的。不仅通信原理,很多工科课程都是如此,数学推导能力可以说是每个工科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一旦学生养成了看PPT而疏于动手推导的习惯,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我们是培养不出合格的工科人才的。因此,我们在通信原理课程的教授中,不仅通过PPT讲解,还在黑板上进行大量的数学推导,并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进行推导,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要强调一点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往往不喜欢动手做笔记,热衷于拷贝多媒体讲义复习所学的内容,事实上动手做笔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抄写的过程,同时也是加深理解的过程。
(三)将章节学习与MATLAB仿真同步展开,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一般的做法是实验课和理论课程同步,例如脉冲调幅、相移键控等实验,安排在理论课一上完就进行相关实验,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时间、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在于学生做一次实验形成的印象并不深刻,而重复多次实验在现实条件下又不可行,在条件较差的学校,由于实验设备的欠缺,往往几个人共用一套实验器材,效果又得打折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采取将章节学习与MATLAB程序仿真同步展开,相互印证,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通信原理教材中的几乎每一种技术都是可以进行计算机仿真的,而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台电脑,只需要安装MATLAB软件,就可以自由地进行通信基本理论的仿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既充分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编程能力,一举多得。
三、通信原理教学内容的改革
与通信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通信原理教学内容是时代的需求。因此,通信原理教材的内容也有必要不断地修订,对此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内容是:
(一)压缩模拟技术等的教学,增加新兴通信技术手段的教学。现有的通信原理教材中,模拟调制技术、随机过程等章节内容在通信工程专业其它课程如通信电子线路、随机信号分析课程中已经详细地学过,在通信原理教学中只需要简单地提及。在新兴通信技术上,部分教材增加了CDMA、OFDM技术的内容,但是还不够,有必要增加MIMO技术的介绍,对于学生未来掌握应用MIMO通信系统是有益的,而MIMO通信系统是未来通信系统的主流候选方案。除此之外,中继协同通信、认知无线电等新兴通信技术也有必要在教学中涉及,使学生对前沿通信技术有所了解,为未来深入学习和研究通信技术打下基础。
(二)强化通信信道的教学。虽然每一种通信原理教材都有信道这一章,但是对通信信道的阐述深度和广度存在不足,一般只是简单介绍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的概念与特点、信道的基本数学模型,这些概念固然重要,但不足以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信道的特征,特别是移动信道的重要特征如衰落、电平通过率、平均衰落持续时间等,内容更具体化,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常用到。
(三)强化信息论的基础知识教学。信息论通常是研究生的培养课程,但是作为通信系统的指导理论很有必要在通信原理中有所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看到信息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熵、信息量和信道容量等,会觉得很陌生,不能理解,有必要在通信原理教材中单独用一章介绍信息论中的基础知识,扩大学生对信息科学基本理论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核心内容的理解。信源编码压缩信源中的无规律的冗余比特,这部分比特不提供信息量;信道编码向被压缩过的信息序列中插入有规律的比特,接收端根据规律可以纠正信道干扰产生的信息错误。
我们在近几年的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班级中进行了基于以上内容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对于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显著增强,知识更加全面,印象更加深刻,读研学生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樊昌信.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l999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4
【关键字】 低压载波通信 OFDM 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正交多载波调试方式,它的原理是把原信号分解成大量的子信号,再把这些子信号调制成大量相互正交的子载波,然后把这些子载波一起发送并在接收端把这些数据进行合并,这样发能够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传统的数字通信系统是将数据符号放在同一个载波上进行串行传输,这样,信道的全部可用宽带都没每个符号占用[1]。OFDM和传统的数字通信系统相比极大的提高了在抗多径干扰方面的能力,因此,在 低压载波通信的研究领域OFDM的技术应用就成了重点和热点。
一、OFDM的基本概念
1、OFDM的技术背景。OFDM是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系统中的一种利用多载波频率复用技术,它具有技术实现简单和对抗频率选择信道的优点。OFDM起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直到60年代才正式使用这个概念,在2000年成立的家庭插座联盟为电力通信的发展第一个提出了电力通信技术协议HomePlug1.0。
2、OFDM技术的应用。OFDM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频带利用率高的一些别的技术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它受到了受到了世界的研究人员的重视,他们认为OFDM技术具有非常广大的应用前景。现在OFDM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实际系统中,例如无线局域网、数字声音广播、电力通信技术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等,这些领域都把OFDM技术运用在其中[2]。数据传输的信道是电力线,而电力线衰减能力强是绝大数电力网络需要克服的缺点,OFDM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些特点,因此,对OFDM技术的研究和和应用是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3、OFDM通信的基本原理。OFDM技术和普通的频分复用相似,就是把传输的数据分解调制成n个子载波,这样子载波的数率就会变得很低,这样所占用的宽带也会变得最大限度的窄,因此电力线的衰落也会变慢。因为子载波之间是相互交错重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完成频谱使用率,这也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名字由来的原因。因为OFDM技术是把数据分到传输率相对较低的若干个并行传输的子信道中进行传输的。由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带来的时间产生由于每个子信道的符号周期得到增加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减轻。而且多径带来的符号间的干扰也可以通过符号之间的保护间隔的插入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消除。
二、低压线载波与OFDM系统同步技术部研究
1、OFDM系统同步误差的组成。通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通信双方的同步,只有通信同步才能使通信双方正常通信。在接收端要保证连续到来的信号能够得到正确的调解,而正确调解的前提是能够找到OFDM符号的正确位置,这就是OFDM符号的同步问题。现在常用的是基于盲估计的同步算法、基于导频的同步算法和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算法。在OFDM系统中,只有实现载波频率同步、符号定时同同步、采样时钟同步这三方面的同步才能实现精确同步,但是根据大量的分析,载波频率偏差、符号当时偏差和采样时钟偏差这三个构成了OFDM主要的同步误差。
2、OFDM同步系统的构成。根据分析时间和频率的同步是基于帧结构的OFDM同步系统必须保证的。FFT窗的定位和建立帧定时可以通过时间同步来完成;而子载波的正交性需要用频率同步来保持,这是因为频率的错误会导致载波间的干扰[3]。通过频率的获取和跟踪完成频率的同步以求能够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度。虽然频率的跟踪使用频率捕获精度较低,但是计算起来相对简单,能够实现计算较快的算法。
3、OFDM系统同步算法的研究。OFDM系统的同步根据同步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可以分为基于训练序列信息的同步、基于导频符号信息的同步和循环前缀的保护间隔的同步。基于循环保护前缀的同步的计算精度较差,但是他能直接利用系统固有的资源,无需额外的辅助信息;基于训练徐磊信息的同步虽然增加了同步获取的时间,但是也限制了改革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不过这个办法可以使同步班的十分精确;基于导频符号信息的同步虽然可以精确地同步,但是需要牺牲信道频带。
结语: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普及, 而且用户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作为一种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的技术,低压线载波已经成为了一个受到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研究,但是由于它的传输率低和传输误码率高。导致它现在受到广大研究的OFDM技术进行调制,从而降低低压线载波出现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孙海翠.OFDM技术及其在低压电力载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5):112-114.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5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络;时间同步技术;应用
引言
时间同步系统,指的是一种可以接收外部时间基准信号,且可以按照要求向外输出时间同步信号和时间信息的系统。时间同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系统,对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尤其是随着通信网络业务种类不断增加,使得各个通信企业之间的联通业务也在不断拓展,使得时间同步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通信系统作为一种特有的信息系统,由于电力通信网络自身的特殊性,使得电力系统的时间定位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保证时间定位精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充分发挥电力系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时间同步技术基本概念
(一)我国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现状以及时间同步技术的基本概念
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网已经初具规模,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通信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提高,使得以电力通信网为基础的业务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在信息时代与通信时展的大背景下,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网络业务应用IP化、网络交换技术分组化以及网络功能简单化的特征,这对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时间同步技术作为广泛应用于各类息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对系统时间进行精准的定位,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为电力通信网络的维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传统的数字同步技术不同,传统数字同步技术主要是由同步信号传输链路以及信号同步的网元等部分组成,促使其各个网元在同一个频率下面进行工作。但是传统数字同步技术不具有时、分、秒等相信的时间技术,在信息数据精准度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而时间同步技术则是一种高精准度的技术,它可以接受外部时间的基准信号,也可以按照要求接受向外输出的时间同步信号和时间信号,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信息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这对于信号的分析以及电力系统状态的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关键技术
时间同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关键技术,而它的关键技术一般包括时钟源和网络传输方式。对于时钟源,将用户时钟与GPS主钟标准时间放置于同一水平线,从而获取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以及同步信号。由于时间同步技术的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卫星探究领域。我国成功将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并建立完善的时间、导航以及定位的信息系统,这对于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时间同步技术中的网络传输方式,主要是因为电力网络主要是以有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信息传送,每一种网络传输方式都具有优点和缺陷,同样它们对于数据信息的传输准确度和时间也存在着不同,这就要求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在采用时间同步技术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传输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据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电力通信网络中应用时间同步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同步操作是确保电网可靠性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为了在众多系统组成部分发生瞬间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做出调整,就必须确保时间同步,以及信号信息的同步传输。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使得电力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在电力通信网络运行的内部管理中,为了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分析,及时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位置,最大限度减少系统故障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电力通信网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充分发挥时间准确定位的重要性。
当然,为了确保电力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引入时间同步系统,就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必须因地制宜,即在电力通信网中建立时间同步网,就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全面的考虑,保证时间同步网既符合时间同步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还需要考虑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时间同步技术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其次,可以适当的将空中和地面同步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充分发挥出GPS、北斗等卫星通信的重要性,为电力通信网络应用时间同步系统提供充分的保障。最后,需要根据时间同步技术应用中选择的网络传输方式,对地面链路时间同步信号进行发送,通过对信号数据的综合分析,全面了解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找出影响电力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电力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
总之,在电力通信网络运行过程中,随着电力系统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水平逐步提升,必须确保电力通信网络运行的有效性、安全性,才能促使电力通信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间同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技术,将其合理的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建设中,可以确保信号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这些数据作为理论依据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分析中,可以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致远,宋洋洋,袁研根等.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线路中的适应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8):113-118.
[2]倪翠兰.浅述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传输方式及时间同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35-35.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6
3G时代的来临,预示着2G、2.5G网络在历史舞台已经落下帷幕,其促使移动通信事业得到了跨时代的进步。3G移动视频通话给人们带来了超乎寻常的体验。而且基于3G移动技术的发展,其他领域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比如安防监控领域、移动无线传媒行业等,依赖着3G通信技术本身的特点,快捷的网络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如3G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手机无线支付业务等。本文重点将会研究3G移动通信的应用价值所在。
1 3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
3G移动通信技术的英文全称为3rd-Generation,即指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做出了较大的改革,其能够实现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相结合。3G移动通信技术在流媒体技术方面也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用,比如视频直播、移动远程视频监控等。环境是影响3G移动网络传输速率的重要因素,3G无线通信提高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也是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在车内、室内、室外以及地下通道中的传输速率均不相同,无线网络最高能够达到的瞬时传输速率为2MBps。理论上讲,3G是一种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其提供的多媒体服务也能够体现出多样化以及高速性,其应用范围已经迈入全球化,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浏览、电子商务、电话视频会议享受3G移动通信服务的高效性以及便捷性。
2 3G移动技术标准及其应用范围
早在2000年,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就已经被确立,而且已经被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中,目前主要存在三种通用的3G无线接入标准,其分别为CDMA-2000;W-CDMA;TD-SCDMA等,这三种技术标准的特点为:
2.1 CDMA-2000
该技术是基于窄带CDMA技术发展而来,主要优势体现在带宽的改变,是由美国技术研究人员率先研发而来的,CDMA-2000具有优良的兼容性,其主要采用了多种射频信号带宽、前向快速功率控制等技术,由于这套系统是基于原有的系统进行升级而来的,具有成本低、搭建方便、安全性较强等特点,目前该标准的应用范围仅限于部分北美国家以及日韩,由于其本身的优势,与其他标准相比,其发展速度处于领先地位。
2.2 W-CDMA
该技术标准是基于GSM网发展而来,是由3GPP组织所制定,其主要采用了信道编码、空时码等技术,目前开发较为成熟的版本为R99版本,而R4、R5、R6、R7等版本则正在开发完善中,W-CDMA技术标准主要应用于部分欧洲国家,其中也涉及到了日本,由于该技术标准是由2G网络升级演进而来,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W-CDMA具有一定的市场运营优势,其架设的速度是其他系统所无法比拟的,W-CDMA本身定义为宽频多码分组技术,以R99版本为例,其核心网分为分组域和电路域,两者分管的业务也有明显的区别,分别为语音业务以及数据传输业务,其最高的下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384kbit/s。
2.3 TD-SCDMA
该技术标准是由中国而制定的,同样是由GSM网络所支持的TD-SCDMA系统拓展而来,为2G网络提供了升级的便捷性,仅需要更改基站控制器的容量以及相关的数据传输标准即可,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满足国际标准中低辐射的要求。而且,TD-SCDMA技术中具有多种技术融合的特点,集分数字双工(TDD)模式、智能天线技术、联合检测以及接力切换技术于一身,其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方面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较低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应用方面其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DSP运算速度决定着终端的移动速度,且最高的速度不会超过240km/h;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也具有一定的限制,即覆盖范围处于半径15km以内的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能够达到最优化,但是该数据也会随着用户的容量而改变,对于用户容量偏少的城郊地区,其覆盖率最佳有效半径范围可达到30km。
3 3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3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的优势,其在网络方面以及语音通话方面均能够表现出优良的性能,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3G移动通信技术的覆盖率仍旧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应用的需求,而且多数3G信号基站处于城市,对于一些偏远地区而言,3G服务体验仍旧较为奢侈,但是其应用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
3.1 手机电子商务平台
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我国手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很多运营商以及电子商务提供商开始注意到3G移动通信技术的价值性。基于3G移动通信技术的拓展,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通过3G网络登录手机商城,进而获得手机购物的体验。此外,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3G移动网络带宽的改善,手机终端消费者可以与商家建立远程视频沟通,能够面对面地了解到商品的信息,获得时尚、非凡的购物体验。
3.2 手机宽带上网
以往人们需要进行有线的数据连接才能够体验到高速的互联网络,但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及无线Wi-Fi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仅需要通过3G移动信号基站终端即可实现与高速网络的对接,通过高速网络人们可以进行邮件收发、微博、实时沟通等,此外,3G移动通信技术也促进了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业务的发展,如手机终端客户无需通过电脑,而是直接通过3G无线宽带网络即可使用最新的APP应用,而且可以对APP应用进行开发并快速上传。
3.3 移动办公与视频通话
视频通话是3G时代来临对于移动通信服务最大的改善,随着流媒体技术以及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直播技术以及3G手机电视业务也必将得到一定的推动,视频通话业务不仅仅通过宽带网络能够实现,3G网络带宽以及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同样能够让人们体验到远程“面对面”通话的感觉。而且随着手机商用平台的构建,手机视频会议、手机远程办公、手机执法、远程移动监控都成为了可能,不仅提升了整体的业务效率,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