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1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2

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点是其知识与技术的产品密度大于原材料与劳动力的产品密度,一般提到高新技术企业都是指在当代高端技术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知识经济实体,“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与服务”。正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密不可分,因此新产品、新市场、新组织形式的开拓都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生存的价值所在,“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压力。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对自身技术领域产品的完整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是促使相关技术成果最终成为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前提保障,符合高新技术突破的内生性。其次,高新技术的商品化过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探索过程,还需要后续的推动环节,自主创新模式并不单单是创新问题,还是集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在内的系统性活动,因此它是技术创新、技术商品化以及获得预期商业利润的完整承载主体,缺一不可。再次,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构建除了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选择与优化,还包括对外部有利资源的引进与整合,是企业原始创新与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封闭式创新不可能为企业带来商业成功,自主创新模式旨在打破封闭式创新模式的边界,强调研发活动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包括外部科研院、社会风险投资、政府机构、中高级人才市场等等,基于开放式的创新组织活动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因素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构建受到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以及竞争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的主要作用力来自于政策环境和技术市场,政策环境涉及到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以及知识产权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离不开资金支持,政策的作用是为企业创造风险投资的引导力度,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对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但效果都不够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信贷体系滞后,而在技术市场方面,尽管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还需要通过技术市场的辅技术支持来规避风险,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能促使高新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更为顺畅。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除了企业自身的运行机制、研发能力外,还有赖于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提供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我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重研发、轻文化的现象,须知企业的创新价值观才是推动员工不断参与创新,敢于创新的土壤,营造宽容的有利于交流沟通的文化氛围可以让高新技术企业长久的保持市场敏感性。最后是竞争因素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与竞争对手展开的较量是创新的较量,因此拥有研发能力的原始创新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在前期的竞争中,技术的垄断占有主导地位,但随着技术研发进入成熟期以后,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进一步选择集成创新,即技术的整合创新,它考虑的不仅是企业对资源的占有,还是企业互动关系的综合,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因素并不局限于创新本身,创新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是否能长久的占领市场意义重大。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企业研发费用核算问题;研发费用核算策略

为了保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良好竞争力,创造企业社会价值,并且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除了要在市场经营方面作出努力,还要增强企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性。通过节约成本、新产品开发、降低企业税率等方式,提升企业经济效率。同时,通过改善企业研发费用中存在的不足,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预算的投入成本过高,在前期没有充分调研市场,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导致企业缺乏对预算的控制,使研发的投入资金远高于实际所需的资金,会使产品收益相对减少。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重视预算管理的工作,前期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项目预算编制。在项目研发时,需要全程对预算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方便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灵活地调整工作。其次,在一些高新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企业会根据市场的反响,设计一些与产品相关的衍生品,衍生品设计和制作费用都会划拨为研发经费,实际上衍生品并不应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因此不能划入研发经费,可以将其划入公司产品的制作费用中。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主要包含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以及研发所使用材料的消耗费用。其中人工劳务费用的核算工作,可以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与之进行有效整合,研发使用的材料消耗费用需要通过费用核算制度进行控制,避免研发资金的浪费。

(二)没有明确研发费用核算内容。首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研发过程中没有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整理,也没有对研发发费用的等级进行划分归类。其次,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时,重大项目可以需要持续几年的时间,许多企业只将项目开发期间的支出作为项目研发预算,忽略了前期的开发研究成本,进而影响了整体核算内容,企业需要单独对这些研发项目的内容进行分离。最后,国家政策是支持并鼓励高新企业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但是有些高新企业没有将新的研发项目与其它已经稳定生产的项目进行财务上的分离,导致部分企业无法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研发项目缺乏客观决策。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产品技术研发时,对研发项目的决策缺乏客观判断,有些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只根据工作经验通过主观判断来作出重大决策,或者有些项目负责人,只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及企业的长久利益,不进行科学评价,使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遭受重大损失。

二、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费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研发费用要与向政府部门进行申报的资料一致,并且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按照项目单独成立,建立起相应的研发费用核算制度。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在清缴费用时,向国家税务机关报送研发所涉及的费用明细。

(二)高新技术企业要按季度向相关园区管理部门,报送企业研发项目的数据,一定要与之前申报的项目保持一致。对于跨年度的研发项目,在进行研发费用核算时,要结合项目预算以及项目验收报告,平衡研发费用。

(三)高新技术企业中涉及知识产权的项目,是不能划分为项目研发经费的,属于无形资产。对于复杂的研发项目通过拆分,设置更加精细化的账目,但是需要列举合理的分摊依据。

(四)研发经费必须是用于项目开发所需的原材料等相关费用的支出、项目试验用品,以及无法列入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和设备的检修、维护费用也可以列入原材料相关费用的支出中,研发项目所用的建筑物则可以列入相关折旧费用。

(五)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研发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全年的工资薪金、五险一金,要加入项目研发经费中,同时还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在职天数要在183天以上。

(六)项目研发产生的设计费用包括对产品进行的创意设计;高新企业用于项目研发使用的软件、专利以及非专利技术等费用的支出,需要列入无形资产科目中作为分摊依据;研发项目中需要委托其他机构和个人进行的活动,费用实际发生额的百分之八十,需要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便于日后划分、统计。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的解决策略

(一)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加强部门沟通。高新技术企业关于研发费用的核算就是对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产生的费用进行确认、计算、记录、报告。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的员工以及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中,都有各自的分工财务部需要与进行项目研发的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及时了解研发过程中预算的使用情况,并且要保障资金的及时支出,以防耽误研发进度,财务人员还要帮助科研人员判断费用的使用是否合理,同时研发人员可以协助财务部门进行财务核算,企业内部要互通有无,提高研发费用核算的准确性。

(二)加强研发费用核算的独立性、合理性。在对研发费用进行核算时,财务人员需要将研发支出划分为费用型和资本型。企业是否能获取研发项目的批文,是判断研发费用支出是否为资本型的标准之一。为了提升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水平,企业应当根据各个环节进行独立核算,这样能保障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还能够享受国家税务优惠活动,同时更好地对研发项目的管理,因此企业要重视各项目费用的单独核算。在进行财务核算时,成本类的科目可以设立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的核算,通过结转至资产的方式,对研发费用的核算进行分级设置,同时设立工作人员人工劳务费、材料使用费、折旧费与长期待摊费、设计费、无形资产摊销、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等费用设下级科目,便于之后的统计工作。财务人员要对每笔费用分项目核算,对于专属的研发费要单独进行核算,对于产生公共费用统计后再进行分摊,对于不同的费用科目需要提供不同的分摊依据。由于产品研发过程中有不同的阶段,相应的会计科目上会对应管理费、销售费、制造费,或者生产成本的费用,针对长期以来研发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常常混淆的情况,建议将上述费用产生的科目设置相应的费用明细,期末时,再将成本类下费用化支出的研发费用转入相应的科目,这样就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经营中各个阶段所产生给的研发费用,其中资本型的研发费用,在没有形成实际资产前都相当于在“建大楼”,需要进行投入。财务人员清晰地统计出研发项目具体的费用划分,可以满足不同科目统计的需求,从而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的精细度。

(三)优化核算分类项目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并配备核算功能,通过精密的公式保证费用核算的准确性。另外设置核算项目要以研发为营的支出为重点,强化核查效果,保证资金使用的真实性,为项目管理人员掌握支出情况保留依据,让项目研发费用得到更优化的配置,推进项目的健康发展。同时,按照规定分项目核算,可以得出项目的具体支出情况,更好地进行研发费用的规划。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4

二、着力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利用天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三桶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名方面科技人才多种形式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化聚集、集群化发展。各县市区、高新区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要加大财政投入,重点用于科技创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育载体建设、引进培养人才、建立完善投融资体系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小巨人”。尤其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统计领域的中小企业,更要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使其尽快成长壮大,纳入统计范围。

三、着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企业发展最优惠的政策措施。各县市区、高新区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和政策落实力度,加强调研,摸清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咨询和培训工作。对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还未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要主动服务,靠上指导,争取全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使其尽早享受相应优惠政策。要根据市局任务,分解目标,每个县市区至少认定2家、高新区至少认定5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每个县市区都要设立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补助,要积极配合企业,协调税务部门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四、着力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各县市区、高新区要切实加强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特别是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企业要全部建立研发机构。今年,市局要出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凡是没有被认定为市级研发机构的企业一率不准申报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要在重点行业、重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服务平台、实验室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促进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开发平台开放使用,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今年,市科技局将设立产学研合作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各类服务平台给予支持,各县市区、高新区也要设立相应配套资金,对认定为市级以上的研发机构给予支持和补助,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5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风险防控

近年来,国家税收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为了使企业的负担有所减弱,增强经济实力,国家不遗余力实行减税、降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发现与避免日常经营中现有的税收风险,同时依照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经营现状,对企业的税收风险制度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

1高新企业和税务风险概述

1.1高新企业的概念

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泛指为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通过持续调研、研发同时构成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是主要业务,进行日常经营,在中国境内(除港、澳、台地区)注册满一年的居民企业。

1.2税务风险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风险着重在企业日常经营里面临的无法确定的原因,企业税收中存在的不明确性是税务风险所重视的,特别是由于税收耗费造成的无法确认性。税收风险与常见的商业风险有所不同,收入是随着商业风险的变大而增加,但是企业损失会随着税收风险的变大而增加。所以,企业的税收风险在于日常经营中税务活动和相关政策存在着差异,并且该活动不符合规定,以致而丧失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

2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

2.1企业缺乏税务人才储备

现存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税务的工作主要交由财务管理,企业很少有成立税务部,同时企业也不具备专业性强的主要从事税务工作的员工。也有一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设置了财税部门,但是缺少对于从事税务工作的专职人员,有关税务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财务部的资金财税员工进行管理。税务部有关税务的工作仅为计算和缴纳企业税金、填写纳税申报表,还有和税务机关进行咨询与交流等,工作只是为税务基础业务。以全面管理控制角度来看企业,员工不能够准确了解有关税务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及时更新相关的税务知识,导致企业对税务案件的处理方面不够专业,这致使了风险点的出现,使得企业在面临税务风险时无法有效规避,也不可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风险产生的损失。

2.2企业风险控制意识较弱

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大多数内部管理者都有较强的避险意识。但是,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和风险的识别和计算可以看到,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规划造成的税务风险,企业仍然把利益放在首位,仍然是基于实现战略的利益目标。企业的税务风险依然只存在于表面,从而对潜在的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有所疏忽,由此看出,企业仍对有税收风险防控和管理存在局部性,不够全面,对于其可能会造成的危害缺乏深入的了解。根据调查了解到大部分企业很久没有对员工进行专业的税务培训,负责税务工作的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较差。有所涉及的其他部门一些员工也不具备专业的税务知识,他们的风险防控意识非常薄弱。高技术企业对税收风险控制普遍存在认知比较薄弱的问题,企业需要强化对税务知识的培训,让员工能够意识到税务风险的重要性。

2.3企业缺乏对研发要素的涉税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必不可少的是研发要素,同时作为规避税务风险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财务风险规避不能够点明关键以及不够专业化的税务风险规避工作,这会导致企业在业务处理工作中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企业还未建立一套从研发项目的管制到其产生的费用的核算与整理的全面、合理的计划,导致企业缺少对研发项目管制足够的税收防控,不能够精准地核算和整理研发的有关费用,研发费用受到其核算流程复杂、审批时限过长等限制,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税务风险。

2.4企业未创建风险评估体系

根据研究分析得出,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对其税务工作拟定了相关计划,可是企业依然存在着较严重的税务风险。企业产生风险是因为自身并没有创建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可能会导致自身的税务工作存在于风险的旋涡里。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既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体系,也没有专业性强的员工所组成的风险评估小组,致使企业无法对自身与税务有关的数据实行专业性量化的工作,企业也不能及时地规避相关风险。

2.5企业内部监管力度不强

税务风险的内控体系受到外部条件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企业应该设立全面、有效的监控体系。大多数企业创建了审计部,可是由于该部门员工的职责不明确,还未具有专业的税务水平,企业也没有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地规避税务行为带来的风险。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其在税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未能有效评估其将会面临的税务风险,不能监控税务风险管控的关键点,这可能会影响企业内部监管力度,导致企业未能在合理范围内有效的控制其风险。审计部门在工作时常常会大意、敷衍工作上,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发生重大税务问题时方才生效。

3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措施

3.1加强对企业税务人员的培训

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专业的税务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储备的重点取决于涉税员工的专业能力的高低,需要持续对涉税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不仅是企业的违规,还有办税员工无法完全明白税务方面的相关政策,从而造成企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企业从事税务工作的员工需要紧跟国家有关税务方面的政策更新,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税务培训,使得税务工作更合规和准确。以达到不会因自身的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企业有所损失,同时及时规避税务风险。企业也可通过在进行税务培训的过程中拟定激励制度,以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3.2提高全体职员税务风险意识

对企业税务风险意识的提高是在对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这不但需要强化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内控意识,也要使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税务风险意识有所提升。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意识氛围。企业风险意识的淡薄会导致经常出现不确定因素,提高管理层与所有员工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迫在眉睫。设立问责制是企业内部所需要的,问责制所涉及的是企业的全部员工,当然也包括企业的管理层。企业也应该具备科学、有效的内部激励制度与绩效考核,企业实施奖惩制度需要依照考评结果。根据制定的奖罚制度用来调动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对于税务风险的主动性,以达到强化企业全体员工增强风险意识的目的。

3.3强化管理企业的研发要素

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是其开展研发活动,包含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有被认定的资格与其是否可以享受到优惠的税务政策,这两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会对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受到影响。所以,要想对内部控制税务风险进行及时规避工作,就要强化管理企业的研发要素。企业需要通过对前期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健全项目后期的监管工作来达到优化研发项目管理的目的,以此来管理研发项目。企业不仅需要通过加强研发前期预算的工作,还要合理完善研发费用核算的体系,以实现研发费用科学核算和归集工作的准确性。

3.4建设税务风险评估数字化

依据高新技术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不同应用程度,使用的数字化推进方式可采用“探索式”“协调式”“集中式”“嵌入式”这四种。其关键点在于企业是否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数字化的管控组织。在数字化的转型初期,高新技术企业尚未确立好整体的相关推进方案,但是局部试点的条件还是具备的,这时需要采取探索式的推进;之后,随着企业对数字化的应用拓宽和加深,跨部门的协调需求在加剧,向着协调式、集中管理式进行过渡。最终实现的是嵌入式管理模式,整个企业需要在顶层规划下的数字化进行转型。资源层面则是通过内外的IT力量的整合运作方式上,从项目制模式向产品制模式转移;从人员上,初期重点旨在强化IT团队中的产品经理、数据分析、业务架构类等的队伍建设。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的企业,在其转型的初期,需要建立适合的转型推进机制,这将是比解决自身技术上的难点更重要的事情。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前,首先,制定合理的风险评估制度;其次,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的特点,选择对企业评估方法最适合的方案;最后,总结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与风险出现的概率,可用S、A、B、C、D等级对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类评级自身税务风险,对于企业准确地把控众多税务风险中的严重风险,企业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税务风险产生的成本,这都是有利的。

3.5企业内部严格监督税务风险

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主动配合审计部门工作,企业需要做到严格监督其内部产生的税务风险,审计部针对企业的财务工作与经营管理进行实时的检查和监督。在自我监督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审计部门,审计部必须定期评估和审核内部的税务风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审计部在提出有关建议后,企业应确定好内部监管的税务风险的重点,着重于管理对企业影响大和发生概率高的风险点,责令有关部门整改。整改后,审计部门需要对修改后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与测试。

4结论

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帮助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科学调研和创新工作。企业需要全面学习并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带来的优惠,落实国家政策指导,提前做好税收筹划,使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提高,规避风险,实现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秀玲.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研究[J].纳税,2019,13(23):42.

[2]罗海霞.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类别分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商界论道,2020(4):181-183.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6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困境 对策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我国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高度重视,高新企业一步步得成长,对资金的需求也愈来愈高,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以及金融货币市场不完善使得企业融资相当困难,融资困境约束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壮大,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至关重要。

一、高新技术企业特点与现状

(一)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实体。是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实践和市场经营应用,最终实现高科技产品制造产化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三大标准:一是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二是科技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三是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研究开发费用是其根本。以科技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高风险是指生产技术不成熟导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不容易把握市场风险、企业在研究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风险。高投入便指的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利用前端科学技术进去研发,因为对人力资源和资金的需求是极大的,同时还需具备相应高科技的设备

(二)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制造业不同,其面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与时俱进的要求更高,因此随之带来的投资风险也就随之增大。虽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经历了20年的发展,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用于生产实践)、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明专利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专利熟练全球排名第一。国家级、省级、区级的科研成果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仅仅拥有这些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上的数量是远远不够,它与实际的应用率、转化率不能形成正比。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能够在生产实践中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也就不到20%,远远低于欧美发达水平的平均值。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就是高新企业的融资难。

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成因

(一)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面越来越小,出现了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的现象。由于资金短缺等因素阻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国每年有专利技术3万多项,80%不能转化,技术成果率为70%,其中试投产率仅为50%,取得的经济效益只有10%到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而最终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5%。中国高科技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30%至40%的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政策逐渐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但高新技术企业繁多,单单靠这一主线是绝对不够,因此如何让高新技术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十分重要。

(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

1.企业内部融资能力差。内部融资来源包括三方面: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和折旧计提。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很差,主要表现为:一是盈利能力弱。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投资额度大,回收期长,投资初期盈利能力弱导致大量资金缺口。二是新企业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不高,再者固定资产折旧率政策的不合理导致折旧计提较少。

2.融资渠道单一。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于银行的信贷,而银行贷款程序繁琐、效率地下、担保要求严格,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可抵押的有形资产比例不高,因此担保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和风险的考虑,不愿意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担保,或者即使提供担保也规定了较高的担保赔付率,甚至高达100%,这无疑是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难度。尽管如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开发期、创业期也很难在银行融资到理想数额。虽然在成熟阶段融资结构比较合理,但考虑到企业的性质与特点,负债率仍然较高。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单一的融资结构和加强公司的管理,企业的融资风险将会加剧。

3.信息不对称。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有意向投资的机构或个人,而资金供给者则需要有潜力有发展未来能带给自己收益的企业,这种的信息交互必须是对称才有可能达到共识。由于企业信息披露不足,使得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也加大了投资者的审核和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难度,从而使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导致双方达不到各取所需,错失很多机会。

4.缺少专业融资人才。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融资人才以及专门的融资部门。比财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可利用专业的财务知识、财务技巧规避一些可控的财务风险,研制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可减少不必要的负债利息地支出。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前期的控制,后期的维护可以更好地博得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信任。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融到公司所需款项。

5.银行贷款额度有限。银行的经营模式是赚取放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使用存款人的钱进行投资,因此他的首要原则便是稳健,所以银行主要投资于收益风险小、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初期风险较大,收益不可估量,发展后期虽然盈利能力可能会骤然增大,但依旧拥有着技术能否转化应用、产品是否符合当下的趋势和资金回报与资金时间相匹配是否等多方面的风险,并且高新技术企业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占比高,进而可以作为信用抵押的有形资产相对于就比较少,这就与追求金融资产稳健与收益的银行来说无法满足其贷款要求。

6.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媒介---金融中介机构,使得两者的信息不能完全交互、财务信息不透明、对企业的信用评级缺乏真实可靠的数据,企业与投资者没有一道合适的桥梁,阻碍了企业从银行的资本筹集,也导致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能充分应用资金带去收益。同时资本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也是使得高新技术企业难以筹到资金的重要原因,第一方面是风险资本投资不足。目前由于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且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大量民间资本不愿意把资金投入风险投资行业,导致风险资本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资金,资本有限因此不能充分发挥风险资本的融资优势。第二方是高新技术难以上市融资。目前两大证券市场对企业的上市条件非常苛刻,包括资产规模、经营年限、连续盈利年限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几方面都是其短板,所以上市融资甚难。尽管近年来我国适当开放了对资本市场的约束,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都有所发展,但规模有限,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7.投资周期长导致信用风险高。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占比高,较高的资本较强的密集度,即使智力资本优势明显,即使有将强的获利能力也不能掩盖它的高信用风险。从一个创意到科研到反复实践验证再到最后的生产投放市场,这一过程必定是漫长的,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它的获利周期较一般制造企业肯定要长。

8.政府职能缺失。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中至关重要,政府职能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得好坏。目前虽然政府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了对企业的支持和优惠,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的长期性和高风险性,导致政府投资不能够满足其融资需求。同时由于政府没有履行好其职责,导致我国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尚不完善,其完善的速度跟不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速度。以及政府的专项投入基金贯彻不足,监管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融资担保机构不够规范等,政府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实质作用。

三、高新技术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要打破融资困境,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关键。其不但可以增强企业内部融资能力,也可以扩大外部融资的范围。企业从研发开发初期开始就应该高度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克服在科技上的片面认识,带有发展的目光看未来形势并且与时俱进甚至突破现状,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规范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从而降低企业各项管理费用,提高利润。提高财务部分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抗风险能力,利用客观的盈利数据吸引更多的个人、银行及金融机构、政府的资本,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企业应该要积极地加强信息披露和诚信建设

为了解决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减少投资机构对企业信息的收集成本,企业应该主动地加强信息披露和诚信建设,定期披露研发方面的投资信息投资方向以及投资数据,公布企业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科技方面的盈利状况。积极地邀请相关投资机构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增强其信任度。

(三)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现阶段我国银行贷款要求较为繁琐严苛,对于正处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为了开拓其融资渠道,应该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加快地方性多功能的中小金融机构建设;可以有政府和银行合作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虽然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但是它弹性较大可涉及面较广,能够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以较低的信息成本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交易成本;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主要贯彻政府相关贷款融资政策的基础上,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较优惠的融资支持,同时也要加快发展金融中介机构,使得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能够充分交互,通过对企业的资信进行调查考核分析,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信贷评级制度,从而鼓励和吸引其他机构进行联合投资。

(四)大力构建高新技术风投基金

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风投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融资中只是占据一定的份额。纵观美国较为完善的风投机制,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资金、富有人的个人资本、大公司资本、政府资金、外资。而中国风投资金入口来源只可能是有个人投资者、实力的大企业的投资、外资、机构投资者、政府资助。因此应该充分发展私募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私募市场融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国的第二板块市场。适当放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深沪股市上市的要求,从而降低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难度。

(五)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政府的财政扶持可以影响着一些的投资机构的投资意向,应为企业多增加政策支持进而为企业创造了更好的融资环境。政府要充分行使与发展其职能。不断制定并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持企业发展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资发展基金的投入,并且对一些有特殊技术创新贡献的企业加大奖励力度。

(六)政府应加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

利用信用担保和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借鉴美国的担保开发公司计划、日本的信贷担保协会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不但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担保机构的规模并提高其服务水平,而且还可以迎合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多样化,鼓励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扩大担保机构的数量,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担保机构或者企业间进行互担保,同时对其做好约束和监督工作。

简言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是因为企业自身融资结构不够合理,金融体系不够完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要想打破这一困境,三方需同心协力一致向前。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期刊论文]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5期.

[2]周妍,景永平.高新技术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14年18期.

[3]张云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路径探析〔J〕.[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产业报.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