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文1

[关键词]雨水管道;施工;质量;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当前人们对与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不断提升,各种形式的雨水收集及利用设施不断出现,雨水管道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雨水利用装置,在雨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地理条件和位置采用适当的方式保证施工质量。

二、雨水管道施工意义

城市的污水管道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享受高质量城市生活的保证和前提,也是各级各地政府民生工程中重要的内容。所以,对于设计和施工市政污水雨水管道,是十分重要的工程项目,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政府的印象,甚至会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由于市政污水雨水管道的施工地点通常在市区内,这就为工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于在市区内地下管道纵横交错,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如何才能够保证工期以及质量?本文针对此类问题,对市政污水雨水管道的建设提出建议。污水、雨水管道属于无压管道,在小区内采用直埋敷设。排水靠管道的高差流动,排至市政污水、雨水管网。对于一个小区,污水、雨水管道的坡度和管道系统的严密性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在污水、雨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许多影响施工质量和破坏管道系统的因素,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保证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施工过程

1.沟槽开挖

测放沟槽的开挖中心线,确定槽口开挖宽度,并用石灰线标明开挖边线。当供水管埋设低于地下水位时,需采取施工排水设施,并注意避免产生流砂。开挖口线2米以内,不得堆土或堆放杂物。开挖时要用水准仪随时控制槽底高程槽底一般预留20cm厚的原状土用人工开挖,槽底严禁超挖用土回填。需要回填的土方堆积在距沟槽边80cm外,对于需用吊车安装管道者,沟槽一侧不允许堆土,用于留做管道安装工作面;对于沟槽较深方量较大,无法堆积者需现场倒运或外运。开挖完毕,质检人员必须及时进行自检,对于槽底中线和两侧宽度以不偏槽和不小于规范规定为原则,对于槽底高程,偏差控制在0~30cm以内,自检合格后,应及时报监理复检。

2.管道基础

管道安装前,沟槽底用100mm厚中粗砂铺摊平整,然后在中粗砂基础上浇筑砼垫层,并按设计找好坡度,严禁无坡或倒坡现象,基础垫层与槽底同宽。待砼强度到达30%左右时放下排水管,并在排水管道两侧下脚位置采用砼楔形预制块稳管。玻璃钢夹砂管(RPM)的基础做法:当土壤承载力为80~100Kpa和非岩石时,采用原状土作为基础;当土壤承载力为50~70Kpa时,采用经夯实后的原状土作为基础,夯实密度应达到95%;当沟底遇到岩石、卵石、硬质土、软的膨胀土、不规则碎石块及浸泡土质而不宜作沟底基础时,应挖除后做人工基础,基础厚度应为0.3~0.5倍管径,且不得小于150mm。钢筋混凝土管基础做法:>Ф1200mm~Ф1800mm钢筋混凝土管基座做法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排水标准图集》(2002)S2(下)95S516执行。

3.管道接口施工

管道接口:>Ф1200mm~Ф1800mmRPM管采用双‘O’型橡胶接口;管径Ф1200mm~Ф1800mm钢筋混凝土管采用企口式,接口采用‘q’形橡胶圈。

4.管道垫层施工及下管前的检查

基础施工前应修整槽底,复核标高,清除淤泥与碎石,若出现超挖,则采用砂砾回填,并人工夯压密实,不得使用土回填。管道基础垫层(300mm厚砂夹石和150mm厚中粗砂)施工应做到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应挖预留凹槽,以便于接口操作。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填实。在管道下管前应检查和修整沟(槽)底标高和管道基础的质量,经监理验收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才允许下管。每根管子及每个配件在入沟之前应除去内部杂物,检查有无裂缝、碰伤、剥落及其他缺陷,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根据各种管径、重量采用人工或机械下管。下管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切实注意安全。下管时始终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沟槽边翻滚入槽内。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一定要根据管子的重量和直径选择合适的柔性悬带或绳带,确认起吊机械性能良好后,方可进行起吊下管。

5.玻璃钢夹砂管(RPM)的铺设

管子下管后,要进行水平、垂直调整。把管道放在管沟中,使其全部长度均匀压在垫层或沟底上,切勿用永久性垫块为管道调平。清理干净承口、连接区域和插口密封槽,并在承口内部涂一层中性脂。用涂有中性脂的合格的橡胶密封圈套住密封槽的下部,并用力向上提,使其全部落入密封槽内,槽中的密封圈不得有捻。每个承插口连接完毕后,必须随时检查密封圈的位置。用长大于200mm,宽15mm,厚0.4~0.5mm的钢板尺或其他金属,能在承口与插口之间的缝隙内顺利插入。将金属条或钢板尺插入,沿环向滑动,检查密封圈是否有相同的深度,以此判断密封圈的深度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确。

6.钢筋混凝土管的铺设

铺设前应将所需的一切材料与设备准备就绪,并做好工地组织工作。施工期间,为防止杂物进入管内,每天收工后,都应将管道端部包封。管道铺设从下游向上游,管节承口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管道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在地形坡度较大的管沟中铺管时,应考虑横向固定,以防止管道移位。固定型式和间距的选择以及所有补充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办理。还应采取预防地表水流入管沟的措施。并在管沟全回填前,在管沟内适当间隔设置止水装置,以防止管沟基础和回填土被冲刷。

7.回填

本配水管线采用开槽施工,管沟槽要求落在地基承载力fk≥150KPa的原土上,在开挖管沟槽施工时,如挖至设计标高时为淤泥,必须清淤至原土后,回填砂砾石至设计标高后再做管基,若清淤深度超过800mm则通知设计人员另行处理,如为膨胀土或岩石,必须做300mm厚砂垫层后再做管基。沟槽回填时不得回填膨胀土、杂填土,回填土不得含有尖锐角或≥25mm的砖、石等硬物。回填时应进行分层夯实,分层厚度≤200mm,密实度>90%。为便于今后管道维护,沟槽回填时应在PE管上方敷设一根金属警示带后再覆土,金属警示带可由生产厂家供应管道时附带提供。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坚持施工技术交底制度,通过施工技术交底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和各级技术责任制。

2、严格工序交接制度,未办理工序交接手续及经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下道工序施工。坚持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确保工序质量。

3、压力管道安装工艺应严格遵守相应标准规定。

4、及时、准确地采集相关数据,自检、互检、专检质量记录应妥善保存,确保交工文件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班前安全教育和周一安全活动制度,有针对性地交代近期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为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2、针对有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的原因,采取下列措施:为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做到氧气瓶、乙炔瓶与用火点间距,三者之间应大于10m,并应立放氧气瓶、乙炔瓶,两者不得混放在一起,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违反者给予重罚,并给予通报。在安装现场动火,就近应有必备的消防设施。

3、如遇大雨、五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吊装作业。雨、大风后,要检查现场临时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结束语

在雨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保证管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按照工程设计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雨水管道的施工,提升雨水综合利用的水平。

参考文献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文2

1.1漏电及触电。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可能由于设计疏漏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疏忽,使得电气系统、机电设备、测控保护设备以及供电线路自身的绝缘性能下降或过热,轻者可能引起设备损坏,重者会由于设备漏电而发生触电伤亡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

1.2电气事故引起火灾。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从整体上对临时用电进行规划,乱拉乱接、随地拖动电缆、超负荷运行等,造成施工现场的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长期处于超载运行工况,致使其绝缘保护层性能不断降低或破坏,在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等作用下,产生的大电流会引起火灾事故,对施工人员和机电设备造成危害。

1.3静电造成的危害。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的接地和一些连接装置存在安装质量问题,电气设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能得到有效抑制或泄流,对二次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就会造成损害。另外,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也可能会对操控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1.4电磁危害。

一些电气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未达到应有的屏蔽效果,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会对操控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2电气工程安全措施及人身保障措施

2.1准备工作。

人和物是与电气工程施工关系最为密切的两大要素,因此要想使电气工程的安全及人身安全得到保证,首先就应该对人和物进行良好的安全控制。安全控制并不是待施工开始时才进行的,而是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具体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必然是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施工材料是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的基础,原材料是否安全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所以采购原材料的时候要使其符合国家规定和安全标准,不要使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一旦发现,要立即弃用,这种做法是在源头处保证施工的安全,将一切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当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第二,人员是施工的主要操作者,也是电气安装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参建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强化其安全理念和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其在施工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就算遇到紧急情况也能镇定自若,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彻底有效的解决和处理,此外,在详细考察施工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手册,让每一位在职人员进行熟悉并掌握;第三,在电气安装施工实际开展的时候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检查人员,这些人员一定要有上岗证书,一旦发现无证上岗现象的出现,要追究其责任,安全检查人员的主要作用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的时候不存在安全隐患,而检查应该分两次进行,通常都是当天开工之前和当天手工的时候;至于开工之前的检查,就是针对那些危险性高的对象和项目进行检查,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防止由于检查不到位而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和不可估量的后果,而所谓的收工时的检查指的则是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虽然其所处的位置是施工完毕之后,但是其重要性却容不得有一点忽视。

2.2安装阶段。

配备完各种事项之后,施工方应该在第一时间上报给监理方,之后才允许正式开展电气安装施工。施工人员只要在施工现场,无论是不是在施工,都必须戴着安全帽,施工前更是应该配备好各种安全防护设施,例如绝缘手套、雨鞋等。三相五线制是首选的系统配置,这也是现行基本的通用强制性标准,将零、火、地三相线从源头分流,在较远距离的位置将保护线接地,接地使用除锈后的钢管套接中型号的PVC管,合二为一。接下来是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要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和三级保护的措施到位,开关面板的线盒要采用优质品,以免线盒面板安装不上。这里我们监理单位应当注意,允许施工人员将管道集中在一起,使用胶水粘结的时候还需要逐一检查避免出现次品,影响施工质量,造成安全事故。在防雷电方面,作为监理单位应当抽检个别重点接地、接零线位的连接情况。对于出现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明显不足等情况,应当立即制止;情况严重的上报驻地高工,予以返工处理。施工单位在每一处防雷处均须引下线,单面焊接的质量要求在下线直径12d以上,并用防水油漆作警示标记,这里建议采用红白相间的油漆作为警告标记,同时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实际操作施工图纸(越详尽越好),并将该图制成电子版本上报监理单位备案。使用前必须检查安全带是否完好和支架是否牢固,同时还需要固定时间对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导致出现人身伤害。

2.3运行维护。

电气工程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上岗证书上的等级进行相应的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不能超过证书上规定的等级;如果电气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专业的维护人员需要立即进入施工场地进行维护,检查完毕并确保无误后,恢复正常施工。施工场地的防火防电安全保护措施必须做到位,消防器具的数量不可太少,以备应急之需。通电工具使用之前,电工需要仔细的检查其绝缘性能。电气安装施工人员必须自觉服从指挥和安排,不能违背工程监理人员的指令,更不允许发生矛盾和冲突。

2.4几点措施。

笔者从事监理工作已经有一定的年限,工作经验些许丰富,那么接下来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出本电气工程安全措施及人身保障措施,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人士的采用,也希望多多指教,有不到位的见解敬请指出,定当改正与完善。第一,专题会议在在电气工程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必须被召开,主要负责方是施工单位,要求施工人员全部到齐,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到场的需要派遣代表前来,为了强化会议的效果,要求各施工单位形成书面记录,这是为了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在心底了高度重视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性。第二,安全警告标语必须在施工现场被标明,设置的位置必须显眼易见,如果是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的路口或路段,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看守,施工现场的前后方位各安排一位安全人员,为每一个人配备性能良好的对讲机,保持及时的联系和沟通。除此之外,用电场所附近必须配备专用的配电房,并在房门上设置安全警示标示,明令禁止闲人免进,如果施工单位条件比较好,应该在配电房四周建设围墙。第三,鉴于电气安装施工的特殊性,国家对施工都有明确的规范标准,而施工人员从事这一行必须事先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才能正式上岗,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某些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应该立即指出并更正,防止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第四,施工人员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在闲暇之际进行广泛的学习,学习监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只有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监理工作。

3结论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文3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修;结构安全

合理的住宅装修,可以美化建筑空间,改善建筑使用功能和保护建筑主体结构;但是,由于对建筑装修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加上装饰施工人员缺乏基本的建筑结构知识和装修安全知识,造成施工不规范、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设计水平低下,不仅影响了使用,更严重的是给家庭留下了隐患,有的已造成危害,使一些新居变成了“危房”。有关资料表明: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的抽查中,属破坏性装修的占总数的20~50%。对部分省市地区的建筑装饰工程进行调查的结果,合格率仅为55%。

1建筑装修中存在的安全使用问题

1.1对楼板的破坏

目前,住宅建筑中多使用预应力空心板,在做吊顶和木地板时,为了固定吊杆和龙骨,或者是为了安装吊扇、灯具等,在楼板上任意凿孔、打洞,有的甚至将板内的受力钢筋打断,严重影响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加大了楼板的弯曲变形。打洞时的强烈振动使楼板表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严重影响了楼板的使用寿命。

1.2拆除墙体、承重墙开洞

为了便于采光或增加使用面积,有的住房在装修时将卧室、厨房与阳台间的墙体拆除,或将某墙拆掉换成木制柜子;在厨房间的承重墙内开洞,用来放置消毒柜、微波炉和柜子等;在卫生间的承重墙内开洞,用来放置洗漱用品;将坐便器移位放入墙内;门洞移位等。

1.3在悬挑阳台拦板上安装阳台封闭窗或砌墙

有的住户在阳台拦板上砌墙,或者安装阳台封闭窗,改做厨房、居室等,把贮藏柜、煤气灶(罐)、水池等重物移到阳台上,还有的在居室内任意砌墙,所有这些都增加了阳台或者楼板上的局部荷载,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为了解决排水问题,在阳台地板上钻孔穿管,则破坏了阳台的整体性,也影响了阳台结构安全的可靠性。

1.4装修施工中对建筑结构的损坏

在室内装修中较常见情况有:拆除部分承重墙、窗台墙、纵墙;在承重梁上凿打较深的电缆槽和在梁、柱上打洞。在梁板增加额外荷载。如在室内装修时选择较重的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地板,作为地面铺装材料,叠加很厚的水泥砂浆层,增加了楼板不应有荷载。特别是在楼板新切墙体,无疑是埋下了安全隐患。装修施工中,在原楼板、梁面上随意射钉、凿洞,破坏了梁板结构;在钢筋混凝土顶棚上随意凿钻打洞,凿出板内钢筋以固定天棚、吊挂风扇和灯具等较重物品,甚至切断板内的受力钢筋。这些做法均严重地破坏了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承重墙、梁、柱都是重要的承重结构构件,它被部分拆除,削弱或增加额外荷载后都会改变原有结构体系的应力状态,可能形成结构体系中的薄弱点,影响建筑的安全度和耐久性,地震作用时就会从那里开始破坏。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建筑部分或整体的坍塌。

1.5楼面上加载的危害

楼面装修时,如卧室等采用木格栅单层木地板,则地面净高至少增加55mm。客厅等采用大理石或花岗岩等作面层,这样客厅楼面荷载增加1.26kN/m2。若楼层采用板面允许外加荷载2.5kN/m2的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扣除活载1.5kN/m2,则客厅楼面超载1.26kN/m2。木地面若采用木搁栅双层木地板时,楼面净高增加更大,客厅基层超载更多。以一块4m×4m×0.1m四边固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为例,在原楼面加厚60mm混凝土,即增加1.5kN/m2的荷载,使板跨中的挠度和弯矩增加30%以上;而在板中砌一道120mm厚的砖墙跨中挠度将增加120%以上,跨中垂直于加墙方向的弯矩将增大140%,平行于墙体方向的弯矩增加100%以上,支座弯矩增加50%,楼板将因原设计的承载力不足出现挠度过大、开裂;钢筋变形甚至屈服;由于裂缝造成钢筋锈蚀,降低结构的强度甚至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1.6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

建筑是按使用功能设计的,有预定的使用荷载,房间的楼板、梁、柱和墙都只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如果超负荷使用,就会造成安全隐患,难免不出安全事故的。例如,把阳台改为厨房就增加了较大的荷载。

2建筑结构体系中不可随意改动的部位

2.1墙体

承重墙:指在砖混结构中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在抗震设防地区,承重墙是经过竖向静力和地震效应动力作用结构计算确定的,如果承重墙受损,就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一般承重墙是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结构构件,凡是承重墙一律不能拆除、部分拆除或开门开窗。现浇楼板的建筑纵横墙都是承重墙,厚度18cm及其以上的砖墙一般是承重墙。

非承重墙:指在砖混结构中不承受上部楼层重量,只承受自身重量的墙体。它只起建筑分隔、围护,形成整体作用,同时还有承受水平地震荷载和风力的作用。

2.2梁、柱、板

在框架结构中,柱支撑梁,梁支撑板,经过组合构成了建筑结构的整个结构体系。梁板、柱均依据竖向荷载效应和水平地震荷载效应、风荷载效应计算确定;在砖混结构中梁板也是同等重要的结构构件。伤及这些构件,轻则带来安全隐患,重则造成安全事故。

2.3防水层

厨房和厕所地面都有防水层,如果破坏了,楼下就会变成水帘洞。所以在装修更换地面材料时,一定注意不要破坏防水层。如受到破坏重新修补后,一定要做(24小时渗水实验),即在厨房或卫生间地面灌水,如果24小时后不渗漏方算合格。

3主体结构装修的安全保障措施

3.1主体结构安全保障技术的处置原则

①主体结构类型如为墙体承重为主,原则上不得拆除。确有需要拆除的墙体(非承重墙)、应该全面评估结构刚度中心与质心的改变、非承重墙所在方向结构抗侧刚度的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②大型装饰构件、重质墙体或重型设备会使楼盖结构变形过大,甚至破坏。应采用专门设计的架越结构系统,将荷载转移到加强过的竖向承重结构上。

③轻质墙体一般不适合承重。墙体应采取措施与周边结构拉接,保证其稳定性。

④严格将装修所增加的荷载控制在结构允许承载力范围内,严禁超载。

⑤采取适当加固措施,保证主体结构有足够的抵抗承载力。

3.2主体结构的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⑴楼盖结构

①楼盖上一般不能开槽,非开不可的沟槽,其深度只能凿到楼板面上的垫层。两块楼板之间的拼缱处可开孔。对于较大的洞口,在开洞处一定要采用加同措施。

②需改变用途的房间,必须验算楼板、梁、柱等结构构件的承受能力,根据楼面荷载大小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③风道或上下水管道必须穿梁时,在梁跨的中部通过时,一般在深度的中部预留孔洞;在梁端部通过时,对开洞部位必须进行抗剪能力验算,并严格控制孔洞尺寸大小。

⑵墙体结构

墙体上开槽开洞,会改变其受力状态。必须验算墙体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保证墙体的稳定可靠性。

4装饰构件结构安全技术措施

4.1装饰构件结构安全技术处原则与措施

①装饰构件的组成有时比较复杂结构层次不清晰。必须明确构件结构层次, 采用简化截面及模型, 按结构层次分析计算、设计复核。

②应依据满足装饰效果和总造价最低原则, 综合考虑面板的分格尺寸、骨架的断面大小、布方式与间距。

③面板与骨架之间应采用牢固可靠的连接方式, 必要时通过计算确定。

④采用可靠的结构形式与结构措施, 保证骨架结构的整体稳定, 如在骨架内部架设联系杆件、剪刀撑等, 以形成稳固的骨架。

⑤计算简图与实际工程有差异时, 应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使两者尽可能吻合。

4.2常见装饰构件的结构安全技术

⑴吊顶

吊顶的龙骨型号须根据荷重、吊点间距综合确定。吊顶龙骨的间距须结合饰面板的厚度、饰面板材料的特性综合确定。吊杆与龙骨连接的应牢固可靠。上人吊顶内的走道必须单独设吊杆、走道龙骨和铺板。因安装格栅式照明灯具等设施被切断的吊顶龙骨必须采用加固措施。布在吊顶内的风道, 必须单独设吊杆。

⑵隔墙、隔断

立筋式隔墙、隔断的骨架宜选用型钢骨架、轻钢骨架, 砌块式隔端、隔断应加强其块材之间的连接、保证基座刚度。应对隔姗、隔断的强度、刚度、侧向稳定性进行必要验算并加强隔堵、隔断的沿地、沿顶、侧向与主体结构连接。

⑶幕墙、采光顶

根据计算选用幕墙、采光顶的铝合金骨架、饰面板,并进行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验算。对骨架与饰面板之间的连接、骨架连接节点进行承载能力验算。例如隐框玻璃幕墙的彼面玻璃和铝合金骨架, 以及它们之间连接固定的胶缝宽度。在沿海强风区的幕墙等饰面必须重点考虑风力影响, 保证能抵抗强风所引起的吸力及压力。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文4

关键词:高速公路 连续 长下坡 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在西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往往会受到山区特有的地形、地貌和复杂地质条件的限制,经常会在一些特殊困难路段不得已而采用了连续长大下坡。从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的记录来看,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发生在长下坡路段,而且大多都是因为下坡过程中刹车失灵所致。

连续长下坡危险路段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主要是通过对路段按照安全预评估所得到的结论、道路的实际环境与条件来不断完善的。如对主要事故车型、事故致因、事故形态、事故多发位置等的调查分析有明确结论时,应针对这些具体结论采取适当措施。例如:通过分析路段肇事车辆的属地分布发现省外车辆占肇事车辆比例较高,说明驾驶员对道路情况不熟悉是该路段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在安全保障设计时增设告知前方道路情况的相关标志。

2.公路的几何线形设计

2.1长下坡设计方法

公路“台阶坡”是为了适应货车的爬坡性能而进行的设计。至今高速公路下坡路段的设计,依然采用了“极限纵坡―缓坡―极限纵坡―缓坡”的“台阶坡”设计方法。这种设计虽然符合“标准”的规定要求,但容易造成视觉误差,使驾驶员误将下坡错认为上坡而加速行驶;另一方面,下坡距离的增加还会导致重型货车制动鼓温度升高,驾驶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时间更长,不利于行车安全。国外规范中就明确规定:在连续下坡设计中应采用单一坡度尽早降坡,严禁出现缓坡。为了保证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最好使用分离式断面的纵断面设计方法。

2.2连续下坡断的长度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在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任意连续2.5km长下坡, 最大平均纵坡度宜小于4.0% 。任意连续3.5 km长下坡,最大平均纵坡度宜小于3.0%。任意连续7.5km长下坡,最大平均纵坡度宜小于2.5% 。

(2)作为公路越岭线中纵断面设计的一项安全控制指标,在一般情况下,连续长下坡路段各种平均纵坡度的路线长度应小于“标准”中的一般值;特别困难地区和特殊情况下,不得已采用超过规定值的长度且大车所占比例较少时,经论证通过限制车辆下坡的速度,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行车安全基本有保障时可考虑采用极限值。

(3)连续长下坡路段均应设置与其安全水平相对应的交通工程安全设施,严禁驾驶员采用空档下坡,并控制合理的下坡速度。当坡长超过限制时,应考虑设置避险车道等安全设施。

3.长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

在实际的道路中存在较为独立的连续长下坡路段,一般为几公里或十几公里,有较为明显的下坡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也有的连续长下坡绵延几十公里,其中局部存在上坡路段。对此类道路,根据道路纵断面线形,并结合事故的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几个阶段。对每一个连续长下坡,可看作是4个部分组成,即下坡起始上游、下坡起始位置( 坡顶) 、下坡中间路段和下坡终止位置( 坡底)。就此,分别针对连续长大下坡4个位置讨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3.1长下坡上游位置

长下坡上游区域,即长下坡预告区域。

(1)应设置安全设施距离预告标志、服务设施预告标志、连续长下坡警告标志等。

(2)在适当位置设置服务区、停车区、超限检查站等服务设施。在服务设施内让驾驶员了解前方道路情况;检查汽车性能,特别是制动性能;检查货物的装载情况;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应做的装备准备等。在服务设施前方,应设置相应的标志进行预告。

(3)服务设施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告知前方道路情况,如纵坡的长度、坡度分布、弯道分布、避险车道分布、事故多发点位置等,告知驾驶人员如何使用消能减速护栏、强制减速路面、避险车道、降温池等安全保障设施,正确使用制动器,以及使用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等;如果处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如常年有雾或路面有积雪、结冰等,应告知驾驶员配备必要的装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2长下坡起始位置

在连续长下坡开始之前, 应告知驾驶员前方的道路情况, 指导驾驶员在该路段如何安全驾驶。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设置限速以及其他相应的标志,做好下坡前的必要准备,具体措施为:

(1)在下坡之前适当位置设置“前方xx km连续下坡”标志,告知驾驶员前方的道路情况;

(2)在下坡起始位置设置“连续下坡开始”、“货车使用低档”的标志,以指导货车驾驶员使用低档安全通过下坡路段;

(3)在下坡起始位置设分车重限速标志及其他相应标志,如禁止超车、禁止停车等。

3.3长下坡中间路段

连续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主要表现为超速和速度失控,车辆经常出现制动失效,所以在下坡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控制车辆的运行速度,防止车辆制动器过热导致制动失效。还可配合使用防护设施等其他措施,具体如下:

(1)在易出现超速的路段以及需要车辆减速通过的路段( 如弯道、陡坡等) 之前,施划视觉减速标线。

(2) 根据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重复设置“货车使用低档”标志。

(3)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加水站、降温池等停车服务设施,用于车辆制动器冷却,设置制动系统出现异常时对车辆进行检修的场地。在服务设施前,应设相应的标志进行预告。

(4)在陡坡、视距不良、弯道、车辆易失控路段,设置禁止停车、禁止超车标志,车道分隔线施划实线,禁止车辆越线行驶。

(5)在急弯、路侧危险以及车辆易失控区域,基于危险等级设置护栏。

(6)在易发生车辆失控的区域,根据地形条件设置避险车道或强制减速车道。

3.4缓坡路段

没有急弯的连续缓坡路段,视距较好,纵坡坡度较缓,道路线形给驾驶员以平缓、舒适、安全的信息,易造成驾驶员麻痹大意。其在事故原因上,超速导致的事故比例高,疲劳事故比例也高于其他线形的道路。在高等级公路中,连续缓坡路段是连续长下坡的典型形式,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速过快,车辆制动热衰退严重;事故的主要形式有车辆冲出路侧、撞击固定物等。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设置提示”仍处于连续长下坡”标志,根据情况标明连续下坡的长度;

(2)设置限速标志;

(3)设置“货车使用低档”告示牌;

(4)路面施划减速标线;

(5)根据路侧危险等级和历史事故资料设置护栏。

3.5长下坡终止位置

连续长下坡的终止位置,即为接近坡底和坡底的位置。事故车辆在经过长下坡后行驶至该位置时,车辆的制动效能已丧失殆尽,处于速度失控状态,所以在坡底附近采取的措施,以防护和应急措施为主,目的是通过控制事故形态和后果, 来降低事故损失和严重程度。

(1)在下坡终止位置设“下坡结束”标志;

(2)结合交通事故历史资料和地形条件,必要时可设避险车道,在避险车道前设预告标志;

(3)当坡底存在急弯以及危险路侧时,设置护栏;

(4)在坡底车辆易失控路段,设置隔离设施、禁止停车等标志。

4.结语

以连续长下坡路段驾驶行为分析和路段危险等级划分为基础,以安全预评估结果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主动和被动安全措施,概述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可有效降低交通安全隐患,切实达到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运行的目标。做好连续下坡公路的安全保障,对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荣贵.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纵断面控制指标研究[J].公路,2004(6)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文5

关键词:进港航道;软土地基;安全施工

1.引言

由于国家对软土地基施工安全的持续关注,相关港区航道周围施工安全成为社会的关注重点,港区进港航道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属于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地基安全问题亟待改善。此外,软土地基内部含有大量的絮状类物质,在深水中拥有着极高的稳定性,因此,即便是深水对其干扰性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会选择软土地基。因此本文就深水软土地基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地基建设过程中,因为深水地质振动,导致的地基稳定性差的难题;并分别从港区的气象环境与地基土层环境两方面,分析港区进港航道地基施工工程概况;并从港区交通安全、航道安全,以及船舶安全等角度出发,调整航道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安全保障措施,为地基施工安全作出保障。

2.港区进港航道地基施工工程概况

深水软土地基工程建造属于水下作业,因此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明显,白天与晚上的气候差异较大。晴朗的白天,光照充足,相对湿度较大,常年出现大风、台风,属于灾害性天气。据统计,港区航道冬季盛行东北风,风速较大,在冬季比较难熬;三月份以西南风为主,风向多变,但温度宜人;4~8月份持续性东南风,风速较小,但气候多变,容易形成雨水天气。此外,港区全年平均气温在10.2℃左右,降水量在1365.35mm,平均水压在17.5hPa,相对湿度在80%,最高温度在40.1℃,最低气温在-7.9℃。处于此种天气环境下,施工起来本就困难,安全问题更是无从保障。另外,港区深水软土地基的钻探深度不同,航道建设也就不同,因此,各航道的坐标点也就不同。就港区航道的平面坐标点来讲,分为东侧、西侧,以及连接航道,每个航道分为A、B、C三个坐标点,用于区分航道类型,具体坐标点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东侧航道与西侧航道的B、C坐标相同,且连接航道分为A1、A2、A3、A4、A5、A6等6个坐标,每个坐标点不同,连接点也就不同,航道之间的施工过程同样会出现差异。

3.影响航道深水软土地基安全施工因素

港区航道行驶船舶时,需要连接浮管,通过浮管的带动,使船能够正常行驶。据统计,由于浮管问题,导致船体故障的问题时有发生,而浮管问题原因与软土地基有关。现如今的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流域占据航道线的现象,减少了进港航船的行进道路进而与施工船只发生碰撞,造成船舶搁浅。船舶行进轨迹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船舶的行进依靠浮管进行,但是浮管经常会沉入水底,与深水软土地基相互缠绕,阻碍船舶的行进,进而造成碰撞事故,进而给正在施工的工人造成影响。

4.航道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4.1设置施工安全警戒水域

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提高软土地基安全保障,一定要设置施工安全境界水域,将水域区分出来,留出单独的水域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各航船行进的高峰时段,向有关部门申请,设置专用界线标志。此外,由于地基施工过程中,所需工程材料较多,因此,进港航船也会随之增加,造成航线拥堵,海上船只过多,造成碰撞事故。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本文认为除施工安全境界水域以外,还应该部署两艘过境船只作为现场警卫,前往不同的港区坐标点。同时,配置应急设备,在发现渔船或游船等其余船只向境界水域行进时,立即制止非法捕鱼船只,以及游船在附近航行。为使上述船只与过往船只之间的信息畅通无阻,除了VHF等通讯设备外,还应安装扬声器,并配备了专人负责观察。如果下雾阶段,能见度低,使用扬声器每十分钟警告一次,提醒过往船只此处处于施工作业中,请其他船只自觉退让,在船只上写上“施工船只”的字样,避免与其余船只发生碰撞,进而降低各种事故的发生。

4.2建立航道相关部门信息平台

除了上文中设置的警戒水域以外,本文认为还应该建立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效对接工作、顺畅沟通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与避让措施,保证施工的实时性。在渔汛期,在港区捕鱼的船只也会增多,再加上施工航道,可供航船来往的区域受到限制,也就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概率,对施工区域影响也会比较大。本文建立的信息平台,通过了解港区内的船只行进动态,并及时通报进出口船舶航次情况,使施工能够及时作出调整。所有船只移动和避让工作,必须在施工船只进出前完成。或者,施工船提前进行避让工作,利用信息平台,让相关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得知行进船只的最新走向,借此将施工船只与其余船只隔绝开来。港区雾气大,各种浓雾影响着施工的能见度、导致施工船只发生偏移、破损、搁浅等事故。在能见度低时,施工人员的视野受到阻碍,对施工位置的精准度判断降低,容易发生航船偏移至其他水域,使施工安全受到影响。因此,在雨雾天气中,工作人员更要作为施工船的眼睛,高度关注船舶动向,利用高频电话、声信号、光信号等与其余船舶进行沟通协商,并采取适当的避让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5.结束语

近年来,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点。就此,本文展开对港区航道的深水软土地基施工保障措施研究,首先对港区航道的施工概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现如今的施工安全难题,而后分别从施工安全、航道安全,以及船舶安全三方面,研究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安全的保障措施,为深水地基的建造提供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康玉磊.港区进港航道深水软土地基施工工序管理方法[J].珠江水运,2021(05):42-43.

[2]侯慷,黄志扬,袁文昊,等.洋山深水港进港航道人工开挖段回淤特征[J].水运工程,2020(07):115-122.

[3]殷振东,李王红.珠海港高栏港区进港航道回淤分析[J].水运工程,2020(06):113-119.

[4]苟仕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08):63.

[5]刘旭珂.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J].交通世界,2019(34):32-33.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范文6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制梁施工;质量管理

1路桥工程预制梁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从当前大多路桥工程整体结构看,预制梁往往是其中主要构成部分,其自身在具有较大的自重,要求做好预制工作。但实际预制中要求保证梁场在布置形式上满足的相关要求,确保各施工工序得以顺利开展。实际进行预制梁选址时,要求注重做好运量距离控制,将梁场选在桥群附近,其既可使施工进度缩短,也能保证不必要的工程量得以减少。但需注意的是企业在施工选址中不应完全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需全面考虑是否占用周边耕地或影响交通等。同时,从梁场布置形式上看,目前大多施工企业所应用的主要以纵横混合、纵列式或横列式等为主,可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另外,前期施工准备工作中,相关的地基基础设计、台座设计等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工作,尤其在台座设计方面,其是许多预制梁施工技术应用下重要工序之一。因此,预制梁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是后续施工的基础,也是预制梁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2预制梁施工中相关技术的应用

2.1先张法预制梁工艺

关于先张法工艺其在原理上主要指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前,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并将其在张拉台柱中进行固定,在此基础上的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时便可放松预应力钢筋,其产生的预应压力极为明显。具体施工工序表现在:①进行台座设计。一般台座往往用于锚固预应力钢筋,其除保证具有光滑表面外,在强度上应得以保障。常见的台座设计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工作,保证地基处理合理的情况下将一定数量的碎石铺设其中,然后浇筑相应规格混凝土并做好表面层铺设工作。为使台座基础得以扩大,也可考虑将双层C25砼设置于台座两端。②张拉工序。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钢筋拉伸方面,具体操作中首先需进行预紧,其主要指逐根张拉钢绞线,确保钢绞线不存在松弛情况,且各钢绞线在受力上应保持均衡,这样可避免后续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其次便做好张拉工作,要求以千斤顶伸长值作为参考,使钢绞线预应力满足张拉控制要求,若张拉中发现有锚具受损、锚头滑丝等现象,应及时停止张拉工作,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2.2后张法在预制梁施工中的应用

预制梁施工中后张法应用也包括具体的要求,在预制梁数量、桥梁架设位置等各方面合理的情况下,做好台座设计与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其中在台座设计方面,由于许多路桥施工涉及较多横跨梁,所以台座在数量上必须满足施工要求,且各台座之间间距控制应较为合理,确保为施工中吊车进出、混凝土车辆进出以及拆模等工序提供便利。同时,还需考虑将排水沟设置于台座间,通常雨季时期台座地基往往易被雨水浸泡,整体稳固性将受到影响,所以需做好排水沟构建工作。另外,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主要,主要需根据施工要求做好标号的选择,使结构整体强度得以提升。后张法在预制梁施工中的引入,其优势主要表现在:①结构构件受外界气候影响程度较小,预制梁施工中下部结构、上部结构能够同时施工,有利于桥梁工程工期的缩短。②预制梁施工中后张法的应用,无需过多引入主体材料,如支架、钢板以及模板等,对于施工成本的节约具有明显的意义。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现行预制梁施工中,由于后张法对钢筋强度要求较高,无需耗费过多的钢材便可达到具体施工标准,钢材的节约可达到20%~40%。③施工管理中,将后张法引入其中,对构件尺寸、形状等要求较高,有利于标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④后张法在预制梁施工中的应用更表现在可直接引入自动化机械技术完成构件的安装,有利于预制梁施工劳动强度的降低。除此之外,利用后张法施工,粱体在耐久性、抗裂性等性能上因预应压力而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后张法施工技术的引入可解决现代预制梁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如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3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与保障措施的落实

3.1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预制梁施工管理中首先要求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如在工程开展前,需使相关设计施工图、管理规范等更为明确,而在施工中应将进行技术交底,如先张法、后张法应用的原理与要求都需为施工工人所熟知。其次,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应进一步落实。预制梁施工应严格按照质量自检、责任追究、事故处理等各方面机制进行,一旦发生安全质量问题,应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追究事故责任,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后,管理工作应从组织技术上进行攻关,其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如项目工程中相关张拉工序、台座结构设计、混凝土浇筑等都需从技术上进行突破,使预制梁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3.2施工保障措施的落实

施工保障措施的落实是预制梁施工管理的关键。如在原材料与构配件方面,预制梁施工中涉及的半成品或原材料等在应用前都需进行鉴定,可直接由监理工程师对相关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技术说明进行审查,确保材料质量不存在问题才可入场。同时,在施工器械设备方面,现行预制梁施工更注重采取机械化手段,涉及的机械设备数量较多,所以在施工前需做好设备维护与检查工作,对未达质量要求的设备禁止投入使用。另外,从作业技术较低方面,在各施工工序开展前都应进行交底书的编制,将预制梁施工材料、人员要求、机械设备、验收工作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囊括其中,确保施工人员可按照具体标准进行施工。需注意的是,预制梁施工与现代大多建筑施工相同,引入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对施工人员以及周边构筑物带来不利影响。

4结束语

预制梁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保障路桥施工质量的关键。实际施工中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预制梁选址、台座设计与图纸文件等各方面不存在问题,且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施工实际要求进行先张法、后张法的选择,同时在施工管理方面应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不断引入新技术以达到技术攻关目的,并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使施工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作者:姜国峰 单位: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彭斌.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实践研究[J].交通世界,2016,(1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