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

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1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质量现状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现状,分析目前研究生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务院学位办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进行“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及建设研究”,师范类工作委员会承担了课题任务,并对18所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奠定调研基础。本文仅讨论对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总体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在新的形势下,全面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现有的国内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研究大多数是属于现象描述型的,或者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外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手段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研究研究生课程与教学的文献主要进行了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的调研[1]、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教学效果调研[2]、对某所高校整体培养质量的调研[3],文献[4]虽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环节进行了问卷调研,但其调研指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教风)相对较笼统、分析方法也较简单。

本研究在已有的描述性及实证研究基础上,力图应用更加严格、科学的实证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11个学科的硕士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进行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抽样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期既能反映出全校的全局性问题,又能甄别出不同背景(性别、年级、职称、学科、学历、授课类型等)下的研究生和教师对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不同评价,从而能够更加具体、有效地诊断目前北师大研究生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解决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奠定调研基础、为有针对性制定相关课程政策和教学改革措施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论及总体评价和不同学科背景下研究生和教师对硕士生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评价。

2.调查学科

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的11个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5个学科是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历史学、生物学、管理学是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哲学、化学也含有国家或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只有外国语言文学没有重点学科。这11个学科涵盖了我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基础理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科,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3.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

问卷分研究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类型,根据北师大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涵盖了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问题,问卷设计结构见表1。问卷中的问题调查选项及开放式题目的设定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使调查对象既能通过数据显示出对客观问题的倾向性,又能通过开放式题目充分表达主观意见和建议。

4.调查方法

2009年6月,对11个学科的研究生和研究生任课教师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370份研究生问卷,130份教师问卷。剔除无效、不全的问卷,经整理,形成研究生调查问卷330份,每个学科30份,教师调查问卷110份,每个学科10份。

5.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探索性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15.0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及其显著性程度;比较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和LSD法;图形分别利用SPSS和EXCEL完成。

二、研究生问卷调查选项统计结果分析

1. 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

为了了解全体参加调研研究生对各问题的总体评价,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问题得分平均值。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范方面(问题3, 2, 4, 1)还是较为满意的;所在学科经常举行学术前沿讲座、研讨班或讨论会(问题20)也较高,这与北师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色也是吻合的。评分较低的有① 问题18(专业课程设置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说明课程设置中缺乏实践类课程或课程内容与现实性问题联系不紧密,这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研究生对课程实践性的强烈需求有较大差距;② 问题17(公共政治课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理论思维水平),这也与政治课的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吻合,学校从2010年9月开始已进行政治课调整的改革;③ 问题6(教师对研究生学习困难的关注和个别指导),说明教师对学习困难的研究生关注和个别指导不够;④ 问题19(学校、院系与导师鼓励和支持跨学科、跨院系选课),说明目前虽然从学校的研究生课程管理制度上来说,鼓励跨学科、院系选课,但是在实际选课中,由于涉及班额、工作量计算等问题,特别是跨院系选课,还是存在困难的;⑤ 问题15(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有较大难度,需要全力以赴去完成),说明专业课程考试缺乏应有的难度,起不到督促学习的作用,不能显示上课情况、用功情况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度;⑥ 问题16(公共外语课有助于提高外语水平),说明公共外语课教与学存在问题;⑦ 问题21,22(对学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反映出总体满意度与研究生的期望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2.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评价

为了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进行了不同学科的总体评分比较。结果从高到低的排序:哲学>中文>管理学>外文>历史学>地理学>化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哲学、中文学科研究生评价较高,生物学、心理学评价较低。同时,为了了解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差异性,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在问题7,8,14(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完备的教材讲义或阅读材料、并能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以及总学分的要求合理)意见一致,其他问题中均有显著的差异。对学科间差异极显著(P

三、教师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1.教师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

为了了解全体参加调研教师对各问题的总体评价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由得分平均值可以看出:问题3,4,2,5,11的评分最高,且意见最为统一(标准差最小),这类问题主要是基本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而问题25(网络教学平台建设),16(参加教学培训),21(教学评估的积极作用),23(教学班额过大)评分较低,对应不同教师对这些问题看法差别也较大(标准差>0.95)。这也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学校研究生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较落后;教师在担任教学任务之前没有机会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教学培训;研究生教学评估对于改进教学的作用也很有限;同时,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班额约90%多都是在30人以下,因此,班额过大并不是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2.不同学科教师对问题调查选项的评价

不同学科教师的总体平均评分排序为:哲学>中文>教育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外文>管理学>数学>心理学。不同学科教师的评分差异不大。

四、教师和研究生相同问题调查选项的对比分析

1.相同问题总体差异比较

在问题调查选项中,第1—13题在教师和研究生两类不同身份中是相同的,为了解教师和研究生对评分是否有差异,对两类评分进行了比较(见图1)。

由图1可见,对每个问题,教师的评分都显著大于研究生的评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期望高于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可看出,研究生与教师的评价分布、趋势基本是相同的,基本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相对较高,特别是问题6(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研究生的学习困难并进行个别指导),评价都是最低的。

2. 各学科师生之间意见差异的比较

分析各学科师生之间意见差异,由图2可见,师生之间意见差异大小排序: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历史学>中文>哲学>外文>管理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化学、地理学各科师生之间的差异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数学学科近似于全校的平均水平,而管理学、外文、哲学、中文和历史学的师生间差异低于全校平均水平。教师评价与研究生评价的差异性也基本与不同学科研究生对问题调查选项的总体评价趋势(哲学>中文>管理学>外文>历史学>地理学>化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即教师评价与研究生评价差异性越大的学科,也正是研究生评价较低的学科。

可见,整体而言研究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低于教师,特别是理科、心理学、教育学的师生间差异程度相比其他学科还要更大,而且研究生评价越低的学科,师生间差异越大,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五、开放式问题的综合分析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2个开放式问题:希望学校和所在院系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如何进一步改革研究生的教学?

1.教师从课程实施和教学组织者的角度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

(1)应加强学风建设,注重研究生思想品德、钻研精神、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的淘汰制,促进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真正认识到课程学习对人才培养的意义,重视教学,采取积极的鼓励方式,将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与科研同等程度,特别是能够与提职、提薪挂钩。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督导与评估。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开展教师培训、加大教学基础投入,设置专项教改资助项目,加强教学研究,组织教学交流,协调课程体系与内容,规范考核;定期组织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加强相关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互相观摩。

(4)加强以提高研究生教学为指向的国际交流,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同一学科的研究生教学经验。

(5)创新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炼教学计划,避免出现与其它课程及本科课程内容重复。对各学科不应有统一的学分要求,对某些学科应适当减少课程教学时数,增加实验、实践学分;鼓励开设研究前沿短课,可聘请校外或国外优质师资。

(6)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应注重平时课堂的讨论和题目的分析,鼓励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降低教学班额,便于课程讨论。

(7)针对学科的特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现实,能结合研究方向进行与科研实践密切相关的讨论,突破唯理论而理论的倾向。增加选修课,根据应用型和研究型不同培养目标,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就业意愿选择课程,确定不同的课程模块,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注重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加强案例教学。

(8)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9)建议继续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教材。

2. 研究生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

从学习者的角度,研究生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意见与教师基本相同,更加强调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形成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知识结构;希望教学形式多样化,形成研究生与研究生、研究生与老师(相关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希望能更加便利地跨院系、跨专业选课;提高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打通二级学科之间“必修”、“选修”之分;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希望加强实践性教学。

研究生还特别强调学校要提高对研究生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教学的管理,制订相应的教师教学规范,制定更加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估系统,促进教师认真备课,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授课质量、完善教学大纲。希望基础课教学应选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讲授;希望公共政治课的学习形式能开放、灵活;加强外语教学。

六、结论与讨论

由研究生问题调查选项分析、教师问题调查选项分析、教师和研究生相同问题调查的对比分析、研究生和教师对开放式问题的反馈,可以得出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现状的调查结论:

(1)北师大研究生教学在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范方面还是令学生满意的;经常能举办学术讲座、研究生论坛等,反映出北师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特色。但是,研究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还不高,反映出研究生对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的总体满意度与其期望的差距。北师大也同国内其他同类高校一样,研究生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过于重视必修课,缺乏对基础课、选修课的重视。美国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基础课程,特别是研究方法和信息课程的设置,同时强调学科渗透与文理交叉,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开设有大量的选修课。

在教学方式方面,也应探索更加灵活的、适合研究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应突显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以问题为本等丰富的教学形式,采用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北师大研究生院于2011年开始已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院系所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并体现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生培养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

(2)通过对教师和研究生两类相同问题调查选项进行比较看出研究生与教师的评价分布、趋势基本是相同的,即总体观点是一致的。只是教师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生,反映出研究生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期望高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而且,研究生评价越低的学科,师生间评价差异也越大。

(3)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将来的就业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的评价是最低的,说明北师大研究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还不够,还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形势下,研究生对课程实践性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研究生课程教学应针对学科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程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现实,能结合研究方向进行与科研实践密切相关的讨论,突破唯理论而理论的倾向,指导研究生做好课程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衔接。同时,注重应用性、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加强案例教学。

(4)对公共政治课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的评价也是较低的。公共政治课难教,原因除班额过大,影响教学效果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常常感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相脱离,知识抽象化、教条化,提不起学习兴趣。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公共政治课教学效果,也是政治课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教师可能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改革。从2010级开始,北师大公共政治课的开班数量将由6个班增加到12个班。降低班额,便于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以期改善公共政治课的教学。

公共外语教学还不能达到有效提高外语水平的目的。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基础语言训练比重偏大,忽视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整体外语素质的提高。针对此问题,北师大从2010级新生开始,除原有开设的英语读译、写作、听力外,又增开了西方主流文化与赏析、国际会议英语、英语国家文化概论、英语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实用英语写作、英语实用口语交流几门选修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对外语的需求。

(5)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困难的研究生关注不够,师生互动不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更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鼓励,从而克服困难,获得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这也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6)目前虽然从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来说,鼓励跨学科、院系选课,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班额、人事考核等具体管理问题,特别是跨院系选课,还是存在诸多的障碍。对此,从2011年新学年开始,进行了选课改革,在确定时间段全校开放选课,如果存在资源限制,由学校统筹解决。

(7)课程考试还没有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考试方式对教学目的的达成没有积极的影响,甚至只有消极的影响,其危害是严重的,不但不能起到检验学习效果、激励学生信心的作用,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应重视对课程考试方式的研究,将其作为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8)研究生对课程教学评价的满意度与学科的整体水平不相适应。北师大教育学、心理学在全国学科排名中是名列第一位的,生物学也是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但从不同学科研究生评价来看,总体趋势是大多数人文学科评价满意度较高,而心理学、教育学及理科相对较低,特别是心理学、生物学,评价最低。而且这些学科师生间评价的差异程度相比其他学科也更大。从调研结果来看,这些学科存在对研究生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和相关培养单位的高度关注。

(9)应注重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对此,研究生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课程建设项目,就强化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要求。同时,设立了“聘请国际学者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项目,目的就是深化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10)学校应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注重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同时,研究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使教学评估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另外,从课题组对其他18所高校进行的课程和教学现状调研问卷分析比较结果来看,北京师范大学的各项评价还是相对较高的。

参考文献:

[1] 罗尧成.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2] 郝黎明.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3] 王维平,王雪松,钟海荣,等.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调研概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 2007(增刊).

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2

关键词:研讨;教学改革;工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71-02

研讨式教学是为研究某一问题而在学生与任课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该教学模式由于能够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工科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研讨式教学概述

大学研讨课起源于德国,又译为习明纳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职能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研讨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许多西方国家倍受推崇,尤其是在德国,研讨式教学模式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试行开设研讨性课程,《失效分析》课程率先施行研讨性教学模式,至今已经连续六年开设《失效分析》课程。现以《失效分析》课程为例,探讨研讨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内容、优点,以便对工科教学中研讨性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

二、研讨式教学在工科教学中的实施

(一)研讨式教学课程的选择

对于采用研讨式教学的课程,就其内容而言不但需要进行研讨,而且学生对研讨的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另外研讨性课程最好与生产实际关系密切,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个人与团队的集体智慧。

工科专业课大多在大三或大四时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以对课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失效分析》课程为例:一是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综合应用材料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这是一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课程,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在此之前几乎都已经学过,多数学生有较好的掌握;三是这门课程涉及的是实际问题,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实际问题和失效实物,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失效分析经验,利于授课程中的研讨;最后“失效分析”过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争论性,分析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失效分析》课程设为专业选修课,采取研讨式教学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研讨式教学的实施形式

在大学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设置“研讨类”课程,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机制。由于我们国家的学生在此前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很难在一门课程中使每一个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所以采取了分组讨论、专人讲解的方式。

每个教学班根据选课人数的不同分成若干组,每组5――7人,选定一个组长。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引导阶段:任课教师提出研讨题目,组长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后由每个组推选一人作为主讲,其他同学补充,发表每个组讨论的意见或结果,任课教师根据每组讨论情况,进行引导,最终将问题圆满解决。互动阶段:任课教师提出研讨题目后,各组进行讨论,组和组之间可以质疑、再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提升阶段:根据任课教师介绍的内容,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入,自己提出遇到的问题,经过各组内部与各组之间广泛的讨论,找到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法。在学生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讨论,给予启发,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失效分析》课程研讨题目的设置也是由浅入深进行的,开始阶段研讨的题目由于比较简单,各组之间经过简单的讨论基本达到共识,此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相互之间交流的能力。随着题目难度增加,学生需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参考书,课下自行组织讨论,给出各组讨论结果,各组之间在课堂上相互讨论,最终完成任课教师提出的题目。随着学生对研讨形式的掌握以及相关科研技能的熟悉,最终研讨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自行讨论后在课堂上各组之间讨论,确定各组的最终实验方案,根据试验方案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根据试验过程、表征方法及试验结果进行最终的论证。

通过这一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试验部分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研讨式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

采用研讨式教学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并非在课堂上对所有内容进行讨论,而是根据课程内容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进行不同形式的研讨和讲授,有必要时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或生产现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根据《失效分析》课程内容,将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课堂讲授内容12学时,研讨内容14学时,试验内容6学时。

课堂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失效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失效分析方法、失效分析步骤和常见失效模式的介绍。具体的失效分析实例主要放在研讨内容中。

研讨内容主要分为三类:

1.课堂即席研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及时提出问题进行研讨。如“失效分析”与“产品质量分析”。

2.部分内容的研讨,一个章节或一个失效模式结束后,进行针对性地集中研讨,如“材料致脆”断裂的不同断裂模式的断口特征,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如何应用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断裂模式进行有效判断等。

3.综合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的研讨。此次课程提供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失效的两个零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而且是我们最近承担的科研项目的实物,学生可以结合实物进一步讨论分析。

《失效分析》课程试验的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还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开设的第一个试验为《失效分析故障的建树与应用》,采用手工分析和计算机绘制故障树图的方式完成试验,让学生认识机械零件失效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对零件失效原因的多样性有一个正确认识;第二个试验为《失效零件的宏观分析》,通过实际失效件及其断口的宏观分析,让学生对失效分析过程及失效零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熟悉各种失效模式的宏观特征;第三个试验为《典型零件的失效分析》,采用各种试验方法,分析典型零件的失效原因,让学生对零件失效分析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三个试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对失效分析的认识、认知和升化的实验体系。

(四)研讨式教学课程的考核

研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考核,但考虑到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整个大的氛围,没有把研讨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而是把这一部分作为最终成绩中较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平时研讨时的表现(40%)、试验报告(10%)和最后的试卷考核(50%)。试卷的题目是开放式的,不做规定答案,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根据学生的分析做出评价。这样的考核体系使学生不但重视课程最后的考核,也积极参与到平时的研讨过程中来,学生的出勤率得到保证。

三、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研讨课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培养创新性高层次人才很好的教学模式。《失效分析》研讨式教学是依托多种资源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开设研讨课不仅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改变,而且学校也应同时改变教学管理模式,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

(一)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效果

通过《失效分析》32学时的研讨式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各个组的组长和主要的讲说人员,主要体现在:

1.研讨式的教学启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积极准备,讨论比较好;

2.研讨式的教学启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够对老师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

3.研讨式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在技术讨论会议上发言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尤其是选课人数较多,超过50人时),必须点到了才发言,也反映出我们学生在这种场合下缺少应有的锻炼,开始时即使主动发言的学生也是声音很小,胆子较小,讨论氛围不活跃;

2.对于开卷考试学生不适应,以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形不成自己的分析。

研讨课的特点就是学生和老师能充分研究问题,展开讨论,所以更适用于小班教学,根据六年的研讨式教学经验,学生人数应控制在15~30人之间,人数太少,学生之间不能够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太多,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发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研讨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一些面向高年级开设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更适合此种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失效分析》研讨课具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问题驱动、能力为主”的特点,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对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失效分析》课程提出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论述了该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总结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了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与《失效分析》课程,对其他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3

关键词:生物课;分析性学习;探索性学习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高中生物分析性学习的前提

有人以为分析性学习只能在“分析性学习课”上开展,或只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专利。事实上,每一门学科中,甚至每一节课,均有进行分析性学习的可能,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理应在分析性学习上做足文章。有关人士也指出,设立专门的分析性学习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一种过渡,分析性学习应在每一节课中都有体现。当然我们在专门的分析性学习课上可以进行一些较大的课题研究,而在平常课堂上可进行较小课题的研究,或大课题中一个小环节的研究,但必须是由这门具体学科或其中的具体内容引起的“研究课题”,其“研究量”可小到几分钟甚至几句话,但必须是经过学生讨论、分析、综合、总结的,或是独立完成,或是合作完成,或是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或是为生活现象寻找理论依据等等。其课题的产生可由教师根据案例或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更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在此“研究”中仍是配角,对主角――学生进行组织、引导、启发。如笔者在复习“植物的组织培养”时,提出为什么“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让学生把“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过程进行比较,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就会比老师直接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也会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有兴趣。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科学家的经典探索实验设计成为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研究型课题,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生物教学中分析性学习的把握

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是现代人一生都需要,并应不断得到发展的。从这意义上讲,生物学科开展分析性学习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学生容易选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比较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具备了分析性学习内容选择的开放性特点。

(一)兴趣教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的要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在学生产生了兴趣的起点上,才会引发积极的思索和产生探求未知的愿望。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有时废寝忘食。

(二)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给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引出活动!要善于设计疑问,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所研究的问题上来。问题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问题展开。让学生在不断提出新问题,认识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中提高综合素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学习信心毅力的培养。分析性学习的选题必须考虑是否具备观察,调查,实验等客观条件,包括学校条件,学生条件,社会条件,只有这样,学生的研究才能按部就班,有事可干,有充实感,有成功喜悦感。因此选题必须来源于学生身边周围发生的问题或者通过学生老师共同努力就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以做到切实可行。

三、教师应该成为分析性学习的领路人

分析性学习是学生在教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在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性学习过程中,已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设置分析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在分析性学习开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均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分析性学习中,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各种媒体,生产生活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由于分析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这与人们心目中的固有思维是不同的,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能等同于课外活动,所以,转变师生固有的教和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教学为研究。

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4

朱一佳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文章从近年浙江省科技投入产出现状出发,结合文献研究和统计数据确定出科技投入和产出的两组指

标,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合访谈和科研工作实际,对提升其科技产出能力提出对策

建议。

【关键词】统计分析;浙江;科技;产出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2012 年8 月发布的《新世纪实现新跨越新

征程谱写新篇章》报告,我国2011 年的人均GDP 达5 432 美

元,已接近6 000 美元的大关,[1]经济发展即将进入以科技创新

为驱动的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也即俗称的发达经济初级阶段。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全社会的智慧

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2]浙江的人均GDP 早在2008 年

就已超6 000 美元大关,加之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突

出和市场资源两头在外等矛盾,进一步提升科技产出能力,实

现创新驱动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科研投入的产出效

率以及科研资源优化配置两方面。一般在文献浏览或实证调研

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之后对相应的研究

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上提出对策。这其中,更侧重对科研

投入因素的分类及其对产出的影响,尤以对经费投入的关注最

多,进而对如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出建议。而目前的文献中,

科研投入(产出)中的科技投入(产出)为研究对象,较少将科研

投入(产出)与科技投入(产出)进一步细分。通过定量分析手段

将科技投入的各要素整合后作为系统指标来研究其产出的影

响及程度的还较少。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在一定量文献研究及政府正式文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

关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献,本研究将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研

究与试验发展支出、科技人员数、R&D 人员数、研究机构数、立

项课题数等6 项指标作为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将专利申请

数、专利授权数、数、著作出版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5

项指标作为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从《中国统计年鉴》、《浙江省

统计年鉴》、《浙江省科技统计数据库》、《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

计公报》等统计文本中摘录出2005—2011 年的相关数据。通过

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运用SPSS16.0 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

进行处理,将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后提取出各自的主要影响因子,将提取出的主要因子的因子值

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出具体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

就如何提升浙江省科技产出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三、定量分析

(一)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

1.对基础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行性判断。首先求得相关系

数矩阵,从输出结果看,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超过0.3,表明指

标变量呈较高的线性关系。同时,进行KMO 和Barlett 球形检

验,输出结果如表1 所示。KMO 系数为0.674,显著性水平为

0.000,远小于0.05,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 KMO and Bartlett's 检验结果

2.求出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公因子个数。通过SPSS,求出

变量共同度结果。从结果可见,共同度结果均达到了1.0,这表

示所提取的因子能非常好地解释各变量。根据方差分析结果

(见表2),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8.048%,说明它们包含了原6

个指标的全部信息。

表2 累计方差贡献率

3.因子旋转及分析。在提取了2 个公因子之后,进一步进行

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建立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结果如表3

所示。由此对2 个因子作出解释和命名:因子一由于包含了科

技人员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 人员数、研究与试验发

展支出等四项指标,可概括为“人力与经费投入”因素。因子二

包含了研究机构数、立项课题数等两项指标,可概括为“机构和

课题”因素。

同样的方法,在反映科技产出的5 个指标中提取出包含了

数和著作出版数等两项指标的因子三,将其命名为

“理论成果产出”因素。提取包含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技术

市场成交额三项指标的因子四,将其命名为“专利及技术转化”

因素。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

(二)相关性分析方法的运用

将以上4 个因子值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分别进行

的两个变量间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因子一(人力与

经费投入)与因子三(理论性成果)的相关性系数(0.999)最高且

显著性水平(0.00)符合要求,因子二(课题研究)与因子四(专

利及技术转化)也呈现高相关性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4 相关性分析结果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科技投入及产出中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类科技

投入因素中,人力和经费投入、机构和课题孵化对与理论性成

果、专利及技术转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定量分析,结合前期进行的相关访谈调研以及科研工

作实践,对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比的对策作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1.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R&D 人员比重。在产业结构升

级背景下,政府应根据建设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和科技强省的具

体步骤,结合产业结构分布及区域经济特色,通过产业规划布

局调整的具体实施及科技创新多元平台的建设,科技制度建

设、体制完善等环节,加强科技软硬条件对人才的集聚作用,打

造一支适合浙江区域经济特色的科技人员队伍,并使其成为空

间分布合理的积极的区域创新要素。[3]与此同时,稳步提高科技

队伍建设中R&D 人员比重,该部分人员直接从事科技活动核

心内容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

实力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这一指标普遍高于60%以上。[4]而

2009 年浙江省工业企业R&D 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

2.3%。[5]可见,浙江亟需壮大该人员队伍。

2.增强教育对科技人才培养支撑。首先,作为顶层设计的行

政主管部门要在教育发展规划和目标设计上积极引导教育职

能的优化,积极鼓励构建适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教育体制与

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创新素养。其次,高校尤其是非研

究型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调整和突破传统应试

教育的固有框架,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中注重学生

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和课程设置需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

产业结构转型方向,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内培外引等方式

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实践和培养能力。

(二)加强经费监管力度,优化科技投入经费结构

1.设计和落实科研经费监管工程。政府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不能作为短期任务来完成,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

使用、监管的机构和体系并形成相对刚性的监督和纠偏体系,

完善科研经费的阳光工程,避免因职能或制度的缺失而造成对

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的打击及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的降低。

2.发挥好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效能。该部分经费是反

映科技投入实际完成情况的经费。政府层面要协同好财政、科

技、审计等部门的职能,自上而下设计一套较为统一的管理体

系及配套的财务管理系统,课题承担单位要加大对其预算和执

行情况的管理,在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大前提下,加大对各类

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规范好科研业务费的开支,也要切实发

挥好科研管理费的“蓄电池”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作出贡献

的科技人才的收入激励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科技人

才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并督促各项目负责人积极发挥好人员劳

务费、科研激励费等内部支出经费的使用,做好对骨干科研人

员的激励。

(三)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1.鼓励学科方向的凝炼和团队协作研究。不可否认,无论是

企业、科研院所还是高校,在科研课题的立项过程中存在着一

定的功利及寻租行为,对课题立项数量及经费的追求远大于研

究过程的关注。以高校为例,纵向课题的立项层次和横向课题

的到款额是教师晋升和日常考核中的重要内容。在此制度激励

下,课题承担数呈逐年攀升之势,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顾

学科背景,但有课题便积极争取的现象,而对这些课题稍加整

理便不难发现两种较为极端的现象:一种是针对某一研究内

容,在同一研究层次上和范围内,变换课题名称反复立项;另一

种则是“大而全”,跨专业、跨学科、跨门类的承担各种层次和内

容的课题,但很难分析出其主攻的学术领域,更难分析出其系

统性的研究方向和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在这样的情况下,课

题(或项目)的学术意义和价值越来越被偏离。为此,相关教育

职能部门应完善和调整相关的考核或激励制度,鼓励潜心研

究,并整合优势资源,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合理定位于相对稳

定的学科领域及具体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为标杆引导科研团队

的形成,鼓励致力于实践应用环节的基础性研究,为持续系统

推进专项领域的研究和高层次成果的产生打好基础。

2.鼓励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上述分析已证明,专利和技术

的产出及市场化与研究机构和课题的孵化呈高相关。结合科研

工作实践,科研平台的有效运行对课题立项成功率、课题研究

工作的深入开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进而直接体现在科技含量

高、契合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或技术的产出上。为此,企业尤其

是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转变对科研成果的传统评价标

准,摒弃单纯追求课题立项数、论文著作、专利或获奖数量的科

研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发展定位,对科技含量

高、市场化基础好、科技创新性强的成果的产出激励。如在专利

鼓励政策中,相对加大对成功专利转化的奖励及个人收益等分

配办法。

3.积极发展产学研用结合。产学研合作是有效整合研发、生

产、信息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新兴社会生产方式,其战略

联盟的形成可以较好地实现合作成果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为

此,地方政府应牢固依托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色,加快

建立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相适应的内部科技管理

和激励制度,政府应加强对产学研用结合的引导和激励并积极

有序开展第三方服务系统建设,企业应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以此

更好地成为产学研用结合的主体,高校可将其与科技服务、教

师实践锻炼、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有机结合,在产学研合作

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5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设计研究;理论教学;教学模式

《环境心理学》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这三个建筑类专业共享的理论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评估或认证标准所要求的强制性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个跨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多学科属性。它是一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1环境心理学课程概况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或者说它是“研究人的行为与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能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人的行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有能力进行现场调查和观察,收集并分析有关人们需要和行为的资料,并能够运用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解决专业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开辟新的途径。简言之,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建筑类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环境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建筑类专业开设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由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包括人与环境关系的基础理论、环境知觉、认知和行为等的理论,实践部分包括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其应用,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行为观察、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环境-人-行为的互动关系、认知建筑和城市环境并与设计实践建立联系,加强学生从环境角度理解和设计空间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建筑类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学生既需要有良好的审美修养与艺术直觉,也需要有普通工科学生学术思维上的严谨性与逻辑性,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敏感和创造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然而,大学以前长期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常常会妨碍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造自主的形成。在课程教学中,就目前大多数建筑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和理论两大类课程而言,分别会存在以下问题。2.1设计类课程的困境在建筑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作为主干核心课,学时最多,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实际教学中,各设计题目除规模和难度逐渐增加之外,其教学目的多以解决建筑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功能和流线、空间和形式、结构和技术等为主;设计题目多有固定任务书的限制;课程组织是“前期分析-一草-二草-三草-成图”的没有个性特点的重复过程。而学生在设计推进中往往不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思考建筑、忽略设计的逻辑性,致使前期分析与后续设计脱节,加之多把精力放在设计和任务书的功能、面积的吻合以及花哨博眼球的建筑形式上,造成空间环境与使用者行为需求的不对应[2]。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激发和培养这些能力,补全设计中的缺失。2.2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理论课程,尤其是不需要考试、以考查形式结课的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消极接受的状况。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丰富,线下理论课上睡大觉、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学生缺少对本科教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多体会不到理论课程对设计课程的支撑作用,课程学习多停滞在学分的获取或者考试的通过,多不能较好地应用在后续设计课题中。《环境心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多有来课堂签到后就低头干自己的事情,课后拼凑抄袭论文结课了事的状况。

3基于设计研究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建筑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贯穿本科教学始终。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下均以建筑学专业为例),单个课程设计(研究)周期多在8周以上,需要经过前期分析-建筑设计-后期成图的过程。现实的设计过程往往有更多环节,诸如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成使用-使用后评估等。而环境心理学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1],其理论多是日常行为模式的总结,其方法也都服务于真实的现场工作、生活研究。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环境心理学有介入到设计类课程各个阶段的可能性和必要,让设计有逻辑;另一方面,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有必要将一个小型设计研究项目从始到终贯穿课程,引发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度,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的敏感性和创造的自主性。

3.1环境心理学介入设计全过程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强调以使用者为主线,注重使用者对空间和环境的需求,重视设计进程中的每个决定对使用者的影响(这些都是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使建筑设计更科学合理。设计前期,要克服凭经验、习惯和个人理解来决定设计任务的状况,运用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定性、定量地客观研究规模、性质、功能面积等因素,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转化为“工程订单”,使建筑设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使建设项目有正确的建设方向;设计中期,充分应用问卷访谈、语义分析、行为观察等方法对空间内容及构成等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环境认知、行为场景、空间使用方式等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设计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引入POE法检验前期分析与策划的科学性以及设计过程的合理性,就使用者的心理行为情况、建筑空间使用情况以及建筑能耗情况等做出考察,验证理念,发现问题,支撑前期分析与策划,为新一轮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动态依据和指导,使前策划、后评估形成闭环[3]。如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介入建筑设计和传统设计教学过程的前后比对图所示(图1),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课程中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空间,轻感受”“重形式,轻逻辑”“重表象,轻内涵”的问题[4]。

3.2设计研究贯穿《环境心理学》课程

在《环境心理学》课堂上,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理论课授课方法,以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作为课程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程。这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探索,是以分析并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为目的的改革。课程第一节告知学生课程考查方式,让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和当下设计主干课中的设计课题选择感兴趣的点,设定主题,来进行解决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为目的(物质空间-行为、心理)的建成空间环境使用状况调查和设计研究;后续给课时让学生就项目选题和研究路线进行分享和探讨修正,引导学生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完成预调研和数据采集,并对调研数据做出自己的分析与科学研判,形成汇报文件,在课堂上做结课汇报。这基本相当于建筑全生命周期闭环的前策划、后评估环节(图1),选题并做现场取样、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是对已知建成环境空间的“后评估”,而根据调研结果给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更新意向是对后续设计的“前策划”。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反复强调这部分工作和建筑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

4教学改革的特色

4.1服务于设计研究的教学设计

教改前,围绕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梳理授课结构,调整讲授顺序和权重,强调部分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实现“知行合一”的内容调整。在基本理论讲授基础上,开展了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专题讲授,增加了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空间和行为的相关性案例分析专题。专题讲授强化势必压缩挤占基础理论讲授学时,授课中就要求教师长期积淀以厘清知识点关系,精准集约利用课时,匹配理论讲授和方法技巧传授的权重,保证课程教学效果。

4.2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授课方式

利用《环境心理学》课程自身特征,将设计研究贯穿课程始末,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由于要完成一个实际的小型设计研究项目,学生听课时就会留意理论讲授中对选题、调查路线有帮助的内容以及可以用到数据分析中的技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实际教学中发现教改后课上埋头看手机的学生明显减少;和设计研究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得抽象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立体鲜活,学生能自主发现建成空间、生活实例里隐含的环境心理学现象,真实体会到自己设计的空间品质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互动关系,内化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自主解释环境心理现象,将理论知识和同期设计课发生链接,并自然应用到后续设计中;其次,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研究项目,课下也要主动花费时间调研、讨论和分析数据等,有限的理论课课堂得到了无限延伸。

4.3注重反馈与互动的课程结构

为了保证设计研究项目的质量和信度,教师需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不仅要调整讲授顺序与主次,也要安排学时让学生分阶段展示研究成果,循序渐进,推进研究。在选题环节,部分小组在课堂分享自己发现的现象和选题,教师现场点评,纠正选题方向,为其他组的研究给出示范、开拓思路;在项目中期,每组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介绍研究进展,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启发性建议,同学之间能互相学习和借鉴;课程结束前安排最终成果汇报,该环节可以有其他学生提问,学生们发现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规律将面临全班的检验以及挑战,这样,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延续了整个课程始末;除课上互动外,从选题、研究方案确定、分析处理数据到提出批判性建议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课后都付出很多精力,以保证设计研究质量。

5教改成效与评价反思

在将理论教学与设计研究真正结合之后,教学效果是符合预期的。下面将从学生结课成果和课后反馈两方面来说明。

5.1学生设计研究项目成果

在教改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得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不仅在课上摆脱了消极被动的听课状态,主动寻求可用的理论知识,在后期也表现出了极高热情去主动尝试发现问题,并积极投入到分析研判中。最终提交的项目研究报告及PPT汇报,是反映教改成效的重要资料,由于题目的针对性及教师的随时跟进,没有一项研究是靠传统的复制粘贴写作方法得来的,其调研数据均来源于一手调查,真实可靠,数据分析过程有自己的推进逻辑和批判性思考,报告内容有很高的原创性。如图2、图3是部分小组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研究方法选取科学合理,数据信息真实可靠,数据分析逻辑性强。

5.2学生后期反馈与评价

为跟踪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近年利用问卷星逐年对学生进行了匿名调查,会涉及学生背景及自我评价、具体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掌握、能力培养及后续影响等三类问题。以最近一次调查为例,被调查者涵盖一个年级三个专业的选课学生,即,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73∶26∶29。在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调查中,15.6%的学生认为经过这样的授课形式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内容;52.9%的学生认为掌握情况较好;而25.8%的学生掌握情况一般;只有6名同学认为自己没学到什么。在对后续设计影响的调查中,14.1%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46.9%的学生认为有部分影响;35.2%的学生认为影响小;仅3.9%认为没有影响。可见大多数学生觉得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后续设计有积极作用。在开放性问题的作答中,很多同学还表示“加深了对环境和行为关系的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加深了对设计逻辑性的认识”等,可见教学改革对学生理解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设计影响因素的科学方法、加强设计逻辑性方面起到了作用。而在设计课程成绩构成中也不难发现,《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学生成绩优良率有所提高。

结语

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6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教学;研究生;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GZZ15_100)。

作者简介:孙 伟(1972―),男,江苏睢宁人,教授,博士,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吕晓阳(1992―),男,江苏无锡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生物统计学是农学、生物科学等专业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关于科学试验的设计、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结果解释和推断的一门科学。[1]生物统计学包含了正确地设计试验和收集数据的方法,也包含了如何正确地整理和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具备正确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具有统计思维,开阔的思路,可以利用生物统计学原理指导实验设计。扬州大学的生物统计学课程主要针对农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近年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仅把它作为专业基础课,还把它作为研究生培养科研素质和逻辑思维的重要工具。

一、生物统计学课程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对研究生归纳推理思维的培养

具有生物统计学归纳推理思想能提高学生素质,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习效率。在掌握了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并且能熟练运用后,面对一些问题时,学生可以先通过统计学去分析,通过统计学思路逆向设计实验方案。比如验证FecB基因对产羔数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有FecB基因的母羊的产羔数与无FecB基因的母羊的产羔数之间有无显著差异,就可以设计实验先检测母羊中是否含FecB基因,再查阅相关资料,这样就能制订基本的实验设计框架。生物统计学给了学生一个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的科研过程更加轻松、准确。

2.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与科研课题设计、实施等方面。生物统计学由试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两个部分组成,通过试验设计能提高研究生设计科研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利用统计学方法能对课题结果进行分析。[2]

生物统计学中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会导致试验误差,而试验误差是影响统计假设结果的重要因素。试验误差主要来源于试验材料的差异、试验操作水平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试验误差控制包括保持试验材料一致,最佳的试验设计,试验中只保持唯一差异原则等,[3]因此,研究生在研究工作中可通过各种方法降低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度,使研究生在科研中做到采样认真,操作仔细,善于思考,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水平的学习目的。同时,在科研工作中,研究生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试验,能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还能使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发现试验材料中的潜在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

二、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落脚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根据现代科研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保证。[4]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需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进行讲解,并结合本专业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和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内容。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应掌握一元统计方法、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基本方法。

生物统计学是既需要理论支撑也需要进行实践的一门课程,所以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实践课是必不可少的。开展统计软件的学习,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并不能达到所需的教学内容,为此,通过统计软件的学习,可起到以点带面,提高学习质量的作用。实践课程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以及MATLAB软件来进行生物数据分析,它们各有特点:SPSS操作性大,无须编程;SAS需要简单程序,功能更加强大;MATLAB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程序和自编程序的功能。结合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在生物统计学学习中很有必要。[5][6]

2.采取更加自主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生物统计学主要以概率论和数学统计为基础,理论抽象,学习时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掌握复杂的运算方法,为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解决方法。

(1)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会学生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同时, 还要教学生学会分析数字背后的含意,要求学生能全面分析问题,通过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性的次数分布以及现实生活中班级男同学的平均身高、全班英语平均成绩等实例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统计方法;讲解t分布时可以通过画直角坐标看图进行分析讲解,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呈现出来。通过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更加容易掌握教学内容。生物统计学教学中采用实例法、图示法等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培养目标。

(2)将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进行教学。传统板书教学相对其他教学手段虽然费时,但针对一些重要的统计学相关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则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演示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层次感、抽象问题具体化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图片、影像、声音甚至不同字体颜色和背景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7]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结合来开展教学,不仅能保证学生跟上教学进度,还能向学生传递相关的教学信息,使学生清晰、直观地掌握抽象的概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借助科研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生物统计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科研,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统计学中的各种分析方法结合本专业具体案例进行教学和解析,利用案例能让学生更清晰了解分析方法的使用技巧,在课堂上学以致用。通过熟知的理论和前沿研究,让学生切实认识到生物统计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深刻认识到学习生物统计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4)运用连贯式教学手段,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生物统计学的连贯性非常强,每节课都要将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巩固,并且通过之前所学引出新的内容,使得学生头脑中有一个连贯的体系,教学内容难度层层递进,充分把握之前的内容,再由浅入深让教学内容更具连贯性,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融会贯通,使学生从“学”到“会”,完整地掌握教学内容。

(5)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时间并不长,甚至很短,交流上的困难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留有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甚至会下滑。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老师不仅可以将每一章的内容到网上,以便于学生及时掌握重难点知识;而且能加强师生间沟通, 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提问,老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回答并且布置作业,师生间的交流加强,使得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3.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以往生物统计学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方法,主要注重对书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突击复习,死记公式,并不能完全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由于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除理论笔试外,还有计算机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验设计、统计假设测验和统计推断,并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分析,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平时对实际操作的重视。将平时作业以及上机时实际的软件操作技巧和统计分析结果作为一部分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方法,也能提高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科研教学相互促进

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结合实际运用的需要,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科研为例,做到随堂学,随堂用,同时可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的理解,从而不断地利用统计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重视,促使学生在撰写论文时自觉地运用统计学,从提高论文质量提高写作水平。

参与科研,使学生将已掌握的生物统计学知识在科研中发挥作用,除课堂教学外,到生产实践第一线设计试验、收集数据和进行统计学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验证FecB基因是否对产羔数有影响时,在试验前应正确选择试验设计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控制试验条件差异,保持唯一差异原则,并获取正确的试验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科研中可以使得学生在不断摸索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运用统计学知识,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培养自身的统计思维,逐渐灵活使用统计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熟悉、掌握统计学方法。同时统计学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更自主地利用统计学去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泽峰,张恩盈,徐辰武,等.《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建设与学生科研素质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0).

[2]任 妍,许海霞,程西永,等.农业院校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 (4).

[3]李 辉,蔡惠芬,施晓丽.《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时代教育,2014,(8):45-49.

[4]李玉阁.“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6,23(5):52-56.

[5]李玉红,陈 菊,黎娇凌.提高《生物统计学》学习效果之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4(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