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经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科生科研经历

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1

关键词: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经验教训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和工信部信息安全协调司指导,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其目的在于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促进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吸引广大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培养、选拔、推荐优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创造条件[1]。

该竞赛侧重考查参赛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应既有理论性,又有工程实用性,从而可以全面检验和促进学生的信息安全理论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目前,该竞赛已经举办了3届,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决赛于2008年10月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行,第二届决赛于2009年8月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第三届决赛于2010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从目前3届的参赛情况来看,3所部队院校的表现格外突出[2]。

武汉大学从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开始组队参加比赛。为有效提升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参赛成绩,武汉大学自2008年底成立了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本文第一作者作为武汉大学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总教练,全程参与了2009、2010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各项组织管理和参赛工作。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我校获得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位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以总成绩第一获得优秀组织奖。在2009、2010年竞赛中,由本文第一作者作为指导教师指导的队伍获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

1参赛环节剖析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该比赛分初赛阶段和决赛阶段。通常每年 4 月份由各高校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比赛,6月底提交作品的初赛文档,每个作品由组委会组织多位网评专家评审,最终择优挑选高质量的参赛作品进入决赛,8月初公布决赛队伍名单,8月中旬进行决赛和颁奖。

根据该竞赛的参赛特点,我们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分为如下7个环节:

1) 选题征集与修订。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偏重于考察作品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因此参赛选题是参赛队伍能否获得好成绩的最关键因素。如何策划最好的选题是每一个参赛学校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2) 组队。每个参赛队由1名指导教师及最多4名参赛学生组成,每组设置一名学生为组长。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拔参赛学生和队伍。

3) 学生选拔及参赛前期工作。人员的选拔过程可能是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在选拔队伍成员时,必须以确保选题能够被最终成功完成为依据。组长的选择至关重要,其应当具备较强的管理与协调组织能力,每个参赛队应当至少有1名编程能力较强的同学,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总结归纳及文档能力,作品表现能力及演讲水平等。根据最近几届的获奖情况来看,建议以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为主来组建队伍。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且急需专业引导,有效的指导和完整的参赛经历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在报名之前,各个竞赛小组还可以不断地调整竞赛选题以使其更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4) 报名。竞赛报名工作通常开始于每年4月初,截止于4月20日左右。各小组必须填写报名表提交到组委会,并需填写500字左右的参赛作品介绍,内容包括作品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创新点等。

在报名表提交之前,各参赛小组必须对参赛选题有足够深入的认识,否则最终实现的作品与最初的选题计划不符,影响参赛成绩。

5) 初赛。组委会公布参赛队伍名单的时间通常是5月初。初赛竞赛作品报告文档的提交截止时间为每年6月30日。在初赛阶段,各参赛队积极设计参赛作品,在初赛文档提交之前,应当基本完成作品的设计和测试工作。

初赛文档是衡量一个参赛队伍前期作品完善程度和质量的核心依据。其竞赛作品报告模板包括了摘要、作品介绍、实现方案、性能测试、创新性和总结等几个部分。组委会并没有对竞赛作品报告的篇幅进行限制。从近几年的竞赛作品报告情况来看,篇幅最少的作品竞赛报告不到10页,篇幅最多的作品竞赛报告多达180页。通过参赛实践,我们认为30~40页的篇幅是比较合适的。

近几年,各大高校也普遍出现过一些作品实现进度较好的队伍最终无法进入决赛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选题本身不被专家充分认可之外,学生文档撰写能力较差、没能有效展现出自身作品优势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6) 决赛准备。在最近两届比赛中,初赛竞赛作品报告文档的提交截止时间是当年6月30日,决赛名单公布时间是当年8月初,决赛时间为当年8月中旬。决赛准备时间有一个半月左右。

在决赛准备阶段,各参赛队应不断完善参赛作品,并针对决赛答辩要求做好各项参赛准备。充足的准备时间是任何一支队伍获得最好成绩必不可少的保障。一支队伍的最终决赛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赛文档提交之后、决赛正式开始之前的近一个半月的黄金时间。

7) 决赛。每届竞赛的决赛地点和环境都不一样,组委会将安排时间供各竞赛小组提前观看竞赛场地。各小组提前观看竞赛场地时需要确定如下几个问题:

(1) 播放PPT,确保实际投影效果符合预期要求。如果需要用到自带的额外投影设备,需要寻找合适的投影地点。

(2) 确定演示地点的相关设施齐全,确保演示效果。

(3) 检查演示过程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另外,在决赛期间,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

在信息安全竞赛的决赛中,每支队伍抽签进行现场答辩,答辩时间为30分钟,其中包括3个环节:8分钟内容陈述、15分钟作品演示以及7分钟专家提问。

(1) 内容陈述。

“8分钟的内容陈述”(PPT讲解)对学生的总结归纳及作品展现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在PPT讲解中,学生应就作品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实现、实际测试效果、创新性与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在内容陈述上,本竞赛要求参赛者语言表达简洁、流利、准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概念清楚,表述论点正确,论据详实,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

用8分钟时间展现半年多的工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此环节最关键的因素有3个:最佳的演讲者、美观实用的PPT以及完善的内容陈述方案。三者缺一不可。

(2) 作品演示。

“15分钟的作品演示”应重点突出。对于作品演示环节来说,演示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前8分钟内容陈述的主要作用是告诉专家“我们做的工作及其特色、意义”,这15分钟的作品演示则是向专家证实“我们确实做了我们所说的那些工作,且其确实具备很好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在作品演示环节,本竞赛要求参赛者准备充分,实验方法科学,测试结果完成预定的功能指标,作品难易适度,在演示过程中,要求参赛者能简练清楚地阐述作品的核心内容、水平和特色。

此环节最关键的因素有:流畅默契的演示配合、完善的作品演示方案及充足的演示环境准备。

(3) 专家提问。

在“7分钟专家提问”阶段,专家将针对作品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以了解参赛者对该作品的具体实现细节或思路,最重要的是要确认参赛者确实是独立完成了相关工作,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和掌握。

在该环节,要求参赛者回答问题准确、有深度、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晰,表现出对作品报告内容掌握透彻,同时要求参赛者技术用语准确。

此环节最关键的因素有:自信谦虚的态度及积极冷静的思考。

2经验教训

武汉大学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成立于2008年底,教练组设置总教练1名,各个参赛队的指导教师为教练组成员。教练组全权负责信息安全竞赛的所有竞赛准备及参赛工作。

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1:部分参赛学生积极性不高,参赛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亟待加强。特别是部分同学在报名之后,不再积极参加竞赛小组活动。

问题2: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初赛文档提交时间(6月30日)和学生期末考试时间冲突,以至于很多小组最后的初赛文档写得非常仓促,甚至有小组未能提交初赛文档。

问题3:初赛文档提交之后、决赛名单公布之前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大部分竞赛小组没有继续完善竞赛作品,而是在等待竞赛结果,从而浪费了最宝贵的一个月竞赛准备时间。另外,学生的参赛作品展现能力普遍不强。

问题4:部分参赛老师的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的引导和实际指导有待加强。

在2010年进行竞赛准备时,针对各个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

针对问题1,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

1) 建立学生个人奖惩评定机制。教练组制定了“信息安全竞赛学生参赛奖惩办法”,竞赛结束后,教练组及指导教师根据竞赛小组各个成员在竞赛期间的表现对每个成员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级别包括A、B、C 3个等级。获得A等的同学在进行保研或评优时,可以按照相关政策根据所获竞赛成绩全额享受奖励。B等的同学降级享受奖励。被评为C等的同学不予奖励,同时今后不得参加信息安全竞赛。

2) 建立淘汰机制。每个选题在组建竞赛小组时,进行差额选拔。今年绝大部分竞赛小组在最初组队时,报名人数都多于组委会规定的每小组人数上限4人,甚至部分小组报名人数接近20人。这样,每个参赛的学生都存在竞争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活动之后,表现良好且能够继续坚持的学生可以保留下来。我校今年竞赛队伍的组队时间是2009年11月,而组委会的报名时间是2010年4月,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愿意参加竞赛的同学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竞赛小组的各项工作。甚至部分小组在这段时间内就可以基本完成竞赛作品的主要工作,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继续完善作品。在报名开始之前,教练组在3月份进行了一次阶段检查,用以检查各小组进度,及时发现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调整小组成员及选题方向。对于进度较差的竞赛小组,直接予以淘汰,取消报名参赛资格。

3) 加强日常考核机制。教练组为竞赛申请安排了日常集训场所,并加强日常训练管理。另外,进行了2次中期考核,1次文档预审,3次决赛预答辩,每次中期考核和预答辩均邀请教练组老师和相关专家参加。竞赛小组每月提交进度报告。

针对问题2,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在“信息安全竞赛学生参赛奖惩办法”中规定,不经教练组许可不提交初赛文档的队伍,所有成员最终评定等级为C。

2) 增加初赛文档预审环节。教练组要求所有小组必须在组委会初赛文档提交截止日之前10天左右提交初赛文档给教练组,教练组则请有网评经验的相关老师对各组初赛文档进行预审,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修改意见。这样,各小组在获得教练组返回的初赛文档修改意见后,有充足的时间进一步地完善初赛文档。经历了教练组预审的文档在修改后内容组织更合理,测试方案更有效,创新性和实用性更强,同时大量消除了各类格式错误。

针对问题3,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教练组要求所有竞赛小组暑期必须在校参加竞赛集训,每组每周应提交周报。

2) 加强集训期间的考核,在7月底进行一次阶段检查,在该次阶段检查中,要求每组按照最终决赛答辩要求的流程进行决赛预答辩。

3) 决赛名单公布之后,进入决赛的队伍继续参加集训,做最后的决赛准备。在这期间,继续按照正式决赛答辩要求进行了两次决赛预答辩,同时我们邀请相关专家作为答辩评委,进一步为各组提出宝贵建议。

针对问题4,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制定“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职责及奖励办法(暂行)”,明确了教练组指导教师职责,提高了教师的参赛积极性。

2) 教练组内部加强沟通与交流,在学生阶段考核表中设置“与指导老师交互度”项,给予指导老师适度的压力,促进其参赛积极性。

3) 提高参赛选题与指导教师研究方向的关联度,学生竞赛活动的有效展开也能够对指导教师的科研提供基础,甚至直接带来促进。

目前,我们起草并完善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形成了竞赛规范表格:

1) 制定了“信息安全竞赛教练组职责及奖励办法(暂行)”。

2) 制定了“信息安全竞赛学生参赛奖惩办法(暂行)”。

3) 形成了一系列竞赛文件表格,规范了选题策划、学生选拔、阶段检查、暑期集训、决赛预答辩及学生综合评定等环节。

经过2010年的参赛实践,总体上来看,我们建立的这套管理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教练组经过两年的参赛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目前依然需要继续改善的问题(如选题策划、参赛队伍质量管理等),这将是教练组后续应当不断努力完善的。

3信息安全竞赛对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及启示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对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参赛范围较大,对学生影响广。在组队之初,全院共有15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选拔淘汰,最终有69名同学获得了参赛资格。参赛学生主要来自大二、大三,同时也包括少量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另外,从全国各高校参赛情况来看,参赛队伍的学生通常分布于多个学院和专业,比较集中的有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

2) 信息安全竞赛明显提高了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创新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都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而该竞赛能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很大的专业引导作用,促使他们深入理解专业方向的背景、意义和实用价值,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意识。

3) 信息安全竞赛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信息安全竞赛对学生编程水平、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文档写作能力、作品展现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竞赛的有效组织和实施,能大大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4) 该竞赛为学院的本科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经验。通过参赛实践,我们发现,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优秀参赛作品的质量要高于学校和学院的各类本科生科研立项项目,即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这种竞赛激励机制和流程对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带来较大的目标压力,有利于作品质量的保障和提升。目前,我们已经将信安竞赛机制融入到信息安全专业的“信息安全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之中。

在今后,我们将以信息安全竞赛为契机,加强学院和学校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和考核质量,进一步合理规划和利用学院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全院各类本科生科研项目及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EB/OL]. [2010-03-01]. /file/2.doc.

[2] 蔡志平,姚丹霖,徐明,等.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参赛经验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9(22):27-28.

[3] 2009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集[EB/OL]. [2009-03-01]. /file/2009.pdf.

Information Security Competi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PENG Guo-jun, ZHANG Huan-guo, DU Rui-ying, WANG Li-na, HE Yan-xiang

(Computer School,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2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竞赛;本科教育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5-0085-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高校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近年,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范围扩招,高校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开始出现逐年下滑的现象。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在应届毕业生身上,普遍存在无法快速上手工作、只会理论不会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等问题。从当前高校毕业设计工作情况来看,以下若干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思想上不重视。很多高校更多的是为了面子工程,注重招生和就业率,注重各种面子上的活动和改革,而对于学生在学校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却不太重视,无论在制度的制定上还是在工作的执行上都存在草草了事的情况,久而久之,使老师和学生都忽略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弱化了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实习经历。

(2)选题重复,没有新意。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很少出现较新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同往年雷同;尤其是一些实力较差的本科院校,由于任课老师的实践经验少,在选题方面无法给予更好的建议,从而导致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大同小异,没有新意。

(3)内容抄袭严重。鉴于毕业设计题目的重复选取和丰富的现代网络资源,再加上平时学生很少获得写论文的相关练习,使得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撰写上,大量参考甚至抄袭网上现有的论文资料,很少有自己的观点和依据。有的学生为了规避数据,甚至对抄袭的论文重复部分进行逐句修改,严重的网上抄袭行为已经背离了毕业设计的初衷。

(4)时间冲突,无法集中精力完成。高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这个时候往往是就业招聘的黄金时期,也是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的备考阶段,时间的冲突迫使学生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来应付毕业设计,质量自然不会很高。

所以,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流程,针对学院自身的定位,改革毕业设计的工作,包括题目的选取、内容的改善、形式的多样、评价制度的更新等,提高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已成为破解高校发展瓶颈,实现毕业设计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方法。

2 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的结合与实施

随着高校办学思维的开放,逐渐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学科创新竞赛[4-5],有相关企业主办的,也有官方主办的。这些竞赛活动的出现极大弥补高校实践教育的短板,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愈发受到高校和企业的重视。目前,电子信息类的竞赛很多,尤其是国家相关部门主办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飞思卡尔邀请赛、物联网创新竞赛、大学生外包服务创新竞赛等,多样的竞赛环境和平台为高校老师和大学生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平台。

于是出现了这种局面,一方面是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学科竞赛快速发展,而学科竞赛在内容、设计与完成方面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毕业设计的缺陷。因此,我们考虑将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进行有效结合[6-8],从而保障毕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下面以大庆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开展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过程,详细阐述具体措施。

1)将毕业设计准备工作前移。

为了最大程度鼓励学生利用学科竞赛项目来完成最终的毕业设计,就需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学科竞赛的宣传、组织和选拔工作,鼓励对创新竞赛有意愿的同学参加相关专业开办的创新团队或第二课堂。在创新团队中,采用自愿结合的方式形成小组,每组分别指定一名指导老师和2~3名高年级队员,由高年级的同学进行初步指导和训练,长期的学习规划和具体的难点则由指导老师进行辅导,由此可以形成不同年级之间的训练梯队,既有助于促进训练,也有助于团队合作。

创新竞赛需要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因此,在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还需要根据竞赛的需要,安排和讲解一些其他科目和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来学习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实践基础训练(比如焊接训练)。在课外学习过程中,主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由于不同班级学生的课余时间不一致,很难经常安排统一授课;另一方面大学生已经成年,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相关的学习和一些基础实践项目的训练,可以实现学生从单纯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跨越式转变,为创新竞赛的准备和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最终的毕业设计提供充实的课题材料。

计算机学院在2013年通过多次研究,最K确定在大三学生中试行该方案,提前一年准备毕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鼓励动员未参加过竞赛的同学积极参加当年的相关竞赛,并指配有经验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辅导;另一方面开始对参赛获奖的同学提交的毕业设计申请进行审核。在随后的三年里,将毕业设计准备工作有序提前到二年级和三年级,为该方案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毕业设计选题与竞赛项目相融合。

团队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后,可以与高年级队员合作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和创新竞赛,在竞赛中锻炼、在锻炼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既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也有机会体验竞赛过程带来的磨炼与激励。新队员经过初次参赛,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经验后,就可以组队准备后续的比赛,同时对之前的参赛项目进行全面的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这就对参赛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参赛越来越多,项目也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涉及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

到毕业设计选题前夕,参赛队员就可以依据以往的参赛项目,结合指导老师的建议,对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调整,并结合专业方向,拟定出有实战背景的高质量毕业设计题目,充分发挥学科创新竞赛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毕业设计中,改变了以往选题重复、缺乏新意的状况,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从大三开始,学院开始接受参赛获奖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申请,并组织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答辩,以验证学生提交方案的可行性,通过答辩的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对项目进行进一步完善,以更高的水平完成毕业设计。

3)做好管理和监管工作,保证方案顺利实施。

有了好的方案,更要有好的管理和监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就会出现虎头蛇尾的尴尬场面,使效果大打折扣。为保证创新竞赛能有效地结合毕业设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制定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包括方案的宣传、竞赛的动员、队员的培训及人员的安排、竞赛的组织和参与、毕业设计选题的申请及评估等,为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采取自愿申请、择优选派的方式,选择若干有责任心、态度积极、有实践创新能力的老师担任创新团队的指导工作,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科研环境。

集训和实验室执行严格的考勤签到制度和退出机制,并将其作为后续选拔和评优的依据,无论学生和老师,若经常严重违反相关规章制度,则对其进行劝退。

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采取阶段检查汇报的方式,及时检查、听取学生队员和指导老师的进展情况,针对突出问题,学院领导组织研讨会进行研究解决,为方案的实施铲除拦路虎。

安排学生进行课题的阐述、答辩及作品的演示,做到严格客^的评审,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为保证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学院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从负责该工作的院领导到相关指导老师,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考核打分,并对学生的汇报和指导进行记录。

4)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

创新竞赛的准备工作需要学生在课余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势必会导致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相应减少,并且很多情况下竞赛主办方都在外地,外出参赛又会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如果因此而影响到学生的课程成绩,那就显得有些不尽人意。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程考核方面对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放宽。比如,对参加竞赛并且获奖的同学,可以免修一门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并给予500~1000元的奖金以资鼓励;对于参加竞赛而未获奖的同学,给予一定的量化加分,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对鼓励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如果参赛项目与所学专业一致,则在完成竞赛以后,由学生自愿提出申请将其作为毕业设计,经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后,方可以此为课题进行毕业设计和相关论文的修改和完善。对于竞赛指导老师而言,需要在课余时间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参赛队伍进行指导,因此可以对指导老师给予相应的课时工作量,对指导学生获奖的老师给予额外的奖金,在老师评职、评优时也应给予相应的加分。以此来最大程度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5)重视优秀毕业设计的示范作用。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以及竞赛本身的特点,参加创新竞赛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选拔,成绩优异的同学才有机会参赛,这就导致剩下的大部分同学没有机会体验竞赛全过程,也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实战锻炼的机会。如果只是为了比赛,只有较少同学获益,这与高等教育的本质相悖,也会打击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不只允许参赛的学生可以申请替代毕业设计课题,没有参赛但是项目做得比较优秀的同学,也可以允许他们申请替代毕业设计课题。同时,充分利用优秀毕业设计的示范作用,在学生当中进行宣传,使学生意识到该方案的积极作用,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实践中来,进一步扩大创新竞赛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作用面。

学院非常重视由竞赛项目获得的优秀毕业设计的示范作用,每年毕业之际,都会选取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并在系楼门口的宣传栏里张贴海报,同时在学院网站上进行详细报道,并制作相应的视频纪录片放在微信公众号供师生欣赏,从多角度扩大该方案的优秀成果在学生中的影响。

3 改革方案的积极作用

1)改变毕业设计模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把创新竞赛项目融入到毕业设计的选题上来,在工作方法上来说是一种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的毕业设计流程,更加注重毕业设计的质量,并且采用了灵活的方式,使毕业设计的选题更加具备目的性。同时,将毕业设计的工作前移,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训练和自学,也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参赛获奖有学分和物质奖励,还能以参赛项目为基础进行毕业设计,对学生来说,既实现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又获得了奖励,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因此,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2013年方案实施至今,学生从犹豫观望到热情参与,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通过对近4届毕业生的实施,将学科竞赛的作品引入毕业设计,我们发现,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都能很好地完成设计。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过程中,他们非常出色地对作品进行了演示和讲解,圆满地回答了老师们的提问,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可以看出,参赛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比其他同学要高出很多。事实说明,通过学科竞赛活动与毕业设计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毕业设计时间紧、选题重复、完成过程敷衍了事的情况,显著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通过这4年的实验,我们发现毕业设计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不再是简单重复往届的题目和设计,而是在题目选取和内容完成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在创新、难度上也都有了很大提高。

3)该方案近4年的实施情况。

该方案自201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4届毕业生中的部分同学通过参赛项目的方式来替代毕业设计。随着方案的实施,报名参加比赛实训的学生、被选拔参赛的学生、申请替代毕业设计的学生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在学生中实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吸引着更多学生的参与。表1显示的是近4年的人数变化,可以看到每年申请毕业设计的学生中,除了被选拔参赛的学生,也有部分参加实训但未参赛的学生。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证明了我们实施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4 结 语

以创新竞赛为先导的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把传统的毕业设计工作扩展至学生平时的学科竞赛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为整个学院实施这项良策起到了积极的试点作用。目前,此方案只在计算机学院中试行,虽然效果很好,但受益面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如何将这一工作在整个学校范围内推广,尤其是如何将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等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得到更为有效的训练和提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董雷刚, 崔晓微, 张丹. 以竞促教、竞教结合的嵌入式课程实践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4(9): 105-108.

[2] 刘超英, 成红英, 张宪光. 依托学科竞赛提高工程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质量[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 58(增刊2): 89-91.

[3] 张云洲, 吴成东, 楚好, 等. 依托科技竞赛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 31(增刊2): 19-21.

[4] 曲广强, 关晓辉, 王建元, 等.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实施与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2(16): 204-206.

[5] 皮德常, 吴庆光.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3): 44-45.

[6] 摆玉龙, 严春满, 马永杰, 等.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的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 中国电子教育, 2015(3): 23-27.

[7] 王冠凌, 周二林.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融合模式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13, 27(5): 136-137.

[8] 齐继阳, 王凌云, 李金燕, 等.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 86-87.

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3

关键词: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1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与推进,高校生源数量、质量、教学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程安排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严峻性日益彰显。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在正面教育的基础上,改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预先警示,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让学籍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一、建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现状。大学生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体的自主性,但部分学生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跟不上学习进程,导致学业成绩一落千丈;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没有规划,对专业及专业教学体系、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了解,加之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学习不够投入。学分制下对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之间的学业进程不尽一致,选课、考试、成绩、学籍等信息需要学生自行在学分制平台获取,在此模式下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就极有可能不能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从而导致延长学制甚至是退学这种严重的后果。

2.学籍问题情况。以我校本科生为例,目前,我校学籍处理分三个档次: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对于学期取得学分少于12学分者,给予学业警告(毕业学期除外);累计二次被学业警告,给予退学警告;累计三次被学业警告者,给予退学处理。

下表为近5年我校本科生学籍处理情况。(以下数据均来自教学文件)

(1)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到,有各类学籍问题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为例,2013年、2014年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数分别为2010年的1.6倍、1.75倍,为2011年的1.4倍、1.55倍,这样的增长势头势必严重影响到我校的教学质量及学习风气。

(2)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受到退学处理的学生数有一个明显的减少,主要原因是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教学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及时邀请受到退学处理的学生家长到校,和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对于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有强烈学习意愿的学生,允许其试读,家长参与监督。实践证明,在这一环节由于有家长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及退学政策的关注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和促进作用。

学生的学籍出现问题,已经属于学业中很严重的情况。通过预警机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指导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二、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内涵

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从学生是预警的主体出发,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及时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新生入学预警。入学预警是学籍预警工作的重要基础,新生刚一入学,对大学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不甚了解,此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违纪处分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与宣讲,组织专业有影响力的教授进行专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使得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尽早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

2.课堂考勤预警。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高中相比要自由和开放许多,这时由于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逃课、缺课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建立考勤预警机制,可以对学生能否按时上课进行监督和警示。具体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出勤率进行统计,当该课程的出勤率达不到要求时,对学生提出口头警告,如警告无效,任课教师可在课堂上公示学生名字,取消学生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且不得参加补考。考勤预警机制的实施,使教师能够及早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3.学生选课预警。学分制的推行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有很大的选课自,可以构建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课程体系,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但部分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对先修和后续课程的要求不很明确,选课时避重就轻,出现选课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选课预警机制明确要求导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充分的指导,提高选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期末成绩预警。每学期末,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本学期的成绩进行统计、归纳,将不及格课程达到一定数量或所修学分达不到12分的学生,及时通知辅导员及学生本人,并告知其学校的学籍处理政策。对学生成绩进行预警后,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利用假期查漏补缺,为下学期开学前补考做好准备。

5.学业学籍预警。教学管理人员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上学期所修学分进行统计、审核,根据学校学籍处理规定进行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处理三种类型的学籍处理。对于受到警告的学生,除了下达《学业警告通知书》、《退学警告通知书》、《退学处理通知书》外,还要和学生进行预警谈话,帮助制订阶段学习计划,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辅导。

2012年开始,我校实行了试读制度。退学处理的学生在收到退学处理通知书5个工作日内可提出书面申请,进行陈述和申辩,如该生仍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家长要积极配合督促,经本人申请,学院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学籍处理(退学)学生试读承诺书》。实践表明,家长参与监督后,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警示效果较为显著。

6.毕业预审预警。大四第一学期初,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对毕业班学生所修学分进行预审,统计出学生尚未修够的学分及科目并及时预警,督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学业顺利完成,尽量避免降级等延长学制的情况发生。

总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辅导员、导师、教学管理人员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学校三方相结合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性化,这是学籍管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银树.高校主动性学籍管理工作浅析[J].管理工程师,2011,(3):27-29.

[2]姚娜.高校学籍预警系统建构初探[J].才智,2011,(12):263.

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商科;教学能力;能力提升

一、引言

当前,我国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设置了商科类专业,在其办学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难题,这就是如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商科类人才?诚然,破解这一难题需要系统施治,既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投入、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也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环境育人等方面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重中之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设。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如果缺乏教学能力的有效支撑,那么再好的人才培养方案也不能得以有效实施,相应地其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无从保证,这反过来又会危及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具体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类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

要研究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方式与具体途径,首先必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界定。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从事相关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课堂激励、成绩评定等诸要素综合而成的素质体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型高校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六大要素:

(一)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的基本功能还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多大变化。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否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专业知识重在解决教师的知识“存量”问题,而专业技能是专业知识的运用,重在解决教师的知识“流量”问题。“流量”来自“存量”,同时“流量”也汇入“存量”。但是,很多情况下,知识与技能又存在相互脱节的状况,“高分低能”现象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因此,对于应用型高校商科类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专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在其专业学习过程中,可以不知其问题的所以然,但必须要知问题其然;学生的可以不具备高深的专业理论功底,但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试想,如果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又如何能够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呢?

(三)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看似与教师教学能力无关,实则不然。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受其理念支配的,不同的理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如果教师认为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则该教师就会倾向于“保姆式”教学、灌输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学习上的惰性与依赖,学生就会习惯于继承教师传授的知识而缺乏质疑与创新。相反,如果教师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与自我管理潜力很大,教师的责任在于激发,那么该教师就会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责任则置于引导、监督、评价、激发,长此下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会养成,学生的思考、质疑与创新能力就会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导向器,应用型商科类教师必须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是教学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教师纵然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组织,其授课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良好的课堂组织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它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与实践教学效果。教学组织功夫在“诗外”,它不仅是课堂上教师教学内容、表达方式、身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的有机组合,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备课中的胸有成竹,是教师长期思考、实践、总结所形成的专有知识,所形成的一种教学习惯与方式。教学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

(五)课堂激励。当今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不应该是“讲课”能力而应该是“激励”能力。法国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教师的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则。没有激励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地,其学习的动力是弱化的,学习的兴趣与持续性是短暂的;相反,学生受到激励,则其学习是主动地,学习的积极性是持续的、高涨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有一个激励理论,即人的激励动力取决于两个要素的乘积,一个是其对目标的价值认知,另一个是其实现目标的期望。这个激励理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很有指导意义,教师需要从“价值”与“期望”两个要素出发,精心设计所授课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任何一个教师对学生都需要进行成绩评定,但是不同的成绩评定方式会导致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例如,如果教师只注重期末闭卷考试,则学生就会平时放松要求,只等待期末突击复习迎考,其课程的学习效果必然不好;反之,如果教师加强对学生平时出勤、作业、课堂发言、小测验等环节的考核,并明确成绩评定标准,则学生就会重视学习过程,其学习效果必然会大大改善。因此,成绩评定理应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中不可轻视。

三、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方式

基于哲学上的内外因原理,提升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类教师的教学能力,无外乎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内部提升方式,另一种是外部提升方式。

(一)内部提升方式。内部提升也称自我提升,即依靠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个人不断学习与探索,不断提升个人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与专业应用技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进而实现教师应用型教学能力的提升。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就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两条基本方式而言,内部提升方式将是“内因”、是决定性的方面。内部提升旨在解决教师“我想教好”问题,而该问题恰恰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首要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就会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进取,就会从将教学视其谋生的消极心态转变为视教学为其事业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这样一种积极心态。

教师内部提升教学能力的具体方法包括:主动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主动投身实践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主动精心备课与内容设计;主动向同行请教优秀的教学经验;主动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需求;主动探索采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主动总结反思每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有待改善的方面等等。

(二)外部提升方式。外部提升也称组织提升,即依靠组织的资源、力量与机制,给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供条件支持、制度激励,从而为教师提升其教学能力提供外部动力与压力。尽管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内部提升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首要前提,但仅依靠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够的。因为教师也是组织中的一员,其行为不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而会深深地烙上组织的印迹,组织的外部环境与激励等条件对教师从事教学、提升教学能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是教师提升其教学能力的必要条件。例如,假如一所高校或商科教师所在的学院或系部不重视教师的教学只重视教师的科研,或者名义上重视教学实则向科研倾斜,那么,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中,教师的行为不可能指向教学,教师也很少有将其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又将何从谈起?因此,从实际出发,外部提升方式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外部提升教学能力的具体方法包括:组织对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的资源支持,如提供国内外进修的机会、去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组织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奖励,如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晋升职称、物质与荣誉奖励、绩效分配上的承认与倾斜;组织创造一种重视教学的文化,形成人人重视教学的环境氛围;组织形成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形成对教师教学能力科学评价,且让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晋升与待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组织制定一种有效的帮助教师提升其教学能力的平台与机制,如组织层面上的传帮带、观摩教学、相互听课机制、教学督导制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中心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方法,且这些方法均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来完成。

四、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提升途径

从教学能力的内涵与两种基本的教学方式出发,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类专业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商科类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基于知识层面的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提升教师的知识层次在任何时候都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工程与必由之路,商科类教师也不例外。其具体路径又可以有两条:一是组织教师学历进修,努力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这条具体路径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商科类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薄弱环节。其原因在于商科类专业面广量大,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较大,教师整天忙于教学,很难有精力外出进修;此外,商科类博士点高校招生的供给总是远小于全国商科类教师对博士学位的需求,这将造成教师在长期等待中失去耐心。尽管现实情况对高校商科类教师提升学历层次不利,但高校无论从组织还是个人层面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早日完成教师博士化的进程。二是外派教师出国交流。这一方面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通过与外国同行交流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基于实践与创新能力层面的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类教师而言,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商科类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有:一是可以制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计划,通过让教师到基层锻炼,切实培养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鼓励教师开展“横向”科研,亦即社会服务工作,通过与企业开展实际问题的咨询与联合攻关,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是鼓励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升其科研能力。应用型高校商科类教师面临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面临着培养应用性创新型人才重任,教师必须有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那种只靠教材就给学生上课的教师,不可能向学生传授“含金量”高的知识。因为“含金量”高的知识一定是活的知识,一定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也一定是能够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然而这种知识只有依靠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来传授。

(三)基于教学技能层面的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教学技能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技术,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譬如教学备课、编写教案、课堂语言、课堂组织、成绩评定、试卷及总结分析等,都有其共性的规律可循;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教学是一个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互动,需要情感的传输,需要创造性与应变性,而这既需要教师深度思考与观察,也需要教师去感悟与尝试改变。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具体路径有:一是教师个人的主动思考、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二是教师所在的专业系部或教研室应发挥其组织教研的重要职能,定期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定期开展观摩教学等;三是学校或学院层面可以设计教学技能提升机制与平台,如教学能手选拔机制、优秀教师与教学名师选拔机制、教师技能培训中心的设立、校院(系)二级教学指导组的建立、名师教学与课程视频的共享等。

(四)基于激励层面的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现代大学教学理念已经发生变革,正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重在激励与引导。教师的教学激励能力正成为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之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提升教师的激励能力。其具体路径有:一是教师要学会提升学生对课程“价值”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的“价值”不是一个客观变量而是一个主观变量,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如果教师仅从“基础”与“应用”的客观视角来定义与介绍课程的“价值”,则学生的学习欲望比较低且难以维持长久;如果教师能够从“人性”与“关怀”的主观视角来定义与介绍课程的“价值”,则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二是教师要学会提升学生的“期望”,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鼓励、表扬、肯定、欣赏、支持等行为无疑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期望”。激励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教学艺术的范畴,缺乏激励能力的教师,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五)基于组织文化层面的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应用型高校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个人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包括时间、精力、热情与智慧,也需要组织对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在资源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其中,组织层面的支持除了有形的资源支持、建立提升平台以及相关机制外,组织文化的建立之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以及随之产生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等。组织文化是无形的,但一旦形成之后其影响力是巨大的,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行为“导向器”的效果。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全员重视教学、视教学为中心、视教学质量为生命、视教学能力为首位这样一种舆论氛围,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范、政策导向等。如此下去,学校内部就会形成人人热爱教学、人人关注教学、人人注重提升教学能力、人人讲求教学质量、人人尊重教学名师、教学出色的教师也能够获得重要的利益等内部文化,这样一种组织文化将犹如雨露与阳光,全天候地“滋养”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五、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类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其特定的内涵,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课堂激励、成绩评定等诸要素综合而成的素质体系。商科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内部提升方式与外部提升方式。从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教学方式出发,商科类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五条,即基于知识层面、基于实践与创新能力层面、基于教学技能层面、基于激励层面以及基于组织文化层面的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等。只要我们认清了教师教学能力运行的内在规律,并切实采取有力的应对举措,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类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

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5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33-02

[作者简介]张明进(1982―),男,广西玉林人,硕士,河池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从最初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到后来围绕个人核心竞争力进行讨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愈加丰富。奥佛顿认为,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1]随后,个人核心竞争力又演化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国内学者丁锋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名大学生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对其战略性资源的创造、获取、整合从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特有的能力。[2]潘树栋认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是将大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并加以整合后所体现出的综合优势,是支撑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积极地把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源泉。[3]笔者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个人由长期的生活和学习积累沉淀下来,自身形成稳定、独特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和表现多样性等特点,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积累的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都不相同,他们形成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也不同,每位学生都有别人无法复制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通过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单独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知识、心理,可显现的能力、素质等集中表现出来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表现多样性的特点,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把各种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展示出不同的竞争优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显能力和隐能力。显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外在体型特征,隐能力则包括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沟通表达能力、人格展示能力、实践动手力、心理能力等五个方面。

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状况及其表现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的,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办学资金、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法学条件,还是办学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211”大学、“985”大学、老牌普通本科院校而言都十分薄弱,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除少数优秀毕业生外,大多数学生在就业时所展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素质相对缺乏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前学校的办学层次低、资金投入有限、图书资料缺乏,教师资源相对紧缺,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不足,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知识结构呈现单一性,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能不够熟练,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二)自我展示能力不强

由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大多数处于“老、少、边、山、穷”地区,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人文环境、信息传播与更新等都远不及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相对迟缓,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差,团队合作意识相对薄弱。

(三)心理素质相对薄弱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部分学生存在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他们或是因为高考失利没有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感到自卑,或是因为来自农村贫困家庭而感到自卑,也可能二者兼有。这些学生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劣势,在择业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自信,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紧张。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对外界信息的了解相对不足,对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没有直观感受,对突发事件和问题的应变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压能力和抗挫能力差,遇到困难和问题易于妥协,往往退缩或逃避。

三、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建设民族特色品牌专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源有限,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根据所在地区的民族特色,集中资源发展好某一个或某几个特色学科,突出专业优势,建立具有比较优势、民族特色鲜明、可替代性弱的专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办学历史短、经验积淀少、文化底蕴薄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必须及时调整办学指导思想,找准办学定位,不能盲目向老牌本科院校看齐,而是要走自己的路,深挖地方民族内涵,整合民族资源,创出特色,办出活力。

第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好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制定人才优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措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一流大师到校任教讲学。同时,加强在校教师的交流、培训。通过学历提升、外出进修、教学评比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校园特色文化系列活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困难毕业生帮扶、邀请校外知名人士或成功校友到校现身说法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通过开展定岗实习、创新性实验活动、见习基地的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引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4]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进行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和积累。因此,从入学开始,就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和专业特点,帮助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学校要整合有效资源,制定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将强综合素质的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社团的交流、专业技能的竞赛、学术知识的研讨、专题的演讲与辩论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成才。

第五,加强学生成才意识的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前途与命运。学校应该通过成长成才的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未来的主人。只有从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发展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拥有真才实学,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Ovetan C.EmployabilitySkills:AnUpdate[EB/OL].(2008-02-22).[2010-12-22].http:///acve/docgen.asptbl=digestsID=105.

[2] 丁锋.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本科生科研经历范文6

关键词:校外住宿生 管理模式 教育对策

1、问题提出

本县属国扶贫困县,经济落后,政府对高中寄宿制学校投资较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比较滞后,本校住宿楼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干板楼”,在2013年的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及学校安全等因素影响下,校内住宿条件不断恶化,导致全校的85%的学生在校外寄宿。如何有针对性解决校外住宿生管理问题已成为最迫切的需要。

2、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校外住宿生是由于离家较远或其他原因而长期住在学校附近的学生,又称校外寄宿生。

管理模式指管理所采用的基本思想和方式,是指一种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

教育对策指利用当前的教育资源解决和转化校外住宿生的方案、方法、途径、模式、建议的综合方略。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以武山三中高三校外住寄宿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采用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总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450份,实际回收了421份,有效问卷421份,回收率为93.9%,校外寄宿生359人,占调查对象的85%,有效率为85.3%,通校生62人,占调查对象的15%。调查教师31名。

3.3研究过程

通过课题成员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近距离接触校外住宿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住宿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健康、卫生、学习、安全等情况,对研究中出现的情况及时统计分析,定期矫正,对校外住宿生管理典型案例的剖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对策专题研究。主要表现在:

3.3.1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虽然校外寄宿生安全管理及巡逻制度等制度基本建立,但是流于形式。虽然平时班主任及代课教师对校外寄宿生进行了很扎实的安全方面的教育,但是极少数寄宿生仍然缺乏安全常识,安全意识很淡薄,遭受了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3.3.2饮食管理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学校食堂的面积偏小、卫生环境差且饭菜味道一般,不能更好地满足校外寄宿生口味,导致部分寄宿生天天菜夹饼,部分寄宿生就到校外就餐或者购买个体流动商贩的食物,增加了学生身体健康的安全隐患。

3.3.3.住宿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校虽然制定了校外住宿管理规章制度,但普遍都没有一个系统、完整,保障的约束措施,例如校外巡逻人员是课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课任教师或班主任每天超负荷工作,经费又没有,许多教师都不愿意承担这项工作,工作流于形式,可执行性很差,管理低效,校外寄宿生住宿卫生差,学习环境也难以保证。

3.3.4.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55%的校外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展,相关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3.5.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34.5%的教师忽视寄宿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是为了应试,教学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教学理念滞后,忽视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培养,不能因材施教,学生能力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4、研究结果分析

校外住宿生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政府对寄宿高中资金投入不足及缺乏科学完整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和管理标准制度,其次是教育人员对农村寄宿生管理理念及对寄宿生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与合理的定位。第三教育部门仍然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继续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

5、校外住宿生管理问题解决的教育对策

针对校外寄宿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对策,确保当前农村高中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顺利进行。

5.1规范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寄宿制学校组织和寄宿生管理等工作的正常运作和有序发展,应当从规章制度入手。首先政府建立对农村高中寄宿制学校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制度,其次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不仅包括教学设备设施的硬件建设,而且包括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等的软件建设,学校要依法制定相关的校本章程,严格按照章程办学、依法治校、自主发展,为学校稳定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5.2关注寄宿生身心健康

在制定寄宿生管理制度同时,既要体现寄宿生自身成长的特点与规律,又要充分体现以寄宿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关注寄宿制学生身心健康,体现学校和学校教师的爱心、耐心与智慧。

5.2.1完善教育方法,使其细致化、个性化、人性化。注重寄宿生各方面的培养,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调动寄宿生的积极性,以此来激励寄宿生,使他们不断奋发向上。例如对寄宿生的学业成就评价,除了学业成绩优秀奖外,还可以通过设立进步奖、劳动奖、卫生奖、气氛将、才艺奖,激发寄宿生的内在动力。

5.2.2重视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2.3建立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使其差异化、特色化、科学化。

5.2.4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农村寄宿制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以寄宿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不断扩大了寄宿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寄宿生的综合素质。

5.2.5引导寄宿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要培养寄宿生自我生活、自我管理的习惯和能力,比如成立寄宿生食堂管理委员会和宿舍管理委员会等;还要传授给寄宿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如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等。

5.3注重教学过程管理

调查发现,本校在教学管理上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首先教学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寄宿生、充分发展寄宿生的个性;对目标的过程管理要注重平时的考查和终结阶段的验收。其次是教学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寄宿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合理设计。第三要求教师积极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进行教学,使寄宿生的主动探求精神和个性发展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等。

5.4家校合作

时代在变,教育环境也在变,教育者应从寄宿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摒弃消极与糟粕,但是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及社会教育三者共同的力量相互紧密结合,积极优化教育资源,给孩子积极、健康、上进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调查基础上,根据本校特有的“住宿生”现状,立足校外住宿存在的问题,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在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目标,努力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外住宿生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搏昌.新课程背景下农村薄弱高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41):6

[2]. 杨润勇. 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与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作者简介:

刘博昌,中国化学会会员,国家级优质观摩课获奖教师,甘肃省第七届青年教学能手,近三年以负责人获省级以上教育教研奖励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