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形象工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形象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形象工程

农村形象工程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小型农业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最基础工程,它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改善农田状况、调整地区的水利条件的角色,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缺的,它的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中所需的,可有效地通过蓄水、引水等方式调节水资源的分布,对农业发展条件进行改善。其次,它可用于灌溉、排水等方面,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水平,并且在水旱灾害来临时起到巨大作用,已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已上升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地位。因此,应该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视,使能其更大程度地推进我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特点

(一)农村水利工程的性质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为农村服务的,应该充分的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村水利具有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需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提供适度的有偿服务,将其用在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同时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

(二)农村水利工程的特点

1、作为基础性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其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工程的投入资金多、管理难、见效慢等特点,所取得的直接效益不明显,所以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容易被忽视,这需要在思想意识方面不断的提升。

2、群众性强,要搞好统一规划加强指导。就单个水利工程来看,技术比较简单,但从流域、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它涉及水利、农业、政策、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看浓村水利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真开展前期调研,搞好规划工作。

3、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村水利的特点主要是以“兴利为主”,在为农田灌溉提供水资源外,还提供了生活用水、防洪、除涝、发展养殖业等功能,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所以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小型水利工程集中在农村,农村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很容易出现执法不严现象。农村水利工程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往往比较低,容易出现管理人员频繁跳槽情况,不利于留住有知识、有文化的管理人员,留下来的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这都不利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有的农村甚至没有专门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水利设施坏掉也没人及时维修,加上风吹雨打,损坏严重。还有的地方由于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较低,素质不高,会出现故意损坏、偷盗水利设备的现象,这些都阻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在水利建设发展方面,尽管在近年来政府都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但是资金的大部分流向是大型的水利建设,而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其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相关事项所需,在进一步地发展上更是造成较大限制。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有部分设施出现老化,在修理方面的费用常常无法供应,导致其设施的失修,造成小型水利工程在应用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因为设施的缺乏造成整项工程无法应用,处于荒废状态。在新工程建造时所需的建造费用和相关的拆迁等费用也将是很大一笔开销,资金不足导致部分地区所需的此项工程无法开展建设,导致工期延缓,建设进度缓慢等方面,或者在工程建设中不得不对一些设施在制备过程中降低标准以节省资金,这一点将大大降低了工程质量,设施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失去其使用价值,影响农业生产,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在管理方面需要投入的资金不足将造成新技术新设施无法引入,将今后的发展与应用造成长期的影响。

(三)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管理投入不足

我国一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灾害和用水情况来有针对性的管理。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没有建立相应的对抗自然灾害的管理体系。以前政府注重对农村水利工程固定资产进行投资,而忽略了对已建的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由于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一年建设三年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一些小型水利设施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灌溉水费收入,而支出的费用很多,例如:电费、折旧费以及工程维修费等,支大于收的现象很多。由于水利机构工作人员失去积极性,因而影响了管理的运行。

四、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中管理问题的相应解决措施

(一)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完善,先需要从政策上来完善。政策的完善需要考虑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实施有效性、固有资产和经营权所有权的有效管理、工程维修费用的分配和筹集等。除了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落实好政策以外,还需要依靠国家相关部门来制定政策,保证有法可依,才能做到执法必严。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完善,要体现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从而使水利工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管理机制的具体完善上,要因地制宜。现在比较新型的管理方式是将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交给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给他们办理产权和使用权证书,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良性循环。

(二)加大资金投入

在资金投入方面提高对小型水利工程发展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想要真正地推动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购进新型设备对老旧、失修的设备进行替换,大量引进新型设备才能跟得上农业发展的脚步。对必要的地区进行新工厂的修建,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更为广泛。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必须保证对资金的管理,密切关注资金流向,使资金务必用到实处,防止资金的浪费和被挪移,避免资金缺失的情况发生。并且政府应增强社会各界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认识,转变社会各界的观念,广泛地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当中,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进行。

(三)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系

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建立一套符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人才引进体系和模式,并且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真正落实好人才工作。定期对农村水利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通过加薪、升职或者提供其他福利待遇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便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为农村水利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作用,帮助实现农村水利工程工作的优化升级。

(四)依靠科技,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加快水利信息自动化建设。以节约型社会信息化建设项目为支撑,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脚步,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以水定产,合理配置灌区水资源。根据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多寡,来决定作物类型和结构。严格执行各级《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配置水资源,科学使用水资源,从而慢慢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多管齐下,加大节水管理力度。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将常规节水和高新节水相结合,骨干工程和田间节水技术同时进行,着重对骨干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广泛推广田间节水技术,主要包括推广滴灌技术、管灌技术、喷灌技术等。采取农艺、工程和化学控制以及生物技术的节水措施,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束语:

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好坏。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只有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工作,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资金投入力度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问题,才能保证水利事业的有效发展,从而让水利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农业。

参考文献:

[1]卢秉武.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3:97-98.

[2]丁海波,彭方煌,孙维.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6:81-82.

[3]金宝龙.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与现状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2,06:153.

农村形象工程范文2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民;APP开发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09-2

1 研究背景

APP,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翻译为“应用程序”,当下一般指代手机软件或者叫做手机应用程序。随着手机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系统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进而使现代手机应用程序发展也越来越完善。特别是3G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APP成为社会流行热词,同时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人口达67414万,占总人口数的50.32%。在绝对数量上,仍高于城镇人口。根据1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31.7%,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 %,数量达到1.91亿。在我国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达到92.5%。而在农村网民中,其手机网民所占比例比城镇人口更高。而且农村网民基本上都是手机网民,pc端网民所占比例极小。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电脑价格相对昂贵,操作复杂,对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人口来说当然不会成为首选; 其二,近几年,我国价廉物美的智能手机普遍受到消费者欢迎,而且手机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综合各种因素,手机就成为了农村网民首先网络终端。

在“互联网+”时代,各行业借助网络资讯的便利,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壮大。我国部分具备地域和资源优势的农业发达地区,也借助各自的优势条件搭上了这趟高速发展的快车。但是,我国广大的贫困地区,基本处于山高沟深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均是资源相对匮乏,交通不便,人民生活水平较差,远离现代都市,缺乏对外交流的渠道。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福利几乎与他们无关。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3G信号在我国全领域覆盖,4G信号也在我国绝大多数城乡覆盖,实现全领域覆盖之日已经不远,各种渠道的技术进步,使得广大农民也纷纷步入了移动互联网生活时代。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发一款联系广大农村,特别是能囊括偏远贫困地区农民,使他们能与外界方便联系沟通的APP。通过它来帮助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相对分散的资源集合起来,帮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增加他们收入的同时,也方便人们享受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山区福利”。

十以来,同志做出了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到2014年3月,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那么APP与扶贫如何实现精准对接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2 使用者研究分析

本质上,APP就是一个平台,一个纽带。他联系着每一个手持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随着网络的普及,城乡物流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以及现代城市有车一族的假日自驾旅游的发展,均联系着农村,联系着农民,更联系着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朋友。

这款APP,一端是农民。他们由于长期处于资源缺乏,教育、卫生等基础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带来的连带效应就是,经济发展缓慢,人均可支配收入极少。在我们走访的一些贫困地区人口中,其实有这么一句话比较真实地反应了目前贫困地区的现状:不缺吃,不缺穿,就缺钱。

现在农村智能手机用户主要是目前的青壮年,与他们的父祖辈相比,整体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国家义务教育实施几十年以来,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而且其中一部分是高中毕业。农村青壮年是家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或务农,或打工,在家中扮演的是顶梁柱的角色,是农村家庭的决策者和主要的执行者。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外出打工潮,到现在已经出现回流趋势。他们对APP的需求就是,能像淘宝上开网店的商人一样,把自己家乡的特产挂在网上,把自己家里的绿色农作物卖给城里人。同时,也从APP上了解城里的人们对于他们的家乡,都有哪些需求,而他们又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为改善家庭和家乡寻找出路。

APP另一端是潜在的,希望对农村地区有所了解,对偏远地区各种特色物产有巨大需求,路过该地区并旅途配套服务有迫切需求的人们。其实概括来讲,就是现代生活中的城里人。他们具有熟练的APP操作经验,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大多数有自己的汽车,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但从心理分析上讲,他们更愿意体验健康绿色的消费,并且在价格上实惠。其实更多的体现在外出自驾游的便利服务和对特殊地域物产的购买上面。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商平台。

3 应用需求研究分析

农村对APP平台的需求,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介绍自己所处地区的人文风光,以期吸引人们去观光旅游,为此可以带动本地区的消费和对外交流;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推出农家乐似的餐饮服务,并可以通过平台接收预定,方便过往旅客中途的就餐和休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供类似电商平台向外出售家里的特产和特色农产品,这样可以把相对分散的地区特产资源通过这个平台进行集中的向外发售。

从城市人口角度来讲,他们与之对应的,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各地的自然风景和物产,了解各地的历史人文,为方便出行提供决策依据;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在途中了解旅行中途哪里能够提供餐饮及汽车养护等服务信息,并能够在即将到达前进行预定。并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订购各种地方特产,因为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把相对分散的特产资源集中到一起,在平台上形成资源集中呈现的优势,便于人们选购。

这里有一个例子,在2016年夏天,笔者在参与甘肃省甘南一个双联扶贫项目中,了解到在当地,有一种叫羊肚菌的特色产品。但是这种野生的山珍,数量不多,按照一家的采摘量来讲,平时就半斤几两的。该地区都是羊肚菌的产区,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平台,使分散的羊肚菌资源通过这个平台,形成一个地区特产优势,在整体的数量上达到集中的目的。在购买方来讲,全国各地分散的购买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一个销售量的集中,既能加强各地的物资流通,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所以,从需求方面来讲,一个大型的,集约型的综合APP平台,不管从市场需求角度,还是从受众可信赖度方面讲,都是零碎的,各自分散的各种小型、专用APP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4 开发环境研究分析

今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各种企业、电商甚至各种门店都有自己的APP。人们已经被各种APP骚扰的不胜其烦。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了简化人们的网络空间,APP的发展之路应该是向着综合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的移动互联网运行环境,会随着高速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持续稳定期。而社会大众对越来越多的纷繁复杂的APP会从新奇,兴奋转入厌烦,进而回避的态度。因此整个APP运用趋势会向简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这样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减少违法犯罪,强化网络资源运用效率,进而普及APP的运用范围。

农村形象工程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针,以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组织实施《哈尔滨教育发展工程》为主要内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工程”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深化落实,在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构筑我区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2~3所学前班德育工作特色试点学校,推动全区学前班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文明校达标率100%,文明班达标率95%,文明生达标率95%以上。三年内全区学生整体文明素质在此基础上稳步提高。

3、控辍率不能突破目标,辍学率城市学前班在1%以下,农村学前班在2%以下。

4、违法犯罪率为零。

5、保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德育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创新及特色工作

1、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校。

面向未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迫使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寻找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各学校一定要针对学校校情,结合学生实情,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不拘一格育人才,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将是我区学前班德育工作的新方向。全面开展“以个性育人、抓小事育人、分层次育人、按阶段育人、重素质育人、明方向育人”的 不拘一格的育人途径,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六会”和“七种能力”(“六会”: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七种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社交和社会活动能力)。各学校要以创新的思想思考本校德育工作,创出特色,抓出实效。本年度德育办以此为重点,树立2~3所德育工作有特色的先进试点学校,从而带动我区德育工作校校有特色,形成全区德育工作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新格局,使我区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2、网络管理促提高,资源共享,互学共进。

全球化、网络化、多极化的新时代,促使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标准高,上档次。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形成我区德育工作网络化管理的新格局。各校创建的德育工作网页要充分展现本校德育工作的全貌,从而使全区德育工作资源共享,达到彼此互学共进的良好态势。

3、要进一步做好我区学前班德育基础训练工作,在此之上,不断创新完善。

(二)重点工作

1、围绕“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拉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为主题,深化 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

首先,要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树立新世纪哈尔滨人形象建设工程”,是我市目前德育工作的重点,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抓好落实,要把此项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抓出实效。

其次,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各校要把“形象工程”建设与“小公民”即(五小)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开展有本校教育主题、有特色的系列教育活动(各校要制定活动方案), 力求实效,不走过场,使此项教育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本年度区德育办要以此为主题召开现场会。

第三,结合“形象工程”建设,深入有效开展“三文明”达标活动。

以“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和“我做合格小公民,您做文明好市民,小手来大手,为形象工程添光彩”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告别一切不文明行为。各校要加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力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三文明”达标工作的实效性。

2、以德育为灵魂,以“形象建设”工程活动为契机,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

高素质德育队伍是实现高效的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我区德育工作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

第一,要不断加强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要将师德建设工作与“形象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进一步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

第二,要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继续开展“正师风、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三心、两爱”等师德教育活动基础上,通过倡议“五不准”,各校要广泛开展以学生、家长、教师、领导不记名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评议,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从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形象工程添光彩。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学校德育科研课题,加强研究探讨,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从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我们将在1—2所学校进行试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下半年逐步推开。

四、常规工作

在突出特色,狠抓重点,努力创新的德育工作基础上,继续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1、继续开展以“激励永远”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影片观映、国防知识教育、“五导”活动及“长大的我把爱心回报社会”等教育活动。

2、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注重加强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功能。

3、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不断加大后进生转化工作力度。

4、以“两法”为教育重点,开展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控制学生违法犯罪。

5、组织开展好关于《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各学校学生读书参与率达100%,各校结合读书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6、加大学校控辍工作力度,严把控辍率,决不突破目标。

7、重视并加大学校环境育人的工作力度。

以上是本学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望各学校在扎实做好德育常规工作基础上,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注重挖掘德育工作本校特色,在创造性工作上下功夫。

区德育办要求各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四有”即: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有痕迹。我们将以此对各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检查。

农村形象工程范文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自提出以来,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出巨大优势。但是同时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兴事物,在其初期发展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很多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有头无尾的现象,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来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都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起步阶段,难以深入人心,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合作社的规模小。目前全国现存的合作社的注册资金大都不超过100万,资金投入不够,合作社的发展受资金限制,整体实力较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其次,合作社在发展初期,相关法律法规侧重点在与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合作社具体流程的法律制度缺失,合作社管理人员职责不明,即使法人外逃,也难以纠责。最后,合作社形同虚设。合作社是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的经济组织形式,但是在基层政府执行过程中,更多的将其视为形象工程。大量合作社犹如雨后春笋,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社不超过三分之二。

二、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监督

加强监督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全心投入,开展监督工作。首先,在合作社成立初期,对农民进行培训宣传,增加农民对合作社的了解,确保每个入社农民都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入社。其次,加强对基层领导者的培训,全面提高基层领导者的素质,增强法律知识,杜绝基层领导者将合作社视为其形象工程而开展工作。再次,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设定专门的监督小组,全程跟进监督合作社的发展,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促进农民合作社的透明、公开,实现合作社健康良好发展。

2.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存主要法律,该法在合作社发展初期确实大大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但是随着合作社进程的推展,《合作社法》已然不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例如,《合作社法》中对合作社注册设定限度较低,对成员的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等等。现存法律制度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实行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但是,由于农民知识水平以及市场意识的淡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独立成型。因此,需要政府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需求,加大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并且指派专人负责,对于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将难以理解的信息内容用简单的叙述方式表示出来,方面农民查阅。不断对农民进行高科技手段的普及,提高农民使用网络查找所需资料的能力以及在实际中使用信息的能力。

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

现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与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更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种发展模式进行介绍,探索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

1.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

由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合同与合作社约定本年度生产的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家提供统一的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产品成熟之后,由合作社验收,收购、包装、储藏或初加工,然后由龙头企业集中并作最终加工和销售。模式优势:通过有效的合作方式把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即可提高农户经营的规模效益,降低中间交易成本和违约机会,增强了农户与工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

农民合作社依照本地特色建立良种、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名特优新”为发展方向。通过为社员统一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统一防病虫害,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公平,公正互利互惠的销售,统一进行产品质量认证,树立特色品牌、发展特色农业。模式优势: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可以极大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3.合作社+农业科教单位

农村形象工程范文5

一、前段时间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所做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展示临港产业区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内在需求。为此成立了以产业区副主任包华任组长、副主任张新华任副组长的城乡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的调度、检查和监督。各镇也相应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从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入手,通过规划先行、宣传发动、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手段,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在整治过程中,严格按照产业区领导提出的拆、治、挡、整、管五字方案,着力抓好城镇驻地、交通干道两旁整治;着力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及周边村庄、重要节点整治。整治的重点是“治乱、治差、治脏”和“美化、绿化、亮化”,通过整治,逐步建立城乡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乡环境,打造沿海城市的新形象。对岚济路沿线和四个镇驻地进行了重点整治,共建设小广场5处,安装路沿石12千米,安装路灯230盏,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灯箱1200块,更换破损广告牌1600面,粉刷宣传标语150余幅,栽植行道树3000株,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整治河道7千米,清运垃圾7000吨,粉刷20万平方米,改善了村庄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二)以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为工作着力点,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完成产业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指导四镇搞好城镇详细规划,发挥城镇载体功能。联系市规划院来产业区对坪上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以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特别是做好主要道路的控制和建设风格。抓好城镇道路出入口、园林绿化、小区建设和道路配套工程的详细规划。

坪上镇对重点地段实施重点整治。该镇中心街口附近车流、人流交织,商贩沿路叫卖非常严重,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影响行车,老百姓怨气很大,与城镇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该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整治指挥部,由镇长亲自挂帅,印发了通告,明确了清理范围和方法步骤,落实了责任人和责任区域,不到2天时间,就将所有马路市场全部搬迁到了凤凰台商场,彻底解决了中心街口混乱的状况,把侵占的公共空间还给公众,受到了老百姓的赞扬。并以此为契机,新增加停车港湾6处,建街头绿地,对所有广告牌匾进行统一规范。组建了环卫机构,添置了清运设备。镇区新硬化道路3条、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90%。

朱芦镇按照城镇建设上台阶、农村社区趟新路的要求,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对镇驻地新上了路灯,安装了路沿石,重新栽植了行道树,并规划建设一处街头广场,对街道进行了统一粉刷。在中心街口投资17万元安装了高清的电子显示屏,宣传了朱芦镇的自然资源、优美的山水风光和开发开放的大好形势,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提升了该镇的文化品味。

团林镇对镇驻地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在府前街东段规划设立了一处小广场;投资15万元开工建设了一处标志性雕塑。集中整治期间,共清理“四堆”1000方,取缔违规占道经营户和流动商贩41个,拆除违章建筑12处约800平米。组建了镇容管理所,配套资金10万元,负责小城镇卫生保洁、园林美化、规范管理。

壮岗镇投资对镇驻地主要街道两侧进行人行道板铺装。对中心大街道路绿化隔离带栽植了雪松、金叶女贞等苗木。清除镇驻地和原演马乡驻地垃圾5000吨。对沿路建筑进行了粉刷。各村积极开展文明一条街建设。同时搞好文化大院建设,做到“家、部、室”齐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逐步实现“街道亮起来、路面净起来、四季绿起来、环境美起来”。

实施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村容镇貌改善了,人们的心灵更美了。今年在进一步巩固老典型的基础上,又涌现出了西石河村、山底村、小茅墩村、大莲花村等新典型村庄10多个。做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三)以“三清、四改、五化”为抓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开展了农村宅基地超占有偿使用费征收工作,着力解决“空心村”。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指导农民建设美观实用的住宅。用足用活农村住房建设的各项补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着力做好坪上中心社区改造和址坊、河西、厉家寨、臧家庄子、高家山前等多层居住区规划建设。

各镇制定了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清理“三堆”和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使村庄逐步达到“五化”目标,即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有条件的逐步实施旱厕改造和秸秆气化、沼气设施建设。做好农村“一池”、“四改”和“一利用”工作。(即“沼气池”、“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和“利用太阳能”),提高了村庄环境质量。

(四)以清理违法违章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组建成立了城管执法中队,和乡镇建设服务站形成了健全配套的建设管理体系。加强了建设项目执法检查巡查和督促落实。加大环境整治督查力度。共下达停建通知320份,落实整改230份,清理拆除违法建设90余份,均进行了相应处理。

二、今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区将认真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建设新型临港小城市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带动全区城镇建设和环境面貌快速推进,努力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区和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区。

(一)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度和广度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将按照市整治办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用新型临港城市的标准来推进、衡量整治工作,配套完善产业区市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对绿化、亮化、广告制作、景点规划等要提高档次和品位。把整治工作与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努力解决好与城乡居民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切实提升我区城乡的生活品位,提高我区文明程度,今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临港城市建设。要积极推进五项工程:路网建设工程、旧城改造工程、设施配套工程、绿化亮化工程和城市形象工程。

(二)以规划为龙头,增强环境综合整治的针对性

今年我们在完成产业区空间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对5个主要居住片区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城镇载体功能。联系有关市规划设计单位来产业区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以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特别是做好主要道路的控制和建设风格。抓好“七带五部”、道路出入口、园林绿化、小区建设和道路配套工程的详细规划。

(三)加快道路建设步伐,提升路域环境面貌和产业区形象

全面加快主干路网建设步伐。为下一步环境整治打下良好基础。目前,临港产业区共开工建设道路22条,共110公里。其中开工主要道路12条,坪上起步区等园区路9条,立晨路北段、振兴路等4条道路已经竣工,其余正在进行路基工程;东环路南段、5条化工园区路由东亚国际投资集团即将进场;另外对县乡道团林-唐楼路进行了农村公路大修改造;对鲁苏边界道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野九路、板团路公路大修改造计划。积极做好区域交通对接,为产业区和港口建立起方便的交通联系创造条件。今年5月1日前完成骨干网建设。把五纵五横主干道路打造成产业区的形象大道、经济大道、景观大道。

(四)加快以农村住房建设为主体的旧城改造工程

今年计划完成新建住房2551户;整村建设改造村庄13个、整村建设户数1049户;改造坪上二村、三村等城中村2个、涉及城中村户数300户;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村庄10个、利用增加挂钩政策村庄计划新建住房447户、实现增减挂钩节约土地600亩;分散建设902户;改造危房600户。重点是改造旧村,建设中心城区,即以坪上一、二、三村、牛庙、王家岭为一体的一个市区;加快建设厉家寨、下寨、中峪子三个社区。按照产业区城镇建设的总体方案,加快以坪上镇驻地为中心的生活、商贸区的改造建设和规范提升,尽快启动坪上“三河”区域的综合开发,形成景观带。厉家寨社区、临港教育小区、坪上一村社区开发、坪上三村社区开发等要尽快启动,力争年底初具规模。

(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产业区承载功能

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重点是围绕城市功能搞好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启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特别是城市集中供水工程,力争今年5月份建成运营。搞好道路绿化。重点是对所有在建的道路,下半年要全面进行绿化,建设林荫大道。包括岚济路坪上段、镇驻地南北中心街、“三河五路”、绣针河流域,突出镇驻地东西、南北两条主街。今年着重抓好绣针河流域的治理建设,在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按照湿地公园建设的有关标准,进行科学适度开发。

农村形象工程范文6

土地整理意义问题对策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更好的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探讨。

一、土地整理的现实意义

1、土地整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整理主要针对改变农业基础设施不配套的土地现状,进行水利设施配置、道路的建设,进行渠道合理布局和硬化,整理后的农田灌水排水能耗降低,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整理后土地经营范围扩大,宜种性广,从而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可大大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一些地区进行的土地整理改进了农村生产、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土地合理利用和农民增收,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土地整理是补充耕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整理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增加优质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布局不合理,从开展土地整理地区的情况看,在严格控制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大力进行城镇存量土地挖潜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都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许多地方做到了平衡有余。

3、土地整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我国近七成人生活在农村,据测算,农民40%至60%的经济收入和60%至80%的生活必需品,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农民手中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农村地区,土地整理是集田、水、路、林、村于一身的综合性、全方位的土地建设活动。两者的目标大体一致,具体实践中也互相促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功不可没,大力开展土地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选择和重要支撑。

尽管我国对土地整理的研究理论不足,许多地方开始土地整理的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显著效益表明,在我国开展土地整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土地整理中出现的问题

1、土地整理理论缺乏,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不够。土地整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土地整理的科学体系尚不够健全,缺乏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土地整理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在几十年的土地整理实践中,如何整理,土地管理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虽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工作有的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有的是借鉴生态学的原理,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思想,整理过程也缺乏严格的规范,揭示的不是整体整理上作的运行机制和操作体系,造成土地整理的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土地整理有待发展形成其自身的科学理论基础。

2、政府官员片面追求形象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强。将土地整理等同于土地平整。时下,土地整理形象工程的政绩标志在地方官员的心里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土地整理为了一味追求政绩,一些领导超前意识特别强,不论自然条件如何,均要求农田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大量的土地平整土程费用占去了土地整理费用的一半以上,也缺乏土地整理方面的专家,误将土地整理等同于土地平整。

3、土地整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土地整理需要投入较大数量的资金,尽管国家实行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制度,但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实践中土地整理大多体现为政府行为,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匮乏,土地整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许多地方财政普遍吃紧,没有固定的投资来源,使得政府用于土地整理的资金运作上发生困难,没有可靠资金保障土地整理顺利的进行下去。

三、对土地整理的对策与思考

1、加快土地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整理制度改革。政府采取行政手段而非市场的手段运作土地,采取直接的手段而非间接的手段对农村土地整理进行经营管理,这种管理带来的后果带来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对土地的管理政府应该在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地价监管、耕地保护政策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在土地经营方面应该交给市场调节,从而从宏观上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监督。农村土地整理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按照中央关于部署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土地的调研和立法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整理机制。

2、扩大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正常的投资行为。目前,我国大多数土地整理项目的资金筹措还是以国家为主、以政府有限的土地整理资金来解决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不能大规模的进行土地整理。资金问题的解决是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关健。资金来源应在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筹集其它渠道的资金,如政策性信贷融资、财政信用融资和争取国际援助等;地方部门也可由政府通过贷款、发行债券;鼓励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进行资金投入。允许民间资金进入土地整理市场,鼓励正常的投资行为,扩大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