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 历史教学 教师 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展了一定的转变,使高中历史教材更加的立体化、深入化,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深刻掌握,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性知识的指导,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现代教育观念深入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促进学生历史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逐渐表现出了诸多问题,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生冲突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
(一) 教学的观念较为落后,无法适应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很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历史知识变得枯燥而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时代下,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现代教育观深入的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的细节当中,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二) 教学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间不够充足。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逐渐增加,容量变大,很多历史知识的跨度增加,对学生的历史基础产生了一定的考验,而当前我国很多高职学生的历史基础较为薄弱,无法适应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学任务的要求,出现跟不上历史教学的节奏,而产生的历史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甚至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十分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1]。
(三) 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忽视学生思维指导。
当前我国很多教师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指导。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是根据高考中易于出现的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指导[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究等环节,不断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改善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观念,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在提升学生历史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水平。
(一) 转变历史教学观念,开放历史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历史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促进国家的不断发展,而不是为了“应试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水平,扩展学生的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修养。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首先提问学生“明清时期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带动课堂氛围,使学生创建一个完整的历史思维,创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
(二)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创建高效课堂。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创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历史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辅助教学等方式。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在天安门上讲话的场景,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祖国荣誉感,从而对知识内容产生一定的情感认识,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三) 注重重复教学内容,加深学习印象。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重复教学”方法的使用,仅仅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一次学习可能会使学生很快忘记,而重复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两极世界的形成》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凡尔赛条约”等内容的回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也能够使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链接。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朝气和血液,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深入的掌握历史知识,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展现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2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这其实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怎样才能驾驭课堂、吸引学生,这是新时期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巩固以前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习思考,同时还应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适应新课标学科渗透的特点,以便自己有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是要有一池水,因为你一旦激活了学生,他们就有可能提出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出来,所以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地充实知识,更新知识,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应宏观熟练地把握教材,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然后再熟悉教材,分轻重地与学生交流,共同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商鞅变法时,教师首先弄清楚本堂课的目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分析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让学生掌握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最后共同探讨变法所起的作用。新课改中老师更应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督促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师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教学研究,特别是在新课改下,更应注意这一点,新课改打乱了原有的教材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强了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认识,因此老师要多加强教学研究,深钻教材,总结教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除了利用课堂外,还应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间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情况,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学生平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的同时,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者,做到了这一点,也有助于老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3
一、以历史课程主干知识为基础,利用史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综合概括能力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记忆是基础,运用是目标,理解是关键。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试题仍然是立足课程主干知识,紧紧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设置题目。
高考命题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鲜明特点,避开教材谈课程,利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史料设题是最好的体现。各地高考试题无一例外的都是增加了史料的运用,利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考查的就是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正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
史料呈现的方式、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
文字、表格、图片、图表、漫画等等。通过史料的设置,不仅仅使题目新颖,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史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二、把史料、史论、史观引入课堂,加强对学生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指导
史料的运用不仅在于创设新情境,还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分析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史论是指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是研究史料得出的结论;史观则是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反映。
这类题目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要求考生对史
料、史论、史观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提取有效信息。第二种是让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料、史论、史观的真伪或者评价。第三种是对史料、史论、史观相互间的关系进行阐释、论证,得出历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这类题目构建了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也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历史观以及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人文素养。
鉴于这种考查角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史料、史论、史观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明白三者的基本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既使用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要关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把生态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及时引入,加强利用。
三、关注时代与社会,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高考试题还体现了紧扣热点、关注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是通过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主题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历史教育实际上是培养“人”的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教育的人本追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从个人、国家和民族、世界和人类三个维度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要求:包括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与完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做到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
历史是一门可以“鉴往知来”的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导、决策参考和社会改造的功能。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弄明白什么是民主、共和、、理性、人文精神、和平与发展,还有思想解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民族主义等,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使学生初步具有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念。
四、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
新高考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各省高考题都增加了开放性题目,把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点,更加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独立思考,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维的空间,评分标准的设计也是多元化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强调思维水平的区分。虽然开放,但也并非无章可循,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答案知识基础还是主要的得分点,答题技巧要符合题目中给出的具体要求。主要是多角度分析,全面的认识问题,语言组织和表达上尽可能地采用书面语言、学科语言组织答案,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这种考查方式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怎样的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训练,以及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理论。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4
【关键词】阅读 阅读能力 高中历史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强调了阅读能力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并指明发展智能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抓起。由此可以看到: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本需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规定:“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见高中生学习历史最基本的一个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是学习各方面能力的基础。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就是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一个基础。只有阅读能力提高,才能更好的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才能更好的落实。
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历史学科属于文科,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远胜其他学科。近年来的教材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科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
二、要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要重视专业阅读,除看教材和教辅之外,更要耐心地阅读几本史学经典名著和一些史学教育经典,以此来加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三、具体到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带着问题去阅读。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一定的有意义的问题去阅读教材,边阅读边寻找答案,通过动眼、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学生通过寻找具体问题的答案,可以熟悉教材内容,夯实基础知识,学习也更有兴趣,不至于觉得读书是件枯燥无味的事,这就是用设问巩固基础,阅读教材了解知识。在实践教学中,这种做法经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阅读标题、导言,把握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是对处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历史概念教学对于统领专题、构建体系、认清本质、把握规律、应对高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课堂效果的必由之路。历史概念尤其是历史核心概念往往是一个单元或一课的“灵魂”,对这一单元或一课具有统领作用,而教科书的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导言部分都明确了相关内容的历史核心概念,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利用新学期导言课或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标题、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的导言的方法,梳理要素,即可全面把握历史概念。
3.科学、严谨地选择史料,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科学审慎地挖掘引用相关材料,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认识,提高学生的论从史出、阅读分析能力。如在讲到近代史时,可以选择清代著名诗人和思想家龚自珍的诗文,帮助学生了解前夕清朝的社会状况。其诗文“不论盐铁不筹河”最能体现时代特征,该诗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哪不胜栽禾。”通过该诗的阅读,可以了解白银外流的严重危害和清王朝的腐败,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这段历史。另外在高考历史试卷中都有史料解析的题型,而不少考生的解题能力比较差,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阅读障碍。因此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时更要重视阅读材料的训练,通过科学地选择相关史料,来提高学生史料解析题的应试能力。
4.注重教材栏目内容在提高阅读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新课程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栏目内容具有知识拓展的作用。重视相关栏目的阅读分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专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其中两个“历史纵横”,一个对皇帝制度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表述;一个具体介绍了秦朝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内容,不但能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常识,还能深刻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形式。而教材中的栏目内容有的是对一些历史片断或场景的生动再现或描述,则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进而理解历史。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5
一、以趣引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自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讲到20世界30年代苏联的态度时,运用漫画《荒唐的婚礼》,并根据漫画和相关内容设问:(1)漫画中举行婚礼的这两个人是谁?判断依据是什么?(2)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为什么会出现漫画上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它所带来的影响。由于是漫画切入,学生的关注度、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了,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漫画中的两个人是希特勒和斯大林,反映的是1939年8月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随后的教学中学生的兴致都很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狠抓落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树立初高中历史教学“一盘棋”的意识。每个学段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就高中阶段而言,应该从高一开始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识记应知必会的重要史实,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线索,掌握相应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而不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点”。
三、恰当结合,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从历史中获得认识现实的启迪。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用有意义的问题实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讲《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时,设计了“从罗马法看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罗马法的深远影响进行合作探究,逐渐得出认识: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保障稳定的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法律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学生得出认识的基础上,又追问:“今天,加强法制建设一构建和谐社会矛盾吗?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的探究热情被进一步激发,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共识;加强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每一名中学生都应该遵守校纪校规。这样的问题探究不但将学生一历史连接起来了,还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在完成知识教学和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发挥了历史的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在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6
关键词:资料;正确使用;显性;创新
任何教学都要进行教材内容与教学资料的调整,将教材显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这是将教材“蓝本”与教学资料理性化整合为教案的过程。新课程观认为,教材不再只是单纯承载知识的“教本”,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学本”。由于习惯了在多视角课程内容和资料教学中使学生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对教师来说,目前创新能力教学是薄弱环节。对此,弥补的办法主要是使教师注重合理使用相关的教学资料,这种创新性教学资料的使用是我们在过去工作中较为生疏的一项教学实践。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与过去的高中教材相比,无论在体例,还是内容等方面,变化都很大。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史料的运用非常普遍。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好教学资料已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历史教学资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一)历史教学资料的内涵
历史教学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历史教材知识(课本),也称为显性知识;此外,历史教材知识以外的一切相关知识,包括非历史教材知识的众多学科知识,通常统称为“教学资料”,也可称为“教学资源”,它不仅包括一切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学信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师生智力因素。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非教材知识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历史教材未编入的大量历史知识以及最新史料和学术观点;其他一些教学资源,如教育网站上的历史教学新教案,相关各学科教材内的知识及社会现存的生产生活、科技新成果,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知识;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多在分析教材时使用,如在分析前因后果、评价、意义等时往往需要补充一些材料,并加以概括升华。如果在教学中仅讲清教材知识而没有用教学资料进行“史论结合”式分析论证,就发掘不出隐含在教材知识中的理性观点,这样的教学只能是片面的“单一”的知识教学。新课程观认为,教学是使本学科教材内容与教学资料有机融合,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论思维的认知活动过程。因此,教学过程需要相应的教学资料参与才能实现,教材与资料在课堂上犹如“红花与绿叶”般不可分。
(二)注重运用具有创新思维意义的教学资料
强调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理论创新是以教材显性知识内涵为扩张力,以知识再生为特征的认知探索或文化理论再生产活动,是教学创新思维活动的具体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要以多样性、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和多形式为教学提供活动空间。[1]这意味着要求历史教学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思维能力,历史教材已具备了这种创新教育框架,与这种创新教材体系相适应,教学资料的选择不仅要有利于教学知识的授受,更要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性资料参与论证,就不会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教学资料不仅是为理解概念和培养能力而用的,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结出新的知识成果,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才是亟须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每一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均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理性深化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对教材知识解难化疑,在资料的引导下使学生大胆思考、质疑、敢于提出新观点,在众多视角下完成学生创新性应变式思维认知。没有教学资料参与引导,学生是不会自动产生新认知的,而且这种创新思维活动又可能会因不同教学资料的使用而带来不同的认知水准。
(三)选择历史教学资料的基本原则
历史教学资料浩如烟海,即使是同一个史料,由于使用者的观察视角不同,有时也可能会见仁见智,提出不同观点。这里就牵涉到两个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第二,要学会分析、运用史料的正确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主要应该从纵横两个方面选取。纵的方面是本学科知识,横的方面是高中各学科相关课程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囊括在历史教材中相应部分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不能“超越”,以免加重学生负担。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结构,恰到好处地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相关学科资料的使用应具有创新思维和启示作用,这是对资料选取工作的根本要求。这些知识应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来说,这些知识较熟知、易接受,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和融会贯通能力。一些具有育人功能、使用频率和效力很高的资料在历史教材上不一定面面俱到,如,高中历史教材对司马迁一心报国而愤发著书的情节几乎未加提及,但却在语文教材中得到详述;对于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历史教材也未叙述,而物理教材却介绍得较详尽。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学科知识的整合,或者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或回忆。由于历史教材体系的宽泛性,具体知识的广博性,适宜历史教学的资料很多,但能够参与历史教学的资料要受教材知识内涵的制约,这也同时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在教材与资料这二者的相互关系中,要抓住教材这个“根”,离开了教材需要就无所谓资料的使用。因此,教学资料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生硬拼凑,也不是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或随口吟诵的知识,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资源开发。
二、明确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是正确使用创新教学资料的前提
恰当使用教学资料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这是对教学知识的“素质元”,即新课程要求的多项培养目标以及所需教学资料进行的重组或有机融合。教师只有深入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只有明确了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才能根据所需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用。备课过程中对资料的“取”和“增”分别是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确定和相应的资料补充,“确定什么”由教学目标决定,“增补什么”则依据确定的知识概念增加资料,而不是额外增加资料,这就淡化了教材知识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热闹”但偏离了教学目的,只能落得课堂“作秀”的结果。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历史》在介绍“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时,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战后至今美国经济的变化及西欧各国经济发展形成“福利国家”。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滞胀”,西欧经济却得到发展,这是个难点,也揭示了这一内容的逻辑关系。教学时要使学生明白:没有永远的强势这一唯物观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这一时期:美国经济为什么衰退,西欧经济为什么发展,联邦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从此失去“黄金”时期的优势地位等问题的原因。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教材已叙述,此外,教师应增加政治经济理论分析,使学生能够以辩证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商品与竞争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其弊端如何?当国家疏于管理或放弃干预和导向失误时,会对社会造成何种影响?这样的分析对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增强十分重要。假如师生不这样分析讨论,而是就美国经济衰退查找原因,有可能引入当时与美国经济相关的美军庞大的基地和连年越南战争的消耗等因素,这样就冲淡了国际市场竞争中美国产品降低这个重点内容。假如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生硬地追求创新思维:“怎样才能避免美国经济衰退”“当时的微电子技术为什么没有使美国经济保持发展”,这样增加教学资料就脱离了教材而不能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资料的使用应紧扣教材的重要内容,教材中已涉及“马歇尔计划”对“二战”以后欧洲经济恢复的巨大作用,但它却不是教学重点,因此不适宜增加教学资料,以免徒增学生的负担。“福利国家”是重点问题,在充分利用教材知识的同时,增加“从摇篮到坟墓”即西欧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具体内容,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也使学生理解了某些欧洲国家由于一味地倡导“福利政策”导致了“不堪重负”的后果。在这里应让学生大力探求发挥,使学生知晓为什么“不堪重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制度问题?还是执政者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主要是时代问题,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所创造的经济成果不能超越时代的供给,去满足一切人的需求。这样,既解决了教材难点,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唯物史观和创新思维教育。探讨在一定时代人们应怎样生活的问题,这又成为人生价值观教育,由此自然地实现课程目标。另外,教师虽已知创新教学的重点,但要对每节课均能正确使用资料,设计出创新教学内容是困难的,其困难在于选择不到恰当的创新思维教学资料,或认识不到资料在不同层面运用时的价值。
教学中,根据教材知识需要补充完善的教学资料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一段必不可少的史料,可能只是一句话,或是概括或是画龙点睛,都要能够对学生有所启示,这就是平时教师常说的“点拨”作用。新课程观教学更需要教师通过“点拨”组织教学,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探求新知识,以摆脱“一言堂”教学方式。现在这种“点拨”引导性教学主要是创新思维的点拨,而不仅仅是过去那样对教材知识“难点”的点拨。这种“点拨”直接影响教材知识和教学资料的增减以及教学目标“多素质元”创新思维的实现,许多教学资料从不同角度使用都会起到这样的作用。恰当而正确地运用教学资料会突出和深化教材知识重点,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教材知识结构,增加和深化创新思维教学目标的数量和质量。例如,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教学,教材叙述了该体系的成立、体系的规则和作用,教材没有提及它的“解散”。但在教材相关部分提到了个别参与国的非民主性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适度增加“体系解散”的有关内容可使这一知识完整,并由此揭示美国奉行的经济、政治霸权政策,只有如此才能引出创新思考,这是不可缺少的资料补充。如在多媒体课件中,将内容延伸至体系的作用、发展结果和原因,让学生思考是民族利益、社会制度、还是国际政治问题,怎样做才能使国际体系正常发展。因为新课程观认为,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才是提高素质的关键。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在教师点拨下开启学生的心智。
三、相关学科资料的使用要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材与各学科知识均有交叉,很多均具有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性质。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的相关学科知识可以深化历史学科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如果说过去教学资料的使用是为理解知识概念,那么现在选用相关学科教学资料,则必须有利于创新思维教学,这应是使用相关学科资料的一个特点。但不能使用过量,也不能忽略历史学科特点把历史课上成语文课。正确使用学科资料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历史教材知识的需要确定相关学科资料知识,不能偏离历史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选取。例如,讲“唐朝衰落原因”时运用几首古诗效果很好。教材是这样叙述的:“一方面政治腐败,另一方面军事举措失当。”教材这样概括很抽象,学生对当时腐败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形象的认识。这时教师如果用很少的时间引用白居易的《卖炭翁》《长恨歌》,杜甫的《过华清宫》等作品,使学生了解当时百姓及帝王悬殊的生活状况,教学效果就会很好。这种方法在过去教学中也有教师使用过,现在使用则不应停留在概念理解上。若结合多媒体教学由计算机下载唐代画家的《仕女图》以及周文炬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表现唐代官僚阶层的奢华生活,教师可要求学生分析、讲述当时唐朝社会的状况,以加深学生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情感。利用诗词和语文学科内容不仅突破了历史概念理解的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文学的感染力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激发学生为国担忧的心情。因为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因而课堂气氛也会较为轻松,在愉悦中完成了学生审美观、社会观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历史教学中应大量使用地理学科资料。历史上的许多事象均可用地理语言表达,而且可能比文字叙述更直观、形象。例如,在讲“英国圈地运动”时,常常会用“羊吃人”来形象地说明这种形象产生的原因。如果用地理资料解释,就是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阴雨天气,温差小,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这十分利于养羊等畜牧业发展。这种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是新兴的英国资产阶级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先决条件。从网络下载有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如下载《世界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可表明英国并不盛产小麦和玉米,只适于大麦和马铃薯生长。而大麦不能做面包,只能煮粥或当饲料,因此,英国的农场以畜牧业为主。另外,还可下载一些书籍和资料,如伦敦大学出版的《食物的历史》,[3]它讲述的是1870年开始的欧洲的肉类萃取革命是源于当时的人们对植物类食品的抵制,这场运动倡导人们放弃食用蔬菜。当时的一位营养学家詹姆斯认为,燕麦和豆类使人胀气,太多的蔬菜引起“植物性消化不良”或慢性腹泻,使胃部发酵,会很快使人肌肉麻木、松驰并积蓄无用的垃圾食物和液体。他认为,进化后的人体基本适宜食肉,谷物中的淀粉是健康的大敌,缺少肉类会引起营养不良和糙皮病。这样就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意识两方面为“羊吃人”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提供了依据,学生在恍然大悟中理解了概念。这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及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扩展教学内容更便于学生的创新思考。当然,教师对于当时不科学的理论研究应点明:现代的营养学研究与过去不同了,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此类问题。事实证明,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是有兴趣的。
政治学科资料运用于历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唯物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爱因斯坦在1952年的一份《纽约时报》上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那只能使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4]例如,教学中有的教师抓不住人物思想的“转变”这一关键因素进行挖掘,就可能会对学生启迪性不强。原因是习惯于教材知识教学,不注重以隐性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史论分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明确设计出运用唯物史观的教学程序: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分析中国古代“井田制”的瓦解;中国封建制产生的原因,应抓住“牛耕和新农具的应用使生产力提高”这一唯物主义命题,强调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这就是把政治理论引入历史教学中。这说明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可以用唯物史观的命题进行论述。“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阐述“西欧文艺复兴”的原因时,可以复原古希腊雅典民主制情景;用“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观点看待“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就会看到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杰出人物的贡献。这样会使史论鲜明,史实有了主宰的“魂”,自会吸引和征服人。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的生动画面和细节,在艺术作品的涌动中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这是历史教学独有的创新思维教育领域。这对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学生可能熟知基本政治理论,但运用能力不强,这成为学生思品和人格建设的盲点,这只能在教学中弥补和加强。
其他各自然学科知识在历史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编选,在教学中应视情况决定是否增加教学资料。例如,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十进位制和割圆术”时提到祖冲之计算π,如果增加相关史料,如祖冲之之后,伊朗数学家计算的π和英国数学家申克斯用15年计算到707位的π,而后提到,如今电脑很快即可完成这些计算,这种比较将开阔学生的思维并产生多种效果:世界各国都重视科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是先进的;不同国家的人民为国贡献的民族精神是共通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讨诸如“为什么任何机器也不能跨越蜜蜂与建筑师的区别”“人类真的制造不出‘永动机’吗”之类的问题。
四、社会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
社会生活是最贴近学生的创新教学资源。社会生活的面很广,大致包括个人、家庭、社会群体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多种消费活动,如吃、穿、住、行、用、文化娱乐、体育、社交、婚嫁风俗、典仗仪式。[5]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自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事物取得的实践认识,这些认识是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的重要来源,它们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认知领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有关社会生活的著作有很多,如严昌洪的《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王仁湘的《饮食与中国文化》、宋镇豪的《夏商社会生活史》、张丰采的《中国风俗史》、黎虎的《汉唐饮食文化》。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待人的相关需要,历史研究最根本的是人的研究,是了解人的最基本生活方式,一饮食一衣帽都有具体生活样式和内容。农村学生对自然景物反应快,城市学生对社会现象理解快,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接受教学知识的基础。
社会生活经验在各历史时期都有反映,教学中应注重使用这些资料。如,教学中国古代社会下层民众的生产生活时可以从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中获取资料;甚至学生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可以成为历史教学资料,家庭中的各种器皿均具时代特征,近可今昔对比,远可考证几千年的技术发展。社会生活文化包容了大量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因素,有效利用它们也可使学生获得热爱生活及憧憬未来美好社会的情感。
乡土文化生活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各地的宗庙会馆、古文物博物馆、英烈教学场馆、古道古桥古建筑均是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料,将它们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会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的感情,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家与地方发展的历程和时代风貌。
在历史教学中社会文化生活资料的运用是多形式的,简短提示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察探究可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相互联系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无论怎样使用都有益于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热情,彰显民族情怀。总之,社会生活是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佳教学资料,是新课程观倡导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美玲,李斯琴.探究高中历史教学融入地理知识的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6):101—103.
[3]〔美〕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M].何舒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