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产经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资产经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资产经营

公司资产经营范文1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管理

高校为了理顺校办企业体制,按教育部要求重新确立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学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学校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对外投资经营管理职责,公司下属校办企业业务范围主要为服务类和科技成果转化类,服务类企业包括印刷厂、学生实习工厂、技术咨询公司等,科技成果转化类包括各种科技开发企业等。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公司法》设立,由高校出资,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但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上仍然受制或依附于高校,如果不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梳理和规范,势必影响公司经营决策,妨碍公司健康发展。

一、人事管理

在高校管理体制中,资产经营公司通常作为学校二级单位进行管理,其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一般由学校领导和公司负责人、人事、资产、科研、财务、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权实质上由学校行政人员行使,这些行政人员由于对公司情况不熟悉和经营业务不了解,导致决策的专业程度不高;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执行学校组织部门中层干部选聘程序,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各种待遇,人事关系仍在学校,性质仍为事业单位在职职工,薪酬执行学校处级领导干部标准甚至由学校发放,年度履职情况由学校组织和人事部门进行考核;公司年度目标任务由学校目标管理部门制定和考核,目标管理部门不了解公司经营业务情况,制定的目标任务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要么目标过高公司无法完成,要么目标过低致使国有资产不能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考核结果也就不一定客观公正。这种人事管理体制势必影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独立开展工作,不利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高校应规范资产经营公司人事管理,明确学校与资产经营公司的委托关系,改革资产经营公司人事管理体制。可考虑在董事会增加业务经营和科研人员,探索建立公司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任免和薪酬与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其绩效目标进行评估,制定专门针对公司的绩效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促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潜能,推动公司顺利发展。

二、资产管理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资产大多属于学校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很多高校为了避交或少交“非转经”资产占用费,或者做大学校资产,在资产经营公司成立时,未对“非转经”资产进行清理以及产权确认,公司资产仍在学校资产账上反映;有形资产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公司新增资产的采购、管理和处置也由学校资产采购和管理部门负责;在有形资产中,房屋坐落在校内,比较分散,有的可能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用房在一起,仪器设备等资产可能既用于科研又用于经营,无法明确划分产权;无形资产包括科研成果、专利等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由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的各种业务资质没有进行评估,价值无法确认;学校对公司资产行使了很多管理职能,价值无法确认。这些做法导致公司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不利于公司资产的规范管理,学校也无法准确计算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数额。高校应高度重视公司资产管理,一是对学校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从实质上划转到资产经营公司,并进行产权确认;二是对经营性资产进行规范管理,按照企业资产管理办法,建账建卡,计提折旧,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通过规范确保学校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三、财务管理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公司章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和经营“双轨制”职能的特殊性,其财务管理存在如下问题:1.高校为了防范公司财务和税务风险,通常委派一名总会计师或者财务人员到公司指导、监督和参与公司财务工作,这种做法对规范公司财务管理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来自高校,公司财务管理和监督必不可少地会引入事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模式,制度建立和会计核算参照事业财务执行,一是费用标准的制定可能参照高校标准,如有关差旅费、通讯费和交通费的标准制定。二是收入确认可能既采用收付实现制、又采用权责发生制。三是预算采用事业单位收支模式,缺乏完善的收入成本预算制度及分析制度等;四是投资由学校行政决策,投资论证不够充分、投资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够,投资效果不够理想。2.由于前述公司人事关系不明、资产产权不分导致公司无法进行全成本核算,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3.由于历史原因,公司下属企业负责人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财务管理质量不高,项目业务及合同台账不够完整,长期往来挂账较多,下属企业之间互相投资,但投资方与被投资方账账不符等。4.由于公司下属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的关系与学校未完全脱钩,既负责公司经营,又进行科研活动,科研人员将项目收入纳入企业,而将经营成本由学校科研项目承担,导致企业虚增利润等。这些问题导致公司财务信息不能准确和完整地反映公司管理和经营成果,不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高校应加强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一是提高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树立企业财务理念,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二是建立建全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三是加强公司下属科研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将其科研收入和成本全部纳入科研企业,按项目进行核算,以完整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四、结论

高校应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资产经营公司规范管理,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工作,重点要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进行规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企业创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蒋敬东《加强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经济研究导刊 2009.22

公司资产经营范文2

关键词:批发零售行业 无形资产 经营业绩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低成本和轻资产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作为独特资源的无形资产在创造企业价值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日益成为企业发展创新可持续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因此,研究无形资产和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对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批发零售行业在沪市的1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2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序列,分析了批发零售行业无形资产的现状、公司整体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内部结构,并研究了无形资产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探究无形资产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程度,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国外学者关于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较早,Lev和Sougfannis(1996)以高研发强度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证明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Barth等(1998)研究发现公司品牌价值与公司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Ely和Waymire(1999)研究证实已确认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国内对于无形资产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其中比较有借鉴价值的是薛云奎、王志台(2001)通过实证研究显示,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呈现显著正相关性,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化成、卢闯、李春玲(2005)选取1998-2002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未来业绩显著正相关,无形资产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高新技术行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崔也光、赵迎(2013)分析了我国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结构、投入效率和产出效率,得出目前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量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研发投入欠缺等研究结论。国内学者在无形资产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大多数确认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业绩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与国外学者还是基本保持一致的。

二、我国批发零售行业无形资产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很低

由表1可知,15家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都不高,其中,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在2010-2012年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数值上看,虽然无形资产整体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15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偏小,到2012年,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降到了1.21%,而且这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使用权的影响。通过上述统计性描述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过低且质量不高,与“摩根・斯丹利全球资本指数”统计的国外上市公司50%左右的无形资产比例还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并未占据应有的地位,企业管理者无形资产运营意识淡薄,尤其是对自有品牌意识淡薄,对无形资产的投入严重不足,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事实上,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无形资产的开发、评估、保护以及核算。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往往只侧重对有形资产的管理,忽视无形资产的管理,缺少全面、系统的无形资产运营的法律规定,同时也缺乏权威的无形资产管理的机构。

(二)无形资产内部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缺乏

从表2、表3看,包括专有技术、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和特许权等的知识产权所占比重很低,不到5%,而土地使用权所占比重最高达到了90.77%,最低也有76.59%,这说明无形资产内部结构以土地使用权为主导,含金量高的技术类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少,比如有较高收益能力的商标权所占份额极低,而土地使用权,这些在收益上没有多大空间,与企业经营能力相关性不大,多受国家政策规定的影响,具有收益确定性等特点的无形资产却占有较高的份额。

从时间上来看,2010年到2012年,土地使用权由于发生减值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因为土地本身不具有技术含金量,通过每年的摊销,其价值会减少。因此,从本质上看,土地使用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更不是真正意义上提升无形资产价值的有效渠道。而专有技术、商标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比重没有显著的增长,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并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价值,更没有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与管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弱,研发投入不足,许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同行企业,这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没有认识到技术性无形资产在企业收益中所扮演的角色,未能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三)特许权、商标权比例极低, 上市公司自有品牌观念淡薄

表4的统计可知,大多数公司无形资产构成主要集中在土地使用权和软件,而商标权,特许权等所占份额低,这说明上市公司自有品牌观念淡薄,缺乏特许经营意识,企业缺乏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利用特许权进行品牌输出和资本经营的实力尚很欠缺,因而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土地使用权占有如此高的份额,实际上摊薄了无形资产内含知识产权的特质。可以看出,土地使用权和计算机软件是企业确认最普遍的两类无形资产,这主要与其在现实中的普遍存在和易于确认、计量的特点有关。我国可计量的无形资产种类太少,比如自创无形资产不予计量,导致财务报表中无形资产价值较低,这其实不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而言,自有品牌这一稀缺资源无疑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其带来超额收益。企业可以利用特许权进行品牌输出从而获利。因此,企业的特许权商标权应当在无形资产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一无形资产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的确认。自创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缺失或错位,导致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既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无形资产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管理,也不利于投资者从财务报告中获取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未来发展潜力的信息,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前景做出衡量与判断。

三、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2年沪市发行的批发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发行的年度报告为观测值,其中:(1)删除了2013年1月1日已暂停上市和停止上市的样本;(2)删除2010年之前没有完整财务数据和异常财务指标的样本;(3)删除已被摘牌、ST公司;(4)删除没有无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为0的样本。依据上述条件,最后选取了1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样本均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数据为其期末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的账面价值,所述无形资产仅指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无形资产,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和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6.0完成。

(二)研究假设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市场行为离不开其无形资产的支持:无形资产可以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和管理效率;专利权、特许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具有一定程度上垄断市场的能力,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无形资产能产生出效率和垄断两方面的作用,为企业价值实现做出贡献,促进经营业绩的提升。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整体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度是正向且显著的;

H2:单位无形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要大于单位固定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参照Aboody 和lev(1998)对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检验的实证模型,我们用以下模型来检验样本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度:

模型1:PROFIT=a+b1ITA+b2FA+b3DTR+e

式中:ITA 表示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净值;FA 表示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净值;TA表示固定资产净值;DTR为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用以控制公司资产结构变量;PROFIT表示上市公司年度净利润;应用Eiews 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的结果如下:

由以上的回归结果我们得出结论:

1.回归模型整体具有较好的显著性,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有0.635670,可以看出回归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自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样本公司无形资产整体对公司净利润贡献度为正,显著性较好(p=0.0024),H1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2.由模型1的回归结果来看,样本公司无形资产对净利润的贡献度为正向,但固定资产的贡献呈负向,且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度远远大于固定资产对企业业绩的贡献度,H2成立。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内部结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并未占据应有的地位,管理者重固定资产轻无形资产的观念较重,无形资产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土地所有权为主导,技术类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小,自有品牌观念淡薄,通过特许权进行品牌输出的经营意识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同时,通过上述实证检验可以证实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经营业绩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单位无形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要大于单位固定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基于以上结论,对批发零售行业的无形资产管理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上市公司应树立无形资产意识,重视无形资产价值。上市公司管理者应该转变重固定资产轻无形资产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的超额创造能力,努力将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盈利能力。比如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经营,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研发投入,形成完善的内部研发体系,通过无形资产转换处置等手段实现无形资产价值最大化。

2.优化无形资产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市公司一方面要重视对具有较高含金量和较大收益空间的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开发,企业内部要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企业应进一步明确无形资产披露的原则,将表内确认、附注披露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无形资产披露体系,改进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方法。比如可以将土地使用权从无形资产项目中剥离出来进行单独的计量;可以考虑将一些自主品牌纳入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加以计量;对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无形资产品牌宣传方面的广告费、宣传费可以考虑将其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3.提高自有品牌的开发,加强品牌创新与宣传。上市公司应该重视商标品牌,通过企业自主品牌的开发与创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提高企业绩效。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这一平台,广泛宣传自有品牌,向公众传播公司的经营理念、产品性能、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提高公司自有品牌的口碑和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从而吸引公众的兴趣,取得公众信赖,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实现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开发与培育,提高企业业绩,实现企业价值。J

参考文献:

1.ELY K,WAYMIRE G.Intangible Assets and Stock Prices in the Pre-SEC Era[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9,37(supplement):17-44.

2.Baruch Lev,P.Sougiannis.The Capitalization Amortization and Value-relevance of R & D[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71):3-30.

3.Barth,M.E.,M.B.Clement,G,Fosteretal.Brand Values and Capital Market Valuation[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8,(3):41-68.

4.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1,(11):40-47.

5.王化成,卢闯,李春玲.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J].中国软科学,2005,(10):120-124.

6.赵敏.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提升企业价值的探讨――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J].财贸经济,2005,(6):22-24.

公司资产经营范文3

关键词:保险市场;保险公司破产;破产原因;偿付能力;保险监管

文章编号:1003-4625(2015)06-0097-05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9月,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mationalGroup,AIG)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事件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2014年6月正德人寿保险公司对抗保监会监管事件被媒体曝光,正德人寿的偿付危机被暴露出来,引起社会公众对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注。据保监会的监管数据显示,正德人寿2014年第一季度末实际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7.08%;信泰人寿2013年年末偿付能力为-185.96%,自2014年3月起已被停止开展新业务;新光海航人寿2013年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3.29%,保监会2014年3月发监管函要求暂停增设分支机构;长安责任保险公司2013年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4.49%,保监会的监管函要求自2014年4月起暂停增设分支机构;人保健康、国泰人寿、合众人寿、幸福人寿2013年年末的偿付能力分别为116%、120%、124%、133%,均不足150%,已接近监管整顿红线。一系列监管数据折射出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不足的现状,民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尤为显著。由于保险公司破产对社会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巨大,研究保险公司破产对经济的影响路径,寻找有效的破产监管措施,对于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险公司破产的经济影响

美国的保险业如同其科学技术一样发达,保险市场成熟而且规模庞大,保费收入占世界保险市场份额的35%,是世界最大的保险市场。美国保险业注重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创新,鼓励市场竞争,追求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前美国约有6000家保险公司,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保险公司破产是市场经济法则的必然结果。美国保险评级机构A.M.Best在2011年5月份了一份关于美国1977年以来破产保险公司研究结果,其样本来自于拥有贝氏评级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保费收入覆盖了美国保费规模的98%,因此该样本能够反映美国保险业的发展全貌。1977年至2010年的33年间,拥有A.M. Best评级的5021家保险公司中有713家破产,其中既有财产意外险公司也有人寿健康险公司,而且这713家都是独立的保险公司而非保险集团。仅1975-1990年的15年间就有140家人寿健康险公司破产;1982-2012年的30年间每年平均有22家保险公司破产。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型保险公司破产还很少发生,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Reserve Insurance Company、Mission In-surance Company、Transit Casualty Company等大型财产意外险公司相继破产;一向经营稳定的大型人寿健康险公司的破产更是格外引人关注:BaldwinUnited是1983年破产的第一个大型寿险公司,1991年之后,Executive Life Insurance Company、Mutual Benefit Life Insurance Company、Confederation Life In-surance Company等几家大型人寿健康险公司陆续破产,寿险公司的破产数量和严重性史无前例。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保险公司破产数量大幅减少,但几家大型保险公司的破产成本大大超过以前的记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当年有12家保险公司破产,2009年有13家保险公司破产,当时AIG这个全球顶级保险集团申请破产保护事件尤其令世界瞩目注目。这个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1919年创立于上海的百年老店似乎濒临破产,然而AIG的业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范围包括财产意外险、人寿健康险与退休金业务、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四大领域,在全球拥有7400万客户,雇员人数超过11万人。AIG这个保险巨头的规模已经大到不能让它破产。如同AIG在其分析中指出的,“AIG的业务范围已经渗透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从政府机构、公司、到证券用户。AIG的失败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AIG破产,世界很多地区众多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其破产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难以评估,不仅影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计划,还有可能产生社会恐慌,并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连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万般无奈地承认:“政府别无选择,只能使之稳固,不然,不仅影响金融体系,整个美国经济都将面临巨大风险”。正是出于对AIG保险集团破产后果的担忧,美国政府最后决定出资救助AIG,使金融系统免受更大的冲击。

保险公司破产对社会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巨大。在微观层面,不仅使股东权益遭受损失,更主要的是损害投保人的利益,特别是影响已失去工作能力的退休人员的年金和养老计划。美国国家生命与健康保险保障基金协会(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Life and Health Insurance Guaranty Associations)2009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保险公司破产使人寿、年金和健康险的投保人面临着保险利益降低、赔款延迟支付、更换永久性保险条款和增加成本等问题。在人寿和长期健康保险中,被保险人年龄越大,死亡和身患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的自然保费就越高,如果更换保险合同,投保人将面临更高的保费,而此时大多数被保险人往往缺乏相应的支付能力。在某些情况下,投保人健康状况的改变可能会使他们无论支付多少保费都无法再购得保险,投保人甚至可能失去保险保障。

在宏观层面,保险公司破产将造成投保人和保险市场的恐慌,对保险业和国民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一旦投保人预期保险公司将要破产,为了避免陷入漫长的破产程序,投保人即使知道能够收回部分未到期保费或现金价值,仍可能选择退保,这将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退保潮②,使整个保险行业产生经营风险。保险作为经济补偿、资金融通、补充社会保障和促进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众多领域,因此保险公司破产可能产生传染效应,影响波及经济金融领域。

保险公司破产还将增加监管机构的负担,同时管理破产保险公司的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ManinF Grace. Robert W Klein, Richard D Phillips (2003)的研究指出,由于保险公司具有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特殊经营性质,保险公司破产的成本远远高于同等规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成本。Hall, BrianJ (2000)对保险公司破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1986-1994年美国国家保险保障基金协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surance Guaranty Funds)处理财产和意外险公司破产的平均净成本是该保险公司破产前资产的1.22倍;而James,Christopher (1991)的分析表明,银行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的平均破产成本为破产前净资产的0.3倍;Kaufmann,George G(2001)的分析报告显示,银行在1995年至2001年间的平均破产成本约为破产前净资产的0.2倍。Hall,Brian J (2000)对历史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保险公司真正变得无偿付能力或者发生财务危机之前,保险监管部门较早地进行监管干预可以显著地减少破产成本。文中指出: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几家较大保险公司的破产导致破产成本大大超过以前的破产成本记录,而未来保险公司破产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可能会导致比之前更高的破产成本。随着保险集团日益国际化和业务多元化,保险公司破产所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因此及早发现可能破产的保险公司,对于提高保险监管机构的效力、降低破产成本、减少社会经济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二、美国保险公司破产原因概述

美国学者对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细致研究,代表性的研究结果有:美国众议员John Dingell(1990)经过1988-1989年长达1 8个月时间所做的著名调查报告《失败的承诺:保险公司破产调查》,对Mission、Integrity、Transit三家重大保险公司破产案进行了调查,发现定价不足、准备金不足、机构及业务快速扩张、过度依赖外包及、误用再保险业务、欺诈及关联交易、投资失败等是导致破产的重要原因。美国保险公司评级机构A.M.Best每年的分析报告,公布破产的保险公司数目、年度评级变化转移概率、基于静态池方法计算的保险业累积破产比率,分析破产公司数量和外部经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以及保险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和触发事件等,所采用的数据为在A.M.Best评级的保险公司。根据A.M.Best1999年对美国1969-1998年参与评级的683家破产的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引起这些保险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有准备金不足(34%)、迅速扩张(20%)、欺诈(10%)、高估资产(9%)、巨灾损失(8%)、核心业务巨变(7%)、关联方受损(6%)等,其他原因有再保险公司破产、业务外包、虚假报表、投资失败等。

Sharma,Paul(2002)在报告中对21家破产或濒临破产的保险公司进行了详细的案例研究,认为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股东或其他外部控制者的问题。保险公司管理者的问题如缺乏能力、在他们专业领域以外的操作,缺少全局观念,目标相互冲突,不恰当的组织决策,由公司管理决策问题产生的中间问题等,这些潜在的内部缺陷导致公司内部管理不完善,从而导致不适当的风险决策。因股东和其他保险人的损失导致的不良财务结果使保险公司更容易受到内部或外部触发事件的影响。Sharma报告指出,存在潜在管理问题的保险公司更容易受到外部触发事件的影响,因此更有可能破产。

Roger Massey, David Hart, James Widdows (2003)基于美国1969-1998年间640家保险公司破产的案例和欧洲的资料,研究了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文章指出,保险公司破产原因是多样的,可以归结为内部运营和外部环境两方面。主要的破产原因有:巨灾损失、快速扩张、业务外包、再保险失败、未预料的索赔、资本金不足、对外欺诈或管理疏忽、定价过低、信息管理失败与错误、公司整体竞争力低下、投资失败和盲目扩张至新领域。文章认为这些原因是互相交织和影响的。Darrel Leadbetter, Suela Dlbra,(2008)对1960年到2005年间加拿大35家非寿险公司破产案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960-1994年的保险公司破产的首要原因为定价和准备金不足(28%),其次为国外母公司破产(24%)、增长过快(16%)、对外欺诈(12%),之后比较显著的原因是高估资产(8%)、再保险失败(4%)、子公司破产(4%)和巨灾损失(4%)。1995-2005年间的破产案例中,定价和准备金不足占40%,国外母公司破产40%,增长过快占20%。对美国、欧洲和亚洲地区案例的研究表明,定价过低和准备金不足是破产的首要原因。

保险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显然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效益,进而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Cummins (1991), Kazenski, Scoles, and Feldhaus(1995),Grace and Hotchkiss (1995)的研究都指出,保险公司的财务业绩与经济因素显著相关。这些经济因素包括:利率、经济、就业条件,保险公司在债券、股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以及市场竞争。Browne and Hoyt (1995)使用1970-1990年每个季度的数据,分析了财产保险公司破产与保险市场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中保险公司的数量和破产保险公司的频数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以市场中保险公司总数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变量,市场竞争的加剧不仅使整个保险市场的利润降低,也增加了破产保险公司的数量。Browne,Carson and Hoyt (1999)基于1972-1994年的季度数据,对人寿健康保险公司的破产风险与公司的特征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寿保险公司的破产与长期利率的增长、个人收入、失业率、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数量呈正相关,与房地产收益率呈负向相关关系。结论证实,经济和市场变量是人寿健康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预测因子。J Da-vid Cummins, Richard D Phillips(2009)对1969-2008年美国保险公司的破产历史进行了详尽研究,对财产意外险保险公司和人寿健康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文章通过一张详细的保险公司破产风险图指出,保险公司面临相同的外部总体经济环境的波动,如利率的变化、股市波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增加、金融危机等,都可能引起保险公司的财务困难,但对保险公司影响越来越大的是本地化事件,包括承保周期、不利的索赔成本趋势、房地产灾难、死亡高峰、未预期的长寿率。这些事件虽然影响所有保险公司,但大部分保险公司不会因此破产。破产仍然是由内部原因引起的,包括管理不善、无效的治理、老板的错误决策等。

上述文献都认为,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造成的,保险公司内部的原因是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的直接根本原因,而外部触发事件存在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缺陷中,保险公司经营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破产则是外部影响因素。由于内部原因的作用,保险公司已经出现了问题,最终才会在外部触发原因的作用下导致破产。AIG的破产保护事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从外部事件看,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影响了AIG的经营效益,因AIG旗下的投资银行AIG-FP (AIG Financial Products)从事高杠杆、高风险的场外衍生品和结构化产品交易,并出售高级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保险产品,为抵押债务债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提供信用担保保险。当建筑公司过度建房和消费者过度借贷导致了次债泡沫破裂时,CDO价格崩盘,CDS的持有者向AIG要求补偿,导致整个AIG集团最终陷入流动性危机(Andrew Ross Sorkin,2009)。但从AIG公司内部原因看,AIG旗下的四大业务领域中,保险业务占比最大,寿险和财产险业务各占43%左右,金融服务业务占AIG的8%左右,资产管理业务占5%。财产险和寿险业务是AIG的核心业务,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真正拖垮AIG的是其金融服务业务。Bill Saporito(2009)认为:虽然CDS是一种简单的保险单,但AIG销售的CDS合约保险单,承担了超过其承保能力数倍的风险,累积了数倍于其偿还能力的债务,因此从根本上看,AIG的内部风险管理和保险产品是其濒于破产的主要问题,正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阐述的,“AIG利用了管理系统的巨大漏洞”,AIG没有受到应有的保险和金融监管。AIG FP也没有像传统的保险公司那样,备用资产或者抵押物用来补偿潜在的损失,AIG承担了其能力范围之外的风险。

三、美国保险监管的破产处置原则

美国保险监管的格局是由《麦克卡兰・费古森法案》做出划分的。法案表述了联邦和州政府在保险监管中各自的角色:要求两级政府合作,联邦政府在议会认为的重大和一般性的问题上发挥作用,而州政府负责在其他领域充分保护公众利益。此法案推动了保险行业形成一个完善的跨州和跨地区的统一的保险监管体系。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公司破产处置领域,保险公司注册州起主要作用,公司业务所在州也有相应的一些权力。尽管NAIC鼓励各州统一进行协调,但每个州都有解释其监管政策的自由裁量权。从理论上讲,监管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破产的社会成本,这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防止陷入困境的保险公司破产;二是保护、恢复、重组或者清算保险公司。监管机构首先寻求保护和整顿保险公司以保持保单的有效性,避免对保单持有人和索赔人的不利影响;如果整顿的尝试无效,监管机构最终可能被迫清算公司。在预防性的监管行动为时已晚并且保险公司已经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正式的诉讼行动将展开。

目前各州对保险公司的破产管理基于以下两个示范法中的一个:保险监督官协会的《保险人整顿清算示范法> (Insurers Rehabilitation and LiquidationModel Act) (NAIC,2003)和国家法律统一委员会的《统一保险公司清算法案》(Uniform Insurers Liquida-tion Act)(NAIC,2003)。美国各州均有保险监管机构――州保险监管部,负责监控在本州内经营的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状况。当保险监督官认为某公司财务陷入困境时,他有权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保单持有人和索赔人权益。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监督官可以采取一些纠正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指导命令、停业命令、整顿命令和清算命令。在指导命令下,监督官可以要求保险公司采取特定纠正步骤,在进行某些交易前要经过监督官许可。通常情况下,指导命令对保险公司正常的业务活动没有影响。在停业命令下,监督官可以要求保险公司停止州内部分或所有业务。在监督官认为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对保护保单持有人和债权人有利的情况下,监督官可以要求州法院签发整顿命令。在整顿命令下,监督官转换为公司的整顿人,他被授予管理公司的权力,整顿的目的是避免负面的社会影响和可能出现的投保人大量退保而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在法院的监督下,监督官对其认为合适的行为有广泛的自由权。一旦问题解决,控制权转交回保险公司;如果监督官认为问题无法解决并且保险公司的继续运营有损保单持有人和债权人利益时,监督官可以请求州法院签发清算命令。清算命令发出后,监督官转换为清算人,清算人指定接管者去管理清算过程。

保险保障基金参与保险公司的破产清算阶段,保障基金是为了避免保单持有人由于保险公司破产而受到严重财务损失和索赔拖延而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保障基金在州法院签发破产命令后,替代破产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负有给付义务,但是,只有某些索赔能够得到给付并且保障基金对每次支付和每项保单都设有限额。通常情况下,出售破产保险公司资产获得的回流款小于对保单持有人的支付,之间的差额通过该州内财务状况良好的会员公司分摊而来。保险保障基金依靠分摊和出售破产保险公司资产获得的回流款支付被保险人的索赔。财产意外险公司破产监管可以用图1展示。

四、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启示

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是1997年以后成立的,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尚不完善,资产负债正处于成长阶段,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差。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日趋增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表现欠佳、经济问题不断涌现、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偏低,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民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情况更为严重。市场经济环境下,保险公司的破产是不可避免的。鉴于保险公司破产成本巨大,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是当务之急,通过偿付能力监管对保险公司可能造成问题的决策进行动态控制,从而减少保险企业做出破产风险的决策。目前我国保险监督处在从市场行为监管向市场行为、偿付能力和公司治理结构三足鼎立的监管模式转变中,保监会正大力推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制度建设,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制规则》之后又从细节对偿付能力监管进行落实。如果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所掌握,这些公共信息将对降低保险公司破产成本十分有益。

公司资产经营范文4

20__年公司生产经营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草案)是在认真分析、总结20__年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省政府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总体安排,结合公司董事会的要求,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以提高科技水平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编制而成,具体内容如下:

一、生产经营计划(草案)

(一)外销气量:181500万立方米。

(二)营业收入:198070万元。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96526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544万元。

(三)总成本费用:159948万元。

其中:1、原材料:121150万元;

2、输气成本:26771万元;

3、其他业务成本:754万元;

4、管理费用:6017万元;

5、财务费用:3831万元;

6、销售费用:320万元;

7、营业税金及附加:1105万元。

(四)投资收益:447万元。

(五)利润总额:38569万元。

(六)税后利润:32784万元。

(七)大(维)修、更(技)改项目计划:其中:1、大(维)修项目:计划费用1100万元。其中:

(1)大修项目:完成分析仪器大修、场站及跨越防腐工程、机场跨越大修工程、车辆大修,共计4项。计划费用150万元。

(2)维修项目:完成场站维修、办公自动化系统维修、生产运行系统维修、物业管理系统维修、物资管理系统维修,共计5个大项(13个小项)。计划费用950万元。

2、更(技)改项目:完成靖边压气站照明设施改造、泾河分输站改造、咸阳站新科供气支路改扩建、应急指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设备部分)、智能巡检信息系统、西安基地动力中心搬迁改造等项目,共计20项,计划费用3354万元。注:其中费用百万元以上的项目共计6项,计划费用2861万元,需由公司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等基础资料,由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3、上年度结转项目:完成阀室改建为分输站工程、场站(工艺、计量、自控)改造、延安基地扩建工程等,共计7项,计划费用7642万元。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输差±2%;

2、设备完好率≥98%;

3、泄漏率<3‰;

4、设备保养对号率100%;

5、气款回收率≥98%;

6、全年实现安全生产无重大责任事故;

7、主干线断气时间≤36小时/次。

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草案)

20__年拟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0项(含暂定项目),共计投资86112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1项,拟投资28602万元;新建项目9项,拟投资50660万元;前期项目10项,拟投资6850万元。具体项目进度及投资安排如下:

(一)续建项目

1、靖西二线(四期)工程(工程投资20135万元)

截止20__本文来源:文秘站 年底已完成靖边压气站工程;黄陵压气站完成主体工程,具备投运条件。累计完成投资13897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黄陵压气站工程收尾及二线四期工程设计中的剩余工程,计划投资1300万元。

2、宝鸡至汉中输气管道工程(工程投资53653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项目核准、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部分物资采购、试验段及部分控制性工程施工,同时完成场站的征地及部分线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10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场站及除隧道外的线路主体工程。计划投资15000万元。

3、西安调度指挥中心大楼工程(工程投资12619.16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工程设计、项目报建及部分主体工程施工。累计完成投资523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剩余主体施工及配套设备、设施的安装和部分装饰、装修工程。计划投资4500万元。

4、宜川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投资2357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项目核准、工程设计、储备站工艺管道安装及部分中压管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5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储备站剩余工程量、主要街区城市中压管网建设及部分客户安装工程。计划投资620万元。

5、延川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投资2794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项目核准、工程设计、储备站工艺管道安装及部分中压管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3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储备站剩余工程量、主要街区城市中压管网建设及部分客户安装工程。计划投资970万元。

6、志丹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投资2967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项目核准、工程设计、储备站工艺管道安装及部分中压管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储备站剩余工程量、主要街区城市中压管网建设及部分客户安装工程。计划投资910万元。

7、延长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投资2859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项目核准、工程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于年内开工,完成部分工程量。累计完成投资72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储备站剩余工程量、主要街区城市中压管网建设及部分客户安装工程。计划投资1150万元。

8、扶风县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投资4525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主管线施工、常兴站扩建、部分中压管网建设及办公基地征地、cng加气站压缩机采购;完成1400余用户入户配套工程 。累计完成投资2499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部分中压管网、办公基地的建设;完成1800余用户入户配套工程;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逐步延伸管网建设。计划投资550万元。

9、延安cng加气母站工程(工程投资4379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项目可研及核准相关手续的办理(上报待批)。累计完成投资108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完成工程设计并开工建设,具备投运条件。计划投资1950万元。

10、视频监控项目(工程投资538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设计及90%工程量。累计完成投资486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剩余10%工程量。计划投资52万元。

11、西安调度控制指挥中心(工程投资2061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项目可研编制。累计完成投资1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设备采办集成招标。计划投资1600万元。

(二)新建项目

1、咸阳至宝鸡天然气输气管道复线工程(工程投资40117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编制及核准相关手续的办理。累计完成投资925万元。

该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核准。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工程设计并开工建设,具备投运条件。计划投资37062万元。

2、留坝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投资2955.54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专项报告编制。累计完成投资3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完成工程设计并开工建设,具备投运条件。计划投资1200万元。

3、白水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投资4388.91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专项报告编制。累计完成投资3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完成工程设计并开工建设,具备投运条件。计划投资1200万元。

4、澄城县压缩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工程估算投资300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可研及专项报告编制,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完成工程设计并开工建设,具备投运条件。计划投资1200万元。

5、靖西管道铜川新区分输站工程(中冶供气项目)(工程投资1618万元)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核准报批,开始工程设计。累计完成投资5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工程设计并建成投运。计划投资1568万元。

6、天宏硅业供气项目(工程估算投资950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核准手续上报,开始工程设计。

20__年计划安排:建成投运。计划投资950万元。

7、宝鸡眉县cng加气母站工程(工程投资3011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专项报告编制,开始工程设计。累计完成投资125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完成工程设计并开工建设,具备投运条件。计划投资20__万元。

8、泾阳cng加气母站工程(工程投资3357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专项报告编制,开始工程设计。累计完成投资125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完成工程设计并开工建设,具备投运条件。计划投资20__万元。

9、抢险应急器材中心(工程估算投资3500万元)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并将相关材料报规划、土地等部门审批,办理项目立项手续。累计完成投资2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工程设计及建设任务。计划投资3480万元。

(三)前期项目

1、西安至商州输气管道工程(待比选项目)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编制及核准相关手续的办理。累计完成投资58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开展工程设计,适时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500万元。

2、韩城-敷水-商洛输气管道工程(待比选项目)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核准附件,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开展工程设计,适时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500万元。

3、渭南-敷水-潼关输气管道工程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核准附件,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开展工程设计。计划投资500万元。

4、汉中-西乡-安康输气管道工程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编制及项目核准,开始工程设计。累计完成投资2300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开展工程设计。计划投资3000万元。

5、汉中cng加气母站工程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部分专项报告编制,开始工程设计。累计完成投资125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开展工程设计。计划投资50万元。

6、安康cng加气母站工程

截止20__年底已完成可研及部分专项报告编制,开始工程设计。累计完成投资125万元。

20__年计划安排:待项目核准批复后,开展工程设计。计划投资50万元。

7、商洛cng加气母站工程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项目可研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计划投资50万元。

8、榆林cng加气母站工程

20__年计划安排:完成项目可研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计划投资50万元。

公司资产经营范文5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一、现存问题

1.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机构虚置、职能虚化

《指导意见》要求设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初衷是实现由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权利,避免高校行政干预公司运营,实现校企分离,提高决策效率。阿现实情况下,涉及校办产业人、财、物的重大决策仍然要由学校党政联席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决定,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常处于虚置状态。同时,其决定企业经营方针与投资计划的职能被董事会代为行使,其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权利被学校行使,导致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被虚化。上述情况不可避免的导致以下问题:(1)难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离的初衷;(2)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干扰了公司运营的独立性,影响了公司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另外,完整意义上的所有者应该是享有控制权与剩余利益索取权的个人或法人。严格意义上来讲,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尚不算是法人或个人,国有独资下的所有权结构使得以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行股东大会的治理结构无法摆脱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2.董事会独立性受到侵蚀、董事权责不对等

目前部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仍实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岗位制度,较浓的行政管理色彩使得董事会的决策权基本集中在董事长一个人或以董事长为中心的少数几个人手里,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董事会在决策方面的独立性。高校避开董事会直接委派总经理及其他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侵蚀了董事会选拔与任免总经理的独立性。董事会成员组成中非执行董事与独立董事成员比例相对较低,在指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不能充分顾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

董事会权责不对等是高校资产经营公司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成员在享有董事津贴之外,不享有其他权益,也就是说董事会成员享有对资产经营公司的控制权而基本上不享有剩余索取权。权责的不对等,容易滋生出权力寻租行为。

3.监事会职能虚化,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监事会也面临成员专业能力不足和独立性不充分的问题。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全部由高校委派,通常情况下监事会成员行政级别相对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行政级别较低,监事会职能的履行在行政管理色彩较浓的资产经营公司很难实现。

作为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和审计人员的权责没有进行具体规定;内部审计重视监督控制而忽略了后续的考核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所成的。高校委派资产经营公司经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外部经理市场的监督作用;大多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信息的不透明,使得无法建立基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范围内的独立资本市场监督机制;除了高校上市公司外,大部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没有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来弥补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足。

4.经理层专业能力相对不足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基本上是由学校行政委派,而很少在社会上公开选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营管理人员的竞争范围,导致其专业胜任能力相对不足。经营管理人员相对高校而言,不仅承担的是经济责任,更多的是政治责任。经营管理人员在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同时,还承担了高校冗员分流、增加社会效益等政策性负担,使得经理人员能够以此为借口推脱经营责任,也使得资产经营公司预算约束机制不能正常实施。

二、相应对策建议

1.明确权责,确立经资委出资人地位

明确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行股东大会的职责,保障其作为出资人的权利。应通过公司章程明确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选举与委派公司董事、监事的权利,明确其决定公司经营方针与投资计划的权力,避免高校过多的行政干预。

2.增强董事会独立性,制定激励约束机制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以实现真正的委托机制。适当在社会上选聘具有良好声誉的独立董事,适度增加董事会外部独立董事的比重;建立和完善由外部独立董事为主体的各种专门委员会(如战略委员会、报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等),增强董事会成员组成与机构的独立性;明确董事会选聘、解聘总经理的权力,以确保董事会职能的独立性。制定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实现董事会成员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董事会成员的积极性,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同时坚持董事会对高校出资人和公司负责的原则,在确保出资人利益的同时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3.增强监事会独立性,强化监事会职能

在社会上选聘具有良好声誉的独立监事,适当增加职工代表担任的非执行监事,增加监事会成员构成的独立性。外聘具有相应资格和良好声誉的审计机构,执行外部监督职能,增强对董事、经理层监督的时效性,来弥补“自己人监管自己人”的缺陷。

通过公司章程的制定,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权责,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注重监督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实行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管理公司职务的双重委员会制,双重委员会制治理结构下,董事会除代行股东会的部分职能外,侧重代表资产经营公司公司治理的独立性的要求;监事会代表出资人对公司进行直接监管,弱化高校对公司的行政控制。

4.强化外部监督,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避免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由高校直接委派情况的发生,弱化高校对经理的行政控制,强化高校作为出资人对经理的产权控制。强化外部监督机制,通过引入外部经理市场,来提高经理的竞争;通过市场数据如资本收益率、资产周转率等具体数据实现对经理的绩效考核。建立合理的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制度,其中应着重长期激励制度的制定。长期激励中,期权激励虽然更能实现经理与企业利益的对接,但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经营公司没有上市,所以暂时还行不通;通过股权激励来实现利润分红,在目前更具有可操作性。(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

[2]徐艳丽.《探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性质,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6).

[3]曲海福,翟慧莲.《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治理模式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经济师,2014(1).

[4]李旭萍.《高校资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问题探讨》.教育财会研究,2011(10).

[5]吴淑琨.《基于股权结构的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刘恒义,云海京,陈敏.《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要点》.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2).

公司资产经营范文6

应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成立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代表高校行使股东权利、与高校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全资公司。这种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近几年国家税法逐渐完善的大环境下,开始关注高校的税收筹划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特点进行简单阐述,分析了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谈论了几点公司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特点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税法不断完善了对于税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整个税收工作开始在国家事务中逐渐步入正轨。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是高校股东权利的行使者,它代表高校进行一些经营管理事宜,目的在于达到对高校资产的良好经营及管理。因此,作为一种与资产打交道的公司,其税收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大的税收工作环境下,也开始了高校税收的筹划工作。

税收筹划是为了在不影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计划与安排相关的工作,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一种活动。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高校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则是在国家税法的许可范围内,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对高校资产进行投资、经营等的筹划工作,达到降低高校税收负担的一种行为。

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它的税收筹划工作是独立的,独立进行经营和纳税工作。再者,这种税收筹划工作和高校的其他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它会给高校的赋税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这种税收筹划工作的目标还和高校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与高校利益存在共同趋向。同时,这种税收筹划工作还具有可行性,它能够在国家政策的允许下,使自己享受特殊税收政策的计划得到实现。

但是,这种税收筹划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国家并没有明确的税收政策规定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可以享受特殊的优惠,这就可能影响到高校税收筹划工作的积极性。再者,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是从高校的校办产业中发展出来的,其资产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在实施筹划工作时通常会遇到一些阻碍。此外,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还没有健全统筹规划的具体思路,也没有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及税收筹划工作水平。这样以来,整个税收筹划工作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实施对策

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进行的税收筹划工作,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增加高校的财产利益,同时,这种税收筹划工作还是整个经营公司获得进一步生存及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来推动其税收筹划工作的更好的运行。本文接下来就简单从两个方面来谈论一下推动其实施的措施:

1、从国家工作方面出发,明确其税收优惠政策

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再加上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扩招力度,国家对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实施明确的税收筹划优惠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一项措施。高校的扩招给高校的财政工作带来了不可忽略的负担,但是,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经营的捐赠,在国家对于高校的财政拨款中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国家可以通过对捐赠企业实施一定的税收优化政策,实现企业对于高校的更多公益性捐赠,从而增加高校的财政收入。这样一来,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就可以通过捐赠比例的增加,实现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税收优化工作。

2、从高校及公司方面出发,推动筹划工作的实施

高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结合,将一些权力彻底的放给经营公司,使其做到对于税收筹划工作的最优化实施。再者,就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自身而言,公司必须加强对于收受筹划工作的重视力度,同时制定比较完善的税收筹划工作思路,实现对于收税工作的顺利推动。此外,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还必须提高自己的财产管理水平,采用一些合适的技术等实现对于税收筹划工作的辅助;还必须认真地了解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实现对于税收的更高的筹划布置,例如小型微利企业适用 20%的税率;国家需要 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 15%的税率;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 500 万元的 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 500 万元的部分, 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 摊销等。

三、结语

高校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进行的税收筹划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力量,实现这项税收筹划工作的良好运行,使税收筹划工作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被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陈紫莹.高校涉税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