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1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152-01

20世纪末,针对水痘、风疹、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制定颁布相关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标准和准则。与此同时,我国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大规模传染后也出台相关预防和隔离的规范与标准。尽管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齐心合作,使得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然而某些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仍然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所以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任重而道远,现本文就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予以综述,旨在进一步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1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

1.1 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1.2 传染源:①病原携带者;②患呼吸道传染病患者;③动物传染;④隐性感染者。

1.3 传播途径[1]:①经飞沫传播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因此,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②经飞沫核传播 飞沫核是飞沫在空气中失去水分后由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较长,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可以此方式传播。③经尘埃传播 含有病原体的较大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均可以此种方式传播。

1.4 流行特征:①强度特征: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可呈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②地区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只限于一定地区和范围内发生,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区内发生,此等传染病因有其地区特征,均称地方性传染病。③季节特征: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随季节的变化而升降,不同的传染病大致上有不同的季节性。季节性的发病率升高。与温度、湿度、传播媒介因素、人群流动有关。

2 预防与控制

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必须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规律,采取三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即采取第一级预防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采取第二、三级预防措施控制疾病的发展。

2.1 第一级预防[2]:1.改善环境措施 主要是运用卫生监督的措施,保护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食物和土壤免受环境污染物污染,消除或控制环境中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这是预防疾病发生最积极、最根本的措施。2.增进人体健康的措施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根据疾病发生的因素分析,由于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不科学引起的疾病约占一半左右。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注意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2) 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在与传染病作斗争中,预防接种对预防传染病发生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所以预防接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第一级预防措施。

2.2 第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包括疾病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疾病专门防治机构,建立传染病、职业病报告制度以及疾病监测制度等。其中对高危人群实行定期有效的筛检对慢性病的二级预防具有普遍而重要的意义。推行早期有效的筛检方法可以起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良好效果。

2.3 第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在疾病防制过程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类型疾病三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对病因明确的疾病,特别是病变不可逆的疾病,一定要尽力采取一级预防为主,;对病因尚不够明确,一级预防效果尚难肯定的疾病,在尽量做好一级预防外,要重点做好二级预防;对所有已患病的中、晚期病人,也要尽力做好三级预防,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3 结语

本文就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予以综述,主要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特征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

参考文献

[1]李倩,凌罗亚,蒋征刚,等.浙江省2001―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I):27.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2

【关键词】 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30-01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类型趋于多样化,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甲型流感等,该类疾病以其发病迅速、传染性极高、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作为医院传染科,应该针对该类疾病的特点积极发挥其社会效益,做好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以降低感染率[1]。本文就我院近年来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工作措施进行总结,我院传染科积极实施了科学的疾病控制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就诊及医护人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了该类疾病的危害及影响,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 预防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隔离、治疗等各个流程十分重要,缺一不可。作为基层医院,积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在基层早期予以切断,可以降低更多不必要的疾病传播和流行。

11 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其主要对象为15岁以下儿童,注射疫苗后,可以有效提高受治人群的免疫水平,该方式是使人群在病发之前进行预防,亦可用于某些传染病病发之后的治疗及控制。目前,用于人群接种的病毒疫苗种类较多,如风疹、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接种后可防止致病菌的侵入,从根本上达到降低发病率的目的。

12 一般药物预防 许多药物对于传染病有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如磺胺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预防作用;红霉素可以预防百日咳、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患者可口服异烟肼,以控制病情[2];若为可能接触炭疽的人群,可以使用青霉素,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或者使用四环素一周,给药方式为口服。不过这些方法目前临床应用并不多。另外,如果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措施没有严格把控,与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有过接触,应立即采取隔离观察措施,必要时使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感染。

2 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方法

21 及时隔离观察 医院应对传染科日常诊疗工作进行细化,设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的独立区域,这样便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在接受患者时,发现有症状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相似的患者,应第一时间送至医院独立设置的特殊区域,将其隔离,医院医护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外科口罩,出入隔离室时,应使用隔离衣,医疗设备应一对一使用,非该科室的医护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室。另外,应将患者随身的污染物及时运送至医院的制定区域内,医生、患者的通道与患者污染物的运送通道也应分开,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22 做好消毒工作 呼吸道传染疾病的致病菌对高效含氯消毒剂的耐受性不佳,容易被杀死,因此,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房内,应严格做好消毒工作。使用含氯高效消毒剂时,应选用国家批准的消毒剂,并保证质量合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及使用说明,每天定时在病房内进行消毒工作。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物资等,均需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如氧气湿化瓶、喝水的水杯等。每个患者的衣物等也应该分别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进行清洗时,不仅需与一般患者衣物分开,统一病房的患者异物也应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感染[3]。每日监测含氯高效消毒剂的浓度,保障消毒工作的有效性。患者治愈出院后,其使用过的物器械等,需经过终末消毒,才能正常投入使用。

23 患者分类管理 患者症状的患者,其致病原因各有不同,不能对其一概而论,而需将其进行准确诊断后,科学分类,并进行分类管理。一般的呼吸道传染分为三类,即发热患者、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及类流感样患者,三者的控制措施均有所区别,具体方法如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发热患者。一般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现象,对于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注重其第一部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正确的分诊,再进行具体的后期控制与治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明原因肺炎。该类患者应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了解其变化、控制病情发展发现及其相似的病例时,应组织院内相关骨干医师进行讨论、分析,及排查,若还是无法确诊,应先将患者有效隔离,并及时向当地传染病控制中心报告,以待后期处理[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类流感样患者。加强类流感样患者的监控,把握该疾病的变化情况及活动特点,以便及时发现变异,控制疾病发展,同时亦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坤,曹彬,丁枭伟,闫勇,李春燕,侯生才,王辰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02):23-25

[2] 高洪敏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护措施[J]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19-2821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3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防控对策

疫情监测是疾病控制中心的主要工作,其目的就是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评估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效果,揭示传染病的长期变异,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传染病监控监测的革命性进展,提高了疾控机构对本地区传染病数据了解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为了掌握同煤集团地区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找出其特点及内在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我们对 2005~2007年的传染病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国家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已审核数据,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同煤集团2005~2007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进行分析。

2结果

2.1同煤集团地区基本特征概述同煤集团所辖地区处于大同市西南方的城乡结合部,本部人口478 656人,主要集中在同煤总部新平旺及云冈、口泉两道沟,地理环境复杂,外来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较多,疾控管理有一定难度。

2.2传染病概况2005~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显示同煤集团辖区共报乙、丙类传染病种14~18种,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总发病人数6 655例,累计发病率1 390.35/10万,年平均发病率463.45/10万。年总发病率在446.04/10万~497.86/10万之间。发病率从2005年的446.04/10万到2007年的446.46/10万,趋于平稳状态。大同市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发病率分别是384.51/10万、353.85/10万和342.3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60.24/10万。同煤集团辖区发病率较大同市高28.65%。

其中乙类传染病10~13种6 058例,累计发病率为

1 265.63/10万;丙类传染病4~5 种597例,累计发病率为124.72/10万。

2.3 传染病发病的顺位状况及发展动态2005~2007年总体传染病报告发病居前8位的病种顺位排序及比较:病毒性肝炎2 724例(χ2=54.73,P

从发展状况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有病毒性肝炎和梅毒,但上升趋势渐缓(定基比逐年上升,而环比却在下降);呈下降趋势的有肺结核、麻疹、伤寒+副伤寒,其中麻疹下降趋势渐缓(定基比逐年下降,而环比却在上升),肺结核、伤寒+副伤寒下降趋势渐强(定基比、环比均在下降)。

2.4.1血源及性传播疾病3年共报告发病2 9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5.09/10万,占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4.25%。其中梅毒的发病在后2年中上升趋势加剧,从2005年发病率10.24/10万到2006年为16.71/10万、2007年达19.43/10万,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中上升最快的病种。2006年报告新增艾滋病3例、HIV感染者1例。乙肝的发病在3年中均居榜首,报告发病2 508例,占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85.16%。

2.4.2呼吸道传染病3年共报告发病2 86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9.38/10万,占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3.02%。肺结核在3年中发病2 131例,仅次于乙肝,位居第二。

2.4.3各类别传染病发病构成情况2005年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构成比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1.01%,2006年及2007年则以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5.23%、51.74%,呼吸道传染病2006年、2007年两年降至传染病发病的第2位。

3讨论

2005~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率从2005年的446.04/10万到2007年的446.46/10万,基本趋于平稳状态。说明近年传染病综合防治效果明显。但各病之间却有着较大区别,从2005~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前8位的病种发病趋势可看出,每一病种3年间的发病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前8位的传染病在2005~2007年间至少有两年之间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说明波动明显。就病种而言,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以显著优势稳居前两位,麻疹位居第3,往后依次是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梅毒、伤寒+副伤寒、痢疾。从发展状况来看,病毒性肝炎和梅毒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趋缓,这可能与近几年的科普宣传及人为干预有关。肺结核、麻疹、伤寒+副伤寒呈下降趋势,其中麻疹下降速度趋缓有抬头迹象。前8位病种的发病数占总体发病数的95.91%,占有相当比重,其中病毒性肝炎及肺结核始终占据前两位占疾病构成的72.95%,仍为防治的重中之重。

从2005~2007年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发病情况看,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上升,主要是因为病毒性肝炎和梅毒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所致。这可能与近年流动人口增加有关,所增人口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来自偏远地区,防病意识差,尤其对肝炎及性病知识匮乏。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的因素,主要是肺结核、麻疹报告病例数逐年下降,这与近几年政府高度重视肺结核防治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提高疑似病人就诊率和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有关[2]。麻疹发病率近年来下降明显,是由于加强宣传,增强防病意识,提高基础免疫接种率,同时成人麻疹发病近年来呈明显下降的结果。从3年总体来看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几乎以相同的构成比居前两位,但各类别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构成比却显示,比重有从呼吸道传染病向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转移的动向,无论从上升速度还是发病率血源性及性传播疾病均已超越其他传播途径疾病跃升第一,提示乙肝、梅毒等已成为我辖区重点监测和防治对象[3,4];而且从2006年3月发现第1例艾滋病人,到2007年底共有4人发病,前景不容乐观。

4重点传染病及其防治对策

4.1病毒性肝炎该病是本次研究中流行最广、数量最多、且呈上升趋势的病种,其中以乙肝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的工人群体。究其原因除本地基础患者多外,外来流动人口亦占很大比重,同时有很强的聚集性。防控措施:①从新生儿、儿童的规划免疫到外延人群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要必须彻底落实。②杜绝血制品和医源性感染,并对职工浴室的理发厅、美容厅做好消毒的监管。③加强防病宣教工作,提高职工、居民特别是流动人口预防肝炎的意识,降低在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密切接触引发感染的危险性,同时做好预防、干预工作。④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大防治力度。

4.2肺结核虽然肺结核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占发病的第二位,不容轻视。防控措施:①做好卡介苗的普种工作是群体免疫屏障作用和控制肺结核的重要措施。②做好矽肺合并结核的普查工作,避免肺结核在工人及离退休人员中进一步扩散。③做好专科医院的集中管理工作,全程、足量、规范用药,提高治愈率。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的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3艾滋病随着梅毒、淋病等性病增多,于2006年新出现了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而且死亡1例,预示着今后我区要把性病、艾滋病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因此,需要各厂、矿医院、社区中心、防保科高度重视,把性病、艾滋病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加大投入,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性病的传播[5]。针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广泛、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把艾滋病科普知识送到各矿区队,普及性知识和性病防治知识,提倡单一性伴和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规范性病的治疗。有效开展VCT咨询门诊,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四免一关怀”教育,鼓励其正常治疗,积极生活。同时在传播途径上要监管和杜绝血制品和医源性感染。

总之,2005~2007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整体虽然呈平稳趋势,但由于艾滋病等新病种的出现,病毒性肝炎、梅毒等有加速上升之势,表明我区传染病控制不容乐观,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当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传染病防治策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我区传染病。

参考文献

1Kimball AM,Thack SB,Levy ME.Shigella surveillance in a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assessment of a passive reporting system.

Am J Public Health,1980,70:164

2陆伟,范本达,陈宗兰,等.江苏省CIDA结核病控制项目

实施效果的双向对照比较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

9(2):113-115

3黄利群,谭爱军,陈斌,等.1990~2001年珠海市传染病

流行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3,10(4):536-537

4张冠群.流行病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缪梓萍,戴苡.杭州市西湖区1988~2001年性病流行病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4

一、疫情精细化管理

狠抓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健全县、乡、村三级疾控网络,提高了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每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动态监控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对辖区传染病报告情况、报告卡填写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等进行浏览审核,及时对网络报告单位上报的传染病进行核实、订正、审核,查找可能出现的暴发流行苗头,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定期对医疗机构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领导组织建立、措施制订及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疫情网络直报系统24小时畅通,疫情报告准确、及时;对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医疗机构对重点传染病和暴发疫情开展主动检索,杜绝疫情迟报、漏报、谎报现象发生。加强疫情预警系统管理,坚持每天查看疫情预警,发现疫情预警,及时向有关科室汇报,搜集聚集性病例,排除疑似事件,及时填报异常信息卡。每天进行,及时删除重卡,全年无重卡。制定下发《2015年嘉祥县部分重点传染病防制工作意见》、《2015年嘉祥县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及时浏览、分析全县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随时做好流调及上报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周分析,每月5日前进行一次月分析,积极开展布病、出血热、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研判。按时完成周、月、季、年分析,对流行季节重点传染病进行预测研判,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11月份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及编码维护工作并将数据上传到市疾控中心。

二、重点传染病规范处置

1、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根据今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形势,启动并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机制。召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通报了我县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分析疫情形势,提出防控策略。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测,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深入辖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学校、农村、社区进行巡回指导,对手足口病病人和疑似患者进行流调、跟踪随访、医学观察和疫点处理。全面调查聚集性疫情,完成每月5份普通手足口标本采集和每年5份双份血清采集任务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进行上报。同时加大手足口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手足口病健康知识知晓率。

2、流感/人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

 为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科学、规范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县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制定《嘉祥县流感大流行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嘉祥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理队积极应对流感/人禽流感疫情。主动完成1月—12月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为提高中心业务人员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制水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适时召开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会议。提高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救治水平,更加规范科学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救治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各级疾控系统及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做好老年人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工作,组织召开全县重点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培训暨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启动会议。炎球菌性疾病防控项目的启动为维护全县老年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3、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

认真贯彻落实《霍乱防治方案》和腹泻病的各项技术措施,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处置霍乱疫情。制定并下发《关于做好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霍乱防治机动队,做到了“组织、人员、技术、物资”四落实,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处理、早控制”的原则开展科学防控,科学预测全县疫情动态。开展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师资培训,积极开展以“三管一灭”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对各级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进行督导检查,做好人员、技术和物资的储备。进一步抓好了腹泻病门诊的建设,全县腹泻病门诊均于5月1日按时开诊,县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均配备霍乱检测试剂,并开展了对可疑病例的快速诊断,做到了逢泻必登、逢泻必报、逢泻必检、逢泻必治。

严格执行霍乱疫情24小时值班,实行霍乱疫情每周零报告制度和霍乱疫源检索每月上报制度。

4、出血热防控工作

为切实做好全县出血热防控工作,召开全县出血热防控工作会议。县疾控中心积极与县政府、卫生局和爱卫会汇报和沟通,印发出血热疫情研判,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完成血清采集送检工作,并将个案调查及时进行了数据库录入,对所采标本已全部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于春秋两季开展国家级监测点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工作。检测结果将科学指导我县出血热防控工作。积极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部分接种信息录入数据库,录入完成后将结果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黑线姬鼠标本采集项目。编排制作出血热防控科普短文在《今日嘉祥》,嘉祥卫计局网站开展宣传工作。

5、狂犬病防控工作

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强化犬咬伤门诊建设,加强知识培训,深入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积极合理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免疫球蛋白。9月28日完成“狂犬病日”宣传工作。

6、布病防控工作

对全部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建立健全布病病人信息登记和管理制度。认真开展羊、牛职业暴露人员血清学监测工作。为了提高群众对布病的认识,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精心编排、印制布病防制知识宣传画、宣传单,以乡镇为单位在大型的牛、羊养殖、交易基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对个别大型养殖场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指导。为提高全县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组织召开全县布病防控工作会议。编排布鲁氏杆菌病防控科普短文在《今日嘉祥》,嘉祥卫计局网站开展宣传工作。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5

一、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1、建立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依法对全辅导区xx年秋季入学新生及转学插班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对发现无证或有漏种现象的儿童,及时开出补种通知单,通知家长及时到卫生院进行补种。

2、根据国家、省计免程序和要求,积极配合保健所做好了预防接种前的组织发动、家长告知等工作,努力提高接种率。

3、秋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阻断呼吸道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本学期一开学,学校卫生室就着手开展了防控工作,召开了三次班主任会议,组织学习有关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学校、班级、学生停课标准,落实防控措施。建立了晨检制度和缺勤、缺课监测,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班主任每天及时上报晨检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教,利用校广播为全校师生作了多次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的讲座,出了二期黑板报和橱窗宣传。为有效防控,印发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告家长书,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预防工作。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做好课间的开窗通风、空气消毒工作。使学校未因流感流行而停课,保障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管理监督,卫生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对食堂进行卫生工作监督。食堂工作人员100%持有健康证,食堂食品贮存、加工及餐具清洗、消毒各个环节符合卫生要求,杜绝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疫病的发生。

二、加强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与常见病防治。

1、制订了“六病”防治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防治措施。期末校医、体育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视力检测,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建档率达100%。对有器质性病症的学生专门建档进行跟踪管理,对患近视、沙眼、龋齿、贫血、营养不良及肥胖的学生均通知家长,指导家长做好疾病防治。

2、利用学校广播、橱窗、板报、小报等阵地进行“六病”防治宣传,培训小卫生员加强监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六病”防治率达100%。

三、加强日常卫生服务,方便广大学生。

设立卫生室,由卫技专业人员负责。建立了一卡、四薄、二统计。一卡:学生健康卡(达100%);四薄:学生晨检个人卫生记载薄、因病缺课记载薄、传染病预防记载薄、卫生室门诊记载薄;二统计:“六病”防治、学生形态机能统计。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统计分析、上报、制表上墙,做好各项卫生保健资料积累归档工作。保健老师能做到每天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全天候为广大师生服务,如测血压、量体温,学生的小伤小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方便了大家,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因病缺课率。

四、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

1、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并做到“五有”:有课时(每周0.5课时 )、有教师(体育教师兼)、有课本、有教案、有考核,并把考核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市教育局。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6

【关键词】 传染病;流行病学;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10-02

为了解南昌市青云谱区实行疫情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0年青云谱区法定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统计局。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采用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指标),对南昌市青云谱区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疫情概况

2.1.1流行情况2010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840例,死亡2例,占总的发病数53.95%,报告的发病率为330.25/十万,与去年比(-9.46%),年死亡率0.79/十万,去年死亡7例,年死亡率2.77/十万,与去年比(-71.61%)。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717例,无死亡病例,占今年发病数的46.05%,年发病率281.89/十万,与去年比(+54.23%)。

2.1.2疾病位次2010年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痢疾;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最高的为手足口病,其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死亡的2例中,有1例为艾滋病,1例狂犬病。

2.1.3疾病构成在乙类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26.0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65.71%、肠道传染病占7.74%。

2.2乙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青云谱区5个街办及1个乡镇报均有发病,发病率在50.31/10万~156.3/10万之间,发病率位于前3位的街办(表1)均位于青云谱区的城乡结合部,其人口以外来人口为主。

2.2.2时间分布全区各类传染病1~12月均有分布 乙丙类传染病在1、2及12月病例数较少,其它各月份乙丙类传染病均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表2)

2.2.3人群分布全区发生法定传染病1557例,死亡2例。其中男性1053例,占发病总数的67.63%,女性504例,占发病总数的32.37%,男女性别比为2.09:1,死亡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布以0-3岁(334例)散居儿童最多,其次20-30岁(213例)及30-40岁(191例)中青年较多。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351例)、工人(265例)、幼托儿童(193例)、学生(161例)、离退人员(154例)、家务及待业(136例)居多,共占总发病数的80.92%。

3讨论

从不同的传播途径可以看出,青云谱区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5.71%,提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依然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其中以乙肝及淋病、梅毒为主,而免疫接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措施,应提高青壮年乙肝接种的覆盖率,同时还应完善采供血服务体系和血液监督管理体系,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加强一次性注射器的消毒管理,切断乙肝经血传播的途径;而性病主要是由人类行为而传播的疾病,应开展相关的行为干预项目,严厉打击、、吸毒行为,降低人群行为风险。

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6.07%,肺结核一直都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病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青云谱区位于南昌市的城乡结合地带,大量经济欠发达农村的流动人口涌入青云谱区,而农村经济欠发达一直是结核病控制的主要障碍。因此,防治结核病应加强政府行为,以农村为主,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及治愈率,减少耐药病人的发生。

再次为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病病种是痢疾。鉴于肠道传染病“粪-口-粪”传播机制和传播途径的共同性,在防治过程中,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具体防治措施上,应加强宣传,不断提高防病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加强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监督,防止病从口入。

综上所述,青云谱区当前及以后的传染病防治重点仍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要强病毒性肝炎及肺结核的监控力度。

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