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财务内控审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财务内控审计范文1
【关键词】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财务舞弊现象较为严重,既对公司发展不利,又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财务舞弊是舞弊者为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通过财务造假等手段而开展的违法违纪行为。随着公司经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其复杂程度较高,且社会对财务舞弊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因而对公司财务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维护我国公司的经济利益和促进公司的发展,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审计对策,以规避财务舞弊行为。
二、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
目前,我国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有许多,主要表现在公司财务情况被虚构方面。首先,财务收入被虚构。收入是衡量公司经营能力、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公司发展决策有重要影响。目前,有的公司进行财务收入造假,徒增公司利润,对公司重大决策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财务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包括隐瞒对外担保和隐瞒银行借款两个方面,增加公司经营风险。
三、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1.利益驱动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影响,公司财务舞弊现象严重。首先,公司高管人员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进行财务舞弊。多数公司的员工薪酬与业绩紧密相连,促使公司高管人员成为财务舞弊的直接受益者。其次,有的地区政府与公司之间联系密切,而政府人员能够对公司实现操控,引发财务舞弊行为。
2.融资动机
融资问题是绝大多数公司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公司通过融资,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现金流,而且有利于公司扩大规模而经营,是许多公司的主要选择。在融资过程中,公司极易出现财务舞弊现象,使某部分现金流入个人手中,对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3.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公司有的财务人员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进而违背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出现。首先,财会人员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将一技之长用错方向,参与财务弄虚作假活动,伪造、隐匿财务资料。其次,有的财会人员监守自盗,擅自挪用公款,致使公司财务亏空严重,对公司发展十分不利。最后,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薄弱,自己以身试法,或在高管人员的威胁、指使下而做出财务舞弊行为。由此可见,财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操守,对公司发展有严重危害。
四、公司财务舞弊的审计对策
随着我国公司经济业务越趋复杂,使公司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财务舞弊行为对公司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要求审计部门积极发挥其作用,以加强审计能力,减少或杜绝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为公司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1.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
为规范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审计人员必须遵守其职业道德操守,以更好开展审计工作。所以,审计人员要始终保持职业怀疑能力和职业专注,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首先,审计行业对审计人员给予积极培训,既丰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又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审计人员更好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审计人员在接受客户委托时,必须积极对客户进行信用考察和评判,以降低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积极了解公司运营情况
就风险导向审计理论而言,审计风险是由客户经营风险而决定的,所以审计人员必须积极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避免审计失败。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公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公司内控环节薄弱;二是公司管理层次人员的竞争压力较大;三是公司经济增长速度由快而慢;四是公司濒临倒闭危机等。首先,审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加强对公司的初步判断能力,避免错报风险。其次,对于不同规模、从事不同行业的公司,审计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策略而开展审计工作,由于公司文化、经营管理理念的不同,致使公司的发展有着不同模式和呈现出不同特点。所以,审计工作者有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测试公司对内控制度的落实程度
通过一系列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来看,财务舞弊发生与公司内控制度不完善或未有效落实密切联系。所以,审计人员有必要对公司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加以了解。首先,按照相关标准测试公司是否拥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包括组织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内控制度在公司发展中的落实现状、公司内控环境等。其次,公司应该加强内部与外部设计的联合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五、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司的发展,公司财务舞弊是必然结果,而相关部门在该时期,应该采取有效的审计对策加以解决,规范公司财务人员的行为,提高公司经济利益,促进公司更好发展,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司在经营和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财务舞弊现象,但相关部门人员通过对舞弊者舞弊行为的原因分析,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对策加以应对,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小平,余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3,00:29-48.
公司财务内控审计范文2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0-8772(2013)05-0143-02
继2008年5月22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后,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随着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日益重视,以及上市公司积极地建立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呈逐年提升的趋势。
一、上市公司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获利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重视控制,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是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都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内部控制的主要方面是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工作环节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内容、范围进行控制。而财务内部控制是一种价值控制,可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有利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堵塞经营管理漏洞,提高财务执行力。因此,加强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 财务控制构建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财政部2009年7月1日将在上市公司(同时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施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概念,提出上市公司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内容在于对企业经济运行的控制,而控制的主线是财务控制,这是由财务信息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普遍性和基础性决定的。因此,财务控制职能是企业控制职能中的一项最初、基础的职能。
2 财务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
财务管理体系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有不同的表述:从财务要素分析,财务管理的内容有资产、权益、收益、现金流量、财务风险等;从管理环节分析,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从资金运动过程分析,财务管理包括了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营运、收入分配等。
3 财务内部控制好坏决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为促进企业的有效营运,确保各部门都能充分发挥其职能。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股权的分散、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以及管理阶层的形成,内部控制的目标趋向多元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出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金安全、则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即我国内部控制目标包括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与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通过内部控制合理保证企业提供信息真实客观、提供可靠的信息。可见财务内部控制的好坏具有直接、具体、能够切中要害的特点。
4 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计划实现的保证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促使企业财务计划的实现。要保证企业财务计划的实现,就必须对企业财务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调节。同时,企业财务计划是在财务活动开展前做出的,由于财务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多变的,因此,企业财务计划很难做到天衣无缝,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这一切,往往要在财务活动的控制过程中才能发现,要通过对财务活动的控制,才能得到调整。因而,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计划积极、可靠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财务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关键环节。财务管理中,如果仅限于确定合理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而对实施预算的行动不加控制,预定财务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财务预测、决策和预算是为财务控制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和规划措施,而财务内部控制则是对这些规划加以落实。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管理,没有控制,任何预测、决策和预算都是徒劳无益的。
二、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1 岗位职责控制。岗位职责控制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合理的组织分工,将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错弊行为的不相容职务分别由几个人担任,互相监督。如:(1)授权批准职务;(2)执行业务职务;(3)财产保管职务;(4)会计记录职务;(5)监督审核职务。
2 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指企业各级人员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和批准才能执行有关经济业务,未经授权和批准,不得处理有关业务。授权批准方式:一般授权、特殊授权、授权批准体系、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层次、授权责任、授权批准程。
3 程序控制法。程序控制法是对重复出现的业务,按客观要求,规定其处理的标准化程序作为行动的准则。作用有利于单位按规范处理同类业务,有科学的程序、标准可依,避免业务工作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避免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等;有利于及时处理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差错;有利于暴露或查明差错;有利于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应负责任;有利于及时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等。
4 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是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从某种意义讲,全面预算控制是年度经济业务开始之际根据预期的结果对全年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控制。全面预算既可控制各项业务的收支,又能控制整个业务的处理。
5 文件记录控制。健全、正确的文件记录是其他控制(如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有效性的保证,是企业保持高效率经营和高质量信息的手段。分类(按文件记录的性质):管理文件、会计记录。
6 实物保护控制。内部控制的各种方式都具有保护资产安全的作用,这里所述实物保护是指对实物资产的安全保护。内容包括:限制接近现金、限制接近其他易变现资产、限制接近存货;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财产记录监控。
7 风险评估控制。筹资风险评估、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合同风险评估。
8 职工素质控制。招聘程序、作业标准、培训计划、考核奖惩、信用保险、岗位轮换。
9 内部报告控制。费用分析报告:(1)成本费用核算明细表;(2)职工薪酬明细表;(3)职工教育经费明细表;(4)在建工程核算明细表;(5)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等。内部报告控制、内部报告的频率和详简程度、在频率和详简程度上一般遵循“金字塔”原则。
10 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审计师所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审计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三、A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A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1 1年及2012年A公司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开展了企业内部控制检查工作,从检查的结果来看,A公司整体财务内部控制的水平良好,较好地遵循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具体规范。具体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在岗位职责控制方面,公司目前下设三个分公司,两个子公司,采用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的设置符合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对授权批准职务、执行业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监督审核职务等进行了组织规划控制。
2 在授权批准方面,公司严格按照财务内部组织机构的划分,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加强了对资金支出流程分工和审批权限的内部控制,并加大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开展了层层把关,合理有序的审批工作,有效地规避了资金风险。
3 在预算控制管理方面,公司以预算编制、审批、考核分析为关键点,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费用控制和考核管理办法》,并细化指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定期对费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和考核,从多个环节着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项目。
4 在风险评估方面,公司抓住了不同的风险点进行控制,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为审批、审核、盘点和对账,通过建立资金收付结算制度、资金收付授权审批制度等,保证了资金安全和正常运转。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为审批、预算,通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及其调整制度、成本费用执行情况分析制度等,有效地控制了成本,降低了费用。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为授权审批、预算、竣工决算,通过建立工程项目授权审批制度、工程项目概预算控制制度、工程资金使用率考核制度等,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5 在内部审计控制方面,公司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重点,积极开展常规和专项审计工作。通过开展财务基础工作检查、三清查(资金安全、成本预算、会计档案)等活动,提高了公司财务执行力、堵塞了经营管理漏洞、保护了资产完整。通过开展工程项目审计,较好地完成了前期遗留工程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结算审计和审计调查工作,加强了对审计控制的运用。正是由于A公司在财务管理中有效的运用了财务内部控制方法,加强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特别是近年来,公司着力推行分级管理、成本预算管理,在加强制度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上市公司财务内控体系建设过程的经验和启示
经过公司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的努力,A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各级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显著提高,对风险的理解和重视切入到各个业务和管理环,在公司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经验和启示有:
1 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参与
A公司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公司内部机构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公司内部评价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公司内部评价机构为内部评价工作小组,由公司负责高管与法审部人员组成,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并关注关键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不存在重大遗漏。
2 制定清晰明确的内控实施规划
公司根据发展的客观情况,制定并提出了内控建设的实施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公司发展战略,通过自上而下的刚性要求,构建全面的内部控制架构,并通过宣贯工作形成内控的推进文化范围;通过内控体系的逐步完善,形成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从强制到自觉,逐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最终确立风险管理体系。
公司财务内控审计范文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它对于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财务内控仍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风险过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因此,必须理性的审视与分析当前我国财务内控内部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控制制度;改良意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内控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内控起步早已有百年历史,所以有效降低财务内控的风险是企业集团公司财务内控迅速平稳发展的保障。
一、企业集团公司财务内控的含义和目标、原则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二是重要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切实防范重大风险;三是制衡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四是适应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五是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我国的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内控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法人治理存在先天缺陷,委托授权不清企业集团公司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然而在行政上仍是隶属于企业集团。它的股权结构相对单一,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以下是两种常见情况:一是没有明确的授权,委托人对风险边界的认识与人的认识有出入,以至于风险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二是根本没有授权。
2.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之所以缺乏独立性主要是因为一个负责人既要领导财务内控的内部审计机构还要领导被审计部门,这会让各部门的利益关系难以独立,因此也极易产生风险。一方面会让内部控制的错误得不到纠正、风险得不到较好的防范。另一方面会导致了公司的权责不明、工作效率低下、经营高风险。
3.激励约束机制偏弱当前许多企业集团公司财务内控的高股层面在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对象不清,仅仅考虑到经营管理人员,忽视了公司的高层人员;人才选拔局限于集团公司;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更新其激励约束制度,没有融入公司本身的金融特性,更没有针对性。因此直接导致了激励不足、约束力不足。
4.内控与合规文化建设薄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控人员力量薄弱:许多人员为兼职人员;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人员混杂。二是合规观念不强:许多集团的财务内控合规制度不完善;不少高层管理人员坚持利益至上的原则,不愿在财务内控的合规部门投入资金。
三、健全完善财务内控的建议
1.设定合理的内控目标合理的内控目标不是为公司的一个阶层而设定,而是各个阶层都设定相应的目标。在企业集团财务内控中,内控的主要人员为董事会、经理人、管理者以及普通职工。在设定目标时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目标。(1)董事会——董事会的内控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内与对外目标。其中,对内是确定公司合法经营、完整经营、有效经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司财产的安全。对外即实现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2)经理人——经理人的内控目标就是完成董事会对内方面下达的各项任务。(3)管理者——管理者的内控目标就是完成各项具体的责任目标。(4)职工——普通职工是公司的底层人员,他们的内控目标就是完成公司日常的经营活动即岗位责任。2.完善财务内控体系的制度架构财务内控规章制度体系会分成三种类型即公司治理、业务管理和其他管理。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内控手册是极为特殊与重要的文件。内控手册包括诸多业务流程,但是每一项业务流程文件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控制矩阵,二是业务天线的详细描述,三是在前两个基础之上,找出和本业务条线相关的部门及岗位,并且对相应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进行规范。
3.完善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这点对于企业集团公司很重要,具体来讲就要做到明确事前的权责机制,明确各个阶层的职责与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与工作;其次就是优化事中内控流程,其中优化内控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较为重要。最后就是加强事后审计监督,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到应有的水平,确保措施的实施是完整有效的。
4.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与能力这点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员工业务方面的培养,经常性的邀请国外的著名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二是大力加强的员工的素质培养。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绩效考核。三是支持和发扬企业的合规文化。意识决定行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意识方面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意识是员工认同企业、踏实工作的前提。
5.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强化内控评价与监督建立自我评估机制、风险导向评估机制、内控制度体系等确保能做到有效的评价与监督。具体来讲要实现管理信息化,这是各项评估能流畅操作以及各个系统能有效联系的前提。除此之外高效率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刘建明.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关系问题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8,(2):56-58.
[2]曲跃菊.浅谈我国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6):54-55.
公司财务内控审计范文4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为了能够让企业健康有序的进行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定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将企业之中拥有的各项经济因素例如资金、人员、设备等汇总起来的粘合剂。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将各项经济因素粘合在一起,将其中蕴含的能量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为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而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健全的内部控制会避免一些会计造假等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现象的出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特别是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不止为企业对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完全的掌控,还能够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指引决策方向。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提出改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状况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质性漏洞主要有职责划分不明确、会计政策不完善、会计培训缺失、会计对账方式不正确以及技术问题,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账户特定式实质性漏洞的产生主要与企业风险资产管理不当有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首先,公司财务特征。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石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账户特定式、收入计量、报告与会计政策、职责划分、培训、高管治理、子公司问题、对账和技术问题九类,并对每类缺陷的特征进行说明。这种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不仅更加深入的对中小企业特征和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还为中小企业认识公司缺陷提供了方向。并且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形成总结出三个要件,即:管理层识别内控缺陷;内控缺陷存在;管理层披露内控缺陷。这种模式下公司的财务特征具有复杂性、近期组织结构变更、审计师辞职频繁、会计计量风险高和内控资源投入少的特征。
其次,公司治理特征。在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特征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之中表明审计委员会的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审计委员会对企业财务和企业发展方向提供的指导性建议。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以及审计委员会之中会计专家、财务专家的构成比例与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比例越大、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越少的公司不易披露内控缺陷,而与之相反的情况下更统一披露企业内部的控制缺陷。
最后,外部监管特征。由外部监管的方面来看,外部审计师的质量高低对中小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形成了外在的压力。当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并且不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对内进行修正、控制的时候,外部审计师的作用就会凸现出来。而且当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时,审计师会意识到审计业务的成本大大高于预期成本超过收益,就去辞去工作,这也正说明了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着控制的缺陷。另外相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外部的高质量审计师在面临高额的诉讼成本和名誉损失的时候会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发面投入更高的技术,因此外部监管更容易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
公司财务内控审计范文5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舞弊是指上市公司或企业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本文将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对外公开财务信息过程中,蓄意虚报、错报或遗漏重要信息,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虚增资产、收入或利润,虚减或隐瞒负债、费用或损失,以达到欺骗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并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财务报告舞弊分为财务数据舞弊和非财务数据舞弊,其中以财务数据舞弊最为常见。本文主要基于财务数据舞弊类型进行分析。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1.利益驱使。财务报告舞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舞弊行为背后的利益驱使。随着公司管理层面对的经营压力和考核压力的不断增加,促使了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财务舞弊粉饰其经营业绩,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部分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业绩达不到上市公司或再融资的标准、拟上市公司为了满足IPO的条件、为了取得银行贷款或政府补助,亦或是管理层为了获得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奖金福利、股权激励等,通过非法手段制造出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或偿债能力、完美的财务指标等假象,以欺骗投资者、审核监管部门、银行等利益相关者。
2.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多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而且往往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派,为控股股东利用其绝对控股地位,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授意管理层进行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监事会、以及公司聘任的独立董事不作为或不履行其忠诚义务,在监督层面为财务报告舞弊开绿灯,也降低了舞弊的难度。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虽然国家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执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对公司治理产生的作用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很多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存在设计不合理、不完善,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关键控制流程成为摆设,对防范财务舞弊作用并不明显。
(二)外部原因分析
1.会计准则前瞻性不足。我国2006年及2014年颁布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配套的解释文件,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在具体经济事项的财务处理上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性规定多于具体规定,准则也不可能事事巨细,这使得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过于片面的运用这些规定进行财务舞弊;另一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业务模式和经济业眨但会计准则的制定往往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这就给舞弊者利用会计政策进行舞弊提供了“借口”。
2.惩罚力度不够、舞弊成本较低。财务舞弊案件被查处后,监管部门往往对其进行处罚和罚款,但纵观以往的财务舞弊处罚情况,处罚力度多停留在行政处罚层面,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则提及较少,罚款数额均较低,相对于舞弊者可能获取的巨额收益来说,舞弊惩罚显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如此,部分舞弊者置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3.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监管模式是以证监会为代表的政府监管为主,以证券业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为辅。但由于各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重复,甚至在个别会计监管问题上相互冲突,且存在各地政府介入影响行业监管的问题,使得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的权威性削弱。而且,每当监管层开展新一轮的上市公司财务核查时,都会有一批涉嫌财务造假的公司浮出水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监管力度不足会滋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
4.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上市公司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有效屏障,独立性为其审计质量的生命。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其聘用与解聘实际上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影响较大,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存在为争取客户而丧失独立性的可能,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另外,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被暴露的原因上看,由中介机构发现并揭发或举报的舞弊案件非常少见,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机制的严重失效。
三、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与防范措施
1.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权限分离,相互制衡。建立中小股东权利保障制度,通过章程或协议对股东大会的投票制度进行约定,合理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力,防止控股股东绝对控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完善治理结构。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上市公司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全面梳理、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在道德文化建设、人力资源与薪酬政策、社会责任以及内部监督等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控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从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层面防范舞弊的发生。
3.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针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性的现状,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改变或改进现有的委托审计方式,减少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经济上的依赖关系,保证注册会计师形式和实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另外,需提高对参与财务舞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从消极层面打消其参与舞弊的念头。
4.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舞弊成本较低是推动利益驱使下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因素。立法机构与证券监管机构应积极探索、借鉴国外在证券立法中对舞弊行为的处罚方式,加大惩处力度,从法律层面对舞弊行为形成威慑,使的有舞弊动机的公司或人员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李晓.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0):164-165.
[2]于倩.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危害[J].科技咨询,2016(23):64.
公司财务内控审计范文6
预警机制即以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状况及会计报表相关数据为前提,通过对各种财务分析手段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客观评价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指标与经济状况,并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预警信息,确保财务运作环节的合理修正与重新规划等活动的有序开展。对石油销售分公司来说,其运营目标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实现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就目前而言,部分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分析机制与预警机制处于缺失状态。中石油的投资权利高度集中,主要投于购、建加油(气)站,需要地市公司上报相关的市场调查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层层上报到中石油股份公司审批,但是缺乏对各地市公司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真实性的实地分析考察,使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导致加油站投资修建后,很长时间处于达不到科研销量,投资回报率低下,难以实现预期的效益。有的加油站修建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导致进度延迟和存在重大隐患。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各部门和二级单位间、管理层间缺乏有效沟通,致使资金使用、资金管理等方面趋于混乱,不仅权责不清,而且资金安全性以及完整性都无法得到保障,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风险也因此而增大,因此不断创新及优化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分析机制与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二、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财
务专业人才整体素养良莠不齐基于石油销售分公司来说,其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即为财务专业工作者,但是受各种因素的直接影响,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财务专业工作者整体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一是主要由于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财务工作者的选拔环节忽视了考察其管理水平、业务技能和责任意识,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审查其入选资格方面;不但如此,有的二级公司并不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原则、还存在认人为亲,人才选拔舞弊现象。二是随着网络文化迅速发展与普及,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管理实践活动中也先后引进了电算化会计、网络报表、ERP管理经济制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然而财务专业工作者在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电算化操作水平方面却有待进一步提升,如果财务专业工作者无法接受到定期培训与深造,在缺乏财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情况下,并不利于财务专业工作者提高自身财务技能,难以运用财务分析的有效办法和工具发现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优劣所在,量化分析具体的财务数据,为公司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甚至会失去良好的投资机会。
三、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缺乏先进的管理机制
内控系统本身属于石油销售分公司进行内部监督以及自我调节等活动的重要机制,同时还是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管理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石油销售分公司机构都在加大改革力度,在对石油销售分公司经营水平进行评价时,通常把经济效率作为其基本指标,而在管理效率方面则采取忽视的态度,以至于部分石油销售分公司未给予内控机制足够重视,而其执行力也始终停滞不前。石油销售分公司内控机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会计工作人员在具体职责界定方面处于模糊状态,而业务流程也普遍缺乏规范性。同时,在管理各项固定资产时,经常出现管理松散等情况,费用报销环节、报账环节缺乏及时性,以至于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费用支出严重超标;其二,内控机制缺乏完善性。尽管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包含着众多财务工作人员,但是在职务方面却表现出交叉现象,同时其权限也相对模糊,无法实现有效牵制与互相监督等功效,而会计事前控制以及事中控制等程序也始终流于形式。不仅如此,部分石油销售分公司缺乏专门的财务审计机制,所以其内部监督整体力量十分薄弱,已经给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四、基于风险管理的石油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处理对策
(一)不断优化石油销售分公
司财务编制机制以及预算机制基于石油销售分公司本身性质来说,其本身为国有企业,因此财务管理活动中多以计划经济阶段的管理模式为主,领导层大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业绩、形象工程等方面,忽视了创新编制机制以及预算机制,以至于经济效益始终难以提升。鉴于此,不断优化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编制机制以及预算机制尤其关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第一,不断创新编制计划及预算计划。石油销售分公司需要详细部署内部资金的整体运行计划;第二,不断创新预算分解规划方案。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的各个二级部门需对经费进行合理规划与分配,达到权、利、责相结合的标准;第三,不断创新预算执行规划方案。当预算分配操作完成之后,应当严格控制以及规划每一笔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免出现资金严重浪费等现象;第四,不断创新资金筹集的规划方案。提前明确外筹资金的预算金额之后,需要加大筹资力度,并不断拓宽其筹资的渠道。
(二)不断提升石油销售分公
司内部财务专业人才整体素养石油销售分公司本身属于一个综合型组织机构,其经营与发展需要各级部门、各个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鉴于此,石油销售分公司内部要不断完善财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提升财务专业工作者的整体业务素养及思想素质,在予以定期培训及深造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电算化业务操作技能,并鼓励财务专业工作者不断学习各种先进性技术与手段,不断提升财务预算编制程序的自动化与科学化,从而及时反映出石油销售分公司预警监控情况与经营核算状况,确保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朝着制度化、合理化、合法化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健全石油销售分公司内控机制
由于内控机制缺乏完善性会直接影响石油销售分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所以还需要建立健全石油销售分公司内控机制。首先,明确会计工作人员具体职责,并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各项机制都能满足石油销售分公司经营需求。其次,详细制定财务预算清单,并仔细规划石油销售分公司各项日常开支,针对其大型研究项目,都应开展事前分析活动,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的出现。而在财务程序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同样需要予以严格控制,在定期检查各项预算情况的前提下,实时调整预算金额以及实际发生金额之间的差距,再对其诱发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于收支审批机制来说,应当予以适度授权,确保各项财务活动都能够有章可循。由于石油销售分公司财产物资具有流动速率快、种类繁多以及数量大等特征,若不予以严格控制,极易造成浪费情况的出现,因此在财产物资方面,同样需要加大控制力度。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