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共享财务会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共享财务会计范文1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一、理论梳理
1.财务会计基本概念
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企业已经发生的资金活动,运用专门的方式进行整理、核算,用财报的方式,向与企业有经济利益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企业外部会计。
2.管理会计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是属于会计的范畴,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方式,通过确认、计量、估值等一系列工作,主要为企业的管理者服务,对未来的企业所发生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对正在发生的活动进行控制,对结果进行评价,以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第一,起源相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属于会计的范畴,是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目标相同,尽管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的管理者服务,财务会计是向企业外部提供财务信息,但最终目标还是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利润,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第三,基本信息相同,管理会计的基本信息来自于财务会计,只是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延伸。
区别:第一,职能不同,财务会计属于报账型会计,它主要是对过去企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管理会计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它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对现有的控制,对结果的考核和评价。第二,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决策时,要大量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比如高等数学的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而财务会计多采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进行会计核算。第三,约束条件不同,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其处理过程根据管理层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财务会计进行信息核算、财务监督,必须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法规的制约,其处理方法只能在允许范围内选用,灵活性较小。第四,对象不同;管理会计是主要为管理层服务,为管理层及时提供所需要的管理信息,而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故两者的对象不一致。
二、人工智能催化财务会计转型动机分析
1.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在传统的会计处理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财务信息的登记、核算,最后生成财务报表并对外公布,故财务会计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类走向智能化的时代,财务会计已经成为过去,仅凭着财务会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核算,满足不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信息需求进一步的延伸,故企业在智能化背景下,财务会计需要向管理会计转型。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大型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资金的使用率,降低企业成本,在财务的处理过程中引用智能化技术。比如德勤在2017年率先推出了财务机器人产品,智能机器人能够录入信息,核算数据,甚至能生成财务报表。在财务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的工作,使得财务会计在企业中比重降低,财务会计偏向于对现有和历史的数据进行核算监督、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偏向于对于未来的企业经济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符合目前管理层对于信息的需求,从而使会计工作的整体工作重心进一步偏向管理会计。
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引进财务处理过程后,能够设置更加复杂的数学模型,将已经发生的财务信息不断挖掘,对未来进行所发生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进行决策,从而降低人为处理的数据所产生错误和处理数据变得更加的方便,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的精准,财务会计仅仅只是对财务数据的整理和监督,未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未能满足企业管理者对经营活动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的需求,因此企业的财务会计要向管理会计转型。
2.管理会计的自身特点
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企业已经发生的资金活动,运用专门的方式进行核算,用财务报表的形式,向与企业有经济利益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财务信息的企业外部会计,故财务会计是反映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将企业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快速核算和整理,还要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高程度的利用,降低那些不必要的损失,使得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承受市场带来的风险以及波动,而管理会计就是面向未来,对未来发生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并且对发生的经营活动进行控制,财务会计是无法做到这一点,故财务会计要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必要的。
3.企业高效管理要求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对自身的运营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故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大势所趋。
一方面,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从以往的各种数据和报表中分析总结规律,并借此来预测未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会计只能将财务信息进行核算、归集,向管理会计转型,通过智能技术搭建数学模型,能快速分析已经发生的财务数据,并根据预测的数据,进行对比,能更进一步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满足企业高效管理要求。
另一方面,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在智能化的背景下,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接触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所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完整性,使得管理者快速清晰明了的业务流程,并了解市场动态的发展变化,有助于企业进行高效管理。
4.使得企业实现价值创造
通过智能技术的引入,降低了财务会计的工作量,财务会计的工作比重降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将管理会计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能够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能及时给出所需要的信息,控制现在的经营活动,并对结果做出评价和反馈,从而帮助企业领导层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故使得企业实现价值创造,是企业由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的重要动因。比如,智能化技术对历史的现金流量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和整理后,管理会计结合企业业务流程和实际工作情况,对整理好的现金流量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使得企业在面对未来市场的各种变化时,能够对其做出很快的调整和变化,还可以对现金等资源在业务活动中进行高程度的利用,降低那些不必要的损失。
三、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
1.推进财务共享模式体系的建设
财务共享模式将企业多个分支机构和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统一整合起来,不拘于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业务单位,能实现会计科目、会计政策、核算方法、核算流程上的统一,使得企业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不需进行大量的财务基础核算工作,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财务会计在财务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企业推进财务共享模式体系的建设,使得企业有能力、人力,企业不再拘于处在财务会计繁重的工作上,为财务会计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促使企业内部的相关财务信息得以迅速的流通,财务管理工作趋向于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的资源集中在为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上,为会计的转型提供了路径。
2.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财务处理过程,业务、财务的分离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尽管财务会计只是单一的针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对于业务、财务分离的情况,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然而企业想要由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企业必须要加强业务和财务之间的联系,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对企业的多方面的业务进行融合,才能给出符合企业管理者需要的管理报表,故企业应该要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发展。
3.推进企业ERP业务流程再造
企业未引进ERP之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重,不仅财务部对外要和各个部门进行对接程序,对内还要进行登记、核算。比如财务人员在企业流程中,要与采购部门、库存管理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重要部门联系非常的紧密,一旦有业务的发生,财务人员要和销售部门进行对接,还要进行核算,给予销售部门的反馈等操作,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工作非常的繁忙,若未进行ERP业务流程再造,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精力对财务信息进一步的延伸。
企业进行ERP业务流程再造后,使得企业所发生的业务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一方面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历业务流程再造后,财务人员做好对财务会计转型在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使得财务人员对会计的转型不会产生情绪上的冲突,影响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后,使得企业有资源进行会计上的转型,也使得财务人员有精力对于会计的转型,为会计的转型增添力量。
四、财务会计转型管理会计所面临的挑战
1.传统的财务思想的阻碍
在我国企业财务处理过程中,企业重视管理会计的程度偏低,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制约。目前,众多的企业在财务处理过程中,仍是由传统的财务思想占主导地位,企业领导层一方面未能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领导层在面临新的财务思想和旧的财务思想发生碰撞时,出于对新的财务思想观望的态度或仍选择旧的财务思想在财务处理过程中,使得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在思想上面临阻碍。
2.财务人员的素质偏低
各个高校对财务人员的培养上大多为理论的财务基础知识,在社会上对财务人员的也只是进行财务会计简单的实务操作的培养,比如高校的财务人员培养教授写分录,怎么使得财务报表的数据平衡,很少有财务人员真正经历过管理会计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在人才市场上,出现财务会计的人才供不应求,而管理会计的人才凤毛麟角。与传统的财务会计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是进行核算和监督,而管理会计可以及时提供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信息,要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很少的财务会计人员的水平能达到管理会计的要求,财务人员的素质低下阻碍了企业由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故会计的转型在人才培养上也充满了阻碍。
3.缺乏管理机制
管理会计的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不长,再加上传统的会计体系不适应管理会计的生存和发展,财务会计受到会计制度的制约,变动性小,处理流程单一,而管理会计受会计制约较小,变动性很强,接触企业业务流程方方面面,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内部环境上阻碍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一方面,企业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制度,但是这些会计制度不适合管理会计的发展。财务会计的工作是单一的财务处理流程,而管理會计的工作需要接触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很难保证负责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不会出现身兼数职、权责未分离的情况,反而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利于会计的转型。
五、转型的措施
1.加快思维的转变
首先企业领导者必须对会计的认识进行改变,要认识到会计不仅仅是核算,还能做出相应的预测和决策。不仅如此,企业的领导者在思想上对管理会计予以重视,更要在行为上对管理会计发生转变,真正让企业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将管理会计引入在企业中发展。
2.培养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会计转型最核心的力量,如果企业中缺乏管理会计的人才,企业会计的转型是难以进行的,故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的学习。
第一,企业可以选出一批优秀的财务人员进行管理会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培训,还要给予这批财务人员良好的外部环境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这样使得财务人员对于会计的转型更加积极、主动。第二,企业应当完善和改进职工的绩效考核,将培训等学习活动也纳入绩效考核当中,有利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更加热情地投入到企业的会计转型中。第三,企业应该做好人才储备计划,和高校进行相应的联系和合作,进行共同培养符合企业标准的管理会计的人才。
3.对现有的管理体制改革
搭建和完善管理会计体系是转型的基础。企业建立新型的财务资料格式和报告体系,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做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不仅实现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处理,也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持。完善财务报告体系,针对两者间存在的差异性实施优化处理,实现报告内容的系统、全面管理。
六、总结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大势所趋,但是转型面临着思想上、人才培养上、内部企业环境上的阻碍,企业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希望能为企业的会计转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乐仪.浅谈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财经界(学术版),2020(11):153-154.
[2]樊海娟.关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0(16):135-136.
[3]范华玲.探究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纳税,2020,14(16):149+151.
共享财务会计范文2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会计要素;财务会计;影响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
所谓金融衍生工具,就是指尚未履行之中的合约。它是由传统金融工具衍生而来的一种投资工具,简称金融衍生产品或金融衍生商品。现在,金融衍生工具主要以期货、期权、互换为代表,其中包括股票、债券、汇率、股价指数等。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金融衍生交易,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金融交易和投资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对利率、汇率等因素变支趋势和预测,以少量的保证金而操作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商品、掉期或买空卖空的交易形式。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为普遍应用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特点如下:
1.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基础。金融衍生工具是以合约为基础,合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合约之日起便基本确定,但交易却要在将来某一时刻才能履行或完成。
2.金融衍生工具的收益。金融衍生工具所产生的收益,来自于标的物价价值的变动,即约定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而它将随着未来利益,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的相应指数变动而变动。
3.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金融交易时,易做空头。即一个投资者可以根据合约,有义务在未来向其他投资者交割某种他不拥有资产。
4.高收益和高风险形影不离。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时,只需按规定交纳较低的拥金或保证金,就可从事大宗交易,以小搏大。投资者只需动用少量的资金便能控制大量的资源,一旦实际的变动趋势与交易者预测相一致,即可获得丰厚的收益。但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预测有误,出现金融风险,就可能使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
(一)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金融衍生工具的诞生促进了现代金融交易的多样化发展,其金融交易理念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会对传统会计理论造成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要素是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经济事物或者事项的财务描述,过去的会计交易事项、形式都立足于过去时,就是所有经济关联都在过去结算完成,未来期间交易过的资产、资源的流入或流出和财务结算前毫无瓜葛,资产和负债等金融定义可以简单概括。而新兴的金融衍生工具性质截然不同,通俗的说现代的金融衍生工具就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资产”衍生出来的金融交易事项,类似于“借鸡生蛋”的理论系统,利用签订的合约衍生出新的资产,且交易发生可以跨期进行的,这与传统会计中“过去发生”的原则不符。若把衍生工具列为企业资产,则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概念就应该有所改变;若把衍生工具列为负债,则它只是有可能将可能负债转化为现实负债,这在传统意义上的“负债”定义中是很难以概括的。由此,在面对新兴多样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对要素定义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使金融交易增添新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交易事项。
(二)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影响
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持有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确定性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确认基础造成了冲击,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基础特点是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这四项标准,现在的金融交易中主体的交易制度是权责发生制,所谓权责发生制就是应该完全按照权利是否形成、义务(责任)是否产生为标准,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但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个制度执行的,传统的财务会计往往只对交易活动产生的结果进行确认,这也是为了对会计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验证的一种确保手段,但传统的财务会计采用的这种不完全的权责发生制,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和走向的,现在的金融交易活动越来越不适合这种不完整的权责发生制使用了。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不断诞生和使用,传统概念中的金融交易活动框架已经逐渐转变,金融衍生工具在新的市场安排中占有很大份额,并不断改变着传统财务会计交易中的定义和要素,例如交易风险和报酬不再随着交换行为的发生而立即转移,明确的交易日期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金融衍生工具对财会计确认基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风险和报酬的变化上,企业或个人在持有金融衍生工具期间,可能根本没有发生明确的交换行为,但是其可能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资金风险或者资产变动,也就是说市场价格的变动衍生工具的持有方的风险和报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实际的市场交换行为尚示发生。而传统会计是不能对这种市场风险与报酬的变化进行反映的,它不能及时揭示金融衍生工具的潜在风险,传统会计理论对金融衍生工具不适用,因此需要的新的金融定义和交易结构来迎合金融衍生工具的运作,对传统的财会计确认的基础产生了影响。
(三)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计量的影响
财务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系统信息中的核心环节,在会计计量中在尽全力的让被计量的对价值全部体现出来。在计量中完整的计量模式除了计量对象外,还包括会计的计量属性和计量尺度。而里面,最重要的要是计量性的选择。传统的计量体系理论中,历史成本及其它的客观性、可行性是成为广大使用者接受的计量基础。金融衍生交易是经历了跨时代意义的演变过程而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即可形成的产物。从衍生交易合约的签定,再到换回原的资金,要经历程一个怎么样的过程。不是时间长短可以交待的历程。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工具上的价格波动,与之相关联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价值在不断演变,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可能盈利的阶段,也可能会一文不值,更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巨额亏损。这种情况中,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中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上是不能体现在表面的。
从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市场关系方面考虑,合约价值随市场行情变而变化,有人认为,以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可能成赤未来发展趋势。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应分情况进行核算:一是初次确认金融衍生工具时,应取得了资产的付出和耗费,产生负债而得到补偿的公允价值予以计量。二是企业若想长期持有哪种金融衍生工具,对以投机为目的持有者,应将其产生的损益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对以套期保值等避险目的持有者,如果规避的是已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则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列入当期损益。
(四)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会计财务报表是以日常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为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成果。而会计要素是财务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资产、负债、所有才权益等,这几项是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分类。因为有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的产生,使得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得以改变,所以有机组合的财务报表也不能幸免于难。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会计财务报表结构和编制的影响。展开来说,全布展现在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上。从现行的报表编制要求来看,负债资产是以流动性来排列和编制的。从而金融衍生工上,财务报表对企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何充分体现,在传统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着很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特殊的经济业务不能反映,经济环境变经情况中的会计信息无法反映,报表数据处理,程序信息表现方法方面无法反映,所以财务会计中的传统财务报表结构不能容纳金融衍生工具这一种不传统的新生事物,所以它不符合会计的要素定义。
(2)对会计财务报表的充分揭示的影响。常规理论,从事会计工作主要是公开发表财务报表,就要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负责,要对它以充分的揭示,告知全部重要的经济信息。在现有的理论中,有着很多重要的金融衍生工个交易信息,若一个会计不能使投资者在企业报表中获得相对应的相关信息,就不会看到潜藏的巨大风险,企业的参与者一旦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下失败从而面临巨额损失,就会使投资者有着意想不到的损失。
三、结束语
现在金融衍生工具对会计处理问题上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在金融衍生工具对会计理论巨大的冲击方面,已有学者对此做出的相对应的回应和研究,而在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只有在重视会计信息的表外揭示和提高财务会计表外揭示质量上才能提高财务报表的总体水平。仅靠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是达不到使用水平的。随着国产企业的运用日益壮大,前景会越来越有好。
参考文献:
[1]周立.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与监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杨有红.金融工具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几个基本概念的思考——兼论商誉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J].财会通讯,2000(1).
共享财务会计范文3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内部控制;财务共享;风险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加快了规模化发展步伐,通过建立分公司的形式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一些企业由于分公司的增加而不得不对财务部门进行调整或重置,结果相关业务处理重复、信息冗余,核算量增多等问题逐级凸显。下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具体探讨。
一、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理论支撑
财务共享是指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充分运用流程化手段进行处理。这一财务共享模式在管理学中被视为是共享服务的一个延伸,而共享服务是随着跨国集团多层级、多组织机构的管理而逐渐兴起的,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现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企业管理模式中。
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在会计内控中的作用
第一,降低成本。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处理流程具有规范性、统一性、标准性,在大大降低直接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对总账、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以及固定资产等会计业务进行处理时,不再由子公司进行核算,而是通过信息资源共享的形式由总公司进行集中化处理。
第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企业在实施财务中心管理模式后,实行统一标准对企业整体进行规划,不仅能够使项目事前控制得到一定增强,而且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还能够有效消除信息孤岛,使企业对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有更为细致的了解,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强化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第三,实现会计信息实时传递。以往会计信息多数是以各级会计部门层层上报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这样不仅速度慢,且在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而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后,财务部门可运用“ERP系统”使信息传递流程更加规范标准,信息传递更加实时、透明。
第四,夯实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下,国内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正确的决策对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而实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并能为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确保企业保持一定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存在的会计内控风险
(一)财会系统风险
大多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都离不开IT系统集成,但仍有多数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仍旧建立在原有的财务软件基础上,与其他子系统的端口未能实现连接,没有构建真正的ERP系统,导致会计实务操作过程繁琐复杂,需要在各个不同系统之间来回切换,而一旦切换出现连接不稳定的情况,系统数据将无法实现同步。
(二)企业架构风险
通常,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后,将会面临财务部门组织架构调整问题,其涉及人员调整、管理权限调整以及利益划分等。这样一来,一些子公司原本是采取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方式,调整后财务资源将被划到总公司中,不仅使得子公司财务工作账务处理空间缩小,还将限制子公司管理层资金使用的自由度,由此,难免会造成一些人员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持有抵触情绪,不积极配合企业财务工作,最终导致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实施进程缓慢,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
(三)业务程序风险
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各个部门都需要有一个过渡期,以实现对新的业务流程的适应和消化。因此,要实现会计业务处理的统一性,各个子公司需要配合总公司的要求而变更相应业务单元,因此,这一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法律政策风险
由于各个地区的具体法律环境以及税收政策存在差异性,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中心时不可避免将出现一定屏障,所以,总公司必须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地方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情况,根据情况的不同分别处理。
四、改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效果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架构
即要求各部门都能够明确知悉各自职能与义务,对财务部门和内控部门进行合理的事权划分,从而形成一套健全的内部监控体系。其中,财务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的要求,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对于会计相关岗位的监督和检查,对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划和约束,通过对财务风险的预防,使企业财产安全得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而内部监控部门则应当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合理的《内部控制手册》以及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内控检查的考核与评价。通过上述措施对企业结构的完善,以进一步促使企业各部门恪尽职守,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二)优化财务共享模式服务流程
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时间较短,缺乏实际经验,所以,企业应当基于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优化财务共享信息服务流程的措施。具体地说,企业财务部门要对各个子公司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统计,然后兼顾子公司财务情况和当地政府法规章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必要时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妥善处理各方关系。其次,要在实际财务工作中总结经验,通过搭建学习、交流、考察平台的方式,积极学习同行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规范报销、报账、记账、报税等业务流程,采取软性引导和硬性要求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子公司及时变更相应的业务单元,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大内控监督管理力度
对此,可以从审计部门入手。这是建设与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企业应给予应有重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将审计部门的控制和监督职能最大化,建立健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并配备专业人才,全面监管内部控制活动的进行。须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资金来源的透明度,以确保监督的有效性,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使之与内部监督制度紧密结合,共同监督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最大限度发挥监督管束职能。
(四)基于企业需求构建信息系统
企业应当重视对自身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以发展需求目标为参考,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安排专业人士,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平台,将财务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电子报账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总公司与子公司、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信息数据共享,使数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加畅通,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同时,加大对ERP系统的监督管理力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在系统后台设置严格的标准和权限,对于不符合标准和规定的报销内容和部分人员的越权行为,一律不予受理。
五、结语
综上,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过程中,因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将有所疏漏和错误,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进而影响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企业迫切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执行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规范化;同时加强财务预算和管理,落实财务部门的具体实施情况,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内控体系的可控性,最大限度保障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润丰.中国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 144-208.
[2]郑素萍.浅谈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相关内控要点[J].经济研究导刊,2013(04): 102-103.
[3]陈惠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36-39.
共享财务会计范文4
一、紧抓基础工作
本年工作中,我对于每一笔报销的原始凭证都认真仔细的核对,确保原始单据完整、真实、金额准确并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每月按时提及融资利息、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及时归集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按照建造合同进行成本收入的确认。
今年,我处理福清、永泰、福州地铁二号线项目以及中交海峡项目公司资金结算超过5000笔,审批单据超过3000笔,发起付款超过500笔,没有出现一笔错误。每月底,我都会认真检查当月的凭证是否正确,会计科目使用是否合理,往来单位挂账有没有错误等,保证每笔凭证都正确、规范。月末、季末、年中以及年末,我会按照要求及时准确的填报月报、季报、中报以及年报及统计各类财务数据的电子表格。此外,我还按照领导要求,每月5号之前做一个简要的财务分析报告,用于时事反应项目的财务状况,让项目经理等领导时事把握项目的资金、债权债务、收入成本以及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
二、夯实业务技能,不断学习,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入职以来,我针对建筑业建造合同核算,一是努力学习会计准则和集团、公司下发的核算办法;二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经常学习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老师对各类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方法,并对产生疑问的单据向共享中心的老师进行请教;三是通过培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总承包公司经常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新的会计准则的培训,把会计准则的变动及时讲解清楚,指导我们日常的账务处理,保证与时俱进,账务处理规范,经得起审计;四是通过网络学习,不仅仅是每年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学习,还会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等网站,及时了解各类税务新规等制度,用于指导日常工作。日积月累,我现在基本掌握了建筑行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并能够独自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三、协助融资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供给
本年,为了支持工程施工,中交海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以应收账款保理、信用贷款为主要融资方式的短期融资。融资管理不仅仅需要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的工程产值对应的工程款支付金额数量和时间,预测工程款收回金额及时间,规划偿还借款本息的时间;更要统筹考虑国家财政政策、金融市场资金情况等因素对融资成本和融资成功率的影响。本年中交海峡与国开行进行了超过20亿元的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保理,不仅仅保证了项目的资金需求,更是有效地降低了应收账款余额,优化了资本结构。此外,还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钱到了超过10亿元的短期流动贷款合同,用于满足项目资金需求。
四、遵守规章制度
进入公司以来,我不断学习公司各项制度,在工作中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制度的规定办事,在实务工作中我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在办理报销业务时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按照公司和项目有关规定进行财务报账工作。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坚决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通过认真的审核和监督,保证了会计凭证手续齐备、规范合法,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了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五、总结
总之,在2018年,我能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扎实工作,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在财务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六、2019年工作计划
我将继续完成以下12点工作:
1、负责所管项目建造合同核算,审核相关支持性资料的合法、合规性;
2、负责各项目与业主的工程计量结算、债权的确认,坏账准备计提、 折现等工作;
3、负责各项目工程分包、物资设备的核算工作,定期与各单位进行债务往来核对;
4、负责各项目主分包合同台账、资金收支台账的登记工作;
5、负责根据资金计划审核资金收付单据及制单,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向相关人员反馈;
6、负责所管单位税金、安全生产费的计提;
7、负责审核并核算各单位费用报销的初审及记账工作,及时反馈、纠正、解决存在的问题;
8、负责中心定额备用金及各单位备用金的会计核算,并按制度要求定期清理;
9、负责在建工程、临时设施、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的核算,负责折旧计提、资产摊销、资产跌价准备等;
10、负责职工薪酬的核算工作;
共享财务会计范文5
【关键词】 国际石油工程; 会计核算; 内账; 外账; 纳税主体; 税收优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我国参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竞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通过多年来的努力,许多公司在国外石油行业已经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基本掌握了国际化运作方式。对于国内总部(或总公司)来说,在国外设立的项目部(或分公司、子公司)为非合作制、股份制。项目部应根据总部及国内会计制度等规定和要求建立账套;同时为了满足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政府以及报表使用者的需要,该项目部也须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会计制度、法规等建立相应的账套进行核算。在此,须明确两个定义: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会计部门按照国内会计制度,根据其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并上报公司总部(或总公司)的会计核算过程设计并建立的账套,我们称之为“国内核算账套(Domestic Accounting Books)”,简称为“内账”;相对于“内账”而言,项目部会计部门按照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会计制度和相关法规,根据其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报会计报表并按所在国或地区税法进行缴纳税金等会计和税务核算工作设计并建立的账套,我们称之为“国外核算账套(Overseas Accounting Books)”,简称为“外账”。立足国际石油工程项目,在国外很可能以公司的形式或其他形式存在,不仅作为国内总部下属的一个会计实体,而且也是按照所在国或地区会计制度和法规核算的绝对的会计实体。那么,这个具有双重会计实体身份的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财务会计的核算与管理呢?
一、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会计核算的方式
(一)以外账核算为主,并在外账基础上调整完成内账
这种方式简单且运作费用较低,但要求中方财务人员能充分了解和掌握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法律和税收政策,应具有很高的外语水平,能独立完成外账的核算,能直接配合中介机构的审计、税务审查等工作。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没有完整的内账核算资料,内账资料必须依赖外账资料,由于语言的阻力致使公司总部在执行内部审计与检查等监督行为时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以内账核算为主,并在内账基础上调整完成外账
这种方式也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予以支持,并要求中方财务人员能熟练掌握当地会计制度、税收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具有很高的外语水平,能独立调整完成外账的核算。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没有完整的外账核算资料,外账资料必须依赖内账资料。由于内账和外账所依据的会计制度、记账基础、税收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同,而且因为语言的障碍使得当地中介机构的审计和当地政府的税务检查、监督等受阻,很可能被怀疑有作弊行为,不利于项目的发展。由于其特有的局限性,一般不采用该种方式进行会计核算。
(三)分别内账和外账进行核算
分别内账和外账进行核算,是根据不同的会计制度、法规以及税务政策等分别设计并建立符合各自需求的会计核算账套。由于原始单据只有一套,为了适应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政府部门尤其是税务部门的检查,通常保留于外账。内账则保留使用原始单据复印件或经主管领导审查后的原始单据信息汇总表进行核算。外账的核算通常聘用当地能熟练掌握所在国或地区税务政策的会计师来完成,如果中方财务人员具有外账核算能力并熟悉当地税务知识,也可由中方财务人员自己完成;内账则完全由中方财务人员使用中文来完成。这种方式的优点:两套账不仅能独立核算,而且能完全满足各方对国际承包石油工程项目财务信息的需求;由于当地会计师的参与,使得外账更能经得起当地税务部门的审查。但这种方式需较多的财务人员及相应的资源配备,需承担较多的成本费用。
比较上述会计核算方式,“分别内账和外账进行核算”方式虽增加了一定的开支,但能完全满足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要求,增加的开支又在可控且可承受的范围内,因而较多的被国际承包石油工程项目所采用。
二、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
“分别内账和外账进行核算”普遍被大多数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所采用。因此,就完成项目内、外账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几个步骤作如下论述。
(一)熟悉和掌握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所在国财务会计运作的环境
1.项目运作前期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政策
项目运作前期,熟悉并掌握项目所在国与项目运行、财务会计运作相关的法律、政策,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国或地区的会计法、税法、公司法以及劳工法等。
2.根据所涉及的业务,有选择地熟悉和掌握项目所在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货币金融政策、外汇管理制度等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制定的原则或准则、制度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必然要从自己的立场和需要出发来制定适合自己的会计原则或会计准则和外汇管理制度,以维护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合理确定项目外账的纳税主体
有些国家要求外国公民(或公司)在项目运作前必须先设立公司,账务核算及纳税申报工作须以注册公司的名义进行,若不注册公司,则按非居民公司纳税办法缴纳所得税,一般按照结算收入的一定比率(该比率或税率因国家不同而有所不同)由甲方或银行代扣代缴,这样会承担很高的税负压力;而有的国家,如部分非洲国家,则可以注册一个税号,在此税号下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即可。因此,在项目运作前对此要有充分了解,合理确定纳税主体,以便于项目财务运作和纳税筹划工作的更好开展。
4.确定外账核算的会计期间,并与内账尽量同步
内账的核算一般与公司总部的会计期间是一致的,即公历1月1日―12月31日。外账与内账的会计期间尽量要保持一致,便于随时根据项目内账核算情况对项目外账有关核算进行掌控和审核。但是有些国家会计期间不是按照公历年度计算的,如马来西亚规定的会计期间为6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会计年度结束后6个月内完成纳税申报。类似这种情况,可以向项目所在国或地区税务机关进行申请,尽可能得到其认可并按照公司总部的会计期间进行核算和纳税申报。
5.了解项目所在国或地区原始单据收集难易情况
以票管税与计算机管理相结合是我国税源监控的重要手段,发票纸张、格式与印刷均由税务局统一管制,原始单据(含发票)的收集比较统一、规范。但国外很多国家税务管理当局基本没有强制发票统一印制、统一格式与纸质、统一开票方式等行为管制,对获取较规范的正式发票造成障碍。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充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规范财务与会计行为。
6.熟悉并掌握相关的经济合同条款
财会部门必须熟悉并掌握重要的合同条款,尤其是商务报价部分、责任条款以及与财税运作相关的条款等。其中商务报价部分包含发票提交时间、结算价格、结算方式、支付日期以及本国币与外币的支付比例等;责任条款主要关注施工中成本费用承担的划分和责任事故损失承担的划分等。在进行结算时,可以根据责任条款来判断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由谁来承担,并依此开具或调整发票金额。不熟悉业务合同的基本内容,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将严重受阻,这不利于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内外账的设置及基础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1.内、外账会计科目的设置
根据所掌握的项目所在国或地区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制度设置外账会计科目,并确定会计核算的记账本位币和外币。科目设置时,由于内、外账的记账基础可能不同,有的国家采用收付实现制记账法,与我国的权责发生制记账法不同,因此,在设置外账科目时可以适当设立临时科目,如收入科目的设置,外账可以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标准科目和临时“暂估收入”科目。结算和调整发票金额时通过“暂估收入”科目核算,实际收到款项时再将实际收入款项转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期末“暂估收入”科目和“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余额之和应等于内账“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余额,等等。
2.外账(或内账)会计凭证的设置
外账(或内账)会计凭证的设置,除能满足日常的记账功能外,还要设置与内账(或外账)相互关联的索引号,索引号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在内账和外账之间相互查对。因此,外账(或内账)的索引号可以内账(或外账)的凭证号来予以标记,外账(或内账)索引号的顺序与内账(或外账)凭证号的顺序尽量保持一致,不要先后颠倒。设置索引号需要坚持的基本规则是“外设内不设,内设外不设”,该规则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以免引起索引号管理的混乱,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
3.外账台账的设置与管理
(1)债权债务动态收支台账
有的国家(如埃及)对于债权债务是按照发票逐笔收支和管理的,而不仅仅是分单位按总金额或余额管理,这样更便于双方债权债务核对和分析。因此,根据这个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据此建立相应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和时效控制。对于债权债务,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支付清单或向收款方提供的支付清单建制台账,主要包括发票号、发票提交日期、业务内容、发票金额、项目所在国或地区货币和外币的支付比例、汇率、代扣税率、代扣税额、支票金额、支票号、收支日期等。及时准确地完成台账的登记,并与账务随时保持一致,便于年终与甲、乙方核对确认收入和代扣税信息,及时获得或出具相应年度收入及代扣税证明,及时汇算清缴公司所得税。
(2)保函动态管理台账
保函是保证的书面合同形式。在运作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过程中,业主为了避免承包商违约失控而蒙受损失,通常要求承包商提供经济担保,这是买方市场的特点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业主采取的防范措施。因此,承包商必须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向业主提交各类保证金(Guarantee)。
根据担保的用途不同,常见的有投标保函(Tender Guarantee)、履约保函(Performance Guarantee)、预付款保函(Advanced Payment Guarantee)、关税保函(Customs Guarantee),以及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出具的保函等。因此,自保函生效日起至撤消日止,应该建立保函动态管理台账,就其生效、延期、撤消、转移、赔付等全过程相关内容进行登记管理。若管理不到位、信息维护不及时不准确,将会影响到资金的调度使用,甚至会给生产与经营带来不良影响。
(3)取得合法的可在税前抵扣的票据
除了以上需要获取的单据外,项目进口的材料、设备等所有清关手续和资料必须完好收集、管理,在原材料消耗后,相应的原材料清关资料将作为项目税前抵扣真实性、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而进口设备的清关手续和资料不仅作为资产管理、折旧摊提的合法依据,而且也是将来返国时的重要证据。
(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决不是帮助公司偷税漏税,而是合理的节税,同时处理好项目所在国或地区政府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该国或地区税务机关的理解和支持,以降低税务风险。
(四)聘请综合素质较好的会计师或税务师,并对其业务进行审核
项目所在国或地区可能会随时出台或变更法律、政策,中方会计师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和熟知度以及对此信息的及时获取能力很可能不如当地会计师或税务师,因此,非常有必要聘请业务能力强、英语水平好的当地会计师或税务师来负责外账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纳税申报等具体工作。
中方会计师及时、真实、准确地完成内账核算,在此基础上,中方会计师或财务经理对项目外账的核算情况及结果应进行严格审核,特别是项目外账报出或送审前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同时需要项目负责人签批后方可报出。
(五)做好纳税申报及对外账的审计工作
共享财务会计范文6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 公允价值 利润 公司价值 经营风险
市场经济社会是信息社会,而社会信息的70%以上来自会计信息。作为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信息的财务会计,其目标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有用性的、可靠的会计信息。为此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制定统一公认会计准则的方法来加以规范。新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依据,有助于会计信息规范化,有利地维护公众的利益。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评价公司的收益来源,判断和调整对公司的定价。
与以往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改革方向一致,新会计准则继续突破历史成本原则,更多地强调公允价值的计量,尤其在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方面,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利润,符合经济收益观。通过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了解公司当前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尤其在金融市场不断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工具的创新以人类历史前所未见的速度发展。采用公允价值,不仅能对其进行初始确认,还能进行后续确认,揭示公司蕴藏的潜在风险,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理性的决策。新会计准则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得财务报告发生了内涵极为丰富又深刻变化。
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必须能够恰当地表达和披露会计信息的新变化,真实客观地提供相关信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必须及时全面理解财务报表的这一深刻变化,才能充分运用新会计准则为决策带来巨大的信息财富。倘若投资者不能在会计准则的巨大变革中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可能享受不到财富的增量,甚至可能对财务报表的信息做出有偏差的甚至错误的解读。
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公司的资产、利润、所有者权益等诸多因素产生影响,但对利润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全方位的理解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对经营风险、对公司价值,以及对各种契约的影响程度。这对学生来讲无论是从事会计工作还是搞投资活动,都很必要。
一、深刻理解“利润”的内含
经济学家希克思提出了精准的定义:“一个人的收益是他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程度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相比而言,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利润更加接近上述定义。2007年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资产计量时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影响深远。例如,公司以10万元的市场价格购入股票,期末市价升至18万,则利润增加8万;如果期末市场价跌至7万,则期末利润减少3万。市场价格的波动导致了利润的波动。再如,某公司以公允价值5000万投资一处房产,当年通过经营活动获得利润1000万元,同时,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房产年底跌去600万。那么,该公司的年度利润总额就是400万;如果房产在年底上涨了600万。那么,该公司的年度利润总额就是1600万。600万称为“持产损益”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以前不考虑公允价值的会计系统中,“持产损益”是这样考虑的:下跌时,减计利润而上涨时不计入利润。上例中,房产年底跌去600万,利润为400万;如果年底上涨600万,利润仍为1000万。因此,采用公允价值后,利润的波动会以市场行情而波动。利润信息含量更加丰富,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更多。
从利润的三层面上讲:第一层次,营业利润;第二层次,利润总额;第三层次,净利润。其中,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首先影响营业利润从而影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在运用利润信息时,必须理解利润的层次体系,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譬如,在分析公司的现金分红方案时,更加需要第一部分的利润信息,因为公司的净利润从理论上应该大比例的来自第一层次,而其余部分的利润与公司分红的关系就比较低。
二、利润波动与公司经营风险的关系
影响公允价值变动的因素是不以公司管理当局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导致公允价值上下波动的加剧。因此,公允价值的引入一般都伴随着利润波动的加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公司风险也随着利润波动的加剧而增大了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资产与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进入利润表,其作用在于揭示了该部分变动的风险,而不是增加了公司的风险。试想,如果不在利润报表中揭示这部分风险是否意味着不存在呢?其实无论揭示与否,该风险都客观的存在着。相反,与不揭示这部分变动的风险相比,揭示这部分风险会降低公司的风险,而不是增加公司的风险。
波动的利润是公司经营风险的真实表达,并且,并非所有的波动都对公司意味着相同的风险。已经实现的、已经收到现金利润的大幅下滑通常意味着公司经营风险的增加。但是,如果仅仅持产损失大幅度增加,就可能只意味着公司及时清算价值的下降,并不必然意味着公司未来经营损失会上升,因为这部分资产的价值仍然可能在将来回升。
在另一方面,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利润的计算口径存在固有的差异,税收风险基本上不受持产损益的影响。因此,利润波动与公司的纳税风险并没有直接关系。
三、利润波动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公司价值是未来收益的折现值总和。在实务中,人们通常将利润作为预测公司未来收益的基准。然而,不同部分的利润在预测中的作用存在着差异。利润中越是可持续的部分,在公司定价中的比重越大;不可持续的部分,比重比较小。而基于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带来的影响,通常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部分,在定价中的比重较小。但是,并不是说,会计利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变小了。其实不然,因为新会计准则在保留了其他可持续和不可持续的利润揭示的同时,增加了基于公允价值变动这部分不可持续的利润揭示,使得公司定价所需的信息更加详尽。因此,事实上,会计利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增强了。新会计准则下,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分析公司的现时价值。但是,是否会计利润高公司价值就高?反之,公司价值就低呢?当然不是,因为除了看利润的多少,还要看利润中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比重。即使会计利润波动较大,可能只是公司定价中比重较低的不可持续利润部分变化较快,但是不意味着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让市场看到这部分不可持续的利润的变化对投资者是有好处的。事实上,对公司的内在价值不会有影响。
四、利润信息在其他方面的运用
在不同的契约中,利润信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公允价值的引入会进一步引发利润在这些契约中的作用变化。譬如,由于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将更有利于银行评估公司的清算价值;但是,银行在确定公司现时的偿债能力时,不宜完全依赖利润总额,应以可持续的利润率作为判断标准更合适,因为如果资产不变现,公允价值不能作为抵偿债务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评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时,基于公允价值的资产信息将大大帮助其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在设计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方案时,必须区分不同部分的利润,可持续利润通常是管理层可控的部分,适合做业绩考核对象。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也因为公允的资产价值而更加清晰,不会因为资产被高估而导致管理层的业绩被低估,或者因为资产被低估而导致管理层的业绩被高估。
五、特别提醒
公允价值还应用于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中。通常情况下,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是市场价格。正由于市场价格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国际会计准则中把市场价格(活跃在市场上的公开标价)作为公允价值的首选标准,如果缺乏这一市场价格就需要通过评估或判断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等方式来获取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使用受经济环境制约,受会计人员素质影响。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误用公允价值,使得公允价值不公允,不仅会影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信息的有用性和可靠性,而且公允价值变成了操纵会计利润的手段。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一些新鲜信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之后,市场开始要求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必须具有专业知识。解读财务报表从此成为一个专业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张为国 赵宇龙: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会计研究,2000.5
[2]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谢诗芬 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5
[4]陈 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财会月刊,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