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基处理施工规范

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施工; 应用

一、前言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与固化剂(水泥、石灰等掺合剂)就地进行强制搅拌,经搅拌后土体与固化剂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加固体。这种地基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饱和黄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较,深层搅拌法具有设计比较灵活、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其在施工中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可以在市区及建筑物密集区施工;对地基土侧压力小,对附近建筑物无响应;施工工作面较小,极大地利用原有土层等优点。

二、实例的地质情况

某工业厂房占地面积为2107m2,两端的高差较大,场址的场地自然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528.42~543.08m ,频率为1%,高水位为532.01m。因厂地高差较大,设备的设计高程取535.9m,场地需要回填约7.48m,地基土层分布分别为:(1)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2)层碎石混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3)层全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以下均为花岗岩。

鉴于回填土厚度较大,范围有限,为防止场地电气设备及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同时考虑经济技术条件,地基处理方案采用购买优质粘土分层压实,回填到设计高度且达到90天后,对场地采用深层搅拌法(湿法,桩直径?500间距1000mm长8m)加强,处理面积为2107平方米,采用复合处理地基;以减少场地沉降,提高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弹性模量M。

三、深层搅拌法的设计

1、水泥选择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0.50︸0.55,水泥掺入比(掺加的水泥重量和软土湿土重量之比)αw=15%,根据《特种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手册》表2-26可知:fcu=1.35MPa;由于地基持力层位于(1)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较大,桩长较大,回填深度较大,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控制。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公式11.2.4-2得:Ra=μfcu Ap=0.3x1.35x2502x3.142/1000=79.53kN; μ=0.3,fcu=1.35MPa,Ap= 2502x3.142=196375mm2

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预估

根据临近项目分层压实处理场地经验,分层压实且待90天后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90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公式9.2.5:

fspk=mRa/Ap+β(1-m)fsk=0.196x79.53/(0.196375)+0.80(1-0.196)x90=79.4+57.9=137.3 kPa,计算得m= Ap/A=196375/10002=19.6%。

3、复合地基总桩数

改项目占地总面积约A=2107m2。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19.6%, 桩径d=500mm ,需要处理面积A1=mA=421.9 m2,桩数n=421.9/0.196375=2148根,考虑实际布桩时误差及边缘布桩因素,实际桩数为在2240根。对于部分场地回填较深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补桩,以满足设计要求。

4、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竖向承载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总垂直沉降S包括桩土复合层本身的平均压缩变形S1和桩土复合层底面以下土的沉降量S2,即S=S1+S2。考虑到桩底部地基较好,同时在分层回填施工结束后一段时间的场地自沉降,桩土复合层底面以下土的沉降量S2不考虑,本工程仅考虑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平均压缩变形S1。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公式11.2.9-1,桩土复合层的压缩变形S1可按下式进行计算:S1=(Pz+Pz1)l/(2Esp)。再根据公式计算出桩土复合体变形模量和桩身水泥土变形模量。最终看出经过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变形模量Esp比未处理回填土压缩模量ES是否有所提高,若有所提高则满足基础沉降量的规范要求。

四、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前已清除地上及地下的障碍物,回填分层压实;搅拌桩施工严格遵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

2、试桩及桩位误差:试桩3根;桩位水平成桩误差不超过50mm,垂直度偏斜不超过1.0%H。

3、通过整袋水泥数量控制水泥用量,保证水泥掺入比。

4、对于部分搅拌下沉困难桩位,采用适量冲水,同时放慢提升速率。

5、施工记录设有专人负责,深度记录偏差不得大于5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2秒。

五、结束语

从设计、施工到现场情况,本场地采用深层搅拌法进行回填土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是成功的。经深层搅拌桩法(水泥浆搅拌)加固处理的地基,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弹性模量均较天然地基有显著提高,场地沉降量减小明显。深层搅拌法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有着良好的加固效果,以及较好的经济效益,希望为以后进一步的推广及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顾晓鲁,钱鸿缙,刘惠珊,汪时编.《地基与基础》第三版,2003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文2

【关键词】不良地基;异常地基;地基处理;施工工艺。

1.地基的定义与不良地基的种类

1.1地基的定义及种类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

1.2不良地基的种类

地基土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地基施工,不良地基土的种类较多,主要有杂填土、软黏土、冲填土、饱和松散的砂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季节性冻土、含有机制土、泥炭土以及山区地基土等。

2.不良地基土质分类

2.1膨胀土地基

膨胀土是由亲水性强的粘土矿物成分组成的,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性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尽量采用对地基变形不敏感的结构形式,选用适宜的基础形式,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压力。最后,还可以采用地基处理方式减小或消除地基胀缩对建筑物的危害等等。

2.2软土地基

软弱土地基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质土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也称软弱地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机械压实法、强夯法、换土垫层法、预压固结法、挤密法、振冲法、化学加固法等。

2.3多年冻土

冻土是指温度摄氏零度以下且含有冰的土。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及西部高山区,冻深在2.0m以上,有的可达几十米。季节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其冻结深度随

气候条件而不同,一般为0.5~2.0m。

2.4岩溶与土洞

地表岩溶有溶槽、石芽、漏斗等,造成基岩面起伏较大,并且在凹面处往往有软土层分布,因而使地基不均匀。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溶洞或土洞等洞穴,当施加附加荷载或振动荷载后,洞顶坍塌,使地基突然下沉。对洞穴顶板稳定性评价可根据洞穴空间是否填满而定。

2.5斜坡岩土体移动情况

在山区建筑中,建筑物经常选在斜坡上或斜坡顶、或斜坡脚或邻近斜坡地区,斜坡的稳定性将会影响建物的地基稳定。斜坡的稳定性是基础选址的关键。工程地质工作应予对斜坡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2.5.1粘性土类斜坡

粘性土类斜坡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粘性土的性质,包括密度、抗剪强度、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活动。还决定于软弱夹层的分布。当有裂隙存在时,裂隙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程度,对斜坡稳定也有影响。

2.5.2碎石类斜坡

碎石类斜坡稳定性取决于碎石粒径的大小和形状,胶结情况和密实程度。在山区碎石类土一般均含有粘性土或粘性土夹层,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粘性土的性质与地下水活动情况。

当粘性土或碎石类土与基岩接触构成斜坡时,其稳定性取决于接触面的形状、坡度的大小、地下水在接触面的活动以及基岩面的风化情况。

2.5.3岩石类斜坡

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结构面的性质及其空间的组合;结构体的性质及其立体形式。

3.不良地基土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3.1换土垫层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回填法来处理。施工时先将基础以下一定深度、宽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换土回填按其材料分为砂地基、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换土垫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常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

3.2振密、挤密法

该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机械、夯锤等,使土的空隙减少,提高其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3.3高压旋喷法

以高压力使混凝土浆喷出,直接切割破坏土体的同时与土拌和并起部分置换作用。凝固后成为拌和桩体,这种桩体与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形成挡土结构或防渗结构。

4.结束语

地基处理是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采用科学合理地基处理方法,有充分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地基处理费用低的特点。中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变化大,差异显著,建筑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经济欠发达,设计可靠度低,如使用大量桩基础工程,必然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施工费用加大,也造成工程费用的浪费,这是国情和财力所不允许的。因此,低廉、快速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

参 考 文 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907-2005);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文3

【关键词】软弱基础;围垦;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围垦工程围区海堤总长为6527m,围区面积为1367hm2,海堤堤基主要由海相沉积的软土地层和冲滩海相沉积的硬土层共同组成,软土地层主要由淤泥或淤泥质粉质粘土构成,而硬土层主要由粉质粘土地、粉土、粘土构成。实践可知,软土层由于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强、灵敏度大等特点,是工程应用中边坡稳定和堤坝压缩变形需要严格进行质量监督的控制层;而硬土层是分布在软土层以下的土层,其含水量为中等,压缩性、可塑性、力学稳定性均比软土层高。因此,软土层的加固处理是本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2、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

由于该工程的海堤堤基全程范围内大多为新近淤积土层,其淤泥厚度平均达5.1m,最厚高达9.4m.由于新近淤积土层综合性能稳定性较差,加大了整个筑堤的施工难度,若在施工过程中不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加载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施工期发生失稳现象,为工程安全高效施工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同时受提前交付的影响,本围垦造地工程整体施工进度紧,施工强度高,这就给海堤地基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在施工前必须结合地质情况,采取实际可行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及相关加载控制措施,保障工程安全稳定的高效施工。

2.1考虑因素

2.1.1海堤工程安全 围垦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围海造地,其工程的关键项目是修建具有防汛功能的围海大堤。若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当将对海堤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因此,在制定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时,海堤安全是制定其他任何处理方案的基础,是整个工程具有高效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条件。

2.1.2地基处理效果 围垦工程中的海堤是在软土土质的海滩上修建较高的防汛挡水坝,堤坝如此大的荷载直接或间接作用在地基软土层中的附加应力相当大,而且整个衰减过程比较缓慢,需要的压缩厚度较大,故浅层的地基加固对减少海堤由于自重导致沉降的作用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制定处理方案时,必须考虑其所能达到的效果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1.3施工时间 围垦工程由于涉及防汛问题,时间要求严格,时间性强。若地基处理方案采取不当,将导致工程施工不能在汛前完成计划的施工项目,其在强大的海潮等冲击破坏力作用下,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2.1.4工程总体造价控制 在制定地基处理方案时,除了要满足工程施工安全、省时、有效性等功能需求外,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工程总体造价控制,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企业追求的整体目标。因此,所制定的海堤地基处理方案中必须满足安全、省时、有效、快捷、经济实惠等要求。

2.2处理方法

2.2.1换填

换填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是利用土质性能较好的土体将具有软弱性能的土体置换掉。在围垦工程中,由于滩涂的淤泥面较宽,淤泥量较大,要进行大面积的淤泥置换,不仅整个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且还违背滩涂软基处理促淤的目的。

2.2.2打桩注浆加固手段

打桩注浆软土地基加固手段是通过打桩、注浆等技术手段对海堤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重构地基的内部力学结构分布、提高其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压密注浆或水泥土搅拌等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对浅层地基处理较为有效,而对软土层较厚的淤泥土处理效果较差,同时打桩加固手段虽然对深层地基有很好的加固作用,但由于桩体原材料及打桩过程需要巨大的造价成本,就本工程的实际特性来看,违背了前面的经济实惠原则。

2.2.3增加土方

增加土方是水利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对海堤平台加宽,并在海堤与促淤坝间设置相应的镇压层来提高海堤的综合稳定性能。但此方法更加适合于淤泥层比较浅的地基工程,对于淤泥较厚的地基,由于其施工后海堤的沉降量及差异沉降度均较大,其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

2.2.4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

通过在软土层中按照一定排列方式插入塑料排水板,从而有效缩短软土层的排水路径,加快软土地基的固结速度,有效减少施工后的海堤沉降量。竖向塑料排水板的制造是根据相关规范的模板进行加工获得,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容易控制,制造成本较低,可大大降低海堤软土地基处理的综合成本。同时施工过程中在软土地基中插入的竖向塑料排水板,结构十分均匀,不会出现排水堵塞等不利情况,加上断面较小,所需要的打入设备机械较轻,对海堤地基的扰动较小,能够有效保持软土地基原始构筑特性,提高软土地基综合处理效率。综上所述,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工况特性,海堤软土基础处理采用竖向塑料排水板与碎石垫层相结合的处理方法,软土基础的设计断面从下到上分别为:3T的土工布1层、1m厚的碎石垫层、6T的土工布1层及石料堆压填筑层4个主要断面。

3、竖向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前面所述的施工工艺流程,并采取逐层逐项施工质量控制原则,保证竖向塑料排水板施工具有良好质量水平。

3.1下层3T的土工布铺设 下层3T的土工布层是整个排水板施工的重要保证基础,通常采用人工手动铺设,碎石袋镇压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滩涂表面相当平滑,在潮水反复涨落冲击过程中,容易造成土工布发生平面滑动,造成下层土工布搭接偏差较大,不能满足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工程中常采取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系统控制,即采用在下层土工布上敷设相应的碎石袋进行镇压,控制其在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为了防止其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变化,可在土工布搭接处采用毛竹垂直插入软土地基中进行位移质量控制。

3.2厚的碎石垫层铺设 在围垦工程中,碎石垫层作为塑料排水板重要的透水层,在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垫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同时为保证排水板的综合效率,作为排水板插入软土层的找平层,需要对滩涂面局部的坑凹面进行局部人工平整,保证排水板敷设的综合质量水平。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因垫层铺设后涂面发生沉降,影响排水板插入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前应制作多个钢筋框架,其高度应与设计的碎石垫层厚度相同,这样就可以以平整后的钢筋框架高度作为碎石层敷设高度的基准面。若两者等高,则说明敷设厚度满足要求,否则需要根据具体特性进行重新敷设或补铺工序。

3.3竖向塑料排水板定位 在竖向塑料排水板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滩涂面的实际情况按照设计要求计算绘制出准确的布桩图,并根据布桩图在已经敷设好的碎石垫层上通过相应的放样措施定出具体的桩位。通常可以采用15cm长的直径18mm钢筋作为定桩件插在桩位上,并在钢筋顶部用红油漆抹红做鲜明的排水板定位桩标识。

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实际作用。然而,作为水利工程的核心基础,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的作用极其重要,我们有责任保证水利工程地基基础的质量以及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1、水利工程地基概况

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在断层带或者是在软弱夹层的结构面上进行施工的,面对这样的环境,土层的抗滑能力和稳定性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设计值,同时还要保证上部构筑物在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避免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出现剪切破坏的情况,防止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工程事故;还有很多的水利工程的施工是要在土层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的,面对这样的环境,水利工程地基的基础强度存在着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构筑物在承受外力作用下可能会出现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2、水利工程地基和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我国水利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然而经过多年来广大岩土工程人员的辛苦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水利工程施工前地质勘测不规范,设计不标准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对此进行一系列的勘测,要对当地的地质进行测量,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具体的了解,还要对当地的地形进行勘测,在对各种信息整合之后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比对从而得出水利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最优方案。然而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却忽视了前期本该严格仔细的施工工作。他们对原有资料大都简单地进行分析和整合,缺乏实际的最新的资料,以致最后得到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存在众多不规范和不标准的地方。一旦这些施工方案被实际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就会对工程的施工造成极大的不利,不但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还会对水利工程地基基础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2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施工不规范

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在进行地基和基础处理时,还有很多施工过程不规范的情况存在,比如: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资质条件不符合要求,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落后,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润与工期进度,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不能针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使得一些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差强人意,最终引发整个水利工程发生严重的质量或安全事故。

2.3没有一套完善的施工监管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监管体系是指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对施工者进行的监督管理的系统。目前,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建设中都缺少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其中很多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缺乏对水利工程的基本了解,这样的工程施工监管队伍怎么去监督工程的实施更有甚者连监管都没有。水利工程地基基础这个核心如果得不到有力的监管,那么后续的一切关于水利工程的实施可能都是无用的,即使水利工程方案最终得到实施,其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存在巨大的隐忧。

2.4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方案选择不合理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处理方案都有其对应的适用范围。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淤泥、填土、湿陷性黄土、高压缩性土等软弱或不均匀的地基,但是由于先期的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没有做到位,或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导致很多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的处理效果不佳,不仅是对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能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工期和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

3、水利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处理技术

3.1水利工程中平面地基基础处理

所谓水利工程平面地基基础处理,就是将水漫灌于地基基础表面,使得土体达到饱和状态后,土体间毛细力逐渐消失,并在自重作用下缓缓下沉,从而重组土体颗粒的配比。跟泥沙沉淀原理相同,这个过程同样也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为了能够防止水利工程上层地基的粗化,影响其密度,在沙砾卵石地基中,需在水利工程地基表层及时补充相应粒径的沙粒和卵石。待到灌水处理完毕,要对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再次进行夯实,从而可以使水利工程地基基础的密实度得到保证。

3.2水利工程中坡面地基基础处理

与上述的水利工程平面地基基础处理相比,水利工程中的坡面地基基础的地貌基础特征不同,因此以上所述的水漫灌注的方法对坡面地基基础处理来说是难以实行的。一般情况下,对于水利工程中坡面地基基础来说,常通会在坡面一定高程处开挖渗水沟,并将水灌入水沟,以达到使地基基础土体饱和后在自重作用下下沉密实的效果。于此同时,在开挖渗水沟的过程中,对水利工程中的坡面基础土体的稳定性会造成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为能够减少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该尽量减少渗水沟的断面尺寸。

3.3换填垫层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当工程基础下部持力层为软土或湿陷性土层时,常采用换填法来对此进行地基基础的处理,即将水利工程地基基础下部的软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或膨胀土等的一部分或全部挖掉,然后换填密度或水稳性好的灰土、砂石、矿渣等材料,然后分层夯实或碾压使其密实,从而用来提高水利工程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变形量。

3.4振冲法

振冲法是利用振动和水冲对土体进行加固,通过石块、砂砾组成的主体,与地基土形成复合地基,来共同承受水利工程上部结构荷载。振冲法特别适用于砂土地基,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一些粘性土地基中也开始应用。

3.5强夯法

在进行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时,利用强夯法是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和震动液化性。它是利用夯锤自由落下的巨大冲击能、冲击波对地基土进行反复夯击的工作。

4、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各项技术也处于日新月异,迅速创新完善的过程中,水利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处理水平同样得到了快速提高,从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改进和创新,但随着水利工程施工要求的提高和施工难度的不断加大,我们仍需不断革新水利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和国外相比,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地质较为复杂的水利工程来说,就要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重视对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开发;同时要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科学的水利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工艺,确保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地基基础以上的建筑物能够安全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地基建设工作要想取得发展,就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解答,做到因地制宜。详细一点就是在了解施工各方面的情况之下,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水利工程地基的施工,当然这个过程中要对自己的目标十分明确,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提供思想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文5

关键词:CFG桩 市政道路 软基 应用

中图分类号: 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CFG桩施工技术概述

CFG桩具有较高的桩身强度,能承受较大份额的上部荷载,以往的加固经验表明,CFG桩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加固前可提高2~3倍甚至更高,

CFG桩地基处理采用如下施工工艺:测量放线钻机就位取土成孔填筑混凝土至基础设计底标高基槽开挖至褥垫层底标高检测铺设褥垫层下一道工序施工。

1.1测量放线:施工测量放线是在清理平整好的建筑场地内,首先将建筑物的轴线轮廓测放到拟建场地内,并测放出各基础轴线(该部分工作由土建单位完成),根据设计的CFG桩布桩图中,各桩和各轴线之间的相对关系,将各桩的位置测放到基础平面上。

1.2取土成孔:将成桩机械移动就位,以取土器对准桩位逐层取土至设计标高。

1.3填筑混凝土拌和料:达到地基处理深度后,向孔中填入混凝土拌和料,分层振捣密实,通过控制重锤高度和锤击数来控制CFG桩桩体混凝土的密实度。

1.4建筑地基CFG桩施工完成后,整平场地,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清理桩头等)。待其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按有关规范)后,进行复合地基的检测——载荷试验。

1.5在表面铺设一层300mm厚的级配良好的碎石,碾压密实,压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比不得大于0.90(该部分工作由土建单位完成)。

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与地质资料有出入或与方案设计不符的地方,须及时通知各方,进行方案调整,以保证地基加固处理达到设计效果。

2 工程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道路全长5.8km,设计为4 车道,路基顶宽为24.5m,此段工程地质属剥蚀低山丘陵地,地形起伏大,发育冲沟洼地,冲洪积物为灰色、淡黄色淤泥质粘土,局部砾粘土,可塑—软塑状。软土厚度6~12m 不等。该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低强度、沉降大、稳定性差的特点。该场地附近以前工程现场的CFG桩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250~300kPa,单桩承载力亦可达180~200kN,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由于CFG桩本身具有良好的排水作用,可使施工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沿桩体排出。既该方案从技术的可行性、当地工程常用的方法及经验和工程的可靠性都是满足设计要求的,考虑采用CFG 桩进行处理。

2.2施工工艺

2.2.1CFG桩钻机就位后,应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

2.2.2混合料搅拌。混合料搅拌要求按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要求准确,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min。混合料加水量和坍落度,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在泵送前混凝土泵料斗应备好熟料。

2.2.3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一般应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否则较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在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孔深的依据。当动力头底面达到标记处桩长即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还需考虑施工工作面的标高差异,作相应增减。

2.2.4灌注及拔管。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心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成桩的提拔速度宜控制在2~3m/min,成桩过程宜连续进行,应避免因后台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灌注成桩完成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进行保护。施工中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2.2.5移机。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施工时由于CFG桩的土较多,经常将临近的桩位覆盖,有时还会因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2.2.6清土及切桩头。在CFG桩灌注完毕后,将桩间土及桩头混合料同时清除,即采用软截除的办法进行桩头的处理。桩头的处理采用小型切割机进行切除。

2.3计算及设计情况

本段里程为K12+700~+820 段,设计为高填路基通过,填土高度约为13~17m。软土厚度6~12m 不等,该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低强度、沉降大、稳定性差的特点,为保证此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和控制运营期的沉降,考虑采用CFG 桩进行处理。设计CFG 桩直径0.4m,间距1.2m 梅花型布置,桩顶铺设0.5m 厚碎石垫层,铺一层土工格栅,设计的软基处理纵断面图如图1。计算所采用的地层参数如表2。

计算得到:图2 中单桩复合地基置换率m=0.087,承载力fspk=256kPa。

2.4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情况

本次现场试验采用静力载荷试验,在CFG 桩施工完成1 个月后进行现场试验,试验分两次进行,试验1对天然地基进行静力载荷试验;试验2 对单桩CFG 桩复合地基进行静力载荷试验。试验情况如表3。

图2、图3 为单桩复合地基布置示意图和天然地基、复合地基试验的P-S 曲线。

图3 为1.2×1.2m 载荷板天然地基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软土地段的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比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提高了8 倍多,说明在软土地基中,CFG 桩复合地基加固后可以大幅提高承载力。

2.5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的比较

通过以上的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K12+700~+820 段CFG 桩处理地基设计能满足要求,CFG 桩处理地基能使软弱地基承载力大幅提高,原软土地段的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80kPa,经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后能使地基承载力达到680kPa,比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提高了8 倍多,可以很好的用来处理高填方路段的软基,取得较好效果。

(2) 利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公式计算得到的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56kPa,而试验结果得到的值为680kPa,则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值偏小,因为桩基处理有个安全系数,但由于CFG 桩为采用群桩处理路基,仍然可以考虑将CFG 桩承载力设计值适当提高,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3) 根据试验结果,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680kPa 时所导致的地基沉降量只有3.7cm,说明经过CFG 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软基沉降量小。

2.6质量检测及处理效果

2.6.1质量检测的方式

(1)桩间土采用标贯试验、静力触探、轻便触探等手段进行加固前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2)桩体进行静载荷试验;

(3)复合地基进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2.6.2处理效果及分析

处理工程从建设开始,连续观测历时14个月,施工期间每7d沉降观测1次,最终沉降量最大为65.4mm,与设计估算结果吻合度较高。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对高层建筑地基进行处理,在荷载及沉降变形等各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3 .结语

随着我国市政道路和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CFG 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和高速铁路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以上对CFG 桩复合地基、天然地基的试验结果和利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 CFG 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效果较好,承载力提高幅度大。(2) CFG 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的沉降量较小。(3) CFG 桩复合地基如用在市政道路路基的处理上,设计中可以适当提高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值。

目前在市政道路地基处理中应用CFG 桩复合地基时,没有相应的公路设计规范,设计计算的依据采用的仍然是房屋建筑中《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相关公式,因一般房屋建筑对地基的工后沉降要求是不大于5cm,而市政道路一般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是不大于30cm,显然要求差别巨大,因此,如果采用房建的公式来计算设计市政道路的CFG 桩复合地基,就会偏于保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在以后的施工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阎明礼,张东刚.CFG 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 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3] DBJ 15-31-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地基处理施工规范范文6

[关键词]填方区 地基处理形式 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172-01

前言

选择建筑填方区的地基处理形式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振冲加固、灰土挤密桩法、强夯法、桩基础等,众所周知,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不管采用什么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都是备受重视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地基处理的经济性也在考虑范围中。

1 工程概况

国电建投内蒙古有限公司布连电厂一期工程拟建3座相同的干灰库,并排布置,每座灰库的内径为12m,库顶高26m,存灰段高度14m,有效容量1500m3,每个灰库的灰重12000KN,另加排灰设备、除灰管道、风选设备、气化设备、气化板等约600KN。因全厂的±0.000标高相对于厂区绝对标高1355.30,灰库建筑区整平标高为1348.25~1347.84,高差达7.050m~7.460m,属填方区。下面就如何选择该区域地基方案进行论证。

2 干灰库区域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本场地除上层场地平整填方层以下各层土地层岩性以第四系风成粉细砂、细砂、粘性土和碎石土为主,按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分为五层.

3 建筑场地类别及场地地震效应

本扩建场地的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建筑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84g,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本场地的饱和砂土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

4 地下水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厂区内浅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量较少,水位恢复较慢。年变幅在两米。灰库区域地下水位埋深为2.90m~3.60m,水位标高为1344.94~1344.65m。

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5 冻土深度

厂区最大冻土深度:2.10m。

6 地基方案选择

6.1 拟采用的两种可行的地基方案

方案一:采用天然地基。

由于上层厚度7m左右填土不能用做天然地基持力层,①层粉细砂属风积而成,呈松散状态,强度较低,亦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所以基础埋深须做到-10m,利用②层土作为天然基础持力层。:

方案二: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方案。此方案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基础埋深按-6.5m考虑,以①层粉细砂为复合土层。

6.2两种地基方案承载力计算如下:

方案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座在第②层细砂土层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所给出的公式进行深度修正后承载力375kPa

灰库基础埋深-10m,采用筏板基础,底板面积:560m2,经计算基础底面压力为354.30kPa。小于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fa=375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方案二: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方案。基础埋深-6.500m,采用筏板基础,底板面积:560m2。经计算基础底面压力为319.9kPa。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的机理是振冲施工时,一方面通过振冲器借助自重、水平激振力和高压水冲使泥浆排出孔外,形成大于振冲器直径的桩孔,再向孔内灌入砂石料,在振冲器的作用下,形成大直径高密度桩体,另一方面由于水冲振动使砂土处于饱和状态,在振冲器强烈的振动下产生液化并重新排列罗致,在桩孔中加入粗骨料后,被振冲器挤入周围土层中,使砂土的密度增加,空隙率降低,土的内摩擦角和干密度增大,同时,振冲碎石桩是良好的排水减压通道,有效地消散超孔隙水压力,消除砂土液化,从面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载力。通过桩体与桩间土体的共同作用,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幅提高。

结合本工程地层情况,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7.2.8条,根据公式:fspk=mfpk+(1-m)fsk m=d2/de2

式中:fspk―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pk―桩体承载力特征值,宜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

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宜按当地经验取,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m―桩土面积置换率

d―桩身平均直径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S为桩间距

计算如下:

经振冲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120kPa,

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pk=400KPa(同厂区脱硫建筑载荷实验值)

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250KPa

振冲碎石桩桩体到达下卧基岩,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7.2.8条,此时需要的桩体面积置换率为:

m=(fspk-fsk)/(fpk-fsk)=(250-120)/(400-120)=0.464

选用55KW振冲器振冲形成的桩体直径可达600~1000mm,桩径按900mm设计计算,桩体截面积Ap=3.14d2/4=0.636m2,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

A=AP/m=0.636/0.464=1.37(m2)

A=3.14de2/4 de=1.32m

等边三角形布桩:S=de/1.05=1.258m

选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桩,计算为s=1.258m,实际取桩间距s=1.300m,,则实际面积置换虑为m=0.465。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验算:

fspk=mfpk+(1-m)fsk=250.2kPa>250kPa,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所给出的公式进行深度修正:

fa=fak+ηdγm(d-0.5)=250.2+1x18x6=358.2(kPa)

计算结论:Fk=319.9kPa

振冲处理深度的确定:制桩时桩端应到达细砂、粉质粘土含砂砾④-1、圆砾④-2、泥质砂岩⑤层。根据现行地基处理规范,桩长不宜小于4.0m,根据灰库区域地质剖面确定本区域桩长取6.0m。振冲碎石桩处理范围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条件确定。设计碎石桩满堂布置,基础外边缘扩大一排桩。

褥垫层:振冲施工完成后,根据现行有关规定,清除表面泥浆,对场地进行整平,然后铺设一层厚度约50cm的砂卵石垫层,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夯实。

6.3 两种地基方案技术比较结论:

采用天然地基方案:优点是施工简便,施工质量宜保证。缺点是基础埋深较深-10.000m,基坑需开挖约10.000m到持力层②层土,基坑开挖工程量较大,且上层砂土层自然放坡比较困难,需采取一定措施保证基坑稳定。基础浇筑完后回填土较深约7.300m,回填质量不易保证,基础混凝土用量加大。

采用振冲碎石桩符合地基方案:优点是基础埋深较浅-6.500m,沉降小,基坑开挖工程量小,基础浇筑完后回填土量小,回填深度约4.200m.缺点:因①层土为粉细砂层,成孔效果不容易保证,基坑开挖后再施工碎石桩,施工周期较长,当地施工用水有一定困难,其施工对周围已经施工的建筑物基础(如烟囱基础等)有影响。

6.4 两种地基方案经济比较(表1)

从以上两种方案比较看:振冲碎石桩虽然也能满足使用要求,基坑开挖量相对较小,但造价较高,同时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用水量较大;天然地基方案,虽然基础沉降量比复合地基方案较大,但经计算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天然地基开挖相对较深,但施工周期较短,综合造价相对较低,因此经综合比较及与现场施工单位配合,推荐采用天然地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