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
无论是进行社会问题研究还是进行市场需求的统计分析研究,运用的最为普遍的是抽样调查。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可以分为两类,即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抽样调查是概率抽样。因此,现代的抽样调查是指概率抽样,其定义为: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的非全面调查方法。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来推断总体。抽样调查按抽样的组织形式划分,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SPS抽样)。(2)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SYS抽样)。(3)类型抽样(也叫分层抽样,STR抽样)。(4)整群抽样(又称集团抽样)。(5)多阶抽样(又称多级抽样)。(6)二重抽样(又称两相抽样)。(7)比率抽样(PPS抽样)。
抽样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确定样本框难度大。2.被调查者不配合。3.调查者素质较低,能力差。4.问卷调查表设计不合理。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技巧:(1)健全调查网络,建立稳固的调查队伍提升调查员的业务素质,这是减少调查误差的关键。(2)宣传统计法律,打消被调查者的心理顾虑,这是取得准确调查数据的基础。(3)采用迂回访谈,经常换位思考,消除防范心理,从而获得准确数据。(4)科学判断评估。抽样调查除了本身存在的抽样误差外,还存在调查误差。因此对调查数据质量进行科学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大部分的抽样调查,都会遇到随机抽样误差以外的误差,这些误差会导致产生偏差,使得置信叙述没有意义。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涵盖不全,即在选样本过程中,如果总体当中的有些部分,根本未被纳入选择范围,这时就发生了涵盖不全的问题,即使从该总体中随机抽样,所得结果还是有偏的;无回应,即无法得到已经被选入样本的个体的资料,最常发生无回应的原因,是联络不上受访对象或者受访对象拒绝回答。一项抽样调查中所宣称的误差界限只包括随机抽样误差。涵盖不全、无回应以及其他实际困难也会造成较大的偏差,但是误差界限并没有包含这些项目在内。从而,我们应尽可能减少这方面造成的偏差。好的技巧都有减少误差的作用。
当调查的问题比较敏感时,被调查者一般不愿意回答,或者即使同意回答但是却做出虚假的答复,这都会造成无回应的发生。例如涉及“你是否赌博”,“曾经是否作弊”,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的问题,有过如此经历的人是不愿意承认的。
我们以调查体育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所占的比例为例,为了得到实际的值,调查人员让运动员在无人的场所内,从装有黑球和白球的袋子中任意取一球,观察其颜色后放回,并承诺若取得黑球就讲真话,取得白球就讲假话,被调查者只需要在匿名的调查表中选“是”或者“否”即可。其中,袋中黑球和白球的比例分别是p0,q0(p0+q0=1)。
下面的问题是如何得到p值的估计p,p是否p是的无偏估计,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估计,我们的抽样调查方法应该如何改进。
一、p值的估计p
对于任意一名运动员,设事件A1=“回答曾服用兴奋剂”,事件A2=“实际服用兴奋剂”,利用全概率公式得到
p1=P(A1)=P(A1|A2)P(A2)+P(A1|A2)P(A2)
=p0P(A2)+q0P(A2)
=p0P(A2)+q0(1-P(A2))
=q0+(p0-q0)P(A2),
于是,当p0≠q0时,我们有
p=P(A2)=P(A1)-q0p0-q0=p1-q0
p0-q0。
根据概率的统计定义:若是调查了n名运动员,其中有m名运动员回答“是”,则我们用频率来近似概率,便有p1=m/n。从而得到p的估计值p=p1-q0p0-q0。
例: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比例的调查中,设袋中黑球与白球的比例分别是p0=3/1.,q0=7/10,运动员中回答“是”的比例是p1=19/30,从而我们得到p的估计值
p=19/30-7/103/10-7/10=16。
二、p是p的无偏估计
命题1:当p0≠q0时,p的估计p是p的无偏估计。
分析:要得到p是p的无偏估计,只需证明Ep=p,又Ep=Ep1-q0p0-q0,于是只需要求出Ep1即可。
证明:设X1,X2,……,Xn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其中
Xi=1,第i名运动员回答是
0,第i名运动员回答否,i=1,2,3,……,n,
则有
p1=X1+X2+…+Xnn,
且EXi=P(Xi=1)
=P(Xi=1|取到黑球)P(取到黑球)+P(Xi=1|取到白球)P(取到白球)
=pp0+(1-p)q0,
从而有
Ep1=E(X1+X2+…+Xnn)=EXi=pp0+(1-p)q0,
所以
Ep=pp0+(1-p)q0-q0p0-q0=p。
命题2:当p0≠q0时,对于p值的估计p,有pp,a.s. 。
证明:由强大数定律[1],我们有p1EX1 a.s., ,即存在样本空间Ω中的点集Ω0,满足P(Ω0)=0,且limn∞p1=EX1,ω∈Ω\Ω0,从而有
limn∞p1-q0p0-q0=EX1-q0p0-q0=p,ω∈Ω\Ω0或limn∞p=p,ω∈Ω\Ω0,
即pp,a.s.。
几乎必然收敛和依概率收敛这两种收敛性分别对应强大数定律和弱大数定律,强大数定律比弱大数定律要强,从而几乎必然收敛可以推得依概率收敛[2],我们得到下面的结论:
推论:当p0≠q0时,对于p值的估计p,有pPp。
三、如何设计才能减少误差
命题3:当p0≠q0,且|p0-q0|增大时,p的方差Dp减小。
证明: Dp=D(p1-q0p0-q0)=Dp1(p0-q0)2,由命题1的证明过程知
Dp1=DXin=EXi-(EXi)2n=
pp0+(1-p)q0-(pp0+(1-p)q0)2n,
从而有
Dp=Dp1(p0-q0)2=pp0+(1-p)q0-[pp0+(1-p)q0]2n(p0-q0)2
=p(p0-q0)+q0-p2(p0-q0)2-2pq0(p0-q0)-q20n(p0-q0)2
=p(p0-q0)-p2(p0-q0)2+p0q0-2pq0(p0-q0)n(p0-q0)2
=p(p0-q0)2-p2(p0-q0)2+p0q0n(p0-q0)2
=1n[(p-p2)+p0q0(p0-q0)2
]
又p0q0(p0-q0)2=
(p0+q0)2-(p0-q0)24(p0-q0)2=
14(p0-q0)2-14,代入上式得
Dp=1n[(p-p2)+14(p0-q0)2-14]。
由此可见,当|p0-q0|增大时,p的方差Dp减小。
当|p0-q0|增大时,p会更接近p,但是往往也不会为被调查者所接受,无回应还是会发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
首先,用其他人取代不回应的人。因为城市里的不回应率很高,如果用不回应住户附近的其他住户来取代,可以减低偏差。其次,数据搜集完成之后,应该用统计方法给回应加权,以纠正误差来源。如果城市里太多住户没回应,就给城市里有回应的住户加权。如果样本里太多女性,就给男士们加权。加权的确可以修正偏差,但是也会增加变异性。这就需要统计学家们继续研究更多地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贤平,沈崇圣,陈子毅.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51.
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2
(一)失业口径的界定
第一,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用“一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就业和失业界限,这个定额太低了,因此,建议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的1/3来定额,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5天工作制,因此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13或者14小时以内作为失业的标准之一。
第二,放宽年龄上限。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上限应该和国际一样,即65岁及以上者。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同时也具备这个能力。因此
,对于其他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应该统计在内。
(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在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失业统计制度,同时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并注意官方与民间结合。在城镇全面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而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对完全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则采取推测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镇采取住户抽样制,加大抽样比率。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大,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1/1600的抽样比率。但是,1/18238的比率也显得太低,因此,可以考虑实行1/5000的抽样比率,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各地区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样本以达到在本地区也有代表性,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满意的统计结果。
在农村,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失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推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时也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而对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按照推算隐性失业的办法来进行推算或者估计。具体方法见本小节第3点。
另外,虽然我国的失业统计数据是由官方,但这并不排斥官方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譬如,对失业统计理论的研究、对失业调查项目的展开等等,都可以由政府采取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以常住失业人口统计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失业情况。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的目标前,失业统计最好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盲流现象和社会问题。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小区居住时间半年以上(或者居住不满半年,但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而我国进行常住人口登记的调查小区范围是: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地区。以时间期限和地理范围为标准,可以抽取那些管理得比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流动人口的失业统计,以此来推算全部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在计算出常住人口失业率和流动人口失业率后,通过观察二者的高低(具体数字的高低各地区会有所不同),能对本地区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到位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注:公安部治安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实施,全国约有250个城市建成“百城联网工程”,约有6.5亿常住人口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我国的失业统计抽样调查体系将会更准确和完整。到那时,如果能实现不重复登记,那么各个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其权数为该地区的全部失业调查人口占全国失业调查人口的比重。
第三,对“隐性失业”做出补充统计。我国城镇和农村都存在“隐性失业”,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城镇主要是低效劳动,农村则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负数的劳动,因此,对他们的推算或者估计方法有所不同。
在估算城镇隐性失业人口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采用实际有效工时推算。例如,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如果有效工时是制度工时的80%~85%,那么隐性失业人数大约为对3191.1~4254.8万人。而有效工时占制度工时的比重,需要通过模型或者函数测算出来。
对于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者历史时期下,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农业隐性失业。二是抽样调查估算法,即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作为这项调查的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曾用这一方法测算出1994年我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为1.1亿,隐性失业率为25%。三是各种模型推算法。笔者倾向于使用抽样调查估算法,因为这可以作为以后农村失业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的失业统计改革打好基础。
第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
第五,加大调查频率。我国对外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以年计的,这对现实的就业情况没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失业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在调查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更是要求时间上的及时性。但是我国疆土大、人口多,不可能实现一个月对外报告一次的频率。因此建议每季度报告一次,这样能对现实的就业进行比较好的指导。
二、现行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定义中的“工作时间”定额太低
在我国的调查失业定义中,把在调查标准时间前一周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足1小时者均视为失业人口。而国外的情况是:美国规定为在调查周内工作不满15小时,法国规定不满20小时者即为失业,他们的工作时间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甚至达到一半。这样一来,我国的工作时间标准就显得偏低,而且现实生活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一周工作一小时,按照我国目前的工资水平,一个普通人显然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活。
(二)统计范围狭窄
我国目前对外公布的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它以户藉为依据、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是户口与就业等各种社会待遇挂钩的结果,其统计的范围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统计相比要小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我国的失业统计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进行劳动力抽样调查,而事实上,我国人口流动数量巨大,每年光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就有数千万,如果不对这部分人口进行失业统计,那么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政府不能知道流动人口的失业率,对其无法控制;而流动人口本身不能知道自己在本地区是否存在很高的失业率,不能对自己的工作流向有很好的了解,造成了盲流现象和社会的不安定。
第二,没有把乡村人口纳入失业率的统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见表1。
而在我国的从业人员中,乡村人口则占了70%以上的比重,见表2。
占人口总数及从业人员数如此大比重的乡村人口的失业情况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反映,可以说是失业统计的重大缺陷。而我国乡村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失业,只不过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隐蔽性强,因此长期以来没有被重视,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我国的失业统计就能忽视这一点。此外,我国拥有1.3亿左右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注:1996~2000年,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3508、13050、12537、12704、12820万人。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而且数量每年有所变动,这说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也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和失业问题。我国的失业统计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第三,抽样比率太低。我国在城镇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中,只抽取了2.5万人。以2000年城镇人口45594万人(已经剔除了不以户记的军人数250万)计算(注: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94、101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抽样比大约为1/18238,而美国的则为1/1600。可见这个比率太低了。
第四,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僵化。我国的调查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与国际一致,但是登记失业年龄界限却很不合理,仅限定为男16~50岁,女16~45岁,上限连退休年龄都不到(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这一方面使得很多在劳动年龄内(一般是16~65岁)的人都没有包含进去,另一方面,很多超过退休年龄的人仍然具有劳动能力并且有工作要求,他们完全符合失业的定义,但是却没有被包含到失业人口中去。这必然使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和实际值偏离较大。
(三)指标设计不完整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反映“就业不足”和“隐性失业”现象。就业不足的统计定义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即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按此标准,我国就业不足人员是大量存在的,如单位的富余人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等等。就业不足从工作时间上讲是处于就业状态(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但是这种就业并不让人满意,人们仍然有寻找更多工作的意愿,因此失业统计中应该另设指标对此进行反应。
隐性失业的通俗解释是:形式上就业,实际上没有就业。经济学解释就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者负数的就业。这种情况在我国城乡非常普遍。当然,隐性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就业不足人员,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基本相同,只是隐性失业更为严重和隐蔽,因为他的劳动时间也许达到了就业的定义,但是他创造的边际利润却等于零或者为负。对这部分人的测定和统计,显然更为困难,但是完全不反映这个现象绝对是失业统计的不足之处。
第二,在失业指标设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我国的失业统计仅有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指标,然后是根据年龄、性别和失业原因等对失业进行的简单分析的表格,缺乏大量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其他数据,如按产业、地区、失业时间长短等划分的失业数据。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查,由此带来的就业和失业情况究竟如何,对政府制定政策有很大影响;我国地区间发展速度不同,失业水平也是不同的,但是缺少具体数据的支持,这也不利于当地政府进行调控和人们理性选择就业地区;分析失业时间的长短也能判断我国的经济周期等情况,反映了失业和就业的连贯性。但是失业统计体系却缺少这些数据,这使得它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了。
(四)操作性问题
第一,时效性不强。我国失业人口统计资料(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情况)是以年末最后一天的失业人员计算的,不能反映全年的失业情况,部分失去了政策依据的价值。试想,在年末一个失业一年的劳动者和一个失业一周的劳动者怎能同日而语?然而他们被等同的计入了失业人数。
目前主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失业率调查的频率是: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是每月调查五次,英国、法国、德国是每年调查一次(这三个国家的月度失业数据为登记数)。我国显然还存在差距。
第二,登记失业并不完善、严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这样的标准有两个缺陷:一是失业、下岗人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登记,在统计时就难免被遗漏;二是导致了以“登记与否”为依据,而不是根据“劳动事实”来登记失业。例如:部分进行登记的人员可能仍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且工作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比如一小时),如零工、摊贩(事实上的就业者)等却被统计在失业者之中;有的登记失业人员在找到工作以后不去劳动部门消除登记。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4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001,(2).
5叶世芳.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J].统计研究,1998,(3).
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3
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2012版相较2010版教材作了很大的修改,教材的内容随着统计科学的发展、统计工作的改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贴近统计实践活动;教材和学习指导的结构也更加规范,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为了用好新教材,现将新教材与旧版教材不同的地方以及这些变化对教学的影响汇总说明如下。
第一章:总论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表述调整为“总体与个体”。为了让学员好理解,新版教材将总体单位称为个体,对考试而言,需记住总体单位又称为个体。
(二)样本和样本单位。新教材取消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一章,把有关抽样调查的知识分散到一些章节中。在学习中要记住样本的特点。
(三)第三节取消了统计任务的内容。这是为了避免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的内容重复。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第一节在讲解专门调查时,增加了专门调查“大多是一次性调查”,以及其是为了了解“不断出现新问题或新情况”的提法。删除了“专门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的提法。
(二)第二节统计调查的方案。在调查方案的内容里增加了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使调查方案的组成项目由五项变成六项。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一项中增加了“调查空间”的内容,这些变化在学习中是要特别注意的。
(三)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式增加了概率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讲述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做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点。还讲述了概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这些内容对学习和考试都是很重要的,要能够根据实例判断属于哪种抽样方法。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第二节在讲解统计分组时,增加了统计分组的原则有科学性、完整性、互斥性原则。在统计分组的方法中详细解释了如何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这些内容是应重点学习的。
(二)取消了旧版教材中“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一节,这一节原本就没有作为学习要求和考试要求,删除它对学习和考试没有影响。
第四章:统计指标
(一)第一节在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中取消了统计指标的六个构成要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原来也不是学习重点。
(二)第四节取消了对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讲解。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是旧版教材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删除这部分内容则相应减少了学习的难点,也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第五章:时间序列
(一)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在时点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没有划分连续时点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的区别,也没有划分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的区别,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简单了,但这部分仍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二)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旧版教材都是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次方;这本新教材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1次方,这种讲法虽然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要注意其逻辑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要给予特别的注意。
第六章:统计指数
在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中,增加了采购经理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把最常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放在第八章。这部分内容不是学习的重点,一般了解即可。
第七章:统计报告
新版教材删除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和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的内容,将统计报告由一节扩展为一章。重点讲述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流程。学员按学习指导书上的习题温习即可。
第八章: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一)第一节将旧版书中统计报表制度的一章压缩为一节,结构一样,内容精练了。应重点学习。
(二)第二节将旧版书的统计单位一章压缩为一节,并根据统计工作的变化增加了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的内容。应重点学习。
(三)第三节企业一套表是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学习企业一套表的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内容。重点掌握企业一套表的统计范围。
(四)第四节是主要统计指标。这一节讲述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十二项宏观经济中常用的重要指标,讲述了每一项指标的定义、统计方法、资料来源和数据公布等内容。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学习和考试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基层统计工作者,对这些宏观指标很陌生,不太好学懂和掌握。以学习指导书上涉及到的内容为范围即可。
第九章:统计标准
这一章的结构和内容与旧版教材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上根据统计实际情况的变化作了较细致的补充。这一章的内容中,应重点掌握各种分类的依据。
第十章: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一)第二节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根据统计实际工作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定义、口径、计算的依据作了重大调整,从“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转变为“谁用工谁统计”。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劳务派遣人员、非全日制人员和平均人数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还要注意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所包含的内容。
(二)第三节财务统计。这一节的内容按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了较大的修改。学习中要注意掌握会计各要素包括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第四节生产活动统计。这一节是基层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产值指标。学习中要掌握增加值的三种计算方法,要记住公式能完成计算题。还要掌握农业总产值“产品法”计算原则和包括的内容;掌握工业总产值“工厂法”计算原则及包含的内容。
最后请注意:2012年新版教材和旧版相比,下篇的章节虽然减少了,但可考的内容反而增加了,在考试内容上,上篇和下篇各自所占的比例不会相差过大。
编者按:2012年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部分,其考试大纲及教材与往年相比有了新的变化。为了便于广大考生备考,本刊特邀多年从事统计从业资格及统计职称考试辅导工作的陈龙教授,围绕新版教材的变化进行一一讲解。
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2012版相较2010版教材作了很大的修改,教材的内容随着统计科学的发展、统计工作的改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更贴近统计实践活动;教材和学习指导的结构也更加规范,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为了用好新教材,现将新教材与旧版教材不同的地方以及这些变化对教学的影响汇总说明如下。
第一章:总论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表述调整为“总体与个体”。为了让学员好理解,新版教材将总体单位称为个体,对考试而言,需记住总体单位又称为个体。
(二)样本和样本单位。新教材取消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一章,把有关抽样调查的知识分散到一些章节中。在学习中要记住样本的特点。
(三)第三节取消了统计任务的内容。这是为了避免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的内容重复。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第一节在讲解专门调查时,增加了专门调查“大多是一次性调查”,以及其是为了了解“不断出现新问题或新情况”的提法。删除了“专门调查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的提法。
(二)第二节统计调查的方案。在调查方案的内容里增加了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使调查方案的组成项目由五项变成六项。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一项中增加了“调查空间”的内容,这些变化在学习中是要特别注意的。
(三)第三节统计调查的方式增加了概率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讲述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做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点。还讲述了概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这些内容对学习和考试都是很重要的,要能够根据实例判断属于哪种抽样方法。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第二节在讲解统计分组时,增加了统计分组的原则有科学性、完整性、互斥性原则。在统计分组的方法中详细解释了如何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这些内容是应重点学习的。
(二)取消了旧版教材中“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汇总与质量控制”一节,这一节原本就没有作为学习要求和考试要求,删除它对学习和考试没有影响。
第四章:统计指标
(一)第一节在统计指标的相关概念中取消了统计指标的六个构成要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原来也不是学习重点。
(二)第四节取消了对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讲解。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是旧版教材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删除这部分内容则相应减少了学习的难点,也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第五章:时间序列
(一)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在时点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没有划分连续时点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的区别,也没有划分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的区别,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简单了,但这部分仍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二)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旧版教材都是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次方;这本新教材将基期设为:用除以再开n-1次方,这种讲法虽然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要注意其逻辑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要给予特别的注意。
第六章:统计指数
在第四节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数中,增加了采购经理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把最常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放在第八章。这部分内容不是学习的重点,一般了解即可。
第七章:统计报告
新版教材删除了抽样调查基础知识和统计分析基础知识的内容,将统计报告由一节扩展为一章。重点讲述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流程。学员按学习指导书上的习题温习即可。
第八章:统计实务基本概念
(一)第一节将旧版书中统计报表制度的一章压缩为一节,结构一样,内容精练了。应重点学习。
(二)第二节将旧版书的统计单位一章压缩为一节,并根据统计工作的变化增加了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的内容。应重点学习。
(三)第三节企业一套表是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学习企业一套表的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内容。重点掌握企业一套表的统计范围。
(四)第四节是主要统计指标。这一节讲述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产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十二项宏观经济中常用的重要指标,讲述了每一项指标的定义、统计方法、资料来源和数据公布等内容。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学习和考试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基层统计工作者,对这些宏观指标很陌生,不太好学懂和掌握。以学习指导书上涉及到的内容为范围即可。
第九章:统计标准
这一章的结构和内容与旧版教材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上根据统计实际情况的变化作了较细致的补充。这一章的内容中,应重点掌握各种分类的依据。
第十章:企业主要统计报表
(一)第二节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根据统计实际工作的变化,对从业人员的定义、口径、计算的依据作了重大调整,从“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转变为“谁用工谁统计”。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劳务派遣人员、非全日制人员和平均人数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还要注意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所包含的内容。
(二)第三节财务统计。这一节的内容按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了较大的修改。学习中要注意掌握会计各要素包括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第四节生产活动统计。这一节是基层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产值指标。学习中要掌握增加值的三种计算方法,要记住公式能完成计算题。还要掌握农业总产值“产品法”计算原则和包括的内容;掌握工业总产值“工厂法”计算原则及包含的内容。
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4
【摘要】 目的 了解甘孜高原农牧区高血压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参加甘孜州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的一个农牧点共300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抽样调查,按随机,年龄组和性别分层抽样方法选择1000人进行随放复查。结果(1)实际调查802人,应答率为82%。(2)确诊高血压206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22人,,高血压患病率25.69%。(3)高血压知晓率16.32%,治疗率10.47%,高血压有效控制率4.24%。结论高血压农牧民群体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有效治疗率更低,其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甘孜高原农牧区高血压防治问题严重,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血压 抽样调查 高原农牧区 危险因素
文章编号:1008-6919(2006)07-0090-02
中图分类号:RR541.3
文献标识码:A
甘孜州地处康藏高原,是国内高血压高发病地区之一。由于城乡差别及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认识不足,农牧区的高血压防治问题尤其应当重视。本文总结了甘孜高原农牧区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抽样调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人群为1991年参加甘孜州高血压抽样调查的一个农牧区点,共3000人。1991年基线调查时年龄为30-70岁。2005年按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000人,男女比例为1:1,每10岁(40~、50~、60~、60-70)为1个年龄组,入选对象集中进行随访复查,对没有应答的对象进行入户调查。
1.2 随访复查内容
1.2.1 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统一编制调查表。调查内容:(1)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方式、婚姻、职业、居住地。(2)血压相关情况:是否知晓自己的血压。如有高血压是哪年发现,是否定期测量,有无治疗,用药情况,近期有无用降压药,血压控制是否理想并询问与高血压相关症状。(3)饮食习惯:包括主食及副食,有无抽血检查血脂,如有高血脂有无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有无调脂治疗,用药情况,近期复查血脂报告。(4)运动量调查:主要劳动强度,休息时间等。(5)吸烟情况:本人有无吸烟,家人吸烟情况。(6)饮酒情况:有无饮酒,酒量、种类、饮酒时间。(7)糖尿病史:有无口干、多尿症状。(8)心血管病:是否有胸闷、心悸、胸痛症状、有无就医和心电图检查。(9)家庭史及其他病史。
1.2.2 血压测量取坐位右上肢血压测量标准方法测定,共3次取平均值统计。
1.2.3 测体重、身高。
1.2.4 血生化检测,抽取空腹血样4ml,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肌酐、尿素氮。
2.结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有效控制率,根据《血压的定义和分类(WHO/ISH1999年)》的诊断标准进行资料统计[1]。抽样1000人,实际调查802人,应答率为82%,确诊高血压206例,其中男109人,女97人,其中1级高血压31例,2级高血压35例,3级高血压1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22例,高血压患病率25.69%,高血压知晓率情况:高血压知晓率16.32%,治疗率为10.47%,高血压有效控制率4.24%,根据其危险因素的数量与程度,按病人的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低危组105例占50.97%,中危组62例占30.10%,高危组44例占21.36%,极高危5例占2.24%。
2.2 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别计算总人群和高血压患者中的其他危险因素比例(见表1)被调查人群中,以高脂血症最常见,其患病率为202/802,占25.19%,其中高胆固醇血症96例占47.52%,高甘油三脂血症62例,占30.69%,高脂血症女性多于男性(女:男为1.84:1)吸烟者102人,占49.51%。其中,吸烟超过5年者达122人,10年以上者76人。肥胖132人,占64.08%,其中女性肥胖96人,男性肥胖36人,女性是男性的2.67倍。高血压患者中,合并高脂血症者比例为78.21%;吸烟为49.51%,合并肥胖64.08%,合并糖尿病11.88%。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甘孜州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69%,与城镇居民患病率相接近。但知晓率,治疗率及高血压有效控制明显低于全国同龄高血压人群平均水平(知晓率44.7%,治疗率28.2%,控制率8.1%)[2] 调查结果显示了甘孜州基础医疗条件相对薄弱的农牧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检出、评价和治疗三个环节均做得不够。有责任宣传、落实、提高人群的知晓率。
本次调查中,甘孜州农牧区同样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和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聚集。尤为突出的是高血压同时合并有高脂血症者达到78.31%(共158例),其中高胆固醇血症47.52%,高甘油三脂血症30.69%。甘孜州农牧区海拔高度3700~4260米,气候寒冷人群因而长期食用牛羊肉、酥油茶等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抵御严寒,本地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酥油(从牛奶中提取),其所含饱和脂肪酸占57%,据文献报导其中含14个碳原子的豆蔻酸对升高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最大,[3]研究证实,血胆固醇水平和血压间存在正相关性。[4]另外本地人群有饮食习惯偏咸及饮烈性酒过量的餐饮食俗也是上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农牧区聚集的主要原因。因此,指导合理的膳食搭配、改变不良的餐饮食俗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人民出版社第6版2004年12月247页.
2.顾东风、何江、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晓率、治疗和控制情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
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5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模式不同于西方,这与中国的人口政策、生育率下降和迅疾的人口转变关系密切。人口老龄化对现有体制来说,就是需要赡养的人群无论其比例还是规模都扩大了。体制内外的老年公民在快速老龄化的过程中如何分享公共的养老资源,如何避免人口老龄化而导致的老年贫困的加剧已经成为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口的贫困率较高
一般来说,老年人口是贫困率比较高的群体。即便在发达程度如美国这样的国度,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障压力也是十分显然的。据美国社会保障局介绍,目前美国有11%的老年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全国的老年贫困人口将高达50%。对于2/3的美国老年人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退休后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对于1/3的美国老年人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其惟一的生活来源。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美国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生活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预测,再过30年,美国的老龄人口将比现在多出一倍。那时,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将明显缩小,平均2.1名在职人员养活一名退休人员,而目前是平均3.4名。专家估计,如果不进行改革,美国社会保障制度15年后将入不敷出,出现赤字,到2037年,政府将无力支付养老金。
老年贫困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和《2002年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都明确提出国际行动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反老年贫困”,并以消除老年贫困作为最终目标,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到2015年将极度贫困的老年人口比例下降一半。
中国有1/3的老年人口陷于贫困
我国老年群体中存在着大面积的人道主义问题。根据国际粮农组织标准(恩格尔系数超过60为贫困),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年龄在60岁以上)有27.8%处于贫困,农村则高达41.6%。如果考虑到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低,将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标准线定为总人口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那么有4794万老年人口处于贫困的境地,其中城市1161万,农村3633万。而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城乡合计大约有1/3的老年人口经济状况不佳,总数在4200万~4800万之间,其别贫困的大约500万。我国贫困老年人口的特征表现为:高龄、丧偶、疾病困扰、低文化程度、低(无)社会保障、无子女或者儿女贫困、在偏远乡村居住。
2000年12月全国老工委举行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了解我国老年人口贫困状况的机会。根据这次调查,城市老年人月均收入719元,农村153元。城市老年人月均总支出为731.1元,“收入贫困缺口”人均12元;农村老年人月均支出181.5元,“收入贫困缺口”28.5元。
从这次抽样调查中可见,无论城乡,在总体上,老年群体存在着普遍的“收入贫困”问题;农村的贫困缺口、贫困面大于城市;高龄老人的贫困面大于低龄老人。从老年人对经济状况的自我评价情况来看,觉得够用有余的占16.4%,大致够用的占53.3%,有些困难的占24.1%,十分困难的占6.3%。自我评价经济“有些困难”和“十分困难”的老年人中有4278万老年人口的经济状况不佳。
另外,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口存在着很高的“贫困风险”。引入“贫困风险”是为了说明贫困这个概念的弹性,一般来说,有贫困风险的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在贫困陷阱中的老年人口。自我评价“大致够用”意味着很有可能跌入贫困的陷阱。这些人在收入上可能是高于老年贫困线了,但实际上徘徊在贫困陷阱的边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在1997?1998年做了一个“广东省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对广东老年人口造成最大心理压力的是经济问题,他们常常感到贫困的威胁。
防止陷入“人口老龄化深化”的陷阱
对于我国老年贫困问题,民政部、全国老工委、全国助老办公室以及地方上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中国的反贫困政策框架是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贫困老人实行社会救助,减免部分农村贫困老人农业税等。例如,全国妇联有“巾帼助老行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建立了“贫困老年人救助基金会”;我国香港地区的高龄津贴说明了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的关系,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
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增多,如果没有覆及全体老人、有着互相支持功能的退休养老制度、福利养老制度、保险养老制度和救助养老制度,那么未来的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老年结构的女性化、家庭人口的空巢化、生育子女的独子化、成年子女的城市化等力量变迁的叠加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被边缘化、弱势化,从而陷入“人口老龄化深化的陷阱”。在中国,反老年贫困问题长期被忽视。譬如,1994年开始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宣称在2000年的时候,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其中,针对一些脆弱群体,如残疾人、儿童、妇女等都有特殊措施,对老年贫困问题却只字未提。考虑到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有一点要提请注意:现在农村中青年人口未来的养老存在着更大的养老风险,如孩子更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有限的储蓄,等等。如果我们的文化和制度准备不足,陷入老龄化社会的人道主义危机将不是危言耸听。
阅读背景
多元视角理解“贫困”
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智慧教室;初中数学;互动课堂;积极性
日前笔者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智慧课堂”软件,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华丽包装”,像一道饕餮大餐,给学生带来了一堂有趣的、生动的不一样的课堂。所谓“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智慧教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本节课恰如其道的利用“智慧教室”软件,整节课不仅丝毫没有枯燥之感,反倒让人耳目一新,兴致盎然。现摘录课堂片段于各位同行分享:
一、课前“开心一刻”
情境:一天,爸爸叫毛毛去买一篮桔子送给奶奶吃。临出门前,爸爸嘱咐毛毛要买甜一点的桔子。毛毛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毛毛才回到家。 爸爸: “桔子甜吗?” 毛毛: “都很甜。” 爸爸:“你这么肯定?”毛毛递过一个吃过的桔子,兴奋地说:“我每个都尝过啦。”爸爸:“啊!……”此时课堂里响起一片笑声。老师设问:毛毛的做法是什么?学生1:他把每个桔子都尝过了。老师又追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2:我会抽一部分尝一下。
二、设计活动,新授概念
活动一:1.调查我们班级喜欢看“奔跑吧,兄弟”的学生有多少人?2.调查我们学校的学生喜欢看“跑男”的学生数。
学生3:可以叫班主任帮忙,利用一张调查表,就可以收集全校学生的数据,这样就可以统计人数了。在这两个问中,只有同学准确地统计自己班级和全校各班学生喜欢看“跑男”的人数,就可以解决上面两个问题。自然引入到全面调查的定义。教师指出,像这样为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的凋查叫做普查,例如人口普查。
活动二:想一想,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有人设计了下三种调查方法:(1)对全国所有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2)对某一所著名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3)在全国按东、西、南、北、中分片,每个区域各抽3所中学,对这15所中学的全部初中进行视力测试。你认为采用哪一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三、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归纳概括抽样调查的概念。(请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2)请学生例举生活中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例子。
(3)小试牛刀,指出下列调查哪些应作普查,哪些应作抽样调查: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寿命、了解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了解现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活动三:议一议,浙江电视台需要在我区中小学中调查:“奔跑吧,兄弟”的收视率(1)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2)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3)你认为对不同社区、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人所做调查的结果会一样吗?(4)你认为抽样调查选取的对象应具备什么条件才有说服力?你能设计一个合适的抽样调查吗?
学生4:我会在全区不同片区的小学、初中、高中中各抽取一部分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这样调查出来的数据既代表了不同的片区的学校,又代表不同的年龄层次,而且数据也足够多。
活动四: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第三种调查方法:在全国按东、西、南、北、中分片,每个区域各抽3所中学,对这15所中学的全部初中生15000人进行视力测试。请问:我们要考察什么? 从中抽取了什么?抽取的数目是多少?
四、合作学习,学以致用
我市今年约有12000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为了解数学考试成绩,从中取出600份学生的答卷来统计合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问应怎样抽取600份答卷,使所了解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已知有关信息如下:(1) 抽样在卷头拆封前进行(即看不见考生的姓名、所在学校、准考证号码等)(2)每个考场有30名考生,每个考场考生的答卷装订成一叠,包装袋上写有考场编号。(3)参加考试的同一所学校的学生的各个考场连续编号。(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抽样调查的方案。
五、梳理知识,归纳小结
你学会了……发现了……想到了……二个特性:必要性,合理性;三个注意:具体内容、叙述完整、没有单位;四个应用:概念、 设计、综合、探究。
评析:在数学课堂教学改进中,十分强调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指导学生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以一个笑话引出课题,引入新颖自然,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通过几个来自生活的活动设计,步步将本节课的知识融入其中。整堂课结构紧凑,过程流畅,内容务实,高效互动,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辅助,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学习氛围。
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本节课引入新颖,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新的未知领域,从而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把他们被动地接受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发现探究合作式教学法。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在教学中用复杂真实的生活情节呈现问题、营造问题,以问题构筑教学的主题,以主题体现教学的精髓。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互相讨论、学习、探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活化知识、启动思维,由此引发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因问题自然形成教学中合作交流式学习的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他们自主学习体现主体地位,教师则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中,坚持目标问题解决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在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自问过程中,情感体验得以强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