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习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习方案范文1
【关键词】 需求聚焦 生态圈 云管端服务模式
一、引言
新技术快速颠覆各行业生态,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教育=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正在革命我们对教育的认知 。互联网教育已到了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欠缺的只是观念和整合。目前互联网教育产品总体上有两大类,一类是网上讲堂,本质上只是简单的视频观看,缺乏互动,对中小学生帮助不大;另一类是类似 “作业帮”的互动平台,能为中小学生提供问作业、同学圈、名师视频等功能,相对的覆盖用户群和功能点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家长、老师、学校等在其中的角色缺位,使得平台多少成为学生抄袭作业的工具,反而阻碍了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一种能为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各类第三方提供综合服务的,基于完整生态圈的互联网教育学习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帮助广大学生成长,和对自我实现、情感关爱的述求。
二、业务需求和系统定位分析
2.1用户维度:聚焦各类角色需求,构建灵活生态
学生诉求:沟通咨询、在线学习、作业批改、专业认证、就业指导、社交等
家长诉求:辅导子女、状态守护、情感沟通
老师诉求:在线授课、远程帮助、在线支撑、班级状况掌握等
学校诉求:学生状况掌握、学生成绩提高、教育信息化
科研工作者诉求:学研天地、智慧支撑等
政府需求:区域教育状况分析,知识宣传
第三方需求:电商平台、应用植入、用户行为分析等
2.2时间维度: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长态演进
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我们的教育从学前启蒙教育:被动接受;K12教育:主动选择;到高等与职业教育;演化到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一生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而展开,形成一个横向、垂直、时间多维度交织的生态系统。
2.3系统定位
本系统主体是一个综合性教育学习平台,围绕“学习成长”这一核心目标,两端延伸各类互动授课、答疑、作业辅导、批改、专业认证、智慧支撑、状态守护、社交等应用以及教辅材料、器材及专业终端的提供,形成完整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满足用户的多层次述求,借助开放和创新,为用户创造联系情感、传递关爱、协力提升的强大纽带。
三、系统设计方案
3.1总体解决方案
建设“云-管-端”服务模式,聚集巨大用户群体,实施“开放平台”策略,构建“关爱共享移动互联新生态”,如下图所示:
产品建议以免费APP形式出现,提供一个给各类学生、家长、老师等围绕作业、学习乃至思想等进行沟通的社交平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采用积分模式,提高解答的积极性和平台人气(寻求答案扣积分,解答加积分,积分用于升级等级和兑换物品等);平台也将引入在线课程和老师辅导、答疑、家庭教师以及其他专业专业认证培训、考试等,并为各类学生、研究生、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产业人员提供在线知识库等智慧支撑服务。
3.2系统功能设计
产品的功能视图如下:
其中部分重要功能点列举如下:
各类增值应用及个性化服务,拟设置的代表包名:机器人老师、在线教师、名师讲堂、家庭教师(普通版、VIP版)、学霸社区、爱心羁绊、一站顾问等;各类教材、教辅器材的提供,拟设置的代表包名:在线书苑、智慧宝等;大数据服务,拟设置的代表包名:知识连连看、教育大数据等;业务流程外包(教育信息化),拟设置的代表包名: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网上教育局等;智慧支撑,拟设置的代表包名:百宝箱、学研天地、星云搜索等。
3.3系统技术架构及创新点
(1)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先进成熟的技术架构,打造高可靠系统,如下图所示:
本系统基于的基础技术架构如云计算、SOA等都具备分布式、松耦合等技术特征,使得系统具备整体上的高可靠性
(2)技术创新点
洞察、创新的闭环过程
实现“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洞察、创新的闭环过程,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闭环式的需求设别和业务创新,并不断拓展生态圈的范畴。
云管端服务模式
充分服务最广大用户SO(社交化)LO(本地化+位置服务)MO(移动化、泛在化)的应用特征,实现智能终端+网络+巨量应用的云管端服务模式
全维度智能化,构建面向媒体、内容的创新平台
实现对客户价值、体验即时洞察和即时服务定制、推送,实现全维度的智能化和开放:Web 3.0和SOA作为技术基础和底层架构,构成系统的骨骼;智能决策模块是系统的“大脑;大数据系统是系统的“神经系统”,实现“一收一发”;IP+IT”网络是系统的“四肢。
3.4可能的商业模式探讨
系统可对标业界潜在的商业模式,实现良好的商业价值和合理的计划安排,可能的商业模式以及相应可设置的服务套餐名列举如下表:
四、结束语
各个层面的角色对本类系统应有着强烈的诉求,可以吸引巨量用户,而且对教育、提升、情感的重视中外皆然,因此本质上此类系统的用户拓展并不存在太多国界、文化的限制,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圈打造和开放平台的构建,可以便捷接入各类应用资源。相信本类系统有着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2015-2020年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4年
教育学习方案范文2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渗透;方案分析
一、在教师引导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的言行是一面镜子,学生言行的好坏和正确与否,都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纠正来进行规范或者是促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是学生言行的指导者和培养情操的引导人,容易被学生所模仿。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情操、德育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注重自身的言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动文明的言语、富有激情的歌唱、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来引导学生和促进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教师内修品质,外修言行,从自我做起,为人师表,提高修养,成为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潜在的德育教育。
二、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是一门艺术,其内在的很多因素能够影响人的情操和思想,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的挖掘教材,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爱国教育等,就可以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学生在对歌曲的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歌声来表现出音乐的艺术美,而且也应该通过深入挖掘歌曲内在的一些思想和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每首歌都有其自身的内涵和侧重点,紧紧抓住歌曲的音色、拍子、节奏、旋律等等,分析其塑造的歌曲意境,从而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红色经典歌曲《红旗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等等。通过激昂的旋律,不屈的精神主题和内涵等,引导学生在红旗的指引下,积极向上、英勇顽强。在进行家乡情感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民歌来激发学生的爱家情感。例如《小放牛》歌曲的朗朗上口、平实优雅,让学生对其爱不释口,也可以基于此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情感来编写歌曲。在进行积极生活态度的引导时,可以组织学生为班级选取班歌。比如《我相信》,其旋律的慷慨激昂、歌词的浑厚雄壮等,能够促进学生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面对困难,让他们相信风雨之后必见彩虹。
三、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倾听、感受以及想象等手段,学生获得全身心的审美感受。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带给人们不同的愉悦感受,在和声、音色、节奏等表现形式的组合下,成为了非常好的审美体验的载体。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形象的音乐语言抽象成感受,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进行《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音乐鉴赏时,教师可以从该歌曲的作曲背景、歌词曲调、作者的生平事迹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内涵的感受,从而紧紧抓住歌曲的三部曲式结构。通过歌曲的欣赏教学,引导学生增强祖国荣辱感,并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再如,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欣赏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将地震中、雪灾中的感人画面播放出来,并配上这首歌。让学生沉思在音乐的旋律中,从而升华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能够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让爱国、爱家、爱人民,以及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每个时代永恒不变的话题,只有顺应时代,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音乐教育过程中,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音乐课外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成为了除课堂教学之外的又一个德育教学的最佳选择。例如:第一、可以组织学生合唱团、舞蹈团等,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比如学生团结起来共同策划出元旦晚会等等,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团结精神。第二、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送温暖活动”,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在这些老人面前,从而在音乐的帮助下,发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第三、组织收集各种德育教育歌曲,并进行歌曲演唱或者是创作竞赛。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独特魅力,表达出自己最内在的美好精神,也能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
总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具备优秀人格素质的基础,音乐作为一种陶冶人情操的艺术,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音乐为基本手段,不断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教育学生,在歌曲教学、欣赏教学、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优秀人格、高尚情操、干净纯净心灵的养成,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教育学习方案范文3
关键词: 就业动态 教育技术学 培养方案
一、对培养目标的分析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软件、教育资源、教育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维护,学习支持,帮助服务等工作。
这是大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有的学校偏重于理论的学习,有的偏重于技能的学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各种类型的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可以说是莫衷一是。例如,一些师范类院校,很可能侧重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媒体的设计与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等方面,而一些理工类,职业技术类或是军事类院校很可能侧重于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媒体的开发与维护等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等方面。
二、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主要有: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传播学、视听教材的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原理等课程。分析这些课程的设置,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
多数院校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12%―18%,并且可选修的课程类别少,只有单一的模块,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1]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必须打破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必要的选修课。
2.课时安排不合理,有的课时过多,有的课时过少。
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感觉到很累,但又没有学到他们想学的知识。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也为了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笔者觉得应该压缩一些课程的课时,比如,纯粹的相关理论课,可以适当压缩课时,或者调整课程安排。
3.某些学科只注重理论学习,轻视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现实操作的训练。
比如很多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也开办了局域网构件技术,但是很少有重视技能的,特别是一些刚开办这个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而没有适时地给予实践的机会或者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造成学生们在面对具体的实例时,仍很茫然,不知所措。
4.理论课与其对应的实验课相脱节,实验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在某些院校,课程安排都得听从学校教务处的,这无疑是统筹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将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纳入统一、正规的秩序中来,对于统筹全局的教学能否顺利、平稳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这样集中的管理模式下,学校下属的各个二级院校就相应地失去了灵活自主的课程安排。通过我们自身的体会,以及走访调查,各个下属的二级院校或多或少地存在理论课与其对应的实验课安排脱节的情况。
三、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师资队伍不健全,出现有课无人上、有人无课上、因人设课的现象。教育技术人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表现失常。教育技术就是使教学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工作者就是教育技术的“宣传队,播种机”,同时也是“示范者”。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手段上首先实现现代化,在这场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育技术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教育技术系的教师和学生们交流时常常面对这样的提问:“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呢?”令教师身处尴尬的境地,确实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际上却非常切中要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现代教学思想作指导,没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仍然是用旧方法讲授新知识,仍有不少教师照本宣科,长篇累牍,甚至有的教师尤其是年龄稍微大点的教师更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用传统方式讲授“现代教学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同时也是我们的悲哀。我们的教师长年讲授固定的几门课,津津乐道,对教育技术学其它领域很少涉猎,讲授的内容陈旧,方法简单,对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方法也不甚了解,所以也就产生了讲投影幻灯课不用投影幻灯教材,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不用计算机的怪现象,难怪有人感叹,在教学改革中思想最顽固的教师、教学方法最原始、教学手段最为传统的是搞电教的教师,满堂灌、“人灌加机灌”最严重的仍然是电教教师和计算机教师。
虽然是每个学校都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但是在实行中却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学校是刚开办这个专业,教师结构还不是很合理,很多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但在技能方面就有所逊色了。在课堂演示中总是出现错误,课堂的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对电子教学媒体的利用总是不尽如人意,停留在表层;另外,很多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们不能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在学术讲座或者该专业所涉及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没有及时向学生们输送,专业建设问题多多。
四、教育技术专业本身发展缺乏表准化的系统设计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有个别学校开始招收电教专业学生,到80年代中期发展到大约有10所院校,进入90年代中期达到30多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国家把专业设置的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后,各地兴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校如雨后春笋,到90年代末,大约达到60多所,每个省区一般有2―3所,有的甚至4所,现在全国究竟有多少学校设有这个专业,说明白的人不多。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固然是好事,但细细想来却有很大的忧虑。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它的自身规律,过快、无节制、无自律的发展很可能自毁长城。一些新招生的学校,本来师资、设备等条件就有限,但它的招生人数往往很多,每届100多人甚至达到200人,这样的自我膨胀,前景甚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有的院校都鉴于国家这些年的“扩招”政策,又出于学校利益考虑,例如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增加学校学科建设,增设新型专业,但又出于对学校财力及人力资源的顾及,所以多方筹办文科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投资较小、收益较快、不需大量实验设备与仪器,就人为加大该专业的文科性,理论性。以至于很多师范类院校、非师范类院校和一些专科类院校都很乐意筹办该专业,可以说是良莠不齐,一时间让人搞不明白。
五、现代教学环境建设浪费严重
这里所说的现代教学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常规教学媒体的购置,譬如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等;其次是指各种教学系统,譬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等。各级各类学校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现代教学环境大大得到改善,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大多建有各种教学系统,这些靠大量资金投入建设起来的系统,有许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一部分甚至是为达标、装门面而建成的,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尤其是校园网,这几年国家花费几十亿,在中学、大学里建了许多校园网,但真正用起来的、发挥效益的,为数不多,浪费非常严重。有的学校的校园网陈旧、漏洞太多、淘汰率太高,因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需要。所以校园网的建设,一要讲究时效,二要讲究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杰.现代教育技术与“3 +1”模式高等师范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
教育学习方案范文4
【关键词】开放教育;法学;搭建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
一、开放教育特点概述
开放教育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现代化教育。它首先认同知识的价值,依靠网络,把远在天涯的教育机构拉近至眼前,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将知识转化为数字的形式,为知识时代所渴求的适应性人才,提供培训机会。其主要特点就是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学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保留教师面授的精华,进行自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在这里倡导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理念,即学习者可以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进行学习,自主掌握学习进度,逐步积累各学科所需的学分,开放教育这种学习模式规避了缺课,不受时空的限制,学员自身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开放教育的学员大部分是在职成人,其来源复杂,知识起点参差不齐,学习的目的各不相同。虽然大多数成人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的为了提级、升职必须获得某个层次的学历教育文凭,这类学员是为文凭而学,存在混文凭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不够;有的基于社会的激烈竞争,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为了适应新的职业或岗位要求,必须掌握某个专业的知识技能,这类学员由于饱尝缺乏知识的痛苦,学习的主动性很强;有的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或出于兴趣爱好而修读某些课程,这类学员是为兴趣爱好而学,学习的主动性较强;还有的是家长看到了社会竞争的激烈,要求子女来学的,这类学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不够,是抱着交友的态度来学习的。
我们知道,开放教育的学员大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正是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好的基础。开放教育重视学员在以往的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中形成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希望学员们能借助于这些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在新的专业课程资源的学习中,进行理解消化,提高升华,达到构建完善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的目标,开放教育教师的作用就是依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帮助学员达到这一目标。
二、法学案例教学法概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应当是针对学员实际情况,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重点训练学员的法律思维,加强学员的法治观念,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我们地市一级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应放在培养公司、企业的法律服务人员上,这样我们才能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错位竞争。
由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它是解决实践中发生的法律问题的,所以,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占有同样的比重,而采用以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教育模式是开放教育法学教学最有效的途径,是符合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就是每个学生都能根椐各自的需要和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兴趣学习、实践学习、创造性学习和个别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最开始采用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优点是能够系统完整系统地传授知识点,缺点是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提出法律质疑,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高校开始注重案例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这还是以教师为主型的案例教学,一般而言,教师为了使法学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通常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讲解、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内容。
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案例教学应当是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的案例教学,该教学方法应当主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主要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采取最合理的法律操作、对不同裁决结果进行最充分的法学价值判断,做到师生平等相互交流,充分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并对基于自己的观点产生的法律后果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就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应该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交流讨论阶段;第三阶段:总结评析阶段。下面具体谈谈这三个阶段的具体做法:
(一)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准备情况,即教师的准备情况和学生的准备情况。
1、助学辅导员(管理教师)搭建学员交流平台
法学助学辅导员应该在开学之初,上课之前,就为各年级学员建立班级qq群,使每位学员都加入该群,同时督促学员进群浏览信息,使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相互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使学员们彼此由陌生到熟悉。
2、课程辅导教师精选教学案例
法学课程辅导教师应该在开学之初,根据其辅导的该门法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要求,通过社会实践、上网搜寻资料,收集四至五个有时事性,并切合该门法学课程教学的典型案例,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推荐相关参考文献;然后由法学课程责任教师牵头初步把关,送给分管的领导逐级审查确定;每门课程从中挑选三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分发给学员,布置作业;选好案例材料后,由科室统一打印,讨论前一个月分发给学员。
3、法学学员熟悉案情,写好案例讨论发言稿,准备讨论
在这个阶段,每个学员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熟悉案例;通过上网学习、搜集相关材料,走访相关单位,请教有关的专家学者,按照自己对法学案例的理解,进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解答教师在案例中提出的思考题;作好案例讨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写好案例讨论发言稿。
(二)交流讨论阶段;
这个阶段应该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法学学员自己通过助学教师搭建的平台(班级qq群)自主讨论,找出跟自己观点相近的学员,组成学员小组,并选出小组代表,小组代表在综合小组各成员的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案例讨论稿,准备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同时,教师做好学员讨论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步是由课程辅导教师组织、主持,各个小组的学员代表逐个上讲台发言,台下有不同观点的学员也可以及时提出异议,各个小组可以各执己见,只要有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发言参与讨论,只是作为课堂的主持引导者,为学员创造一个自由讨论的氛围而已。
(三)总结评析阶段;
在法学案例讨论结束后,课程辅导教师要对案件进行点评和总结。首先应对学员的讨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既充分肯定其优点,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如案例讨论的热烈程度,讨论稿的集中程度,案例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然后,要求每个学员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由课程辅导教师批阅,作为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在这里,课程辅导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平时学习,培养自己过硬的法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案例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由于法律是用来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的,所以理论必须与社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开放教育学员都是成人,大多有着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各种社会问题,他们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和判断。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仅凭教师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服务人才是很困难的。因而在法学教学中,采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作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全方位地培养法律服务人才的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成人教育,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最大地实现了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和教学理念,将教育的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使得学员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为生动典型的现实案例,活跃课堂气氛,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将注重“教学”的环境转变为培养“学习”的环境,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拉近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独由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将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认真思考。这样有助于增强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
第二,达到了能力培养的目的。法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员主动型案例教学法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这一媒介,以学生为主体,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比较强,主动学习的情绪比较高,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这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型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各讨论小组在准备时,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交流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员在准备参加讨论中学会了如何去搜集资料,研究和整理资料,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向学生阐明了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而且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而能够达到开放教育能力培养的目的。
第三,转变了教师身份,促进了师生关系,达到了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师”目的。由于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唱主角,师生双方地位完全平等,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法学案例讨论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员调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优势互补,师生合作双赢的过程,它突出强调对前人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以便法学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 “踩着巨人的肩膀前进”。由于采用这种师生地位平等的民主式方法教学,客观上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因为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只能以理服人,不能强迫学员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逼迫教师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教学水平,实现双赢。
五、实施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条件
前面谈到了法学教学中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种种优点,那为什么实际上我们较少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呢?原因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就具体谈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学员条件:首先,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学员参加,一般以20至40人为宜,人数多了影响讨论的进度,难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人数太少又难以组成讨论小组;其次,学员自身必须进行讨论前的充分准备,如果毫无准备就匆匆来参加案例讨论,只听不说,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从客观上排除了那些混文凭的学员或者学习目的不清晰的学员,同时要求来参加讨论的学员有较充裕的学习时间,从各地市级开放教育现在的人员构成实际情况来看,难以满足条件。
2、教师条件:采用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通晓本专业、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其次,教师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再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和应变能力,事先如果不做深入的探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课堂上就无法做好案例的点评和总结,无法充分地体现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3、精选案例条件:采取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精选案例,案例选得好,案例教学法就成功了一半。精选案例应注意:第一,要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第二,要选择特别典型的案例,通过讨论,要能达到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的目的。第三,要提出有层次性的思考问题,对案例思考问题的设置,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来确定,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4、教学计划条件:由于法学是理论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但现行教学计划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规定得较少,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讨论和法律操作训练,应当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增加到总课时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学生主动型案例教学法的开展,有利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文才:《法学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探析》,东部网。http://
[2]谈建俊(江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国际经济法网.http:// 2005-10-11/2005-12-12.
[3]李龙(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国际经济法网.http:// 2005-10-11/2005-12-12.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期)
[5]宋涛.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8)
[6]张海凤.法学案例教学法建构浅析[J].行政与法.2005(9)
[7]刘涛.对法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实事求是.2005(1)
[8]王晓烁,“论中国法学教育中实践性教育的缺失”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7期。
教育学习方案范文5
一、时间安排
6月28日至7月28日。
二、目标要求
紧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这个主题,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院校校级领导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选择某一院校、某一系(部)、某类教育或项目进行深入调研,撰写案例剖析专题报告,为全市制定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专题报告要站在全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高度认真分析现状,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一套相对完整的具体目标、发展路径和实施措施,详细阐明该项目是从哪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有什么重要意义。通过撰写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案例剖析专题报告,充分反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教育局机关、各院校普通党员干部根据本岗位实际情况,为全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教育事业提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干部撰写专题报告提供依据。
三、方法内容
案例剖析阶段共划分2个层面展开:
1、案例剖析: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院校校级领导及高校二级学院或分校领导干部都要紧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这个主题,结合工作实际,选择一所院校、一个系(部)、一类教育或一个课题项目进行案例剖析,并写出案例剖析专题报告,报上一级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办公室(文字与电子材料同报),汇集成册备案。
2、献计献策:教育局机关、各院校普通党员干部为我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提合理化建议。教育局机关各支部、各院校学教办对合理化建议进行整理,形成《献计献策专题报告》,并报市直教育系统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字与电子材料同报),汇集成册备案。
四、督导工作
市直教育系统学教活动督导组要深入各院校开展巡回督导。重点督导检查案例剖析专题报告是否从教育行业或各院校实际出发、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要求。
教育学习方案范文6
1、学习状态
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第二层次是学生坚持学习,但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成绩尚可;第三层次是教师督一督就学一点,甚至督也不学。这三个层次所占的比例情况对于不同的班级是不一样的,有的班级是1:3:1,有的班级是1:1:1。
2、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
这里只对第三层次学生进行分析(目的是先解决最困难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第一,初中的知识基础薄弱,有的学生初中只上了2年,甚至有的2年都不到,这些学生在学习知识上对自己缺乏信心,就此放弃了学习;第二,被动来这里上学,来了也只是应付“父母”;第三,受网络影响,没有正确运用网络,而是迷恋网络游戏,夜间偷偷去上网,白天无精力上课学习;第四,由于家庭原因,造成了家庭第一教育的缺失;第五,早恋,把精力全用在了恋爱上,利用便利的通讯工具不分白天黑夜谈恋爱,同样无精力上课;第六,受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影响。
二、自主学习的目标:解决第三层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对方案进行改进,达到全体学生能自主学习。
三、实施方案的原则:第一,教师(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管理者等)是说教的主导;第二,第一层次学生(包括学习部的学生)发挥其带动作用,第三层次学生的进步推动第二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四、实施方案的对象:第三层次学生。
五、实施方案的时间:本学期初见成效,下学期推动并改进。
六、实施方案的方式:互助。
七、实施方案的执行人(参与者):校领导、教师、第一层次学生和学习部的学生。
八、实施方案的评价:教师跟踪反馈、阶段考试、期末考试。
九、具体的实施步骤:
1、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每周二晚自习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讲授关于自主学习的相关讲座或一些成功人士的发展历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每周六晚自习由学习部成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每人都谈谈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3)每月末组织第一层次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谈谈自己是如何学习、如何进步的。
(4)任课教师对学困生要实行针对性的补习,需要什么补什么。
(5)对于基础课程教师要以情感教育为主线,以风趣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
(6)专业课,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其边学边做。
2、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制定计划——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按计划进行学习,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分配精力(重、难点学科重点投入)。
(2)课前预习——预习过程中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作好记号,带着问题去听课。
(3)专心上课——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对比,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讨论。
(4)及时复习——对每节课所学的内容要做到课后的复习,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5)独立作业——对老师所留的作业题要认真地对待,往往这样的作业会反映出一节课的重点所在;对作业要独立思考,从而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加深印象。
(6)解决疑难——对所学知识的疑难问题要亲自去查阅资料,如未能解决,则及时找老师或同学一起解决,不要遇到难题就退缩。
(7)系统小结——除了上课及时作笔记以外,对每一章的重点内容要进行详细的总结,总结要精练,把书读薄。
(8)自学相关书籍或网络学习,教师先上网查找本课程的相关内容,然后告诉学生网址让他们自己去查找。
(9)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每天要解决一个知识点、能力点,保证每天都有收获。
3、自主学习日程安排
(1)每天早晨思考一天的学习内容,做好每个科目的学习计划。
(2)充分利用上课的45分钟,做好笔记,将难点、重点画上记号,以备复习之用。
(3)课间,教师、第一层次学生和学习部成员应对学困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