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改进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改进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改进建议

个人改进建议范文1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问题;建议

1.引言

2011年6月30日,人大常委会决定将个税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将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缩减至7级。至此,我国已是近五年内第三次对个税起征点进行提高调整。个人所得税在筹集政府收入同时发挥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是其重要性的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并没有真正起到对收入差距进行适当调节的作用,而是已出现了“逆向调节”现象,即高收入者缴税少而工薪阶层成了税负的主体。

2.个人所得税内涵

(1)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它1799年诞生于英国,作为以“劫富济贫”为立法初衷和主要功能开征的一种税种,200多年来在全世界迅速发展起来。

(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个税种,征收的历史并不长。1980年9月《个人所得税法》颁布后,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1981年个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同时规定了800元为个税起征点,我国的个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2005年8月,第一轮个税改革落定,其最大变化就是个税起征点从每月800元调至1600元,同时高收入者实行自行申报纳税。2008年3月,在个税第二轮改革中,个税起征点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

3.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1)公民个人纳税意识淡薄

我国公民纳税意识普遍淡薄,是本已淡漠的法律意识中最为淡漠的一类。个人在纳税时因直接感受“牺牲性”,成为征收困难的各个税种中最为困难的。“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不可避免,一个是死亡,一个是纳税。”这是反映西方国家公民纳税意识的一句谚语,它既表明纳税是无法逃避的,也反映了人们对税法的强制性和纳税的必要性的认识。由于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复杂,政策变化快,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不易掌握,导致许多该申报的未申报、该扣缴的未扣缴、该并入工薪收入申报的不懂得并入申报,甚至故意以各种名目隐瞒不申报,个税往往成了凭良心申报或扣缴的“良心税”。

(2)税负不公,无法体现“多得多征,公平税负”原则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按照所得类型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计征方式,如不同的扣除额或税率等,难以考虑个人全年各项应税收入综合计算征税,不能真实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无法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实际上造成了纳税人的税负不公平。同时分类所得税制广泛采用源泉课征,容易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用纳税或少纳税,所得来源少的、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现象,导致税负不公、征管困难和效率低下。

(3)费用扣除方式不科学

实行总收入减去固定扣除部分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税办法,标准规定过于简单,在精细化和人文化方面不够到位,无法反映纳税人的真正纳税能力和负担水平。对个人所得征税只有建立在“净所得”概念上才有意义,为得出应税净所得,必须在调整后的毛所得中如实扣除纳税人应该扣减的费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纳税人取得相同收入所支付的成本、费用所占收入的比重不同,且每个家庭的总收入,抚养负担,用于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支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规定所有纳税人均从所得中扣除相同数额或相同比率的费用是不合理的,很容易造成税负不公。就目前税法而言,有些所得是没有扣除劳动力成本的,即个体工商户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

(4)计算方法不科学

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税前扣缴并根据不同所得分别按年、月综合计算和按次单项计算应纳税款,既容易造成对一些纳税人的不合理征税,又会使一些纳税人合法避税。现实生活中,纳税人由于众多原因各月获得的收入是不均等的,有的人是分散获得个人收入,而有的人则是一次性获得收入。在总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分多次和多月取得收入的纳税人可能不必缴税或缴较少的税,而集中一次和一个月取得收入的纳税人则要缴纳较多的税。同时,纳税人可以在总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变一次性发放为多次发放,或转移不同项目收入等办法合法避税。这样不仅无法体现税法“多得多征,公平税负”原则,还易造成一些高收入者分散一次收入,以便适用低税率,造成合理避税,导致国家税源流失。

(5)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乏力

1)个人收入透明度低,征管难度大。纳税人同一纳税期内取得哪些应税收入,在银行里没有统一的账号,且以现金方式取得的较多,与银行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同时一些灰色收入往往不直接经银行发生,税务部门难以通过银行系统掌握,又缺乏其他有效的监控手段,在公民纳税意识相对淡薄的情况下,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

2)征管信息不畅,征管效率低下。受征管体制局限,目前税务机关征管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准确,纳税人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甚至同级税务部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同时由于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措施,信息不能实现共享,造成外部信息来源不畅,对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收入,税务部门无法统计汇总并让其纳税,形成较大的税收流失。

3)执法力度不严。虽然刑法中有关于偷漏税达到一定数额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偷漏税行为的追究却远远轻于对诈骗、偷盗等犯罪行为的追究。现实中偷漏税行为非常普遍,而真正受到法律追究的案例却非常少。这使得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偷点税被查到后顶多再补交,没什么更多的麻烦。

4.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1)提高公民的纳税观念和政府的服务意识

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税法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公民依法纳税意识,增强其纳税自觉性,为依法治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扩大纳税人知情权,增加政府财政预算、财政开支的透明度。政府用税应更多转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方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程度满足纳税人最基本的需要;税款应合理公平均衡地分配应用;政府采购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投资应更倾斜于基础设施、高新产业、并可逐步设立完善听证、专家咨询等程序,使纳税人真正感受到是国家的主人。

提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技能,简化申报环节及申报方式,有效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为纳税人自行申报提供快捷、良好的服务环境。针对不同的征税主体,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目的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各种内容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培训,对税务部门而言,更应强调从严治税,制定针对性措施,严查细管,减少和防止税收流失。

(2)选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模式

单纯的分类征收税制模式既缺乏弹性,又增加了征管难度和成本,几乎没有国家再采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努力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逐步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应考虑在征管水平可能的情况下,将尽可能多的项目纳入综合课征的范围,以个人为计税单位,以年度为课税期,以个人的全部收入为税基并全面进行纳税人的统一登记,给予每个人一个纳税编号,个人的全部收入汇集在相应的纳税号下。同时,对个人的非劳动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收入等,实行分类征收时可运用特殊的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要强制其建立健全账证,采取建账与核定相结合,严把发票关。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要冲破传统观念以工商营业执照认定企业性质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经营性质认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3)确定计税单位,实行动态化、指数化的免征额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应局限在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而应将征税的主体由现行的个人改为家庭,在我国,家庭是最基本的利益共同体,家庭的收入状况比个人更能全面反映纳税能力,以家庭为单位纳税,更能增强家庭观念,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将个人所得税与养老金相挂钩,将个人所得税按一定比例专户存储作为养老金之用,纳税越多,未来受益越大。同时免征额的确定应以人为本,力求公平,实行指数化。指数的制定应考虑到纳税人为取得纳税所得发生的支出、家庭基本生活费用和纳税人的发展费用和CPI的上涨等因素。家庭基本费用的扣除应考虑到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国家的基本政策和需要特别照顾的家庭成员如残疾、智障人员和重病号成员。这样既体现了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的差异,又照顾到了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体现了税制的公平,让个人所得税发挥调节作用。

(4)科学确定税基,合理应税所得

个人所得既有劳动性所得,又有资本性所得。我国目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主要是劳动性所得。在个人所得中,随着新的所得的加入,其构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针对这些现实,应在原有所得项目基础上增加以下几项所得:

1)资本性所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不断发育和扩大,使得个人投资于这些方面的资本性所得不断增加,这也是引起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增加国库券利息、金融债券利息、证券交易所得作为应纳税所得。

2)附加福利所得。我国应税所得还包括个人收入之外的福利,如供劳务人员使用的汽车、休息场所以及为其支付的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等附加福利所得。

另外,对某些可能产生避税问题的用货币表现的实物性收入也应纳入征税范围。

(5)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征管

1)完善个人信息管理制度,加快建立重点纳税人的监控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针对高收入重点纳税人的档案管理系统,主动进行重点追踪管理和纳税提醒,促进重点纳税人年终自觉自行汇总申报,并将所有数据存入纳税档案中。同时,税务机关的个税监控系统要与政府其它公共部门实行网络对接,以充分利用政府各部门与纳税人有关的公共资料和数据。

2)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税务部门应加强与财政、银行、工商、海关、边防、公安、法院、检察院、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定期掌握并登记纳税人个人的有关涉税信息。应将个人的个税违法行为与其诚信记录联系起来,这样不仅从税收角度惩罚了其违法行为,而且在其他方面给违法行为给予了一定的惩罚。

3)充实稽查力量,加大处罚力度。强有力的税务稽查制度是个人纳税申报制度得以高效运行的关键。应为稽查人员配备现代化的稽查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运作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稽查质量。同时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税收政策,充实稽查力量,开展各项征税内容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对查出的偷漏税者要严格执法,严厉惩处,增强税法的威慑力。

5.总结

个人所得税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税种之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也要求较高的征管和配套条件。全面改革个人所得税法,使改革一步到位是很难做到的。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不能超越我国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特别是在税收诸多征管和配套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必将呈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树立长期改革思路,不宜要求一役全功。

个税改革的根本问题,其实既在个税之内,也在个税之外:说在个税之内乃是通过纠偏正弊建立合乎法律而又不失情理,鼓励创造而又宽厚体恤的个税制。说在个税之外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完善社会保障,缩小能力的差距的作用,如果个人所得税改革能使每个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使人性和谐的一面得到彰显,这才真正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

总之,尽管存在种种局限,在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日益加大,通胀压力激增,民生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个人所得税的修订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在减低中低收入阶层税负,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上发挥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使民众看到政府为百姓谋福的信念,从这个角度看,这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在当前具有深刻的必要性。当然,从长远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及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的发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2]李红霞.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理性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4.

[3]夏仕平.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难点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1(23):58.

[4]贾康,梁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问题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3):38.

[5]黄银利.我国个人所得税研究[J].财会通讯,2011(2):131.

[6]周洁.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解读和展望[J].会计之友,2011(6):64.

[7]潘孝珍.从基尼系数变化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取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108.

[8]刘畅.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设想[J].经济问题探索,2011(2):186.

[9]秦秋菊,余秀丽.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J].税务论坛,2011(10):19.

个人改进建议范文2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中间价 汇率目标区

[中图分类号]F821/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075-05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展

从1994年至2014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持续了20年,但改革进程可谓一波三折(表1)。1993年12月,中国政府将官方外汇市场与外汇调剂市场并轨(如图1所示,此举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水平由1比5.8贬值至1比8.7,贬值幅度接近50%),宣布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至199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1比8.7升值至1比8.27-8.28左右。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央行将人民币盯住美元,导致1997年至2004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固定在1比8.27-8.28区间。2005年7月,中国央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5年至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1比8.27-8.28升值至1比6.7-6.8左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央行再次将人民币盯住美元,导致2008年至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次固定在1比6.7-6.8区间。2010年6月,中国央行宣布再次重启汇改。2010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1比6.7-6.8升值至1比6.1-6.2左右。

自2005年7月中国政府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无论是人民币对主要国际货币汇率,还是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均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如表2所示,2005年至2014年这10年间,人民币对美元、欧元与日元累计升值的幅度分别为26.0%、32.1%与35.7%,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累计升值幅度更是分别达到了44.5%与54.3%。

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来看,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均波幅,已经由2005年7月汇改初期的正负3‰,扩大至2014年3月以来的正负2%(表1)。如图2所示,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均波幅的逐渐放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市场价之间的价差幅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这说明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已经显著增强。

如图3所示,作为央行干预外汇市场证据的外汇占款增速,其月均增量已经由2005年至2011年期间的24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下降至2012年至2014年期间的1130亿元人民币左右。2014年的月均外汇占款增量更是下降至650亿元人民币。这表明中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程度已经显著减弱。

如图4所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当年GDP的比率,在2001年至2007年期间不断上升,并在2007年达到10.0%的峰值。这意味着在此期间,人民币市场汇率显著低于其均衡汇率水平,因为中国经常账户失衡加剧是人民币汇率持续低估的结果。然而,随着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汇改以来至今的持续升值,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率,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显著下降,并在2011年至2014年这四年间持续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上。用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率持续低于3-4%就意味着外部失衡显著缓解的标准来衡量,目前人民币市场汇率已经相当接近于均衡汇率的水平。人民币汇率低估已经得到明显纠正。如图5所示,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中国的出口月度同比增速已经由2005年至2007年期间平均28%,下降为2012年至2014年期间平均7%。出口增速的显著下滑固然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持续低迷有关,但也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密切相关。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持续干预降低了外汇市场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不利于外汇远期与期货市场的发展。迄今为止,央行还在显著干预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开盘价)。一方面,与通过在市场上影响供求来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相比,对中间价的干预更加便捷、成本更低。干预中间价不需要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这样既不会造成央行外汇储备的显著波动,也不需要央行冲销在外汇市场上操作所造成的对基础货币发行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央行对持续外汇市场干预进行冲销的成本不但很高,而且对冲销成本的分摊加剧了中国的金融市场抑制程度(Zhang Ming,2012)。但另一方面,对中间价的干预破坏了外汇市场上每日交易价格之间的连续性,使得每日汇率开盘价与前一日汇率收盘价之间存在持续的价差,而且价差较难预测。这降低了外汇市场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不利于外汇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发展。

问题之二,在美元有效汇率强劲升值的背景下,维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大致稳定,将会造成人民币有效汇率过快升值,从而对出口增长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央行在很大程度上还在试图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大致稳定。近年来,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以及预期进入新的加息周期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大幅升值,带动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货币的汇率显著升值(图6)。仅仅在2014年下半年,人民币对欧元与日元就分别升值了11.2%与15.5%,过快升值的人民币有效汇率已经对中国出口增速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例如,根据姚枝仲等(2010)的估算,在1992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的出口价格弹性为-0.65,而出口收入弹性为2.34。这表明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出口价格上升1%,那么中国的出口额会下降0.65%。然而,根据王宇哲等(2014)的最新估算,在2005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的出口价格弹性上升至-1.70,而出口收入弹性下降至1.39。这表明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造成出口价格上升1%,那么中国的出口额会下降1.70%。换句话说,自2005年7月人民币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对出口行业的负面影响与汇改前相比,已经显著上升。

问题之三,通过维持人民币汇率强劲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观点目前较为流行,而这种观点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目前央行正在大力推进以上海自贸区为标志的资本账户开放以及海外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因此有观点认为,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中国政府应该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强势。这种观点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人民币究竟能否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归根结底取决于未来10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维持较快增长、金融市场能否发展壮大以及政府能否避免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从这一视角来看,过于强势的人民币汇率可能与中国经济基本面相背离,造成人民币汇率显著高估,这不仅可能损害中国经济增长,还可能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

问题之四,即使中国政府有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适度贬值的意愿,但来自美国方面要求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的压力将会卷土重来,这会限制中国央行未来的汇率调整空间。目前美元汇率的强劲升值已经开始影响到美国出口增速。预计在2015年,美国朝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卷土重来,近期美国国会通过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就是明证。而一旦美国政府开始通过双边渠道(例如中美战略经济谈判)与多边渠道(例如G20会议)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那么中国央行还有多大的空间让人民币汇率贬值,就面临更大的疑问。

三、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首先,中国央行应该降低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干预,顺应市场供求压力,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适当贬值,从而缓解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过快升值。近期国际金融局势动荡,整个新兴市场面临短期资本外流压力,中国也不例外。如图7所示,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达到创纪录的960亿美元,显著超过2012年的318亿美元(欧债危机爆发期间)与1998年的63亿美元(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从外汇市场供求情况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面临贬值压力。如图8所示,自2014年11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市场价就持续低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且市场价与中间价之间的价差越拉越大,已经逼近每日2%的下限,这意味着市场上存在人民币贬值压力,而央行在通过持续拉高中间价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以避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显著贬值。在目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显著走低、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引擎增速均保持低迷、中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放松空间、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联储即将步人新的加息周期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中国央行应顺应形势,降低对每日汇率中间价的干预,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市场供求驱动下适当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适当贬值,既是顺应市场供求关系、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举,也是缓解汇率过快升值对出口增长的负面影响、让增长与就业保持在合理区间之举。

个人改进建议范文3

[关键词]汇率;进口;出口;进出口总额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81-02

1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定义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在不同的时代,为了适应中国自身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的过程。

2人民币汇率改革背景

2.1国内背景

汇率的实质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终决定力量必然来自经济层面。从历史发展趋势看,2005年汇改前中国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在8%以上的高增长水平。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占全世界只有4%,但由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快,中国在当期全球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此外汇改前国内金融各方面金融改革也在逐步进行,这为汇率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点。

(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抵御金融危机,我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2)贸易收支顺差的急速扩大。贸易收支顺差规模的迅速扩大增加了我国维持现有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的难度,加大了来自外部的升值压力。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集中出现在对美贸易中,引发来自美国政府的升值压力和激化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国会和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明显提高。

2.2国际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和外贸总额不断增大,人民币汇率也因而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此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所处的国际背景主要有:

(1)对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四个方面的承诺,即降低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农业方面的承诺和服务业的开放。在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逐步放开银行、保险、旅游和电信等服务业市场。

(2)主要贸易伙伴逆差扩大。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入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2004年,11年累计顺差达到2819.3亿美元,每年平均顺差规模为256.3亿美元,大部分年份顺差规模均维持在200亿~400亿美元,2005年顺差达到1020亿美元,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华贸易赤字持续扩大。

(3)贸易壁垒强化。相对其他地区经济普遍萧条的现象,中国经济和出口增长的速度相当快。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担心中国经济和贸易增长过快可能会给自己的经济利益带来损害,想办法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以期扼制中国这种发展势头。

3人民币汇率改革目标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金融体系,提高监管水平,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严防投机性资本的冲击。改善贸易失衡,降低贸易顺差,使进出口额趋于平衡,缓解国际贸易摩擦。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

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上海市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上海市作为我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其贸易项下进出口额的变动趋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对上海市贸易项下进出口额和人民币汇率进行建模分析,可间接地反映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中进口贸易的刺激和对出口贸易抑制的总体趋势。具体建模分析如下:

4.1模型建立

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对上海市进出口贸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即研究人民币汇率因素的影响。由此可建立方程模型:

式中,E表示进口(或出口)占进出口总额,G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ε表示其他因素带来的误差,在此假设为常量。

4.2变量选取

马歇尔-勒纳条件问世以来,众多学者专家分别应用各国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但得到的结果却和理论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为了能够解释这种现实和理论的背离,J效应理论应运而生。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调节有一个时滞问题,即汇率刚开始变化后的一段时期内,贸易收支并不能立即发生预期的变化,而是表现为一个向相反方向变化的过程,其后,汇率变化的正向效果才会反映出来。

下文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自于上海市统计局官方网站,分析了2005—2011年我国人民币汇率、上海市进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和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例。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分析,因为2005—2008年处于J曲线效应,其具有时滞性,该区间数据不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故本文选取了2008年上海市的进出口数据值为样本初始值,样本长度为2008—2011年上海市进出口额数据(数据略)。

4.3数据处理

为检验汇率波动的幅度对上海市进口额、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是否存在直接影响,下文运用统计学基本原理,对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进行处理,得到下表数据:

随着2005年的汇率改革,人民币逐年升值,同时,由于J效应理论的时滞问题,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从2008年开始逐步显现,由上表数据分析得到,随着人民币汇率上升,上海市进口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也逐年增大。

(1)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上海市进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关系。现将数据导入Excel表,软件分析得到2008—2011年汇率浮动对上海市进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比例图像(图略),上海市进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从2008年47.429%到2011年的52.014%,汇率上升幅度从2008年的0.1397到2011年的0.1520,数据显示,两个存在正相关关系,现将数据代入方程模型:

E=f(G, ε)

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回归分析,得到图像(见图1)和函数如下:

函数方程式为:E=3.7762G-0.0532,方程显示为一元一次方程,斜率为3.7762,常数项为-0.0532,函数呈现正相关,所以人民币升值幅度与上海市进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比例成正比关系。

(2)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上海市出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关系。现将数据导入Excel表,软件分析得到2008—2011年汇率浮动对上海市出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比例图像(图略),上海市出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从2008年52.571%到2011年的47.959%,汇率上升幅度从2008年的0.1397到2011年的0.1520,数据显示,两个存在负相关关系,现将数据代入方程模型:

将数据导入Excel软件,回归分析,得到图像(见图2)和函数如下:

函数方程式为:E=-3.7762G+1.0532,方程显示为一元一次方程,斜率为-3.7762,常数项为1.0532,函数呈负相关,所以人民币升值幅度与上海市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例成负比关系。

4.4结论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对上海市进口、出口有显著影响,从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变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进口贸易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例正相关,具有促进作用;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贸易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例负相关,具有抑制作用。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进口、出口有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波动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

参考文献:

[1]范鸣轲,侯铁珊.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12).

[2]孙振山.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影响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55-56.

[3]周宇.中国汇率改革震撼国际社会[J].2006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2006.

[4]周艳,冯俊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现代管理科学,2009(6):88-90.

[5]王宗海,于玲玲.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2:163-165.

[6]吴菊霞,冯长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安徽省外贸的影响[J].经济论坛,2010:21-23.

[7]王磊,曹显兵.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21):71-76.

个人改进建议范文4

    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货币分配

    (一)从实物分配转变为货币分配是下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省1997年已宣布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货币化已有一定基础。在国务院确定的原则和方针指导下,各地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政策目标全省统一,具体实施由各地(州、市)、县(市、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报省房改领导小组审批。住房分配货币化必须贯彻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改革力度控制在各方面都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综合配套,平稳过渡,保持房改政策的连续性。要区别不同人群,照顾困难职工,确保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通过房改能够普遍得以明显提高。

    (二)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全省城镇一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货币化分配办法由贵阳市和省直机关先行试点,其他地方抓紧研究,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力争明年上半年全省推开。在货币化方案出台之前,新建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少数不宜出售的住房也要按规定认购一定数量的住房债券。在货币化分配方案出台前竣工的集资建房,职工仍可按房改成本价购买,超过这一时段的一律按县以上人民政府测算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公布的经济适用住房价购买。

    (三)我省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办法是:资产职工分头算帐,过去将来两相衔接,存量按照工龄补偿,增量分步理入工资,租售价格统筹调整,多种支付并存过渡。具体而言,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住房资源,区分新房旧房,估实级差地租,搞清楚每个职工及其家庭的住房分配情况和已参加房改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成本或微利水平同步调整租售价格,考虑过去长期实物分配的历史及其遗留问题和将来货币化分配的目标及转轨进程,对职工实行存量和增量两种补贴;职工购、租房屋以工资收入、住房补贴、公积金和多种抵押信贷方式支付,逐步实现住房分配和消费支出的货币化。

    (四)搞好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的关键是两种补贴的设计和测算。存量补贴是指对职工过去工资中住房消费含量不足的补偿,是将存量住房资产按现值评估后,根据工龄职级给予一次性补偿的补贴方式。存量补贴只能用于住房类支出。增量补贴是指从国家和单位每年用于职工住房的各种隐性支出转化而来的资金补贴。增量补贴的发放要充分体现职务和贡献的差别,以利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化调整。增量补贴的实质是一种对在职职工发放的工资性费用。为稳妥确保住房资金循环,近期采用提高公积金比例的办法,以后根据情况将补贴分步理入工资。停止实物分房后,财政、计划部门对各单位原有的住房投入要在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进行核定划转,进入住房补贴的资金专户。各企事业单位也必须将用于职工住房建设、购买、维修、管理的支出全部转为对职工的住房补贴。

    (五)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补贴标准要从各地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存量补贴由各地根据自己住房资产的情况确定。增量补贴只限于房价收入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资金可以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地区实行。过去房改售房比重较大的地区,计算两种补贴时必须与以往的政策相衔接。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的规定,无论是以成本价还是标准价购买的住房,上市交易时必须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增值收益,而且规定了严格的上市交易的限制条件。下一步进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可以把这些因素统一纳入考虑。原购房职工在按确定的成本价交够价款并交纳土地租金类费用后,可以取消原来规定的“住够5年”或“原售房单位优先购买”等限制条件。补缴土地租金类费用,允许职工一次或分期支付,也允许使用公积金和增量补贴支付。土地租金类费用可纳入住房资金并转为存量补贴来源。

    为了解决好同一城镇地区住房分配和工资收入结构不平衡的矛盾,各地住房资金管理机构要将总的住房资金的一定比例划入一个共同基金帐户,用于补助特别困难职工。

    (六)两种住房补贴资金都由各级住房资金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各单位出售公有住房的收入和租金收入,都要纳入住房资金并按规定将其中绝大部分转为存量补贴来源。城市改造中公有住房拆迁资金也统一纳入存量补贴资金。存量补贴由住房资金管理机构本身或通过银行为职工个人开设帐户,按工龄补贴值将总额计入个人帐户内,购、建、租房时抵交房款或租金。增量补贴每年由住房资金管理机构提出计划,财政列入预算并拨入补贴资金专户。住房资金管理机构按月将职工应得的金额转存入个人住房补贴资金帐户。非财政拨款的企、事业单位,应按相应比例将补贴资金直接转入住房资金管理机构为职工个人开设的住房补贴资金帐户。增量住房补贴帐户与原个人住房公积金帐户合户、购、建、修、租房时按规定支用。

    (七)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必须与住房服务的社会化同步进行。这不仅是住房商品化的需要,也是企业改革、银行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是彻底解决单位“办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单位今后都不再为职工建房、买房和分房。在建的集资建房项目要移交有关房改机构或房管部门,条件具备的也可转由经济适用房代替。已出售的公房由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不能出售的公房,其产权移交住房资金管理机构,由该机构负责选择物业公司管理。对单位的住房基金要逐步纳入统筹,实行社会化管理,让单位真正从“办社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八)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之后,要进一步鼓励职工购买各种住房。职工购房可以首先使用存量补贴,然后再用公积金和增量补贴、现金及抵押贷款。为了满足不同家庭的不同需要,不仅允许职工使用两种补贴购买原住公房,而且也要有计划地允许购买商品房或腾空的其他公有住房。对于过去房改中已购买住房的职工,计算其存量补贴和增量补贴时要注意考虑折旧和利息因素,在适当照顾早买房职工的前提下核定原购房支付差价。如原购房支付的现金加上存量补贴额已达到成本价水平,则发放完全产权证并允许上市交易。如原购房已支付的现金加上存量补贴额达不到成本价水平,则需要补交差额部分,该差额可用增量补贴和公积金抵交。为加快调整消费结构,活跃房屋交易市场,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外采取某些鼓励政策,对过去房改中已买房的职工给予一定照顾,以体现早改早受益原则。机关、学校内不能分割及封闭管理的住房,城建规划中已确定要拆除或改建的住房及专门公寓等周转房不得出售。

    (九)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之后,住房租金原则上要提到成本或微利水平。租金提高后,职工首先用现金和增量补贴或公积金支付一部分,其余部分可以使用存量补贴抵交。各地的租金调整要增加补贴相结合,不能因提租造成职工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租金达到成本租金水平时,职工除用两种补贴缴交租金外,净增支幅度不超过现行租金的30%。无力发放增量补贴的企、事业单位,其职工经批准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免交新增租金需用增量补贴缴交的部分。对确有困难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对象和非在职的优抚对象等,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减、免、补政策。少数特别困难职工存量补贴也可暂不动用。

    二、抓紧做好准备工作,切实推进配套改革

    (十)各地(州、市)、县(市、区)要大力加强对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房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政策性很强。各地一定要选派得力干部负责房改领导工作。机构不健全的要健全机构,工作人员不足的要抽调工作人员。除经省房改领导小组认定的个别特殊情况外,下一步房改实行属地原则,方案的制定和出台要以城市或城镇为单位,所有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原则上都要参加当地房改。所有单位都要成立专门的房改机构,负责清理住房资产、调查落实职工个人住房情况。要实行严格的层层负责制度,绝不容许弄虚作假,玩忽职守。

    (十一)各地要立即对城镇职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认真普查,着手建立详细的个人住房档案。要摸清公有住房底数、职工总数、财政定补和非定补人数等,摸清每个职工的住房、工资、工龄等具体情况,并纳入电脑微机化管理。要测算出存量和增量的总额和每个职工的平均补贴额,以及财政、单位和个人承受情况,在此基础上为每个职工开设存量和增量两种补贴个人帐户。各地要力争在明年三月底以前做好住房货币化分配的前期工作,制定出实施办法报省房改领导小组审批。

    (十二)继续推行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住房资金管理。首先要抓紧落实现有的关于公积金的各项规定。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试点的地区和单位因发放增量补贴,必然较大幅度地增加公积金。其他地区和单位也要尽一切可能贯彻执行国家确定的缴交率标准,把建立健全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帐户,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作为近期房改的一项主要任务。各地要严格按照《贵州省住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管理原则,健全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完善财政、社会、职工个人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特别是监察、审计等部门要介入监管,加大力度,对挪用住房资金的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原已挪用住房资金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还款责任制,落实还款责任人,限期归还,并在年底向省人民政府报告还款结果。

    (十三)积极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继续巩固清查和纠正住房违纪违规工作的成果,加强有关部门、单位对公有住房资产的监管,整顿和规范住房市场。为稳妥推进住房市场化进程,近期只允许工龄30年以上职工购买的房改房上市交易。为确保住房交易市场试点取得成功,现阶段还要实行由省房改领导小组批准的市场准入制度。各地都要认真执行《贵州省房改房上市交易的试点办法》,并据此制定实施细则。

    (十四)全面加速住房金融。抓紧建立和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发展住房贷款保险。在加强住房资金管理的基础上,扩展和完善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系统。控制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向,使住房公积金主要用于职工个人购买、建造、大修理住房贷款。凡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且住房资金管理较规范的地区,均可大力发展个人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和保险业务,并逐步扩大范围。

    要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范围,取消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单位集资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个人需要抵押贷款的,银行应予以支持。

    加快发展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与商业银行住房担保贷款相结合的组合贷款业务。各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各商业银行要积极主动地为个人购建住房提供多种抵押信贷服务,住房资金管理机构要简化手续,商业银行要提高服务效率。城镇也应积极帮助和支持银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在发展抵押担保、保险的同时,现阶段可考虑给予必要的行政性保障。各地还可拨出一定数量的廉租房用于搬迁安置不能按时支付贷款本息的职工。

    (十五)加快改革现行的住房维修、管理体制,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

    加强住房特别是公有住房售后的维修管理,建立房屋共用部位、设备和小区公共设施的专项维修资金。健全业主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制度。

    三、采取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十六)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符合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应在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统筹安排,并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免收土地出让金。严禁炒卖经济适用住房用地。

    (十七)各地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要控制经济适用住房设计和建设标准,降低征地拆迁费用,理顺城市建设配套资金来源,控制开发建设利润。停止征收商业网点建设费,不再无偿划拨经营性公建设施。

    (十八)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迁。有条件的地方,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应当实行货币拆迁,降低征地和拆迁安置费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当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提高开发建设质量和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十九)取消各种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摊派、集资和收费。对经有权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半征收。小区内经营性配套不得摊入住房成本,供水、供气、供电、电信设施配套费用主要通过提高公用事业价格的办法解决。

    (二十)多渠道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符合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允许合作建房,小城镇可适当发展私人建房。

    (二十一)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限价销售政策,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测算并经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转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执行。价格一经确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提价。

    四、加大房改的宣传力度,从严执行政策和纪律

    (二十二)各地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广泛深入宣传房改的目的和意义,使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房改。要尽快组织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采取专题文章、记者问答、公开讨论等多种方式,揭示原来实行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种种弊病,阐明货币分配办法可以完善工资和成本管理、消除浪费、减轻国家和单位负担、提高分配公平性和透明度以及增加居民消费自主权的各种好处。要认真细致地介绍房改方案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各种政策界限,说明其道理所在。只有通过舆论引导,转变城镇居民的住房观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个人改进建议范文5

绩效考核是指考核主体对照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员工进行评定。下面是小编特意准备的天泵操作工工作绩效考核表一览,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查字典,欢迎查阅。

   

              天泵操作工工作绩效考核表 岗位:天泵操作工 指标类型:软性指标             考核周期:月度 考核日期:         软性指标评分项目 具体项目 说明 得分 自评 终评 权重 加权得分 1 卫生保持 指个人卫生、仪表、着装、标识佩戴等保持情况      (主任填写) 1、有明显赃污,破烂痕迹,扣子敞开(无) 0     15%   2、袖子糊乱拉起未叠,领子内叠,下摆未扣 40 3、虽然干净整齐,但是袋内个人杂物过多 80 4、无一漏缺,佩戴标识亦干净整齐 100 5、唤起众人的集体意识,同时能保证质量 110 现场检查扣分    (综合部填写) 每出现一次“差”得分项,扣20分;每出现一次“优”得分项,加10分;扣完为止 100 2 工作效率 指完成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效性、及时性及工作效果的综合对比情况 1、工作效率低,不能按时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0     10%   2、勉强胜任工作,无甚表现 40 3、工作不误期,能够按时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80 4、能胜任工作,效率较高 100 5、能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工作效率高,具有卓越创意 110 3 成本意识 指工作过程中对物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对工具设备的爱惜使用和保养 1、无成本意识,经常浪费 0     15%   2、缺乏成本意识,稍有浪费 40 3、尚有成本意识,尚能节约 80 4、具备成本意识,并能节约 100 5、成本意识强烈,能积极节省,避免浪费 110 4 产品认知 指对产品,材料及相关技术方面的掌握情况 1、对产品,材料及相关技术的掌握不能应付工作 0     15%   2、对产品,材料及相关技术的掌握不全面、能应付工作 40 3、对产品,材料及相关技术的掌握比较全面、能应付工作 80 4、对产品,材料及相关技术的掌握很全面、顺利完成工作 100 5、对产品,材料及相关技术的掌握全面而深刻、顺利完成工作 110 5 现场卫生 现场卫生保持   (主任填写) 1、杂乱摆放,有粉尘脏污或积水 0     20%   2、只清扫表面,有不相关的物品堆放 40 3、数量和摆放位置满足需要,但有少许污痕 80 4、只摆放必须物品,随时清扫 100 5、整理状态良好,一尘不染 110 现场检查扣分    (综合部填写) 每出现一次“差”得分项,扣20分;每出现一次“优”得分项,加10分;扣完为止 100 6 坚守岗位 指在工作时间不擅自离岗情况 1、经常性离岗,经常性找不到人 0     10%   2、经常性离岗,或没有在指定的岗位值班,但容易找到 40 3、有时离岗,在值班地周围可找到 80 4、极少离岗,有时因必要因素离岗 100 5、从不在工作时间内离岗 110 7 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的频度 1、从来没有提出过 0     3%   2、几个月会出现一次合理化建议 40 3、一个月内会出现一次合理化建议 80 4、几乎每周都会有合理化建议 100 5、一周内会出现一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 110 合理化建议有效性 1、为了应付差事,没有实际意义 0     10%   2、没有提供改进措施,只是提出问题 40 3、提供改进措施无法施行或不符合公司现实 80 4、改进措施稍加修改即可施行 100 5、改进措施优越,给公司带来效益、节省开支或改进工作方式 110 7 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创新性 1、能推就推,高高挂起,几乎毫无反应或不服从工作安排 0     2%   2、不得以应付一下,但时间上总拖上一星期 40 3、虽然件件处理,但效果不堪理想 80 4、闻过即改,能做就做,不推卸责任 100 5、件件有落实,同样投诉不犯两次 110                                                      

个人改进建议范文6

第一条 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以下简称技术建议)和推行工厂现代化管理,是企业革新挖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第二条 创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配方,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及开发新产品,节约原材料等。?

第三条 对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技术、工、夹、量具、试验方法、计算技术、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运输及储藏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

第四条 对医疗卫生技术、教育、保育以及利用自然条件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

第五条 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引进技术、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革新以及长期未解决的技术关键和质量关键等。?

第六条 对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应用,促进企业素质全面提高等方面的建议或改进。?

组织领导和职责范围?

第七条 技术建议与现代管理优秀成果评定小组成员由:厂长××、××、××、××等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组成。?

第八条 技术建议是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工作,由××归口统一管理,技术建议管理员具体负责。基层单位设技术建议联络员。?

第九条 技术建议管理员职责:?

1.汇编全厂技术改进措施计划,掌握并督促其实施情况,收集资料,在适当的时候提请评定小组进行评定,总结上报重大技术成果。?

2.负责全厂技术建议资料处理,收集并推广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配方、新结构的应用与交流。?

3.负责接待外单位有关技术改进方面的参观学习,并建立咨询业务关系。?

4.协助领导组织对厂内重要的非标设备设计方案的论证及会审,并办理下达设计任务书。?

5.负责厂内技术攻关或招标的具体组织工作。?

6.定期召开基层技术建议联络员工作会议,安排与检查该方面的工作。?

第十条 基层技术建议联络员职责:?

1.编制上报本单位年度、季度技术建议计划项目,经批准后协助实施。?

2.对本单位实施的技术建议项目验证、考核、分析和预鉴定,组织整理有关资料上报总师办。? 3.总结推广技术建议成果,协助实施人员解决有关问题。?

第十一条 经营管理与合理化建议(以下简称管理建议)由××统一归口管理,全厂各管理系统(不含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实现的现代管理优秀成果均需报××,由××审查并定期提请厂评定小组进行评定(具体组织工作参照第九条,第十条进行)。?

第十二条 厂科协组织实施的管理建议由科协归口提请厂评定小组评定,并报××备案,具体工作参照第九条,第十条。?

第十三条 属全面质量管理的tqc成果,由全质办归口管理,并报××备案。?

审查和处理?

第十四条 技术建议项目必须做到:?

1.经过试验和应用,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总结。?

2.按照技术建议(现代化优秀管理)成果报表逐项填写,并经单位主管和受益单位签证。?

3.凡属于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改进设备(备件)、新的非标设计等必须要有相应的工时定额员、质量管理部门、材料定额员、设备动力部门和使用单位等签署的效果证明。? 1

4.一般项目经所在单位考察后签署意见,报总师办。较大项目须经3个月的生产试用验证,连同有关资料上报总师办。重大项目须经6个月的生产验证,整理全套资料上报,由××组织,××主持经厂评定小组评定后,报上级主管机关。?

第十五条 凡经鉴定的技术建议和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其鉴定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能否纳入正式技术文件用于生产或经营管理工作。?

2.能否进行推广应用与交流。?

3.详细分析与核算经济效果,对无法计算出经济效果的应提出结论性意见,并由有关领导签字。

?  第十六条 凡纳入正式工艺规范的技术建议项目,由有关部门与车间进行工时或材料定额的修改,并考核实施情况。对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的项目,根据产品图纸审批程序办理更改手续,并考核其批量生产情况。?

奖励与审批程序?

第十七条 凡申请技术建议成果或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奖励的集体(个人),应由实施者提出申请,填报项目成果申报表,并附第十四条所规定具备的材料(管理优秀成果须附论文或文字总结)报归口单位立案,交财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最后由归口单位组织厂评定小组进行评定审查,厂长签字,需要上报的则逐级办理报批手续。?

第十八条 凡成功且投产(或用于管理)的项目,以修改技术文件的日期作为该项目的投产日期,以连续12个月为计算经济效益的有效期。实际年节约额计算公式为:? 年节约价值=(改进前成本?改进后成本)×年产量?(一次性投资费用+报废损失费用+时间费用)?

第十九条 凡被采用的技术建议和现代管理优秀成果,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荣誉和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二十条 技术建议项目和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原则上每年××月、××月各评定一次。?

第二十一条 对借鉴已经应用的科技(或管理)成果,应降低一个等级奖励。?

第二十二条 奖金的分配应按参与实施工作人员贡献的大小合理分配,落实到人,各单位不得留成克扣。?

第二十三条 获奖项目不得重复得奖,如项目在如下名目下均可获奖(技术建议成果奖、现代化管理优秀成果奖、tqc成果奖、节约奖等),则以获其中金额最高的一种奖励。?

第二十四条 获奖项目如果经再次评审提高了奖励等级时,可补发差额部分的奖金。?

第二十五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与奖金者,一经查出,应撤销其荣誉,收回全部所得奖金,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

附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