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产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产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金融支持 文化产业 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7-0021-03
一、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天津的支柱产业,并推出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天津市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传媒集团、演出集团先后成立,极大地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发展迅速,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动漫产业园、3526艺术创意工场、6号院文化创意产业园、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以及盘龙谷影视制作基地、滨海文化产业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另外,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趋势日益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一大批文化企业落户天津,对天津市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也日益显现。天津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投资方面,天津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还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当前天津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需要。从2005年至2009年,天津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从14.74亿元增长到34.1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3.4%,低于同期天津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速32.2%。从图1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起伏很大,特别是2005至2008年固定投资比重出现严重下滑,虽然2009年有所回升,但总体来说,天津文化产业依然存在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
(二)天津文化产业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
2009年天津文化事业机构总计690个,北京市文化事业机构2027个,上海919个,重庆1428个,单从公共文化机构数量上来看,天津在四大直辖市中没有任何优势。另外,通过与其他三个直辖市在增加值、财政支出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天津与北京相比,无论在绝对值还是百分比上都有较大的差距,但这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是分不开的。而与上海相比,天津在绝对值上处于劣势,除了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比上海略高外,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天津在占比上相对于上海也处于劣势。与重庆相比,天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绝对值和比值上都较为接近。总体而言,天津与北京和上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但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二、天津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总体发展不足
2009年,天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增加值37.74亿元,同比增长18.8%,仅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1%。虽然天津市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也形成了一些比较大的产业集团,但作为文化资源大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力度仍然不够。天津市文化产业总体实力不强,与北京、上海等相比,无论从产值、规模、效益及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称为文化产业强市。
(二)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2009年,天津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为34.17亿元,仅占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26%。同期,文化体育与传媒业财政支出为19.81亿元,仅占全市财政支出的1.35%,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方面还有待提高。目前来看,银行贷款仍然是天津绝大多数文化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而银行的授信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统计的天津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证券)贷款按行业分类数据,2010年天津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为18.26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的比例为0.14%。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天津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文化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虽然天津市文化产业门类比较齐全,文化企业众多,但除了少数几个较大规模的文化企业集团以外,大部分文化企业实力较弱,尚未形成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产业企业集群。同时,天津市文化产品生产除了核心产品以外,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缺乏其他衍生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导致天津市文化产业没有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
三、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环境
(一)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
通过对近年来天津市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梳理,虽然天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约在30%,各类文化企业超过两万家,但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委宣传部和金融办的推动下,2010年10月,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等六家银行对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给予信贷额度160亿元,并决定在拓展业务范围、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这160亿元的信贷额度,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天津部分文化企业的资金问题。但从长期来看,天津市在促进金融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有效对接方面还有待提高,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还需要继续改善。
(二)金融支持天津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文化产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文化产业有其特殊性,产业项目建设周期长,很多文化服务带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商业价值不明显,加之文化产业大多是无形资产多于固定资产,在争取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时,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抵押物或质押物,金融机构从自身经营效益出发,为了使金融资本保持一定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不愿向这些项目放贷。特别是对于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经营和管理不完善、财务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来说,获取银行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2.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单一。当前,金融支持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为银行授信,其他金融产品不多,不能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而传统的银行授信基于实物担保的模式在面对文化产业的特性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突破这种传统模式,推出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创新性授信模式尚未实现。
3.资本市场支持作用有待加强。在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天津成立了包括全国第一支人民币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全国第一支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产业基金,但目前尚未成立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项基金。同时,天津目前仅有一家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还需要开拓利用文化企业上市或者发债融资的有效途径。
四、金融支持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做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有效建立政府部门、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系对接机制,加强三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具体来说,当前天津市应该加快建立政府部门、文化企业及金融机构参与的信息沟通和投融资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本的快速共享,增进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状况的了解,实现优质项目能够迅速推向市场、迅速被市场接受、迅速得到金融机构资本支持,以使文化企业在融资环节上节省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
天津市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则需要做到制度和政策先行。面对文化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出台和完善相应的金融政策,调动财政、银行、资本市场各方面力量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就当前来说,天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尽早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有效对接的具体实施办法及鼓励措施,在指导方针上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规范性框架结构。另外,还应尽快推出关于发展文化产业引导基金的规范性文件,通过规范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的权责,发挥政府部门的孵化作用,引导更多的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到文化产业基金中来,进而为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金融资源。
(三)提升银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
文化产业无形资产比重较大,因此天津市金融机构应该创新无形资产抵押政策,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的信贷产品。具体操作上来说,一是对具有稳定经营业绩的文化企业,可进行收益权质押贷款。二是对于具有优质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的文化企业,可通过权利质押贷款。三是对于印刷、出版、广播影视制作等相关文化企业,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四是对于具有较高成长性的文化企业,可进行股权质押贷款。在创新授信模式的同时,天津市要加快建立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节省交易双方的成本,在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满足文化企业资金需求,实现双赢。
(四)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当前,在滨海新区加快金融创新和先行先试的大背景下,天津应该支持经营优秀的文化企业到资本市场上市及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融资,引导保险公司投资文化企业的债权和股权,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进入文化产业投资。通过一系列的融资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变天津文化企业融资模式单一,对银行授信依赖较重的现状。另一方面,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可以使得天津文化企业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合本公司发展的最佳融资模式。
金融产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三次产业;金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upport on Development of Thrice Industries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RAN Guang-he, Chu Ya-l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Abstract: This paper adopts Data-Malmquis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dex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of thrice industries,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thrice industries in Chongqing for 1999 to 2010. However, the annual data of efficiency index is fluctuant, and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is not very stable in Chongqing. So the financial policy is not adjusted timely, and constructing the sustainable financial policy system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rice industries is needed.
Key words: Malmquist index; thrice industries; finance
一、引言
目前,理论界对金融与产业关系的研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而逐渐深入的。Bagehot、Hicks和Robert G. King等学者都在不同时期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产业的发展与金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1]。之后,Rajan和Zingales采用1980年美国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金融业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2],从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但金融对各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却并不相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对成长性产业的发展支持较多,对衰退性行业的支持则较少[3]。同样,商业信贷也更有利于促进成熟产业间的资本配置,却将刚起步的弱势行业排除在外[4];而且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的比在落后国家更为突出[5]。此外,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6]和金融公平[7]也都会对产业的构建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贸易竞争的加剧,金融自由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选择,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也将显著地促进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8]。
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较快。首先,在理论方面。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刘世锦提出金融应该为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强调了金融单方面的服务性[9]。而冉光和等则认为金融与产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平等互利的关系 [10]。其次,在实证研究方面。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省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性的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和金融深化都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及其结构升级[11-14]。通过对我国整体的研究,张立军等发现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创新能够从资金总量和资金结构两方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支持[15],而且科学的金融政策体系能够促进金融与产业间的互补性优化,从而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16-17]。与此相反,马智利等的实证研究却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自身的惯性,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长短期关系是不一致的[18]。可见,随着我国金融部门由财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变,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了改善,但也面临着新的困境[19]。而且我国金融对产业发展支持效率的区域性比较明显,只有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及产业发展特征进行单独研究才更有现实意义。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以发展金融学为起点对金融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大多进行的是理论分析或者省(市)际间的横向比较分析,鲜有对单独省(市)自身的纵向比较分析。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不仅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更会对区域经济和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厘清区域内各产业、各部门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将会有益于构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并促进产业升级,增强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已成为西部产业门类最齐全、经济活动最广泛和最具深刻性的城市。无论是其金融业,还是其它产业在西部都极具代表性。2011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11.13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704.66亿元,实现了金融与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而且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十二五”期间要将重庆培养成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并改造提升其装备制造业、培育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其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代表性。鉴于此,本文将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选取1999-2010年重庆三次产业的面板数据,对其三次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进行纵向的评价研究,为重庆“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模型介绍、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 DEA模型
1978年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共同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用于评价决策单元(DMU)的相对有效性,而现在其有关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运筹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众多领域。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决策单元(DMU)的Pareto有效前沿面,然后根据距离函数来计算各DMU到Pareto有效前沿面的距离,并据此判断各DMU的有效性。其中,主要的DEA模型有以规模报酬不变为前提的 模型和以规模报酬可变为前提的 模型。同时,它们也可以分别从投入或产出方面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鉴于这些方法在相关文献中都有比较详尽的介绍,此处就不再赘述,仅对与下文有直接关系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做一简单的阐述。
1953年Malmquist提出Malmquist指数之后,1982年Douglas W.Caves等将其作为生产率指数引入经济学领域,紧接着Fare直接沿用Caves的定义将Malmquist指数用于DEA模型,从而构建了以产出为导向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20]:
其中, 表示 期到 期的效率变化,它还可以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的积; 则表示 期到 期的技术变化。同时,本模型中的 和 还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模型得到,而基于规模报酬可变(VRS)的 和 的线性模型 可以表述如下:
其中, 是一个满足 的参数; 和 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向量; 是一个 阶常向量; 也是一个 阶的向量; 表示有 个决策单元。
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模型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00~2011),并将重庆看作独立的决策单元,假设三次产业的发展受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并设定全市生产总值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当年总产值为产出变量;设定金融业分别对全市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贷款余额、从业者人数和现金支出为投入变量。
三、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为了研究重庆金融业对三次产业发展的支持效率,本文将根据上述以产出为导向的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DEAP2.1软件对重庆市三次产业1999~2010年间的数据进行Malmquist 指数的计算和分解,其结果如下述表格所示:
分析表1可以看出,1999~2010年重庆市生产总值和第一、第二产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首先,它们的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都是1,都恰好处于生产前沿面,为重庆第一、第二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其次,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023、1.037和1.084,表明全市经济总量和第一、第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别增长2.3%、3.7%和8.4%,都处于有效的增长通道内。再次,由年度数据可知,它们的技术变化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趋势,表明金融对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投入并不连续,也不均衡,而是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和反复性。
比较表1和表2的数据发现,实证年度内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与第一、第二产业的不同,它受到了技术变化指数和效率变化指数的双重影响。其中,第三产业的效率变化指数的最大值为1.031,最小值为0.875,表明其波动较大,稳定性不足,而且有下降的趋势;均值为0.967,表明效率变化指数下降了3.3%。但是第三产业的技术变化指数却呈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趋势,且均值为1.131,表明技术变化指数增长了13.1%,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规模效率指数的历年值均为1,处于生产前沿面。故从整体上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已在规模上占据了优势,金融对其规模建设的投入很充分,这与第一、第二产业的情况相同。对于纯技术效率指数来说,第一、第二产业的历年值和均值都是1,恰好处于生产前沿面,然而第三产业的均值为0.967,未处于生产前沿面,而且历年值未向均值靠拢,方差较大,稳定性不够,即金融对第三产业此方面的投入是不足和不连续的,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支持不均衡现象。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显示,1999-2010年间,金融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支持总体上是有效的。在重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市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都大于1,处于生产前沿面,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但是金融业对三次产业各部门的投入不太均衡,对三次产业发展的支持也不具有连续性。而且第一、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高几乎完全取决于技术变化指数,与其他要素的关联较弱;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却受到了技术变化指数和效率变化指数的双重影响,但技术变化指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效率变化指数却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年度数据也都未向均值靠拢、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全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产业升级。
前述实证分析表明,要提高金融对三次产业的支持力度,确保重庆均衡发展各个产业来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增强其自身竞争力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首先,重庆应继续保持这种金融对三次产业发展支持的有效势头,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主动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和资本瓶颈,稳定三次产业的融资渠道。其次,要构建能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加快金融业与三次产业的对接体系建设,实现三次产业金融支持的持续化、无缝化和均衡化。比如,实时监测金融市场动向,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指向性作用,及时为发展比较滞后的产业“输血”,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最后,应鼓励金融创新,加强现代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 云航.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2] Raghuram G.Rajan, Luigi Zingales.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 [J].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998(3):559-586.
[3] Jeffrey Wurgler.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58):187-214.
[4] Raymond Fisman, Inessa Love. Trade Credit, Financial Intermedia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Growth [J].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2003(1):353-374.
[5] Felix Rioja, Neven Valev. Finance and the sources of growth at various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Economic Inquiry, 2004(1):127-140.
[6] Nicola Cetorelli, Philip E. Strahan. Finance as a Barrier to Entry: Bank Competi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 in Local U.S. Markets [J]. Journal of Finance, 2006(1):437-461.
[7] Elisabeth Muller, Volker Zimmermann. The importance of equity finance for R&D activity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9(3):303-318.
[8] James B. Ang. Research,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South Korea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10 (1): 457-468.
[9] 刘世锦. 为产业升级和发展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J]. 上海金融, 1996 (4):3-4.
[10] 冉光和, 王定祥, 熊德平.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J]. 管理世界, 2004(4):137-138.
[11] 国晓丽.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为例[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7):94-103.
[12] 施卫东. 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上海为例[J]. 经济经纬, 2010(6):132-136.
[13] 黎平海, 王雪. 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9(6):51-61.
[14] 高静文. 金融发展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内在机制研究[J]. 现代财经, 2005(7):22-25.
[15] 范方志, 张立军. 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 金融研究, 2003(11):36-48.
[16] 张丽拉. 试述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J]. 学术研究, 2000(11):53-55.
[17] 王良健, 钟春平. 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的作用与定位[J]. 经济地理, 2001(6):669-673.
[18] 马智利, 周翔宇.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上海金融, 2008(2):18-21.
金融产业发展范文3
1.整车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权威部门的报告分析,国内汽车保有量2010年已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会达到13103万辆,这是一个有着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安徽省作为汽车生产大省,汽车产业一直是重点发展行业。根据《安徽省2008至2015年汽车工业发展规划》,2015年安徽省汽车整车达到280万辆年生产能力,实现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700亿元。按照国际行业执行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由此可推算,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安徽省汽车工业近几年呈现迅猛的上升趋势,要完成汽车产业总体目标规划,势必需要加强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2.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11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其中将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作为重点之一;安徽省专门编制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出台《合肥汽车产业基地规划》;安庆市编制的产业发展规划也将汽车零部件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并组织申报了汽车零部件高技术产业基地;安徽省编制的《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将汽车及零部件作为自主创新重点支持产业。
3.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安徽仍没有一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依附于江淮、奇瑞、安凯、星马、扬子等整车生产商,以及长三角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进行OEM代工,贴牌生产,或是提供初级配件。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存在“整零”发展不协调,零部件整体规模仍较小;产品层次尚待提高,省内配套仍需加强;产业布局较分散,省内区域集聚程度不高;专业人才培养滞后,研发人才和高级技工十分稀缺等诸多问题。
二、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投融资需求
在新材料、新兴电子产品等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下,汽车零部件产业日益走向分工高度专业化,技术应用深入化和技术含量上升化的发展道路。汽车零部件产业平均利润率较高。从汽车工业利润构成看,国际上汽车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比例为,汽车零部件占汽车总利润的50%,整车厂商占30%,销售商占20%。世界大型整车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4.7%左右,世界10个超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4%,明显高于前者。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年利税总额比整车生产企业的年利税总额高出50%左右,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整车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速。
1.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发展趋势作为汽车产业生产链的中上游部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对于汽车零部件行业而言,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对厂房,设备等的投资,具体来说,包括新建厂房和新购入设备;维护现有厂房和设备,为扩大现有生产能力,在厂内或其他地点增建主要生产车间、独立的生产线或分厂的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种类,提高生产效率,对现有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进行技术升级、工艺提升和管理改进等。安徽省整车产值和零部件产值比已达到全国汽车产业集群区的平均水平,2010年安徽省汽车零部件的产值达800亿元左右。江汽和奇瑞两大龙头公司,不仅产值占安徽省整车产业的五分之四以上,而且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属于有优势的下游整车生产企业,在汽车生产产业链上的作用可以充分得到发挥,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产值迅速提升的前提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增加,200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固定资产周转率是369.2%,2007年为380.2%。据此,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在未来五年内需要提高50%。
2.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汽车行业的服务性导向日趋明显,客户需求直接决定了市场占有率。顺应整车市场情况,汽车零部件企业更加需要转变生产意识,提升行业价值。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细分零部件包含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燃料系统、内饰系统、乘员保护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和变速系统等,而无法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的细分零部件包括车桥系统、车身和结构系统、玻璃系统、排放系统和轮毂与轮胎系统。根据以上行业发展趋势,对于技术含量低,但是有发展基础的细分行业可以在企业规模上下功夫,加大生产线扩充速度,实现规模生产,但是这不是长远的投资计划,短期内技术含量提升较快。而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则应制定中长期投资发展计划,有次序有重点地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回收期延长,并给与适当的优惠,让其较为顺利地度过发展瓶颈初期阶段;技术关是发展的第一步,资金则是整个发展期的支撑和后备。近期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可结合项目和相关规划目标进行统筹安排。对于重点扶持项目,给予较多的资金支持,偏重于中长期投资;对于小项目,短期回报的,可以逐渐减少投资,但是不要一下子减掉。
三、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资金配置状况
钢铁、石化、橡胶行业等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上游产业,这些基本都属于资源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受到国际局势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会有较大的波动。在各种技术限制和能源供应的影响下,充足的资金支持尤为关键。
1.安徽汽车零部件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分析受历史发展因素影响,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自筹。其中,家族企业居多,规模较小,管理理念落后。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民营企业信用考核无法满足;二是贷款手续负责,机会成本高;三是贷款担保难;四是民营企业融资视野较狭窄。目前安徽省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除了依附于江淮,奇瑞的配套生产商之外,存在着散乱小的情况。对企业进行整合,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是目前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
2.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融资规划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投资者投入的注册资本,包括新发行的股票,债券;经营中赚取的利润;经营中占用的供货单位的资金和银行贷款等。在政策性引导下,打造以安徽省政府为主导,各个地市级政府配合,各类金融企业作为主要参与者的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参与。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充分调动资本市场的份额,积极拓宽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渠道,采取各种政策吸引银行资金,激励民间资金、国外资金等多样化的资本参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根据需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贷款保证金,以提高创业企业的融资能力。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考虑,要从内部管理、产品升级、适应市场变化、改进经营等方面,提高资金营运使用效率。
生产是根本,调整产业结构是立足点,充分利用当今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资金合理周转利用率,使得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互相支撑。首先以市场为主导,行业内部进行兼并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提升行业资产规模效应和市场影响力,改变现有中小汽车零部件产业较多的局面,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园区规划以全省为范畴,杜绝地方重复低效率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规模化生产的低成本效应,有效地利用政府专项产业扶持资金;其次,大胆采用金融衍生工具,利用综合授信、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集合信托、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等多种方式筹融资;再次,有针对的培养部分大中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整合企业资源,提升企业价值,开展上市工作,真正自我走入资本市场。对于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建议有选择的支持大中型企业,延长投资周期。在大型玻璃生产项目、大型汽车涂料项目、大型模具生产项目、制造装备(检测设备)项目、大型物流项目、方向机项目等给予投资扶持。
四、金融支持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1.解决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切入点金融支持安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者之间形成经济学博弈性质的市场关系。市场决定了哪些企业可以存活下来,同样,在面对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也需要市场来进行选择。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扩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采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规范实际融资行为,改变之前的单纯政策扶持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作法。市场接受的企业才有资格获得融资市场的青睐。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推进企业改进生产,提高管理,金融信贷机构参与到产业投资中来,政府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企业要拿出彻底改革的心态面对挑战,各类金融信贷机构要充分投入进来,唯有此,在这个资金支持的循环中,政府部门、汽车零部件企业和金融机构才会取得三赢的结果。企业得以发展,金融机构得以回报,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金融产业发展范文4
最传统――银行贷款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众多,如向银行贷款;借股权上市或并购融资;获得来自于政府专项财政的资助;或者得到专业机构的基金、信托和创新性融资方式的支持等。
其中,银行贷款是文化融资最主要的模式之一,也是最传统的融资方式。在美国,给好莱坞电影制作行业带来很大支持的银行贷款每年都在20亿美元以上。在日本,银企关系的密切在全世界知名。2006年,野村信托银行与日本未来行星有限公司合作投拍电影作品。不久,三井住友银行及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也参与其中,共同投资,对拍摄完成的或尚在拍摄阶段的电影提供贷款;两年后,瑞穗银行也加入保护著作权支持文化企业的行列,重点投资游戏产业。中国也不例外,早在几年前,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电影预售合同为担保获得了渣打银行千万美元的项目贷款;而华谊兄弟在2001年从招商银行成功获贷5000万元用于制作《集结号》;2009年,华谊兄弟公司又从工商银行筹得1.2亿元项目贷款用于包括《唐山大地震》在内四部电影的制作。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银行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然而在金融与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对接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银行贷款要求抵押物,降低了文化产业抵押担保能力。各银行提供贷款主要是以抵押物为主,然而具有“轻资产”特点的文化企业,缺乏充足的抵押担保能力。文化产品及服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缺少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评估标准及价值评估机构,商业银行难以确定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商业银行现行的抵押担保条件,限制了文化抵押贷款。而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以无形资产做抵押对文化产业进行融资的渠道已经非常畅通,还实现了知识产权证券化,使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充足的资金供给。就难以估价的艺术品而言,在西方国家设有权威的估值机构,并且估值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考试获取估值师专业证书。而我国具有估值资格的人员大部分就职于公共部门,并不从事商业性质的鉴定估值工作,制约了文化产品融资质押的发展。
“因此,能够通过银行信贷成功融资的,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且企业或个人拥有足够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押;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中小文化企业则达不到银行对抵押物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很难获得贷款。”文化部部长助理刘玉珠告诉《经济》记者,充足的资金供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完善的融资环境则是其守护神。作为文化产业融资主要渠道的银行,应不断创新金融政策,克服文化产业信贷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最时髦――上市并购融资
上市是文化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以发行股票出卖股权的方式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并购则是指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上市与并购都是以股权为基础的融资模式。
文化产业企业上市融资能够使得“无形资产”权利人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资金,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运用已较为广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也正在向这个方向迈步。
以剧角映画为例。剧角映画创建于2009年,在成立后的5年内,服务过上百部影片,累计票房超过50亿元。2013年8月,剧角映画获得了千万级别的A轮融资。此后,其以影视剧项目营销先行,待项目面市,再根据市场反馈,参与票房分成。目前,剧角映画正逐步向集电影投资、发行、影院经营及娱乐商务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影视企业发展。
但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价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需有较大资金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而文化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很难符合主板市场上市条件。因此,为了服务于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我国需积极探讨在主板市场之外设置专供中小企业融资的小型资本市场,即创业板或二板市场。
这个做法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成功验证。如美国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英国另项投资市场、新加坡第二板市场、吉隆坡证交所第二交易部等,都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需要而开设的创业板市场。
毫无疑问,新三板上市目前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据统计,2014年被批准上市的文化企业中,选择挂牌于新三板的企业占比44%。随着新三板交易制度的逐渐完善与成熟,特别是做市商制度、转板交易规则以及新三板投资人准入门槛的降低,预计在未来几年,新三板的市场交易活跃度将极大增加。同时,对中国文化企业而言,先在新三板上市,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后,再通过转板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的方式间接进入创业板、中小板或主板,不失为一条登陆主流资本市场的战略性路径。
最稳妥――文化产业专项基金
为保障文化产业投融资,国内外都专设了很多由政府出资并管理的投资基金及融资担保基金。在日本,早在1991年3月就成立了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的“艺术文化振兴基金”,用于向包括艺术家及艺术团体的创作活动、地方文化公演及艺术品展示等活动提供资金援助。韩国政府先后设立了各种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2013年,朴槿惠在其当选后的首次施政演讲中更是表示,将投入占总预算规模1.5%(5.3万亿韩元)的资金扶持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英国的做法最“创意”。它采取了国家彩票基金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以法规的形式将国家每年彩票总收入的28%用于资助文化、艺术、体育和慈善事业。美国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中,联邦政府投资也是重要的部分,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文化艺术团体给予资助,州和市镇政府及联邦政府的具体部门也提供一定资助,如纽约市政府设立的文化事务部,是纽约最大的非营利性文化投资机构,在2006年财政年度里,该部为纽约文化机构下拨了1.31亿美元,惠及600多个艺术文化团体。
除了投资担保基金之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也是政府对文化企业实行财政支持的主要手段。
金融产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旅游产业 金融支持 宏观经济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旅游产业属于我国三大产业中的第三产业,并在第三产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旅游产业也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消费者的消费结构转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动力和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分工是经济发展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关键,从产业结构的层面讲,旅游产业属于新兴的产业,其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是每个国家必须经历的过程。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四类金融支持
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总投资额高达3371.992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投资资金的15.9%。“十二五”期间,我国明确了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投资总额将提升到6623.9亿元,投资额比重也将由过去的15.9%上升到17.92%。当下,我国政府对旅游产业的资金支持主要是加强旅游基础建设、支持毗邻省级或国家级的新兴旅游项目、设立旅游产业专项基金以及政策性贷款等。
商业银行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从旅游产业的投资总额的构成来看,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据相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投资中商业银行信贷占投资总额13.91%左右,金额达到2721.12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商业银行对旅游产业的信贷规模将比上一个五年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资本市场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早在二十世纪末,我国第一个旅游产业的公司――东方宾馆开始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进行发展。旅游产业的上市公司按照经营范围分析,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种主要是以饮食为主的公司;第二种是旅游资源类的公司;第三种是酒店类的公司;第四种是融合上述三种情况的综合性旅游公司。除了股票融资外,债券市场也发行了越来越多的旅游产业公司债券。
风险投资公司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增长的速度非常快,颇受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近十年来,以海外风险投资公司为主的风险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和旅游电子商务掀起了两大投资热潮。尤其是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存在着广阔的增长空间,也将继续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的热点所在。 我国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尚存在缺口
国家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存在缺口。目前我国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和旅游产业的自身需求之间,还存在着非常大的缺口。由于政府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总量也比较有限,因此政府资金的投入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对资金大规模的需求。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国家对旅游产业的管理模式也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经济和市场的手段运用比较少,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旅游产I投资的效率。
金融行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还不够深入。首先,商业银行信贷并没有对旅游企业提供大量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企业自身存在着机制不灵活、规模小、信用体系不完善等不足之处。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旅游产业很难获得自身需要的信贷资金。从信息的沟通方面看,商业银行和旅游企业的沟通并不顺畅,商业银行对旅游产业缺乏了解,不能准确分析判断旅游产业的项目前景、收益和风险。从信用体制的层面上考量,我国目前对旅游企业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商业银行相关的金融产品,尤其是涉及到旅游产业的产品推广受到了影响,旅游消费信贷发展受阻。其次,我国资本市场对旅游产业支持相比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旅游产业的相关企业要充分利用上市的机会,筹措资金、扩大规模、深化发展。然而,当下我国旅游产业上市的公司数量仍然不多,上市的旅游企业筹资的数量也不大。
金融产品较为单一,消费者缺少选择余地。我国旅游产业的企业良莠不齐,同时也没有与旅游消费相匹配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支持。旅游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季节性,人们通常在旅游中的消费也比平常高,这就需要一些金融产品来平滑支出。然而在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些基本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都是非常困难的。 影响旅游产业金融支持力度的关键因素
旅游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我国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化,机制僵硬,运营能力较差。因为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行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也很难形成。一些旅游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旅游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欠缺、行业内的无序竞争等问题,也严重地束缚着旅游企业规模化发展。
旅游产业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旅游产业的一大特色,就是旅游企业大多依托旅游资源存在,然而因为国企转型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产生了许多诸如产权不明晰、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缺位、政企不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得旅游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信贷政策不相符,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还会影响旅游企业上市筹资。 规范旅游产业的金融环境,推进深层次的金融创新
政府积极发挥作用,完善旅游产业监管体系。旅游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规范行业标准,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监督管理,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恶性竞争等对旅游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第一,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旅游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审查;第二,政府同时要规范旅游资源,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服务行为规范,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第三,政府要帮助建立行业标准,采取年审制度,通过加大违约成本来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第四,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整合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运用现代管理理念进行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从税收、财政支持等方面对旅游产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规范旅游产业的金融环境,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金融机构应该针对我国旅游企业的特点,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下,为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旅游企业提供贷款。对于一些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热门旅游企业,金融机构应该对其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支持,帮助这些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发展,并以上市融资为目标,实现旅游企业长足发展。针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产品与服务较为单一的问题,有必要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并让旅游支付方式不仅能更加快捷便利,还能实现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便于监管部门的监督。
推进深层次的金融创新,助推旅游产业更好发展。旅游产业的金融创新不仅是简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更应该实现企业、企业家的创新。旅游产业的金融创新要向更深层的创新模式发展,构建旅游金融体,进而实现企业内外部资金的循环和畅通;发挥电子货币的功能和作用,利用网络手段和电子货币等媒介,将产业链整合,提高消费者对旅游产业的满意度;打破原有模式,重新组合各项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分别为广西师范学院讲师,南开大学访问学者;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那铭洋:《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探析》,《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金融产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
一、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考虑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把经济转向了新兴产业,并且国家也是大力支持的。在中国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把某些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开展新兴产业需要金融支持,以下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进行了分析。
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1.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银行体系支持的现状
银行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其地位不可小觑。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高负债特点,其直接决定了安全性和流动性,并且其远离这种高风险新兴产业。而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我国银行体系也是新兴产业的一个难点,因此其存在着明显的国有银行信用垄断的趋势,缺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银行系统。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资产占总体资产的70%,而60%以上的存贷组成了国有银行对金融资产和市场的控制这一情况。在我国,贷款架构中短时间贷款占据的比例较大,其比较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但是中长期贷款比重很低,而中国金融多数是比较支持大型企业,忽视了小型企业。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债券市场现状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债券市场在企业融资中占据着相当稳固的地位。企业债券是银行信贷的重点替换对象。2015年我国的企业债券发行量是5782.70亿元,而且在2012年9月试点了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债券。发行企业债和中小型企业债券总共有331只,其发行量为2717.30亿元,其占据了债券市场发行量的3.12%。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采取措施
1.把金融与科技结合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工作中把金融和科技相互结合,能够实现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建设科技银行,改变经营模式。首先科技银行可以经过持股的方法获取新兴企业的控股权,这样做能够实现贷款和股权相互结合,并且从新兴企业中获取较高的收益,可以弥补贷款遗留下来的损失。其次,银行应当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有效创新,让企业和科技专利等产权作为银行抵押物,并且可以把有限责任发展成企业家私人的无限责任,这样可以减轻银行风险。最后,银行要与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等机构进行合作,可通过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降低银行风险,获取较高的利润。把贷款作为银行的主要来源,把处于创业初期的风险比较高的企业,采用风险较高的高贷款率。所以,科技银行应该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
2.完善资本市场
因为国内创业板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因此需要采取这样的措施解决问题。首先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宽松的上市准则以及方便的上市程序。我国和别的国家相比较其创业板上市条件还算比较高的,虽然不可以制定太低的准则,但是也不能制定太高的条件,否则会阻碍创业板的发展速度。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实施严厉制度,信息和监控制度,把严厉的制度与宽松式的制定相互结合,不仅可以方便创业板的发行,而且可以保证其质量,保护投资者的经济效益不断上升。
3.建立保险机制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中建设保险机制,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保险能够帮助且获得经济补偿的条件以及可以通过保险进行融通资金等等。在我国,利用科技保险试点已经开始启动了,所以为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其发展要从科学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研发、产品的商业化程度以及产业化出发,因为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风险。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工作中建设保险机制,而建立保险机制需要从产业的不同阶段和风险特点以及水平研发出不同的保险类型的产品,如高新技术企业营业中断的保险和关键研发设施设备的保险以及企业产品的保险等等。这样可以为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金融大力支持,金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主体,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我国站旅行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一问题。把金融与科技结合,完善资本市场,建立保险机制等,以此提高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中明,李战奇. 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J].企业经济,2012,02: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