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范文1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优化治疗;临床效果
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的高血压,另一类是继发性的高血压。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高血压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而在发病中大多为继发性高血压[1],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慢性肾脏疾病导致。患者的血压一旦偏高就会出现肾动脉痉挛,事实上高血压的发作会直接加速肾病的恶化[2],严重的会引发死亡。在此次研究中我院选取了45例 肾性高血压患者,其中23例给予优化治疗,22例作为对照组,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以来收治的45例肾性高血压患者, 对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2例),采取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优化治疗的为观察组,采取常规的替米沙坦治疗的为对照组。以上患者中合并肺心病患者4例、合并蛋白尿患者2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合并血尿患者11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15±4.54)岁;观察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6.55±2.36)岁。其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上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替米沙坦治疗方法,采取口服,服用方法:服用量为80mg/次,1次/d,治疗时间为2个月,服用时间为早饭以前。观察组采取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同样为2个月,替米沙坦的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依那普利采用口服的方法,具体为1次/d,10mg/次,服用时间为饭后1h[3]。对两者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每日早中晚及夜间各监测1次血压)疗效记录,时刻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1.3临床疗效评价 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分为三个等级:①显效: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后达到基本正常(130/80mmHg)或者是收缩压在130~150mmHg;②有效:患者的血压明显有好转并且保持收缩压在130~160mmHg;③无效:治疗前后没有好转或者出现病情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表示,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加以处理,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达到了(91.30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63 %),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指由于肾动脉病变以及肾脏功能引起的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肾小球出现一定病变间质组织、结缔组织增生以及各种肾小管萎缩 等,共同造成了肾脏功能问题导致肾脏供血不足[4];非特异性大动脉炎,主要会引起肾脏血流的灌注明显不足。临床医学表明肾功能出现障碍或者是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接近60%~80%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其中慢性肾小球炎患者高达90%以上。出现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同时还伴有慢性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肺心病等这些病情相互交叉导致病情恶化[5]。可见肾性高血压的病情是非常复杂的。目前还没有非常好的治疗方法,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同时发病率较高。在本次试验中我院采取了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起到了很好地效果,两种药物中替米沙坦可以起到对患者肾脏血液循环改善,达到降血压、减少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而依那普利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抑制激肽酶对激肽的降解,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可以促进人体的双通道排泄,减小患者的肾脏负担,改善肾小球的循环,减小肾脏血管的阻力。
在此次研究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出采取优化治疗的治疗效果,我院根据前来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两组对照的方法来观察其治疗效果。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对以上收治的45例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 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2例),采取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优化治疗的为观察组,采取常规的替米沙坦治疗的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替米沙坦治疗方法,采取口服,服用方法:服用量为80mg/次,1次/d,治疗时间为2个月,服用时间为早饭以前。观察组采取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同样为2个月,替米沙坦的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依那普利采用口服的方法,具体为1次/d,10mg/次,服用时间为饭后1h。实时上以上两组患者采取的治疗办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对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更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符合治疗的标准。对两者患者进行疗效记录,时刻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于临床评价方法上也是采取了比较严格的治疗效果三级别的方法,对患者血压范围做好严格的划分,然后对患者接受治疗后进行严格的相关指标检查最终确定出患者的所处于的划分等级,最终得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治疗效果评价机制和结果。经过科学的临床效果评价之后,得出观察组有效率达到91.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63%,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对于肾性高血压患者仅仅采取简单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会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两种药物共同作用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当然效果更好,可见肾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优化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振显.用厄贝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6.
[2]谢文虎.高剂量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
[3]郭浪.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2,11.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范文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1年2月,从该门诊筛选出40~65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共96例,其中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方法:①高血压药物使用原则: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1]。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患者说明,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用药剂量,还可减少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②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2]。所有患者都应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③定期进行健康方面的讲座: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到高血压患者家里进行走访慰问,鼓励高血压患者积极参加有关高血压疾病和其他有关健康常识的宣传活动,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应经常运动,少食用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清淡的蔬菜,定期给自己测血压并且严格按照医生开出的药方以及安排的用药时间合理用药。
统计学处理:应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
结果
干预前在高血压患者中96例有47例不合格,合格28例,状况良好21例。干预后合格70例,不合格8例,状况好转18例,干预前后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2。
讨论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它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知已有很大提高,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但它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适用于任何高血压患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合理膳食方面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以不超过6g为宜。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素菜和水果,摄入足量的钾、镁、钙。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减轻体重方面:体重增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活动等方法达到。
通过高血压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通过干预前后的结果对比显示出在高血压Ⅰ、Ⅱ级预防中实施干预活动切实有效可行,提示干预结果有效。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高压氧;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在脑部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1-2]。在我国属常见多发病,国内神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年发病率为50~80/(10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严重威胁着老龄化社会中人民的健康[3-4]。高血压脑出血部位依次为壳核、大脑半球皮质下、丘脑、小脑及桥脑出血,其中壳核出血常见,约占60%。通常出血后20~30 min血肿形成,出血逐渐停止,6~7 h后血肿周围开始出现血清渗出及脑水肿,此种继发性损害往往较出血本身更为严重。这即是当前采取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5]。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比较认同的是及时的微创治疗(高压氧)配合内科以及其他治疗。通过应用内科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笔者进修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呕吐、愈识障碍;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39~76岁,平均(52.9±6.8)岁;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的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一组患者迅速实施强力脱水治疗,首次予20%的甘露醇125 ml,每6~8 h 1次,症状控制后1周左右逐渐停用,心、肾功能不全者换用甘油或呋塞米,禁用20%甘露醇。同时加用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速尿30 mg释后静脉推注。对血压>24/l3 kPa者首次予利血平l mg肌内注射,25%硫酸镁10 ml深部肌内注射,或采用硝普钠缓慢静脉滴注[6]。同时积极防治感染及治疗合并病,重度脑出血时,预防性应用西咪替丁,病情稳定后在6 h~5 d内给予实施手术治疗。另一组在第一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常规抗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析。出院时患者基本痊愈(神志清楚,肢瘫基本恢复)58例,部分恢复2例,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析[例(%)]
分类
高压氧组
常规内科治疗组
Bp>24/13 kPa
4(13.3)
9(30.0)①
并发症
4(13.3)
10(33.3)①
注:与高压氧组比较,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Bp>24/13 kPa、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高压氧的内科治疗患者病死率低。可见高压氧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高血压脑出血术前全面的内科治疗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高压氧治疗主要是提高人体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量,提高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能力从而改善机体缺氧缺血的状态。利于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及促进侧枝循环,使有氧代谢增强,乳酸降低,ATP生成增加,钠泵功能增强,消除细胞水肿。研究表明,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加速血肿吸收、缩短疗程、降低死亡率,降低致残率、减轻后遗症。
术前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降颅压治疗:正确合理地降低颅内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②降血压治疗:脑出血后高血压是高颅压时保证脑血供应的调节反应,处理脑出血患者的高血压应以脱水降颅内压为主。③高压氧治疗:及早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含量及增强血氧弥散力,减少脑血流量,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压。④并发症的预防性处理:应激性溃疡:重度脑出血时,预防性应用西咪替丁(泰胃美),法莫替丁可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⑤止血剂的使用:对于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短期使用止血剂。⑥亚低温治疗:亚低温具有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是当前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4 参考文献
[1] 徐文安.再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1, 23(3):169.
[2] 李福花.高血压合并脑出血108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5):59.
[3] 刘 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64例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5,26(1):112.
[4] 肖志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气分析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J].吉林大学,2010,22(1):27.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范文4
关键词:脑室镜;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属于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患者死亡率极高[1]。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国内采用的手术方法种类较多,效果各异。天津天和医院于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对26例患者采用脑室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开颅手术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入住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具有高血压病病史或血压持续处于偏高状态,排除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相关因素后经头颅CT扫描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对照组共计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5岁,病程9~38 h不等。对照组患者中,出血位于脑内4例,位于皮质下3例,位于基底节区19例。血肿量为幕上21~40 ml患者10例,41~60 ml患者7例,61~80 ml患者6例,81~100 ml患者3例。观察组共计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7岁,病程8~39 h不等。观察组患者中,出血位于脑内5例,位于皮质下4例,位于基底节区17例。血肿量为幕上21~40 ml患者10例,41~60 ml患者8例,61~80 ml患者6例,81~100 ml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病发时间和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方法:术前采用CT定位,根据患者病情与血肿位置制定开颅手术入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开颅之前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用以降低患者颅内压。选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清除淤血肿块,术中患者仰卧姿势,取患病侧颞部马蹄形切口入颅。血肿清除干净后进行止血,放置引流管于血肿腔内持续引流,防止再积血。并根据患者数前状况和术中脑压变化情况考虑去骨瓣减压术的使用,给予患者抗高血压药物进行血压控制[2]。②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室镜辅助治疗方法:术前采用CT定位,将患者出血量最大的CT层面距离头皮最近处定为靶点,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于靶点处切开头部皮肤层、肌层和骨膜层,采用牵引器显露颅骨后进行钻孔,骨窗大小为2.5 cm×2.5 cm,切开硬脑膜,采用脑针穿刺定位血肿块方向与深浅,明确肿块位置后经针刺通道置入内镜,于导视下进行肿块清除。调整内镜方向、角度,结合屏幕实时图像信息,清除死角肿块。术中,采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使得视野术中保持清晰。术后取出脑室镜,内置引流管与血肿腔内持续引流,并给予患者抗高血压药物进行血压控制。
1.2.2 疗效评定方法:一般术后6个月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作为疗效评定标准:Ⅰ级:患者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Ⅱ级:患者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Ⅲ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不足,需要家人帮助;Ⅳ级:患者不具备日常生活能力,卧床但意识清醒;Ⅴ级:患者植物生存状态或者死亡[3]。
1.3 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52例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ADL评级:对照组26例患者中,ADLⅠ级患者5例,Ⅱ级患者7例,Ⅲ级患者5例,Ⅳ级患者3例,死亡患者6例(23.1%);观察组ADLⅠ级患者6例,Ⅱ级患者10例,Ⅲ级患者6例,Ⅳ级患者1例,死亡患者3例(11.5%)。由数据可知,采用脑室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小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组即对照组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室镜辅助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法。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ADL分级情况对比分析[例(%)]
组别例数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对照组265(19.2)7(27.0)5(19.2)3(11.5)6(23.1)观察组266(23.1)10(38.5)6(23.1)1(3.8)3(11.5)3 讨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从而使收到压迫的神经元恢复功能并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病理变化[4]。对于此类病症患者,清除颅内血肿还有助于降低血肿崩降产物对周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约2~3 h会形成血肿,一般情况下不再继续增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时,血肿腔内压力高于颅内压力,肿块对周围脑组织的损害程度也要大于高颅内压对全脑造成的伤害。患者发病6 h左右,发病部位周围脑组织将会出现海绵状坏死、变形和出血等继发性损伤,所以,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对于手术时机的把握十分重要,一般主张采取早期手术治疗。根据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自身特点与救治难度,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尽快清除颅内血肿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周围脑组织的损害,避免进一步发生脑水肿或者下丘脑损害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5]。
目前,国内对此病症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两类:传统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与去骨瓣减压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而脑室镜辅助治疗就属于微创血肿清除术一类。与传统的开颅手术方法相比较,脑室镜辅助治疗具有其自身的多种优点:①提供良好的腔内照明,便于术者清除死角血肿,发现小的出血点;②精确的定位靶点,能够准确区分血肿区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的界限;③分辨率高,术者能够清晰的辨认血肿周边血管,不易造成新的出血点和脑部损伤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④能准确电凝活动性出血血管,止血更加妥当,符合微创原则[6]。从本院2年的研究和本组对比 治疗临床效果分析来看,脑室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李红旗,张玉芝,赵 宇,等.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选择和预后[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2):133.
[2] 程华东.浅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式及手术时机选择[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4):286.
[3] 毛 群.外科治疗脑出血回顾与展望[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5,30(5):420.
[4] 潘仁龙,张晓峰.脑室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2):234.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范文5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
妊娠高血压疾病为一种常见多发的妊娠期女性并发症,其中产后出血为该疾病的严重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母婴生命健康[1]。为研究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出血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取自我院从2012年12月到2014年5月的收治的15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年龄为25-45岁,平均年龄为35±1.1岁,轻症患者82例,中症患者41例,重症患者31例,剖宫产65例,阴道分娩89例。15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研究组8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以及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受损患者。
1.3方法
15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剖宫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于宫体或臀部肌内注射20U缩宫素,阴道分娩产妇在娩出胎儿后于宫颈注射20U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剖宫产娩出胎儿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400μg米索前列醇,并将其放置在直肠内,阴道分娩产妇,在娩出胎儿肩前、后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400μg米索前列醇放入到直肠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以及分娩前后血压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6.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加减±表示,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情况
对照组剖宫产患者的产后2h出血量为(325.24±83.14)mL,产后4h出血量为(384.2±83.12)mL,阴道分娩产后2h出血量为(214.52±61.52)mL,产后4h出血量为(321.11±78.12)mL,研究组剖宫产患者的产后2h出血量为(208.12±72.14)mL,产后4h出血量为(285.42±82.12)mL,阴道分娩产后2h出血量为(162.52±80.23)mL,产后4h出血量为(216.51±61.52)mL,研究组产后2h以及产后24h阴道分娩以及剖宫产出血量明显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分娩前后血压情况
分娩前,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为(96.41±8.21)mmHg,收缩压为(151.12±11.38)mmHg,研究组舒张压为(95.43±8.51)mmHg,收缩压为(150.12±11.31)mmHg,分娩后,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为(94.52±9.42)mmHg,收缩压为(144.52±12.21)mmHg,研究组舒张压为(94.42±10.51)mmHg,收缩压为(145.98±10.51)mmHg,分娩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高血压为妊娠期一种特殊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发生于孕妇妊娠20周后,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以及高血压,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高血压是指患者全身小动脉发生痉挛,导致患者发生负重、水肿症状。其中产后出血为妊高征的一个主要并发症,在短期内患者会因失血量过大,而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一般认为产妇分娩后24h内,统计产妇出血量高于500mL,则可判断患者为产后出血。且产妇在分娩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任何并发症均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2]。尤其是患者出现产后急性大出血情况,会导致患者发生休克,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在患者疾病发生后,提出一种方便、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相当重要。米索前列醇为一种前列腺素E1衍生物,可起到较好的软化宫颈显微组织效果,促进子宫平滑肌发生收缩[3]。研究对比分析可见,米索前列醇的宫缩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且采用米索前列醇可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发生,起到较好的降低血压效果。给予患者注射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扩张血管平滑肌,使血压水平下降。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产后2h、产后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为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发生出血,给予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应用方便高效,且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可有效保证母婴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吴风姣,刘俊红,席鑫.米索前列醇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J].临床护理用药,2010,3(10):30-31.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疗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老龄化,高血压脑出血日益成为近年来的一种常见病。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由高血压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出血, 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多见于50至 60岁的老年人人群, 但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也有发病可能[1]。其主要特点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障率高、预后较差。以往常采用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但该方法预后差,病死率及病残率较高, 因而近年来研究学者在不断探索中发现了目前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主要方法--微创手术方法,使得脑出血的死亡率不断下降。本研究旨在分析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华西附一院老年科纳入50岁至65岁高血压脑出血病例45例。其中男性25人,女性20人,平均年龄为61.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至136小时,平均49小时。45例患者中,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32例,冠心病21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9例,心律失常18例,糖尿病20例。病例排出标准为:➀由于肿瘤、外伤、血管畸形及动脉瘤引发的出血;➁脑干出血;➂凝血功能障;➃出血性疾病;➄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法,具体方法采用一次性颅脑血肿穿刺粉碎针,经CT定位后,选择合适长度的穿刺针进行颅脑穿刺,在颅骨上钻一个约0.8 - 1cm 孔径的小孔,由血肿腔内置入一根约0.3cm管径的引流管,抽出液状血液,术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等溶栓药物,将凝固血肿溶解后引流出颅外[2]。
2结果
血肿清除情况:术后48小时内复查头颅CT计算残余血肿量, 血肿清除率= 术后残余血肿量/术前血肿量×100%[3]。血肿清除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情况如下表。
3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极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对于病患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采用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具有及时清除血肿、止血、改善脑循环的优点,同时可以从最大程度上挽救处在可逆损伤状态的神经细胞, 从而达到促使意识恢复及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早期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疾病症状改善等指标均对预测病患早期的转归情况具有重要意义[4]。由于将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可以对病人进行更快、更有效的抢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致残率、病死率。因尽早清除颅内的血肿,可以达到解除脑组织的受压, 并减少继发性脑水肿和缺氧的可能性目的, 因而可作为恢复正常脑组织血流和改善脑组织缺血情况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对于最佳手术时机,尚无确切认识。相关研究表明, 高血压性脑出现的血肿形成时间约为出血后30分钟,62%的病人出血后约2小时不再出血[5],且有研究表明: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在出血约6小时开始出现出血坏死,血肿内部凝血酶的释放可引起周围脑组织水肿,从而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加重,病残、病死率升高。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及时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增加受损神经元恢复的可能性,降低或避免在脑出血后继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多种微创手术方法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就临床疗效而言, 如何选择以降低手术本身的风险和预防严重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疗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邱建武.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58例疗效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0,(05):152- 155
[2] 孟宏武,安尼瓦尔,陈锟.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80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1,(1):8384.
[3]郭宁原,张鹏飞,徐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9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0,19(4):448452.
[4]黄志宁,莫士田,黄寿崇.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