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文1

一、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历程

随着企业视野的逐渐开阔,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也开始发生了一些转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重要时期。

(1)财务导向模式

财务导向模式是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初级形态和阶段。其目标对象是公司资金流通、会计报表以及盈利亏损等财务事项,工作重点以“查错防弊”为主,功能是检查财务账面资料是否齐整、财务资金调度使用是否合理,审计人员在整个活动中中充当着“裁判”的角色。以财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只是将审计活动作为集团财务管理的一种附属手段,并没有意识到审计活动对子公司运营状态的评价作用。在这种模式下,集团总部虽然能够了解各个子公司的财务动态,查处财务账面中存在的瑕疵及漏洞,然而对于每个子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生产经营不能够提出丝毫建设性的意见。

(2)业务导向模式

许多集团化企业逐渐认识到以“查错防漏”为主的内部审计模式只能够找出财务问题,无法对子公司的业务发展以及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管理。鉴于此,195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重新划分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将企业经营业务也纳入到内部审计范畴之中,并将放在与会计财务审核同等的位置。业务导向模式开始从单一的监督角色逐渐向评价服务角色进行转变,目标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而是将其拓展到公司业务之上。

(3)管理导向模式

20世纪末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井喷”现象,企业管理成为当时经济领域最为常见的词汇之一。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加强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在这一时期,审计重点由以往财务监管、业务评价等事项逐步转向高层决策、战略目标制定等管理层面。管理导向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但凡与企业管理挂钩的生产、财务、决策、组织等活动统统属于内部审计范畴之中,审计人员的职能角色也从“裁判”变为了“参谋”[1]。管理导向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查评价,并指出管理活动中的优缺点,最后提出改善企业管理的具体方案和办法。

二、以风险导向为核心内部审计新模式的探索

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内部审计模式是在近十年才被提出来的,2000年IAA再一次定义了内部审计,将其认作为咨询活动,并且引入了风险管理的全新概念。我国财务部也于2006年出台了风险导向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细则,强调内部审计应当涉足于企业风险管理之中,提升企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的能力。

(1)风险导向模式内部审计的意义

风险导向模式的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管理风险作为审计对象,所关注的范围是企业领域内可能存在的一切风险,其作用是帮助企业了解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以及管理协调风险。

首先,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风险的评估防范之上,在对企业活动进行审计之时[2],审计人员最先考虑的是该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所带来的危害,这样可以让企业管理层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活动和战略决策之中所存在的风险信息,从而定位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点,使得企业能够提前对风险进行防范控制,避免损失。

其次,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份风险评估报告,从而为管理者做出英明正确的决断提供依据。审计人员要从企业内部和市场外部两个方面来评估活动所存在的风险。一方面,审计人员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例如财务资金、产品业务以及投入产出比值等方面对企业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对于高风险低回报的企业活动要进行控制管理,从而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也要立足于市场,从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竞争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等层面对外部市场环境进行风险评估,进一步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

最后,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管理者完善管理制度,消除企业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审计人员在评价企业活动时以风险管理作为目标对象,能够找出企业管理领域中各个层面所存在的漏洞,并且对每个漏洞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让企业管理清楚地知晓风险的位置和大小[3],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

(2)风险导向模式内部审计的方法及程序

随着企业对风险防控意识的不断加深,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已经在当前集团化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崭露头角,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主要分为外部风险环境的分析、企业内部风险的识别以及存在风险的应对三个步骤。

第一,分析外部风险环境。一般来说,外部风险环境主要包括财务资金流通、原材料价格、市场发展动态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运营状况。例如近期银行为了回笼资金,屡次提高贷款利率,这一外部环境将严重影响企业投资活动,一旦项目投资失败,企业将会面临巨额贷款的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风险审计时必须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分析外部环境对企业活动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方案和策略。

第二,识别企业内部风险。当熟悉了解外部环境以及风险情况之后,审计人员要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剖析企业管理、生产以及财务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识别企业内部风险,这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步骤。审计人员从企业内部生产、人事、财务等方面着手,对企业各个领域的风险进行鉴定判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文2

【关键词】集团企业 财务共享 风险 防控对策

一、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风险特点

首先,风险存在于财务共享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实施前对实施财务共享前提条件的判断、确定共享目标、选择共享模式、地点,实施中对人员的安置和转型、流程重新设计与整合、系统的研发与建设,实施后是否衔接顺畅、人员的培训与发展、流程是否存在执行和操作问题等都充满风险。

其次,风险涉及范围广且变革因素多。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的主体一般存在财务职能机构多、核算重复性高、财务人员多、系统和流程不统一、各地税务环境差别大的特点,因此实施的风险体现在整合流程、建设系统、财务人员变革管理、业务变更、外部法律环境和税务环境等多方面,重新调整难度大且变革因素多。

最后,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共存。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时,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共存,其中客观风险来源于财务共享模式本身的特点以及外部法律税务的宏观环境,例如票据大量集中核算、出错率高,流程链条加长造成风险发现时间晚、票据流转频繁等;主观风险来源于实施财务共享的企业主体风险意识、应对能力、人员沟通和管理的能力等。

二、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1)战略规划风险及防控对策。战略规划主要进行对财务共享实施前的准备和规划,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业务范围界定不合理、计划准备不足、风险认识不足、模式与目标选择不合理、选择地点不恰当、资金投入风险等。

战略规划风险的防控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方面,引起高层重视,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整个过程各个组织和人员的风险意识,循序渐进地实施变革,例如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提高风险管理职能组织或部门的地位,加强对风险问题的宣传与研究,充分倾听与融合各部门意见,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另一方面,以战略目标为起点来充分做好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部平级或安排在总部财务部之下的模式,如果评估结果不能满足实施前提,例如集团企业资金不足、规模太小、缺乏专家和经验、信息技术水平落后,那么也可适当考虑外包(BPO)方式。

(2)组织管理变革风险及防控对策。组织管理变革是实施财务共享引发的组织层面变革,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业务变更不适应、组织内部冲突、制度制定不合理、组织结构调整不恰当、服务水平协议不合理等。

组织管理变革风险的防控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财务共享后的组织结构划分与分配上,要着重从核算与管理分离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身情况,加强前端的会计监督作用,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划分组织职能和职责,可设置业务财务岗位,使财务充分融入业务;在组织管理上要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增强中心人员的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服务质量环境,注重双方互动,对意见反应较强的客户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3)人员变革风险及防控对策。人员变革是针对财务共享后财务人员的转型,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工作性质枯燥、人员发展不合理、人员变革抵触、人员沟通难度大、人员操作风险等。

笔者认为,人员变革风险的防控重点在于:实施财务共享的前期宣传和人员安抚工作做到位,并持续进行后续理念的宣传,消除人员抵触心理;加强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双向知识培训,加大对不规范操作人员的惩罚力度,将错误单据、错误支付与绩效考核挂钩,加强对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定期安排检查;健全人员考核办法,从财务共享的目标出发,设计具有价值创造性的绩效指标体系,比如运用平衡记分卡、六西格玛法等先进管理工具。

(4)流程变革风险及防控对策。财务共享改变了原有以部门设置为中心的情况,而向业务流程为中心转变,提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和精简化,该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新旧流程衔接不通畅、流程标准化统一与设计部合理、新流程应变力不足、流程后续优化跟不上等。

流程变革风险的防控可以从如下工作入手:财务共享使流程标准统一,容易导致部分环节出错而引发全流程出错,因此要加强关流程事前预防,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充分识别关键节点风险,比如资金支付环节,审核单据环节,可设置多层次审核方法、提高审核人员素质等措施从源头遏制风险的发生;及时解决流程执行问题,加强对执行过程中的服务跟踪,例如对债权欠款问题,应包括前期客户信用调查、信用标准批准、欠款情况分析、以及该过程中客户态度、服务评价,并进行其他疑难问题和售后服务等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将全过程控制系统嵌入财务共享工作中去。

(5)税务法律风险及防控对策。实施财务共享使本应由下属单位各自进行属地纳税和税务管理的情况转移到财务共享中心,因而造成税务法律的外部风险,主要包括税收政策选择风险、税务政策反应不及时、税务稽核难度大、法律法规风险等。

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对策包括:①建立柔性税务管理平台,例如系统中可增加对国家与各地税收政策的及时更新功能,能根据不同地区税务要求出具不同的报告。②在业务部门设置税务专员,在集团内建立税务研究小组。通过前端税务人员的设置,可及时与当地税务部门进行沟通,配合税务稽核工作;及时发现纳税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汇报;针对当地新的税收政策、税收优惠,及时将相关政策进行反馈。

三、结语

集团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财务共享实施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存在差异而导致预期目标无法实现,如实施后成本的上升、财务业务处理效率的下降、财务业务工作无法开展、人员的流失、提供的财务服务不被服务对象认可等,最终导致实施失败。基于此,集团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流程变革风险、战略规划风险、人员变革风险、组织管理变革风险、税务法律风险的防控,方能确保财务共享模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钱颖.国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和形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9).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文3

关键词: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和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一系列活动中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不当和投资方式不科学等因素,导致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性。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不仅仅面临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也不得不面临世界顶级国际承办商的压力,以及宏观环境变化和突发灾害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建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独特性,比如建筑施工行业通常是野外作业,具有时间长、投资大、施工不确定性、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其财务风险也相应地具有特殊性。那么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地分析原因,有效地采取措施来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可能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在此背景下,结合自身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经历,剖析目前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及风险成因及其规避措施,希望能够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实践参考。

一、当前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表现

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种类。本文将按照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从投标阶段、签订合同阶段、项目施工和资金结算阶段、利润形成与分配阶段这四个阶段来剖析存在的财务风险,如下:

(一)投标阶段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投标是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工程的主要手段。此阶段,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是信息失误风险、中介与风险和投标报价的风险。为了中标,一些企业往往采用低价招标,甚至不惜低于成本价,为此需要承受巨大的成本和资金风险。如果判断失误,企业可能面临后续工程建设能力不足的困境,导致企业利润无法得到保障,从而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诸多困难。

(二)合同签订阶段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合同、采购合同合设备租赁合同等,而项目施工合同是财务风险的源头。如果对施工合同的付款条款及违约责任不够重视,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合同风险。如,一些业主利用建筑施工企业急于承包工程的心理,附加不平等的条款,或者在合同条款中不约定支付预付款的同时由销售方提供预付款的保涵等现象,企业很容易陷入合同陷阱。

(三)项目施工和资金结算阶段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这一阶段的风险只要有汇率变动风险、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收入确认的风险和资金短缺的风险等。汇率变动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与外资发生关联时产生的风险。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汇率变幻莫测。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指的是由于受网络技术以及成本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企业缺乏先进的理财工具,因而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存在障碍。收入确认的风险:指的是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自身特点,如生产周期长,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很大,这些都会影响企业项目施工预计总成本、预计总收入及完工进度的及时和准确确认。资金短缺的风险:指的是企业由于资金紧缺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甚至会导致无法履行项目合同,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利润形成与分配阶段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该阶段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利润形成及确认时的财务风险以及利润分配时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受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者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使用会计方法不当,存在收入确认风险、成本亏损风险和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账面确定的可分配利润与实际不符的风险。

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点对策

(一)重点加强对关键控制环节的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尤其需要重视的内控的关键环节有招投标阶段的控制;合同实施阶段的控制;融资风险的控制及应收账款控制等。这些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即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为了防止财务危机,需要企业对应收款项的事前控制、事中催收和事后清欠进行全过程管理。1)应收账款事前控制:要求施工企业从源头开始控制,科学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项目跟踪、投标报价、客户管理和合同评审等事前控制体系。尤其是在客户管理方面,需要企业对重要客户建立信用管理与评价体系,并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新。2)应收账款事中控制: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合同要求、施工图、项目进度和现场签证等情况编制项目的中间结算或和竣工结算;必须防止随意挂账和通过其他科目对应收账款进行核算的情况发生。3)应收账款事后控制:需要设立清欠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以便处理己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款项;需要建立清欠责任制度等。

(二)构建和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财务风险是企业各种风险的集中表现,因此要构建以财务风险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将企业的管理战略、绩效考核和企业文化等有机联系。具体包括:1)全面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的预警方面,需要采用设计财务风险监测指标方法,或者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预警。2)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需要更加完善企业内部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和一些重大问题需要决策的时候,一定争取避免因为决策失败可能导致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破产。

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总体来说抗风险能力较差,对风险管理尚处于初步认识的阶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尚且薄弱。本文深入剖析了建筑施工企业目前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提出了防范与应对风险的对策,但是各个关键内控环节的管理和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验证。(作者单位:湖北华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鲁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J].商业会计,2012(10).

[2] 胡华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评价[J].当代经济,2012(7).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文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 100010)

摘 要:自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现存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构建出企业针对以上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的体系,并对完善这一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一些策略,以保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尽可能早的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出防范措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18-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邓雷娜(1977-),女,北京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定义的界定,我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国家经济形势变化较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确定性风险加大,这些所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都被界定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只是针对企业资金融通、使用、收回等环节产生的不确定性进行界定。本文在研究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时借鉴第二种观点对财务风险进行界定,主要包括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

(一)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产生筹资风险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通过不同来源渠道获取资金时,不同来源的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说企业的资金是自有资本还是外借债务,是长期债务还是短期债务以及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如果这些不同来源渠道获取的资金比例分配不合理,就会使企业面临着筹资风险。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构成情况来看,为了在竞争市场中获取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了短期债务融资的方式,这就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比较高,一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取的收益达不到债权人的预期经营利润目标时,他们就会向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企业立即偿还借款,而企业由于无法在短期内获取偿还债务的资金,就会面临着资金流断裂、企业破产的风险。

(二)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合理产生投资风险

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就产生了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对于企业的股东来说,他们希望增加企业整体的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于经营管理层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提高自己的业绩,实现股东预期的经济利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管理层往往会选择成为冒险投资者,对风险水平较高、收益水平也较高的项目进行贸然的投资,然而,市场经济形势是瞬息万变的,这些本身风险就比较高的项目,很容易出现企业的投入资本无法按照预期收回并获得收益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项目失败,将企业置于破产的危险境地。除此之外,很多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会采取吞并其他企业的方式,大肆扩张自己的规模,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然而这种规模性的扩张投资很容易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从而走向破产之路。

(三)企业选取的销售方式不合理产生资金回收风险

从目前我国存在的销售方式来看,有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而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中仅有的少量份额,维持长久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销售产品时往往会选择赊销的方式,以扩大销售量,增加企业的当期经济利润。然而,不同于现销方式,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就意味着在收回资金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如果产品的购买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货款,就会使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和资金追讨收回成本增加,从而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增多,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增加企业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成部分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市场中因未及时防范财务风险而破产的企业逐渐增多,为了及时预测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做出防范措施,以降低财务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其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一)确定预警范围、选择预警指标、设定预警指标值

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首先需要确定财务风险的预警范围,一般情况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警范围主要就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其次,在选定财务风险预警范围之后,还需要合理的确定具有科学性的预警指标。预警指标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基础环节,如果预警指标选取不恰当,就无法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有的效果,无法有效的防范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在选取预警指标时应该根据预警范围,选择能够反映企业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水平的指标,一般应该包括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最后,要对选择的预警指标设定相应的预警值,当企业预估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或者资金回收风险超过预警值时,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预警指标的预警值是整个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和经营发展情况来确定。

(二)设立信息沟通渠道

在确定了预警范围、预警指标和预警值之后,要想使预警体系发挥效果还需要设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用于信息的搜集、共享、分析和反馈。在一个完整的预警体系中,一个有利于有效沟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的预估时,主要就是在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环境的变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大量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提炼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对企业产生威胁的财务风险,及时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设立财务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要想真正起到及时识别并防范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需要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从事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相关人员,为此,企业应该设立一个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企业在设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时应该选择比较熟悉企业业务发展方向、经营管理方向的管理人员或者具有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如果有可能,还需要邀请一些管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加入风险预警的组织机构。他们不受企业组织架构的限制,独立于所有组织部门,按照独立性原则,只对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决策做出风险预估,一旦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层做出的决策存在风险,就会立即将风险识别情况报告给管理层,以便管理层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些策略

为了使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我们提出了一些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从多方位考虑选择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首先就是要选择恰当的、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才能够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效果。就目前我国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来看,大部分企业选择的预警指标只是基于财务数据信息计算的定量指标,没有对财务风险设定定性的指标。例如,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在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仅根据财务数据信息进行了定量指标的制定,并未设定定性指标,在预估财务风险时,无法衡量宏观环境,从而使江苏扬建集团的财务风险预估不准确,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行业特征的变化、企业自身经营方式的变化等信息会对企业的筹资、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未对以上信息综合考虑,很可能会使企业的筹资、投资失利,造成企业的财务危机,但是这些信息用已构建的预警体系中的定量指标是无法衡量的,他们只能定性的去分析,因此,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除了考虑定量的指标外,还需要考虑定性指标,以使定性、定量相互补充,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防范。

(二)加强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监督控制

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能否达到企业的预期效果,必须要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过程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而对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监督和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事前的监督和控制。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施前,需要对该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是否完善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确保该体系的设计符合企业的要求。(2)事中的监督和控制。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要从两方面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一方面要严格监督该风险预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在有效的运行,另一方面要严格监督和控制识别出的财务风险是否都及时做出了防范措施,以避免企业的损失。(3)事后的监督和控制。每次识别并防范财务风险后,严格监督是否对财务风险的预估进行及时的反馈,发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更加合理有效。例如,南京爱跃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时就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使其更加有效的发挥功能。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该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都谨慎对待,识别是否可能存在财务风险,以有效的应对。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财务风险防范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方式,来提高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意识,从而全面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功能。例如,黑龙江伟盛建筑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财务风险防范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趋势下,我国企业存在着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等财务风险,为了及时识别并防范企业的以上三种财务风险,企业构建了一套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从多方位选择预警指标、加强对预警体系的监督控制、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使企业更加了解自身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加以重视和防范,以为企业未来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瑞,宋晓宇.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探析[J].经

营管理者,2015(01).

[2] 王建美.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探析[J].当代会计,2014

(10).

[3] 付红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文5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开发阶段;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引言

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市场的开拓一直到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几十年中,房地产市场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由于受到房地产开发高投资、高房价、高利润等因素的影响,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力冲击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行情出现了抛物线般的状态,有的房地产市场经不住市场的考验而倒闭,房地产市场的严重衰退使得部分城市的房屋价格涨幅下降、商品房的交易量下滑、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规模一缩再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潜藏于房地产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财务风险严重危及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市场稳定性。面对不断变化的房地产行业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房地产企业的收益逐渐下滑。但是,在实际中,我国房地产企业无论是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意识方面,无论是在风险管理的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方面都远不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本文将着力从房地产企业开发阶段财务风险的控制情况进行探讨。

二、房地产企业开发阶段财务活动的特点

1.投资周期长。目前,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开发阶段时期项目开发投资的主要集中点,由于房地产项目的整体情况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使得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阶段几乎耗尽了房地产企业的全部资金,但是并没有资金的回收。在开发阶段投入的资金需要在项目竣工后才能回笼。因此,房地产开发阶段的财务活动投资周期较长,少则一到两年,多则将长达五年。这种投资周期长的特点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活动风险增加,特别是面对近年来不断变化的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更使得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阶段财务风险加剧。

2.融资需求量大。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开发阶段需要有大量的财务资金的筹集和持续流出。在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成本中,土地开发成本时其最大的一部分内容,例如:在项目开发阶段涉及到的土地出让金、拆迁补偿款等,这些都需要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阶段必须筹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并不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并没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来满足开发阶段资金的需求,而是需要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例如:发行债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等。

3.易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很容易受到很多国家的相关政策等环境的影响,例如:国家的项目审批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等,这些都会给项目开发阶段带来重大影响。在项目的开发阶段,房地产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想尽办法“拿地”。可见,国家关于土地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项目今后的开发、进行、支出、收益等相关指标。在房地产企业项目的开发阶段,需要企业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来获得大量的资金,因此,银行贷款政策、利率政策的变化都将对房地产项目开发阶段的融资规模的大小、融资成本的高低造成直接影响。

三、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阶段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行业发展问题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一些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快速增长,房地产行业宏观政策的调控,使得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面临着行业整体的财务活动问题。很多房地产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进行融资时在一定程度上被需要拥有30%的自有资金这一项规则而约束着,如果采取其他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那么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其成本又太高,例如:民间方式融资上市融资、企业发行债券等。可见,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问题使企业的开发阶段带来了更大的财务风险和财务困境。

2.风险客观存在的问题明显。在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阶段,其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在该阶段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另外,财务活动的本身自然属性也决定着财务活动风险的必然存在。因此,在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阶段财务活动存在的风险是客观的、真实的、不可小觑的,各房地产企业必须正视,然后通过科学的房地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有效地防范,从而降低及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为房地产企业发展造成的损失。

3.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弱。在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阶段财务活动风险是客观、真实存在的额,但是项目开发的企业中很多领导者、财务人员的风险方法意识较弱。例如:很多企业的项目开发人员根本没有对国家的宏观政策进行科学地把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地管理,这是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阶段存在的最重大的财务风险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导致开发阶段财务活动风险加大。

4.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活动。在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阶段,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操作与管理中,很多财务人员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科学地操作,使得房地产企业直接面临财务风险问题。例如:现在很多的房地产企业都是将管理的重点集中在项目的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资金回收与财务支出等方面,忽视了在开发阶段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为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阶段来的巨大财务风险。

四、加强开发结算财务风险控制流程

1.提高风险管理与防范意识。如前所述,在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阶段将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看,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阶段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房地产企业的领导者、所有员工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项目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项工作中都必须事先做到对风险的预知、可控。从认识上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才能在实际行动中降低开发阶段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

2.分散资金风险。房地产企业为了有效降低才开发阶段的财务风险,必须站在大局的角度,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分散体系,对财务资金进行分散管理。例如:购买工程保险,这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方式,能够减少或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发生,并能够有效降低和分散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再例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参考银行的做法,在企业内部设置财务风险准备金,并按期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财务风险的保障资金。

3.进行专门的风险管理。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一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阶段如日中天、发展迅速。同时,这些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房地产企业通常只能针对实际的开发项目进行财务风险的管理,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财务风险的系统化管理。因此,这就要求各房地产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或者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对企业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提供专业化、科学化、完整化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降低风险发生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收益。总之,房地产项目开发阶段的财务风险一直以来就是研究与讨论的热点问题。因此,各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项目开发阶段的财务风险管理,为房地产企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鲁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J].商业会计,2012(05).

[2]王庆勇.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金融经济,2014(03).

财务存在的风险点范文6

关键词:投资性集团公司 在建工程项目 财务风险 控制

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投资性集团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比较巨大的变化。如何更好的适应内外部环境,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投资性集团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建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应对外部变化和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由于资金管理、配置或财务决策不当而造成的风险,在建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投资性集团的建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具体情况对投资性集团公司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在建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

项目建设是每个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做好项目建设和管理,控制好项目财务风险,才能把公司的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工作做好。例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成本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没有得到合理控制,项目的具体方案不够优化都将产生财务风险。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财务风险主要围绕资金使用和成本控制,因为项目的完成主要依靠资金投入运行阶段和成本发生阶段。项目财务风险往往与财务投资决策联系在一起,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是项目财务风险得以控制与防范的关键所在。同时在项目建设或研发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会计管理与控制工作,如:在项目建设阶段,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果致使项目不能按照预定计划保质、保量建设完成,项目投资赖以生存的基础将受到根本性破坏,导致项目风险,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投资性集团公司在建工程项目防范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投资性集团公司在财务风险防范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风险意识薄弱

意识问题是需要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投资性集团公司为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先后颁布了一些公司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制度和政策。但是在公司内部,仍然存在财务风险防范不高的问题。大多数员工认为财务风险是公司高层的事,或者是财务部门的事,跟自己无关。其实在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一个比较综合和复杂的问题,它需要公司全员全方位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加强风险教育,提高公司集团各个单位和员工的风险意识是公司是需要做好的重点问题。

(二)未建立完善的内部资金链控制体系

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往往与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配置以及流动和管理有关。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发生大多是直接或间接与公司的资金有关。而完善的资金链控制体系是提高资金使用与配置效率,加快建设工程项目资金流动和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投资性集团公司在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模式上,缺乏具体的控制方案,在一些问题上无法得到全面的贯彻和实施,导致资金链内部控制体系并没有建立,严重影响了财务风险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三)缺乏对内外环境的关注

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发生问题才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将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银行贷款的政策、贸易环境的变化、利率以及汇率的变化都将建设工程项目重要影响,并发生财务风险。因此必须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同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防范结合到一起,要用权变的思想开展公司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

(四)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需要完善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投资性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目前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指标预警,简单的以财务指标来分析财务风险是否发生,出于什么状态。这种机械的方式,是需要改变的,因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司应该建立更为科学动态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在利用各个财务指标评价财务风险时,应用测评结果发现问题或存在重大异常的,要综合考虑建设工程项目阶段等因素,按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建设工程项目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解决措施,并及时将相关报告报送集团财务部。

三、建设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防范的总体策略

(一)提高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首先在招投标阶段,为了控制项目财务风险,应该对项目资金的筹集,到位以及预算情况进行了解。要编制好标书,确定好标价,严格控制好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的降价幅度,合理的控制成本,不能使项目发生亏损。其次在选择分包单位时,应策划好总分包合同,收取合适的工程保证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分包单位进行资金垫付,要使保证金的返还与分包工程款、建设工程款的收与支尽量同步,以保证资金链的畅通,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再次项目进行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方案,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争取缩短工期降低生产成本。项目方案的制定要结合项目的建设规模、复杂难易程度、项目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人员配备以及其他因素等。同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应制定全面的成本控制方案,要加强预算管理,做好概预算以及成本预算工作。项目财务风险识别是投资性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在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应该利用不确定性以及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对于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判断。要认真识别项目财务风险当中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并采取及时的应对策略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