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文1

关键词:空港经济 空港经济区 产生机理 空间分布模式

空港经济也称临空经济,指的是依托机场,以航空运输为核心,并由此衍生出的直接为航空运输服务及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集合体,基本上是由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组成。

一、空港经济形成的一般机理―双向互动的自组织机制

空港经济是随着机场的产生而产生,机场的存在为空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潜在的可能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区位偏好的变化是空港经济发展的直接表现。然而,微观经济主体的区位偏好变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产物。国际空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经验表明,空港所在区域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才会保证空港经济这一特殊经济模式的稳定、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企业从以运费指向、供给指向、市场指向而逐渐向时间价值指向转变,以节约研发时间、新产品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目标市场的柔性化生产方式为特征,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的重要区位因素。因此企业的区位需求也是空港经济产生的动因之一。

空港经济的产生和演进是在机场、空港区和腹地经济三者的双向互动的自组织机制中实现的。为保证这一机制的顺利实现,空港经济区内除了典型的航空指向性产业外,还必须具有实现经济高级循环的产业,如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

二、机场是空港经济的发动机

(一)机场的直接带动作用

雇佣劳动力、购买当地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及为机场建设和资本改进签订合同,都是机场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例子。从一定意义上讲,机场的直接经济影响强调完全或大体上与机场的运营相关的就业和收入,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由于机场的存在与发展促进了相关航空指向的公司聚集、涉外公务往来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机场及与其直接相关的航空类公司为地方经济带来的就业与税收。

(二)机场及航空产业对首都经济的间接带动作用

间接经济影响包括在商品或服务供应链领域所产生的就业和收入;直接或间接消耗雇员收入的经济领域所产生的就业和收入;通过促进商业效率、吸引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就业和收入等。

三、区城经济发展为空港经济提供了支撑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空港经济提供了总量支撑

空港经济所包含的航空类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都是后工业化经济的主体,地方经济只有发展到较高形态时才能够孕育和支撑这些产业的健康发展。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使得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日益高涨,进而引致了航空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展。另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增加了对航空物流的需求。国外经验显示,高技术产品有70%-80%是经由航空运物到达市场或下一轮工序的。

(二)区域经济为空港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

区域内原有空港产业受土地限制和时间成本制约将向空港经济区内迁移。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时间成本的降低将越来越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间接地为空港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另外。空港区经济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将加速聚集经济效应。这种产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相当于在发展空港经济中面临双重制度供给,一重来自于空港经济发展促进政策与制度安排,另一重来自区域产业调整与引导政策。

(三)区域经济发展增进了空港经济的制度供给

我们以北京为例,北京对空港经济最大的制度供给应该是将空港经济区列为北京市重点开发区。这种制度安排成为空港经济内生性增长要家,引致资金流、人流、商流向临空区聚集。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供给重于要素投入。另外。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也引致了空港区产业的动态演进。产业结构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这种结构性变迁对北京市发展空港经济既是制度背景,也是一种诱致性制度供给,推动着空港经济区内产业结构的动态升级。

四、空间分布模式一空港经济区的环状结构

我们总结空港经济所涉及到的产业门类,根据空港相邻地区的吸引度进行分类,一是非常高度集中的产业,包括航空运输服务、航空设备等行业;二是高度集中的产业,包括电子和电气设备制造、药物制品批发等行业;三是中等集中的产业,包括汽车租赁、特殊塑料部件制造等行业;四是越来越集中的产业,包括旅行社、公共仓储、邮政与相关服务等行业。

分析这些相关联的产业在空间分布的情况,就不难发现空港经济区的空间分布模式。依据国际上机场的空间结构模式案例,可将空港经济区分为四个环形:空港运营区、紧邻空港区、空港相邻区、辐射区。

(一)空港运营区:包括机场的基础设施机构和直接与航空运输业相关的产业,如飞机后勤、旅客服务、航空货运、停车场和航空公司的办事机构。

(二)紧邻空港区:主要是商业服务区,为空港运营、航空公司职员和旅客提供相关的商业服务,例如住宅、大型超市、金融机构、生活服务设施等等。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文2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聚;电子信息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68-02

1 国内外研究简述

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的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有关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对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的关注。继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等。我国对产业集聚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国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和运用国外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伴随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出现的产业集群或产业集群萌芽,国内的研究主要从聚集经济、专业化分工、知识溢出等角度,分析产业集聚以及创新体系形成机制、形成过程以及集聚的经济性等。

2 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现状

2.1 产业发展近况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普遍出现下滑的现象。捷联电子产值下降24%,戴尔(厦门)下降38.3%,福顺微电子出口销售收入下降79%。这些出口型企业生产的下滑,表明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另一方面,随着LCD显示产品替代CRT产品的步伐继续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液晶显示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大多实现逆势增长。其中,宸鸿科技完成产值40亿元,增长48%,厦华电子完成42亿元,增长20%,友达光电完成190亿元,增长28%。平板显示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构成应该是“前段(平板显示面板、芯片及背光板)――中段(平板显示模组)――后段(平板显示整机)”,其中平板显示的前段即面板和芯片由于两岸间技术贸易壁垒的存在而只能在台湾地区生产,而生产液晶模组(友达光电、奇美、华映显示)和液晶显示屏(冠捷、捷联)的企业都已经在海峡西岸经济区顺利投产并开始发展壮大。因此从产业链角度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板显示产业链的前段是完全空白的,即业内人士所言“缺芯少屏”。然而,在台湾经济部最新召开的跨部会议中,平板显示面板产业的登陆投资项目已经被列为第一阶段优先开放项目。

2.2 产业集聚程度

产业集聚度则是衡量集聚行为结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在关于产业集聚度的研究中常用的指标有: CRn指数、H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等统计指标。本文将运用区位商系数LQ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

区位商系数LQ,亦称专业化系数,具体表达式如下:

LQ=Pki/PiPk/P

式中,Pki为第k地区第i个产业部门增加值,Pi为全国第i个产业部门增加值,Pk为第k个地区的工业总产值, P为全国工业增加值。该指标的经济含义为,一地区某一工业部门占全国同一部门的份额与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份额正比,其值大于1意味着该地区的这一工业部门专业化程度高,产业集聚程度高。

我们选取2002至2008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作为Pki,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作为Pi,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总产值为Pk,全国工业增加值为P,并根据LQ的表达公式计算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LQ值,具体结果图二所示:

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在2006年以前LQ值都大于1,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高。而2003年至2008年期间LQ值下降,产业集聚程度变弱。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历史看来,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以CRT技术为基础的显示产品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产品需求的锐减导致减产;二是传统的CRT龙头企业正在进行生产技术改革,需要一定的调整时期来恢复生产;三是LG电子、友达光电等龙头企业的厂区还处于建设中,虽然已经部分投产,但产能还不大。

3 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机理

3.1 市场需求

以平板显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前景广阔。从市场来看,平板电视产业持续升级,消费市场需求攀升明显。据有关机构预计,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88亿台,中国内地的液晶电视规模为4500万台。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实现,以LCD显示技术为核心的TN-LCD、STN-LCD、TFT-LCD的不同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稳步上升。其中,TFT-LCD是目前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其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和其它便携式终端设备等几个应用领域。另一方面,2008年我国GDP总量达到31.4万亿,随着我国GDP的稳步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市场对于平板显示产品的需求仍在增长。

3.2 成本优势

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认为工业所在的空间位置由成本决定。优势是成本的节约,即相对生产的成本低,并且相对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成本低廉。韦伯认为一般区域因素主要包括:(1)地价与地租;(2)厂房机器设备与其他固定资产成本;(3)原材料、动力和燃料成本;(4)劳动力成本;(5)运输成本;(6)利率;(7)固定资产折旧率。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中的所有要素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发展规划中都得到集中的体现,这些区位因素正是政府主导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发展的地区比较优势。这其中尤其是韦伯最注重的运输成本因素,在两岸三通实现之后,由于两岸直航的实现,台湾地区的货物经过台湾海峡直抵对面的厦门港,因此运输成本成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运输上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这些众多的工业区位因素方面的成本优势吸引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此集聚。

3.3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形成有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平板显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体现在单个企业通过自身的不断增资扩产,从而达到整个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体现在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纵向和横向的合作。比如在纵向上,华映显示这个生产液晶面板的厂商和生产终端显示产品的冠捷之间共同成立了华冠这个子公司,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紧密相连。在横向上,友达、奇美和华映光电等几家产业内相互竞争的龙头企业又相互采购各自的液晶面板并且建立联盟与下游生产终端显示的大客户进行价格谈判。

3.4 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大量企业的集聚能够扩大上游产品的需求市场,吸引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在同一地点的集聚而形成专业化的供应商网络,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集聚的规模并且完善了上游产业链。例如以华映、友达、奇美是这个产业的中间产品制造商,以他们为中心吸引了众多中小型的配套供应商到海峡西岸经济区落户,丰富了产业链上游的建设。企业集聚的外部性还表现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电子信息制造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部分,集中的厂商比孤立的厂商拥有更好的知识溢出渠道,使得他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例如,华映显示和冠捷集团不仅在企业纵向合作上共同组建了华冠公司,华映的液晶模组相关研发人员通过与终端的显示器研发人员的合作,大大降低了华映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时间,从而加速了由二者合作研发的新产品问世。

4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的战略思考

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建设

如前所述,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生产链极为不完善,产业链前段的缺失加大了生产成本而无法发挥产业集聚应有的规模经济的作用。“缺芯少屏”的现象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另一方面,在日韩面板企业决定登陆中国的大陆发展面板产业的背景下,台湾地区政府正在考虑放宽对台湾面板企业在大陆的投资限制,台湾地区面板产业将逐步向大陆转移。

因此,在引进产业链前段的面板企业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政府应该对这些大型显示模组生产企业提供进一步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显示器件后段模组生产规模,创造条件吸引台湾高世代面板生产及技术转移,进而吸引玻璃基板制造项目落户,以填补LCD显示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和产业的空缺。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显示器产业需要大力发展LCD背光模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配套产业,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一体化显示产业集群。

4.2 调整产业区域布局结构,实现专业化分工

在实地了解情况时,我们发现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且海峡西岸经济区政府也依据国家的要求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但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却没有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实现良好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因此,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政府的主导下,可以在整个经济区的范围内实现“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福州市可以以华映显示为依托,在马尾国家显示器园区内形成大型专业化的大尺寸显示面板和显示模组生产基地;福清市以冠捷、捷联为依托,专业生产产业链后段的电脑显示器方向的整机产品,并且利用其港口优势(以江阴港为支撑),为产品向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基础;莆田市专攻小尺寸液晶产品的生产,利用其已有的小尺寸液晶产品的生产优势,发展成为小尺寸液晶产品的生产基地;厦门市以友达光电和LG电子为依托,集面板生产和模组生产为一体,并充分发挥厦华电子的生产优势,专业生产TV类显示产品,通过利用厦门港优势拓宽海外市场。同时,在产业链纵向上,利用友达光电和LG电子前段和中段的产品与福清市的显示整机生产企业(如冠捷显示)形成供应合作关系。

4.3 充分利用对台优势,积极实施闽台对接

在“大三通”全面落实的背景之下,由于投资成本的大大减小,台资企业进入内地的投资更为活跃。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在原有闽台交流基础上进一步密切闽台合作,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主导产业链的整机带动作用,抓住显示技术升级换代的有利机遇,重点加强闽台显示产业的技术和人才合作,加快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新型显示生产关键技术,扶持OLED、E-paper等新型显示技术和新型背光模组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逐步掌握显示产业的发展主动权。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显示产业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海峡西岸对台的区位优势,促进海峡两岸显示产业界资源整合,提升两岸显示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携手合作开拓世界市场,共同谋求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兼论近十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文3

[关键词]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河南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4-7-4

Study on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Xiao Yanxia1 HeChun2 Zhang Helin1

(1.School of Busines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2.School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Abstract: The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of Henan Provincial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tenth Party Congress of Henan Province pointed out to build a new pattern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Henan.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and way. To this end, the plates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enan were first divided, then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and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were analyzed, and finall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Henan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development wereput forward.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 linkage development; Henan

1 区域板块划分

研究河南省域内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首先要合理的划分经济区域。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我们将河南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等四个经济区域[1]。

1.1 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①(狭义)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9个城市。2015年底,中原城市群的土地面积为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总人口为4 150.30万人,2015年的生产总值为21 886.25亿元。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省中心地区,各城市到省会郑州市的距离都在100公里以内。中原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区位优势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全省优质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都聚集于此。从空间布局来看,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的中心区域,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程度均高于河南平均水平,而且拥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如郑州宇通客车集团、郑州日产汽车公司、银鸽实业、新飞电器、漯河双汇集团等。

1.2 豫北经济区

豫北地区包括安阳、濮阳、鹤壁三市,区域面积为1.3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3%。豫北地区位于河南北部,是河南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豫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工农业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主要有鹤壁煤业、中原油气、安阳钢铁厂等知名企业。

1.3 豫西南经济区

豫西南地区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包括三门峡和南阳两市,土地面积为3.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3%。豫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水、矿产等自然资源,工业基础较好,而且人力资源充足,主要有天冠集团、三门峡天元集团等知名企业。

1.4 黄淮经济区

黄淮经济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四市,土地面积为5.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1%。该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水资源较为充沛,农业资源优势比较突出,但该地区工业基础较弱,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2]。该地区主要有周口莲花味精厂、辅仁药业、天方药业等。

2 河南省各区域发展差距

2.1 经济发展差距

表2为2015年河南省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四个经济区域在经济总量的排名,依次为中原城市群、黄淮经济区、豫西南经济区和豫北经济区。但从人均GDP上看,四大区域的排名又为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可以看出,不管是从GDP的总量来看,还是从人均GDP来看,中原城市群都是位居第一的,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中心地带,同时又是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其优越的^位条件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得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处于河南省领先地位,带动并引领其他区域的发展。其次,人均GDP排名第二的是豫北经济区。豫北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在河南省排名最低,这与其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豫北经济区的三个城市均属于资源型城市,重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基础雄厚,导致豫北经济区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排名比较靠前。再次,人均GDP排名第三的是豫西南经济区。豫西南经济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带动了餐饮、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但豫西南经济区的服务业欠发达,导致豫西南经济区与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人均GDP排名最后的是黄淮经济区,黄淮经济区地势平坦、水资源充沛,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黄淮经济区主要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由于农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黄淮经济区农业人口多,导致黄淮经济区的人均GDP是最后一位。

2.2 产业结构差异

从表3中可以看出,黄淮经济区第一产业比重为0.22,远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比重0.11。这主要是因为黄淮经济区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主,第一产业比较发达,而工业和服务业基础比较薄弱。豫北经济区第二产业比重为0.55,高于河南省平均比重5个百分点,豫北经济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如鹤壁以金属加工业为主,安阳以加工和生产钢铁为主。中原城市群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此外,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金融、商贸、物流业十分发达,带动了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发展。豫西南经济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第二、三产业发展还有待加强。

2.3 人民生活水平差距

2015年,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 155元,比2005年增加17 516元,增加2倍多。2005年,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豫北经济区、豫西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的1.05倍,1.09倍和1.27倍,而到了2015年,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其他三个地区的1.03,1.11,1.17倍,除了豫西南经济区,中原城市群与其他两个经济区的收入差距有缩小之势。同样,中原城市群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 433元增长到2015年的12 653元,增加2.69倍,2005年,中原城市群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豫北经济区、豫西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的1.12倍,1.17倍和1.40倍,而到了2015年,中原城市群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其他地区的1.10倍,1.16倍,1.39倍,与2005年相比,中原城市群与其他经济区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的差距变化不大②。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还是从人民生活水平上看,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发展格局。其中,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的中心区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处于河南省的领先地位,其次是豫北经济区,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仅次于中原城市群。豫西南经济区则因交通不便利导致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较为落后。而黄淮经济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导致黄淮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 河南省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行政区划制约

整体来说,目前河南省区域经济联系水平仍然较低。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各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的需求,不同程度的对本地企业进行保护,而对外地企业采取非市场手段进行“打压”,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限制那些对本地不利资源的流入和对本地有利资源的流出。为了招商引资,各地争相压低土地价格,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政府的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资源的自由流动,降低了经济生产效率。为了促进河南省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防止地方经济利益的冲突,河南省要制定出有利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最优合作机制。

3.2 交通基础设施制约

河南省各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差异较大。如中心区域的中原城市通便利,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省会城市郑州,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独特,造就了州独特的经济优势。豫北经济区和豫西南经济区的地理位置虽然稍次,但交通条件尚可,尤其豫北经济区与环渤海地区较近,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黄淮经济区在河南区域中交通条件中最不发达,虽然商丘处在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但整体上黄淮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不明显,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较差,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3.3 产业结构制约

产业结构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影响经济的效率。产业结构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会有所差异。根据前面的分析,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二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经济区主要以纺织、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为主,而且交通位置便利,通讯和服务业也比较发达,所以,三次产业比例相对基本协调。而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高于河南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低于河南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制约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3.4 中心区域辐射能力制约

中心区域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心区域可以通过自身的吸引和辐射能力,影响区域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整体区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河南整体区域效益的最大化。一般而言,中心区域是区域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在河南省区域中为中原城市群,但中原城市群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远远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中原城市群虽然是河南省的核心区域,但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尤其是核心城市郑州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和提升。

4 政策建议

4.1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中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的中心区域,而郑州市又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郑州市的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比较弱。因此,要加快河南省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首先,要把郑州做大做强。为此,在进一步优化郑州制造业内部结构,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郑州的电子信息,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坚实向国际商都迈进,持续增强郑州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加强郑州与中原城市群其它城市的融合与集聚发展。把郑州做大做强需要持续艰苦的努力过程,其它省区的中心城市也在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加强郑州与中原城市群其它城市的融合与集聚发展,形成紧密型的抱团发展、集聚发展优势是必然选择。河南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像湖北的首位性城镇体系结构,是典型的有规则的等级-规模序列分布结构态势,应尊重和顺应河南的城镇体系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国家未来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拓展大势,重点开展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的深度融合,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积极开展与平顶山、漯河、济源的融合,推动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使中原城市群发展成为国内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开放型城市群,增强中原城市群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与河南其它三个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最终带动提升河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4.2 发挥区位禀赋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域劳动分工

受到自然、历史、地理等区位和要素禀赋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所不同。各地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依照“发挥优势、分工互补、联动发展”的原则,努力培育地方优势产业,进行合理的地域劳动分工与合作。中原城市群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便利的区位优势,可以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豫北经济区和豫西南经济区具有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发展新型建材、能源等工业,增强第二产业竞争力;黄淮经济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可努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并将优势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4.3 建立跨区域的协调联动发展机制

加强河南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最主要的障碍是区域间城市各自为政的局面。河南省应该尽快建立跨区域的具有约束力的联动协调发展机制,打破行政壁垒的界限,构建河南统一的大市场,推进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在统一市场中的自由、平等、合理、有序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区域城市之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区域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相邻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从而密切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城市的协调联动发展[3]。

4.4 优化空间布局,形成产业发展轴带新优势

产业带的发展不仅能够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还能够加强区域城市间的联系,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强河南省区域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需要积极培育构建河南产业发展带。目前,河南省有四大产业发展带,郑―汴―洛陇海产业发展带、新―郑―许-漯京广产业发展带、新―焦―济南产业发展带、洛―平―漯产业发展带,这些产业带依托重要的交通要道,承担着联通和辐射经济区的重要功能,通过推动产业带内生产要素的整合和集聚,对于加强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区域经济辐射带动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十三五”时期,河南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河南多个国家发展战略叠加的机遇和优势,依托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用产业带把众多创新发展片区贯串起来,形成产业发展轴带和网状衔接新优势,构筑“一区三圈八轴带”区域空间拓展新布局,促进打造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

4.5 优化区域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间通达性

加强区域内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主干线、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加速构建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及其网络,缩短区域城市间人流、物流的时间距离,提高区域的通达性和要素聚散的便捷性。为此,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快构建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推进地区性枢纽建设,形成以郑州枢纽为核心,与地区性枢纽联动互补、层次分明、功能配套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全面提升枢纽设施一体化水平;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以航空网、米字形高速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为重点,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油气管网建设,形成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5]。通过优化区域间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联动发展。

注释:

①目前对中原城市群范围的界定有三种:一是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_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二是根据《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城市群是“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的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三是根据《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为核心发展区。联动辐射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等中原经济区其他城市。”鉴于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河南省域内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故本文这里是指第一种界定即狭义的中原城市群。

②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6》《河南统计年鉴2016》《2016年河南省统计公报》等。

参考文献:

[1] 杨鸿儒.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6.

[2] 王冠.河南省四个经济区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5(3):42-47.

[3] 陆宁,沈山.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1-2.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文4

关键词:产业集群 城市群 北部湾经济区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013-02

A Research o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Quan Shengyue

(Guangxi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growth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polar nuclearfrom economic angl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Guangxi Beibu GulfEconomic Zone is anothe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ole after Pearl River Delta,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Bohai Rim. In order to enhancecompetitiveness, urban agglomeration in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must develop industrial clust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article givessome advice o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luster.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urban agglomeration;Beibu Gulf Economic Zone;advice

0引言

城市群表面上看是地域的集中现象,但本质上是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是城市群的增长极核,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正是得益于产业集群的集聚、辐射、带动,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飞速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是指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范围内,由南宁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包括10个县,15个城区,1个市(县级),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1279万人。依托经济区内的丰富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通过产业集群的布局来谋化城市群的跨越式发展。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现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该城市群正处在覆盖东盟市场的最佳区位,为中国产品销售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向交通基础。城市群经济强劲增长,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四市)经济区生产总值(GDP)增幅达15.9%,比全区高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22%,比全区高7.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0.7%,比全区高2.5个百分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4.8%,比全区高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9.6%,比全区高2.3个百分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目前正在发展和形成的产业集群包括石油化工、林浆纸、钢铁、电子信息、铝加工、船舶、海洋产业、生物质能、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各市有些主导产业结构趋同较为明显,如石油化工、林浆纸分布在北海市和钦州市,电子信息分布在南宁市、钦州市和北海市,产业结构趋同会造成城市群内产业冲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度的区域产业冲突并非一定会对经济区产生不利影响。在许多情况下,这种适度的冲突还有可能会转化成为一种动力,激发区域活力,强化区域竞争。当然,如果这种产业冲突过于激烈, 并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局面。显然,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规划引导,在城市群范围内按照各地的优势条件,构筑城市的产业集群体系,由此消除和缓解各地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恶性冲突,最终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和良性互动、互惠多赢的产业发展格局。由此可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内因产业冲突而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并不一定会导致恶性竞争,相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下,产业集群变得更强大,提升城市群的实力。

2基于产业集群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对策

2.1 基于产业集群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制度机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制度,在提高城市群内集群企业经济利益方面是从降低集群内企业的成本(包括交易费用成本和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着手的;安全功能方面主要表现在通过建立行会或商会等正式制度,或通过公认的“行规”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各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为集群内企业减小风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通过自上而下政府的扶植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降低集群内企业的成本,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环境。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初始阶段,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主动扶植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产业集群的产生提供优越的公共设施、税收等一系列的优厚条件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产生。当产业集群发展进入成长、成熟期后,产业群越过了最小规模的限制,在集聚效益的作用下,进入了一个具有自我强化特征的阶段,集群规模迅速扩大,极化作用显著,成为一个增长极。产业集群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善过程,使南宁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发展合力,壮大城市群。

2.2 基于产业集群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包括驱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切有利因素。完善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需要充分利用好资源禀赋和要素基础优势,创造性地整和本地资源,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形成完善的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具体来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就是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基础,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产业集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带动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2.3 基于产业集群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模式城市群发展模式从空间聚集结构方面来说表现为单核型模式、双核心型模式、多中心型模式和走廊轴线型模式四种类型。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更适宜选择单核型模式。单核型模式以超级城市为核心,以极强的带动辐射功能影响着城市群内的每一个城市,周围有几个中等城市围绕,这些中等城市再联系若干个小城市或更多的小城镇,塔顶是核心城市、塔身是中等城市、塔基是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城市群内城市集中的空间因素十分突出,社会化、生产集约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化的现象很明显,城市群内的人口集中,物质要素的集聚和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也是很高,这更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内,首位城市南宁的核心地位是毋庸质疑的,集中程度高,南宁的发展必定带动群内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南宁市产业集群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基本上形成了以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为二级中心的城市带。

3基于产业集群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发展建议

3.1 南宁市――广西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应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和商贸、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①形成以生物工程及制药、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作物资源和中草药资源,发展生物制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生物农药、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剂、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进行系列开发,形成生物工程及制药产业集群;围绕通信产品、基于网络的产品、医疗电子、电力电子、计算机零配件、数字电视配套产品、节能灯具、汽车电子产品及行业特色应用软件、中间件和嵌入式软件等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②全力打造铝加工、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利用电解铝原料优势,建立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体系,形成高技术含量铝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工产品深加工和衍生物产品开发化工产业集群;发展以甘蔗、木薯、小垌子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集群,打造甘蔗―糖―糖深加工―燃料乙醇和浆纸系列产品产业链和扩大淀粉、酒精加工,开发精深产品以及生物柴油。③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商贸、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建成面向中国―东盟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性商贸基地、物流基地、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3.2 钦州市──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打造石化、造纸、粮油产业集群。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地带的钦州,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为目标,依托沿海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①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在石化产业布局上,提倡炼化石化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把钦州港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石化产业基地,以炼油、乙烯为龙头,带动中下游的加工、配套产业,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盐磷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打造高附加值的石化产业集群。②造纸产业集群。大力打造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纸制品,包装装潢等下游产业,做大做强林浆纸一体化产业,以形成沿海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群,建成亚洲最大的造纸城。发展浆纸配套的乳胶、钛白、双氧水、纯碱等产业。③粮油加工产业集群。利用沿海区位优势和运输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大豆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形成大豆粮油加工、棕榈油加工、玉米加工产业集群。

3.3 防城港市――构建临海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壮大临海工业。①冶金工业。优先发展以钢铁为龙头的冶金工业,加快推进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发展。②有色金属工业。围绕发展铜镍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重点推进铜镍冶炼、电解镍加工,铜、镍精深加工等产业。③装备制造工业。围绕延伸钢铁下游产业链,发展集装箱、港口机械、船用机械、大型钢结构、汽车、机械基础件、农业机械、制糖设备、环保设备、数控车床等装备制造业,培育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配套件和数控装备。④农特产品加工业。利用地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金花茶、红薯等产品加工,肉桂、八角等香料加工,肉禽、水产品、蔬菜加工、亚热带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编织工艺品生产等产业。

3.4 北海市――电子信息、海(水)产品加工发达的生态化海滨旅游城市,中国―东盟交流的前沿门户。电子信息和旅游是北海市众多行业中最具优势的产业,在未来发展中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将扮演重要角色。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利用区位、政策、产业基础、劳动力成本和交通等优势,与跨国公司、国内知名大企业的联合,延伸产业链,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发展规模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以电力设备、电子产品、行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数字视频家庭娱乐产业、船舶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②旅游产业集群。北海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滨海、风光、人文、古迹”四大类旅游资源和“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珍、海底珊瑚、海洋动物、海上森林、海上航线、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游特色,发展商务型旅游产业集群,同时开发北海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产业,包括旅行社、住宿接待业、旅游交通业、旅游餐饮业、旅游商贸业等。③海(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北部湾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资源和大量从事海产品加工熟练工人的优势,大力发展北海市的海(水)产品加工,特别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一批拳头产品,推动产业升级,使资源优势转变成为产业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剑锋.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群演化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

[2]宾月景等.关于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的思考[EB/OL]..

[3]李翠鸿.山东半岛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胡丽华.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8).

[5]陈柳钦,黄坡.产业集群成长和升级的制度经济学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6]刘艳军等.城市群发展的产业集群作用机制探析[J].规划师,2006,(3).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文5

【关键词】直接投资;挤入效应;区域分布;江苏省

1.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把吸收FDI看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FDI迅速增加,且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江苏的表现尤其明显。FDI的进入,不仅可以通过“挤入效应”为东道国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畅通的营销渠道,促进当地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挤出效应”形成对东道国资本、资源以及产品市场等等的挤占,通过其固有的所有权优势形成比较优势,将当地投资者挤出市场。

由于江苏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资源的差异以及区域性FDI政策的影响,江苏吸收FDI的区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绝大部分投资都集中于苏南地区,中部和苏北地区所占份额很少。近年来,随着苏中、苏北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优惠政策的实施,江苏希望随着苏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北部地区。但这种转移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研究挤入效应与FDI在江苏的区域分布,特别是苏南地区的FDI是否会对中、北部吸收FDI产生了“挤入效应”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FDI挤入(挤出)效应的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中,FDI挤入(挤出)效应被用来描述一种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增加,对其它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影响。FDI挤入(挤出)效应指的就是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影响(东道国国内企业的投资行为)。简而言之,FDI 的挤入(挤出) 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FDI 增加1 单位,而东道国总投资(等于FDI 与国内投资之和) 的增加额小于1 单位,则表明FDI “挤出”了东道国的国内投资;如果FDI 增加1单位,而东道国总投资的增加额大于1 单位,则表明FDI“挤入”了国内投资。如果效应是中性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任何增加都不会影响国内企业的投资水平,所以投资总额的增加会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量相同。

3.FDI在江苏的区域分布

多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已是不争的事实。如表1所示:江苏省直接利用外资额从2000年的64.24 亿美元迅猛增长到2008 年的267.87 亿美元。但是由于江苏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二元特征,FDI 的分布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苏南地区为FDI 在江苏主要分布地区,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吸引的FDI 较少。

有关资料显示,江苏不同区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FDI,成为江苏乃至整个中国FDI密集分布区,FDI数量增加的同时,投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工业部门FDI呈结构性增长态势,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FDI数量大大增加,电气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产业成为重点投资部门;FDI在第三产业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旅游、商贸、金融和其他中介行业成为投资热点;苏中地区FDI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与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等产业;相比而言,苏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层次较低,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占绝对优势,而资本密集型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比较少。一些比较敏感的领域,如电信、银行、保险等行业外商投资微乎其微。

另一个明显差距是苏中、苏北FDI产业结构与本地的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聚集和产业配套条件。相反,苏南地区,FDI与本地相互关联,已形成了一批配套好、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群体,如通讯设备制造、信息电子、IT 业等。

FDI 在江苏省区域分布不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3.1 区位优势

跨国公司选择去某个国家直接投资设厂生产,而不是选择出口,一定和那个国家的区域因素有关。如:劳动力、土地、运输的成本与时间、市场的潜能等等。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提出: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区位选择的首要准则。跨国公司一般均会以市场占有、利润最大化等作为其战略取向,信息成本、积聚经济构成了吸引其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跨国公司倾向于信息成本低、具有积聚经济效应的地区。在江苏省,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接壤;苏中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次中心区域,沿长江下游北岸排列,与苏南和上海隔江相望;苏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边缘和辐射区域,距“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相对较远,受经济中心的吸引和辐射作用较弱。这种区域环境特征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基本一致。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苏南地区,有强大的“产业空间积聚形成的产业特定的溢出效应和自然优势”,信息成本低,FDI 选择这样具有积聚经济效应的地区在情理之中。这种区位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所以相比之下,在江苏省范围内FDI 主要流向苏南地区,苏中次之,苏北FDI 额最小。

3.2 政策因素

苏南地区早在上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时,就抓住了市场化、国际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为吸引各类投资者(特别是外资) 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平台,能够吸引的FDI的进入和产业集聚,苏中地区紧随其后,相比之下,苏北地区的政府行为较为迟缓,近年来,虽然苏北地区政府在招商引资政策以及投资环境建设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但相比较苏中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而言,确实均无优势可言(如区位优势,规模效应,科研能力等等) ,所以与苏中和苏南一样的投资政策对FDI 并没有多少吸引力,这些因素也导致了FDI 在江苏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4.FDI在江苏的“挤入”效应

随着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规模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效应可能会发生递减。如果FDI“挤入”了国内投资,那么,FDI的存在则会刺激江苏地区新的产业的投资流;如果是相反,则会对江苏地区区域内投资产生 “挤出”效应, 即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非但没有增加该地区的总投资或资本形成,反而挤掉了部分该地区内的投资。因此,评价FDI是否给江苏地区国内投资带来了“挤入”效应是评价FDI对江苏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我们可以利用江苏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挤入(挤出)效应β系数来分析FDI对江苏地区投资产生的挤入或挤出效应。

β=总投资增加量/FDI增加量=(FDI增加量+国内投资增加量)/FDI增加量=1+国内投资增加量/FDI增加量

根据表1,表2,可以得出江苏各区域2001-2007年FDI年增加量和国内投资年增长量,如表3。

假定汇率为6.85,则:

苏南β=1+59.48625/(17.0425×6.85)=1.509557

苏中β=1+15.46475/(7.43625×6.85)=1.303598

苏北β=1+2.293375/(1.38125×6.85)=1.24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FDI在苏南的挤入效应较为突出,苏中次之,而在苏北的挤入效应明显较差。

5.对于江苏各区域挤入效应的建议

事实证明,FDI对江苏地区的投资存在着挤入效应,对江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江苏各地区不仅可以通过吸收FDI来积聚外资,还可以通过FDI的挤入效应来吸引江苏地区本区域生产者的资本, 改善资产质量、促进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带动配套产业,从而有力的推动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吸收和利用FDI的过程中,江苏各地区本地企业要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度,使江苏地区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进一步提升江苏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苏北地区,要进一步提升FDI “挤入效应” 的显现,避免“挤出效应”出现,要清醒地认识到:

第一,如外商对我国传统优势行业大量投资,将会挤占国内市场,夺去在没有外商投资时国内企业可以获得的投资机会。相比之下,如能将拥有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投资引进国内市场则能对本土资本的形成产生有利的影响,因为国内生产者还不具备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和技术,外商对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不会挤出国内的投资机会,还会对国内企业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应该对外商投资于这样的行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而对国内已存在竞争性的领域则不鼓励外商投资的进入。但应该注意到的是,即使在国内投资者目前还没有能力从事的活动中,也许在将来会形成国内企业从事这些活动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FDI可能抢先占据了本应由国内企业进行的投资。这时就需要有适当的政策引导和扶持这些潜在领域国内企业的发展,减小其进入的阻碍。从整个国家看,我国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产业结构相似性越来越高,因此, 苏北应该积极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引进外资时不再向一般制造业倾斜,积极引进优质的服务业FDI,将有利于弱化目前外资存在于制造业的挤出效应。

第二,挤入效应发生的一种情况,是外商直接投资引起其他外国企业或国内企业对上游或下游生产进行新的投资,所以由外国投资者所建立的与当地企业的前向或后向联系是决定FDI对东道国资本形成全部影响的关键因素。为了建立这种前后向联系,政策上应该鼓励并创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于配套产业,并推动国内中小企业加强对外合作。苏中地区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很多内资企业依靠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具有优势的内地销售网络,与外资企业结成良好的合作伙伴。研究表明, 苏北必须鼓励FDI投向具有较强产业关联的产业, 具体政策主要应包括: 制定FDI产业政策, 规范和引导吸收外资, 吸引优质外资, 优化引资结构, 避免低水平外资进入;鼓励外资进入那些国内企业不愿意或无能力进入的高风险、高科技企业。

第三,外商投资企业出于种种自身利益上的考虑,会控制关键技术,抑制先进技术的外溢,使国内企业长期依赖于外来技术,并可能会有意挤占民族品牌,这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要消除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就是促进当地企业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深化,提高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长期处在技术阶梯的底层,难免要受到外国企业的牵制。此外,拥有雄厚的本地技术基础,对吸引高技术的FDI和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外资,国内企业的自强和发展更为重要。过去由于苏北在发展中缺乏资本, 所以必须大力引进外资。但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 苏北引进外资应该有所选择, 要从注重引资数量向注重引资重量转变,加强引进具有较强技术溢出效应的企业。具体政策包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鼓励FDI企业的优秀人才往国内企业流动,以带动管理经验及技术的溢出;鼓励国内企业通过模仿,吸收FDI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以通过增强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FDI企业在当地设立研发机构, 增强技术溢出; 国内企业加强与FDI企业的配套协作来获得技术溢出。

6.结论

FDI在江苏各地区的区位分布显示,一个地区的市场容量越大、劳动力成本越低和生产者服务越发达,吸收的直接投资就越多;由于苏南地区在各方面均占据优势,所以在吸引FDI领先于中部和北部地区。

鉴于FDI对江苏各地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各级政府应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有条件地限制FDI大规模的涌向南部地区,积极鼓励其向苏中地区流入,至于苏北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未有实质性提高时,大量引资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首要任务仍是加快地区经济的基本建设,促进投资环境的提升。以求更加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地利用好外资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海山,许奇浩.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2]冼国明,欧志斌. FDI对中国国内投资的挤入和挤出效应及进入壁垒对该效应的影响――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重新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3).

[3]张军,屈朝霞.FDI与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5(9).

[4]查媛,韩炜.对FDI在我国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2).

[5]吴建国,艾燕琳.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区域差异成因的实证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5(5).

公司经济区位分析范文6

关键词:临空经济;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临空经济由临空指向性产业组成,而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等产业特点独具,导致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以及人口向机场周围聚集,影响临空经济形成。同时,临空经济必须落实到具体空间区域,机场周边空间特点也是影响临空经济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产业层面分析

从产业层面来说,首先是基于时间竞争的市场竞争方式诞生,改变了具有时间约束产业的市场竞争模式,导致企业区位偏好发生改变;其次是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相关产业重新选择其区位。

(一)基于时间竞争的社会分工分析。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人才、技术、知识和信息在大范围内迅速流动,技术突破和新产品开发方法不再限于本地,商业界线取代国家之间的界线。在这种产业链分工背景下,企业之间协作配合变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还必须对消费者需求做出敏捷反应,以最快速度将产品投放市场。因此,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必须以最快速度进入消费市场,否则,产品将很快过时,具有时间约束的产品应运而生,企业只有重视时间价值,并在时间上获得优势,才能取得市场竞争胜利,基于时间竞争是企业获得成功的秘诀。

航空运输具有安全、快速、便捷、机场航线网络分布广特点,通过航空运输、客货可以快速、方便地抵达目的地。一些发达地区建立了枢纽机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使航空客货运量加大,增加的航空运输需求迫使机场规模扩大,航线网络逐渐向全球扩展。此外,高科技、高档服装、生物工程和观光园艺等产业的产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费能力强特点,特别适合航空运输,这两者结合促使此种类型企业改变了区位偏好,由传统运费指向、市场指向和供给指向转变为时间价值指向,而机场发展和航空运输特点为基于时间竞争提供解决方案。

(二)柔性生产方式分析。柔性生产方式适合多品种、小批量、交货期严格的产品生产,对市场反应敏捷灵活,其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的要求。在制造业领域,柔性生产方式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准时生产策略;二是全球或跨区域采购策略。

准时生产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这种生产方式实质就是应用适当措施,保持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配送销售同步,实现以适当数量的原材料、在适当时间、于适当地点,生产出适当数量和适当质量的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元配件全球或跨区域采购是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种降低成本、获取生产所需资源的策略。全球或跨区域采购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要素禀赋和生产条件,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各个区域相互协作,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一个成功企业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工具进行全球或跨区域采购,以减少库存,同时,对全世界顾客独特需求做出敏捷和灵活响应。

在实施准时生产和全球或区域采购策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尽可能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的时间,这是保证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时间的压力下,一种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出现了,这种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此外,经济快发展提高人们收入水平,导致消费需求变化加快,这两个方面结合要求企业压缩产业链循环时间,使产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目标市场,促使企业在机场附近布局。在柔性生产方式条件下,全球或区域采购和准时生产模式要求压缩采购、生产和配送周期的时间,导致企业将其区位选择在机场附近。企业在机场附近布局,导致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形成,最终形成临空经济。

二、空间层面分析

临空经济的产业必然要落实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这个空间范围就是机场周边,机场周边资源禀赋状况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而一定程度产业集聚后形成的规模经济可以吸引产业进一步向机场周边集聚。从空间层面分析临空经济形成机理,需要从资源禀赋和外部规模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在空间层面,首先是机场及其设施资源、航线网络资源、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资源禀赋为临空经济形成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是临空经济区的外部规模经济吸引同类企业进一步向临空经济区集聚,促使临空经济完全形成。

(一)临空经济要求的资源禀赋分析。资源禀赋是临空经济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要素资源影响程度不同。首先,机场及其设施资源和航线网络资源是产业在机场周边集聚的必要条件。临空经济是利用航空作为运输手段,实现货物和人员在区际之间流动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时间竞争和柔性生产方式只有通过航空运输才能实现,在一个没有机场或者有机场但是航线网络不健全的地区,基于时间竞争和柔性生产方式根本不可能实现。

临空经济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机场所依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本区域经济增长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求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机场建立,机场规模逐渐扩大,航线网络渐渐完善。机场及其设施资源和航线网络资源是临空经济形成的前提。其次,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禀赋促进临空经济形成。临空指向性产业发展,要求机场区域具备较高技术水平、较充裕资本和丰富劳动力,特别是较丰裕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丰裕,产业优化升级容易进行,高端产业发展顺利。根据国际经验,临空经济形成要求机场所在区域比较发达,机场所依托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这样的环境下,机场所在区域拥有较多资本,产业技术水平较高,人力资本丰富,可以为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和高档服装等产业在机场周边发展提供支撑,从而促进临空经济形成。

(二)临空经济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分析。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引致收益递增,在长期成本曲线上表现为随着产量增加曲线向下倾斜,也即随着产能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呈下降趋势。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新古典经济学派所讨论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产生于企业内部。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区域,集聚生产同样类型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若干工厂,这些工厂在一起生产形成区域生产规模扩张,使产业集聚区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可能,单个企业可分享低成本的基础设施服务、可低成本招聘技术管理人才,从而带来效益的提高。

产业在机场周边经过一定规模集聚后,初步形成临空经济区,临空指向性产业主要是一些高端性产业,在全球化条件下,高端产业为了利用各地比较优势和获得所需要素禀赋,通常采用产业链分工形式,将产业链不同环节分散到不同临空经济区,从而临空经济区内存在从事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的集聚,这种同类型环节企业集聚使该产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形成以后,使临空经济区对该类产业吸引力变大,促使企业进一步向临空经济区集聚,从而促使临空经济完全形成。

三、临空经济区与外部相互作用机制

临空经济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具备比较完善的功能。然而,临空经济区要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极功

能,必须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活动方面的联系,以实现自身增长以及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

(一)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对临空经济区的作用分析。临空经济一般是在经济较发达区域产生,国际临空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机场所在区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才会出现临空经济,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以为临空经济区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这种支撑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航空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航空物流业形成、高质量生产要素供给、制度供给。

首先,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直接促进航空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出行频率将持续提高,出行方式倾向于选择具备快速便捷特点的航空运输。这必将引起越来越多航空公司进驻临空经济区,航线网络向更多区域扩展,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同时,航空运输业兴旺,需要相应航空服务,引致周边诞生航空服务业,为临空经济形成奠定基础。

其次,机场依托的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航空物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采取产业链分工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其产品时间约束性很强,一款新产品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目标市场,才能赢得市场,否则很快被市场淘汰。因此,大多数高新技术产品由航空运输到达下一轮工序或目标市场,这就促使航空物流产业在临空经济区形成。

第三,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为临空经济区提供高质量生产要素。临空指向性产业一般是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现代园艺农业和高档服装等产业,这类产业要求劳动者受过良好教育培训,能够提供高质量劳动力,还要求具有较高产业技术水平,较丰裕资本。因此,这类产业要实现在临空经济区集聚,前提条件是临空经济区能够提供高质量生产要素。而机场依托的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可以提高本城市生产要素质量,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生产要素需求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第四,机场依托的城市为临空经济区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和资本、人才、技术一样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在现代社会,其越来越成为经济内生增长源泉。临空经济区一般归属于机场依托的城市,因此临空经济实际上是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会影响临空经济发展,机场依托的城市针对临空经济发展制定专门规划,实施有利于临空产业集聚形成的产业政策,这些制度安排是临空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要素,推动资本和人才流向临空经济区。

(二)临空经济区对机场依托的城市、腹地的作用分析。成熟的临空经济区是资本、人才、技术的集聚地,是区域创新的源泉,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此时,临空经济区扩散效应占主体地位,将生产要素推向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临空经济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对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辐射。

一是产业转移。临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引起土地价格大幅度上升,同时,高度集聚引起拥挤效应,这两个方面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一些临空指向性不强的产业,当高成本致使其收益微薄时,会转移到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同时也将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带到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提高该区域生产要素的丰度,带动腹地、机场依托的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是临空高科技产品流动。临空经济区生产的高科技产品,销售给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的企业,促使这些企业加强对高科技产品特性研究,从而提升技术水平,同时高科技产品使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机场依托的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

三是企业与人员间的交流。位于临空经济区的企业,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存在关联,通过这种企业间正式交流,位于机场依托的城市或腹地内的企业,可以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实现资本和技术向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扩散。临空产业的员工与企业的员工,可能将临空经济区内的技术、知识传播到腹地和机场依托的城市。这种形式知识和技术溢出,对企业发展极其有利,因其没有花费任何成本就获得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临空产业的技术人员离开原来工作企业,而位于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为了尽快掌握某种设备使用或新技术,会高薪聘请这些技术人员。在这种工作转换过程中,实现创新知识、技术向腹地或机场依托的城市扩散,从而带动这些区域发展。

(三)临空经济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临空经济是外向度很高的经济形态,通过机场航空运输与外界进行经济交流,成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一部分。临空经济区内的临空产业通过航空运输与其他临空经济区发生经济联系,这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运输。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广泛应用使产业链分工成为可能,为利用各个地区在资源、要素和生产条件方面比较优势,产业链各个环节纵向分离,相同或类似环节在特定临空经济区实现集中。一个地区资源禀赋是有限的,临空经济区内有些特定原材料,可能通过快速、便捷航空运输可以进行全球采购,然后将在其他临空经济区所在区域采购到的原材料,通过飞机运送到本临空经济区。

其次,空港间贸易。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是临空经济主导产业,这两大产业产品具备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制造环节可分特征,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单位产品承担运输费用能力强、对时间敏感、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特别适合航空运输。临空经济区依托枢纽机场,为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产品的航空运输提供良好条件。原材料和产品全球采购和全球分销使空港之间形成产品需求,产生空港间贸易,这就出现通关、关税和商检问题。在通关和商检方面,把临空经济区和机场进行统一考虑,使通关和商检同步进行,提高通关效率,尽量压缩通关时间,实现临空经济区与机场无缝对接,实现利用全球资源进行生产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图1)

最后,生产要素跨区流动。产业链各个环节在不同临空经济区分布,促进生产要素跨区流动。产业链上游研发和设计环节的技术人员,需要去制造环节所在的临空经济区进行技术指导,形成人才、技术在临空经济区之间流动和扩散。临空经济区内金融、信息、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职员,也需要经常出差到其他临空经济区与公司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形成人才、知识的流动。临空经济区内金融企业将资金借贷给另外临空经济区的企业,形成资本跨区流动。产业关联促使知识和技术跨区流动,临空经济区内的强势企业与位于其他临空经济区的配套企业进行合作,促成技术和知识跨区扩散。

总之,通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运输、空港间贸易、生产要素跨区流动三种方式,临空经济区与其他临空经济区进行相互作用,推动临空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得一.民航概论[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0.

[2]王军.民航经济[M].北京:民航干部管理学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