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1

关键词:政府统计;抽样调查;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C8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01

在现代社会当中,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进步,“大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大数据”环境下,政府统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提高政府统计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势在必行。抽样调查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统计工作手段,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并纠正,提高抽样调查工作水平,对我国政府统计工作发展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政府统计抽样调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技术方面问题

抽样调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环节,比如设计、数据处理等,这些环节都属于技术层面内容,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给整个抽样调查结果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抽样调查技术方面问题具体有:

首先,抽样设计环节问题。一是抽样框编制存在不足,存在重复覆盖或者覆盖不全等问题,设计的抽样框并不具有代表性,造成样本老化,极大地降低了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二是样本随机性无法实现,在抽样过程中,受现实各种因素影响,样本的随机性会受到干扰,进而对调查结果可靠性带来一定影响。

其次,数据处理环节问题。数据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权数确定和缺失数据处理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权数问题重视不足,缺乏合理的权数设计方法;对缺失数据的技术处理没有形成有效规范和程序,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1]。

第三,报告表达环节问题。在抽样报告的表达当中,各项说明并不详细,经常忽略一些内容,比如回答率情况、统计推断精度、设计效应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调查报告的质量。

(二)体制方面问题

就我国政府统计抽样调查体制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既有国家实行的,也有地方政府实行的,彼此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调查的项目无法满足多层次推断需求,在执行过程中,抽样调查异化为全面调查,失去了其调查意义。

二是抽样调查容易受到政府干扰,在基层统计部门执行抽样调查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保证自身政绩,会通过行政措施干预统计部门工作,迫使其弄虚作假,导致抽样调查的数据真实性受到影响,降低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二、我国政府统计抽样调查的改进措施分析

(一)完善抽样调查的体制

首先,建立独立自主的抽样调查工作机制。在抽样调查工作中,要保证基层统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提高其地位,改善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制度来预防地方政府对基层统计部门的干预,保证抽样调查的客观、实际,从而确保统计工作的真实、有效,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其次,做好统计系统与其它部门间的协调。在抽样调查工作中,要良好协调统计系统、政府其他部门的关系,保证统计口径、方法等的统一,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避免发生口径或数据不一致问题,提高抽样调查的效率。

第三,协调统计系统内部上下级间的关系。在抽样调查执行过程中,要做好统计系统内部上下级关系的协调,提高抽样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减少基层统计部门的重复性工作,确保抽样调查的本质不会变为全面调查[2]。

(二)改进抽样调查的技术

首先,加强抽样设计的完善。抽样设计是抽样调查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在抽样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调查对象、目标的差异,制定可行、全面的抽样方案,同时,还要从可移植性方面来对抽样方案进行改进设计。如果抽样调查规模较大,需要注意样本老化问题,及时调整轮换调查样本,提高样本可靠性,并在实施前进行全面、充分论证,为抽样调查结果可靠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做好调查方法的改进。在抽样调查方法上,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方法进行有效改进,保证调查样本的随机性,并借鉴国外面访、电话调查的相关经验,综合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有效避免单一调查方法的弊端,提高调查效率,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可靠。

第三,提高抽样推断的水平。推断是抽样调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得到总体估计的过程,推断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总体估计结果的真实度。在抽样推断当中,需要充分做好缺失数据处理、样本权数计算和目标量方差估计,最大程度的提高调查结果精度,并运用模型推断的方法,结合调查设计效应经验,得到最佳推断结果,才能有效发挥抽样调查的作用,提高政府统计工作的效果。

第四,加强数据质量的评估。调查数据的质量是政府统计可靠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加强数据质量的评估,提高数据质量水平,是保障政府统计的有效途径。在数据质量评估当中,需要推进数据质量管理技术手段的改革,提高数据管理书评,建立完善、科学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相应的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从而有效提升数据质量,为政府统计的准确可靠创造良好条件。

三、结语

综述所述,政府统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保证统计的可靠、准确有着重要意义。在政府统计工作当中,抽样调查是一种主要的统计手段,提高抽样调查水平是保障政府统计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抽样调查工作中,还存在种种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是政府统计工作应当重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金勇进,戴明锋.我国政府统计抽样调查的回顾与思考[J].统计研究,2012,08:27-32.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2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调查总队等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全市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粮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开展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有利于提高县级粮食产量数据质量,有利于国家和省建立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客观、公正执行国家和省各项粮食补助、奖励政策,对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调查总队等部门《关于做好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分别对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有关镇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调查工作。

二、抓好组织实施

(一)调查内容、方法与范围。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从年秋粮开始,我市开展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粮食作物和小品种粮食作物两部分。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其他小品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利用小区域估计等方法进行估算,最终推算出全市夏粮、秋粮及全年粮食产量。

(二)调查的组织实施。由市统计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局、农业局、有关镇办事处,对我市被抽中的20个样本小区(名单附后)内种植的粮食作物面积进行调查,按照抽样原理在小区内确定等量、等面积的小样本,对调查作物进行实割实测,采集样本数据;调查数据由统计局汇总后统一上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作为推算全市粮食产量的依据。

(三)调查结果的管理与使用。粮食产量调查结果由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会同省统计局进行审核、评估、推算,调查总队负责报国家统计局核准。经国家统计局核准的粮食产量数据,为所在县粮食产量的法定数据,并作为国家有关项目安排、财政奖励和补助政策执行的主要参考依据。市统计、发改、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县级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办法,搞好粮食生产统计,确保全县粮食产量抽样调查数据准确可靠。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3

关键词:连续性抽样;样本轮换;分层抽样

中图分类号:C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98-03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数量之多,变化之快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如何能及时、准确地搜集有用的信息是统计研究者们的首要任务。通过传统的调查方法(也称一次性调查)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统计信息的时效性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连续性抽样调查越来越普遍。

在进行抽样调查时,几乎所有的调查总体都在随时发生着变化。总体中包含的总体单位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着变化,比如居民消费。或总体本身的内部结构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比如人口结构的变化。如果我们进行调查的总体单位特征和总体内部特征不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考虑用一次性抽样,但是如果调查总体单位特征或总体内部特征发生变化时我们用一次性抽样不能够满足我们对调查信息的需要。这时我们就要采取连续性抽样调查,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总体进行估计。

一、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

连续性抽样根据其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重复样本调查(或渗透抽样):每期从同一个总体中独立地抽取一个样本进行的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

2.固定样本调查(或纵向调查):每期调查都用同一个样本进行连续性调查。

3.轮换样本调查:样本单元在经过连续几轮的调查之后,将会退出调查,同时新的样本单元将会产生并开始接受调查。

4.分裂样本调查:将固定样本抽样同重复样本抽样或轮换样本抽样相结合的一种连续性抽样调查。

四种方法的比较:在连续抽样调查中,轮换样本调查时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续性抽样设计,目前存在各种类型的轮换模式。轮换样本调查既吸收了重复样本调查和固定样本调查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定期替换一样本单元既可以提高轮换样本对调查总体的代表性,又可以有效地降低被调查者的回答负担,从而减少因为样本老化而带来的非抽样误差。

其次,每次调查都保留一定单位的固定样本,减轻调查组织者的工作负担,并节省调查费用。

最后,在连续性的样本轮换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前后各期轮换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提高现期目标量的估计精度,从而提高连续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本文就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设计过程的理论及操作步骤进行系统性的描述。

二、分层抽样下的样本轮换模型

所谓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的方法。分层抽样保证了样本结构和总体结构的一致性,提高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和估计精度,因此也被应用到连续性抽样调查中,在连续性抽样调查中使用分层抽样就会涉及到样本轮换的问题。

(一)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估计量

1.两个时期的样本轮换。我们首先考虑两个时期的样本轮换策略。假设两个抽样时期的样本都为n,分别称为前期抽样n1和当期抽样n2,显然n=n1=n2(这里我们把前期样本用下标1来表示,当期样本用下标2来表示)。样本轮换是将一部分样本m必须保留,另一部分样本u必须替换,其中u=n-m。由于必须保留的样本m与上期样本有重叠的地方,所以重叠率s=m/n,替换率t=u/n。

设所需研究的变量为y,第一期所要研究的变量记为y1,第二期所要研究的变量记为y2,对应的估计量分别为1和2。保留m1个单元的前期样本均值为,而现期样本均值为。新轮换进当期的样本单元为,他们均是总体的无偏估计。前后两期调查指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设r为前期后两期的样本相关系数,我们视容量为n的前期样本为第一相样本,视现期样本中保留的前期样本m2个样本单元视为第二相样本,根据回归估计的二相抽样理论,取回归估计量,其中回归系数b=。

由于总体均值是由上期保留下来的样本单元m2和本期新添加的轮换样本单元u2所组成,则总体均值的估计量是与的加权,即。其中的选取应使的精度最高,即使V()达到最小。V()=,为使V()达到最小,对求偏导数,并令其为0。解得代入则,Vmin()=

2.两个以上时期的抽样。我们对两个以上时期的抽样,可以从第三次抽样起,用前一次样本回归估计量替代得到第h次总体均值的估计量。

(h>2),V()=,其中,为第h次抽样轮换样本的层权,为第h次抽样固定样本的层权。

(二)分层抽样下样本轮换的最优轮换率

在不考虑第i层子总体的前期样本全部被轮换掉(=0)或第i层子总体没有进行样本轮换(=1)这两种情况下的样本轮换率。进行样本轮换的条件是:0

三、案例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现在的电子阅读。在兰州阅读情况调查中采用样本轮换能够很好地反映电子信息迅猛发展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一般情况下一旦用户开始使用电子阅读方式接受调查,这种使用方式基本不会改变。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固定权重或增加电子阅读调查户权重的样本轮换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分析城市居民电子阅读方式抽样调查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样本轮换下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以及最优样本轮换率等。分别讨论两个时期抽样和两个以上时期抽样的样本轮换策略。我们首先将电子阅读方式和纸质阅读方式进行分层,为了讨论方便,我们特将电子阅读方式和纸质阅读方式分别进行样本轮换。由于抽样总体的总体单位数N很大,每次抽取各个样本量是相互独立的。

(一)样本轮换时间的确定

样本轮换时间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快慢、调查员或被调查员对连续调查的调查时间和调查次数的反感以及调查成本的限制。

首先,我们对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兰州市城市居民的阅读情况查。由于兰州是一个不发达的地区,人口流动性不强使总体抽样框中的抽样单元基本不发生变化。其次,在我国城镇住户统计报表制度中,报表体系分为基层定期报表和基层年度报表。其中年度报表要求是年度的完整资料,还要求各个不同年份之间的进行相互比较。最后,从时间,数据处理,经费,调查员的积极性,调查户的配合等多个角度考虑,样本轮换时间不宜太短。同时,如果样本轮换时间也不宜过长,过长会降低样本轮换的效果。

考虑上述因素我们对兰州市城市居民的阅读情况调查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查。其中由一相抽样获得信息将被调查者有电子阅读习惯和纸质阅读习惯进行分层。然后按比例,从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抽取的样本就是二相样本。也就是说,样本轮换时间为一年,三年内样本轮换次数为三次。

(二)样本轮换率

样本轮换率主要是由相关系数决定。当前后两期指标具有一定程度正相关性时,无论是不进行样本轮换还是全部进行样本轮换,估计量精度都不如对样本进行部分轮换较高,即最优样本轮换率取值于(0,1)内(张宁,2008)。一相调查是一个多指标调查,这时我们只考虑一个主要指标如学历、工作等与其他指标为正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前期样本中保留样本的信息作为后期调查的辅助信息来对现期调查做回归估计,从而来确定样本轮换率。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的样本轮换率在1/3到1/2之间。考虑到被调查户数较多,易于操作,我们先确定样本轮换率选取固定值1/3。

(三)样本轮换组数及轮换组的单位数

拟采用二相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首先用pps法随机抽选街道,再抽中的街道内随机起点等距选着住宅。对选中的一相样本进行调查。就被调查者的收入、学历等辅助信息来研究是否有电子阅读的习惯。我们假设在兰州市内抽取90个经常调查户,一般一相抽烟总体单位数是经常性调查户的5~6倍,这里选取经常性调查户的6倍即540户为一相样本的调查户数。这样在每个轮换组内的调查户数为30户的情况下。具体的样本轮换组数为540/30=18。

进一步,我们分别来讨论电子阅读调查户与纸质阅读调查户的样本轮换组数。假设在兰州市所抽取的90户经常调查户中有12户采用电子阅读方式,另有78户采用纸质阅读方式。样本轮换率均为1/3。

首先考虑电子阅读调查户的情况。需要选取的一相样本的调查户数为经常性调查户12户的6倍,即72户。电子阅读调查户轮换组的单位数应为12×1/3,即4户。电子阅读调查户的样本轮换组数为72/4,即18组。对于采用纸质阅读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需要选取的一相样本调查户数为经常性调查户78户的6倍,即468户。纸质阅读调查户轮换组的单位数应为78×1/3,即26户。纸质阅读调查户的样本轮换组数为468/26,也是18组。

(四)样本轮换操作流程

1.电子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一相调查每三年进行一次,需要选取的一相样本为72户有条件接受网络调查的调查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总体72个单位分成18组,每组4个调查户。从这18个组中按照不重复抽样每次抽取一组出来,依次编号为①、②、…、18。在进行一相调查以后的第一年,选出三个轮换组进入调查。比如说,选取①、②、③三个轮换组调查一年以后,第二年①号轮换组退出,④号轮换组进入调查;第三年②号轮换组退出,⑤号轮换组进入调查,依次类推。三年以后进行第二个一相调查,按照随机抽样抽取18个调查组,依次编号为①、②、…、18。

表1 电子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

2.纸质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每三年进行一次一相调查,选取468户接受非网络调查的调查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总体468个单位分成18组,每组26个调查户。按照电子阅读调查同样的办法分组及对轮换组进行编号。

表2 纸质阅读调查样本轮换流程

四、结语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4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这是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三是要切实加强贸易抽样调查的基础工作。要建立和规范基层样本企业和样本户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加强对各级贸易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调查员的抽样调查知识的培训等。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5

福全镇1人口抽样调查前阶段工作小结

各位领导:

我镇的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县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心组织,统筹谋划,超前运作,按照上级的各项要求,扎实做好了调查前的各项工作。现将前阶段所做工作作一汇报。

一是汇报好工作。全县1%人口抽样调查业务培训会议后,我们立即把培训会议的精神、下步工作安排以及经费预筹情况向主管领导做了详细地汇报,主管领导又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镇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都相当重视,表示将对这项工作予以全力支持。

二是组建好班子。成立镇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为工业镇长裘剑平,副组长为经发办副主任张伟英,成员为骆国良、金香娣、陈勤、张志方。

三是营造好氛围。镇一级,主要是通过镇有线电视台向全镇群众宣传人口抽样调查的意义、内容、方法等,同时在集镇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标语和横幅。村一级,主要是村宣传栏中张贴画报、刊登信息,在抽中小区悬挂横幅和标语,同时向抽中小区的每一户人家发放《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和调查员的联系名片,以取得广大群众对这次抽样调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一个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立好制度。主要是两项制度:一项是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全镇1%人口抽样调查和“安全感”、“平安浙江”问卷调查工作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方面做出具体布置。另一项是制定考核制度,根据县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下发的考核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出考核方案,作为本次工作的考核依据。

五是编制好《底册》。此次抽样调查,我镇共有金三角居委会、大生、容山、龙尾山四个村(居)被抽中,到目前为止,这四个村(居)在人调办同志的精心指导下已按时完成调查小区地图描绘和《户主姓名底册》登记工作。根据统计,金三角居委会第四小区有总户数90户,273人;大生村第六小区有总户数76名,314人;容山村第六小区有总户数69名,290人;龙尾山村第一小区有101户,死亡户1户,347人。通过入户模排,四个村(居)调查员对本调查小区的房屋数量、分布和各种人口状况有了较好的掌握。

六是抽调好两表。根据安排,金三角第四小区为05安全感抽中小区,大生第六小区、容山第六小区、龙尾山第一小区这三个小区05平安浙江抽中小区,截至目前,四个小区的安全感、平安浙江问卷调查工作全部结束。

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宣传。

二是开展入户调查及复查。

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范文6

我国的贸易统计工作,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过了20余年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基本适应了形势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又必须承认目前的贸易统计工作是相对被动和落后的。认真反思近些年我们走过的路,我认为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尤其在贸易统计制度与方法的改革方面要有新的突破,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被动和落后状况。

一、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这是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