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能力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定位 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教师是履行这三大职能的主体。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并且与其他两个职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

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明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持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及其科学研究,例如,瑞士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发达国家,依靠的就是科学研究。由此可见,科研能够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科研过程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效果;科研能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是说,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的“用科学解决,百业有进步;不用科学解决,便无进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与科技、科研的关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

但应当明确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在科研工作的定位上应该是不同的。只有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的发展定位和职能要求需要其科研侧重理论研究,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理论研究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主攻方向。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应用型研究,注重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应主要以科技开发、成果推广为主,而非“高、精、尖”的创造性研究,也不是进行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师的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研究定位应体现在:一是科研课题要来源于实践,即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出现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入手寻找课题,找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研究过程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着重参与式的行动性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而且是为了行动而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结果要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学实践。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方面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把研究成果引入职业教育课堂,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体现

1.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从事并完成科研活动的能力,综合起来应包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文字撰写和成果推介能力等。

2.教师科研能力的体现。教师不同于专职的研究人员,因此不能用研究人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其科研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和专著数量的多少。结合高职院校承担的三大职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应该既是学院的科研骨干和优秀教师,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服务的行家里手,是“懂科研、善教学、能服务”的“三位一体”专家。200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在一次高校工作会上说:“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大学,都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情况,都不应放松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要求”。这对于高职院校也同样重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仍不尽人意,且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科研基础差。目前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是从成人院校转型而来的,其大部分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教师们以前接触科研活动较少,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应该怎样做。

2.教师的精力有限。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多,且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再加上教师的引进相对滞后以及师生比的限制,致使任课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过多,他们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产生了冲突。

3.缺乏正确的科研方法。做科研是要讲究方法的,有的教师虽然课讲得很好,但却不知如何做科研,对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存在着课题设计思路不清、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调研方法的阐述不到位等问题。

4.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近些年,高职院校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从其他高校和生产一线引进了一些人才,他们虽然充实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在求学阶段多从事基础研究,缺乏对生产实践的了解,更缺乏开发与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员,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理论功底较差,在课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1.挖掘内在因素。一是促进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选准研究方向。只有选准研究方向,才能逐渐积累研究成果、增加研究深度。以项目申报为例,在申报项目时,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是项目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期成果越多,审批立项的可能性就越大。项目主管部门出资立项的目的是申报者要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成果、解决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促进其科研能力的增强。

二是苦练内功。科研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包括人的智商和情商,这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在主观上包括教师对科研的兴趣和付出,只有教师把科研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才会自觉地投入精力,也才会产生科研成果,这是从事科研的关键。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不断地付出,科研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是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是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及考核评价等压力,当前在学术界也存在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对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在内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查处规定,高职院校应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引导教师通过正当途径和手段创造科研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2.创造外在条件。一是搭建科研平台。作为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处掌握着丰富的科研信息,承担着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的职能。为此,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争取更多的科研课题立项,或邀请专家为教师开展学术讲座等。其次要积极加强与其他院校和科研部门的联系,鼓励教师参与院外横向课题的合作研究。通过参与院外课题的研究,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课题,使教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向高水平的专家学习科研精神、方法和技巧。最后要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学校的科研骨干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领年轻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向其传授科研方法和经验,以此来提升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2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3-02

一、农业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和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很多学校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致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科研项目机会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增强农业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以部分涉农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研意识

有些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搞不搞科研不重要,或者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客观上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课题数量少、课题层次低、科研业绩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消极,很多学校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开展科研的动力,承担科研项目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硬性要求,才承担课题和开展科研。

2.科研队伍素质不高,科研工作不能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与经验,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加之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一面忙于备课上课,一面忙于进修、考试、攻读学位,根本无暇顾及科研。此外,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不宽裕,允许教师参加科技交流和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获得科研信息有限,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热点捕捉不准确,科研选题针对性差。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组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即便是能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也是临时找几个人凑在一起,项目结束就各奔东西了,这些因素均导科研工作发展缺乏持续性。

3.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配置,轻视科研场地和设备的建设,用于科研的经费与教学经费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据统计,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年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可见,多数农业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短缺的经费投入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需求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支撑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增强。

4.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积极性

科研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和支撑。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管理人员职数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于人手受限,科研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纵向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院内科研力量有机的整合,对科研的类型只注重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课题的承接。对科研业绩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也不健全、不合理,许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科研动力仅仅来自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是源自于内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教学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和激发,也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有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一个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树立科研强校,引领未来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应从管理高度突出科研的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从科学研究着手驾驭知识,用科研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创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和教学相互提高,为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现代农业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准确定位,量力而行

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农业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有鲜明的特色,要能发挥农业行业优势,而不应与综合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盲目攀比。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内容要与“三农”相结合,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提出的“三化”协调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3.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除了高职院校本身应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也可采取校企结合的方法争取企业科研项目,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扩大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搭建科技平台,为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为教师提供获取新信息的条件,如开通网络数据库,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等;建立科研实施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施与设备,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最大。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教育的属性,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从事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三农”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及 时了解“三农”的需求,把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措施送到企业或农民手中。在校园内要构建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探究氛围,加强学院内外的学术切磋探讨,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

5.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和推广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科研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并且不断地提高教师及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将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熟悉科研管理业务,并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学院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做到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逐步使科研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24-26.

[2] 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111-112.

[3] 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3):61-64.

[4] 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37.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3

关键字:计算思维;C语言;课程建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80-01

1 目前《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C语言》课程,开始时由于学生对程序设计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能够认真听课,但随着大量的难以记忆的新概念、新术语以及新规则出现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逐步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实际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理论讲授+ 实例剖析+ 编程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特点很少进行关注与分析; 二是教材中的所涉及到的实际教学案例脱离实际应用,不能与学生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以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其专业问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 计算思维与《C语言》课程

计算思维[1]( Computational Thinking)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 即思想和方法) 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它不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它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的本质就是抽象和自动化[2],即如何按照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去考虑问题的求解,以便构建出相应的算法和基本程序。而《C语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为其以后在所学专业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其专业问题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培养计算机技术与其专业技术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显然,《C语言》课程的内容最能够体现语言级的问题求解的方法,这也正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非常适合融入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法

3.1 构建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在《C语言》课程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课程导入,全面梳理和优化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突出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强化基于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的计算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到《C语言》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形成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教学体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加强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抽象为算法”的过程,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注重典型算法的讲授和理解;同时要加强训练和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通过提出各种各样的测试题,让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况,提炼出有用信息,实现驾驭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体验和固化其计算思维;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每个章节的授课任务后,增设基于专业应用的实际案例的讨论环节,教师要根据其专业特色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构的过程就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程设计阶段,设计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相融合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来解决其专业问题和专业难题,为学生日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构建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网络教学平台

构建完整地网络教学平台,解决学习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平台上不仅要提供了计算机科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算法及思路,还要提供计算思维在其专业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拓展学生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的计算思维能力,为计算机科学有效地融入其专业学习提供一个有效的衔接平台。这样的学习平台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4 总结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国际和国内计算机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计算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校这样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打造出适合在《C语言》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体系,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其专业中的技术问题和技术难题的能力,达到培养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4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赵晶晶(1980-),女,重庆人,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东东(1976-),男,安徽阜阳人,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77-02

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是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是指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或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大部分新能源被转换成电能接入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在地理位置上高度分散、受气候影响大,因此新能源发电的控制方式比传统石化燃料发电复杂。要将大量新能源电能接入现有电力系统,需要电网在规划、运行及控制等诸多方面作出调整,以便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电压、频率、稳定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2013年,为促进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适应新能源大量并网后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上海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新开设了“新能源与电力系统”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风力与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并网后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利用电力系统专业分析方法解决新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新能源并网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

“新能源与电力系统”课程的内容涉及电气、动力、机械、控制等许多学科领域,其中新能源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氢能发电、天然气、燃气发电、小水力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多种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包括规划、运行、控制等诸多方面。该课程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与“电力系统分析”两部分内容,概念多、知识面广、工程应用性强。但授课学时仅为36学时,内容多,课时少,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有效掌握重要知识,需要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在过去10年中,世界风电装机容量以平均每年30%累计速度迅速增长。截止到2013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已突破90GW,全球总装机容量达到318GW。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16GW,其中,大规模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18GW,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98GW。风力发电和太阳发电占据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的91.5%,是新能源利用的主力军。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源等其他新能源发电技术还处于实验研究或商业探索阶段,市场份额较小。

大量随机性、波动性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国部分北方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场集中接入当地110kV或220kV电网,对风电接入地区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该课程将风力发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作为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之一。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较小,大型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一般在几兆瓦以内,如果直接接入当地110kV或220kV电网,对电网影响不大。但大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因此该课程将光伏发电并网后对配电网的影响也作为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之一。其他新能源发电形式由于装机容量均较小,对电力系统影响并不大,则用较少的课时泛讲。新能源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包含对电压、频率稳定、调度、规划、控制等诸多方面,因此课程安排了较多的课时对新能源并网后的电力系统分析进行讲授,具体课时安排如下: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基础知识2学时,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6学时,生物质能发电、氢能发电、天然气/燃气发电、地热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共2学时,风电、光伏功率预测2学时,新能源并网的经济性2学时,海上风电2学时,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共20学时(主要包括新能源并网后的消纳、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电力系统有功平衡与频率控制、电力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

“新能源与电力系统”课程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发掘与课程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知识深度与广度的结合;重视科研动态的传递及科研方法的引导;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

1.课程深度与广度相协调

课程内容在满足广度的基础上还应保证一定的深度。课程内容应包括各种新能源发电技术基本原理、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在新能源发电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运行、调度、控制等方面还应具有一定深度,从而使得学生掌握分析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的方法。

2.经典理论与科研前沿技术并重

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由于理论较深、涉及面广、工程性强,历来被视为电气专业难教、难学的一门课程。新能源发电并网后,对电力系统的分析仍是建立在传统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但又存在传统分析方法不能解决的新问题。由于新能源发电发展时间不长,上述许多新问题还未得到全面解决,因此,在教学上应重视对科研前沿研究成果的呈现。通过对新能源并网技术方面最新科研成果的介绍、高水平学术期刊的查阅、电力系统运行中实际问题的调研,培养学生检索文献、查阅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应设置少量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不但锻炼了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让学生对采用不同风电机组类型、不同安装容量,接入不同地区的实际风电接入案例进行分析,以了解风电场并网后对接入地区电力系统的电压的影响。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比课本上教条的说词更能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去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三、实践环节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帮助较大。在实验教学方面,课程应设置一些新能源并网后电力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实验,如新能源并网后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暂态稳定性分析、无功电压控制等。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实验方案设计、参数调整计算、电网接线到数据整理、实验结果分析和撰写实验报告等一整套工作都由实验小组通过合作来完成。通过新能源并网实际案例的仿真分析实践环节,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有效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科研能力。

四、教学团队的建设

本课程内容涉及电气、动力、机械、控制等许多学科领域,因此教学团队应老中青搭配,从而达到专业职务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效果。课程负责人应为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的本学科的专家,同时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主讲教师知识结构最好能覆盖电力系统、控制等多个领域,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五、结论

本文对上海电力学院“新能源与电力系统”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方案进行了探析。通过对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建设、新能源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发展态势等方面的分析,制订了合理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并发掘了与课程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建设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提出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建设的思想。通过开展课程建设,找出了该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制订了符合电力专业的建设目标和满足电力企业对上海电力学院研究生专业能力要求的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樊艳芳.“电力系统分析”精品课程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05-107.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5

一 概念界定

免费男幼师生须在中考前参加招生培养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填报免费男幼师生志愿。毕业时拿的依然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在就业方面,为免费男幼师生制定宽松的就业政策。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是取得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免费男幼师生,均可自由选择就业出路。包括参加教师公开招聘,到生源所在省辖市公办幼儿园任教,也可通过双向选择到民办幼儿园任教。经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依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还可由省辖市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经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应承诺在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不少于5年。各地则负责确保,到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有编有岗。”由于就业有保障,学生报考热情高涨,录取分数线均达到了当地四星级高中的水平。目前共有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八所学校承担培养任务。

二 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过渡,规范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其培养方式,应当成为免费男幼师生培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幼师男生未来承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自身的素质一定要过硬,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他们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入职后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师范生的培养和培训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免费男幼师生必须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要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兴趣,让他们参与科研活动,激发探索精神,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目前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三次免费男幼师生汇报会上,充分彰显了男幼师生培养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精神、教育实践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男幼师生们进行了体育类、美术类、互动实践课、文艺类展演,赢得一片喝彩。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展示了男幼师生们的蓬勃朝气、阳光帅气;儿童水墨画、蜡笔画,则展现了他们的刚柔并济、内外兼修。这些技能、技艺,素质、素养,品德、品格,已经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锤炼,形成常态。但是汇报会上却没有关于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展示,首届300名学生已经五年级了,2015年7月即将毕业。经过笔者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统计:参与到老师各项课题研究的学生仅约10%,在正式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约为1%,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的仅约20%,课后阅读教育科研类期刊的仅约10%。应当承认,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学生只把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没有探讨学术问题的意识,参与调查研究的经历较少。

2.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

通过对八所培养学校免费男幼师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三所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其他五所学校只是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公共任选类课程来开设。调查表明,只有约5%的同学参加了公共任选课的学习,还有个别学校因公共任选课学生报名人数较少,取消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仅约10%的学生了解教育类研究论文的相关写作要求,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及课题选择、调查问卷设计等知识。学生主动去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状况的几乎没有。

3.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有限

在访谈中,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都认为工作之前参与教育科研实践不重要,认为工作后有了教育教学实践基础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仅有个别学校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也都是涉及寒假、暑假期间社会实践调查类的。没有学生主动申报研究课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做一些数据调查、记录、统计等方面辅助工作。调查表明,有80%的学生能通过图书馆文献索引查找文献资料,但都是查找其他材料的,查找教育科研方面的只有10%。

四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素质较低,究其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与学校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

1.对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改革,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校与邻边的幼儿园共同建立免费男幼师生教育培养实验区,免费男幼师生在幼儿园见习、实习,建立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注重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培养过程管理。把教育见习时间安排为从第二学期至第九学期,共8次,每 次为期一周,把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到第六学期、第八学期和第十学期,共3次,每次两个月。每次都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见习、实习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学校给每一个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教师每人必须至少在指导免费男幼师生幼儿园见习、实习中设立一个课题,同时这一课题组中必须有5~10位同学参与。不仅增加了学生见习、实习的时间,而且加强指导教师的职责,在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考核,构建新的评价体制

教育部在《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师范院校特别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科研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师范生教育学术水平,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高师院校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加强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免费男幼师生培养学校中只有我校建立了学生毕业撰写毕业论文的制度,把学生毕业与撰写教育类论文或课题研究相挂钩。学校明确科研处牵头,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科研活动实施统一的协调管理,特别是对在校期间完成科研项目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学校从制度层面使培养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及每个人身上。

3.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建设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精品课程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推进精品课程建设,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运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免费男幼师生专业课程主要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以前这些课程的考核都以考试为主,现在部分课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提高对学生的科研要求。精品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教育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案设计、收集与分析研究资料、教育调查、行动研究、课堂观察等专题,运用案例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幼儿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科研对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科研能力建设范文6

【关键词】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课岗证融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84-02

一、研究背景

发展中的高职院校在适岗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课岗”和“课证”契合度不高,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场景与工作岗位分离;二是考证与常规教学分离;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四是职业价值观导向与专业教学过程分离。以上问题造成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企业急需的适岗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也造成学生“就业难”问题。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改革中探索实践了“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通过深入学习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改革课程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实施平台,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完善课程实施保障条件。经过改革、实践与总结提升,创建和完善了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岗证融通”特色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多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岗证融通”特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研究。

二、“课证岗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就是把“专业课程、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一体化,实现适岗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要求相统一,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相统一,课程目标与岗位标准相统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统一。具体来说,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证岗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下:

第一,课岗融合。以《电力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岗位规范》等行业企业文件为依据,与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共同对职业岗位及工作进行分析,明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包括巡检值班员、辅机值班员、锅炉运行工、汽轮机运行工、集控值班员和热力设备检修工等,确定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对典型工作任务和典型行动领域进行分析、归纳并转化成学习领域,确定实现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支撑的核心课程。按工作过程展开的顺序确定课程排列关系,然后根据课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来分配课时,系统地形成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结构合理、相互支撑、有机沟通的课程体系。同时将行业标准规范、电力安全意识、电力环保意识、生产急救知识、规程制度执行、团队协作能力、心理调控能力、应急反应能力的学习培养融入课程体系。

第二,课证融合。通过深入相关企业对巡检值班员、辅机值班员、锅炉运行工、汽轮机运行工、集控值班员和热力设备检修工等职业相关岗位开展调研、工作分析、在岗毕业生调查反馈等收集第一手材料,以岗位工作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内容为依据重新组织序化课程内容,贯穿职业素养教育,以“热力设备运行工作项目系列”和“热力设备检修工作项目系列”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使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一致。

第三,资源开发。开发建设工作情境导向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在物质环境布局上模拟企业生产场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来设计和组织实训教学。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进行模拟生产性实践,完成知识的建构、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迁移。同时建设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材,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一致,准确反映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编写教师用、学生用课程手册等教学资料,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建设课程网站。

三、“课证岗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进行差异化定位,确定特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广西特色优势产业中的典型企业,深入开展企业调研。调研企业生产主要岗位及人才需求,本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对口岗位,企业对岗位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等。开展毕业生调研。本着“既关注初始就业又兼顾岗位升迁”的原则,调研参加工作6年以内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升迁经历及岗位具体工作要求,收集他们对专业教学的反馈建议。通过调研分析得到下面结论:其一,广西的电力、有色冶金、制糖、林浆纸、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但此类企业技能人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为行业企业培养适岗高技能人才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首要目标。其二,除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企业更看重“肯吃苦、善沟通、能协作”等职业素养。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这些职业素养必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其三,调查中毕业生建议在校学习时应尽早了解职业环境,在学习中能增加与岗位工作对接的实习动手机会,提高学习兴趣,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成长。采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人才培养差异化定位,以满足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确定“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项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学校企业两个课堂交替、模拟进岗训练和真实岗位实践交替,通过“课岗证”三项融通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实施,达到培养适岗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二)坚持“三个面向,四个跟随”,构建“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坚持“面向广西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面向行业工艺发展趋势、面向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专业定位跟随典型企业,课程目标跟随岗位能力,教学实施跟随生产过程,教学内容跟随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理念,重构能力本位的“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核与专业课程设置相结合,把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突出课程目标的职业化,以增强学生对岗适应性。成立由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核心课程开发的指导工作。按照“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职业资格―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在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岗位核心能力所对应的单元机组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汽轮机及热力系统运行等六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按照示范引领,分层建设的原则,结合当前广西热能动力类企业职业工种需求以锅炉运行工、 汽轮机运行工为主的状况,重点建设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汽轮机及热力系统运行等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整合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引入司炉工、汽轮机运行值班员等职业资格标准,完成课程开发。同时,在校企合作平台上,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配套的岗证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软件。

(三)实施校企课堂交替,完善三段能力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对接核心课程、核心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实训室建设模式,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系统化的热力设备综合检修教学工厂,满足热力设备检修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实施,包括热力设备装卸起重、管阀拆装、泵检修、换热器检修、热工检测仪表拆装、水压试验、试运行、机泵运行性能及参数评定和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功能。完善电厂运行技术仿真实训中心,满足热力设备运行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实施,包括覆盖各类典型电厂机组的启、停、运行监视及事故处理等功能。核心实训室模拟真实工作任务、真实工作过程、真实工作环境,可同时面向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集控值班员、汽机运行值班员、锅炉运行值班员、管阀检修工、汽轮机检修工等职业资格取证培训。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柳州电厂教育教学区,保证教学计划中企业课程的顺利实施。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厂中校”两个课堂交替,做到教学与实训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化,重视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全真实职业情景中,通过组织合作、计划制订、工作分配、角色扮演来掌握职业技能,获得岗位工作能力。通过校企两个课堂交替的职业实践,对学生完成“职业入门、模拟进岗、职场校验”三段能力的进阶培养。

(四)实现课岗证对接,建立能力评价与职业岗位要求一致的考评体系。通过引入司炉工、汽轮机运行值班员、集控值班员等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与岗位要求相一致的课程评价体系,该能力评价体系由能力目标、能力标准、能力考核内容等要素组成,由学校、企业共同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

四、实施效果

经过三年的建设,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能较好地解决大型生产工艺流程中技术密集型岗位适岗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依照广西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量身打造的课程体系,定位目标准确,地方特色性强,专业适应灵活度高,可操作性好。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岗位课程,既可用于学院的人才培养,也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鉴定。

“课岗证融通”课程体系由于紧密贴近行业、企业需求培养适岗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强,进岗上手快,职业认同感强,具备良好的职业价值观。2012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都在98%以上,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首届高职院校锅炉操作工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及个人二等奖;毕业生表现出来的良好适岗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赢得了接收企业认可,学生就业形势连续多年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2]傅伟,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2010(9)

[3]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教技术教育,2011(11)

【基金项目】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