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安全防护措施

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文1

企业防护是一项很谨慎的业务。当网络威胁日益增加并且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发生时,即使是最兢兢业业的公司也很难对这种毫无预料的威胁采取防御措施。只要一次这样的失误就会将企业暴露在高度危险之下。来看以下三个例子:

A公司:传统保护的不足

该公司部署了防弹式的防御体系来应对典型的互联网攻击,如:病毒、木马、蠕虫以及间谍软件等。他们从总经销商那里购买安全技术的使用权限,这样,企业就拥有了安全公司提供的软件以及升级服务。因此,公司的网络环境感觉上非常安全,IT部门的人员也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对于公司的安全美梦很快变成了噩梦――

由于员工违法使用iPod音乐播放系统和P2P,公司的网络性能被大大削弱。同时下载音乐、视频以及一些软件也给公司带来了违反著作权的法律问题。

企业的知识产权会因为员工的不当操作或不道德的行为通过邮件泄露出去。

肆意的使用即时消息会使公司陷入员工服从性的危险之中。

有时,一个有赌博习惯的员工会持续在线玩赌博游戏,可那时他手头上还有一项紧要任务没有完成,同时对于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访问还会给企业带来法律诉讼。公司无法施行那些可接受的网络使用政策,因此公司就无法保证员工的生产力,无法保护网络资源被滥用,或者其它与网络滥用相关企业威胁。

B公司:移动办公的风险

该公司采取了进一步的安全防护。在严格的政策支持下,公司增加了强劲的安全保护来控制包括:P2P、即时消息系统、网络音乐系统以及网页在内的内容。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么?其实问题远远不止如此。

公司的员工经常会在公司以外的其它地方办公,如在客户端、家里、酒店、列车或是机场,凡是能够提供网络连接的地方。当员工不在公司内部使用网络时,他会不经意的将恶意软件下载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这些软件正是公司的在竭尽全力抵御的),然后把这些恶意软件带到公司,任其肆意传播。同时像U盘这类移存储设备也会在公司的严密监视散播新的威胁。

C公司:复杂的威胁

该公司做足了工作,并宣称他们拥有能够抵御包括面向移动办公人员和离线工作人员在在内的各种威胁的防御体系。只要这些设施不需要费时费力的去管理和维护,那么该公司的网络保护设施令许多其他公司都羡慕不已。实际上,这些解决方案只有部分得到了执行,需要把现有的IT资源发挥到极致。

由于最初的部署存在太多漏洞,负担繁重的IT人员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公司政策、风险控制以符合性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支持的呼声很高而附加咨询服务却很昂贵。

IT财力人力的短缺影响IT更新步伐,企业耗费大量时间金钱仍不能获得有效安全防护。

眼前的互联网安全防护明显是不够的。要避免商业风险,企业必须要能了解和处理安全防护方面的所有问题,还必须与互联网安全防护领域的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获得全面经济高效的安全防护

先进专业的防护技术和功能不言而喻是有效安全防护的根本因素。而今,企业所面临的是使用多个攻击媒介的混和型威胁,这就要求企业要有最好对策,安全防护好从网关到桌面以及两者间每个易受攻击环节。而这还仅是全方位经济高效互联网安全防护的冰山一角。

每个企业的业务范围都不一样,安全防护需求也不同。一般而言,一个互联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是否有效关键看以下六方面因素:对关键易受攻击环节的安全防护;对主要管理环节的安全防护;前摄防护;部署的灵活性;个性化策略和控制功能;基于需要的最佳价值。

关键易受攻击环节的安全防护

由于现今的混和型威胁可采用不同的形式,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进行传播,这就要求企业在Web、电子邮件、移动设备和桌面客户端都做好相应一致的安全防护。而以上这些媒介都应该共享同一个公共的互联网威胁数据库,这样无论病毒是通过电子邮件、Webmail、可移动存储设备还是公共无线上网据点(public hotspot)来传播,都可被识别出来。

多层式安全防护为防护威胁提供了更多保证:通过推断等技术识别和过滤先前未

知威胁从而不断补充已知威胁数据库;结合使用安全防护技术和人工分析来识别和阻止新型威胁;通过特定企业和特定行业的定义来补充标准威胁定义;以及通过加密技术和智能化内容过滤技术结合使用有效阻止数据丢失。无论企业所面对的是哪类风险,多层式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最高水平的保护。

主要管理环节的安全防护

基于每个企业的IT架构、基础设施和安全目标的不同,安全防护可分别在服务器、客户端及整个网络当中(作为一种按需服务)中部署。企业应评估其关键所在进行部署,最理想的当然是同时在三个地方都部署安全防护。这样,无论威胁是以何种方式或从哪里进入企业网络环境,企业都能消除这些威胁。甚至未连接到网络的远程用户也能通过客户端或按需应用模式得到有效保护。

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前摄防护

快速演变的互联网威胁要求我们时时保持警惕、采用专家分析并且不断更新防护措施。识别和防护新型威胁的最好方式是结合使用世界级技术、专家意见及全天候全球性自动更新安全防护的基础投施。在多数情况下,这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一种在威胁造成破坏之前检测威胁、提出警告和消除威胁的服务。

部署的灵活性

部署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可选择软件、硬件或按需解决方案(On-demand solutions),这使得企业能选择到最合乎其特定需要的解决方案。大型企业常要求一个具有广泛功能及粒度策略控制的软件解决方案,而小型企业则可能更喜欢具有立竿见影简易性和高性能的硬件解决方案。

按需解决方案则可提供企业级互联网安全防护,能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拥有多个分支机构或众多远程工作员工的企业,可采用这种技术来帮助那些在公司总部以外工作的员工管理他们的e-mail和web的安全需求;对于那些没有相应基础设施来主管基于服务器解决方案的企业以及那些只是部署这项功能作为整体IT策略一部分的企业也可采用这种技术。

个性化策略和控制功能

要全面避免不适当使用恶意软件及未遵从行业规范和法规情况发生,企业应根据自身特定环境、业务需要和潜在风险定制策略,并灵活控制策略的定义和执行。同时企业所采用的解决方案应允许企业内不同用户和群体采用不同规则以反映其工作职务和网络访问权限。

通过执行这些策略,IT管理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能通过全面报表功能和可视来管理和监控员工对互联网的使用、对行业规范和法规需求的遵从,还能根据开展业务的需求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和安全战略。

潜在价值

在挑选互联网安全防护提供商时,企业不可只考虑供应商销售额,应多方面考虑挑选一个值得信赖合作伙伴。一个可信赖合作伙伴应拥有互联网安全防护的成功记录和全方位海量最佳(best-of-breed)技术,能为客户提供其所需经验结晶、丰富资源和持续创新从而遥遥屹立于安全防护领域的领先位置。此提供商还要能通过及时了解每个客户的需求,提供一个单一来源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提供实时支持和更新以随时确保解决方案的最大有效性。

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的拥有、管理和长期支持还必须是经济高效,以便安全防护方面费用能在企业的IT预算之内,而不至于更成为企业研究解决方案的另一个问题。

安全防护的实际运作

回顾上文对于三类企业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关键要素在一个有效的互联网安全防护策略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A类企业首先定制好符合其策略和优先级的互联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接着使用健全报表功能来很好控制企业所面临的商业风险。

彻底关闭点对点网络和podcasts的不适当使用,释放重要网络资源并消除版权侵权的风险。

每个电子邮件都针对企业所有知识产权的关键字和特定内容的进行扫描,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即时通信和上网冲浪得到完全控制,可帮助行业规范和法规得到很好遵从。

与工作无关的网站或不安全的网站会被禁止,由此网络赌徒再也不能使用公司的资源,只能利用其私人时间进行游玩。

B类企业拓展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无论是从家里还是从酒店,无论是通过一个无线上网据点、客户端网络还是无线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公司员工都可重新连接到公司网络,而移动PC上威胁都会被拦截下来,无法进入企业环境。可移动存储设备也得到同等有效的安全保护。

C类企业选择按需服务而不是软件或硬件解决方案,可在不超出企业预算前提下得到有效安全防护。它还能保持对一个网络或网关解决方案的有效控制和策略管理,且有值得信赖业领导提供商提供全面支持和丰富资源作为后盾来保证解决方案的快速实施和低运行时间。

提高防护功能

SurfControl提供的同类最佳互联网防护解决方案和技术已长期成为威胁防护领域的标准。SurfControl解决方案经设计可为任一网络环境提供安全防护,现在还可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部署,不仅可虑及每个关键易受攻击环节,还可虑及web、电子邮件和客户端安全防护的各种因素。

其实时推断技术更是得到了全球多个威胁分析专家组全天候支援,可识别和应对新型威胁,包括各种形式的恶意软件、零日威胁(zero day threats)和快速演变的混和型威胁。

SurfControl增强了个性化管理、监控和报表工具,可提供更好可视性,帮助客户更有效定义、管理、监控和强制执行所制定的策略。企业可获得:

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文2

信息安全的总需求是边界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信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抗抵赖性,以及企业对信息资源的控制[1]。2009年福建公司开展了等级保护工作,结合今年福建公司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和等保测评成果,证明信息安全防护重点在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任何工作均是3分技术,7分管理。电网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也不例外,技术只是最基本的手段,规范、科学的管理才是发展根本的保障[2]。

2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2.1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总体框架

在对多种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后,参照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双网双机、分区分域、等级防护、多层防御”原则,提出电网企业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框架。电网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可从管理和技术层面进行[3]。该体系框架根据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实施上线、运行维护、系统使用和废弃下线6个环节的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特征制定全过程安全管理;从物理、边界、网络、主机、终端、应用、数据7个方面制定全方位的技术防护措施。

2.2信息安全防护管理体系设计

电网企业信息安全在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均有可能给信息系统带来危害。根据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实施上线、运行维护、系统使用和废弃下线6个环节,设计覆盖信息安全管理、运行、监督、使用职责的安全管控流程[3-4]。

2.2.1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网络与信息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点。由于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动态性、复杂性和脆弱性,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了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运行管理规程(试行)》,遵循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双网双机、分区分域、等级防护、多层防御”的原则。

2.2.2人员安全管理与岗位职责管理

安全问题的特点为“3分技术、7分管理”,而管理的核心是人,对于人员安全管理与岗位职责管理其主要包含如下管理内容:(1)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责任书,明确各岗位信息安全责任。(2)持证上岗。安全工作人员持证上岗。(3)保密管理。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并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4)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安全培训。(5)离职管理。对离岗离职人员账号、权限及信息资产进行清理和移交。

2.2.3全过程安全管理

(1)系统规划设计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和确认系统安全需求。2)确定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并备案。3)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并进行评审。(2)系统研发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制订研发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开发全过程信息安全。2)加强开发环境安全管理,与实际运行环境及办公环境安全隔离。3)严格按照安全防护方案进行安全功能开发并定期进行审查。4)定期对研发单位环境和研发管理流程进行安全督查。(3)系统实施与上线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对网络、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等进行安全配置。2)严格遵循各项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3)组织安全测评机构进行上线环境安全测评。4)及时对系统试运行期间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4)系统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遵循运维安全规程,执行各项运维操作。2)对系统安全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3)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保护测评与整改。4)建立系统漏洞补丁的安全测试、分发和安装管理机制。5)根据数据重要性进行数据备份,并定期进行恢复测试。(5)系统使用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终端准入控制,对各种移动作业、采集、专控等终端进行安全测评。2)终端外联控制,禁止终端跨网络接入。3)系统账号和权限管理,对系统使用人员及其权限进行严格管理。4)终端使用管理,防止终端交叉使用、用户越权访问等。5)终端数据存储、处理时的安全保护。6)对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7)终端维修管理,由运维机构统一处理。8)终端下线、报废时的安全管理,对终端数据进行安全处理。(6)系统废弃下线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评估系统下线对其它系统的安全性影响,制定下线方案并进行评审。2)系统下线前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迁移。3)系统下线后对不再使用的数据与存储介质进行销毁或安全处理。4)系统下线后及时进行备案。

2.2.4系统测试评估安全机制与评价考核

信息系统建成后必须经过试运行并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急措施进行全面测试,测试和试运行通过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包括资产评估、威胁评估、脆弱性评估、现有安全措施评估、风险计算和分析、风险决策和安全建议等评估内容。安全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管理、安全督查、等保管理、备案管理,应急管理等。

3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电网企业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5],主要从物理、边界、网络、主机、终端、应用、数据7个方面进行,遵循环境分离、安全分域、网络隔离、终端准入、补丁加固、数据分级、安全接入、基线配置、应用审计、密钥应用等技术原则,辅以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6]。

3.1物理安全

物理环境分为室内物理环境和室外物理环境,根据设备部署安装位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防护措施。室内机房物理环境安全需满足对应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等级保护物理安全要求,室外设备物理安全需满足国家要求。具体安全措施如下:(1)机房分区、门禁等准入控制。(2)设备物理安全需满足国家对于防盗、电气、环境、噪音、电磁、机械结构、铭牌、防腐蚀、防火、防雷、电源等要求。(3)机柜/机箱应避免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隐患,符合安装设备的技术需求。(4)机柜/机箱外应设有警告标记,并能进行实时监控,在遭受破坏时能及时通知监控中心。(5)研发场所分离并采取准入控制

3.2边界安全

边界安全防护目标是使边界的内部不受来自外部的攻击,同时也用于防止恶意的内部人员跨越边界对外实施攻击,或外部人员通过开放接口、隐蔽通道进入内部网络;在发生安全事件前期能够通过对安全日志及入侵检测事件的分析发现攻击企图,安全事件发生后可以提供入侵事件记录以进行审计追踪。

3.3网络安全

网络环境安全防护的目标是防范恶意人员通过网络对网络设备和业务系统进行攻击和信息窃取,在安全事件发生前可以通过集中的日志审计、入侵检测事件分析等手段,以及对信息内外网网络、终端以及防护设备等安全状态的感知和监测,实现安全事件的提前预警;在安全事件发生后可以通过集中的事件审计系统及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事件追踪、事件源定位,及时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防止事件再次发生;并能实现事后审计,对恶意行为和操作的追查稽核、探测入侵、重建事件和系统条件,生成问题报告。

3.4主机安全

主机系统安全的目标是采用信息保障技术确保业务数据在进入、离开或驻留服务器时保持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采用相应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手段阻止未授权访问,采用主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确保主机系统的安全,进行事件日志审核以发现入侵企图,在安全事件发生后通过对事件日志的分析进行审计追踪,确认事件对主机的损害程度以进行后续处理。

3.5终端安全

终端安全防护目标是确保智能电网业务系统终端、信息内外网办公计算机终端以及接入信息内、外网的各种业务终端的安全。目前重点终端类型包括:(1)配电网子站终端。(2)信息内、外网办公计算机终端。(3)移动作业终端。(4)信息采集类终端。对于各种终端,需要根据具体终端的类型、应用环境以及通信方式等选择适宜的防护措施。

3.6应用安全

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根据确定的等级,部署身份鉴别及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应用安全加固、应用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抗抵赖、资源控制、等应用层安全防护措施。

3.7数据安全

对数据的安全防护分为数据的灾难恢复、域内数据接口安全防护和域间数据接口安全防护。域内数据接口是指数据交换发生在同一个安全域的内部,由于同一个安全域的不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通过网络共享数据,而设置的数据接口;域间数据接口是指发生在不同的安全域间,由于跨安全域的不同应用系统间需要交换数据而设置的数据接口。

4结束语

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文3

本文针对新疆电力营销系统的现状,给出了一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方案,对保障营销系统网络稳定运行,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传输安全、存储安全和有效安全管理方面给出了建设意见。

2新疆营销网络系统现状

新疆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经过了多年的建设,目前大部分地区在业扩报装、电费计算、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营销信息化都基本达到实用化程度,在客户服务层、业务处理层、管理监控层三个层次上实现了相应的基本功能。结合新疆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主要分析了管理现状和网络现状。

2.1管理现状

根据公司总部提出的“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从管理的需求上来说,数据越集中,管理的力度越细,越能够达到精细化的管理的要求。但由于目前各地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现状、IT现状、人员现状等制约因素的限制,不可能使各地市公司的管理都能够一步到位,尤其是边远地区。因此,营销业务应用管理在基于现状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根据对当前各地市公司的营销管理现状和管理目标需求的分析,管理现状可分为如下三类:实时化、精细化管理;准实时、可控的管理;非实时、粗放式管理。目前大部分管理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

2.2网络现状

网络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营销业务应用的系统架构部署,目前新疆公司信息网已经形成,实现了公司总部到网省公司、网省公司本部到下属地市公司的信息网络互连互通,但是各地市公司在地市公司到下属基层供电单位的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情况差别较大,部分地市公司已经全部建成光纤网络,并且有相应的备用通道,能够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部分地市公司通过租用专线方式等实现连接,还有一些地市公司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尚存在一些信息网络无法到达的地方,对大批量、实时的数据传输要求无法有效保证,通道的可靠性相对较差。

2.3需求分析

营销业务系统通常部署在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信息网络的核心机房,为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信息网络和国家电网公司外部信息网络的用户提供相关业务支持。该网络涉及业务工作和业务应用环境复杂,与外部/内部单位之间存在大量敏感数据交换,使用人员涵盖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人员,外部厂商人员,公网用户等。因此,在网络身份认证、数据存储、网络边界防护与管理等层面上都有很高的安全需求。[2]

3关键技术和架构

3.1安全防护体系架构

营销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保障营销系统安全有序的运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内部信息网员工和外部信息网用户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报警和处理。营销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由3个系统(3维度)接入终端安全、数据传输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其多个子系统组成。

3.2接入终端安全

接入营销网的智能终端形式多样,包括PC终端、智能电表和移动售电终端等。面临协议不统一,更新换代快,网络攻击日新月异,黑客利用安全漏洞的速度越来越快,形式越来越隐蔽等安全问题。传统的基于特征码被动防护的反病毒软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加强终端的安全改造和监管,建立完善的认证、准入和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报警、处理和备案,减小终端接入给系统带来的安全隐患。

3.3数据传输安全

传统的数据传输未采取加密和完整性校验等保护措施,电力营销数据涉及国家电网公司和用户信息,安全等级较高,需要更有效的手段消除数据泄露、非法篡改信息等风险。市场上常见的安全网关、防火墙、漏洞检测设备等,都具有数据加密传输的功能,能够有效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但仅仅依靠安全设备来保证数据通道的安全也是不够的。一旦设备被穿透,将可能造成营销系统数据和用户信息的泄露。除此之外,还需要采用更加安全可靠的协议和通信通道保证数据通信的安全。

3.4应用系统安全

目前营销系统已经具有针对应用层的基于对象权限和用户角色概念的认证和授权机制,但是这种机制还不能在网络层及以下层对接入用户进行细粒度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营销系统仍然面临着安全风险。增强网络层及以下层,比如接入层、链路层等的细粒度访问控制,从而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4安全建设

营销系统安全建设涉及安全网络安全、主机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安全以及终端安全几个层面的安全防护方案,用以解决营销系统网络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终端安全加固

终端作为营销系统使用操作的发起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数据传输的安全,乃至内网应用系统的安全。终端不仅是创建和存放重要数据的源头,而且是攻击事件、数据泄密和病毒感染的源头。这需要加强终端自身的安全防护策略的制定,定期检测被攻击的风险,对安全漏洞甚至病毒及时处理。对终端设备进行完善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限制和阻止非授权访问、滥用、破坏行为。目前公司主要的接入终端有PC、PDA、无线表计、配变检测设备、应急指挥车等。由于不同终端采用的操作系统不同,安全防护要求和措施也不同,甚至需要根据不同的终端定制相应的安全模块和安全策略,主要包括:针对不同终端(定制)的操作系统底层改造加固;终端接入前下载安装可信任插件;采用两种以上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严格按权限限制用户的访问;安装安全通信模块,保障加密通讯及连接;安装监控系统,监控终端操作行为;安装加密卡/认证卡,如USBKEY/PCMCIA/TF卡等。

4.2网络环境安全

网络环境安全防护是针对网络的软硬件环境、网络内的信息传输情况以及网络自身边界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防护。确保软硬件设备整体在营销网络系统中安全有效工作。

4.2.1网络设备安全

网络设备安全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内、外网营销管理系统域中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主要防护措施包括,对网络设备进行加固,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和补丁,定期更新弱点扫描系统,并对扫描出的弱点及时进行处理。采用身份认证、IP、MAC地址控制外来设备的接入安全,采用较为安全的SSH、HTTPS等进行远程管理。对网络设备配置文件进行备份。对网络设备安全事件进行定期或实时审计。采用硬件双机、冗余备份等方式保证关键网络及设备正常安全工作,保证营销管理系统域中的关键网络链路冗余。

4.2.2网络传输安全

营销系统数据经由网络传输时可能会被截获、篡改、删除,因此应当建立安全的通信传输网络以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传输。在非边远地方建立专用的电力通信网络方便营销系统的用户安全使用、在边远的没有覆盖电力局和供电营业所的地方,采用建立GPRS、GSM,3G专线或租用运营商ADSL、ISDN网络专网专用的方式,保障电力通信安全。电力营销技术系统与各个银行网上银行、邮政储蓄网点、电费代缴机构进行合作缴费,极大方便电力客户缴费。为了提高通道的安全性,形成了营销系统信息内网、银行邮政等储蓄系统、internet公网、供电中心网络的一个封闭环路,利用专网或VPN、加密隧道等技术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进行设备间的身份认证,在认证过程中网络传输的口令信息禁止明文传送,可通过哈希(HASH)单向运算、SSL加密、SecureShel(lSSH)加密、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简称PKI)等方式实现。此外,为保证所传输数据的完整性需要对传输数据加密处理。系统可采用校验码等技术以检测和管理数据、鉴别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在检测到数据完整性被破坏时,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

4.2.3网络边界防护

网络边界防护主要基于根据不同安全等级网络的要求划分安全区域的安全防护思想。营销系统安全域边界,分为同一安全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部边界,和跨不同安全域之间的网络外部边界两类。依据安全防护等级、边界防护和深度防护标准,具有相同安全保护需求的网络或系统,相互信任,具有相同的访问和控制策略,安全等级相同,被划分在同一安全域内[3],采用相同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外部网络边界安全,可以采用部署堡垒机、入侵检测、审计管理系统等硬件加强边界防护,同时规范系统操作行为,分区域分级别加强系统保护,减少系统漏洞,提高系统内部的安全等级,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抗攻击性。跨安全域传输的数据传输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实现数据加密,启动系统的加密功能或增加相应模块实现数据加密,也可采用第三方VPN等措施实现数据加密。

4.3主机安全

从增强主机安全的层面来增强营销系统安全,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简称VPN)等技术,在用户网页(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安全数据通信,提高主机自身安全性,监管主机行,减小用户错误操作对系统的影响。首先,扫描主机操作系统评估出配置错误项,按照系统厂商或安全组织提供的加固列表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加固,以达到相关系统安全标准。安装第三方安全组件加强主机系统安全防护。采用主机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监控软件等。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部署专用版或网络版防病毒软件系统或病毒防护系统等。此外,还需要制定用户安全策略,系统用户管理策略,定义用户口令管理策略[4]。根据管理用户角色分配用户权限,限制管理员使用权限,实现不同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对资源访问进行权限控制。依据安全策略对敏感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制定访问控制策略严格管理用户对敏感信息资源的访问和操作。

4.4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安全首要是数据存储安全,包括敏感口令数据非明文存储,对关键敏感业务数据加密存储,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关键数据定期备份,备份介质场外存放和异地备份。当环境发生变更时,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以保证所备份数据安全可靠。数据安全管理用于数据库管理用户的身份认证,制定用户安全策略,数据库系统用户管理策略,口令管理的相关安全策略,用户管理策略、用户访问控制策略,合理分配用户权限。数据库安全审计采用数据库内部审计机制或第三方数据库审计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并定期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较敏感的存储过程加以管理,限制对敏感存储过程的使用。及时更新数据库程序补丁。经过安全测试后加载数据库系统补丁,提升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安全控制、在数据库安装前,必须创建数据库的管理员组,服务器进行访问限制,制定监控方案的具体步骤。工具配置参数,实现同远程数据库之间的连接[5]。数据库安全恢复,在数据库导入时,和数据库发生故障时,数据库数据冷备份恢复和数据库热备份恢复。

4.5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是用户对营销系统应用的安全问题。包括应用系统安全和系统的用户接口和数据接口的安全防护。

4.5.1应用系统安全防护

应用系统安全防护首先要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测评、安全加固,提供系统资源控制功能以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定期对应用程序软件进行弱点扫描,扫描之前应更新扫描器特征代码;弱点扫描应在非核心业务时段进行,并制定回退计划。依据扫描结果,及时修复所发现的漏洞,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4.5.2用户接口安全防护

对于用户访问应用系统的用户接口需采取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以上的鉴别技术鉴别用户身份,如采用用户名/口令、动态口令、物理识别设备、生物识别技术、数字证书身份鉴别技术等的组合使用。对于用户认证登陆采用包括认证错误及超时锁定、认证时间超出强制退出、认证情况记录日志等安全控制措施。采用用户名/口令认证时,应当对口令长度、复杂度、生存周期进行强制要求。同时,为保证用户访问重要业务数据过程的安全保密,用户通过客户端或WEB方式访问应用系统重要数据应当考虑进行加密传输,如网上营业厅等通过Internet等外部公共网络进行业务系统访问必须采用SSL等方式对业务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杜绝经网络传输的用户名、口令等认证信息应当明文传输和用户口令在应用系统中明文存储。

4.5.3数据接口安全防护

数据接口的安全防护分为安全域内数据接口的安全防护和安全域间数据接口的安全防护。安全域内数据接口在同一安全域内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需要通过网络交换或共享数据而设置的数据接口;安全域间数据接口是跨不同安全域的不同应用系统间,需要交互或共享数据而设置的数据接口。

5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安全建设的各项技术和措施得以实现不可缺少的保障,从制度和组织机构到安全运行、安全服务和应急安全管理,是一套标准化系统的流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5.1安全组织机构

建立营销业务应用安全防护的组织机构,并将安全防护的责任落实到人,安全防护组织机构可以由专职人员负责,也可由运维人员兼职。

5.2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防护策略管理,软件系统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安全审计与安全监控管理,以及口令管理、权限管理等。确保安全规章制度能够有效落实执行。

5.3安全运行管理

在系统上线运行过程中,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严格遵守业务数据安全保密、网络资源使用、办公环境等的安全规定。首先,系统正式上线前应进行专门的系统安全防护测试,应确认软件系统安全配置项目准确,以使得已经设计、开发的安全防护功能正常工作。在上线运行维护阶段,应定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包括网络审计、主机审计、数据库审计,业务应用审计等。每次审计应记入审计报告,发现问题应进入问题处理流程。建立集中日志服务器对营销交易安全域中网络及安全设备日志进行集中收集存储和管理。软件升级改造可能会对原来的系统做出调整或更改,此时也应从需求、分析、设计、实施上线等的整个生命周期对运行执行新的安全管理。

5.4安全服务

安全服务的目的是保障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有效执行,问题、变更和偏差有效反馈,及时解决和纠正。从项目层面进行推进和监控系统建设的进展,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实现各项指标。从项目立项、调研、开发到实施、验收、运维等各个不同阶段,可以阶段性开展不同的安全服务,包括安全管理、安全评审、安全运维、安全访谈、安全培训、安全测试、安全认证等安全服务。

5.5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是对营销系统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RiskAssessment),在风险尚未发生或产生严重后果之前对其造成后果的危险程度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策略减少或杜绝风险的发生概率。营销系统的安全评估主要是针对第三方使用人员,评估内容涵盖,终端安全和接入网络安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等级标准,对核心业务系统接入网络安全等级进行测评,并给出测评报告和定期加固改造办法,如安装终端加固软件/硬件,安装监控软件、增加网络安全设备、增加安全策略,包括禁止违规操作、禁止越权操作等。

5.6应急管理

为了营销系统7×24小时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健全快速保障体系,在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有效处理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小不良影响和损失,制定合理可行的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目标或要求,设立具有专门的部门或工作小组对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反应和处理。加强规范的应急流程管理,明确应急处理的期限和责任人。对于一定安全等级的事件,要及时或上报。

6实施部署

营销系统为多级部署系统。根据国家电网信息网络分区域安全防护的指导思想原则,结合新疆多地市不同安全级别需求的实际情况,营销系统网络整体安全部署如图2所示。在营销系统部署中,对安全需求不同的地市子网划分不同的安全域,网省管控平台部署在网省信息内网,负责对所有安全防护措施的管控和策略的下发,它是不同安全级别地市子系统信息的管理控制中心,也是联接总部展示平台的桥梁,向国网总公司提交营销系统安全运行的数据和报表等信息。

7结束语

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文4

在鼎普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广辉看来,企业内网安全防护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网络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单纯依靠软件防护保护企业重要信息并不可靠,只有通过基于基础硬件级的防护措施,才能抓住内网安全的根本。

软件方案隐患重重

“以软件为主要形式来实现安全防护就像在沙地上盖房子,根基不够牢固。这些安全防护软件虽然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所需保护的敏感信息数据而言,安全隐患依然明显。”陈广辉认为。

所谓信息泄漏,就是故意或偶然地获得(截获、窃取、分析破译)目标系统中的信息,特别是秘密信息或敏感信息,从而造成泄密事件。如终端计算机没有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造成病毒感染或泄密,没有及时安装系统补丁致使恶意代码入侵造成泄密,以及内部人员有意无意地泄密、外部人员恶意窃取等,这些安全隐患都是造成失泄密事件的重要原因。

应该说,对于企业以及有保密需求的单位或个人来说,保证重要信息不通过任何途径外泄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维护的首要目标。目前,市场上已有针对信息泄漏的安全防护软件。这些安装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的软件,自身安全性主要依赖于操作系统的安全,而事实上,操作系统也是病毒时常攻击的目标。

另外,由于无法控制计算机用户私自外挂光驱或从盘来非法使用主机硬盘数据,随意重装操作系统等敏感行为,计算机常常面临失控风险,导致已部署的安全防护软件完全失效,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数据安全和运维管理,甚至还存在安全软件经常与操作系统或者计算机硬件不兼容等现象。

从底层构建硬件防护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信息泄漏风险,更多涉及操作系统或基础硬件,绝非一般防护软件所能解决。所以,采用基于硬件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护效果就会显著增强。

相比安全软件解决方案而言,目前能够推出基于硬件安全防护方案的厂商比较少。作为其中之一,鼎普科技推出的计算机安全防护卡解决方案比较典型。该方案可以在不改变当前计算机安全架构的情况下,在BIOS级别实现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防护,从最底层为计算机提供可靠的硬件保护,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的软件安全防护的隐患,有效防止信息泄漏事件的发生。

具体来说,硬件级登录认证、数据全硬盘保护、指定软件开机检测是其中的几项主要功能。首先,该防护卡系统提供BIOS级终端系统启动的安全认证功能,可先于操作系统提供计算机终端启动的密码口令保护,同时通过强制插入智能Key才能进入认证登入系统。该防护卡系统附带的便携智能Key与主卡分离保存,保证安全性。

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文5

信息网络安全主要指信息网络的数据在采集、整理、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被恶意或者偶然的更改、破坏、控制或者泄露,从而使数据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等受到不利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许多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政治往来和商务办公也通过信息系统管理来完成,由于其中涉及到诸多的商业机密,因此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信息 国企 网络安全

1 国企信息网络的安全现状

由于国企信息网络传输的数据涉及到诸多的商业机密,因此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之人攻击的目标,其网络安全现状令人堪忧,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软硬件的故障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电磁泄漏和雷击等自然环境因素;网络攻击与病毒构成的犯罪活动威胁等。在国企信息网络中,防护较为薄弱易受攻击的地方为:信息输入、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数据被破坏、窃取和篡改;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和数据库等存在漏洞与隐蔽通道等安全隐患;磁盘在高密度存储时被破坏致使信息数据丢失和泄密;计算机工作时所产生电磁波造成的信息泄密等。以上诸多因素,都使得国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能令人堪忧,如果不加强对其的防护措施,所造成的后果与影响可能难以估量。

2 国企信息安全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

如果想保障国企信息网络系统不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攻击,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需要从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数据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的运行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策略。

2.1 硬件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

信息网络的安全正常运转,其基础是建立在网络硬件与运行环境的可靠有效之上,此二者对信息系统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对国企信息系统硬件环境进行安全防护:一方面工作人员要保障网络机房运行环境的安全,要严格遵循《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国企信息网络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采取多重防护技术,如还原技术、防复制技术、防电磁泄露的技术和硬件访问的控制技术等,加强对国企计算机硬件的有效防护,避免国企信息系统中的硬件环境遭到破坏。

2.2 软件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

软件环境的安全防护是国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中的重点所在,所涉及的安全防护内容也较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作人员要确保国企信息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控制着整个系统运行,管理者计算机中的诸多资源,为其它软件的运行提供支撑环境。操作系统的应用越多,其所存在的软件漏洞也越多,而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些漏洞对操作系统进行恶意攻击。工作人员可以安装相应的软件补丁以提高操作系统的防御能力,或者制定相应的安全机制如部署病毒防御系统和漏洞扫描等,以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其次,工作人员要确保应用软件的安全。应用软件的安全问题是软件研发中的关键所在,包含了为避免程序缺陷而采取的一切步骤,其在设计、配置、升级和维护等诸多环节中所存在的瑕疵都有可能成为攻击漏洞。因此,工作人员不仅要定期检测应用软件的功能,而且还要依据其运行环境检测与审查其安全性,并在使用中进行安全跟踪和定期维护,以保障其安全性能不受损害。最后,工作人员还要做好信息系统的防病毒系统构建和漏洞扫描工作。病毒是网络系统运行时最易受到的侵袭方式,工作人员可以构建多层次和多渠道的防病毒系统,如安装杀毒软件和防毒系统等,以做到对系统的有效保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系统漏洞的扫描和检测,依据扫描和检测的结果,及时发现系统所提供服务中所存在的漏洞,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修复和填补,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性能。

2.3 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信息网络的不断延伸,如WIFI的普及和4G的应用等,使得信息共享与相互通信更易实现。但是由于其所采用的TCP/IP结构在最初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其安全问题,因此无法满足用户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要求。因此,为了国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虚拟网络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防御系统和身份认证技术等保障国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能。虚拟网络技术是在国企各单位和各部门的网络之间,假设专用的通讯线路,从而实现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传输;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用户对国企内部的网络资源进行访问,以保护国企内部的信息资源和设备,并可以对国企网络内部之间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查,在确定其安全后方予以放行,通过对国企内部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保护信息网络安全的目的;入侵防御系统为智能的防范系统,可以主动对入侵网络的活动与攻击性流量进行有效拦截,避免网络系统受到损害;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在用户对信息资源进行访问时,确认其真实身份,避免出现非法假冒的行为,以保障系统不受到攻击和非法侵入。

2.4 传输数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数据安全主要包含数据自身安全和数据防护安全两个方面,工作人员一方面可以通过双向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和数据保密等措施,保障传输数据的安全,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现代的信息存储技术与手段保护数据信息,如将数据进行备份、磁盘阵列和异地容灾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对数据进行防护。

2.5 健全和完善信息网络的安全制度

国企信息网络的安全,既需要从技术层面加强防范,又需要从制度方面加强管理和约束,只有两者的相互密切结合,才能使国企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到最好。因此,国企需要依据信息网络的相关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并加以贯彻实施,如设备安全管理、操作安全管理和米亚的安全管理等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等,这样信息网络的安全才可能得到更有效地保障。

3 结束语

总之,国企信息网络安全关系到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对于国企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不法分子攻击的技术和方式也会日趋复杂化,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多种安全防护技术,构建多层次和多渠道的防御系统,才能真正的确保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切实提高国企信息网络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发挥其在国企发展和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公司安全防护措施范文6

煤矿生产具有特殊性,其主要的生产场合在井下,而电气自动化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加强井下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是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重点内容。煤矿企业的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主要目的是一要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二是要预防以及避免各类人身、生产、设备事故的发生。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1触电的避免

触电事故是设备安全防护的重点内容。触电事故无论对人员还是设备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严重的电击会导致人员的残废或死亡。《煤矿安全规程》等对煤矿触电的防护措施进行可严格规定,例如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避免人体接触或是接近带电电气设备;设置安全接地装置;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尽量采取较低的电压等级;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时必须要采取安全防护工具;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等。

2电网漏电的避免

电网漏电会引发严重后果,例如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以及引发瓦斯或煤尘爆炸、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加强电网漏电的防护也是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电缆、导线等易损部件的检查,防止线路处于水浸以及容易挤压、受刺等不利环境,避免线路的绝缘水平低于安全水平;二是不要给电气设备增添不必要部件,避免部件不良引发的漏电故障;三是安装必要的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确保设备的保护接地;四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例如采取偏磁式消弧线圈进行自动补偿等。

3电网过流的预防

电网过流产生主要是由于电网载荷超过规定值、发生短路现象以及设备元器件性能老化等原因,电流过大会使电网电压降低,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由于产生较大电动力和较高温度,使得设备的绝缘装置加速老化、损坏。在日常巡查中加强检测以及在线路中安装必要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预防电网过流的发生。

4电气设备的防爆

电气设备的失爆是煤矿瓦斯或煤尘爆炸的原因之一,国家对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作了详细的规范(国标GB3836-2000等),在煤矿的井下日常巡查中要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井下电气设备的主要失爆现象:(1)设备隔爆外壳严重变形、出现裂痕以及零部件缺失等,导致外壳的机械强度达不到耐爆性的要求;(2)隔爆接触面出现严重锈蚀、间隙超过规定值、连接螺丝不牢等现象;(3)电气设备的进出口电缆未按要求安装密封胶圈、不用的电缆接线孔未按规定安装密封挡板等造成失爆;(4)在电气设备随意安装电器件、零部件导致电气距离小于标准值、原有绝缘损坏以及外壳消弧装置失效;(5)外壳隔爆腔由于一些意外导致连通,内部爆炸时形成压力叠加。

5矿井监控系统的安全保护

矿井监控系统是煤矿地面控制中心对井下生产进行监控的重要渠道,加强矿井监控系统设备的保护工作是煤矿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例如矿井的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就可以对井下的气体(CH、CO、SH等)浓度、井下风速、井内负压、湿度、温度数据以及井下风门、风窗的开停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实现对甲烷超限预警以及风-电闭锁控制等自动化控制功能。井下监控系统安全保护的重点是主通讯线路的维护以及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在日常巡查中要注意总线通讯的线路老化引起的通信故障,传感器的更新等。

采取措施,加强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

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煤炭企业向着大型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煤炭企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

1建立健全企业的机电设备的采购、出入库、安装、测试、使用、检修维护制度,并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

2做好相关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做到制度化、常化态,将培训考核和岗位报酬挂钩,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水平。

3加大财务支持力度,对于必要的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必须配备齐全;提高煤矿监测人员的薪资待遇,避免该类人员在煤矿边缘化,树立安全监督的权威性。

4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反馈制度,安全工作是煤矿工作的第一重点,是煤矿企业的生命,企业应该在管理决策层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对安全信息进行快速、及时处理。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