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竞争力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竞争力调研

企业竞争力调研范文1

欧盟所进行的工业变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欧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值得我们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工业变革中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劳动就业问题

欧盟是在欧洲煤钢联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变革是其发展中早就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提出工业变革中的劳动就业问题,主要是在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由于煤钢行业的变革引起的大量裁员,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来对待的。煤矿面临着资源枯竭或采掘延深,成本加大,受到进口煤炭价格低廉的压力,以及考虑环境保护,对能源结构调整等原因,逐步减少生产,甚至关闭煤矿,如法国决定于2005年关闭最后一个煤矿。随之而来是大量裁员,需要转移煤矿工人。钢铁工业主要考虑规模经济,进行重组,以提高竞争力。由卢森堡、法国、西班牙三家钢铁企业合并组建的阿塞洛钢铁集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在内部就开始进行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调整,相应地减少职工。此外,其他行业不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存在着调整改组即变革的问题。如列日市的福特汽车组装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三次重组,人员从1.4万人减少到5000人。信息产业在变革中也已出现裁员问题。从欧盟经社委员会到企业的领导,多次强调工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个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在工业变革中要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者平衡,不至于引起冲突,就要防止地区政府因注重经济层面而忽视社会层面--就业、教育、环保;防止只考虑提高竞争力而牺牲职工的利益。为此,就需要很好的操作和管理,全面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在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高峰会上确定了妥善处理这几方面关系的经济发展战略,即“里斯本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在未来十年使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富竞争力和最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体,更多地提供就业机会并增强社会凝聚力。

欧盟对工业变革中的劳动就业的安排,首先是从长计议,即从工业变革的持续性出发来认识煤钢等行业的发展趋势,从一个较长时期考虑来处理职工裁员的问题。如法国洛林“法国煤矿公司”早就确定要裁员,因此从1985年就开始不再招收新矿工。其次有一个总体框架,分阶段有序地裁员。企业一般将裁员规划提前告诉职工,进行协商,然后再裁员。有的即将关闭的煤矿,提前3-5年就告诉职工,便于职工自谋出路或由企业按有关法律处置。再次,重视善后工作。法国洛林“法国煤矿公司”提前一年于2004年4月关闭煤矿,也是法国的最后一个煤矿,从而停止了全国的煤炭生产。可是最后一个雇员到2007年才能离开,在此之前公司继续负责处理善后工作;从2008―2020年将另设新机构来负责处理遗留问题。第四,各方面取得共识,形成合力。从欧盟总部到企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对解决就业问题有共识,各有明确的职责,又互相配合。企业有条件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企业无力解决就交由地区政府按有关规定解决。老工业地区还得到欧盟总部的关注和资助。第五,有法律保障。对职工权益、社会保险、提高退休以及有关结构调整基金等方面都相应地立法,作出明确的规定,要求政府依法办事,保证了基本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2、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就业矛盾

实现产业转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是欧盟在工业变革中处理劳动就业问题的着力点。其主要措施是抓经济多样化和发展中小企业。

在经济多样化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建设工业园区、实施税收优惠等办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其他地区的资本,发展新兴产业或其他产业。梅斯区域处于比、卢、法、德交界,由七个地区组成。为了促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建成欧洲重要的物流中心,准备大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规划修建洛林-卢森堡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改建梅斯机场、开通洛林-巴黎的高速列车等。一些国家的煤矿所在地,注重加强城市市政建设,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服务业、房地产业及与煤矿相关或转型企业。如德国华森-沃德煤矿集团,在煤矿附近发展坑口电站、矿泉水厂、造纸厂;根克市拟从法国引进汽车组装厂以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弥补福特汽车组装厂裁员的影响;列日市的考克里尔-桑布尔公司拟与瓦隆地区、列日市地方当局商议,筹划利用重组以后腾出的土地、设备招商引资发展其他产业,开发新的就业岗位。

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欧盟总部及其成员国各级政府为缓解就业矛盾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如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参加国家项目的竞标,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协调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依照《竞争法》的规定,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等,其最终目的是支持中小企业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

欧盟极其重视对工业变革中裁员的职业培训,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强调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使被裁减的职工特别是矿工充分认识到工业变革的必然性,从而改变传统观念,学习新的技能,减少依赖性;二是按市场需求,量体裁衣地培训裁员,提高其就业技能。对需要转移出的外籍职工还注意加强语言培训。根克市还注重对矿工子弟的教育,使之认识到不可能再在煤矿工作,从现在起就要认真读书,以掌握职业技能,适应就业需要。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实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十年制中等教育毕业后,参加工作期间先接受3年职业培训。

此外,企业在内部还采取多种形式来减少裁员或延缓裁员。德国蒂森-克虏伯工业集团在裁员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不增加新职工、不再延长临时合同、以正式工代替临时工、剩余人员在内部调整、55岁以上职工可减少工作时间、提前退休等。提前退休是欧盟较为普遍采取的措施。煤矿职工满45岁,只要井下工作20年或井上工作25年就可提前退休,领取相当于原工资的60%―80%的事业金(不是由养老保险基金列支的补助金),到法定正式退休年龄时再按有关法律规定领取退休金。在领取事业金后,如从事其他工作,则不得领取事业金,但可积累工作年限,提高退休金的积分。

实施产业转移、职工培训、提前退休等措施都需要资金。欧盟委员会建立了结构调整基金,大致为预算的1/3,需要的地区向其申请,按规定程序审批。成员国、州、市地方政府预算中都有资助工业变革中劳动就业的开支,其比例由各国、各地自行决定,在使用上向重点地区倾斜。如根克市因关闭煤矿,比利时政府资助25亿欧元,欧盟委员会支持4亿欧元,全市平均每人4.6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6万元),其中一半用于补助提前退休职工开支。

3、坚持协商原则,通过对话机制沟通和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关系

工业变革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涉及到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而雇主与雇员关系即劳资关系,则是主要方面。欧盟在处理工业变革与劳动就业关系上坚持协商原则,主张通过对话机制来协调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特别是缓解劳资矛盾。卢森堡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钢铁行业面临着很大困难,政府筹划减少钢铁职工6%的工资,其他行业职工增加10%个人所得税,以度过危机,帮助失业职工。为此,推行政府、雇主、雇员三方协商、沟通机制,并逐步形成了以三方协商、沟通机制为特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卢森堡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对工业变革中的就业问题,而且对重大经济问题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等都适用,取得了很好成效。梅斯地区,区域间经社委员会也是通过协商原则来协调不同地区的利益关系,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和民族融合,从而成为欧盟跨地区发展的典型。在企业,也通过对话使劳资双方沟通。这样做虽然花费的时间较长,但使政府或企业决策有科学依据和公众基础,兼顾各方利益,因而在实施中一般比较顺利,很少有反复。

为使协商、对话有一个平台,欧盟各级建立了经社委员会(理事会)。在欧盟总部层面上经社委员会专设工业变革协商委员会,由来自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各成员国代表轮流当主席;由雇主代表、雇员代表及其他方面的代表构成。在卢森堡,经社理事会履行工业变革协商的职能,由政府代表(政府官员及政府任命的专家)、雇主代表、雇员代表构成,三方代表轮流当主席。在三方关系上,政府实际上起着主导作用,因为需协商的问题主要是由政府提出的,协商的意见也是供政府决策参考或作为议会立法依据。在各级经社委员会的相互关系上,欧盟经社委员会及其工业变革协商委员会只是从战略方向、原则上作出规定,重大问题采取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对各成员国进行指导而不作具体规定,由各成员国及地方的经社委员会或理事会在欧盟规定的总体框架下,根据各自情况作出规定。

二、启示和借鉴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远比欧盟复杂,任务更为艰巨,不仅有工业变革(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劳动就业问题,而且有农业结构调整中数量巨大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不仅有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中劳动力转移问题,而且有经济体制转变所带来的劳动力转移问题。我国在经济还不发达,且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妥善处理了几千万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上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问题,保持了社会的稳定。相比之下,成绩确实巨大。但欧盟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我们确有启示,值得借鉴。

1、从战略高度认识劳动就业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积极稳妥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中央历来重视劳动就业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其战略方向和原则是十分明确的。但是,还需把地方各级政府、各方面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中央认识上来,使各级干部对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还需研究如何把中央已确定的劳动就业战略方向和原则具体化为中长期规划。我们建议可否制定2020年前的劳动就业中长期规划,分阶段提出实施目标,与各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衔接,与产业发展、财政金融、科技、教育等规划相衔接。对当前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身份置换工作要规范,企业要作出规划,不要急于求成,避免失业人员大量增加。要根据财力可能,量力而行,处理好提前退休等问题。

2、把职工技能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目前我国职工技能状况堪忧,具有初中文化水平者居多,特别是农村中转移的劳动力,不少人实际上是小学水平。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门技能。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在抓好普教的同时,要把职工技能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上来,解决好培训方向、费用保证、责任部门,使之真正落实。建议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职工技能培训问题加强领导,作出部署,责成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相互配合,抓紧抓好。

3、地方各级政府对当前劳资矛盾要加以引导,通过协商对话等形式积极缓解

企业竞争力调研范文2

青藏铁路GSM-R系统除了具有语音传送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数据传送功能,它与GPS卫星定位系统、机车车载计算机结合后,能够实现机车和地面之间列车控制信息的实时传送,达到控制列车运行的目的,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据了解,GSM-R将成为今后我国铁路移动通信崭新的通信方式。第四届大连软交会22日开幕

国际展区比例上升至3成

罗强

6月22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软交会)在大连拉开帷幕。今年的软交会创下参加国家最多、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参展团体最踊跃、涉及面最广、高价值观众最多、人气最旺等各项之最。

从第一届中国软件交易会迎来开门红到第三届确立“国际合作、应用对接、人才交流”三大主题并达成 300 个项目意向,大连软交会完成了三年三大步的飞跃,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参展单位从最初的 300家一跃为上一届的800家,省市组团数也达到近50个;国际化色彩也更浓厚,国际展区的比例从10%已上升到33%。

今年软交会主题是“国际合作,自主创新”,秉承这一主题,今年的参展公司也主要包括国际大公司、国内重点企业、组委会事先调研过的目标企业和各地政府推荐的优秀中小企业。(详见A18~19版)

中小企业竞争力工程将于10月启动

骆曦

由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共同发起的,旨在提升国内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工程(以下简称“竞争力工程”)将于10月在北京全面启动。

企业竞争力调研范文3

关键词:竞争力;科技;人才;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36-02

0 引言

培养电力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是电力企业所拥有的独特性的获取利润、谋求生存、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败对手,就要不断创新,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 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电力企业在所从事的行业中自身拥有的占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持续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保持企业的竞争力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企业以更好的生存和取得成功为目的尽力培养建立核心能力分析了解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并通过各种战略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使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使其壮大起来,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中电力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大量存在,政府保护和垄断主义使得某些电力企业看似强大,实则经不起市场的淘汰机制,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较量,在中国加入WTO,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必须培养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 电力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企业的生存环境一步步恶化,竞争也变的越来越激烈,许多中小型电力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渐渐的销声匿迹,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不强。电力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管理混乱,执行力不强 很多企业高层布置的任务只是形式上交待给下级去做,对工作的完成进度不重视,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甚至交待之后不再过问。久而久之工作人员养成自由懒散的性格,对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可做可不做。管理者在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工作,给工作人员造成负面的反抗情绪,给工作的执行带来阻碍。另外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没有经过认真的论证就仓促出台,经常性的朝令 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有了好的制度、规定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2.2 缺乏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其自身最显著的特征是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这些特质都是电力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有些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愿高薪聘请人才或花成本培养人才导致工作中没有新理念、新思路、新制度、新模式、新方法,技术越来越落后,达不到市场需求,最终被淘汰。

2.3 电力企业营销观念、市场调研意识落后 从营销观念看,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应有不同的营销导向。在供求大体平衡的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营销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环境中,企业营销则以市场竞争为导向。市场需求导向和市场竞争导向的区别在于:前者只看到市场新的需求,而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而且更多地看到了竞争对手,全面分析自己在竞争中所处优劣势电力企业。很多电力企业主要停留在市场需求导向阶段,当某一新的市场需求产生或新兴行业形成时,便会一哄而上,导致重复投资。另外很多电力企业只重视产品出来后的广告宣传和推销,对现代营销战略中的市场调研对电力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认识不足,不能客观的根据竞争对手的实力来调整投资方案。

2.4 盲目资本扩张,进入多元化经营的误区 多元化经营是电力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稳定经营,发挥其资本雄厚、市场开发力强的优势,通过纵向扩充经营品种,横向扩展经营领域,达到优势互补、技术关联、风险分散效果的一种经营模式。许多电力企业为了扩展势力,选择并不熟悉的其它行业一起经营,甚至喧宾夺主,放弃主业,对多元化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这样非但不能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整合,还会使资源分散,战线拉长,管理失控,核心竞争力大减。

3 培养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对电力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据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企业竞争力调研范文4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many enterprises are eager to have their own core competitiveness, hoping to build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strengthen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overcome the competitors, and to obtain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 or weak core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enterpris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in Yangzhou and put forward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Yangzhou.

关键词: 扬州;核心竞争力;组织运行机制;提升途径

Key words: Yangzhou;core competence;organiz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promotion way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043-03

0 引言

当前国内企业竞争异常激烈,有人则用“三明治”来形容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分析并想办法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它们希望通过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从容面对市场的“红海”竞争,希望通过核心竞争力所带来的相对竞争优势让企业获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研究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找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角度,并从确定的研究角度调查分析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在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提升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当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很多,通常我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给企业和客户带来持续价值的独特的能力。尽管理论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上的理解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然而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是什么能力”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总体上看,理论界通常认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是指上述哪一种能力,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前理论界开始关注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行为,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特定的组织资源或能力,而是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本文就是基于这个观点开展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是企业的经营系统、技术创新系统、财务系统等运行过程中各环节内部以及各环节之间本质的内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作方式的总和。笔者认为,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把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企业文化等软性竞争力与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等硬性竞争力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的最大能力效应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是企业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企业文化等软性竞争力的指导作用得以有效执行和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等硬性竞争力的效率作用得以有效持续发挥的机制保证。它确保企业经营的不同方面得以协调,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获取最大效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一个企业如果内部运行机制上出了问题,企业的软性竞争力和硬性竞争力的作用都无从发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构建和改革。

2 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由扬州市统计调查部门联合的2015年前三季度GDP大数据可知,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7.84亿元,增长10.2%,增幅居全省第3位。由扬州市2015年上半年统计局统计数据可知,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1131.6亿元,增长9.5%,服务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服务业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新增规上企业42家,列全省第1位。专家表示,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同时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尽管扬州企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保持稳定,但是面对当前较为复杂和宏观经济环境和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扬州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众多困难,具体表现为市场总体需求不足,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对经济前景的判断较为谨慎;新增贷款中制造业占比偏低;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多重挤压;企业亏损面加大;企业复苏乏力;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及部分企业生存艰难等众多困难。

为了进一步摸底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并提出有效提升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扬州江阳工业园区、邗江工业园区、广陵产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及杭集工业园区内的80家企业进行了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情况的走访调研。本次调研过程中在选择样本时考虑到了企业规模、行业类型、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调研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发现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情况。

2.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不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势能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力不言而喻。有人曾经这样形象的形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说如果企业的“企”字去掉上面的“人”就变成了“止”业。比尔盖茨也曾说过如果让他从微软带走一百名员工,他可以创建第二个微软。从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调研情况来看,扬州很多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均不高,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所占比例较低,企业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或中高级技师人才所占比例都比较低,而且很多企业现有的具有较高水平人才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总体上呈现出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的现象。由此可见,很多企业的招人、育人、用人及留人机制还不具备较高的竞争性。企业没有好的人才开发平台就很难从人力资源市场上获取优秀的专业化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没有优秀的专业化人才作为支撑,企业拥有的软性竞争力和硬性竞争力就很难被有效整合利用。

2.2 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淡薄 品牌的基本功能就是区别竞争对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市场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很多企业都在想办法进行各种标新立异以区别竞争对手,品牌就是最基本的一个方法。从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有关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调研情况来看,尽管调研的样本企业中有一些是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企业,例如牧羊集团。但扬州很多企业在自主品牌塑造上还不够重视,有很多企业依然是在做来牌或贴牌订单生产,很多扬州的服装加工企业、毛绒玩具企业以及杭集工业园区的旅游酒店用品生产企业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做的都还远远不够。苹果、阿迪达斯和耐克都是我们身边经常接触到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在行业竞争过程中获取了较大的品牌收益,而那些很多靠来牌和贴牌订单生产为生的企业在行业市场竞争环境中就没有很多的讨价还价能力,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就只能获取微薄的低附加值利润。

2.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企业的发展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去开发创造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从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调研情况来看,总体上,扬州企业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所需资金投入较多、技术创新研发所需周期较长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研发人才匮乏等原因,扬州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高,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扬州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样也给扬州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很大困难。

2.4 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方法使用不多 当前企业已经处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管理的效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海尔这样的企业都在不断变革管理模式以适应今天的互联网信息化环境的要求。从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有关企业管理方法的调研情况来看,扬州企业中像扬力集团这样使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企业并不多,很多企业要不是由于资金投入上的考虑,要不是由于不相信现代化信息管理方法的实际成效,要不是由于没有相关会使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方法的人才而最终没有采用这些现代化信息管理方法。管理方法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企业其它资源和能力效率的发挥。

2.5 企业不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此管理观念,强调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认为企业为了面临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企业组织应通过力求终生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持续高效地将企业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企业竞争力。从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有关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调研情况来看,由于企业领导、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平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扬州企业普遍不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扬州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尚处于员工培训学习这个最初阶段,距离实现善于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终生学习和系统学习这些目标还很遥远。调研企业中做的相对较好的是牧羊集团通过自建牧羊商学院所开展的员工学习。

2.6 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小的企业靠领导,中等企业靠制度,大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竞争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华为公司的“狼文化”与华为企业的迅猛发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从对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领导都还不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企业也只是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口号上,企业核心层面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经营理念等并没有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企业认同,也没有将企业文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的表层建设,在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和行为层建设方面都还不够完善。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纵使这个企业拥有再多资源和能力,也很难长久生存发展下去。

3 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根据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主要提出以下提升扬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有利于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势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势最重要的不是看当前企业拥有多少优秀的专业人才,而是在于企业是否有一个吸引人才、教育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平台和机制。这个人才平台机制的建立需要得到企业领导层的认同,也需要企业资源上的大力投入。企业所有者和企业领导层必须意识到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决策执行、创新和业务活动开展、组织学习、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和塑造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当企业所有者和企业领导层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优势重要作用的时候,才有可能拿出权力和资源来创建这个人力资源平台。权力上主要表现为可以考虑由企业副总主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资源上主要表现为企业人力和财务上的投入。具体而言,建议扬州企业能够建立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做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匹配,真正做到人力资源战略对企业总体战略的支撑作用。例如,吸引人才方面可以考虑多渠道、广范围招聘适合人才,做到事得其人;教育人才方面则可以采用员工自主学习和企业培训相结合,切实做到以员工培训需求为依据设计培训内容,以培训内容为依据选择培训方法,以培训方法为依据安排培训场所,最后还要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使用人才方面则需要做到人事匹配,人尽其才;留住人才方面企业需要实行动态目标管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导向式的薪酬制度。

3.2 构建有利于企业文化落到实处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企业文化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是否有一个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内部运行机制。沃尔玛客户至上的企业文化、华为“狼”文化、海尔的创新文化以及阿里巴巴的倒立文化等无一不是因为企业拥有与这些文化相匹配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才深入人心。不同的企业文化所依赖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也不一样。

例如,强调创新文化的企业,其内部运行机制就不能僵化保守;强调团队合作文化的企业,其内部运行机制就不能孤立。因此,扬州企业要想真正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就必须从一开始就注重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运作流程和企业制度在内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

3.3 构建有利于开展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仅能够使企业组织具备不断学习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也能够实现员工个人与岗位工作的真正融合,使员工做到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价值在于解决问题,而且它常常是通过新的观念和信息来解决问题,进而实现价值的提高。学习型组织上述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为基础的。例如,学习型组织对组织结构的要求是扁平式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要求领导应该是服务型领导,学习型组织要求企业组织消除和减少部门之间的界限,学习型组织还要求企业领导能够和员工建立共同愿景等。总之,扬州企业只有能够为学习型组织营造一个适合其开展学习的环境,才能让学习型组织成长起来,进而发挥出知识的能量。

3.4 构建有利于发展技术创新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就技术创新而言,扬州企业需要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提供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所有者和高层领导者的财力支持;二是开展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持;三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所需的创新环境支持,在宽松的环境下,才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和灵感;四是企业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的制度支持。对于扬州企业而言,要想不被淹没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必须改革现行不适合发展技术创新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运用机制去激发员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

3.5 构建有利于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方法就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而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本来就是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企业不论是制定战略决策,还是开展具体业务活动,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工作作为支撑。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从建立有效管理制度来讲,主要是建议扬州企业管理上要清晰量化,流程上要简化高效,职能上要完整明确,保证权责利对等,制度上要协调统一。对于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扬州企业则需要立足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学习消化使用。

3.6 构建有利于发挥市场营销能力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对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企业不仅要从组织结构上对市场营销职能部门重要性进行确认,需要在企业层级上以及营销职能部门内部给予市场营销工作足够的人力、财力、权力和信息等支持,还需要充分运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中的创新机制,开展营销策略创新。另外,市场营销工作不是简单的产品销售,也不是简单的价格战和开展促销活动,扬州企业需要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做到不仅企业和产品有知名度,而且还有美誉度,最终通过品牌和口碑影响发展更多的老顾客和忠诚顾客。

4 结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扬州企业只有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才能把企业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企业文化等软性竞争力与企业资源和能力等硬性竞争力高效整合好,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当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企业在培育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绝不能急于求成。扬州企业只有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才能高效整合企业拥有的软硬竞争力,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和地区的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2]赵丽英.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界定[J].商业时代,2008(12).

[3]孙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途径[J].商业经济,2006(12).

[4]刘菁,刘长滨,刘荠.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管理制度论析[J].生产力研究,2009(10).

[5]周叶,周国宏.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企业经济,2008(12).

[6]刘刚.中小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策略[J].企业管理,2007(6).

企业竞争力调研范文5

关键词:专利 企业 技术竞争力 评价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4-0086-06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一个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企业竞争焦点正在转向对知识产权的争夺与控制。2008年4月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在一次企业座谈中指出:什么是竞争力?竞争力就是知识产权,是专利,是标准。尽管专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其具有的同质性、详细、准确、可获得性、低成本等特点,学者普遍认为专利数据是进行技术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要且丰富的实证数据源,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的技术领域分布以及各技术领域的竞争状况。因此,基于专利来评价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比较和分析同一领域内不同企业的研发重点、技术优势和劣势,有助于判断企业间的专利战略,为相关企业的技术战略布局提供参考,进而为如何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提供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许多学者就基于专利的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开展了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梳理,在简要分析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利用专利评价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劣势,总结了基于专利评价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基本流程。

企业竞争力调研范文6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11-02

近几年,我国社会都在大力实行转型发展\企业转型。在转型期的我国企业需要承受市场竞争和内部改革的双重考验,如何在这一特殊的时期继续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放在各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我国企业竞争力现状

(一)多数企业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还亟待突破

在当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多数企业位于产业和市场低端。在我国全部出口商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且90%以上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提供的。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FDI在海外建立的生产基地,也以提供廉价的低档产品为主。即使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跨国公司及其在华子公司主宰了大部分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国内许多企业在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方面长期依赖跨国公司。

(二)多数企业经营业绩相比领先跨国公司差距较大

经营规模小、获利能力低、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不高,仍然是我国企业的显著特征。对200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企业500强和2005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出的中国企业500强进行比较,我国500强的平均资产规模仅为世界500强的5.61%,营业收入为7.3%,利润为5.22%;我国海外收入在全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超过10%的企业屈指可数;《商业周刊》推出的2005年度“全球知名品牌100强”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同年评出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只有海尔一家位列其中。

(三)多数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较弱

在资源获取方面,我国企业在真正能够充分利用世界各国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方面的企业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只能在国内甚至本地区非常狭小的要素市场获取资源。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许多企业长期受到劳动生产率不高、能耗水平高、资源浪费严重、安全隐患多、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的困扰。

二、我国企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一)企业制度错位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总体要求。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障碍,同时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法人治理也不完备或运作不规范、治理结构不善导致运作机制不善,因此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企业营销观念、市场调研意识落后

企业重视产品出来后的广告宣传和推销,对整体的、战略化的现代营销战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距甚远。

(三)企业品牌意识、技术的开发管理落后

当前我国出口的大部分是低技术、初加工、组加工、低档次、低质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又多是贴牌生产,我国企业对自有品牌的创建和管理态度远不够积极,同时对品牌开发利用、技术开发、销售渠道开发的实际运作方面,更是很难与外资竞争。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迄今为止我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要都是依赖独有的垄断资源来经营的,其多元化经营战略往往偏离了其核心领域,最后导致规模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增长不快,比如在重要的产业领域都还没有独占鳌头、遥遥领先的企业。

三、提高我国企业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和谐政企,优化政府服务功能

政企必须切实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必须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政府职能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为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在管理体制上,解除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建立精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上.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企业的成长环境。所以,在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市场的规范化、秩序化,这样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供有效的保证。

(二)加强法制引导,确保市场经济良好秩序

市场机制要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建设一个能够为市场机制提供支持的法治环境。没有这样的制度平台,就难以摆脱公权不彰、规则扭曲、秩序紊乱、官民关系紧张的状态,难以使经济和社会生活进入和谐稳定的正轨。实践证明,激烈的国内竞争环境对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往往是先在国内市场上经受住了激烈的竞争。不仅如此,国内竞争还可将竞争优势从某些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整个民族企业,从而提高一国企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三)合理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必须致力于通过提高差异化的战略、更大的市场细分、更多的控制销售渠道等使产业结构更有吸引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战略不仅能满足本国竞争的挑战,而且能够满足国外竞争挑战的需要。企业必须从仅依靠成本和价格的竞争向同时依靠差异化竞争转变,只有通过明确的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企业才能培育出真正的独有技术。并在一种支持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水平上运作。

(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跟着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走,永远只能望其项背,唯有独辟蹊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有可能超越对手。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是唯一的出路。如何从现实出发,造就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观念创新是前提,制度创新是基础,人才创新是根本。观念、制度、人才的创新,只是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些关键性的基础条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取决于企业能否在上述条件的保障下卓有成效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源源不断地向国内外市场提供顾客满意的高附加值产品。为此,企业要大力开展技术、产品、管理、组织、文化方面的创新。

企业目前是站在企业新一轮发展历程的起点上,相信企业在和谐的政企环境中通过科技创新、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和扩大经营规模等发展战略,积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发展的潜力激发出来,我国企业必将迎来辉煌灿烂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李越.经济全球化企业如何应对[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年―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enhancing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n our country

SANG Zhong-fa

(Lu'an group Zuoquanfu bituminous coal transportation co.,ltd.,Zuoquan 0326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