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实务投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证券实务投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证券实务投资

证券实务投资范文1

一、《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它综合了数学、经济学、财政与金融、会计、企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学习者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学院在2013级财经专业群人才培养总体方案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方向模块中的金融服务领域,其前导课程有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实务与管理基础,课程的设置体现出学习必备的知识基础,但缺乏财政金融方面的课程设置,这会给课程的讲授和实践带来障碍。

2.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证券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与风险、时效性强、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更是具有很多新的内容。在现代,网络资源丰富,将学生带入到投资环境中,以投资者的角色进行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采用“干中学”的方式,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学以致用,这才是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目前学校在实训室中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然而,课程教学环节还应思考如何与岗位技能相衔接的问题,即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怎么买卖股票和分析走势,更重要的是服务技能与客户沟通的理念和方法,包括投资理念的传递、日常业务的处理、客户开发与维护等。最后,我校金融综合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专业化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3.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高

探讨高职教学改革策略,前提是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有全面的认识。从目前的招生体制来看,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决定了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不注意学生的接受和领悟的情况,想当然地进行教学,以至于课程结束时教师觉得该讲的知识都讲了,可是学生依旧觉得难以掌握,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的结局。还有部分学生刚开始接触课程时热情很高,但在模拟亏损后,他们往往会有浮躁心理,慢慢地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也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同学在课堂上玩游戏、聊天等行为。再者,现在的学生学习还是以应试为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非常差。

4.教学手段不够灵活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作为一门投资类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理论难度加大,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案例教学和课程实践安排不足,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所讲授内容,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最终,由起初的积极热情到最后的应付期末考试而死记硬背。而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发现或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1.优化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的力度要加强。《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本身实践性强,其知识理论更新都比较快。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国外教材体系为学生教学添加新内容,提高其学习兴趣。这部分如何体现到现有课程中,需要思考和创新。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比如在讲到证券交易程序时,并鼓励学生到证券公司网点去观察投资者如何开设股东账户和资金账户、购买股票以及与投资者交谈。

第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课程教学应优化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兼顾理论部分(包括考证部分)、实验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证券从业考试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实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增强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的信心。其次,如何引入案例教学需要构思。根据教学内容难度的变化,选择与之配套的典型案例,将复杂的、枯燥的理论用生动的案例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便于学生理解,又可供学生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

第三,教学成果评价方式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评价方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考核力度,把课程考核分成实操考试和理论考试,不再简单地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增加平时成绩、问题解决、项目学习等评价因素的权重,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课程具体设计方案为,考核变为平时过程性考核(20%)+实训项目考核(60%)+期末理论考试(20%),淡化期末考核色彩,强化平时实训实践的考核比重。平时过程性考核由到课率和课堂表现两部分组成。实训项目考核由实训手册完成情况、项目方案设计及模拟投资成绩构成。期末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基本原理及考证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四,结合课外社团活动强化课内教学效果。本课程对应的学院社团是理财协会。理财协会是针对对理财投资有兴趣的同学交流的平台,通过平时接触、协会活动、专家讲座、内部比赛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证券投资理性的理解与把握,对其人生有很大的益处。金融专业同学几乎都是协会会员,社团活动是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因此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培养自己的爱好项目,力争做到课堂学习与课外兴趣的和谐统一。

2.强化实践教学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培训。实践性教学需要有一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担任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实践经验,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社会上的相关对口工作单位进修培训,了解证券业的最新进展,以便将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也可提高教学的社会适应性。

第二,改革证券投资模拟实验方案设计。运用证券软件系统,开展以下综合实验:一是证券资讯阅读分析。学会使用证券分析系统,增强搜集、观察、甄别市场信息的能力,培养对证券市场的敏感性。二是技术分析实验。学会识别、熟悉主要技术图形、技术指标,掌握看盘技巧,能对个股及大盘行情做出基本判断。三是基本面分析实验。学习使用证券分析系统,掌握基本分析的主要方法。四是股票实盘模拟操作实验。开设个人股票模拟账户,熟悉证券交易基本流程,掌握股票买卖技巧。通过模拟投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新增校外实践学习方案设计。我院应积极建立足够的、相对稳定的证券投资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如与当地证券公司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尤为重要。任课教师对于证券市场信息的把握和敏锐程度往往不如市场专业人士,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聘请实务部门的高级专业人士授课或举办论坛,介绍来自市场的最新观点和实务操作方面的最新模式,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务部门的感性认识。

第四,加强金融综合实验室建设。课程迫切需要相应硬件和软件支持,学院应该重视金融综合实验室的建设问题,及时完善和补充实验设施,购买和更新相应证券模拟软件,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接触到证券业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和软件,为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持。恰逢学院搬迁新址,经管院实验室整体筹划应该凸显金融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的地位。

3.探索“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第一,为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专业可借鉴国内成熟高职院校的经验,利用在校二年级上半学期或下半学期2―3个月的时间实行在工作岗位学习的办法。该模式是将全年工学交替教学实习的学生分为若干个批次,每批学生实习周期为10周,实现每批实习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即中间不断档),以免影响实习单位的正常工作。“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工学交替中学生实习期满回校学习后,岗位空缺的问题,使企业的利益在工学结合教育中与学校利益取得了一致。

第二,以职业素养为质量标准,构建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行业调研数据,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差,而是因为其职业素养的欠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在教学评价中,考虑引入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并构建以职业素养为质量标准的“工学交替”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实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教育的有效途径。真实的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学院可采用了职业道德(20分)、出勤与守纪(20分)、合作能力(20分)、适应能力(20分)和工作表现(20分)五个项目考虑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并将其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标准。

证券实务投资范文2

1.1 教学方法、方式不够丰富

教学的形式上,依然局限于传统的板书,即使有多媒体教学,形式也相对单一,照本宣科的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居多,在理论层面讲解得较为详细和全面,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技能方面有严重欠缺,使得学生成为“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没有把理论变成实际的技能。

1.2 教材陈旧,未与时俱进

脱胎于大学专科教育的高职高专教材,没有从中提炼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本身特点的实际应用性,仅是换汤不换药地延续着大学专科教育的理论性的东西,金融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教材还停留在相当落后的时期,一些新的金融事物没有出现在教材中,与社会的实际发展严重脱节,这导致了学生在踏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时,会感到现实与理论的巨大差距。不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就业环境。

1.3 学校内外实际操作的空间仍需扩展

作为应用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证券投资》的教学一直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种种原因,比如资金、软硬件等问题,导致学校内部的金融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进展迟缓或者干脆中止,学生的实践机会减少,学校外部的实践基地,大多不成规模,零零散散,仅靠一些老师业余时间的开拓或洽谈,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容乐观,学生的锻炼机会减少,无形中受到了限制。

2 《证券投资基金》教学改革初探

2.1 因材施教,分类施教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将理论型知识和实际应用型知识分门别类,两者并重,根据理论和实践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此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2.1.1 基础理论教学概述

目前,此学科的理论知识方面主要囊括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特点、种类、投资操作、绩效评价等,作为此课程的基础性理论,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至关重要,占总课时的六成左右,在课堂上,授课者应让学生透彻了解、理解此课程的基础性知识,讲解相关理论的运作原理,锻炼思维方式,从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基础性理论知识的掌握,升华到理念和思维方法上来,加强职业道德观念,为以后在此行业安身立命打下良好基础。

2.1.2 实践内容教学概述

通过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让学生有机会与金融机构零距离接触,切身感受实际的业务的操作流程,通过社会实践,切实感受到本课程的魅力,通过岗位职责的学习加强责任心,从过实际操作加强课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更积极地学习。基金的交易方式(发行、申购、赎回)基金上市交易、基金的监管、营销和关于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等都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极大的“直观性教育”。

2.2 创新教学模式、改革陈旧教学方法

如果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足以支撑学科的良性发展,必须探索现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课堂不只局限于教室内,“三个课堂”的教学手段值得积极尝试和探索。

2.2.1 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培养是理论根基

课堂教学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课堂学习中,也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理论教学以鲜活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校内的模拟主要以学校内的实验室为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一些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模拟操作,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外的实践基地以证券公司、银行等机构为主,通过参观和参与实际操作,加深对基金认购 、申购和赎回的办理过程的理解,增强实务能力,第一课堂实行开放式办学,不仅能整合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能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化理论为技能的能力。

2.2.2 重视新媒体作用,开辟第二课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重要工具,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给金融教学带来了良好机遇,通过互联网、公共微信帐号、QQ群、微博、博客等一系列的新媒体工具,师生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探讨,不断吸取最新的课程资讯和前沿知识,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先进性。

2.2.3 通过模拟实践,以“第三课堂”提高技能

模拟交易大赛,以接近实际操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一些学校举办的模拟金融操作大赛、校内外联合举办的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和金融有关的模拟大赛等,都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和锻炼作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是知识的最终目的,在各种形式的实践中,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3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自古以来,各位教育家都提倡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合培养,只有掌握了不同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与最优。

有的人适合做实践,有的人适合进行理论的研究与突破,对金融学科而言,可以从这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实践。

对于第一种学生而言,要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对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的操作和各种模拟实践大赛的锤炼,不断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育营销的观念,促使他们成为实际操作的高手。

对于后者,更多地属于思维沉稳、心思缜密、喜欢思考的类型,要加强深度的理论教学,培养目标为投资顾问、理财规划师等。在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加强对理论深度和宽度的吸收学习,结合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对理论加以升华,从理论的角度洞悉基金运作的规律,对基金的营销、管理、规划等了然于心,既有助于个人的投资,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为所在机构服务,提高自身竞争力。

证券实务投资范文3

【关键词】证券 投资顾问 现状 发展

一、投资顾问的起源

早期的证券投资咨询活动,股评家是重要的角色。那时我国证券市场刚刚成立,证券资讯相对匮乏,证券研究人员很少。股评家凭借自圆其说的本领,发表股评文章,参与公益股评节目,开办讲座和培训班,可以拿些稿费、车马费和授课费。这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最初形式。

后来一些出了名的股评家,在证券营业部开起了工作室,代操和分成是主要业务形式。早期成立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以传真稿方式,向券商和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虽然突破了地域限制,但总体市场规模很小。

商业股评的渊源来自台湾。2000年底由一波台湾人首先在大陆的珠海、中山一带,聘用执牌的证券分析师,制作股评节目在地方电视台购买时段播出,招揽会员。刚开始的市场规模很小,只有几十万元的产出。后来在广州、深圳等地开始有少量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进入、从事会员制业务。

监管机构与2005年-2006年连续出台严厉措施,限制会员制业务蔓延。商业股评退潮。被商业股评和会员制业务唤醒的BS需求(买入Buy,卖出Sell,意指投资者希望简单、快速获取个股买卖点),在会员制业务快速消退,市场“真空”背景下,投资者刚性的市场需求,以及会员制业务根植的营销模式和电话直销队伍,为荐股软件异军突起创造了条件。

2006年9月1日,上交所正式Level-2行情源和赢富TOPVIEW数据(注:赢富数据后被管理层叫停,2009年1月1日起停止),这是一个引爆荐股软件市场的契点。荐股软件从这一刻开始,迅速升级换代,填补BS市场在会员制业务消退后的空白,借助商用行情和大牛市神威,用户量和销售业绩飙升,市场规模迅速膨胀。荐股软件商家成为会员制业务之后,满足BS需求的大赢家。

一些能够提示股票买卖点的荐股软件持续大卖。《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以软件工具、终端设备等为载体,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或者类似功能服务的,应当执行本规定”。荐股软件被纳入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范的范围。表明荐股软件和此前的会员制业务一样,都是以客户的BS需求为导向,其产品本质上都是用来满足投资者简单获取股票买卖点的需要。因而具有证券投资咨询的属性。

二、券商投顾业务的现状

券商是证券市场的主体。以其资本实力、研究实力、客户规模及渠道,无疑是开展投顾业务首屈一指的力量。目前券商已经普遍意识到,应该从“杀佣金、扩规模”的泥潭中出来,走向“拼投顾、比服务”的转型之路。因而纷纷推出自己的投顾产品,试水投顾业务。

尤其是《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2011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证券投资顾问协议应当包括“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与客户协商并书面约定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的安排,可以按照服务期限、客户资产规模收取服务费用,也可以采用差别佣金等其他方式收取服务费用”。这意味着原本只能通过收取佣金实现价值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将获得独立收费渠道。

(一)资产门槛模式

在投顾业务运作模式和创新服务的探索中,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券商,面向客户以账户资产为标准,提供不同层次的增值服务。这是一种以账户资产为门槛的免费模式。其目的是通过投资顾问帮助客户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客户感受度及对券商的忠诚度,在此基础上,努力增加客户对券商的贡献度。如招商证券推出的“智远理财”财富管理计划,是招商证券面向全体客户免费推出的投顾业务模式。

(二)差别佣金模式

目前各家券商开展投顾业务的热情空前高涨。除了以账户资产为门槛的免费模式外,更为积极的模式是通过给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来提高佣金费率。一些先行先试的券商,随着投顾业务的推进,佣金率水平明显回升。一般的资讯套餐服务可以将佣金率提升至1.5‰;投资顾问一对一服务可以提升至2‰-2.5‰;最高级别的客户佣金率甚至提升至3‰。投顾业务给深陷佣金价格战泥潭的券商,带来了提升佣金率的绝佳路径。试点中的券商营业部签约率占到托管资产规模的10%,不仅有效盘活了存量客户,并且通过投顾业务吸引了新增客户。受欢迎的投资顾问,每月来自增量佣金的分成收入上万元,甚至高达十万元。

(三) 服务收费模式

尝到甜头后,如何让投顾服务摆脱捆绑佣金收费的模式被列入了券商议程,部分券商依据暂行规定试水投资顾问独立收费模式。券商实践结果表明,不少投资者愿意为专业的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部分券商试行投资顾问服务收费模式得到客户认同,这意味着,券商欲摆脱投顾业务服务捆绑佣金收费的转型之路重新开启。

三、投顾未来的发展态势

券商此次成为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主体和最重要参与者,势必改变投顾业务原来的竞争格局,重新分割BS市场的份额。

主要原因是“佣金战”把经纪业务打回了原形,迫使券商转型。从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看,投顾业务是从经纪业务衍生出来的,但两者的要素和功能是不同的。经纪业务的要素是席位,是为投资者提供交易通道,保证交易的通畅是经纪业务的本质。投顾业务的本质是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消化,加上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为投资者提供具体品种和组合的投资建议,通过顾问服务收取服务报酬。因此,只提供通道制经纪业务服务与同时提供投顾服务,两者收费肯定有区别,差异在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上。证券公司要想提高佣金率水平,就必须提供投顾服务,开展投顾业务,这就促使证券公司的转型。

(二) 不只是维护客户

券商要转型,投资顾问就不能像从前那样,只是躲在后台维护客户。而必须走向前台,直接服务客户。只有这样,投资顾问的定位功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帮助投资者获利是投资顾问最重要的职能。在免费模式下,投资顾问并无真正的带盘压力,其收入也跟绩效没有紧密的联系。维护客户的好与坏,无法在收入层面直接得到体现。这就难以有效调动投资顾问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投资顾问的潜能。

(二)差别佣金先行

从目前情况看,差别佣金模式是最容易操作,最容易开展的收费模式。正如前面的分析,经纪业务如果仅是提供通道服务,低佣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通道服务谁做都一样,是缺乏技术含量的、完全同质化的初级服务。

有了投顾业务,情况就不同了。投资顾问凭借公司的研究支持,在互联网IT技术支持下,就像贴身保镖一样为客户的投资保驾护航。以投资顾问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把握实现价差的交易机会,帮助客户获利,促进客户资产增值,力图实现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

开展投顾业务,提供投资顾问服务,向签约客户收取差别佣金,逻辑是清晰、可行的。从先行先试的营业部成交情况看,签约率可以达到托管市值的10%,佣金率可以提高到2.5‰-3‰。仅以这样的签约率和佣金率推算,全行业开展投顾业务,实行差别佣金带来的增量佣金将超过百亿元。

这对券商的转型意义是非凡的。投资顾问队伍将会迎风而动,你追我赶,接受带盘的压力,竞争的洗礼,收入的喜悦。有压力才有动力,有竞争才有进步。只有把投资顾问推到一线,直接面对客户,真刀真枪,投资顾问才能在锻炼中真正的成长。

(三)看好服务收费

接受差别佣金先行洗礼,在收费模式锤炼下的投资顾问,有一部分通过平台支持和自身努力,势必将会脱颖而出。有了券商投顾业务这片土壤,明星投顾的产生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明星效应”产生,券商投资顾问独立收费模式的建立,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投资顾问服务独立收费模式一旦建立,券商真正意义上的转型才能说是大功告成。此时投顾业务脱离经纪业务而独立存在,成为券商又一收入来源。投资顾问服务费收入和经纪业务通道费收入比肩而上,成为深度开发客户的路径与方向。到了这个时候,券商在BS市场势必成为领跑者的角色。这才与自身的市场地位相吻合。

证券实务投资范文4

关键词 碳捕集与封存;实物期权;碳排放税;投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09-0013-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9.003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2006年IPCCCCS技术特别报告以来,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被看作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受到广泛关注。

碳收集与封存(CCS)技术可以将工厂产生的CO2收集并长期封存,避免其进入到大气中。这一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大量减排,其发展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尤其对拥有大量燃煤电站的国家而言,更具吸引力。2011年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最低成本温室气体减排路径中预测在2020年到2050年之间,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将重要的作用。

但CCS项目具有高不确定性的特征,项目的价值受到碳价波动、成本、政策变化等不确定性的影响。至2011年,全球捕获量在80万t以上的煤电厂项目和40万t以上的大型整体碳捕获与封存项目达到74个,但是只有8个进入运营阶段[1]。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广泛认同碳排放政策对CCS项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碳税政策是最重要的排放政策之一,税收政策会对CCS项目的投资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制定税收政策可以有效促进投资进而实现低成本的减排?本文将从投资者的柔性投资策略视角出发,基于实物期权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文献综述

CCS项目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柔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因素,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框架难以适用。由Stewart Myer于1997年提出的实物期权方法将柔性投资策略的价值用期权的形式量化,更适合分析该类决策问题。一些学者运用实物期权的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CCS项目投资决策的问题,现有研究普遍考虑了CCS项目投资的推迟期权。CCS项目的不确定来源包括碳交易价格波动、其他副产品价格波动、技术、成本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等。由于碳市场的兴起,碳价格的波动对CCS项目的投资决策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例如Laurikka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电价、燃料价格和碳排放价格随机变化情况下的IGCC(integrated coal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电厂项目的实物期权[3]。Yang et al.的实物期权研究考虑了天然气、煤电和核电三种电厂,将能源价格和CO2价格作为随机变量[4]。碳市场的产生和兴起使得CCS项目的商业价值一度上升。然而在2009-2013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碳市场价格连续下跌。Pointcarbon数据显示,2013年7月至9月间每吨CO2价格从最高超过13欧元/t下跌到0.7欧元/t以下。为此很多CCS项目被迫放弃或者暂停。

在此情况下,政策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近五年内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关注到碳排放政策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Zhou W等人考虑了不同政策环境下CCS项目含有的推迟期权,发现厂家在较明确的碳政策下倾向于较早投资[5]。Oda J和Akimoto K.考虑了在原有煤电厂的基础上建立CCS项目的推迟期权,给出了期权的价值。发现二氧化碳的价格和排放政策的决定性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主要因素[6]。

在运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CCS项目的投资决策方面,现有文献大量探讨了各方面不确定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包括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投资者进入时点等。研究基本一致表明碳排放政策对CCS项目的投资决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具体的政策形式及其作用机理并没有明确深入的探讨。征收碳税是最典型也最重要的碳排放政策。在碳税的征收问题上,曹静研究了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税机制优缺点,提出碳税政策更适合当期中国国情,认为在50元/t到200元/t的碳税水平下,如果采取用碳税税收减征其他税种的中性税收方案,则对GDP的影响较小[9]。姚昕通过求解在增长约束下基于福利最大化的动态最优碳税,提出递增的碳税征收方式。认为到2020年,最优碳税可以达到57.61元/t[10]。朱永彬等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研究了碳税从20元/t增加到100元/t对产出物和各主要行业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提出建议的税率水平[11]。

综上,现有CCS项目的投资决策研究缺乏对碳税政策的详细探讨。在碳税政策方面的研究则多基于宏观经济视角,而很少考虑投资者微观决策的影响。这样确定的税率可能并不能有效促进投资者或者运营者减排。国内目前并未开征碳税,但对该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在未明确的碳排放政策下,CCS的商业价值前景并不明晰。投资者的选择往往是长期推迟投资,甚至根本不投资。既然碳税政策是影响投资策略的重要因素,就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制定税收政策以促进私人部门投资CCS项目从而达到减排目标。

2 模型建立

CCS项目在原有排放主体的基础上改造加装捕获装置,其收益来源包括碳排放额度交易、二氧化碳驱油、税收的减少效益以及其他副产品的收入。CCS的投资价值可以表示为CCS系统带来的收益减去其增量投资成本并加上所含实物期权的价值。本文仅考虑碳交易的收入和碳税的减少带来的收益。认为当CCS项目价值大于零时投资者将会选择投资;能够促使投资者选择投资CCS项目的税率是有效的税率;税收应该尽量低以促进私人部门发展;所以最低的有效税率是最佳的税率。本部分将建立模型,给出项目价值的表达式,得到最佳税率的隐函数。在第三部分结合算例给出可以促使投资者投资CCS项目的临界税率。最后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考察主要技术经济变量对临界税率的影响,从而回答如何制定税收政策才能更好地促进CCS项目的投资这一问题。

2.1 基本假设

柔性投资策略下,项目价值为项目NPV与实物期权的价值之和。假设原排放主体(工厂)已经存在,投资者可以选择项目生命周期中的任何时刻投资CCS项目,对原工厂进行改造增加捕获装置,即对CCS项目的投资存在推迟期权。延迟期权的定价采用看涨期权的模型。在整个寿命期中投资者都可以选择增加投资CCS项目。本文假设CCS项目的收益包括两部分:投资捕获系统后获得的二氧化碳排放额度交易收入R、实现减排后税收支出的减少TC。项目的支出则是捕获系统的增量投资成本I。推迟投资的实物期权价值用C表示。CCS项目的价值可以表示为

V=NPV+C=PV(R+TC)-I+C(1)

PV(R+TC)表示运营期内各年碳交易收入和税收减税现金流的贴现值之和。

税收政策通过税收变量TC影响投资者决策。税率越高,减排带来的减税效益越高,投资者越倾向于投资CCS项目。当税率上升时上述CCS项目投资价值也会上升,当项目价值大于零时,投资者的最佳选择是投资CCS项目,我们可以认为此时的税收政策是“有效的”。然而税收会加重企业负担,一般认为低税收更有利于私人部门发展。因此在碳税政策的制定上存在权衡,好的税收政策应该足以迫使企业采取减排措施,同时又不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即最优税率应该是最低的“有效”税率。当税率上升时,V由负变正时的税率可以理解为刚好可以促发投资的税率,也就是最低的有效税率,在此称之为“临界税率”。所以该模型的求解方向应该是寻找项目价值为零时的临界税率。

本研究的主要假设如下:

(1)排放主体已经存在,投资者面临的决策是:是否投资改造工厂加装捕获装置;

(2)项目不可逆,即没有放弃期权;

(3)项目的收益不确定性来自于碳交易价格的波动和政策的变化,这也是相关文献普遍认可和采用的最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

(4)CCS项目价值大于零时投资者就会选择投资,否则不投资;

(5)无摩擦的世界,不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2.2 定义模型变量与参数

2.2.1 项目基础数据

CCS项目投资成本I;原排放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为QE(每年);碳捕集量用QC表示;假设碳交易价格为PC,那么碳交易带来的增量净现金流为RC。

2.2.4 柔性投资策略与标的资产波动率

根据基本假设,CCS项目柔性投资策略主要指推迟投资,即投资者有权利在预期未来标的资产价值足够高的时候选择“行权”进行投资。一般认为推迟期权类似看涨期权。该模型下,投资者面临的柔性投资策略是可以推迟CCS系统的投资,如果选择投资,相当于对看涨期权行权。在投资CCS项目后,投资者的收益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碳税的减少,另一方面是通过减排得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额度在碳市场上出售的收益。看涨期权的标的资产就是上述两项收益之和的贴现值,可以表示为,

2.3 基于实物期权的CCS项目的投资决策模型

基本假设中已经提到,CCS项目的价值为项目净现值NPV与推迟期权价值C之和:

V=C+NPV(14)

在以上变量定义的基础上,项目价值可以写为关于税率t的函数。

V(t)=β(QCPC+QCt)-I+C(t)(15)

其中:C(t)是实物期权的价值,也是t的函数,其表达式已由式(10)-(13)给出。

若CCS项目的价值大于零,说明捕获系统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投资者将会选择投资CCS项目。从税收政策的制定上来看,只要碳税的存在能够有效促使投资者投资,政策就是有效的。在政策有效的前提下,税率越低越有利于私人部门发展。所以当其他参数确定时,最佳的税率就是刚好使CCS项目价值大于零的税率。

综上,该问题可以表述为:

V(t)=β(QCPC+QCt)-I+C(t),(16)

V

事实上,该模型考察的是CCS系统的增量投资与其带来的增量收益的关系,原排放主体的收益水平并不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在本文的假设下,临界税率t0就是最低的有效税率,在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假设下,可以认为是最优的税率。令V(t)=0,可以得到关于临界税率t0的公式。

β(QCPC+QCt)-I+C(t)=0(17)

V(t)不是初等函数,将期权价值的表达式(10)-(13)代入公式后(17),无法求得其解析解。

公式(17)可以看作是最佳税率关于各技术经济变量的隐函数,由于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制定税收政策可以有效促进私人部门投资CCS项目。需要考察各变量对最优税率的影响。第三部分将结合算例,将各参数以数值代入,求解临界税率。并用数值仿真的形式,对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3 数值仿真

3.1 基础数据的选取与估计

考虑如下CCS项目:在原排放主体(工厂)基础上改造增加捕获率碳捕集与封存装置,增量成本10.6亿元;原排放主体碳排放200万t/年;碳捕获系统100%捕集率下每年捕获180万t二氧化碳;投资者要求回报率10%,则参数β=9.4;项目运营期30年;为使分析贴近实际,这里选取2014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一年期的票面利率3.60%作为无风险利率。

对于标的资产波动率的估计,选取“pointcarbon”2009年3月到2013年9月的CDM碳交易数据(见表1)。

收入随碳价波动而波动。根据历史碳价的波动情况可以得到预期收入的波动率。

图1显示了随着税率的变化,CCS项目价值V的变化。随着税率提高,CCS项目的价值增加。28.04元/t为临界的税率。所以在该案例下,能促使投资者投资CCS项目的最低税率为28.04元/t。这与2010年环保部部规划院课题组建议的20元/t的税率水平接近。但是与国际上的碳税水平相比较低。由于这一税率是“临界税率”,可以理解为刚好可以促使投资者投资的税率,其水平偏低,实际中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可能需要更高的税率才能促使CCS项目的投资。

税收政策需要制定统一、稳定的税率,所以政策制定者更关注的是在各种技术经济变量变化时,最优的政策应该如何制定。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各种技术经济变量对临界税率的影响。接下来基于案例对主要参数进行数值仿真,考察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3.3 技术经济参数对临界税率的影响分析

CCS项目价值V等于零时可以找到临界税率。虽然不能求到其解析解,但是临界税率可以写为多个参数的隐函数。可见有效的政策应该是根据具体经济状况、行业环境以及项目特征而制定的。在此有必要将参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宏观变量参数,或者叫做外生变量,包括波动率σ、无风险利率r、碳交易价格PC。这一类变量只受宏观经济和行业状况影响,相对稳定,不存在项目个体差异。其中PC也是柔性投资决策下实物期权对应标的资产的不确定性来源。第二类是微观项目参数,包括投资额I、项目寿命T、碳排放量QE、捕获量QC。这些参数因项目而易,并且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投资额较大的项目规模较大,排放量和捕获量较大。所以第二类参数不适合单独做敏感性分析。第三类参数是主观性参数,包括投资者要求回报率和与之相关的中间变量β。将变量分类和分析方法列表展示如表3。

首先对宏观变量进行分析。基于MatlabR2013a平台,可以得到碳价格PC、波动率σ和无风险利率r与临界税率t0的变化关系图。碳交易价格的波动是本模型不确定性的唯一来源。图2显示了碳交易价格对临界税率的影响以及不同价格水平下,波动率与临界税率的关系。从(a)图中可以看到,碳交易价格对临界税率有明显的影响,二者关系呈线性,碳交易价格越高,临界税率越低。在价格超过35元/t后,临界税率为零。事实上此时CCS项目带来的碳交易收入就足以促使投资者选择投资CCS。

图2(b)显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随着波动率的增加,临界税率都先上升后下降。并且不论碳价格高低,变化的幅度都很小。波动率通过影响期权的价格进而影响临界税率的值。可见在该模型下临界税率对波动率的变化并不敏感。

无风险利率一般不会超过5%,图3显示了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临界税率从约34元/t下降到不到26元/t。无风险利率上升会导致推迟期权的价格上升,这是临界税率下降的直接原因。

再考察微观变量对最优税率的影响。各类排放主体因行业、技术特征等可能有不同的寿命期。如图4(a),可以看到在10年到50年的寿命期范围内寿命较长的项目临界税率略有下降,其原因是寿命更长的项目推迟期权的价值较高。寿命期从10年到50年的范围内,临界税率下降了约10元/t。

图4(b)显示了CCS系统的投资额I与临界税率的关系。投资I的单位为百万元,随着投资额上升,临界税率近似线性上升。投资额与项目的规模和行业有关,改变投资额意味着改变其他重要项目参数,例如碳排放量,或者排放主体的类型不同。所以这里对投资额变化引起的临界税率变化的探讨可以看作是由于资本成本补贴政策引起的,也可以认为是因排放主体的类型不同而造成的。假设政府采取资本成本补贴的方式鼓励CCS投资,随着补贴额度上升,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额I将下降。不难理解,在有补贴政策鼓励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加倾向于投资CCS项目,所以促发投资所需要的临界税率降低。另外,不同类型的排放主体在进行碳捕获改造时所需要的投资额不同,这也会导致其对应的最佳税率有所差异。

3.4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数值仿真分析,首先得到了特定参数下的临界税率值,然后探讨了宏观和微观两类参数变化对临界税率的影响。通过对各参数的数值仿真,在此案例的技术经济参数下,发现:

(1)原排放主体的收益水平并不会影响临界税率,即税收政策的有效性与运营商当前的盈利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

(2)碳价是影响临界税率的重要因素。碳价格从0元/t上升到30元/t的过程中,最佳税率的变化超过了30元/t。碳价高于35元/t时,临界税率为零,即使不征收碳税,企业也会选择投资CCS项目。

(3)碳价格的波动率对临界税率的影响较小。当碳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波动率上升时,临界税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但是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很小。

(4)无风险利率对临界税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一般认为无风险利率的可能范围内,不论碳价格的高低,最优税率总是随着利率升高而下降,下降的幅度在10元/t左右。利率升高一方面会使项目现金流的现值下降,另一方面使推迟期权价值升高。其综合的影响是使得CCS项目的价值升高,从而使临界税率下降。另外,在低利率的区间内对临界税率的影响更加明显。

(5)项目寿命对税率的影响较小。一般CCS项目的寿命不会超过50年,在寿命期从10年增加到50年的过程中,最优税率变化了不到十元每吨。

(6)投资额I对临界税率有明显的影响。I的变化可能由成本补贴引起,成本补贴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减小投资额I。补贴和碳税是两类不同的政策形式,增加税收或者增加补贴都可以促使企业投资减排项目。所以当政府对企业补贴力度加大时,促使企业投资CCS项目所需要的临界税率降低。I也可能因排放主体类型而不同,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排放主体对应的最优税率可能不同。

4 结论及建议

为研究税收政策对CCS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本文首先给出了包含推迟期权价值的CCS项目价值函数,该函数以税率为自变量。在本文的假设下,使得CCS项目价值为正的最低税率是最佳的税率。因此以项目价值函数等于零为临界条件求解得到了临界税率的方程。该方程是临界税率与其他技术经济变量的隐函数。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案例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各技术经济变量对临界税率的影响。发现能有效促进投资者投资的税率水平主要受到碳交易价格、无风险利率以及CCS项目的投资额的影响。

在数值仿真的过程中,技术经济变量的值全部基于真实市场状况和行业一般水平估计和选取,并不影响模型的一般性。宏观变量中,碳价格是影响临界税率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无风险利率,波动率对临界税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对微观变量的探讨中发现,项目的寿命期对最优税率影响较小;CCS项目投资额的变化可以作为补贴政策变化或者排放主体种类不同的代表。本文第三部分的发现可以作为税收政策设计的有力参考。

至此,可以回答本文开篇提出的问题,如何制定税收政策可以促使企业投资CCS项目:

(1)要制定能够有效的税率,政策制定者应该重点关注碳交易价格、低水平下的无风险利率变动以及补贴政策与税收政策的互动。现有工厂的收益水平、碳市场价格的波动率和项目的寿命期并不会对政策的效果产生大的影响。

(2)货币供给充足,市场利率水平走低时,推迟期权的价值降低,需要较高的税率才能促发投资。反之有效的税率水平较低。

(3)通过鼓励CCS项目的产品销售,征收低税率甚至零税率就可以促发投资。前述案例中,碳交易价格高时,临界税率降低。更一般而言,CCS项目的收益还可能涉及二氧化碳驱油(EOR)、其他副产品的销售等。所以税率制定者应该关注CCS项目产出品的收益情况,鼓励其产出品的交易,为企业拓宽销售提供便利。

(4)由于临界税率对CCS项目投资额变化敏感,资本成本补贴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税收政策的有效性。但是原工厂的净现金流与临界税率无关,所以对项目现金流的补贴(如运营成本、商品价格补贴)并不能直接影响到税收政策的有效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是从税率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商品价格、运营成本补贴一类政策对税收政策的有效性没有直接的影响,并不代表此类政策对CCS项目没有促进作用。事实上对投资CCS项目的运营商进行任何形式的补贴都有促进其投资的作用,只不过对资本成本的补贴可以降低促发投资所需要征收的碳税。从直观上理解,对投资额的补贴与企业的规模有关,进而与减排量有关,所以与税收存在互动关系。然而对运营方面的补贴则不存在这一关系。

(5)排放主体的工厂类型、技术特点不同可能导致其捕获装置的加装和改造成本不同,由于投资额是因素税收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碳税的制定可能需要因行业和工厂类型有所区别。对于CCS系统投资额较高的排放主体,需要征收更高的碳税才能促使其投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lobal CCS Institute.The Global Status of CCS:2011[R].Canberra:Global CCS Institute, 2011.

[2]Global CCS Institute.The Global Status of CCS:2012[R].Canberra:Global CCS Institute, 2012.

[3]Laurikka H. Option Value of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Within 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J]. Energy Policy, 2006, 34(18): 3916-3928.

[4]Yang M, Blyth W, Bradley R, et al. Evaluating the Power Investment Options with Uncertainty in Climate Policy [J].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4): 1933-1950.

[5]Zhou W, Zhu B, Fuss S, et al. Uncertainty modeling of CCS Investment Strategy in Chinas Power Sector [J]. Applied Energy, 2010, 87(7): 2392-2400.

[6]Oda J, Akimoto K. An Analysis of CCS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J]. Energy Procedia, 2011, 4: 1997-2004.

[7]Zhu L, Fan Y. A Real Optionsbased CCS Investment Evaluation Model: Case Study of Chinas Power Generation Sector [J]. Applied Energy, 2011, 88(12): 4320-4333.

[8]张新华, 叶泽, 李薇. 价格与技术不确定条件下的发电商碳捕获投资模型及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3): 109-113. [Zhang Xinhua, Ye Ze, Li Wei. The Power Producers Carbon Capture Investment Model and Its Analysis under Price and Technology Uncertaintie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2, 26(3): 109-113.]

[9]曹静. 走低碳发展之路: 中国碳税政策的设计及CGE模型分析[J]. 金融研究, 2009, (12): 19-29. [Cao Jing. Walk to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way: Carbon Tax Policy Design and CGE Model Analysis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2009, (12): 19-29.]

证券实务投资范文5

一、培养两岸证券投资互通型人才的意义

2009年5月4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福建省应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进一步指出:“进一步拓展闽台教育合作,……开展两岸高校合作办学试点,积极推动闽台院校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福建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在建设中发挥了教育在两岸人民交流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两岸证券投资互通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强大,面对着美元世界霸权通过印制美钞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大陆与台湾以及全球各个国家的剥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要真正达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经之路。但是,中国大陆在国际化进程中经验、监管与人才都存在着不足。台湾资本市场建立的比大陆早,而且比大陆更加开放,因此在资本市场国际化方面积累了比大陆更多的经验和人才,通过两岸证券互通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两岸资本市场的合作、有助于两岸证券业海外投资合作、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从台湾学习来的经验以及两岸资本市场合作还有利于两岸对国际热钱冲击资本市场的监控以及证券市场风险监控。2.两岸证券投资互通型人才培养合作,使两岸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得以实现。一方面,大陆能引进台湾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促进大陆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出去教学、学习、培训的机会,掌握教学技能、现场了解台湾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台湾教育资源,引进台湾原版金融教材和师资,教师间可更好地进行交流,结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大陆院校能为台湾高等教育提供充足生源。随着台湾岛内社会生态观念的变化和产业向外转移,生源不足、招生困难、录取分数再创新低等问题日益凸显。而大陆高考录取率一般在70%左右,学生求学意愿很高。台湾教育强调产学建教合作,强化终身学习体系,增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与发展的机会。大陆可遣派学生前往合作方进行学习、实训,从事课程交流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高等技术人才,提高整体教育水平。[1]3.两岸证券投资互通型人才培养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证券市场对产业的支持服务。由于两岸在产业结构上各有特色与优势行业,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使得两岸的产业更加紧密结合,在两岸的合资企业以及各自到对方投资的独资企业数量、规模都会增加,而资本市场是筹资的重要场所,资本市场的基础来自企业的生产力,两岸证券投资互通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产业集聚效应,有助于证券市场对产业的支持服务。

二、两岸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共性与特性的比较

1.两岸的证券投资学与金融工程学理论教学差异不大,具有共性。在证券投资学与金融工程学领域,两岸基本一致地按照现资学理论进行教学,其中核心内容有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与股票债券的定价等。此外大陆还引进了台湾张龄松编写的《股票操作学》,将其技术分析部分引入投资学教材。两岸的研究生教学,许多就是直接采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著名教材进行教学。因此,两岸证券投资人才在投资学理论交流以及进行投资分析基本没有很大的障碍,这非常有利于金融国际人才的培养。2.两岸的证券交易软件差别不大,双方相应适应很快。大陆最初的技术分析软件就是学习台湾的,有些就是直接将台湾的技术分析软件移植过来,比如乾隆电脑软件有限公司出品的钱龙软件等。其中许多技术分析理论如:K线理论、技术分析、形态分析、技术指标中间的RSI、KDJ等都和张龄松的《股票操作学》一样。以后大陆开发的各种行情软件均是在此基础改进与发展出来的,比如指南针的筹码分析,就是根据筹码的低位堆积与高位堆积来研究主力动向。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两岸证券从业人员要相互适应对方软件也是非常快的。3.两岸在证券的法律法规与财务报表方面略有不同。比如通过对海峡两岸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与上市制度的比较可见,两岸在新股发行方面都实行核准制,但程序与管理体制有较大差异。两岸在新股上市标准方面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区别,大陆是根据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划分上市标准;而台湾地区是根据一般股票、科技事业、经济建设重大事业、政府奖励民间参与重大公共建设事业四类确定上市标准,台湾的上市标准比较严格。两岸都采取承销商制度发行股票,在新股定价与发行方式方面共同点是都有询价、抽签,在定价方式方面略有差异,各有千秋。可见两岸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是在大的原则方面基本相似。[2]此外台湾在多层次市场体系方面有集中市场、店头市场、兴柜市场,多层次市场市场体系较为完善。4.两岸的证券公司的管理水平、经验与企业文化具有差距。由于台湾证券市场成立早,对外开放早,证券业竞争激烈,因此在应对国际游资冲击和金融危机方面具有大陆不具有的宝贵经验。台湾的证券公司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与市场营销水平,这些都是大陆需要学习的。

三、两岸互通型证券投资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按照大陆证券从业人员分类方法,证券经纪、发行承销、投资咨询顾问、基金经理四大类,我们来探讨两岸互通型证券投资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技能。1.证券经纪业务从业人员。这将是未来两岸互通型人才需求最大的人才之一。他们应当具备熟悉两岸证券市场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证券市场与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了解两岸证券市场品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客户开发能力,能够进行客户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资产配置与理财规划建议,进行客户资源管理。这部分人员如果晋升到营业部的中高层管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2.证券投资咨询顾问。这是两岸比较容易对接的人才之一。他们应当具备较深厚的经济学与证券投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熟悉两岸的财务报表制度,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较强的股评撰写能力,能够担任证券经纪人的培训以及进行投资报告会主题演讲。3.投资银行业务人员。这是两岸互通型高级人才。他们应当熟悉两岸发行承销的法律法规,熟悉两岸的公司法以及财务法律法规,拥有公司理财、并购业务、项目融资、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具备很好的财务分析与公司分析能力,以及很强的社交能力、综合能力与创造能力。4.基金经理人。现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告诉我们,国际化投资组合能够在获取相同收益条件下使得总风险比单纯投资国内证券更小。因此两岸基金经理人的培养应当立足于国际化投资组合基金经理人的培养。基金经理不仅要有很高的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的理论基础,还必须有很强的证券分析能力,操作资金与风险控制能力。必须熟练掌握一国以上的外语,熟悉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华人证券市场历史以及市场特征,了解日本、美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证券市场基本状况。根据其在基金内的岗位具体细化其技能。

证券实务投资范文6

关键词 金融实务模拟 积极性 技术分析

0 引言

金融实务模拟课程是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我校国际贸易、会计等专业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学习的一门课,共20课时,全部上机操作。由于大部分同学毕业工作后都会进入股市,因此本门课程可以做为提前的练习。本课程用世华财讯软件,首先通过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联网的系统,将证券投资学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由学生先进行基本面分析,选择一只股票,然后进行技术分析,选择这只股票的最佳买卖点。从而将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本课程的考核考虑以下几点:(1)了解什么是K线,K线的起源及单根K线的含义;(2)掌握形态理论中的头肩顶、头肩底、双顶、双底等形态及其运用;(3)掌握切线理论;(4)掌握MA\RSI\BIAS\MACD等指标的含义和运用;(5)运用以上知识对所选的股票进行模拟交易。

1 本课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的优势

1.1 将证券投资学课程和金融实务模拟课程融为一体

我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学生会在大三学习证券投资学课程,大四上学期学习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在时间上正好接洽,也有利于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同时大四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要步入社会,在此前学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也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证券投资学课程只是要求理论知识,那么金融实务模拟课程则是要求实践居多。为了满足教学要求,我参观了北京一些证券公司,同时也开户购买了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品种,并且在投资过程中运用本人的理论知识,这也使得课上内容更有说服力。

1.2 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是有的学生经常会问一些问题,但也只是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中有不懂的地方来问。而老师讲课其实只是起一个提纲作用,因为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大部分的内容要靠课下学生自己去拓展知识,可是这一点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中,选股是要学生自己选,老师只是教授选股的方法,但要由学生自己来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各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最终选择一只感兴趣的股票,每个人选的都会不一样。在买卖过程中,也是由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术指标和理论来独立做出判断,虽然资金是虚拟的,但学生的积极性却非常高。

1.3 模拟交易模块受到学生追捧

在金融实务模拟课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模拟交易。老师会在软件中分配给每位学生10万元的虚拟资金,然后学生每天关注自己所选股票的交易情况,对第二天做预测决定买或卖。最后课程结束时,系统会对所有学生的盈亏做统计,并且有按班级的排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盈或亏都或兴奋,或遗憾,同时还不断检讨自己以往的交易行为。因此,虽然资金是虚拟的,但学生们通过演练,为自己日后真正进入股市做了准备。有的同学表示,通过模拟交易,真正地理解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的涵义。笔者相信这对学生日后的投资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因全部在机房上课,学生会经常玩游戏、看电影及浏览无关网页等。这是机房上课所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现在网购如此发达的时代,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开小差的学生都是在购物网站上浏览。有的是作业做完后做别的事情,有的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影,还有的同学在关注股市走势的同时还在浏览别的网页。以上这几类同学当自认为是没有影响上课,因为有的已经完成作业,有的正在做作业,而且能保证在上课时间内完成,因此这个问题一直存在。

(2)学生对此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因这门课在大学生活快结束时开设,此时有的学生在证券公司实习过,有的已经考过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甚至有少数同学自己正在炒股,但是大部分同学对此知识还是比较陌生,因此课堂还是讲授一些基础知识,这样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就会不高,因此如何平衡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是一个问题。

3 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建议

3.1 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堂安排进行改革。每次两个课时大概的分配如下:三分之一时间讲课,三分之一时间做作业,三分之一时间学生自由拓展知识。在第一个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一般笔者会先跟大家回顾前一个交易日的涨跌情况,然后讲本次课的内容。为从一开始上课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对这个时间段进行了改革。开始上课后先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查询前一天有什么基本面的利空或利好的消息,会听到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说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如央行又有什么新动作了,经济数据又有什么更新的,或者周边股市有什么表现等等,然后再根据他们所查询到的新闻引导到股市的涨跌上面,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而且自己动手查询的信息,比上课给他们直接讲印象要深刻,上了几次后有的同学养成了习惯,一到机房还没有上课时就先浏览一下前一天的经济新闻,大大提高了上课积极性。

(2)硬性约束。针对学生玩游戏等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行为,也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方法。机房里的教师机器下载了教师程序,用这个程序可以监控所有的学生机器,可以看到他们在干什么,如果发现有在做与上课无关的内容,可以强行关掉,大大减少玩游戏的可能性。

(3)因材施教。既然学生的层次不一,有的已经在炒股,有的连K线也不知道,那就将不同的学生分出层次来,以便于因材施教。对于每次课布置的要交的作业,可以简单一些,对于基本知识较为缺乏的同学做完作业就算是完成了课堂任务。还可以布置一些不需要交的作业,也就是选修的作业,如果做了加分,不做也不减分,以利于学生的提高和拔尖人才的培养。

(4)增加基本分析的内容。基本分析是股票投资中很重要的一项。证券投资学中的基本分析流派也是西方主要的流派之一,尤其是在我国,股市受政府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动还比较明显的阶段,基本分析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同学在一开始上这个课时无法选出一只自己感兴趣的股票,这就是不会进行基本分析的结果。因此,基本分析是这门课的开篇。

当前我国股市中的投机现象过于严重,而投资却不足,证监会最近出台大量政策目的是引导投资者从投机转向投资,而基本分析是投资的关键。大部分的投机者不会重视基本分析,而只是盯着大盘寻找买卖点,这样短期内或可获利,但从长期来看收益率一定会低于投资者。因此要从学校开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当然,这也避免了学生一边盯着大盘走势图,一边还浏览无关网页的情况。

(5)改革考试制度。本课程最后没有纸质的卷面,最终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报告成绩。平时除了第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中间的八次课每次会有一个作业,共40分,考勤占10分,最后一次课要提交一个综合的实验报告,运用所学的知识包括K线和技术指标等,分析自己所操作的那只股票在整个上课过程中的盈亏情况,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

3.2 针对本课程设置的建议

(1)力争使金融实务模拟活动日常化。目前我们的课程课时也非常有限,限制了股票实务模拟教学的效果。目前我们商学院有两个实验室,分别都装有金融实务模拟的软件,关系在于这两个实验室的课程排得比较紧张,学生难以有自由的上机时间。因为股市瞬息万变,如果学生能经常到实验室来进行模拟交易,课上的效果延续到了课下,更加能发挥本课程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或地区的模拟交易大赛,以对课程做进一步的提升。

(2)课程内容应全面。当前我们的课程仅是以股票交易为主,但金融中不仅仅包括股票,随着实务模拟教学形式的不断成熟和模拟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应适当地增加一些其他内容,如外汇交易、债券交易等,以适应我国证券市场业务创新的实际需要。例如在本学期增加了模拟交易部分。分配给每位同学一些虚拟资金,在开盘时间内进行模拟交易,除了交易额是虚拟的不会计入两市市值外,其他一切都是和两市联网的,是真实的。学生利用上课学的内容选择几支感兴趣的股票,经过分析后在交易时间买入或卖出。尽管交易是虚拟的,而且笔者已经声明最终结果不会影响这门课的成绩,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经常能听到盈利时的高兴和亏损时的沮丧,还有同学之前相互交流经验,当笔者讲课时大家听得也更加认真,因为模拟交易时会用得上,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 杨玉凤.艾弗外汇交易所:实务模拟教学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