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1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一、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加上无法摆脱我国传统财务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对国外研究几十年的成果重视程度、消化程度不同,使得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如在财务风险概念的研究上,就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争,财务风险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管理基本职能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而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的财务风险目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缺乏认识和概括。同时,由于财务风险及管理内容的研究没有与实证研究直接相联系,所以,概念上的含糊对定性的理论推导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由此,增生出财务风险理论诸多“研究成果”,深刻与肤浅共存,正确和错误并生,应该说不利于我国财务风险理论向纵深发展,影响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进程。所以,今后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如美国,现代财务理论围绕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活动的目标函数,把各种财务决策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构建了前后一贯、逻辑严密、浑然一体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以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重要的、运用极广的理财学及经济学研究方法。美国理财学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如多篇论文研究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理财学的面貌,使理财学成为现代经济学体系中的主流成分之一。充分吸收国外财务理论研究成果,在财务风险基本理论上注重实用,讲究科学方法,少走弯路,取得共识,达成统一,以推动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深入。

二、财务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意识的增强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开展广泛的风险管理教育。从当前美国和英国风险管理教育情况基本类似,各大学风险教育课程不少,多所大学偏重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教育。财务风险管理现今已成为各大学财经系中财务理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英国的各拉斯哥兰大学、城市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等。另外,风险管理职务的改变、风险管理协会的成立、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考试、风险管理杂志以及风险管理书籍等方面,美国和英国情况也基本类似,都体现出越来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两国的风险经理职称已经取代了过时的保险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位阶提升;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出版为数不少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受国外风险教育的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部分大学也开设风险管理课程,但为数较少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课程;在专业职称考试、出版书籍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一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受其影响风险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二是从观念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教育的特别重要性,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或学会,没有相应的职务、资格考试等配套措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教育能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财会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风险教育落后的局面,除了积极向国外学习,采取设立各级风险管理学会、协会,在资格考试中尽快设立风险管理资格考试等举措外,在大学教育方面,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学历教育中应单独开设财务风险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结合共同采集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学习和研讨的力度。

三、财务风险文化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局限于方法和程序,即使在财务文化研究中也忽略了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外风险理论有主观建构派,视风险文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风险由人们特定的文化社会因素建构而成,风险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财务风险文化亦不例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亦会有区别,使得人们对待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反应程度、行为方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现差异性,形成一定的特色。中外风险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人的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弱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而应作为重要课题。

四、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在理论上,与前面所述财务风险文化原因类似,我国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比较重视方法和程序,忽略了组织机构及机构的职责权限等对实践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课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组织架构下的人们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采取的模式必然不同,是集中还是分散,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兼职还是专职等等管理模式问题是研究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我国各类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开展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各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否则,研究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具体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财务风险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落实。总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巨大的科学工程,需要整合优化财务学、会计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于一体,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不落后于风险管理学科整体发展和满足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2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在新经济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因而,财务风险防范就逐渐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新经济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特征和现状进行探析,最后再提出策略建议。

一、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因为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原因,导致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等不确定性的状况,使企业蒙受一定损失。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新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1]。其次,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另外,财务风险还具有收益与损失共存性特征。财务风险与企业的收益共存,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越大,其可能收益越高,反之就越低。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实务工作中,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他们的认知中认为仅仅将生产、销售经营好,就可以不断有盈利,认为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2]。因而,没有建立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财务管理人员也缺乏积极主动、系统地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事前管理缺位、事中和事后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正确的理解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风险意识,导致财务风险无法很好的防范。

(二)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臆测的现象,对于一些存在严重问题的应收账款,并没有及时的处理和控制,因而做出的决策很多都是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并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结算,这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负担比较重,财务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够,增加了财务风险[3]。

(三)企业缺乏健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监管体系。我国不少企业缺乏健全的体系,对企业主要的经济往来业务缺乏风险识别、评估、以及监控体系。导致企业的审计工作只能局限在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缺乏对企业内控程序执行情况的审核和监管。使得管理部门的约束机制无法做到位,也阻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三、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我国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防范财务风险的策略建议。

(一)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综合素质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企业需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首先,通过培训,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风险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可能提升其面对财务风险时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以便及时、科学的判断和提出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其次,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以及心理的培训,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严格执行会计法律和会计准则规定,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决策失误。

(二)强化风险意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的梳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是其首要任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办法,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实际财务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向管理层及有关方面发出风险预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的一种机制。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能发出警告,以提醒管理层及早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

(1)构建短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我国企业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短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接下来再构建长期的风险预警系统。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而编制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主要内容就是现金流量分析,全面的将企业的动态现金流显示出来。其中,短期的应收、应付款项,以及存货科目的某些项如果没有平衡,就可能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所以,将这三个项目的相关款项作为警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化的全面预算表,来预警我国企业未来现金收支情况,可以构建以周、月、季、半年或一年为期的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构建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上,还应该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还需要构建企业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长期的综合评价指标可以为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内容来防范财务风险。最终,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长期与短期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构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旨在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四)设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强化账款的管理水平。我国企业需要设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首先需要有审批制度,并且审批要有规范程序。企业应该根据资金的额度来确定审批的层次,资金额度越大,需要的审批层次就应该越多。同时,我国企业需要强化账款的管理水平,应该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协助进行企业应收账款等款项的管理,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质量。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我国企业需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采取适当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最终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阳顺英.试论财务风险管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03):65.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3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异质性; 财务风险; 民营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1-0076-03

一、引言

近年来,受到宏观环境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浙江省众多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倒闭案例不断增多。实际上,这些倒闭的案例中,资金链断裂只是他们共同的表征,企业家能力和组织资源的衰竭才是导致经营失败的最终原因(杨轶清,2010)。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①时打破传统思维方式,转而关注企业战略决策和执行的主体,即实际控制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控制人不可能是同质的或完全理性的,他们对企业战略选择和实施的偏差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失控。因此,研究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如果不深入研究企业发展的主导者——实际控制人,是不全面的,而且很有可能会使研究结论产生错误。

二、文献回顾

姜付秀、张敏等(2009)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陈传明、孙俊华(2008)研究了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影响,认为企业家的学历与多元化程度正相关。学术界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考察较少,更鲜有问及企业实际控制人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实际控制人性别

男性社交团体的参与程度高于女性,主要嵌入工作等公共领域(胡荣、胡康,2007),获得更多来源于社会的人脉资源和支持,从而在后危机时代中更好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而中国女性企业家在创新、进取等企业家精神上相对处于弱势,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更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男性实际控制人能更好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实际控制人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实际控制人知识结构老化,变通能力降低,决策时倾向于依靠过去的经验,容易陷入机遇导向和经验型决策的泥淖,使得企业危机积聚,而年轻的实际控制人具有更强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Wiersema and Bantel,1992),更容易适应当今全球经济化下不断波动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企业实际控制人年龄与企业财务风险为正相关。

(三)实际控制人学历

浙商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和低学历高效率的创业活动能力(杨轶清,2009),现今稳定发展的浙江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大多都是白手起家,从“草根”发展来的(张仁寿,2006),有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学历高的实际控制人更容易实施战略变革以获取高收益(Wiersema and Bantel,1992),但也容易造成重大决策失误,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学历与企业财务风险为正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浙江民营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区间为2007—2011年共5年,从国泰安(CSMAR)数据库、色诺芬(CCER)数据库中选取数据。通过筛选,最终得到了585个样本,其中2007年78家,2008年88家,2009年100家,2010年142家,2011年177家。

(二)变量界定、选取与度量

1.财务风险

本文采用Z计分模型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Z计分模型的表示为:

Z=1.2X1+1.4X2+3.3X3+0.6X4+X5 (1)

其中: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当Z2.99时,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较小,处于安全状态;1.81≤Z≤2.99,代表企业处于预测的灰色区域内,其财务状况不稳定,潜在财务风险系数较大。

2.实际控制人及其背景特征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围绕实际控制人的年龄、性别、学历手工收集这些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

3.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设置状况、企业规模、行业、年度作为控制变量。以上所有变量的具体描述和定义见表1。

(三)模型建立

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了考察实际控制人背景异质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笔者建立模型:

五、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由表2可知,样本中的浙江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平均年龄为51岁;接近98%的实际控制人为男性;实际控制人学历众数为2,平均水平处于大专和本科之间。2007—2011年这5年的Z指数平均数是5.6165,表明在本研究区间内,浙江民营上市公司总体财务情况良好。在控制变量方面,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为35.78%,大概有28.21%的浙江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兼任的。

表3是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通过Pearson和Spearman检验可以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年龄、学历与Z指数显著负相关。具体为实际控制人的年龄越大,Z指数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实际控制人的学历越高,Z指数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此外,性别与Z指数的相关性显著程度不高。笔者还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小于0.5,这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模型(2)对浙江民营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先将各个变量单独放进模型中,最后再将所有的测试变量加入模型,结果如表4。

表4中第(2)列数据显示,企业实际控制人性别与Z指数呈正相关,并结合第(5)列数据来看,相关性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证明男性实际控制人能更好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假设1得到了验证。第(3)列数据显示,实际控制人年龄与Z指数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年龄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假设2得到验证。第(4)列数据显示,实际控制人的学历与Z指数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即实际控制人的学历越低,Z指数越大,企业风险越小,假设3得到了支持。第(5)列将所有实际控制人异质性放入一个模型中进行检验,基本与前面的回归结果一致。在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越大,Z指数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行业与Z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浙江民营企业在制造业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大。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与Z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证明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企业财务风险更低。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浙江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年龄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大;拥有低学历的实际控制人并不代表其企业家禀赋低,相反其企业财务状况更稳定;男性实际控制人更能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就浙江民营企业而言,年长的实际控制人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企业应加强经验管理培训和学习型团队建设,避免个人能力成为团队能力的短板和瓶颈;具有高学历的实际控制人应善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力和实践能力,避免过度自信。

【参考文献】

[1] 陈传明,孙俊华. 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5):124-138.

[2]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等.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1):131-143.

[3] 张仁寿,杨轶清. 浙商: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其未来走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6):3-7.

[4] 杨轶清.企业家能力来源及其生成机制:基于浙商“低学历高效率”创业现象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1):26-30.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4

关键词:咨询服务企业;质量认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

一、质量认证企业所处的发展背景分析

1.外部宏观发展背景分析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质量认证企业的一系列财务决策,而由于这些外部环境不受企业所控制,因此面对由这些因素引起的投融资决策、筹资决策等财务风险只能由企业从内部调整财务管理方式方法。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虽然给质量认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给质量认证企业的服务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这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推动着质量认证企业提高自身的测试条件,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而这些措施背后却隐含着较多的财务风险,比如购买测试设备的必要性、购买测试设备是否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测试设备的供应商是否能够及时提供设备、客户是否能够及时支付认证费用等等。此外,随着国家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关注度的提高,认证机构的声誉以及权威性成为其承接业务以及提供业务质量好坏的一个限制性要求。以工业电子产品的质量认证为例,通常情况下这些产品都会含有汞、铅等这些化学物质,但是有些客户需要通过质量认证来获得市场空间的拓展,为此它们往往另辟蹊径,而一些质量认证企业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这就给质量认证机构带来一定的营运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2.外部微观发展背景分析

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认证市场的完全开放以及国内对认证需求服务的不断扩大,国内认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诸如挪威船级社DNV、瑞士SGS、英国ITS、美国UL等国外认证机构也纷纷走进了国内质量认证市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质量认证企业众多财务风险因素中的比重较高,它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客户级别、所承接业务的性质以及合作伙伴的质量等等,这些因素都内在地折射出企业内部资本结构以及投融资等财务政策的偏好,进而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不同类别的财务风险。此外价值链上的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信誉等因素也会从一些细节性的角度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管理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全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质量认证企业本身具有咨询行业的性质,它们所提供的是咨询服务和认证服务。财务风险管理虽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其仍旧是靠基层的员工来具体操作的。比如,投融资活动的材料收集与整理、合作伙伴的筛选建议、供应商的具体选择、客户业务承接的筛选等等。因此,质量认证企业要想加强财务风险抵御能力,首先要提高全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里所强调的是“全员”,因为许多咨询服务企业在财务风险培训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多忽视了基层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提高。例如,中国船级社(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作为国内质量认证行业的“领头羊”,其非常重视各个部门基层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由于不同部门对财务风险的理解不同,船级社采用通俗易懂的动画形式、Flash视频等形式向员工传递每个部门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中的重要作用,使员工明白其所做的每一件工作、所提供的每一条意见对于企业财务决策来说都至关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刺激了员工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员工对财务风险防范的理解程度以及防范意识。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力度

财务风险隐藏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对其的防范需要是全面的、细致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恰恰能够通过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程序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将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风险防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防范。以质量认证咨询业务的承接为例,在承接业务时,内部控制制度下的企业会首先通过风险评估环节来评估该业务是否能够承接,承接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有哪些(是否影响与竞争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是否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是否涉及机器设备的采购等等);然后按照企业所规定的咨询业务承接流程来办理相关手续,避免出现企业内部咨询人员与客户串通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活动的原则);最后由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或者审计部门来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果,进而考核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中财务风险防范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各项内部控制活动的设置所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微观上的具体业务,也应当关注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将有可能存在的市场财务风险、税务财务风险等都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

3.做好投融资决策管理

投融资属于企业的主要财务活动,相应的也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面对激烈的竞争,质量认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寻求更多的外部合作伙伴以及投资机会,企业要认真分析这些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且多角度防范这些财务风险。以寻求合作伙伴为例,从我国质量认证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实力的质量认证企业会偏向于选择外资合作伙伴。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地域差异以及法律环境的差异,会引发多方面的财务风险,稍有疏忽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会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首先对任何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和罗列(法律法规的区别、技术上的差异、政策的不同等等),然后综合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合作案例来寻求某种因素下的可行性对策,尽可能的做到“有备无患”。实际上,企业在没有经历过一项投资业务或者一项融资策略时,大量收集相关数据与经典案例,利用“可比性”原则对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恰恰是很多急于成长的质量认证企业所忽视的。

三、技术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技术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结合财务风险防范相关理论知识,从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机制建设、资本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财务风险指标等方面着手,与企业内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1.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质量认证企业作为咨询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更加偏向于服务业的特征,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以某质量认证企业为例,该企业以风险预警机制图的形式来构建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图。首先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以及风险评估的方式构建一套普通意义上的财务风险预警流程,结合企业自身承接业务范围、面对客户的类型等因素进一步细化整套流程。其次将企业日常的咨询业务、认证业务等按照整套流程来识别各个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然后在风险实际发生时对应上述流程来应对风险,并在事后对整个风险进行评估,进一步调整或者充实风险预警机制图。此外,该企业还设置了一套财务风险应急预案,即在面对一些没有经历过的财务风险或者一些特殊性质的财务风险时,应当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这些风险。

2.重视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

一些财务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水平以及所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重视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咨询服务行业不像一些工业企业,工业企业需要由大量的生产资金予以支撑,而咨询服务行业更多的是需要人才的支撑。在财务指标的分析中,要重视现金流量以及资产负债率,尤其是在企业需要进行外部投资或者外部融资时。现金流量是企业日常运作的资金需求,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结构以及市场竞争力。有专家提出了咨询服务行业确定资产规模的六要素,即资源整合能力、人力资源状况、所处的竞争地位、管理能力、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这六个要素来把握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于质量认证企业来说,它们更具有“时代的气息”,人力资源状况、行业政策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在估计资产规模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更大一些。也就是说,除了要注重资产规模,也要注重规模内各种结构的合理性。比如,在政策紧缩时,企业可以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的财务风险;对客户所欠款项及时催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也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保障。虽然质量认证行业属于“朝阳行业”,但是在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时,依旧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平衡银行借款、民间借款的比例以及长期、中期、短期借款的比例,避免企业陷入过于被动的状态,产生债务危机。

四、结束语

质量认证企业作为咨询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空间的拓展。企业应当准确分析其所处的发展背景,从内部管理和财务技术两个角度防范和控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助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郁慧 单位: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上海分公司办公室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5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跌破8%,随后的几年里都在7%左右徘徊,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的“新常态”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尤其在“去库存”的大趋势下,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市场布局,走出了量价齐升的增长通道。然而,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其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加强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对策意义重大。

一、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因决策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收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甚至陷入财务困境。从房地产上市企业层面分析:一是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为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营,需大量筹措资金。在融资活动中,一旦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信誉,进而引发融资风险。也可能因决策失误而导致投资风险。二是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管理失误、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导致的经营风险。三是对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而引发的流动性财务风险,如因销售政策制定失误导致现金流通短缺等[1]。以上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分析,除此之外,还受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出台限购令等。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收入、现金流波动大,增加了财务管控难度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收入确认采用完工确认法,即只有在商品房竣工验收后才能确认营业收入,导致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运作情况与实际存在差距,尤其是项目大多周期较长,收入确认具有滞后性[2]。房地产上市公司属于资金驱动型行业,经营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保障。在项目交付前,现金大量流出,各类成本、费用导致项目呈现亏损状态,甚至还需支付融资利息;在项目交付后,现金大量流入,利润瞬间增加。可见,收入、现金流呈现不确定性,增加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管控难度。

(二)资金流动形式复杂多样,加大了财务风险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周期较长,大多在一年以上,资金周转、回收等都面临着多种不确定因素。从项目资金的流向分析:经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才进入到施工筹建阶段;协调开发商、承包商等,方能开工建设,再到推广策划、售后服务。整个项目经营中对内、对外涉及多个环节,财务关系复杂。从项目资金的运作分析:经营收入有租金、销售收入,商品房预售款等;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股权融资、民间融资等。整体来看,资金流动形式复杂多样,给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资金调配带来诸多困难。

(三)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区位投资风险空前放大

我国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晚,市场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我国民众投资渠道较少,使房产兼具着消费品与投资品的功能,导致房价非理性攀升甚至部分地区呈现泡沫经济[3]。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向尤为关注,国家与地方层面都相继出台多种政策,如土地、税收、融资等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影响较大。房屋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尤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导致区域投资风险空前放大,如201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被称为“鬼城”,房价呈快速下跌状态,仅东胜区建成、在建项目库存就达到1286万平方米。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的搜集,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房地产行业受经济运行、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大,信息搜集的及时性、敏感性能有效加财务预警能力,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适时调节公司发展战略。第一,注重内部信息的搜集,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监控。如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多超过了70%,需实时关注贷款规模是否合理,防范资金风险。第二,动态掌握宏观经济环境及调控政策,把握企业扩张的规模与时机。

(二)加强“硬件设施”的支撑,为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加强房地产上市公司“硬件设施”的建设,为财务风险预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构建信息预警系统,加强公司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互动、信息共享,实现对信息的及时分析、监控与预警。对可量化指标设施上下临界值,一旦偏离临界值以内,系统自动发出报警,提醒相关人员做出调整和防范。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强化财务风险控制,根据自身规模指派专业人士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

(三)加强筹资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上行压力较大,融资难依旧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创新融资渠道,如尝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改善融资结构。合理安排借贷结构,根据项目开发、经营周期科学安排,编制现金收支预算,防范不能偿付本息的风险。在房地产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的背景下,通过联合重组方式增长实力,实现优势互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轻资产、重运营”的新模式,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石芯月,王宏波.浅析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策略[J].社科纵横,2017,32(1):64-67.

[2]王茜,张洪.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经济研究导刊,2016(3):100-102.

财务风险的研究背景范文6

关键词:财务风险 成因 风险意识 风险预测 收款制度

一、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可以具体剖析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策和市场风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最新的市场动态的影响。“粥多僧少”的矛盾日益凸显,而且市场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导致了整个市场的混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其次,市场逐渐出现了市场垫资的倾向,其后果不仅是占用了路桥施工企业大量的资金,而且影响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阻碍了企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再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低价中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时由于建设单位设计阶段未作充分准备而提出变更合同内容的要求容易打乱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施工规划,所存在的合同风险最终会转换为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

总结来讲,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比较能够概括:第一,内部控制风险。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路桥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财务管理的系统仍然有待健全。第二,承包体制风险。施工企业是施工合同主体,应当履行合同条款中的所有法律责任,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施工企业与项目部所签订的内部承包协议存在着许多法律漏洞,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造成程度不一的财务风险。

二、控制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良好措施

(一)树立风险意识,强化职能管理和监控

良好的风险意识以及职能管理和监控的强化,不仅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而且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坚实基础。具体来说,第一,路桥施工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灌输和培训,通过员工手册、财务风险防范主题会议、拓展训练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全体成员形成风险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地精益求精、共同进步。第二,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责任制度,企业法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该在对每个项目都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重点把握项目的投资决策,而各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将掌握的信息随时汇报给企业最高领导层,实现企业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第三,财务经理作为第一管理者的助手和参谋,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目的财务状况,调查研究各个项目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在注重调查研究、严格履行财务职责的情况下发挥出财务经理的监控作用。第四,企业领导者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鼓励员工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畅所欲言,积极地吸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为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更多的活力,而且间接地培养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使命感。

(二)加强财务风险预测,防患于未然

路桥施工企业应当针对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以及自身实际的前提下,加强财务风险的预测,以便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详细一点来讲,首先,路桥施工企业应该具体性地分析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包括利率变动、行业前景、投资价格以及施工项目目标走向等因素在内的全面性的分析,预测可能致使施工项目面临财务风险的所有可能,以便采取恰如其分的防范措施。其次,对于项目资金的流动状况要予以实时的监督和分析,对施工项目的资本运营、应收账款以及会计核算等细节性的工作更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完善和强化,促使资金能够发挥出更有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上,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类方案背后所潜在的风险,在追求路桥施工企业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基础上,选择风险率最小的投资方案。再者,在后期的资金结算方面,项目竣工之后,要在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合理地编制工程竣工结算方案,并且根据合同的具体要求办理决算送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处理好各相关事宜,降低财务风险率。

(三)建立健全收款制度

路桥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应收账款金额较大,而现阶段公路工程管理体制要求施工单位要具有大量的质量保证金以及履约担保金等,这使得企业沉淀了大量的资金,资金周转的风险就更加容易出现,因此建立健全收款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核算时,这部分资金都应该被作为应收账款处理,企业要派遣专业性的资金管理者,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要及时催收快要到期的回收资金,对于那些不能及时收回的资金进行相应的回收风险的预测,尽量借助于积极的措施追回欠款,以便有效地缓解资金周转压力。还有,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制定科学、适宜的收款政策,对于应收款项的账龄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分析,全面掌握应收款项的还款情况以及管理进程,及时根据收款情况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收款政策,从而减少坏账损失的概率,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于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路桥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路桥施工企业要想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扎实市场地位,就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财务风险得以防范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贺剑军.国有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防范措施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