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1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127-02

Effect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Operating Room/LIANG Guan-li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0):127-12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operating room.Method:Nurses of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n our hospital were give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program,nursing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staff of surgery patients and surgeon,average basic assessment scores and average scores bonus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assessment program.Result:Nursing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staff of surgery patients and surgeon in year of 2013 were 93.3%,96.7%,in 2012 were 75.6%,66.7%,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istinct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perating room; Quality of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Maoming Farm Hospital,Maoming 525200,China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地,在整个急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结果,故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量化考核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本研究对笔者所在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量化考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2013年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3名,年龄22~47岁,平均(31.2±2.4)岁,其中主管护师9名,护师9名,护士5名。本科毕业7名,专科毕业16名。选取本院2012、2013年相同的医生30名,年龄29~45岁,男11名,女19名,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选取2012年3-7月45例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11~58岁,平均(31.1±1.5)岁;选取2013年8-10月45例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10~61岁,平均(32.1±1.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考核方法

量化考核方法如下:基础考核分数为100分,分为以下方面:(1)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职业道德、无菌操作及规章制度等进行培训,培训后有培训师进行打分,最高10分;(2)详细了解科室内护理人员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性的指导量化考核方案,并详细记录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要求,组织全科室讨论、修改、制定量化考核方案;(3)考勤管理:每月满勤记为30分,缺勤1 d扣1分;(4)对清点制度、患者交接、标本管理、仪器设备维护、规范节约耗材进行考察,每项分值5分,共计25分,积极运用新方法记10分;(5)医生满意总分10分,患者满意总分10分;(6)按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进行打分,总分10分;(7)好人好事记为5分,以上随时进行考查,并建立专门的计分本,每月定期将个人考核分数贴在公告栏中。在护理人员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若受到患者及其家属提名表扬,可给予相应奖励加分,加分幅度为1~10分;护理人员若能有效采用护理新方法、新技术,并对手术室护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给予相应奖励加分,加分幅度为1~10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考核方案实施前后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基础考核分数及平均奖励加分分数。制定手术室医生满意度调查表及手术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012、2013年手术室患者及手术室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详见表1。考核后平均基础考核分数及平均奖励加分分数均明显高于考核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2012、2013年手术室患者及手术室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

时间 手术室患者满意 手术室医生满意

2012年 75.6(34/45) 66.7(20/30)

2013年 93.3(42/45) 96.7(29/30)

字2值 5.413 9.016

P值

表2 量化考核前后总体情况比较 分

时间 平均基础考核分数 平均奖励加分分数

2012年(n=23) 90.32±2.34 4.32±1.22

2013年(n=23) 98.32±2.56 12.34±3.56

t值 11.062 10.220

P值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生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医学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点[3]。量化考核的实施,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4]。量化考核也使护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加大,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持久性[5]。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2

关键词:碳纤维;加固;正拉粘结强度

1 引言

碳纤维片材是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的统称,是目前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的常用材料之一,其强度是钢材的近十倍,而重量却仅为钢材的20%左右,正是由于其高强度重量比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而受到世界各国学者和工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碳纤维的技术革新,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制造成本,工程用量增长迅猛,而其施工质量也同时倍受关注。

2 检测规范的演进过程

为了因应业内对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质量判定的需要,湖南湖大土木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率先开展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现场检测的研究,并于2002年8月第一次在湖南省内对碳纤维加固施工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

从2002年8月到2003年5月,我们依据当时的标准《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工程施工与验收暂行规定(修订本)》进行现场检测,此标准由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6月颁布,其对施工质量合格的判定依据是:在正拉粘结强度试验中,破坏形式正常,且粘结强度不小于atftk,其中ftk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at为检验系数,取值范围在1.0~1.2之间。

2003年5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了《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该标准的主编单位是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该规范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规定,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先用小锤轻敲或手压片材表面的方法定性检查,而定量则需通过现场正拉试验检验。在正拉试验中,若组内所有标准块的破坏形式均为混凝土破坏,则为合格:若破坏形式为层间破坏或碳纤维片材破坏,但粘结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单个最小值不小于2.25MPa,则也是合格,其它情况为不合格。

2006年6月,建设部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并于2006年11月开始实施。该规范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其对正拉试验合格的规定是破坏形式正常(即混凝土内聚破坏),且粘结强度不低于该规范相应指标的要求。但该规范并没有明确现场正拉粘结强度指标的要求,目前普遍的认识是不小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且最低不小于1.5MPa,这种认识尚需在后续配套规范中明确。

从三个规范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动态的,其中破坏形式必须是混凝土内聚破坏已经得到各方共识,但粘结强度指标却有一个从严到松再到稍严的过程。为了全面了解笔者所接触各碳纤维加固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实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及其后续配套规范做好准备,我们统计了本中心2002年以来34个碳纤维加固工程共121个标准块的检测结果,详见表1,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3 施工质量的初步统计分析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1 混凝土内聚破坏作为碳纤维加固工程质量的主要评定标准,是碳纤维粘贴材料和施工的基本要求,在使用合格材料和正常施工条件下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统计的结果涉及6种品牌的粘贴胶粘剂和8种品牌2种型号的碳纤维布,其中破坏形式为混凝土内聚破坏的比例为89.3%。

但在检测中有13个标准块(占总数的10.7%)出现了非正常破坏,根据调查,其主要原因在施工方,具体表现在:

(1)冬季施工,胶粘剂粘度较高,施工人员在没有将胶粘剂AB组分充分混合均匀的情况下粘贴碳纤维布;

(2)个别施工人员贪图较快的施工进度,没有对胶粘剂AB组分的配合量进行准确计量,而是通过经验进行大致配比,导致配合比例出现严重偏差;

(3)混凝土表面处理措施不当。按照一般的施工程序,在粘贴碳纤维之前,应将被补强的混凝土面层粉刷层和松动部分彻底消除后打磨,表面凸出部分用切割机或砂轮机修平;若混凝土存在裂缝,应先灌注封缝后粘贴碳纤维;混凝土表面要求洁净、干燥、无油污,若表面有渗水,应先做疏水、止水和干燥处理,将表面用丙酮或酒精擦拭干净后粘贴碳纤维。但有个别工程,施工人员没有对基材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或者打磨的深度不够,从而导致出现非正常破坏。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对第(1)、(2)种情况,用手触摸固化后的胶粘剂,往往有粘手仿佛没有完全固化的感觉,对第(3)种情况,胶粘剂完全固化,但用正拉粘结强度检测仪将标准块扯下后,却发现胶结面只有很薄一层浮浆。

2 正拉粘结强度实测值有一定程度的离散性;平均值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有增大的趋势,但区分度并不高,且普遍在基材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附近。我们的统计涉及到从C15~C40六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共121个样本的实测数据,除C15外,其它等级的混凝土其正拉强度平均值均略高于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具体分布见表2。

对于这个统计结果,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供大家讨论:

(1)浅层混凝土缺陷的分布有很强的随机性。

一般认为,在正拉试验中出现混凝土内聚破坏,是因为混凝土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微观上的初始缺陷(如裂纹、孔隙、夹层等),内聚破坏的实质是在荷载作用下,这些初始缺陷产生不稳定扩展而形成破坏面。在试验过程中,破坏面都发生在浅层混凝土,且形状近似“碗”状。作为破坏面开始点的缺陷,特别是浅层混凝土的缺陷的分布具有随机性,所以实测的粘结强度的离差系数值在0.33~0.45之间,相对较高。

(2)浅层混凝土实际强度和试验方法较显著地影响到实测强度值。

在对外检测以前,我们曾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在粘结强度(混凝土内聚破坏)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的比较方面,与实际工程检测结果相比要好很多。我们可以从浅层混凝土实际强度和试验方法对实测结果的影响来解释这个情况。第一,实验室所用基材较小,振捣充分,而现场混凝土受施工条件(如模板、振捣)的影响,同样配合比的混凝土其浅层实际强度往往较实验室的要低:第二,混凝土构件往往是使用了较长时间以后才需要加固,外界环境的长期影响能严重降低混凝土表面质量;第三,现场试验有时候受条件限制,在标准块的实际尺寸、切缝深度、垂直度、仪器施力方向与基材表面的垂直度等方面与标准有一些偏差,这种偏差在标准块直径只有40mm的情况下往往会得到放大,而在实验室里,可以有条件做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些偏差。

从表2看出,在所有标准块的粘结强度检测值中,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的比例为71.9%,这个比例是偏低的,因为如果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将有28.1%的标准块被判定为不合格。实际上,这只是单个标准块的统计值,因此,将会有更高比例的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质量被判定为不合格。

(3)粘结强度问题亟待各方重视

碳纤维与混凝土基材良好粘结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但粘结强度达不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并不意味着工程面临较高的风险,本文的目的是提请各方关注到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粘结强度过低,有一定比例的工程其加固效果将打折扣;其次是在因为粘结强度达不到要求而被判定为不合格时,应合理地划分责任,否则这会导致出现各方利益纠葛的死结,加固方按规程认真施工,却因为浅层混凝土缺陷达不到规范要求而不愿承担责任,主体施工方通过回弹或钻芯取样检测得到混凝土质量合格的结论又将责任推卸给加固方。

4 结论及对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合理化评价的建议

根据以上讨论,对碳纤维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破坏形式正常为主要评价指标,粘结强度作为参考。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3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可出现上腹疼痛、不适和恶心、厌食、嗳气、腹胀等不同表现,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学习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需及早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并注重患者健康意R的提高和遵医行为的提高,以有效预防病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所有患者符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事先了解本研究目的和方法,均可配合,均签署同意书。甲组患者男29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2.13±2.67)岁;慢性胃炎有20例,消化性溃疡有27例。乙组患者男28例,女19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2.57±2.61)岁;慢性胃炎有21例,消化性溃疡有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乙组以平常传统护理方法给予护理,甲组以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给予护理。①心理护理: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因病程比较长,在长期用药过程可丧失治疗耐心和信心,加上疼痛和其他症状影响,可加重烦躁心理,不配合治疗。需多跟患者交流,掌握其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消除其不良情绪。②用药护理: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需指导患者规范的用药剂量和时间、方法,并介绍不规范用药可引发的不良反应,强调危害性,提高患者警惕和注意。③健康教育:针对患者文化水平采取手册发放、讲座等形式进行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疾病知识的讲解,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介绍日常生活自我保健知识,提高患者保健意识。④饮食指导:以清淡、易消化、丰富蛋白质、丰富维生素饮食为主,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腌制、油炸、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烟酒、咖啡和浓茶[2]。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遵医用药评分、遵医饮食评分、溃疡愈合时间;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

1.3.2显效:症状全部消失,胃镜下检查无溃疡病灶,幽门螺杆菌完全消除,溃疡完全愈合;有效:症状改善,胃镜下检查溃疡病灶缩小一半以上,幽门螺杆菌减少;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比例[3]。

1.3.3遵医用药评分、遵医饮食评分自制问卷进行评估,每一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遵医行为越好。

1.3.4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方法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4]。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甲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乙组高(P

2.2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相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P>0.05);护理干预后甲组相较于乙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

2.3两组患者遵医用药评分、遵医饮食评分、溃疡愈合时间相比较 甲组相较于乙组遵医用药评分、遵医饮食评分更高,溃疡愈合时间更短(P

3 讨论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为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同时需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综合护理干预是新型护理方式之一,其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全面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饮食等各个方面的护理,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树立健康意识,提高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加速其病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水平[5-6]。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加速溃疡愈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83-84.

[2]明玉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22):317-318.

[3]李政红.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36-38.

[4]董丽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4427-4428.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4

【关键词】 FD; 老年; 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 复方消化酶胶囊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30%人群在一生中均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症状[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约为30%~50%[2]。由于老年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下降而产生的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使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明显增高[3]。且老年人各器官系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治疗上存在治疗方法复杂,疗程长及疗效差等特点。本研究采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FD患者92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联合组31例,男18例,女13例,中位年龄69岁(65~83岁),平均病程9.6个月;消化酶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中位年龄71岁(67~81岁),平均病程11.3个月;动力组31例,男16例,女15例,中位年龄68岁(68~77岁),平均病程12.4个月。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按照功能性消化不良Rome Ⅲ标准选择病例,包括以下症状的一项或多项: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4]。

1.2.2 排除标准 (1)2周内应用抑酸药物和(或)胃肠动力药物;(2)经胃镜、上消化道造影、腹部彩超及实验室检查明确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3)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4)心、脑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1)动力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瑞健,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2 g,口服,3次/d;(2)消化酶组:复方消化酶胶囊(达吉,韩林制药株式会社),2粒,口服,3次/d,餐后服用;(3)联合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药物用法及用量同动力组及消化酶组;(4)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忌烟酒、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之物,同时要求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并保持情绪乐观[5];(5)以上各组疗程均为3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等消化道症状的变化。于治疗前后计算临床症状积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需提醒才意识到症状存在,2分为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工作,3分为症状严重且持续,并影响工作。疗效评定: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5%;有效:75%临床症状积分减少50%;无效:症状积分减少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联合组与消化酶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985,P=0.046);联合组与动力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905,P=0.015);消化酶组与动力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结果

组别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有效率(%)

联合组(n=31) 13 15 3 90.32

消化酶组(n=30) 7 14 9 70.00

动力组(n=31) 9 11 11 64.52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与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胃敏感性增高、胃电节律紊乱、胃近端容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脑肠相互作用、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7]。目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是一个明确的单一疾病过程,是多种不同机制和多因素所致的综合征。一般认为,上胃肠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8]。因此,临床治疗多采用促胃动力药物来改善胃酸分泌的异常,但众多资料表明,单纯应用促动力药物治疗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可能造成疗程较长,患者情绪低落,引发药物副反应,高复发率等情况出现[9]。消化功能低下的另一重要环节是消化酶分泌减少或分泌功能下降[10],且已有研究证实消化酶是治疗消化不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1]。临床研究证实,复方消化酶及促胃动力联合用药,可使得两种促消化药优势互补、药力协同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对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更理想,药物起效的时间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2]。

复方消化酶含有胃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木瓜酶、胰酶、胰脂酶等6种消化酶及熊去氧胆酸,可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的消化,并可促进胆汁分泌[13]。胃内食物充分消化有助于胃的排空,减少未消化的食物直接进入肠腔;除了有助胃内消化过程,复方消化酶胶囊能进一步促进食物在肠腔内的消化和吸收,使肠腔内产气减少,从而改善腹胀及其他腹部症状。

动物实验表明,曲美布汀一方面通过抑制细胞膜钾离子通道,产生去极化,从而提高平滑肌的兴奋性;另一方面通过阻断细胞膜钙离子通道,抑制钙内流,从而抑制细胞兴奋,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此外,曲美布汀对胃肠平滑肌神经受体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在低运动状态下作用于肾上腺能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加快运动节律;在运动亢进时,作用于胆碱能神经和阿片受体,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及胃肠平滑肌运动[14]。因此,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作用,可使胃的不规则运动趋于规律化,使胃幽门部运动功能亢进时转为抑制,运动功能低下时使其活动增强[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总有效率达90.32%,其有效率高于单用曲美布汀或复方消化酶治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联合应用兼顾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基础,弥补了传统单纯治疗的缺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万岱.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的简介和解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120-124.

[2] Hiyama T, Yoshihara M, Matsuo K, et al.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serotonin agonis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10):1566-1570.

[3]宋晓华,赵红.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5):47.

[4]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7,12(2):137.

[5]康景峰.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O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96.

[6]王运发.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3A):416.

[7]王娜平.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6):71.

[8]黄珏凡,林福全.奥美拉唑、莫利联合谷维素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1):32.

[9]杨坚勇.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41.

[10]张国彦.复方消化酶联合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J].中国药业,2011,20(13):75.

[11]柯美云,孙晓红,钱家鸣,等.复方消化酶治疗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3):179-182.

[12]周维珍.复方消化酶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21.

[13]张海英,赵红,娄渊贵.复方消化酶联合依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2,24(4):244.

[14]刘义文,胡建国.丽珠肠乐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4.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5

关键词:量质一体;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91-01

中职教育中,教学评价是专业课课堂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我校推广的"职教活动5项改革项目"深入开展,如何评价专业课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事实上,课堂评价问题也即"如何培养学生"以及"培养怎样的学生"的问题。当初的一张试卷、两个考试的评价方式,早已僵化了教育的初心,禁锢了学生的手脚和头脑。使实训课堂索然无味。不让学生动起手来,不让学生手脑合一,不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去,课堂就变成了"开会",学生就耷拉着脑袋。因此,实训课堂评价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堂中去。

1.用"级差"化的模式评价学生的活动、情感、体验

专业课"做学教模式"的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的体验、技能的掌握、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但缺乏有效的评价。教学评价应以课堂教学要素为教学改革的主阵地, "级差"化的评价模式(见下图)显示了对专业实训课评价的新思路。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等环节的完整过程。通过完整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评价对象,忽略了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情感、体验。

一、功能检查级差评分页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日期

实训课题名称

一、功能检查 评分等级10分,5分

二、品质检查级差评分页

二、品质检查 评分等级 10、9、7、5、3、0 分

上表中,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实验电路或搭建的某实验平台)的量化评分。教师评分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的量化评分。对学生自评的评分是指教师对学生自评和教师自评的比较,二者之差(级差)得分,级差越小,得分越高。级差评分的优点是学生和教师都知道学生的不足在哪里。是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例如,某要素学生评分0分,教师评分0分,则最终成绩10分;教师就会知道学生真的不会。而学生的活动,思想、感情可以以评价因子加入评价结果,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能力先行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2.评价要有质有量,量质一体

一堂课的评价,可以带动教学整体发展。遵循教学规律,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教学要求,体现专业特色是教学评价改革的出发点。整合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式,创设有效互动的课堂氛围是评价切入点。建立"以量论教"的评价新模式,评价指标注重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效果,安全,环保,卫生,时间,布局,压线,检测等要素。各个要素可以都有标准,这些标准叫质量化。简称质化。质化后便于判断优劣。你也可以评价某学生的接线速度(例如1小时内完成),那么可用耗用时间作为评价要素。每一要素功能正常10分否则0分。这叫量化。量化后便于比较。《功能、品质级差评分页》中将"产品功能"和"产品品质"作为考评的重要项目,产品功能涵盖主电路功能、控制电路功能、照明电路功能、耗用时间、安全事故等评价要素。评价要素可根据实际调整。要素越多,内涵越深化,要求就提高。初步达到了"以质论教、以量促教"的目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的促进功能显现出来了。评价要素的质化和量化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目的性。 "教学效果"的评估指标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参评中心,注重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知识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从学生学的角度判定教师教的状况,的确是一次较大的变革。

3.评价要全面化、多元化、科学化

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角度多元化是评价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教学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单向评价和互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这是评价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根本在于使评价内容全面化,从而带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量质一体"级差"法评价能正确认识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多元性、互动性。如上述《评分页》将评价内容分为"功能评分"、"品质评分"两大块。对于"功能评分"的评价,必须以教师检测学生作品为基础,包括学生作品的各项功能是否达标等,评价的主体以教师为主体,辅之以学生自评、师生级差评分等,评价方式以量评、质评(描述性评语)为主;"品质评分"以评价作品的工艺、外观、包装等为基础。评价要素紧紧围绕作品的工艺标准。两块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略同、多元评价主体有别,采用百分制和级差制相结合,更全面、更客观、更具激励性,增强了评价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附专业实训课评分说明

1、功能检查项目评分等级 10、0 分两档三类主要考察产品功能是否实现。其中 学生自评完 成 功 能 得 10分,未完成得 0 分;教师评分 完 成 功 能 得 10分,未完成得 0 分;对学生自评的评分相同得 10 分,不同得 0 分。最后合计三项所得总分。

2、品质检查评分等级 10、9、7、5、3、0 分六档,主要考察作品的工艺包装等因素。其中学生自评评分标准为10 分:目测检验中没有任何缺陷,或者工作结果无可挑剔的;9 分:检验、工作结果中仅有极小的缺陷;7 分:检验、工作结果中仅有较小的缺陷;5 分:检验、工作结果中有缺陷,但在专业上仍可视为正当的、合格的;3 分:检验、工作结果中有^大缺陷它只能通过时间、材料和机器的损耗来弥补;0 分:检验发现了专业上不可弥补的缺陷,或者工作结果中的缺陷过大,无法补救或得不到需要的结果。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一样。对学生自评的评分为(学生自评和老师评分)相差一级得 9 分,二级得 5 分,三级得 0 分。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范文6

1.1实验对象哈尔滨医科大学08级口腔专升本学生(48人)、09级口腔专升本学生(36人)、09级预防本科(54人)、08级临床本科(63人)。

1.2教学内容设计《口腔医学》(预防本科、临床本科教材)口腔内科部分、《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专升本教材)在156学时教学中根据非结构化教学需要进行课程整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穿插融合,分别采用角色扮演、病例分析、标准化病人(SP)等形式导课,进行小组分析讨论,课堂评价。

1.3多元化评价的实现

1.3.1学生综合成绩多元化评价体系①学生口腔诊查互检。学生分两组,按大纲标准组间互检,并进行教师及学生组间评分。②角色扮演、SP情境模拟、PBL教学。设计量表,采取学生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针对包括医患沟通能力、口腔检查、无菌操作、诊断、治疗设计等进行全面评价。③临床操作实践技能考核。选择合适的临床患者进行接诊,对口腔常见疾病进行治疗处置。根据实践操作分级评分,并由非带教教师、教学督导对考核评价。④带教教师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医德表现进行给分。五部分成绩各占25%量化得分。

1.3.2学生对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评价设计量表,学生对于多元化评价进行打分,量表设计包括:多元化评价较传统考试的优势;多元化评价对临床技能的提高作用;多元化评价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多元化评价中带教教师的作用;多元化评价对临床整体观念和决策性思维的培养;多元化评估的不足之处等。

1.3.3教师间评价及教师督导评价通过听课教师与督导对多元化评价体系及相应的课堂调整进行评价,设计量表,包括:在教学中临床带教教师实践组织效果;学生对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配合度;多元化教学中知识点的强化和培训效果;评价的客观性等。

1.3.4带教教师评价包括多元化教学中所遇到的难点;学生量表的补充与调整;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程度;多元化教学评价较传统教学评价的优势等。

1.4统计分析对各量表采用经典统计学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量表数据,多元化评价体系本身进行评价。

2结果

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量化形成学生成绩,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间评价对教学效果量化形成教师授课评估,通过学生和教师评价对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和表2。

3讨论

3.1多元化评价教育评价在当今世界教育领域中,同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发展一起,被誉为三大研究课题。现代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评价观突显教育评价的发展,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传统标准化测验的理论基础是联结主义,它是通过学生对大量结构化的情景的反应,来了解其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但却无法考察学生在动态的、真实的背景中会如何应用知识,也没有给出我们所需要的学生学习的信息和反馈。现实生活是非结构化的,特别是临床医学领域,医学本身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又直接作用于人的特殊学科,诊疗活动是不仅是理性思维过程,也是“医医、医护、医患”的人文互动行为,没有标准的ABC让我们选择。所以,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还要成为一名有独立决策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医生,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采用非结构化的任务对进行教学评价尤为重要。多元化学生评价的改革在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开始兴起,多元化学生评价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评价上的反映。本研究中多元化评价方法如下:①设定多元化评价主体:强调自评、他评与互评(包括生生、师生间的相互评价)。②进行多元化评价维度:在评价中采取多维方式(如诊疗观念、沟通能力、病例书写能力、整体设计思维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衡量口腔医生素质。鼓励独创精神,注重“医德医风”“医患沟通”“临床决策性思维”的培养。③设定多元化评价尺度:进行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其一,将学生自身作为参照点,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其二,灵活地运用绝对评价法,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可以明确与客观标准的差距这段介绍建议方法或者结果部分,没必要在讨论中再次提及方法。

3.2医学中多元代评价的应用医学领域中多元化评价在理论上虽已论证了其可行性,但在实践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仅涉猎医学实验课程教学和医学英语教学,国内外均尚未应用于临床教学中。我国口腔临床教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指定性强,口腔临床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交联范围甚广,医患关系更具有特殊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多元化评价本身与其他体系相比层面较深,评价范围更广泛,特别适于专业教改实践,符合口腔临床带教实际情况,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构建新型医患关系。我们一直在强调多元化评价的重要性,但是可行性和有效性没有通过本实验进行论述,更应该通过本实验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展开论述.前言部分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讨论就应该重点提及我们的实验或者调查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结论和其他研究是相符合的。

3.3对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是互动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促进才能协调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由于其自身缺陷(如:绝对性、单向性、滞后性)限制了教学评价对教学方式方式的反馈作用,与“学生主体”背道而驰。多元化评价强调信息及时反馈和双向激励机制。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机制,既包含是自上而下的教师评价、自下而上的学生评价也有同维度的学生互评和教师互评,充分发挥了非结构化教学的优势,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互动相长和正向激励。当前世界课程评价中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量化评价方法有其客观性的一面,但其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有许多因素是暂时还无法进行准确定量的。质化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进行整体性评价,从而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但这种评价方法对评价者的要求相当高,同时由于其主观性较强,所以其效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课程评价实践中,人们趋向于把质化评价方法作为量化评价的指导,同时把量化评价结果又作为质化结论的基础,这样有利于二者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针对“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教育模式,在口腔课程的具体评价中,采用累加评价方法。学生通过实结和SP评价、仿头模基本操作考评、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病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评价,设计了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办法,将学生实验能力分解为操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和科学素养4个指标,主要是激励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笔试的设计方面,增加开放式题目,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拓展能力。经量表统计分析,有87%的学生认为多元化评价更适合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估,75%的学生认为多元化教学与非结构化教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91%学生认为多元化评价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84%的学生认为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实现理论课程实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