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范文1
【关键词】地铁施工;监测技术;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对于地铁施工来说,其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且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地铁施工期间有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在发生风险后,就会直接延长地铁的施工工期,这样也就对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产生出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深刻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落实好地铁工程施工的核心,这样才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体制,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1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
由于地铁的施工环境特殊,施工技术复杂,投资金额较大,而且施工周期长,在施工期间有着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地铁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经常造成安全事故。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地铁施工进行监测,从而进行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在地铁施工中,有着处理和优化安全风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作用。在地铁施工前,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控制,在控制安全风险之后,进行归纳总结,所以地铁施工中的监测与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利益。
2地铁施工监测技术
2.1静力水准监测对于静力水准监测来说,已经成为了地铁测量技术中的之一,具有精度高与远距离测量等优势。且就现阶段来说,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地铁施工与后期运行上。2.2GPS测量对于GPS测量工作来说,有着便捷与精准的优势,可以不受时间与地点等方面的限制,这样也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通过GPS测量可以对地铁施工过程中进行精确监测,一定的监测周期之后,则会进行复测,显然这有效的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而且该监测技术没有受通视条件的约束,打破传统测量的限制,监测范围大,效率高,而且方便操作,有着很多技术优势,因此GPS测量技术在地铁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另外,该项监测技术一般适用在首级监测管理系统中。2.3智能实时监测系统现阶段中大量智能实时监测系统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地铁项目施工监测中,主要是通过全站仪的高度智能化,对地铁施工进行监测,利用光机电技术进行监测,可以进行远程施工控制,有效的对地铁施工进行监测,并且将监测数据传输,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智能实时监测系统让监测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如测量机器人系统等,这较以往传统的监测有着质一般的飞跃,从而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果。
3对地铁施工安全管理风险造成影响的因素
对于其他项目工程来说,安全管理风险的因素一般有评价、估计和监测等,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类型与其相差不多,但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安全风险类型。3.1自然上的风险对于自然界变化来说,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所以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直接影响着地铁的正常施工。一般来说,主要有环境、地理、气象等自然灾害,所以对于这一类风险来说,一旦出现就无法补救。3.2技术上的风险通常来说,如果在地铁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团队没有较为专业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则会造成施工项目在竣工时,无法达到工程目标,这就是所谓的技术风险。项目施工的的工程设计水平、设备的性能、项目方案等都是技术风险中的因素。3.3经济上的风险由于受到了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地铁施工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原材料价格上调等现象,或是出现税收提高等。也正是在这种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同时也加大了风险的发生。所以在实际中常常将这种风险定义为经济上的风险。3.4管理上的风险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才可以使得地铁工程有序的开展,如果管理职能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地铁工程项目出现了管理上的风险。
4地铁施工监测技术上存在的缺陷
现阶段,我国地铁施工监测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施工监测覆盖的范围小,在采集数据方面还没有实现自动化,还有一些操作需要人员来完成。同时,监测系统的风险评估不够完善,评估系统和信息采集、决策等不能有效的结合,每个环节几乎是独立进行的。地铁施工监测标准也不够完善,和实际的施工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比如像某地铁施工中,技术人员在进行监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区域的沉降量已然超过标准3倍,但并没有发生事故,而部分低于标准的区域却是出现了安全事故。还有一些技术人员在监测的时候,对于监测主体区分的不够明确,对于一些多方面存在差异项目的监测,也是利用一样的监测技术,使得监测结果不够可靠,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5控制好地铁施工风险的措施
5.1做好风险排查工作要想处理好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则应该从源头做起,防止安全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对地下管线等线路埋设进行仔细调查,同时还需要调查清楚地铁附近的地质情况以及建筑设施情况。及时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实现高效的协调合作,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将一些可能存在风险排除,将风险规避。另外,还需要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完善解决方案,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5.2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就现阶段的地铁施工来说,施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偏低,这已经成为地铁施工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之一。在实际的施工中,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或者自身的疏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铁施工事故不断发生。因此,为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定期对施工人员组织安全风险知识的培训,同时还应该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才可以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要求来施工,这也就有效避免了地铁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地铁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5.3做好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对于地铁的施工,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该充分利用监测设备,并且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明确监测设备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地铁施工现场设置出科学合理的监测点,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一旦出现沉降或者移位等现象,就可以立即报警,使得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处理好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得到提高。在地铁施工阶段,可以对风险进行级别划分,对于部分风险较大的施工项目,必须要实时监测。同时施工团队要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将监测数据上传,对其进行分析处理。5.4加大监测技术投入的力度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要重视监测技术的研究,加大技术投入的力度,完善监测技术的管理标准,不断研究创新我国的监测技术,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争取早日将监测技术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以便提高地铁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项目的施工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地铁项目的建设工作,必须要重视施工中的监测技术和安全风险管理。只有将地铁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做好,认真对待地铁施工中的每一项环节,尽早找出施工中的风险,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可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高地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给城市的发展提供一条健康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华春,王文明,闵顺江,汪华刚.高速公路路桥施工风险控制体系研究[J].建设科技,2015(08):91~92.
[2]崔巍,蔡盼.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8(16):130~131.
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范文2
关键词: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污染场地是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危害废弃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空间区域。就污染场地环境而言,范围更广,包括场地内部环境及周边可能影响到的环境,涉及场地内部的土壤和地下水、车间墙体和设备、各种废弃物,场地周边的土壤、地表水、空气、生物体及居民住地等。
1.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根据场地特征和暴露情景,参考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初筛矩阵,初步提出基于控制污染源的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和切断暴露途径的阻隔技术;采用定性矩阵法、专家评估法或类比法等方法,评估预修复目标的可达性。如果修复目标不可达,则应调整修复目标,如提高土壤修复限值,缩小修复范围,增加投资,延长工期,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
1.1、定性矩阵法
采用定性矩阵法评估修复技术,判断预修复目标是否可达,应按照以下五个步骤依次进行。
(1)列出污染场地特征信息
污染场地特征信息包括场地位置、场地面积、场地地形和周边生态环境、地表覆盖情况、场地所有者和场地边界、场地周边交通状况、服务设施位置、历史和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临近地块的特征、场地距饮用水取水口的距离、场地距地表水体敏感目标的距离、与场地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和排污申报资料等。
(2)列出土壤和地下水特征信息
土壤特征信息包括土壤类型、PH值、粘土矿物含量、有机质含量、粒径分布、土层深度、容重、土壤异质性等,地下水特征信息包括含水层深度、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力梯度等。这两种特征影响污染物在场地中的迁移转化。
(3)列出关注污染物特征信息
关注污染物信息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存在形态及在土壤胶体、孔隙水、气相中的分布、理化性质(可溶性、密度、毒性、蒸汽压、粘性、在气/水界面的分散力、分配系数、自然降解率)等,以及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土壤和地下水特征信息。
(4)确定初始筛选条件
初始筛选条件主要包括修复技术是否能有针对性地处理关注污染物、修复效果的好坏、修复技术是否成熟、成本/效益是否合理、能否和其它修复技术集成、修复技术是否容易获得、修复时间是否允许、修复过程是否对环境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是否需要第三方监测、是否符合各利益攸关方的要求、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等。
(5)筛选备选技术
依据初筛条
件,对修复技术进行定性筛选,满足所有筛选条件的修复技术定为备选技术。对于多污染物复合污染场地,则对每一种污染物以同样的方式筛选备选修复技术。
1.2、类比法
通过比较两个场地之间的区域环境特征、自身环境特征、污染特征和修复目标的相似性,将已经实施修复的场地中应用的修复技术应用到待修复的场地。区域环境特征包括气象水文条件、地质地貌状况、生态环境特点、敏感受体分布等方面。
1.3、专家评估法
根据专家的丰富经验,结合场地所在地的区域环境特征和场地自身的环境特征、污染特征、修复目标等相关信息选择修复技术。
2.污染场地风险控制技术
2.1、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
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分离、固定或削减介质中的污染物,达到清洁土壤和降低污染物危害环境与健康风险,或通过改变污染物在介质中的化学形态而降低其毒性的技术手段。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深耕翻土、淋洗、电动淋洗、热解、玻璃化技术等。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低毒、难溶态并被固定在所形成的矿物晶格中,使污染物与周围环境隔离,降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常用的添加剂有无机改良剂和有机改良剂。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动物、微生物和植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将污染物吸收、富集、转化,改变污染物的毒性,进而恢复土壤系统正常生态功能的过程,是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2.2、工程控制技术
工程控制是人为建设的封存阻隔系统,用于控制污染物向下迁移,表层渗滤和降雨入渗作用下的污染物迁移以及污染物在地下的自然渗滤和迁移,即利用工程措施将污染物封存在原地,限制其迁移,切断暴露途径,以降低污染风险和保护受体安全的阻隔技术。工程控制的施工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工程建设周期短,对不同类型的污染都具有较好的风险控制效果,近年来在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工程措施有水平阻隔和垂直阻隔如泥浆墙、灌浆墙、板桩墙等。
2.3、自然衰减技术
自然衰减法是利用污染场地天然存在的自然衰减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减小,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达到污染修复目标的场地修复方法。自然衰减作用包括对流、弥散、稀释、吸附、沉淀、挥发、化学反应和生物降解作用,其中对流、弥散等前6种作用将污染浓度降低,或是从一种相转移到另一种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相,污染物仍然存在,属非破坏性作用;纯化学的转化一般很少见,过程也很缓慢,更常见的是有微生物参与的生物降解作用,这种作用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属破坏性作用,可真正的去除污染物。污染物的自然衰减存在于所有污染场地,但是自然衰减强度不尽相同,取决于污染物性质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自然衰减法进行修复的污染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地下储油罐泄漏的汽油,其它燃油、石油管道破裂泄漏的石油烃,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氯溶剂等。随后处理的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如复杂混合污染物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后的废水渗滤液以及军事基地的炸药TNT、林业上使用的木料防腐剂、农业上使用的杀虫剂等。
2.4、制度控制技术
当污染场地刚被发现,或者由于受到经费和技术的限制,某些污染场地修复后仍有污染物遗留在场地上,无法达到任意使用和暴露的标准时,就需要制度控制来减少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暴露风险,保护修复的完整性。制度控制是一种非工程的措施,即运用行政和法律法规等管理措施控制污染场地,减少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暴露风险。制度控制在场地修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通过限制公众对土地或资源的使用,引导公众在场地上的行为,减少和控制污染场地的发生与风险。然而制度控制技术要求完善的管理政策与法律法规,以及污染场地跟踪管理系统。制度控制的成功实施需要多部门之间、多群体之间甚至跨领域之间的通力合作,需要政府加强统筹和协调,涵盖制度控制的计划、实施、维护和执行的整个流程。
结束语
现今,污染长丝的修复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生态”的提出,人们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发环保、高效的污染场地风险控制技术。同时,还必须要不断的加强污染场地的监督和管理,减少和控制对场地污染的发生。针对于修复和控制管理污染场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场地修复技术和控制管理的体系,建立健全污染场地风险控制相关的标准。目前我国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必须加强与污染场地风险控制技术相关的学科建设,着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注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污染场地风险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敏.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综述[J].上海环境科学,2014,03:132-135.
[2]姜林,钟茂生,张丽娜,张俊丽,贾晓洋,韩丹,张丹,夏天翔,姚珏君.基于风险的中国污染场地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08:1-10.
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大数据技术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性
第一,构建现代税收体系的要求。大数据技术是我国的基础资源,对税务部门分析数据、重大决策的确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税务部门需要合理使用该资源,来提升数据质量,发现潜在价值,加快税务风险管理的改革速度。第二,时展的必然需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得以增加,促使企业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智能化。在此基础上,税务风险管理系数加大,要求企业在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掌握纳税人的相关数据。所以,强化企业的税务管理,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了推动经济、企业发展,我国开始对以往的财税体制进行改革。而营改增的相关细则,也为企业税负的降低提供法律上的帮助。但是由于企业不够重视税务筹划工作,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企业缺乏对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视。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但能保证企业合法,还能规避和减少税费缴纳,这是降低企业税负的关键[1]。现阶段,部分企业领导不了解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无法缴纳税务,增加财务负担。第二,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和税务风险防范相关的机制,并不是很完善,导致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细则,不利于规范税务筹划工作,增加管理风险。第三,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业务范围扩大,复杂程度提升。但是,我国并未针对税务筹划制定完善的信息系统,使得税务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税费缴纳不合理,严重时违反税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路径
为了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合理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完善管理体系,推进税务筹划工作,具体表现如下:
(一)增强人员风险意识
数据是动态的,而大数据则是信息技术、数据和思维结合的产物,要想有机结合这三者,除要借助先进的处理技术外,还要具备风险意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引入共享理念,便于有效整合相关信息。一旦出现税务风险,就要结合员工档案、税收系统,以此强化纳税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构建合适的税务风险治理平台,满足各部门信息共享的需求。结合大数据特点,明确纳税人的发票使用情况、税务登记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特点。
(二)完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制定完善的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税务风险管理的有章可循。其次,明确规定税务筹划、风险防范的执行准则,促使各项工作都朝着预期目标进行。最后,构建绩效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风险防范结果,奖励防范措施执行效果好的员工,处罚执行力度低的员工,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对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税务工作数量庞大,分析和处理过程乏味,必须让员工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热情[2]。企业在制定工作机制时,需要为员工提供开放的环境,使其调整最佳状态投入工作。税务风险管理内容复杂,员工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提高专业知识掌握度和风险管理水平。
(四)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一方面,企业可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相关的经济活动,整理、归纳和税务相关的业务活动,实现合理筹划税务工作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信息系统下监管税务筹划工作,发现可能引发税务风险的活动后,及时上报监管部门,并采用有效措施处理,规范税务风险管理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范文4
第一部分:绪论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其极强的杀伤力,使全球经济受损。中国在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的同时,实体经济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考验。高新技术企业正是中国知识经济体系里面最基本的细胞。因此,在此危机重重的市场大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国企业特别是这些最基础的高科技企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找出高新技术企业容易出现的风险所在并针对其风险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尽可能的避免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使企业可以平稳持续的发展下去。
高新技术技企业即指以从事先进科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的企业。与传统技术领域的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企业。产品特点:成长性强、生产周期短、更新速度快、附加值高、市场渗透能力强等。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是完全依赖于高新的创新技术及人力资本。因此,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结构一般没有固定的模式,企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企业的发展完全需要自己的探索。据调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失败的案例过多,这是由于高新技术行业的高风险特点导致的,所以也就更加突出了企业引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必然性。但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对如何用风险管理管理其公司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面对企业风险重视不足,或者有些企业只是一味避险从而导致企业发展不力,或是过于自信盲目冒险导致经营失败;二是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运用风险管理中所提出的原理及方法去有效的对风险进行预防、控制,对风险进行合理处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风险管理方法相配合,从而达到适当控制其发展预期中的不确定性,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和严重程度的目的而这恰好是中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最缺乏的。因此有必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特征、风险运动规律、风险防范对策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掌握其产生、发展、动态变化的规律,促进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第二部分:文献理论综述
全面风险管理(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是对影响企业效益的多种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行相应的战略以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全面风险管理是对传统的可保风险管理的超越,它的目标是把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都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管理框架中去。系统构架包括: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机构,企业风险管理程序集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要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要求,从而期限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的的风险风险管理目标要在企业的战略引导下制定总目标,然后针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各项活动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从而制定出每一个风险管理的子目标。全面风险管理为了保证其全面性,要人人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中来,并需要建立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本文建议,企业应建立一个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部门,由总经理及个部门经理构成,并设立风险委员会,定期出风险报告。将风险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要注重企业员工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知道什么是风险,什么是风险管理及本企业的风险类型及管理策略,从而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及时处理内外部信息,要随时掌握企业的内部信息,包括生产、销售、财务个方面的信息。外部信息,要及时掌握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利率汇率、资本和股票信息及行业发展动态。要想很好的对风险进行管理控制,首先要知道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或成败的因素都有哪些,这些因素也很既有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总结,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影响因素分为五大类:环境因素、技术及产品因素、市场因素、管理能力因素和融资因素。此国内外学者对此风险因素树的归纳与总结,使我们更加直观清晰看清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个个因素,成为风险管理识别中风险列表中因素的重要来源的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办法,未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甚至还有许多企业根本不了解何为风险管理,有何好处及其风险管理的相应办法。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所采用的办法往往还是靠企业领导者通过其经验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决策判断。十分之不科学,也给企业的领导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采取实质性研究的放法:首先透过对文献及其相关风险管理概念的研究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特点及其风险因素拟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构架及访谈大纲、调查问卷作为本研究工具。第二,进行前导研究并针对缺失加以改善。第三,对研究对象济南市S公司的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一步深度了解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的现状及解决策略。第四,对方谈及问卷调查资料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论。针对本文的研究原因、研究目的及研究问题进行文献讨论,拟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构架草案,通过对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园企业的进一步调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构架。研究目的是为了进步一发展出合适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构架。通过对国内外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结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特点,以2006年中国出台的COSO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参照,拟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构架。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济南5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从而对高新技术企业风险因素对企业成败的影响进行分析。为评价每一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法,对济南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47份,去除无效问卷5份,得到有效问卷42份。问答方式是请创业者或者创业团队成员就每一风险因素对高科技创业企业成败的影响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无影响O分,影响作用低评1一3分,影响作用一般评4一6 分,影响作用突出评7一9分,即评分区间[0,9〕。22个因素的总排序,兼顾各因素类的单排序,我们可以看出影响高科技创业企业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是:1、企业创始人素质的高低;2、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3、市场营销能力强弱;4、消费者需求变动因素;5、新产品开发能力;6、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因素;7、企业初始阶段团队的结构是否合理;8、创始人对行业的熟悉程度;9、知识产权保护;10、资源整合能力。从这十个关键性要素的分布来看,影响高科技创业企业成功的因素可以总结为:管理能力因素、技术及产品因素和环境因素三大类。通过此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结果,更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对企业所存在的重点因素风险进行分析预调查。
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该小组成员职责明确,避免混淆(宋明哲,2005)。风险管理小组由总经理,生产副总,各个部门主管组成,定期对公司风险进行评估、考核及验收相应风险管理策略工作。风险识别即确认风险的来源。然而有效而又全面的方法,建议S公司风险的识别可以让全员参与,采用头脑风暴法,将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列举出来。还可借鉴别的公司所出现的风险,列出风险清单。列出本公司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清单。确认风险的来源后,要对风险进行分析与衡量。公司可以从风险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两点来衡量风险。风险损失频率的衡量。损失的频率是指在特定期间内,特定数量的风险单位,遭受特定损失的次数,以概率表示,分为五类:一定发生,经常发生,常发生,可能发生,极少发生。风险损失幅度的衡量。损失幅度是指此风险的发生可能给企业造成利润损失的大小。分为五类:极小,不严重,中等,很严重,最严重。
风险预防:对损频率低损失幅度小的风险,可事先采用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和阻止风险损失的发生,防患于未然。风险回避:对损失频率高且损失幅度高的风险,即对此类风险有意识的加以回避。风险转移:损失频率低损失幅度大的风险,企业可将自己不能承担的或不愿意承担的以及超过自身财务能力的风险损失或损失的经济补偿责任以某种方式转移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一种措施。风险利用:损失频率高损失幅度小的风险,即企业面对可能的或己经发生的风险,自觉地加以利用,造成有利于企业某方面利益的结果"总之,在风险发生之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损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损失发生之后,尽可能地减轻损失程度,这是风险管理的目的所在。风险管理小组副组长拟定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计划书,并将任务下达给各个小组成员,由个小组成员监督执行每个部门的相应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小组组长负责总监督。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综合第四章研究结果与讨论,呼应本研究的目的与研究问题,提出三部分结论第一部分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之现状;第二部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构架的内容;第三为此企业风险管理构架在实施中存在的困难与解决策;各项结论如下。
(一)中国高新技术风险管理之现状。中国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是什么;风险管理的管理手段主要有哪些;怎样实施风险管理;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在许多企业管理者的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大多数企业面对风险处于被动状态,并没有形成预先防控风险的意识。风险管理机制不够线圈,漏洞多,监督管理难以落实,许多企业的风险管理力度明显弱化,形同虚设。对风险管理的框架或技术运动水平较差。目前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经验不足,专业从事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少,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掌握程度低,运用水平差。
(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构架内容。依据文献探讨,出题草案;根据对特定研究对象济南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及访谈式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构架内容。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给出风险管理相应管理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策略的选择,风险控制的执行。希望补充现在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值不足,提升风险管理品质。
(三)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构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问题:第一,在实施企业风险管理构架中,企业领导者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个新的管理模式的实施,首先要得到企业领导者的同意与支持。特别是像高新技术企业多以家族式组织模式的企业,企业中领导者一人独大的现象更为严重。所以要想推广此风险管理构架,必须需要得到领导者的认同。第二,目前中国在企业风险管理相关领域人才尤为欠缺,虽然有了相应的管理模式,单没有相应的人才加以实施,也是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管理发展面临又一重大难题。
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范文5
关键词:风险管理 储能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89-01
常规能源是指煤、石油、水等自然资源。而新能源则是指应用一定技术而产生的一种能够再生的资源,如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近些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对于一次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新能源的开发也就显得迫在眉睫。汽车是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的主力军,l展新能源汽车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意义重大,在新能源汽车中,储能电池因其优异的特质被广泛应用。
一、技术创新中的风险因素
1.财务风险因素
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时,因其技术线路非常的复杂,所以,一般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这是一种实体经济,因此在前期资金的周转比较缓慢并且需要很长的实践才能看到效果。这也导致了企业的不能够持续投资。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或者是没有充足的资金,都会致使项目的破灭,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2.市场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就是指在产品研发生产完成之后,在产品销售时所承担的风险。产品研发完成之后,就要使其实现商业化,只有在研发产品被推出、销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之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才算是彻底的完成。它大致包括[1]产品的销售风险、价格风险、质量风险以及定位风险。
3.能力风险因素
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能力风险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它是指企业的研发水平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并且缺乏先进的技术信息,因此而带来的风险。能力风险主要包含[2]产业化失败、研发能力不够、应用效果不好等风险因素。
二、应对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措施
1.财务风险因素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主要是对融资风险以及资金链断裂风险的控制。在融资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做好融资的内部控制,比如说对融资进度的控制、融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经费的控制以及融资成本的控制等。在实行融资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要对各个部门进行良好的分工,做好团队当中的行为控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同时,在融资的初期,还要对企业的当前现状做好风险评估,发现其中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这对于融资风险的发现和识别特别重要。在融资的中期,要制定相应的危机处理预案,以备危机发生而拟采取的方案;根据融资危机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处理预案,做到风险的及时化解,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小。在融资的后期,要对融资过程中的危机进行相关的善后处理,也就是说对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危机情况做好经验总结,完善相关的工作流程与制度,并且马上回归到正常的经营秩序上来,这也是融资风险控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对于资金链断裂风险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内部资金管理的强化,企业不要进行盲目的扩张,另外也不要随意担保,在财务的运作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2.市场风险因素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预防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首先应该做好产品定位工作,在对产品进行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生产。并且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要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相联系,避免制造出来的产品为过期产品,被市场所淘汰,这将会对企业造成极大的浪费。其次,技术创新要以简单化为基础点[3],不能太过复杂,太复杂就会产生很高的事故率,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企业也要做好质量监管工作,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最后,在价格的确定上,要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应该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能力风险因素的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应该制定完整的企业规划,做到全面发展。对于员工实行激励制度,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联系市场需要,并非是埋头苦干。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其职业技术能力。针对企业的产业化失败的风险,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控制,前期做好技术措施和产业化方案。中期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产品服务于用户。在后期就要针对客户的喜好来设计改良方案。并且,在产品设计的初期,要做好产品的定位工作,一定要切合实际。针对出现的产品低于预期的情况,应该制定出应急预案。
总结
对新能源汽车的储能技术进行创新研究对于我国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企业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但是其中也伴随着相当高的风险,比如说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能力风险,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预防这些未知的威胁,企业应当做好这些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若愚.新能源汽车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2015(5)223-224.
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范文6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风险管理 问题 关键技术 探究
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通信等方面的资源需求量不断攀升,电力通信网的建设规模和里程不断扩大。电力通信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更是我国现代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电力通信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但是,对于电力通信网的风险管理工作质量却每况愈下,这给电力通信网增加了诸多不可忽视的运行风险。做好对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以及加大力度研究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是电力通信网部门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根本是通过自愈环保护和独立双通道保护技术,进而增强电力通信网的风险管控能力。做好对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有助于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1 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概述
全面掌握电力通信网的各项信息、做好分析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以及控制风险等各项工作是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对于分析风险来讲,其是利用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做好对电力通信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考量;紧接着,需要相关专业人士就在通信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充分掌握风险来源,这是做好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的关键。以上各个环节的实现需要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技术作为支撑。对于识别风险来讲,需要识别出导致风险发生的来源、评估风险发生的几率以及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等等,风险应对以及控制就是综合以上各种信息,对于潜在的风险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最大力度的扼制风险的再次发生。
2 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过于依赖电网风险管理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发现,在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电网风险管理的情况,风险管理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目前来讲,对于电网的调度环节,程序以及相应机制已经初步成熟,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也在加紧建设过程中。但是,由于过度依赖电网风险管理,对于风险源的分析不够精准和科学,造成后期工作无法正常完成,而且在风险管控过程中,过于强调现场因素,导致整个电力通信网的风险管理十分薄弱,亟待需要建立起完善、系统的通信风险管理体系。
2.2 风险管理意识亟待增强
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工作涉及到诸多内容,一旦任何一环节的工作人员配合度不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那么前期或者其他环节的风险管控工作就会功亏一篑。但是,就现阶段情况而言,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普遍认为风险管理工作只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风险管理意识的单薄直接导致了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工作存在架空或者滞后等缺陷,严重阻碍了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 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
3.1 建立和完善电力通信网风险指标体系
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电力通信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电力通信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承包的业务种类越来越多,其风险来源就越来越多,诸如设备以及线路质量、恶劣天气、业务分布以及运维管理等各方面。因此,风险因素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通信设备风险因素、业务运行风险因素、光缆风险因素、运维管理风险因素和环境风险因素。笔者根据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预测获取难易程度等综合因素,建立起以下的电力通信网风险指标体系:架空光缆故障率、管道光缆故障率、站内光缆故障率、纤巧资源紧缺率、光缆严重故障次数以及光缆运行不良率是评估光缆风险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通信设备风险,则要考虑SDH设备故障率、PCM设备故障率、交换机故障率、室内线缆故障率以及通信设备运行不良率、缺陷率等;业务运行风险包括业务中断数量、业务受影响数量、业务双通道率、传输业务中断超时次以及检修影响业务数量。
3.2 做好对电力通信网的风险识别
要想做好对电力通信网的风险识别,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风险识别技术的开发。由于通信系统难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要对电力通信网做到兼顾通信电源、传输设备、站内联络电缆等各方面,增强风险识别以及分析的准确性;二是管理层面,充分了解设备运行以及管控等环节潜在的风险,主要还是得从通信设备着手做起,另外,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三是管理意识层面,要加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引导、鼓励电力企业全体工作人员一致参与,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定期展开专业素质培训。
3.3 应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技术
层次分析方法是风险评估技术最常采用的评估手法。主要是根据影响电力通信网安全运行的因素来建构安全风险结构层次图,进而锁定几率最大的风险源。明确任务清单与工作内容是做好风险评估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才能选择最为恰当的评价方法。另外,风险控制技术应当应用在风险评估之后,这就需要分析人员要明确风险性质,做好设备维修准备工作,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还要将作业环境作为日常费用部分,这是做好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4 结语
在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基于互联网做好对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大势所趋。对于风险管理工作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孜孜不倦的探索。只有对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关键技术予以掌握,才能够让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苗新,陈希.电力通信网的安全体系架构[J].电力系统通信,2012(01):34-38.
[2]曾瑛,朱文红,邓博仁,罗云.基于电网影响因子的电力通信网关键节点识别[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02):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