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1
凌凌1岁半,已经能认好几个数了。妈妈心里很高兴,觉得宝宝年龄这么小,就对数字这么上心。长大了数学一定会很棒。
误区:数学就是记数和运算
解惑:
数的运算是数学的一部分,实际上,数学包括四个领域的内容。1数与计算:数数、一对一对应;2量与实测:多少、大小、长短、轻重;3形状与空间:基本平面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4逻辑推理关系:相关位置、分类、前后顺序。可见,在对宝宝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时不能出现片面性,否则就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初衷。
镜头二
月月妈妈早就有给宝宝进行数学启蒙的意识,因此她平时就会教2岁的宝宝数数、简单加法。聪明的月月进步很快,妈妈也常对亲朋好友说,自己对宝宝数学启蒙教育做得很好。
误区:数学启蒙教育就是让宝宝识记数字、做计算题
解惑: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赋予人们的是一种研究能力。学数学是学习一种思维方法,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数学启蒙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宝宝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镜头三
小熊喇3个月,爸爸已经开始实施他的“全方位教育大计”了。就数学而富,爸爸每天抽出一定时闻。通过“宝宝。这是1”、出示圈片数字1等语言、图片、动作的方式来教小熊学数学。生怕他落后于其他同龄人。
误区:数学启蒙就是尽早让宝宝学数学
解惑:
让宝宝尽早接触数学不等于让他过早练数学。心理研究表明:婴幼儿10个月时是辨别物品大小的敏感期:1岁10个月是婴幼儿掌握初级数概念(如粗细、高矮、轻重、多少等)的敏感期;2岁半左右是计数能力发展的敏感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敏感期。因此,建议父母根据宝宝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对他进行适宜的启蒙教育。
镜头四
壮壮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但对20以内的加法还不是很熟练。这让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妈妈放弃了晚上休闲的时间,每天都出几道计算题让壮壮练习。
误区: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能尽快提高宝宝的数学能力
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2
【关键词】启蒙教育;母语教学;艺术探析
一、母语教学及幼儿启蒙教育的特点
幼儿教育是人一生的教育之源,人在幼儿阶段接受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时期,是一个人开发智力,认识世界的最好时期,可塑性非常强。在这段时期,如果教育得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科学化、规范化的幼师教育和引导,会对今后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孩子将终身受益;如果耽误了教育的时期,将贻误一生。
幼儿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使儿童迅速认识周围世界,增强感性认识。说具体点,就是使儿童在德、智、体、美儿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母语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人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是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和童稚情趣的语感,它浅近而又含蓄的内在情理,最容易使幼儿入耳入脑,成力幼儿学习语言,陶冶情感,增进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极好教材和方式。因此,重视运用母语进行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可以起到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反复念唱情节简单而又妙趣横生的儿歌,可以使幼儿门齿清楚,发音准确,富于表达能力。经常学读儿歌,可以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记忆材料,增强记忆力。借助母语这些富有情趣而又内容,可以开扩幼儿的视野,提高认识能力,拓宽知识面。
当前,社会普遍出现了过热的“双语教育”,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重外语、轻母语。母语教育一度走入不受重视的误区,但是实际上真正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终身打上民族和身份烙印的始终是母语,外语只是一种交际的语言工具。而母语的深厚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是外语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应当重视和加强母语教学,尤其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母语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就该受到礼遇和优待。
二、幼儿启蒙教育中的母语教学
母语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母语是一切学习的前提,具有学习工具的性质。在这个阶段的母语教学往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启迪,他们真正的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引导、启发他们对是非的分辨能力,在活动中,使他们萌发集体意识、维护集体荣誉.增强集体观念。这些活动,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章到教育,获得知识。唱歌、跳舞、绘画、折纸、做游戏等这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看谁唱得好,看谁画得像,看谁叠是侩,看谁跳得美,然后老师予以讲评鼓励,激发其趣味性,促其上进,在浓厚的兴趣中锻炼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都是通过母语教学来完成的,是最直观有效的教育。是使幼儿获得知识、开发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阶段,利用母语教学可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助手段,引导孩子们多看、多听、多说、多唱、多跳,教他们读儿歌、背儿歌,教他们口算、心算,教他们做简单的数字游戏等,以收到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的良好效果。
通过直观启示、启发性提问、反复念唱和读诵等方法,把母语的全部内涵传给幼儿,激发幼儿的有意想象,以此达到启蒙教育的目的。幼儿启蒙教育的母语教学中,教师音韵优美、形象生动的文艺形式和蕴含丰富的内在感情,通过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诵读、吟唱,会在幼儿心灵中产生碰撞,引起美感效应,从而受到文艺的熏陶和感染,在幼儿心田里播下文艺的种子。这对幼儿早期的美育教育是十分有益的。优秀的母语教学能够激发幼儿乐观向上,勇于创造的积极心态,无论是活泼好动还是性格内向的幼儿都会受到母语教学中乐观的熏染。母语教学中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成为幼儿的伙伴,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启蒙教育中母语教学的艺术探析
孩子年龄幼小,由于文字语言障碍等原因,对母语教学的艺术鉴赏能力不足,对有些艺术内涵并不真正知晓和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即使孩子在表面浅显的理解,对孩子还是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的。包括幼儿诗歌、幼儿散文(美文)、幼儿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寓言、幼儿戏剧等等。
首先,从读写听说四方面,让幼儿在启蒙教育中感受到母语的独特艺术魅力。从指导幼儿经典诵读中,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模仿大人时,童音阅读时的语言艺术;从写作中、从书中的描写来体会到情感抒发的艺术魅力;从教师琅琅上口的阅读中,感受到母语那悦耳的魅力和阅读中抑扬顿挫的感情渲染;让幼儿体会并融入到语言表达、演讲与口才等方面的说唱艺术。
其次,母语教学的多种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展示。母语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读写听说,对于母语中的特殊语音形式和语言载体,也要适当的传授给孩子。例如:戏曲、快板、评述、相声等由母语发源的艺术形式。诗歌辞赋,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契合儿童心灵的母语表现形式,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种印记,带来一种节奏。特别是母语教学中适合儿童背诵听赏的儿童诗歌,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深远的深刻的影响,直至一生,也就是终生受用。孩童时期,生理和心理,以及智力,发展很快,也最容易接受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幼儿文学作品,包括幼儿诗歌在内,正是通过文学的、艺术的、审美的途径,对处于这样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多方面有益的熏陶和教育的最生动的手段。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必定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一首平常的童谣、诗歌、辞赋,并无多少深刻思想内涵的儿歌,会在母语教学的艺术探析中,被孩子铭记一生,久久回味。无非是母语教学中符合儿童的天性,作品的充满艺术感的听韵和节奏,特别是师生同唱的亲切情景,给儿童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久久难以忘怀。
【参考文献】
[1]陈秀华,以文激情,启蒙幼儿人文意识[J].新课程研究,2009(4)
[2]李萍,低年级识字教学偶得[J].素质教育论坛,2009(15)
[3]金波,柏自迪,引领孩子走进一个新的世界[J].今日教育,2009(6)
[4]刘华,论幼儿母语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5(7)
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3
一、建立数概念
数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数,初步形成数概念。数概念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幼儿开始积累数学经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掌握数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孩子会数数了,但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会背数的顺序,却不知6和7谁大谁小。
当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他带到超市去,买水果让孩子自己去取,要求边取边数,可以直接从数字2开始,例如:让孩子去取个2苹果,2个橘子,2瓶酸奶……孩子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数字“2”的实际意义是代表2个物体;数字“5”代表五个物体。
二、感悟基本的数学知识
(一)感知数的组成和分解
数的组成揭示了一个数可以分解成几个数,反过来几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数。这样使幼儿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不仅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1)感知数的组成
同样是买水果(以5个以内为宜),比如感知数字4的组成。买苹果,要让孩子1个1个取,一共要取4次(1+1+1+1=4)。反复几次练习后,幼儿建立了4是由4个1组成的概念。然后练习4个苹果2个2个取,(2和2组成4)。随着孩子的能力不断提高,可以变换不同的花样让孩子取水果。第一次取1个,第二次取3个(1和3组成4);第一次取3个,第二次取1个(3和1组成4)。
(2)感知数的分解
从超市回家,从口袋中拿出苹果。问:4个苹果一次拿出1个,试一试要拿几次?要求边拿变数。每次拿出2个,试一试要拿几次?(4可以分成2和2)。与组成相反感知4的分解(4还可分成3和1;1和3)。
(二)感知“1”和许多(1的多样性)
认识“1”和“许多”是认识量的基础,也是感知集合和元素关系的基础,单个的数量“1”很容易理解,“许多”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幼儿不能感知集合这种抽象的概念,通过操作实物就会解决这个难题。
拿出一把糖果,告诉幼儿“看,这有许多糖果”,从中取出一个“这是1个糖果”。把这把糖果一个一个分给大家,感知“许多”里有很多个“1”。把分出去的糖果放在一起,感知一个一个“1”合成了“许多”。这种游戏在家中,可以用黄豆、黑豆来反复练习。
用敲击物品的声音感知1和许多。例如:击打一下,问幼儿:我敲了几下?(1下)。连续击打很多次后再问:刚才击打几次?(许多)。最简单的办法是拍手游戏,拍1下和拍许多下。延伸游戏拍腿、跺脚等。
(三)比较多、少、一样多
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科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而比较多、少、一样多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如何让孩子更好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多多少;少、少多少以及一样多的问题。
可以准备3支红色笔和5个红色笔帽,让幼儿将笔帽扣在笔上,让幼儿感知“一一对应”,操作结束,幼儿会发现笔帽多了,引导幼儿说出“红笔帽比红笔多,多出2个”。再换蓝色笔3支和2个蓝色笔帽,再扣笔帽,感知“一一对应”,引导幼儿说出“蓝色笔帽比蓝笔少”少1个;感知“一样多”1时,笔和笔帽数量一样。
这个游戏还可以用瓶子和瓶子盖进行;盒子和盒盖……
用3个苹果4个桔子,一一对应的比较,即一个苹果对应一个桔子,看看是不是同样多?谁多?多几?谁少?少几?在一一对应摆一摆中,除了教会幼儿“一一对应”比较多少的方法,还潜移默化地让幼儿通过实物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
(四)启蒙加法应用题
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初步获得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知道加法应用题是讲一件事儿,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感知加法应用题重点在于让幼儿学会口述应用题。
(1)妈妈买2个苹果,又买了3个桔子,一共买了几个水果?(最初可以让幼儿数一数)。
(2)我们去超市买2个苹果,桔子和苹果同样多,一共买了几个水果。(加法的变式练习)
(五)启蒙减法应用题
和加法应用题一样,最初的实物不宜超过5个。重点放在语言表述上。
三、思维训练
1.“一样多”的变式思维训练
买了5个苹果,买了3个桃子,用什么样的办法让它们的数量变得一样多?(再买两个桃子,都变成5个;吃掉两个苹果,都变成3个;吃掉一个桃子,吃掉三个苹果,都变成2个;都变成1个)
2.以买苹果为例。买4个苹果,让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取苹果,看看孩子能不能把这8种方法都用上。(1+1+1+1;2+2;1+1+2;1+2+1;2+1+1;3+1;1+3;一次取4个),这就是加法应用题和连加法应用题的启蒙教育。
3.多种思维训练。从超市回家,在口袋中拿出苹果有几种方法?让孩子自己想,自己试,还可以一边让孩子操作一边叙述:我先从口袋中拿3个苹果,又从口袋中拿出1个苹果;我第一次从口袋中拿出1个苹果,第二次从口袋中拿出2个苹果,第三次从口袋中拿出1个苹果,一共从口袋中拿出4个苹果。
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4
幼儿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围绕“以学论教,学教结合”这一理论展开的,幼儿园科学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来看,这就是在幼儿、教师和教学内容之间的新型学习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幼儿园科学教学有效性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让幼儿主动进行学习,特别要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与探索、碰撞与融合。
一、通过生活性的教学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科学内容。就以《认识单双数》的科学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明白该科学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以此进行单双数的学习。对此,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单双数的教学,引入生活中的场景:“人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一只手是五根手指是单数,两只手是十根手指是双数”。这样的教学引入,不但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切实促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科学在生活中的影响,从而促使幼儿得以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科学与研究科学,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提高了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通过富有趣味的游戏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是幼儿科学教学活动的计划者与引导者,但不可忽视的是幼儿才是科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幼儿还处于懵懂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兴趣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改变,故而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设计能够吸引幼儿的游戏让幼儿进行科学学习。以《10以内的分解组成》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掌握10以内的分解组成的知识要领。比如可以制作十张卡片,十张卡片上以此将一到十的数字,教师就可以在完成理论教学后,同幼儿一起做游戏。教师将卡片取出,比如取出一张写着九的卡片,教师就可以询问幼儿这张卡片可以由几张卡片组成,并引导幼儿用多个卡片解决,像写着一和八的卡片、二和七的卡片、三和六的卡片、四和五的卡片,等等。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提高幼儿对科学的认知程度,而且有效提高了幼儿思考的能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三、通过科学探索平台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年龄与心理的发展教育都不够重视,只是将科学知识的传授视为主要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理念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是激发与培养幼儿兴趣与探究欲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故而,幼儿园大班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创设科学探索的平台激发幼儿爱上科学,对学习科学产生兴趣。就以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认识时钟》为例,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科学探索的平台。具体如下:1.让每个幼儿一只可拨动时针、分针的时钟模型;2.1-12的数字头饰;3.老狼头饰及音乐磁带。教师再通过这些工具,指导幼儿制作时钟。这样,在操作中进行教学,不仅提升了幼儿对时钟的认识水平,而且提高了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学习知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通过进行实验操作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由于幼儿自身特点,其认识知识与感知事物都是通过直接接触而来的,因此在进行科学知识认知与探索方面要有效地促使幼儿认知与感知事物,应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大量收集与精心挑选材料,以此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科学知识,从而提升科学知识水平。比如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粉笔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将整个班上的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发十支粉笔,教师再提出问题:“将这十支粉笔通过加减法的形式列出来。”比如一支粉笔加两支粉笔等于三支粉笔,幼儿就分别可以拿出一支粉笔、两支粉笔、三支粉笔进行排列。以此让幼儿加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认知。
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育;游戏化
现如今,幼儿园教育中坚持的是以游戏化数学教育为理念,培养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园应用的数学游戏多是简单的、有趣的,不过因为数学本身逻辑性强,这使得幼儿阶段的孩子仍然难以适应,对此需要从幼儿自身出发设计数学游戏,让幼儿真正融入其中,并学习数学知识。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们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从游戏中强身健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如何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学数学的主动性,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呢?以下我就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
做法。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热爱游戏,喜欢这样的活动形式。游戏可以营造出欢快、愉悦的气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是被动的参与状态,而是自己主动地加入其中,并且享受其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教师要将正确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包装,结合幼儿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知特点,结合他们实际生活爱好来制订有幼儿园数学教学的计划和内容,内容之中不要明显突出数学概念,而把它化解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中,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在幼儿的头脑中树立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游戏过程中体现出一些数学知识,使得幼儿在大脑充分转动的状态下理解这些知识内容,利用游戏环节记忆相关数学概念和符号,这样可以真正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数学知识。如在《认识“1”和“许多”》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小兔拔萝卜”的游戏,在游戏中,先分配了所有参与人员的角色,老师扮演兔妈妈的角色,其他小朋友各自扮作一个小兔子,此时兔妈妈可以教授小兔子数一数自己家里拥有多少个胡萝卜。从第一个开始,这是1个白萝卜,兔妈妈问大家记住了吗,小兔子回答:“家里有1个白萝卜”。此时兔妈妈会鼓励大家真聪明,接下来按照顺序教小兔子认识其他的萝卜,游戏过程中,小朋友没有将认萝卜当作学习,而是作为游戏看待,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让小朋友记住数字,进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将各种游戏形式运用于数学活动中
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幼儿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我将许多数学内容通过数学游戏来促进幼儿的大脑思维,提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爱上这一知识学科。
1.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一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幼儿动手操作,如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学习数学图形分类,教师可以动手制作辅助工具,让小朋友自己操作。教师可以在小鹿玩具、小熊玩具和小马玩具上分别贴上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然后告诉小朋友将这些小动物送到相应图形对应的家中,锻炼他们的分类能力。
2.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中,运用“小小送奶员”的情节,即⑴D趟偷叫《物居住的相应房间里(如第一层的第三间或第五层的第二间等等),孩子在这个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也把整个活动推向了。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不仅获得了序数的概念,更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
3.竞赛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竞赛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就是增加竞赛性质于数学游戏中,从而增强幼儿掌握知识的巩固程度和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大班的幼儿尤其喜欢这类游戏,我一般是在活动的复习阶段运用此类游戏,如在“复习数的加减”的活动中,我把孩子分成了红、黄、蓝三队,设计了三轮答题机会,分别是必答题、抢答题和操作题,让孩子通过组内的团结协作获得荣誉,一方面这种竞赛的形式增强了孩子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将数学活动与其他教育游戏活动有机融合
幼儿园的教育游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娱乐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等等。数学教育内容不仅可在数学游戏中进行,也可以融入其他形式的教育游戏活动中。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考,儿童怎样学习……”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按照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6
一、“石子赛跑”锻炼数数
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待开发阶段,对于数字的认知感还不是很强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通过分析我发现融入数字游戏幼儿会更容易理解和认识数字,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能够加深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启蒙教育。
例如,在幼儿日程活动中,我带领他们进行“石子赛跑”的游戏。游戏通过幼儿扔带有数字的大骰子,根据数字的显示向前跑步停下来,然后接着扔,先到达终点的小朋友胜利,将会奖励一朵小红花,这个游戏属于益智类的游戏。在游戏开展前,我将小朋友们进行分组,两个人一组,一个负责扔骰子,另一个负责跑步,每一轮游戏结束就互换角色。这样,扔的小朋友能够锻炼对数字的认识,跑的小朋友在跑的过程中锻炼了数数的能力。在这个游戏开展的前期阶段,为了让幼儿更快地适应,我将数字设定在1、2、3阶段,接着是4、5、6阶段,最后是7、8、9阶段并分阶段进行。幼儿会有个循序渐进的接触过程,对于认识数字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当我将游戏规则告诉小朋友们时,他们都表现得一脸茫然,我知道他们对于这个游戏还有些不知所措,但随着我的示范和游戏的开展,幼儿逐渐地融入其中,并且在几次活动后就能够熟练掌握。
民间游戏中有很多都非常适合幼儿活动,只要对这些民间游戏进行深入的研究,再结合实际对这些游戏进行改进和变通,使得活动变得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对幼儿起到引导作用,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滚动套圈”发挥想象
在民间游戏中,有很多游戏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游戏而言,可以根据幼儿的思维和发挥,充分地对游戏进行想象和了解,让游戏发挥更深层次的教育作用。
例如,在民间游戏“套圈”中,这个民间游戏起初是游戏者站在指定的位置对物品进行选择,通过圆圈的投掷来套住物品。之所以选择这个游戏,是因为这个游戏简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比较容易接受。在实际的活动中,我对这个游戏进行了改进,将“套圈”变成了“滚动套圈”,通过让幼儿手拿着圈让圈在地上进行滚动,然后通过跑步来让幼儿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会有一些小物品,这些物品属于原始材料,幼儿每次套中一个材料,都要将材料进行手工小制作。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在滚动的过程中,开始进行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要制作的小发明。“孩子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发明?”在制作过后,我会还会用一些时间,来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表达。有时,我会在目的地放一些小物品,当幼儿选中物品后,要说出这个物品像什么,然后说出哪里像。“我选中的这个物品像小白兔,因为它是纯白色的,这个地方像小白兔的大耳朵。”听到幼儿自信的回答,我知道这个游戏幼儿很喜欢,能够对他们的想象力起到促进的作用,但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效果。
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不断地培养和丰富。
三、“新过家家”团结合作
“过家家”的游戏几乎填充着每个人的童年,对于这个游戏,我在选取的过程中,由于其更加地贴近生活,能够增强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对幼儿的生活教育也是一种启发。
例如,对于“过家家”游戏,我将参与的小朋友进行了扩充,通过分组,让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在十个左右,而且每个小朋友都各有分工,如收拾屋子、做饭、买菜等。将家庭中真正的角色融入游蛑校幼儿在游戏时能够接触到生活。在扫地时,拿着扫帚真正地扫地,增强做家务能力,从锻炼中体会生活,当游戏结束时,我会对幼儿进行引导:“小朋友们,通过这个游戏,大家都学习到了哪些生活技能呢?”“我学会了扫地,我今天回家要帮妈妈扫地。”“我学会了擦桌子。”幼儿争先恐后地回答着。通过这种方式,幼儿真正地受到了教育,锻炼了能力。
民间游戏与幼儿活动的有效结合,使民间游戏对幼儿的生活起到引导作用。在这种引导下,幼儿们能够相互学习,同时游戏的过程也是增强动手能力的过程,于幼儿而言,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会使其信心大增,有足够的动力来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