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处理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处理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处理策略

风险处理策略范文1

关键词:污水处理市场化 风险

污水处理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对可持续发展与环保事业日益重视,并纷纷改革过去传统的投融资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方式,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发展。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暂行规定》,广东等其他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推进办法,并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作有托管运营、BOT和TOT等3种基本模式,分别适用于建设较早、拟建和完工不久或即将完工的污水处理厂。本文分析了污水处理市场化中政府和投资运营商的风险,提出了各自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政府的风险

城市污水处理是公益事业,原则上是属于需政府承担并组织实施的项目,污水处理市场化中政府的风险从整体上说是项目能否按计划如期、保质保量地实施,起到净化污水,保护当地环境的作用。围绕这一大的目标,政府的风险主要可分为政策、商业和自然灾害等3大类。

1.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改变如环保标准提高、税收政策、指标调整等,会导致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改变,影响投资运营商的投资收益,进而影响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进行。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此类政策风险应当由政府来承担,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调整污水处理服务费价格,延长特许权经营期限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予以投资运营商补偿。

2. 商业风险

由于污水处理项目牵涉到的因素很多,政府和投资商在谈判阶段对项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不可能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同时投资运营期限较长,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许多难以预料的环境因素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构成威胁,项目公司的融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也受到考验。如果项目公司的资金到位困难,无法按时开工建设,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交付使用,致使项目延期或终止,预期的社会公共效益难以实现。由于项目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形势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运营商的经营风险难以保证,尤其是在中标者出现经营不好,涉及重大诉讼或破产时,最终有可能出现中标主体不存在的局面。如果项目建设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程费用大幅增加,项目公司无法承担,导致项目流产。因为BOT项目有很长的经营期限,如果项目公司在建设期较多地注重近期的利益,则可能难以保证经营期满后,项目移交时资产的质量。

3. 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

二、政府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1. 公开招标,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符合资质条件的投资商

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资商的准入条件把好第一道关,然后由政府组织的评审小组对投标文件中对项目有关费用取值及回报率,污水的吨水处理收费,结合居民、财政的承受能力,进行独立、认真的经济评审。投标的处理工艺是否科学,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运行方案是否可行,投资回报是否合理,计算方法是否准确,计算科目是否漏项,操作思路是否正确等进行评审,各种指标综合考虑。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重视专家的作用,聘请专业的BOT项目技术、财务、法律等多方面专家作为政府的顾问,从事招标文件的制作、投标文件的评审、特许经营权协议条款的制定、合同谈判等工作。聘请专家可使政府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中能够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也可从专业的角度寻找出较为妥善的解决办法。政府在聘请专家顾问的同时,也必须派遣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整个工作,并把握各种条件制定与项目的进程。政府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级别和足够的权利,并能够及时促使政府部们决定交易条件。否则,可能导致项目的拖延而造成损失。同时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广泛的社会市场调查和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

2. 投标期由投资商提供投标保函

各投标商必须提供足额的投标保证金,一方面显示投标商的实力,另一方面可以敦促投标商尽职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且在其出现违约情况时政府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

3. 在项目的建设阶段,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相关项目管理监督机构,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从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建设方案到初步设计,资金到位计划等按照政府的要求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同时将《建筑法》,《招投标法》,工程监理制等落实进项目建设工程管理体制中,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要求并符合项目完工标准。也可以在建设期内要求投资商或工程承包商提供完工担保,包括延期担保、超预算担保等,或购买完工保险以确保项目的按期完工。

4. 在运营期间由投资商提供运营保证金

在项目的运营阶段,运用政府的行政权力,在双方实现了法律保障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下,建立起双方的协调沟通机制,发展双方相互协作的利益伙伴关系,同时对项目公司的经营情况定期进行检查。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运转良好,运营期内,政府可要求投资商提供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一般可以为三个月的污水处理费用。

5. 特许经营权的处置

当项目公司在出现重大经营失误或继续由原项目公司经营会导致极大经营风险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同项目融资贷款银行协商一致后,收回特许经营权或将特许经营权转由他人行使。这些约定必须事先在特许权协议中加以明确。

6. 特许经营权协议的约定

政府应当在特许经营权协议中制定详尽的风险防范措施条款,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三、投资运营商的风险

投资运营商的风险从整体上说是投资能否按计划如期收回,具体可分为政策法律、商业和技术等3大类风险。

1. 政策法律风险

在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一直以其投资回报稳定,风险小而备受资金雄厚的投资者青睐。但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则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探索的新商业模式,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规范,投资商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包括业主变化、收费体系不健全以及各种政策的重大变化等。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使投资者感到风险难测,投资者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是导致目前许多投资者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国家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改变如环保标准的提高会导致项目公司的运营成本改变,影响投资运营商的投资收益。

2. 商业风险

由于BOT项目融资的参与方和其中的审批环节较多,投融资结构复杂,因此综合融资过程较漫长、复杂,融资的成本较高,如果项目公司的资金到位困难,无法按时开工建设或如期完工,则不能如期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投资难以如期收回。其次是项目持续时间长,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货膨胀和投资商的经营状况等不确定因素较多。

3. 技术风险

如果项目建设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等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工程建设费用大幅增加,项目公司难以承担。如果投资运营商为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而选用不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和国家排放标准,从而难以如期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或运营成本增加,投资收益难以保证。

四、投资运营商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1. 呼吁政府颁布相关的法律和地方法规,要求政府明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服务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呼吁人大尽快立起草讨论有关法律文件,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做到有法可依。另外,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保障法规的充分实施和保障产业化的政策切实可行,避免同现实脱节等问题。政府的主管部门在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中将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各方的组织和协调、特许经营权的签署等基本工作都要由其来负责,所以投资商可要求政府明确主管部门,以防止政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延误时间,造成风险。投资商还可聘请相应的法律顾问和投资银行家参加与同政府的谈判。

2. 要求政府在预算中明确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标准与收集方法,并设立专用资金帐户

投资运营商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政府向项目公司支付的污水处理服务费,该费用来源于政府向企业和居民收取的污水处理费,要切实保障项目公司能够按时得到稳定的现金收入,就必须先保障政府的污水处理费能按时和足额收取。投资商可要求政府在当年的预算中明确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标准和收集方法,并经地方人大批准。由于政府在决定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水平时需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收费价格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也就是说,污水处理费很可能不足以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商可要求政府在预算中规定由财政另行设法补足其中的差额。为了确保污水处理服务费的按时支付,投资商可要求政府制定一个统一的污水处理费收费帐号,在必要时将该收费帐户质押给项目融资的贷款银行。

3. 要求政府尽可能完善配套设施

投资商可要求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污水处理厂厂外的污水收集系统,包括集污干渠和泵房,干渠铺设到污水处理厂的集污池,并保证适量的污水供应。可要求政府负责建设污水处理厂与周边路网的联通道路。要求政府做好项目公司所需的配套设施的维护,并协助项目公司做好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要求项目用地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由项目公司无偿使用。

4. 争取项目用电采用工业用电谷期电价标准

污水处理厂是一个用电大户,电费是污水厂运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污水厂需要24小时运转,享受不了只在夜间用电,白天少用电的优惠政策,由于污水处理厂还具有社会效益的功能,污水处理厂的成本加大,投资商会在投标时相应提高污水处理费,这样会增大政府的支付压力,同时也会给企业和居民或政府造成负担,因此投资商可争取政府给予污水处理厂较合理的低价格的用电政策。

5. 争取税收优惠

污水处理厂目前可能发生的由地方征收的税项是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考虑到污水处理关系到环境的持续发展,为了不加重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减少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减轻居民的负担,投资商可建议政府免征地方税种。

6. 确定合适的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太高,则污水处理服务费较高,政府难以接收。投资收益率太低,则投资商风险较大。综合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银行贷款利率、长期国债利率及走势,较合适的投资收益率为8-10%。

7. 同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我国银行存款余额不断增加,同时商业银行惜贷情况很普遍。污水处理市场具有较稳定的投资收益,商业银行也愿意在条件合适时介入。投资商应从投标阶段就同商业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利于快速和低成本的融资。

8. 选择合适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设计

投资商应根据国家的环保法规和当地水质要求,聘请技术专家会同设计部门选择最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优化设计,降低投资。

9. 同政府签署详细的法律文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

在一系列法律文件中,特许经营权协议是核心,是制定其他法律文件的基本依据。除特许经营权协议之外,主要的法律文件包括:土地使用权合同、用电合同、用水合同、供污水合同、服务费支付合同等,这些合同可以单独分别签署,也可以作为特许经营权协议的附件。由于项目实施时间长,合同应特别注明,如果由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和通货膨胀等原因而导致项目公司的经营成本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政府部门应通过调整服务费价格、延长特许权经营期限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予以投资商补偿,并在合同中明确调价的具体条件和调价公式;其他方面的不可抗力,可通过协商解决。

风险处理策略范文2

【关键词】出口企业 外汇交易风险 管理策略

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盯住汇率8.27就此终止并逐步开启市场化进程,如图所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现一定升值态势,但同时伴随着较强的阶段性双向波动行情。按官方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63.64万亿元,同比增速7.4%,预计外贸对GDP增速贡献10.5%,可见外贸业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汇率环境,我国出口企业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如何有效规避和对冲外汇交易风险尤为重要。

图1 2012年1月~2015年1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趋势图

外汇交易风险指企业以外币计价的各种交易中因兑换汇率变动造成本币数额减损的不确定性,是经济业务外币交易额已确定而在后期实际清算时出现的交割兑换风险,外币经济业务包括:信用结算方式下的商品或劳务贸易、国际信贷及贸易融资、跨国投资并购、收取境外分红、外汇头寸保值增值等。浮动汇率体制使得未来货币走势更具波动性,企业需提高外汇风险敞口管理水平,采取适当的对冲策略,本文试对我国出口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策略做出分析与探讨。

一、明确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目标与原则

我国出口企业应以外币经济业务为基础,引入外汇交易风险预警、监督和考核机制,通过识别、评估外汇风险,借助各种风险规避、对冲手段,将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并保障预期利润,切忌不可偏离主业,盲目追求投机获利,这应作为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外汇交易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尽可能压缩风险管理成本,灵活运用对冲工具以获取更大收益;风险源头控制原则,首先考虑在外币经济业务中规避、化解、消除外汇风险;全面性原则,外汇交易风险敞口对冲覆盖率目标应为100%,不可超出敞口上限;动态管理原则,根据业务和外汇市场变化情况制定风险敞口及对冲方案滚动预算,并按预测、识别、评估、对冲和合约交割各环节往复循环,实时掌握外汇风险状态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职责分离原则,健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决策、操作与稽核职责相分离。

二、外币业务合约风险规避策略

外币经济业务谈判时可通过对合约条款优化设置来规避外汇交易风险,以做好风险源头控制。

(一)合理选用计价结算货币

货币汇率会随着一国经济和金融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坚挺并能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或流通手段的货币为硬货币,而汇价疲软,信用程度低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为软货币。为规避汇率风险,原则上资产权益类款项以硬货币收取,负债信用类款项以软货币支付,如:出口收汇首选硬货币,进口付汇首选软货币,借用外资首选软货币等。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国际业务中应积极争取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

(二)订立货币保值条款

在合约中明确结算货币、保值货币并约定两者之间比价关系,在后期支付时若汇价变动超过一定幅度,则按约定比价关系调整结算货币金额,以达到保值目的,保值货币主要包括黄金、硬货币和一篮子货币。以一篮子货币保值为例,如出口企业2014年9月初贸易项下形成应收账款100万欧元,以美元、英镑、日元构成一篮子保值货币,三种货币权重分别为40%、30%和30%,与欧元间约定比价为:EUR1=US$1.32、EUR1=£0.8、EUR1=J¥137,则欧元权重价值分别折算为52.8万美元、24万英镑、4110万日元,2015年2月初结算时这三种货币与欧元间比价变为:EUR1=US$1.13、EUR1=£0.75、EUR1=J¥133,则按此汇率将以美元、英镑、日元计价部分重新折算为欧元,欧元相对一篮子货币整体贬值9%,我国出口企业可收回货款109万欧元,实现货币保值目的。

(三)确立外汇风险分摊机制

为避免汇率变动对贸易双方的影响,签订协议时可协商确立外汇风险分摊机制,明确基本汇率和商品基价,支付时汇率变动导致结算货币价值增减额由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摊,并调整反映在商品价格及结算金额中,形成加价保值或减价保值,进而化解外汇风险对双方预期利润的影响。

三、外汇交易风险自然对冲策略

出口企业可利用资产、负债业务组合或某些具有汇兑损益负相关性质业务组合的风险抵消特性实现敞口自然对冲,本币现金流量根据币值变动进行自然调整,并在汇率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

(一)外币资产负债调整

外币资产、负债受汇率波动影响将产生溢价或折价,对外币资产、负债组合在币种、期限、数额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可实现总体保值甚至增值,出口企业应争取持有硬货币资产、软货币债务,且保持期限相同或相近,数额相等或相当,以有效降低和消除外汇风险敞口,例如当企业新增一笔外币应收账款时,则同时可在银行叙做一笔同币种、等数额、同期限的融资借款,以消除外汇风险敞口。

(二)外币借款-即期交易-投资(Borrow-Spot-Invest,BSI组合)

拥有应收账款的出口企业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等值的外币,以消除时间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将借入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之后再将人民币纳入运营进行理财或投资,以理财及投资收益抵减借款利息和手续费;最后应收账款到期收取外汇直接归还外币借款,有效规避外币应收账款交易风险。

(三)提早收汇-即期交易-投资(Lead-Spot-Invest,LSI组合)

拥有应收账款的出口企业与进口商协商以给予一定折扣优惠为条件而提前收取外币货款,以消除时间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同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将所收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以消除币种因素导致的外汇风险;之后再将人民币纳入运营进行理财或投资,以理财及投资收益抵减提前收汇的折扣损失,实现外币应收账款保值增值。

四、金融工具外汇风险对冲策略

若无法有效利用合约条款消除或化解外汇风险,自然对冲组合构建不完整,还可积极选用金融市场相关工具来对冲外汇残余风险。

(一)境内远期结售汇(Deliverable Forwards,DF)

出口企业可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与汇率,到期时按照该协议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售汇,这样通过确定未来兑换汇率可以锁定预期成本或收益,起到保值避险作用。企业可以选择固定期限交易,如7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至12个月等;也可选择择期交易,在起始日至到期日间根据客户需求任意选择交割日;若不能确定外汇结算具体日期,还可选择具有期权性质的远期外汇交易,企业将被赋予在交易日后的一定时期内执行远期合约的权利。

(二)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NDF)

新加坡和香港人民币NDF市场是亚洲最主要的离岸人民币远期交易市场,该市场的行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预期,出口企业可通过设立在新加坡和香港的贸易中转子公司操作NDF交易,NDF与DF一样均须有国际贸易背景,两者在汇率风险控制功能上并无差别,NDF在合约到期时只需将按约定汇率与实际汇率计算的交易差额完成交割清算。

(三)外汇期权交易

出口企业可以签订外汇期权合约,在支付期权费后便可享有在一定期限内按约定汇价向权利的卖方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外币的权利,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套期保值者可根据未来即期汇率走势判断是否行权,将风险损失上限锁定为期权费,同时保留理论上无限的获利机会。

(四)外汇利率期权

出口企业借入浮动利率外汇贷款后,为规避市场利率不利变动影响可选择买入或卖出外汇利率期权,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买入利率封顶期权,锁定浮动利率最高限,可避免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带来的融资成本增加;卖出利率封底期权,可获取期权费收入来冲低债务成本,锁定融资成本,但也失去了市场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减少的机会;买入利率封顶期权并卖出利率封底期权,实现利率两头封,以期权费收入抵减期权费支出,企业利率成本将被锁定在该封底至封顶的利率区间内。

(五)外汇货币掉期

结合外币需求情况,出口企业可与银行约定在近端交割日按约定汇率交换人民币与外币的本金,在远端交割日再以相同汇率、相同金额进行一次本金的反向交换,期间双方定期向对方支付换入货币按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以规避汇率、利率变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或提高资产收益。例如,企业在境外取得外债借款1000万美元,期限3年,按浮动利率计息,企业收到美元借款后结汇为人民币投入使用,此时可叙做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以锁定汇率、利率变动风险。

(六)外汇利率掉期

出口企业取得外币贷款后,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可与银行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将其自身的外币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或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成浮动利率债务,双方只交换利息,不交换本金,企业可基于利率掉期市场价格,选择最有利的贷款付息结构,规避利率变动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七)其他金融工具

为规避外汇风险,出口企业还可以叙做贸易融资提前收汇,如:出口信用证押汇、出口信用证贴现、福费廷等,同时对于成熟的跨国公司还可尝试运用相对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研究外汇衍生品组合,实施更加精准、目标更高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五、集团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国际金融市场汇价瞬息万变,这对集团型跨国公司外汇风险驾驭能力提出较大挑战,集团需有效整合子公司资源,建立外汇风险统筹管理系统。

(一)外汇资金集中运营

集团型跨国公司需积极争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资格,尝试集中管理子公司外汇账户信息和外币资金,进行分类归集与监督,打通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渠道,实现集团层面资金统一运营与外汇风险统筹管理,有助于提高集团资金运营效率,优化外汇资源配置,拓宽资金融通渠道,降低集团财务成本,提升集团国际竞争力。

(二)创新财务公司外汇业务

多数大型集团均通过组建财务公司来统筹资金集中管理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公司应发挥集团内部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控制外汇风险并提高外汇运营收益,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创新外汇经营业务,如:申请成为中央外汇交易中心会员办理即期结售汇业务,同时做好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管理;申请外汇资金集中收付业务资格,并将付汇业务扩大至异地成员单位;申请远期结售汇业务资格,完善头寸平盘模式,制定风险防范及应急机制;平衡集团外汇风险敞口,提高外汇头寸运营收益。

我国出口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及相应策略机制,准确认识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适度选用避险工具,坚守锁定风险及保障预期利润底线,防止陷入投机陷阱。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诉求不断增强,我国出口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策略也必将进一步丰富与成熟。

参考文献

[1]吕晖和李建平,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财会研究.2009,第5期:56-57.

[2]胡小荣,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经营中的汇率风险,时代金融.2013,第10期下旬刊:202-203.

[3]李柯,浅议我国海外企业跨国经营中的外汇风险管理,经济研究导刊.2014,第2期:151-152.

[4]朱文蔚,跨国公司如何应对外汇汇率波动,会计师.2014,第10期:40-41.

风险处理策略范文3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管理体系

 

1.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

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了分析与识别以后,已识别出的绝大多数风险事件都是相对可控的。这些风险事件的可控程度取决于人们在风险识别阶段给出的有关风险事件的足够信息的多少。工程项目的风险事件的处理是建立在工程项目风险事件的可控性基础之上的。

1.1工程造价风险的前处理

工程造价风险的前处理主要是体现在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阶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要在决策阶段或设计阶段就进行预处理,特别是重要的或重大的风险因子,要优先处理。风险事件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风险规避方案。例如,对于存在技术不成熟性的施工技术坚决不采用就是一种风险规避的方案。这类方案是从根本上放弃使用有风险的资源、技术、施工方案等等,从而避开风险。

②风险遏制方案。例如,对于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采取注入新资金的方案就是一种风险遏制方案。这类方案是从遏制风险事件发生的角度出发去控制风险事件的。

③风险转移方案。例如,通过合同或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他人就属于这类方案。这类风险控制方案多数是用来对付那些概率小,但是损失大,或者自己的组织很难控制的风险事件。

1.2工程造价风险的后处理

工程造价风险的后处理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风险的处理。其方法具体实用如下;

①风险应急方案。例如,准备各种备用灭火器材以对付可能出现的火灾就是一种风险应急方案。这类风险事件控制方案也是对付元预警信息风险事件的一种最主要方式。

②风险容忍方案。风险容忍方案多数是对那些发生概率小,且风险事件发生所能造成的后果很轻的风险事件所采取的控制方案。

③风险分担方案。风险分担方案是指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和项目团队成员的木同承担风险能力,由团队成员合理分担整个风险的方案。论文参考网。这是最为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案之一。

④风险消减方案。例如,出现雨天而无法进行室外施工时,尽可能地安排各种人力与设备从事室内作业就是一种风险消减方案。这类方法是对付无预警信息风险事件的主要方式之一。

⑤风险化解方案。例如,对于可能出现的团队关系冲突,采取双向沟通、消除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一种风险化解方案。这类方案是从化解风险事件产生的原因出发,去控制项目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的。

2.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

在对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评价和监控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全面管理方法进行总结,这就是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

2.1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目标

风险管理策略就是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项目的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如果项目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许多风险,反之,就有可能使项目处于瘫痪状态。一般来讲,一个较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要求:

l)在项目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

2)指定风险管理者,监控风险因素

3)建立风险清单及风险管理计划

4)建立风险反馈渠道

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也可以组织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计划。风险驾驭和监控是一种项目跟踪活动,它有三个主要目标:

1)判断一个预测的风险是否事实、是否发生。

2)进行风险再估计,确保针对某个风险而制定的风险消除活动正在使用。

3)收集可用于将来进行风险分析的信息。

2.2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内容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内容包含如下几点:

①完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直接影响项目组织成员的控制意识以及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造价工程师的素质。管理者素质在项目建设中起绝对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在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基本上已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经理人才市场。我国这方面的起步比较晚,企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会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为企业节约可观的成本。因此,应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入手完善项目内部控制环境。

②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提高项目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如果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那么在项目开工前,管理者就会对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够尽可能地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比如,适用于国际项目的FIDIC条款要求采用固定单价编制招标文件,招投标中有一种投标策略叫做“低价中标,重在索赔”,这就意味着投标方在投标前就已充分分析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对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报高价,而对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报低价,这样在工程决算时,增加的工程款将大大超过减少的款项,承包商也因此会获得可观的利润。

项目造价进行风险评估一般须经历风险辨别、分析、管理、控制等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当项目建设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风险最容易发生,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环境改变时的风险管理。论文参考网。

③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项目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一般而言,控制活动包括政策和程序两个方面。政策规定应该做什么,程序则使政策运行并产生效果,政策是程序的基础。笔者认为工程项目宜按照业务流程设立控制活动,并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订详细的控制措施。

④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

组织成员若要顺利履行职责,首要的是及时准确地取得所需的信息,并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反馈到组织的其他成员。论文参考网。信息系统不仅处理项目建设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环境有关的信息。项目信息系统是项目控制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项目管理者能够策略性地使用信息系统,则意味着该项目可能降低成本,反之则增加支出。因此,项目应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

⑤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

通过上述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研究,对于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水平,丰富管理措施及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3.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见人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风险性)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自觉地展开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活动,从而规避风险,化解风险,或者消减风险带来的后果。在风险渐进的不同阶段人们都是可以对风险有所作为的。正是由于风险的渐进性和阶段性,使人们能够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和风险性造价也是同样的,由于风险的渐进性和阶段性存在使得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怡.工程成本的动态控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05).

[2]马缜.谈工程造价目标控制几点看法[J].陕西建筑,2008,(03).

风险处理策略范文4

(一)会展项目的风险来源

会展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会在项目活动的实际开展中对会展项目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会展活动的预期目标,甚至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害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是会展项目风险的总体方面的来源。从小层次来讲,会展项目活动中会有很大的人流量,所以,会展人员的行为也是会展项目风险的重要来源,他们的行为能够直接影响到会展项目的风险的受控程度。另外。会展的设备等设施也会成为风险的来源,例如设备安置不当,设备牢固性不强等造成一系列人员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等。这些会展项目的风险来源是风险管理策略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会展项目的风险类型

会展项目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会存在多种多样的风险,这些风险由于归纳的原则不同,所以就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风险。例如,通常我们把影响会展项目目标进度的风险称为进度风险,对会展项目实施阶段产生影响的风险称为实施风险;如果按会展项目风险的来源归纳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向,外部风险主要是由于会展外部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内部风险主要是由于会展项目开展中会展的内部因素引起的风险;如果按风险的属性特征分类,会展项目的风险类型可分为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除此之外,会展项目风险也可分为质量类风险、预算类风险、时间类风险等。总体来讲,会展项目风险的类型不同会导致风险管理不同从而影响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

(三)会展项目风险的主要特性

针对会展项目风险来讲,其自身的一些特性是我们研究风险管理策略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会展项目风险主要有四大特性。一是风险事件的随机性,在会展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有时会不可预料的出现一些风险事件,这类风险事件不再预期的计划或者意料之中,是随着某些突变因素而发生的偶然性事件,因此,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对这种随机性事件的处理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提前做出相应的应对突变策略;其次是风险的渐进性,会展项目风险的出现往往不会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项目活动的阶段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可能是越来越复杂化,也可能是随着阶段的不同其风险程度不断减弱的趋势,针对这种风险的渐变特性,在会展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风险的变化特点来采取相关策略进行风险处理;再者就是风险的相对可预测性,这一特性在实际上是有利于风险的管理的。在会展项目开展之前通过预测相关风险可以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及时应对项目风险,减少风险的损害;最后是风险的潜在损失特性,既然是风险就会对实际的活动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损失,会展项目风险的这一特性也是进行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因素,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化的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会展项目顺利的进行。因此,会展项目风险的这些特性能够对风险管理的规划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中必须依据这些特性来制定相关方案。

二、会展项目风险管理

(一)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会展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实际的会展项目开展活动中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对可能影响会展开展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评估,然后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最大化降低风险,保证会展项目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特性

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性影响着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会展项目风险管理具有时效性、有偿性、动态性以及信息依赖性等特性。时效性,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时效性主要是指在会展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同的。对于组织者来讲,根据这一特性只需要分析好每个阶段的风险然后采取措施承担这些风险即可;有偿性,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有偿性主要是指在实际的会展项目开展过程中用来防治或者最大化降低风险时所要付出的必要性的财力和人力等成本;动态性,会展项目风险管理是随着会展项目活动的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的动态管理过程,当会展项目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原有的相关风险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对风险的管理也就需要重新计划实施;信息依赖性,会展项目的风险管理首先需要获得关于风险本身的大量信息,并且分析相关信息来进行管理,因此,会展项目风险管理具有很强的信息依赖性。

(三)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会展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项目风险的识别、项目风险的度量、制定风险的应对措施、项目风险的监测与控制。项目风险管理规划主要就是确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也包括制定相关风险管理计划等;项目风险的识别指的是确定项目的风险类型有哪些,基本特性是什么以及产生的主要影响,最后制定出相应的会展项目风险事件识别报告;项目风险的度量主要包括项目风险的定性度量以及定量度量等相关工作,这些相关度量工作又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度量、后果严重程度的度量、风险影响范围的度量以及风险发生时间的度量等;项目风险应对规划简单来讲就是制定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通过对项目风险严重性的考虑来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对严重性较高的项目风险来制定风险应对计划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对相对严重性不高的风险可以适当放松计划的制定;项目风险的监测与控制就是在整个会展项目活动过程中依据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来监测风险发生及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项目风险。

三、会展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依据会展项目风险的相关内容进行相关风险管理

会展项目的风险相关内容主要有风险的来源、类型以及特性等,不同的内容对风险管理的影响不同。在实际的会展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提前分析相关风险的来源以及类型,在依据风险的相关特性制定管理方案。例如,针对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项目风险可以提前预测好这些不确定因素,制定多种应对策略来处理这类风险。对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可以在实际的会展活动中控制约束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采取多样化的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需要多样化。首先需要风险的预防策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估计,然后事先改变会展项目的相关计划来预防项目风险,避免风险的发生。例如,在实际的会展项目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择放弃某部分项目来避免风险的发生,也可以提前做好计划以及处理应对的方案。其次做好预防和较少损失的工作,对已发生的风险及时采取应对策略把风险带来的损失较少到最低。具体来讲,可以对相关会展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或者培训;加强现场监控,保证会场能够在监控之下进行;加强治安工作等。再者是接受或共担风险,接受风险主要是对于会展项目影响较小的一类风险而言的,此类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安排相关人员疏散,进行医疗救治等。共担风险主要是通过与其他组织合作来降低会展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是做好保险工作,这一风险管理策略主要是通过借助保险机构或者公司来分担风险。多样化的会展项目风险管理策略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应对处理。

四、结语

风险处理策略范文5

一、引言

审计风险一直都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有关审计风险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陈正林(2006)通过对独立审计风险的产生过程分析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技术性风险,而审计师风险则是由于审计结论与事实的背离而导致审计师受损,两者不能一概而论。2006年的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结论不恰当的可能性。更多研究认同审计风险是作为审计主体的注册会计师损失的可能性[1],如谢志华(1990)、刘力云(1999)、谢荣(2003)、王广明(2001)等。随着2004年国际审计准则的修订,我国也将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基本审计方法,张龙平(2005)、郭莉(2006)等对新的审计风险模型的变化进行了介绍,张仁寿(2003)、陈志强(2005)等认为新的审计模型具有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在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方面,张广才(2004)认为应该将公司治理控制因素加入到审计风险评估机制中。王会金[2]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图找出评估审计风险的方法。余玉苗(2004)认为控制审计风险应从充分调研客户背景、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培养审计专业人才、积极利用专家意见四个方面入手。秦荣生[3]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审计风险的源头,控制审计风险就要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程度。近年来实证方法也应用到了审计风险的研究之中,翟华云(2009)对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注册会计师有提高审计质量以降低审计风险的趋向,依此可以遏制被审计单位的操纵。博弈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应用于审计风险,但多是基于静态博弈分析,武恒光[4]通过博弈分析得出了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的不规则关系。唐大鹏等[5]通过大股东博弈分析了审计意见变更和审计风险的关系,提出应该全面识别审计风险,谨慎对待审计意见变更。综上可以看出,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经历了审计风险内涵、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以及用实证方法研究审计风险。虽有研究从博弈的视角探讨如何控制审计风险,但是从动态博弈的视角研究审计风险较少,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演化博弈策略出发,对审计风险管理模型进行优化,探讨演化博弈模型下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层的策略,提出演化博弈结论下审计风险管理模型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对扩展和丰富审计博弈的内容,分析信息不对称下审计各主体策略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审计风险应对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博弈分析

(一)为什么对审计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会计信息作为信息披露的主要方法,主要特征就是滞后性[6],而审计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合理保证难以消除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财务报表是会计期末时点数据,审计难以从期末时点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在对待会计信息上是一对博弈主体,管理层作为财务报表责任方,在审计过程中比注册会计师拥有的会计信息数量占优势,体现在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管理层拥有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比注册会计师占优势,体现在管理层能利用优质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以及出于特定目的粉饰财务报表[7]。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行为差异和由此产生审计风险的根源,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差异共同作用,影响审计过程以及审计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审计风险演化博弈分析

演化博弈用动态的视角考察博弈系统达到均衡的过程,博弈主体在反复博弈的过程中改进策略并找到最优策略,有可能形成演化稳定策略。其中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是使用最多的方法。

1.基本假设

(1)博弈参与人是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企业管理层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体,注册会计师行使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和出具审计报告的权力。

(2)企业管理层有诚信和舞弊两种会计信息披露的策略选择,其中管理层诚信的支付U1为f1,f1≥0,其为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管理层舞弊不被发现的支付U2为f2,f2≥0,其为虚假披露得益。若其被发现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支付U3为f3,f3为监督部门对上市公司因舞弊受到的惩罚,f3≤0。

(3)注册会计师针对管理层诚信而如实出具审计意见的支付U4为f4,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经营,f4≥0,对管理层舞弊如实出具审计意见的支付U5为f5,f5≥0,其中都包含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α和审计成本β,但是在对管理层舞弊情况下得出真实审计意见的审计过程更加复杂,要求审计人员更高的专业技能以及实施更精准的审计程序,审计风险较大,相应的α-β较小,所以有f4>f5。

(4)当管理层选择舞弊,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实审计意见的支付U6为f6,f6≤0,其为由于审计失败导致的诉讼赔偿及处罚。

(5)注册会计师如实出具审计意见的概率为Q,出具不实审计意见的概率为1-Q,Q∈[0,1],管理层舞弊的概率为P,诚信的概率为1-P,P∈[0,1]。

2.收益期望函数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支付矩阵如表1。

由表1可得,注册会计师如实出具审计意见(Q=1)和不实出具审计意见(Q=0)的期望支付函数分别为:

在演化博弈框架下,针对上市公司在不同会计师事务所的期望支付E1为:

同样管理层舞弊(P=1)和诚信情况下(P=0)的期望支付函数分别为:

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的期望支付E2为:

(三)复制动态方程下稳定策略求解

1.注册会计师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

分情况分析如下:

(1)若p*= ,F(q)=0,F'(q)=0,此时当管理层选择舞弊的程度达到p*= 时,注册会计师如实出具审计报告的可能性是稳定的。

(2)若p*> ,对于q*=0,q*=1有F'(0)>0,F'(1)

(3)若p*< ,对于q*=0,q*=1有F'(0)

在非首次审计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业务时要充分考虑和借鉴以往审计结果的报告反馈,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充分性、审计风险衡量的恰当型、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的充分性进行评估,结合当前审计任务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对宏观政策的认知、行业背景的剖析和被审计单位的充分了解,压缩管理层舞弊的空间,提高如实披露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努力消除信息在审计业务实施前的不对称程度,恰当选择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方法[8]。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反馈的信息不断修正,调整审计资源分配,提高审计效率。

2.管理层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

分情况分析如下:

(1)若q*= ,F(p)=0,F'(p)=0,此时注册会计师如实出具审计报告的力度达到q*= 时,管理层舞弊的可能性是稳定的。

(2)若q*> ,对于p*=0,p*=1有F'(0)>0,F'(1)

(3)若q*< ,?τ?p*=0,p*=1有F'(0)

提高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规范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能提高注册会计师如实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度并有增大趋势,这就要求被审计单位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安排,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9],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断结合管理层的信息反馈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促使管理层诚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三、审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动态博弈

(一)审计风险管理模型

根据以上演化博弈分析,给出审计风险管理模型,需要说明的有:审计风险模型各要素相辅相成,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任何一个阶段的信息不能充分传递到下一阶段都会影响审计风险的发生,作为对会计信息进行审查,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滞后性,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态度也会造成对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与真实性程度的影响[10],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会影响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获取,审计风险应对的反馈也不断影响着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注册会计师总是在p*= 时努力增大如实出具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管理层也在q*= 时考虑审计收费α和舞弊时受到的惩罚f3保持诚信,并且管理层的诚信趋势越来越大;该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包含行业环境、法律环境、监督环境的外部环境的沟通、风险处理反馈以及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连贯性上。见图1。

(二)审计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

1.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估

在审计初步业务活动中,通过与管理层达成一致明确具体责任和义务,注册会计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资本控制链的存在对管理层的影响,在连续审计的业务中要以动态的视角评估与管理层的关系,不能以一概全。具体来说,有管理层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重大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企业控制环境、风险控制评估以及信息化完备程度、内部监督等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状态;也包括对管理层运用的重大项目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变更以及异常交易的处理方法。通过全面地对管理层的动态跟进,有效评估管理层披露不透明会计信息的原始动机,保持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的了解敏感性,消除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2.审计风险应对

在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风险的过程中,建立以风险处理反馈为要义的审计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处理的审计风险应对网络,只有具体认识到被审计主体的审计风险是什么,由上述内部控制和认定层次的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才能对风险进行具体的估计,重大错报风险易于发生的程序重点审计,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评估相关的损失和责任,在注册会计师尽职尽责的情况下,这部分损失和责任表现为尽管施行了详细有效的审计程序后依然没有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审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审计风险处理方法,包括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预防、风险回避[11]。

风险处理策略范文6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策;意义

引 言

我国的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使得工程风险最初是由国家承担,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小,这也是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生存,必须要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产生更大的效益。本文首先分析工程造价的特点,提出一些规避造价风险的策略。

1 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

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必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这必须首先要明确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工程造价风险是普遍和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工程项目造价所处的环境和认为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一直存在,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由于工程造价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时无法完全消除这些风险因素,只能通过科学手段和管理方法,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概率,减少工程的损失,这使得工程造价风险又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实际的质量和设计的理想状态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也使得造价风险存在可变性。由于工程造价风险一直存在,因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存在持续性。

2 加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评估和甄别

工程造价风险的甄别就是要在风险出现以前,对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工作,做出科学和合理的判断,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目前工程造价的风险甄别方法有:流程图法、财务报表法和专家调研法等,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和规模大的特点,这些甄别方法一般是交叉使用。但是由于工程造价风险存在复杂性和可变性,对于风险的甄别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管理者对工程进行动态和全面的分析,灵活运用工程造价风险的甄别方法。

工程造价风险的评估就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进而确定风险可能出现的时间、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等,在确定风险之后需要对风险发展的预测,充分考虑单一风险因素和多风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寻找有效的对策来降低工程造价的风险。目前风险评估方法有:风险初步分析法和安全检测法。在对工程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参考大量的工程数据统计资料、工程进度等信息,提升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3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处理措施

3.1 选择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策

前面分析道所有的工程项目的造价都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在处理实际的风险时候,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风险选择科学合理的策略。事实也证明了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对工程实施科学的风险控制,可以有效的将工程造价风险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对于提高工程效益局势良好的效果。当前工程造价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自留、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等手段。在策略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风险评估,权衡利弊,选择最合理的应对策略。

3.2 做好风险的处理工作

对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重点还有处理风险事件。对于所有的工程造价的风险并不是都可以通过甄别和评估手段来实现预测的,这需要有极强的风险事件的处理能力。工程造价的风险处理有两种形式:一是对风险发生前的处理,这主要是对风险进行甄别和评估,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先处理,优先处理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二是风险事件处理,这是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有容忍方案、消减方案、分担方案和应急方案和化解方案等。

4 提高工程造价抗风险能力的策略

4.1 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环境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环境会直接影响工程管理人员的控制主观能行和控制意识。影响风险控制的环境因素有多方方面的,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企业首先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只有拥有高素质和高能力的管理人员才可能确保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的控制环境。

4.2 科学地评估工程项目的造价风险

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高质量的风险评估结论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效果。如果工程项目在开展之前已经做了全面的风险科学评估和甄别,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就会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的采取应对措施来预防和处理风险。例如工程招投标阶段,由于投标方已经充分了解工程造价的风险种类,对于低风险的分包工程尽量压低价格,对于高风险的分包工程尽量报高价,这样在工程预算阶段,减少的工程款项将会大大少于增加的工程款项,投标方也会获得较大的利润。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基本上都会经历风现在甄别、分析研究、管理和控制处理过程。工程开展过程也显示当工程项目的内外环境发生改变之后,风险发生的几率很高,因此企业同时还需要做好内外环境改变之后的风险管理,尽量提高工程造价的抗风险能力。

4.3 加强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活动

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控制活动室工程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的有力保障,也会涉及到很多内部职能部门,企业必须根据工程开展业务流程设立相应的控制活动,尤其是对工程重要业务环节制定详细的控制方案和措施,确保工程在面临风险具有应急处理措施和应对方案,从而提高工程的重点项目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4.4 加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监督和信息沟通

如果工程管理人员要想加强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活动,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就需要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工程进展信息,将掌握的工程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再反馈给工程其他相关人员。因此工程项目必须要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提高工程造价抗风险能力的措施之一。工程管理人员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成本,加强工程项目的信息沟通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工程开展过程中加强内部监督可以有效地确保包各项指令良好的执行。加强内部监督和信息沟通交流可以确保工程造价的良好控制。

5 结 语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的风险控制管理方法,能够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了解工程造价的风险特点,做好风险的预测和甄别,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从而降低工程的造价风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