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行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金融行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金融行业

物流金融行业范文1

[关键词] 物流金融 信用风险 指标体系

引言

物流金融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物流中来,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同时又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物流企业和中小企业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因此,很有必要对物流金融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出物流金融的融资优势及其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性。

一、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的意义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交易一方不能履约或不能完全履约而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本文研究的物流金融信用风险是指中小企业作为授信方,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时所存在的信用风险。

物流金融信用风险是指处在物流金融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包括物流金融的运营风险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如质押货物风险、产品风险、质押物变现风险等。在物流金融业务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彼此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涉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物流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行。对于中小企业,由于本身经济能力的限制,面对危机的自我反映和调节能力较低,因而受到物流金融运营风险的影响就显得更加明显和难以克服。

而本文所建立的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风险的考察,也转变为对企业所处物流金融运营过程及其交易风险的综合评估,进而决定是否给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该信用评价体系与目前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最大的差别点就在于它不仅包括对中小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成长能力、信用记录,以及行业状况等影响因素的考察,还包括对物流金融运营状况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状况。

二、物流金融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分类,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及其特点,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行业风险因素。行业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和监管环境、行业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企业进行行业风险分析,目的是判断企业所属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对经济变化反映的敏感性,行业风险揭示了行业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

2.中小企业综合实力。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企业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成长与发展能力、现金流量分析和履约状况。这8个要素科学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

3.物流金融运营状况。中小企业所处的物流金融的整体运营状况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物流金融的运营状况良好,交易风险较小,就可以弱化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反之,则加强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使其信用状况恶化。根据本文研究问题的需要,主要通过物流金融运营过程中信息化程度、相互间的合作,以及质押物质量等要素来反映物流金融的整体运营状况。

三、物流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前文讨论的影响中小企业信用的三类主要因素,设计了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及向专家学者请教,结合实地调研,确定了指标参考权重,针对不同的区域,权重可以适当进行调整,重新确定。

四、结束语

物流金融是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的一条捷径,因此加快物流金融的发展,将是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物流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建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机制及长远利益关系;另一方面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改造升级自身的物流体系。但是目前对于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刘 青:中小企业利用物流金融的策略[J].创新科技,2007,(02)

[2]闫俊宏: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7

物流金融行业范文2

关键词:物流;物流金融;物流银行;资本模式

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内部竞争和国外同行的压力,一场在物流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国内金融行业的成熟,将物流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产业――物流金融,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茁壮发展,这将是我国的物流产业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最佳契机,也是物流企业规模向集约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物流金融的分析

1.物流金融的背景与现状

1.1物流与金融的脱节

物流和金融的脱节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脱节。首先,我国以“物流”命名的企业有73万多家,除了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公司外,其余的均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金融意识较差,金融管理部门控制能力弱,企业闲余资金的合理利用率差,多数物流企业的利润依靠物流运输的收益,从而难以规避金融风险,使得企业步履维艰。其次,金融机构缺乏对物流企业的支持,金融信贷业务手续繁琐,针对物流业务的金融产品屈指可数,金融部门对物流行业重视程度低。最后,物流与金融的脱节,不是两个部门的脱节,而是社会两个最重要的职能部门的相互背离。物流是社会的可见性资源的移动,而金融是社会看不见资源的流动,物流与金融的脱节,势必会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物流企业内部强化的需要

物流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必须了解市场规则和游戏。而市场经济要求资金的最合理和最大化的利用,物流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实力,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在会计核算,监督上做好基本功,与金融机构合作发展。如今,不少物流企业不单引进物流方面的人才,而且还大量引进金融和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内部强化的意义。

1.3金融机构创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行业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成熟,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相同的条件改革创新。而物流行业在证券、保险、期货等上却处在相对的空白期,面对如此大的一份蛋糕,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不会轻易放过,要想获得市场,金融机构必须在业务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获得较好的收益,取得市场优势。

总而言之,物流金融就是在新时期,新的创新下,物流企业在满足企业内部强化基础上的一种物流和金融紧密相关联的各项金融业务的总称。

2.物流金融的模式与分析

2.1物流银行

所谓的物流银行,又称银行质押贷款业务的银行,是指银行在满足市场稳定性,流通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以符合抵押要求的相关物流商品为信用质押,通过银行的审核和监督,开展向有信用的物流客户提供信贷、担保、结算等中间业务的一种综合性质的银行。

2.1.1物流银行信贷担保

银行在放贷过程中都践行“谨慎安全”的原则,往往把资金投放给信用条件好,收益稳定且具有良好名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对像物流行业这类高成长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往往力不从心。物流银行就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与传统银行相比,物流银行有以下先天的优势:

第一,在资产抵押方面,更具灵活性,无论是有形、无形资产,还是流动、固定资产,都采取合理评估。现代与物流相关的企业都拥有大型的仓储仓库,搬运的机械,运输车辆设备以及办公场所和相应的财产,这都可以增加贷款时企业的资产信用,不少企业还拥有保税区业务,港口场地,进出口报货单证等无形资产,企业将其作为资产抵押或者担保,其融资额度也必将增加。

第二,在信贷投放上,物流银行采取了公摊风险和合作收益的原则。所谓的公摊风险,也称优而则其选,是指银行客户必须把会计核算与财务审核的数据反馈给物流银行,银行控制企业在风险业务上的资金使用,而在具有高速成长的业务上,会扩大其原有的资金投放,将风险与企业公摊承受,从侧面减少了企业的风险成本,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收入。而合作收益,是指在信贷投放的过程中,物流银行将企业业务中的订单、生产、供应、储存、运输、服务等活动视为一种与资金业务相关的互动系统,银行会利用其手上的信息管理技术,为每一环节提供资金的支持,使企业业务更加规范,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也就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

第三,在风险控制上,企业的日常的经营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决策,也会出现很多的诚信问题,信贷担保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诚信的金融交易。物流银行在坏账准备,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业务处理上,会产生很多的信用问题,这是因为行业的革新是机遇与风险并行的,在风险控制上,企业需要创新和挑战,更需要资金支持,物流银行就很好的协助银行解决质押贷款业务中银行面临的质押物评估、资产处理等服务。

2.1.2物流银行结算

银行与企业的结算,是企业日常成本计算的依据,也是企业资金核对的保证。中小企业对于票据和资金的结转管理都比较薄弱,如果需要清算结算,而资金又很紧张,银行的结算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物流银行在服务上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采取现代的结算支付手段,开展网上银行结算业务。物流业务是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其复杂性、变化性和不可预见性使企业的结算业务遇到很大的调整。而物流银行开展现代结算业务,可以有效监督结算双方的经济行为,监督企业的应收,预收账目,为企业的资金保驾护航,由于采取现代的结算方式,同时为企业和客户节省了时间,增加了社会效益。

2.1.3物流银行中间业务

如今的银行的收益不单是存贷之间的利率差,而更多的是中间业务的收入,也就是银行的服务。现在的银行采取了全面撒网的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服务,往往是服务项目众多,但是收益不如预期。物流银行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无论是企业的物流部门,还是专门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银行都是立足于物流方面,开展金融政策的解读,金融理财投资和特色业务服务。广东发展银行在这方面是开拓者,利用珠三角的有利环境和众多的物流企业,开展了形势多样的服务,无论企业大小,广发行都为其定制特色的业务,讨论合作事宜。广发行利用自己的营业网点和区域内众多的物流园,点对点服务,获得了双赢的局面,对物流银行很有启发意义。

2.2物流金融仓库

物流金融仓储金是指:生产经营企业先以其采购的原材料作为质押物存入企业的仓储中心并据此获得协作银行的贷款。然后在其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分阶段还款。物流企业提供质押物品的保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从而架起银企间资金融通的桥梁。其实质是物流企业提供货物的存放与保管、信息增值等中介服务,将银行不愿接受的信用资产转变成其乐意接受的质押品,获得像物流银行般得金融服务。

物流金融仓库的新模式,对于物流企业尤其是大型物流企业来说,已经成为其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为那些有保管实力的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担保模式

2.3物流金融的资本模式

金融市场的本质是资本市场,这就要求企业要合理利用一切资源,为企业、社会、国家创造最大化的资本收入和最安全的收益保障,为股东和所有者的合理权利服务。物流金融的资本模式在我国现行的一般有三大类:物流金融证券、物流金融基金、物流金融保险。

2.3.1 物流金融证券

资本市场最好的融资方式就是发行股票,进行上市。在我国的主板市场上,涉及物流行业的运输物流股票有78只,其中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国有企业,比如港口运输类,大型仓储类、公路铁路类、运输投资类的企业。在相对灵活的中小板上,物流相关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发行物流金融证券,是不少有实力的物流企业的最佳选择,也是物流企业所进行的高端竞争之一。

发行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的同时,也是企业自我提高的途径。因为企业在发行IPO的时候,有着严格的资质审核,企业必须整合利润收入和经济资源,完善企业的经营结构,建立顺畅的董事会制度以及独立的会计审核,并且要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形象。这些都是不少企业所欠缺的。在国内,顺丰是物流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之一,但是在发行上市这个问题上,其总裁王卫却提出暂不考虑上市,这就是国内不少物流企业融资时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自己的心血企业上市后就需懂事会共同经营决策,另一方想要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就必须上市融资。

面对这样的境地,国家证监会应对物流企业在股票上市适当放宽限制条件,鼓励企业规范上市。资本市场的完善同时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努力,物流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融资体系,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尽快建立正常的债券或股票的柜台交易市场体系,给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2.3.2 物流金融基金

基金是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一种有效的投资和融资模式,能为社会、企业和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利润收入同时,最大程度的做到专业化和风险规避化。因为基金是通过专业人员的利用金融知识对资金的管理和投资,具有共担风险,分享收益的特征。

物流企业的基金模式有三种。第一种,物流企业如果拥有闲余的资金而没有专业的投资规划部门时,可以把资金委托给专业的基金公司,为企业资金提供合理的投资规划方案,还可以利用资金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基金公司,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设立公募基金,进行专业的金融投资。第二种,大型基金公司和物流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为物流企业设立专项的基金,吸引投资者,面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资金可以支持物流企业开展创新业务,开拓市场。第三种,私募基金,这是一种不面向公众的基金,也是一种高风险的基金,又称风险基金,这和物流企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的行业特性密切相关,企业的发展决定了私募基金的收益,所以私募成为不少企业的一种冒险而又创新的挑战。

2.3.3 物流金融保险

保险是金融领域中的金钥匙,为企业乃至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国内的物流保险中,主要是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但是作者认为,物流金融保险仍为一片新的大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代物流的服务性质是多功能、全方面的,其增值的第三方服务较多,供应链控制因素复杂,质量难以控制,运营风险也随之加大,传统的车险和货险早巳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需求。物流公司迫切需要专业的物流险种,为其分担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所承担的运输压力。因此,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开设长途、短途、地面、航空、航运、固定区域运输和国际运输等不同情况的更为细化的保险模式。

物流专业险种的开设,能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利润源泉,也能为物流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是行业间双赢的局面。

2.4物流金融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一个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金融创新是指变革现存的金融体制或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得现有体制和工具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创新可以是制度的、技术的、工具的,甚至是理念和构想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成熟,金融创新成为国家新的进步手段,也成为物流行业内的竞争的制高点。

物联网的提出与发展,新的电子商务格局的转变,电子技术(GPS、NFC)等智能科技在物流发展中的使用,物流金融创新的局面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企业只有紧紧跟随创新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节奏,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成就物流金融的一番新事业。

二、物流金融的作用及意义

UPS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陈学淳曾表示,未来物流业的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他认为,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目前,国际四大物流巨头在海外也均已涉足物流金融领域。物流金融已成为物流企业和金融部门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各自新的利润源泉。发展物流金融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一,物流金融能有效降低金融风险,提高了中间业务收入。并成为拓宽金融服务领域的新渠道,在增加了金融服务项目同时,也增强了创新能力。

第二,物流金融能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经营利润,协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资金和安全的保障。

第三,物流金融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为企业和金融部门的信用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平台,为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提供了市场信息依据,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物流金融有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为物流开展的增值服务,并降低资金需求方的融资成本,成为中小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企业可以拓展服务领域,有助于积极争取客户,赢得市场份额,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的领域中都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其成就令世人瞩目,新时期以来,创新成为各行各业前进的动力。物流金融对于企业、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中国的物流金融正处在蓬勃发展向上时期,这是中国物流金融理论体系不断创新,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国家法律政策逐渐扶持的结果。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风险和机遇是共存的,物流金融还有许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克服解决。本文通过对物流金融理论的梳理,介绍了物流金融背景和现状,并着重分析了物流金融的几种现代资本模式,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规划方案,同时为商业银行从事物流金融业务提供一些运作思路。希望中国的物流金融能走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为民族和国家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茂海. 新时期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的基本思路探讨[J].当代经济,2010(9).

[2]左雪莲. 物流金融风险规避途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1(11).

[3]刘华,曾小贵,程海峰.物流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1).

[4]马辉.基于物流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

[5]王传松. 物流金融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8(11).

物流金融行业范文3

关键词:物流金融;协同运营;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2

引言

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物流与金融的协同发展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不仅是经济上的风险,同时在管理上也带来了一定的管理风险。因此对物流与金融的协同发展进行合理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来不断的为企业的经营发展降低风险。

一、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概念及内涵

物流行业是顺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物流行业相对来说并不是独立的,是与各个行业相联系的。金融业主要是以运营各种金融产品为手段来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这个行业并不是简单的将金融与物流行业进行简单的结合,而是通过两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促进两个行业的发展,实现共赢。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是有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的,并且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运营管理措施来实现物流金融的真正协同发展。

二、物流与金融协同运营的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物流伴随着资金流,在物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业提供的财务支持;同样,金融业的运营发展也要依靠物流业开拓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降低信贷风险。物流金融协同运营,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使物流业和金融业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物流金融协同运营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太完善,所处的信用环境也比较差,物流业和金融业各自面临风险。因此,对物流金融运营系统中的风险分析,加强物流金融的风险控制是保证物流和金融平稳健康l展的重要前提。

三、物流与金融协同运营的风险

1.物流行业在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中的风险

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合作在传统的运营发展中也有发生,因此对于一些常态的运营风险物流行业也有相应的规避措施。对于物流与金融行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运营物流行业将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1)物流企业融资风险

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开展秉承着“谨慎、严格”的原则,对于需要融资贷款的物流企业的资产进行严格的审批,银行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审批更加的严格,需要各种各样的程序,从而加剧了物流企业融资的难度。金融企业对物流企业进行审核考察的过程中,对物流企业相对来说技术含量比较低,同时发展前景不明确的状况也会考虑周全。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规模是有限的,并且自身的资产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这也会让信贷企业对物流行业通过融资贷款的审批加大难度。物流行业自身的综合发展情况来说客观会加大从信贷企业取得融资贷款的难度。

(2)合同责任风险

在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物流行业的合作者实力也是越来越雄厚,但是因为在合作的过程中,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会因为自身的企业规模优势来强迫物流企业签订很多不平等的合同条款,这就导致物流企业会在合作过程中承担更大的风险。

(3)提供物流方案的风险

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很多物流企业和许多大公司进行合作,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物流企业需要提供更加一体化和专业的物流服务,这对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物流企业更多的是为企业提供单项物流服务,对于整体化的物流作业方案是非常缺乏经验的,这就导致在物流目标达成与合作企业的期望值有所差距,不仅不利于双方的继续合作,甚至会让物流企业承担很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4)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

物流企业在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向一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业务,一方面是能够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另一方面是能够不断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来实现长期的合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需要物流企业提供金融业务的公司相对来说信誉度是比较低的,并且对于长期的服务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因此物流企业的提供金融服务的对象加大了物流企业的风险。

2.金融业在物流与金融协同运营中的风险

(1)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要保证信贷业务能够长久持续的运营下去就需要安全可靠的监管控制机制来进行制约并且监督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自身的监管控制制度比较薄弱,再加上很多商业银行设有很多的分支机构,一方面导致商业银行不能够进行集中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会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条例进行实施,这就进一步的加剧了商业银行资金控制的难度。同时商业银行的很多资金被一些企业长期的占有使用,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数额和占比,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金融创新风险

金融创新对于银行来说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同样的物流与金融行业协同发展的创新也是具有这种效应的。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一方面对于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的,但是一旦金融创新不恰当就会导致整个金融行业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就如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一样,金融创新风险使全球经济陷入了动荡之中。

(3)质押风险

对于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来说质押物相对来说比较特殊,比如仓单和物流过程,这些质押物本身是乜有一个固定的评估标准的,因此对这种质押物的估价就会不稳定,受到质押物升值和贬值的影响。同时因为没有固定的估价标准导致在进行估价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一些私自估计和徇私的行为,从而就会损伤银行的利益。

四、物流与金融协同运营的风险控制

1.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物流金融信息共享受平台,统一收集各类数据,设立风险监管指标,提供风险解决方案和手段,实现对整个物流金融业务的全过程管理。设立物流金融业务的信息化标准,推出软件设计和运营咨询服务,促进物流金融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金融业务的电子信息化程度。设置标准化管控流程,银行与银行之间、 物流监管企业与物流监管企业之间的跨行、跨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受,充分实现银企有效对接。

2.加强信用管理

对合作方的资信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估是从源头上扼制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金融企业必须建立客户的诚信档案,对监管企业和出质企业建立 “失信人” 名单。对客户进行事前评估、 事中监控及事后跟踪,建立完善可靠的数据处理中心,将物流企业提供的企业信息与自身调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不断完善企业诚信档案建设,使之更加真实地反映融资企业的状况,进而更准确地确定授信额度。重视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科学分析和评估客户偿债能力及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物流企业和融资企业要健全企业财务体系,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3.规范物流金融业务操作

建立统一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标准,规范物流金融业务操作,提高网络信息技术。金融企业要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对员工以及管理层就相关知识和业务能力方面的培训,减少操作风险。制定科学的定价机制,减少物流金融的逆向选择。物流企业应当建立风险管理部门,选择资信较好的融资企业为其提供担保,对质押物严格把关,确保质押率的充足性。同时,物流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管理和业务培训,尽量减少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完善价值评估系统、 提高评估技术。

五、结束语

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是两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有效提升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和经营效益,还能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运营效率。因此,我们应加强物流金融协同运营的风险分析,从而进一步优化物流金融协同运营的总体环境,促进两个行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当前我国城市物流金融的发展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11).

物流金融行业范文4

关键词:物流;物流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世界最大的快递物流公司――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以下简称UPS)的2007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在影响中国大陆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中,高达7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难以获得资金和运营资本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三大首要因素之一 [1]。我国中小企业历来较少得到银行信贷支持,在证券主板市场筹资更是没有可能,通过债券融资也是可望不可及,正待推出的创业板市场虽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也并非没有门槛限制。看来,仅靠任何一个途径都尚且不能解决所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而另一方面,以2005年为例,全国中小企业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余额没有被盘活。我国《物权法》第223条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那么中小企业可否从自身出发,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在途在库占压,从而相对缓解资金需求呢?答案就是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实现存货或应收账款融资的金融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加速了生产和销售企业的资金周转,提升了企业发展速度,又同时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以及信息成本,并且增加了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使得物流企业通过特色经营之路来稳定和扩大客户群。

一、物流金融的内涵及功能

自上世纪末,我国的物流业就开始不断升温,然而随着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物流业的利润率却开始大幅下降,目前大概只有2%左右的平均利润水平,与此同时跨国物流业的巨头们却开始将眼光瞄准物流供应链上的资金流,努力开拓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并将其作为现代物流中的一项新的增长点和争取客户的重要措施。例如,UPS就是在2001年5月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First International),将其改造成UPS的金融部门(UPS Capital)。由UPS金融公司推出包括开具信用证、兑付出口票据等国际性产品和服务业务。并作为中间商在沃尔玛和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中小出口商之间斡旋,UPS在两周内把货款先打给出口商,前提条件是揽下其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和得到一笔可观的手续费,这样,小型出口商们得到及时的现金流;而拥有银行的UPS在美国和沃尔玛一对一进行结算。UPS金融还提供为期五年的循环信用额度,并确保该公司规避客户赖账的风险[2]。UPS向世人诠释了现代物流的新理念以及物流金融的新功能。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流金融呢?所谓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3]。

以上概念仅仅是一家之言,关于物流金融,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物流金融就是以物流系统为媒介平台,通过强化信息管理系统,创新融资支持模式,从而将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相互进行紧密整合,以实现高效、安全和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新商业运作模式。

物流金融按照金融在现代物流中的业务内容,可分为物流结算金融、物流仓单金融、物流授信金融。其中,物流结算金融是指利用各种结算方式为物流企业及其客户融资的金融活动。目前主要有代收货款、垫付货款、承兑汇票等业务形式;物流仓单金融主要是指融通仓融资,随着现代物流和金融的发展,物流仓单金融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多物流中心仓单模式和反向担保模式等新仓单金融模式[4]。

发展物流金融可以起到盘活商品和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类企业的存量资金,加速资金和商品物资的流转速度,有效提高商业运行效率,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开辟了新的业务天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使得银行从不动产担保授信的传统框架下得到解放,并且大大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获取信息的成本;与此同时,物流金融也增强了物流业的增值服务,使得物流企业获取了新的竞争优势,并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生命力。

二、物流金融发展的焦点问题

正因为物流金融事关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三重相互间的整合,并且具有划时代的新商业运作模式意义,必然要对现有的各种社会资源的规制和要求进行创新和突破,其所面临的困难不小,具体说来,当前在我国发展物流金融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金融如何与物流结合将成为首要焦点。

金融与物流的结合本质上是金融创新的问题,可是,反观我国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由于金融业属于国家特许经营,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必然囤于现有的金融监管法规框架,如何为物流金融的创新给出法规操作空间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将物流金融创新的源动力寄希望于我国商业银行,而不给予相应的政策措施,将很难获得大的发展;相反,如果将这一使命赋予现行法律框架下的物流企业,则又违反了金融服务专属经营的限制,并且也可能确实由于物流企业的不成熟和不自律造成物流金融业务经营上的混乱,因此如何安排一整套好的制度,确保金融与物流既紧密结合又实现创新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比如,物流授信金融就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对企业授信的定义,而更像是一种金融业务委托经营,现有的物流企业除非能像UPS一样收购一家银行,否则如果真要受托代办金融业务,现有的法规是否允许?

2、如何发挥好物流平台的作用成为第二大焦点。

要实现物流形式的创新,势必涉及新型的配送模式、仓储格局。要实现这一切必须要有各方面资源的配合,首先,要进行物流企业群之间的体系再造,通过发展联行制关系或扩大加盟连锁规模,打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物流配送网;其次,还要有相应的商品质量标准化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配套,切实构建一个高度发展的物流平台体系。

3、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物流企业必须突出对于信息流的收集处理,增强信息管理、开发和利用能力。银行必须与物流企业共享信息流,做到对于商品质物的流转情况、价值变化情况,出入融通仓情况的及时了解,从而间接掌握相应的制造销售企业的业绩变化,达到动态控制银行信贷资金运用的风险。

三、物流金融的创新

物流金融服务属于一个行业综合性极强的复合体,所以物流金融要取得大的发展,必须要实现全方位地创新,这就需要对一切相关行业和社会资源加以创新利用和整合,方能奠定物流金融的繁荣发展,造福中小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商业运作。

1、物流企业自身的创新

(1)物流企业必须要走合作或兼并的道路。通过充分实现类似商业银行的“联行制” 或者扩大“加盟连锁制”运作,加强现有物流企业的联合。必要时,进行企业之间并购,通过投资参股、企业并购、产权置换、借壳上市等多种资本市场的助推力,加速物流企业规模、实力和业务的扩张,此外,还要加强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资产评估机构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合作。

(2)要建立物流“大区域”的概念,以贸易中心来设区,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对物流中心、仓库、码头、堆场及集装箱站等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联合主要生产商、经销商的仓库以及开展期货交易的商品的交割仓库,构建多物流中心。甚至还可以建立物流系统内的存货“通存通兑”。

(3)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严格把握物流金融的风险。要重点控制客户资信风险、仓单提单权利瑕疵风险、抵押品品质风险,同时加强物流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必须重视存货质押的回购机制建设,防止“假买卖,真质押”,以前在银行信贷中经常出现个别企业将卖不出去的产品甚至无法盘活的在建工程抵押给银行进行“套现”,最终将“烂摊子”甩给银行来收拾残局,物流企业必须要防范这一资金运用风险。

2、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针对物流金融这一新业务,银行必须主动接近物流企业,必要时完全可以实现“走出去”的战略,比如在物流企业的分支机构内部直接设立营业终端或实行“装机派人”,以实现与物流企业的业务和信息的紧密结合。

为了控制银行的授信风险,必须实行“总队总”的物流金融银企战略联盟。例如,广东发展银行对于物流企业配送的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金融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

推出物流授信金融业务“信用卡”,给予循环信用额度,合理规划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力争规避物流金融业务的转授权触及法律底线。

加强现有的银行结算业务,结合物流金融,灵活搭配银行的各类贸易结算融资服务和产品。针对我国已经开展期货交易的商品品种,要大胆创新,探索现货商品与期货套期保值仓位的一并转移和质押,这不仅防范了担保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更重要的意义是扩大了物流金融存货融资的品种覆盖范围,从而将物流金融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

3、商品制造、经营企业创新

作为商品物资的直接生产或销售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行业制造标准和产品的标准化,真正实现存货的分类分级和质量检验技术的客观化,以提供后续融资环节的价值评估便利,从而加速自身资金营运效率。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生产供货的时间差、季节差,大胆考虑在仓单质押融资中引入期货仓单(仅限于套期保值的仓单),以提前实现未来商品存货的融资,便于生产销售企业的资金营运能够提前实现平稳衔接。

4、保险经营机构的创新

当前,随着物流金融的发展和深入,物流业的投资风险、物流方案风险、金融服务风险和商品特性风险都在全面释放,而保险公司推出的传统的车险、货险早已不能适应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需求,保险机构必须与时俱进,加强险种创新,推出针对物流企业的一揽子物流保险服务或者集约化的保险产品,以充分化解物流企业的投资风险以及经营风险。对于保险机构而言,这其实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5、金融监管的创新

金融业在我国面临的管制还是比较多,这就导致物流金融行业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触及监管法律法规的底线。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还必须尽快弥补物流金融业务规制上的空白,提前加以正确的引导。今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地赋予相关市场主体相应的业务操作和创新的法律空间。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UPS. UPS亚洲商业监察[EB/OL]. ,2007.

[2]中国物流设备网. 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的大策略[EB/OL]. 省略 , 2006-4-11

物流金融行业范文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市场越来越大,行业内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旧形式的物流业务都已公开,各个方面的利润逐年减少,需要更好运作来弥补不足。尽管物流运作效率不断提升,但并不能解决其占有生产成本大部分资金的难题,甚至还会冲击现金的运转,影响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新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附加值,这种新的服务就是物流金融服务。物流金融可以将物流企业和金融行业紧密结合,对金融业及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物流金融的分类及发展

现在物流产业发展迅速,需要物流金融提供一些金融业务,比如资金融通、资金的结算及保险业务等。有了物流金融之后,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1.1物流金融的含义

物流金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都是从供应链进行定义,分为广义物流金融和狭义物流金融。前者是用应用和开发金融产品的方式有组织的保持物流中货币的运动,把物流和金融结合起来,最后加快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后者是物流企业联合金融机构把商品和货币提供给客户,从而实现结算和融资的完成,呈现同生死、共存亡的状态。

1.2物流金融的发展背景

如何清库存是每个物流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因为如果不及时清理掉库存,流动资金就会被束缚,不能在进行资金运转,进而影响其他的经营活动。每个企业在管理现金流时都会面临现金流中断的问题,而通常发生在支付现金的时间与收账的时间之间。资金供应链是连接上下游企业的重要纽带,如果中断,将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资金供应链中断的表现形式是由下到上,一环扣一环的,下游企业发生生产困难或者不及时付款,上游企业就得不到资金,造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利用好金融这一工具,可以让各方受益。首先,物流企业将这些资金运转好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其次供应链上的各种企业可以更快地运转资金,增加更多商业机会;最后,整个供应链也能优化资金资源,使自身的竞争力得以加强。

在上述背景下,物流金融应运而生,将物流企业和金融行业紧密结合,对金融业及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物流金融的功能与作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出现可以让各方受益,其中包括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金融机构及中小型企业。

2.1 物流金融对物流企业的作用

物流金融对物流企业意义重大,不仅使企业的服务水平有质的飞跃,还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巨大优势,从而让企业的服务更完善,使企业的利润增加。

2.2 物流金融对供应链企业的作用

物流金融对供应链企业有巨大作用,尤其体现在成本和利润上。物流金融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包括原材料的费用、半成品和成品的费用;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资本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企业的融资,加大销售规模,从而增加利润。

2.3 物流金融对金融机构的作用

物流金融对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放贷的安全性上。抵押物无论在哪方面都没有现金安全,抵押物转变成现金的能力增强,使资金回收的可能性更高,从而让金融机构把贷款的规模不断加大,把贷款的风险降到最低。

2.4 物流金融对中小型企业的作用

对于中小型企业,物流金融最大的作用体现在融资上,中小型企业可以把原材料和商品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贷款,把中小型企业最大的难题解决,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使资金的流转更快速、更安全。

3 运行模式

物流金融的显著特点是集方式方法、结构和流程为一体,其运作模式也基于这一特点发展而来。

3.1 仓单质押模式

仓单质押模式可以更好盘活资金,出现的背景则是在国内的中小型企业不能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和库存占用大部分资金,主要分为典型仓单质押模式和非典型仓单质押模式。前者指融资的企业把其拥有的货物放到金融机构进行抵押,以出具的仓单作为担保证明。后者是由前者发展而来的,物流企业通过自己的规模、业绩、资产等条件在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信用额度,而相关企业可以在物流企业的信贷额度中获得质押贷款业务,这种业务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物流企业要对这项业务进行监督审查,而金融机构则在项目的运作之外。仓单质押模式的主要负责由物流企业承担,金融机构只对物流企业授予信贷额度。

3.2 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在国内流通的资本金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而且诚信在市场中得不到保障。这种模式可以把企业的经营项目扩大,增多企业的经营品种,使贷款中的资金更安全。总而言之,保兑仓模式是建立在仓单质押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其具体的操作流程为:首先,签订四方协议,参与者包括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供货企业及销售企业;其次,销售企业与供货企业签订合同并将部分保证金交于对方,保证金中不包括提货价款,物流企业作为中间人进行担保并在金融机构开票用于专项货款支付,而供货企业要对物流企业作担保;然后物流企业再通过销售和库存的具体情况确定保金;最后,金融机构供货企业开票之后,供货企业要把货交到物流企业,然后转变成仓单质押模式。

3.3 物流保付模式

物流保付模式是一项综合金融服务,在实行这种模式时,供货商把自己的货物交给物流企业监督管理的时候物流企业会把预付款打给供货商,只要供货商有提单。在办理保付的同时要进行物流保付的货物运输。当今社会的物流发展呈现出来的趋势显示,物流企业通过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功能,越来越了解供货商和供销商二者的资信度和经营情况。相较于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在信用评估手续上更方便和简单,而且风险也更低。保付模式尤其要预防供货商和经销商合伙进行欺诈,金融机构的评估稍有差池,就会导致金钱货物都得不到。保付模式中,若物流企业掌管货物,则把上述的风险降到了最低点。

4 价值分析

物流金融行业范文6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作者简介】李宾,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37-04

一、前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由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所辖区域,及玉林市、崇左市两个交通与物流中心组成,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潜力巨大的市场容量,在外贸、金融、物流等方面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新亮点。

所谓物流金融。是指在整个物流运营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金融产品,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资金在供应链中的运动方式。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经营活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通过物流金融业务向客户提供便利的融资和结算服务。对于企业来说,物流金融不仅能够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及经济效益。更可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物流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信用风险,调剂资金运动。

二、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一)商业银行无法满足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企业经营实力较弱、资产规模较小,在业务谈判过程中常处于弱势地位,经常被迫接受客户的苛刻条件,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状况。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内的物流企业融资需求较为频繁,但因规模所限,所需资金量却不会太大。同时,银行现行的复杂信贷审批程序使得各种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无法顺畅流通。大大降低了物流运作效率,导致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急切。若银行能够灵活满足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则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二)贷款抵押物形式单一

物流企业在面临“资金瓶颈”时,主要采取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自身融资需求。当前,北部湾经济区缺少实力雄厚、资信良好、可申请信用贷款的物流大型龙头企业。因此抵押贷款便成为了北部湾经济区多数物流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目前,大多数银行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通常要求以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抵押物形式单一。导致多数物流企业无法及时获得贷款。因此。发展物流金融,拓宽抵押物范围。可盘活物流企业的动产资源,提高物流企业资金链的运作效率。

(三)无法提供与贸易发展相适应的物流金融服务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中国与东盟的商贸往来更为密切,有力推动了中国一东盟双边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也为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业目前仍无法提供带有国际金融和国际结算特征的物流金融服务,比如关税保付保证、保释金保证,为港口施工企业提供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因此,银行应积极与物流企业合作,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与双边贸易结构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最终实现合作双赢。

三、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物流企业实力较弱

多样化、个性化和网络化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资金信息的实时控制,实现资金实时查询、实时划拨。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物流企业客观上存在“散、小、弱”的情况。一方面,物流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实现物流业务网络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存在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银行不敢将质押物评估、资信评估、仓储与监管、资产处理等业务放心地交由其办理,阻碍了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影响了物流金融的发展。

(二)金融体系不完善

首先,在金融机构设立方面,无论是从资产总额还是从网点布局来看,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都占据了绝对优势。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机构个数1951家。资产总额为7859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个数为53家,资产总额1269亿元;外资银行仅2家,资产总额12亿元。目前,北海、钦州、防城港市没有外资银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数量较少。南宁虽然拥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星展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但在规模、业务种类和市场份额上仍与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去甚远,发展空间非常有限。综上所述,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仍占据主导地位,多元化金融格局的缺失。使得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其次,在金融机构业务方面,虽然银行服务方式是由柜台网点、自助系统、网上银行三部分组成,但大部分企业为了防范金融诈骗,一般都会首选柜台网点办理相关业务。此外。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进入广西后,需要先借助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资金结算网络开展业务,为了减少同质竞争,部分银行往往会关闭一些网点,导致资金结算网络很难做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三)风险防范机制缺失

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机构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物流企业资信风险、质押商品评估风险、仓单业务操作风险、商品监管风险,等等。

在物流金融的业务操作中,银行、物流企业、工商企业三方的诚信尤为重要。其中任何一方出现了失信状况,都会增加整个物流金融业务的活动成本和交易难度,导致风险加大。由于风险防范机制缺失,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创新,推出物流金融业务时,通常倾向与大型、知名、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合作。从而大大减少了中小型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机会。而北部湾经济区内的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因此,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银行建立了手续繁杂的贷款审批程序,大大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严重影响了物流金融服务效率。

此外,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但是目前对物流金融这一新兴复合型行业仍然缺乏统一且权威的行业标准和完善的物流金融规章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削弱了金融机构参与物流金融的积极性,阻碍了物流金融的发展进程。

(四)物流金融人才缺乏

发展物流金融,需要既熟悉物流领域又精通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对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严重缺乏高素质的物流金融复合型人才。据统计,北京、上海的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1%和15%,而北部湾经济区却不足5%,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北部湾经济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地域失衡现象。目前,南宁市的高等院校共有27所,约占全广西高校总数近一半。北海市有3所高等院校,钦州市和防城港市仅各有1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足和高等教育地域发展失衡。严重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的发展。

四、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的对策

(一)发挥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优势,建设港口物流金融服务平台

首先,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面向东盟的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凭借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大港口以及钦州保税港区的国家政策支持,重点发展港口核心企业上下游各节点的供应链融资,促进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充分合作。物流金融不但可以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增加港口经营利润。还能提高港口一体化服务水平,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最终形成金融机构与港口物流供应链的良性互动和共赢。

其次,积极发展全程物流领域供应链金融业务。全程物流是以第四方物流服务为纽带,将商品涉及的出发港、目的港、船运公司以及买卖双方以物流链的形式连接起来。其中,包括货物出厂、进库、转运、分票、、集港、装船、卸船、分拨、运输等在内的十多个物流操作环节,都由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承担。此举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货物送到买方手中,实现门到门服务,从而形成海陆间的良性互补。在此过程中,买卖双方只需要通过电话、网络、传真等便捷方式,即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从供应链融资的角度出发,在全程物流中,凡是涉及买卖双方的贸易过程。都可以介入供应链的定购定销和采购融资;凡是涉及物流的仓储和运输环节,都可以介入物流金融的输出监管、质押监管和存货融资;凡是涉及进出口业务,都可以介入信用证、保理等供应链融资工具。此外,还可为第四方物流企业,买卖双方提供担保业务,给予动产或货权质押融资。由此可见,全程物流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可根据不同的商品供应链环节,制定出不同的供应链融资手段。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物流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树立并强化发展物流金融的意识。在北部湾经济区原有的物流中心基础上,积极扩大物流服务市场,进一步拓宽物流服务范围,不断提升物流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把物流服务逐渐延伸到价值链的其他环节。还可通过开通绿色通道、支持银行参与与之签订战略发展协议的物流企业的软硬件建设,积极构建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沟通、交往的平台。

其次,增强物流企业的实力。可通过设立政府专项基金为物流金融业务提供担保;在政府招商项目中重点引进国际大型知名物流企业,并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先进成熟的模式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开办物流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进行政策倾斜,适当给予贴息或税收优惠等财政支持。

最后,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联合金融、物流等行业专家制定统一的业务指引与监管法规,特别是在保税物流体系下的货物资金监管制度法规,确保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三)充分发挥银行的职能。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业务

首先,在银行现有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征信体系。金融机构在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将包括客户资信调查管理制度、客户资料收集制度、客户信用分级制度、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信用额度稽核制度、信用风险防范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在内的相关制度进行整合,此举便于银行对物流企业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其次,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的特点,针对物流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设计并推出个性化的物流金融产品。如:在产业链运作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上游企业要求物流企业先款后货,下游企业要求物流企业先货后款的“现金缺口”问题。商业银行可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验收和评估结果,通过银行的代收代付业务,设计出“以应收款支付预付款”的物流金融产品。以解决发货付款的时间差所带来的现金缺口问题。此举可以有效带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和辐射。使物流金融产品成为金融机构的新利润增长点。

最后,在政策的引导下,对物流企业实施宽松的信贷政策。加大贷款力度,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通过开发性金融的介入引导商业性金融进入物流金融领域,加大对物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开设银行新网点时,应进行有效规划,避免同质竞争。

(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防范物流金融风险

第一,加强北部湾经济区物流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和评估。可通过借鉴国外风险评估及管理经验,探索建立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型和风险指标体系。商业银行应对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水平、出入库规范操作、信息化水平、安全管理措施及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评定并设定不同等级,并依此开展不同级别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同时,银行要积极参与物流市场,熟悉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建立并完善物流企业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及时更新质押物出入库等相关数据,对照风险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不定期进行现场稽核和非现场稽核。制定严格的信贷质量责任人制度和处罚条例。

第二,充分发挥保险公司作用。保险公司可通过整合相关险种或设计新险种,为物流金融业务提供能够涵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保险方案。保险公司可通过明确约定综合责任险中的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保险期限、保险责任、保险费率等各项要素。在实现自身产品创新和利润增加的同时。帮助物流公司分散金融风险。

第三,防范物流企业经营风险。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企业可以建立物流风险基金,对每笔融资业务按照适当的比例,向出质人收取“风险补偿金”,由物流风险基金来承担物流金融风险事故的相关赔偿责任。由此可见,物流风险基金的设立。能有效避免物流企业因投保而在物流运作中不负责任所形成的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