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风险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筹资风险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筹资风险概念

筹资风险概念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理财观念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人们以自律的态度从事理财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与机遇,企业应该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理财观念,以期达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资金成本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权力利益关系的强化,使得企业使用非资本的资金都必须付出代价,都要计算和负担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内含是广义的经济概念,它有别于财务、会计界的成本费用概念,即有时表现为现实的成本费用概念,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一个机会成本或估算成本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的利率状况,进行灵活确定。

根据西方企业财务理论和实践,企业计算资金成本的作用主要在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在投资项目评估中资金成本率发挥着“极限利率”和“取舍率”的作用。因此,计算资金成本的资金并不是全部的资金来源,而主要是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

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一方面要以较高的资金报酬来回报资金所有者,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资金来源结构的合理安排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高低是相对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言的,资金成本越低,企业的投资效益就越大。

二、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行为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因此,企业应树立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在筹资过程中,应预先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筹资量与需要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金,造成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又不能筹资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金需要量进行资金的筹集。

在选择资金来源,决定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时,必须在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在筹资时,应根据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企业的预计还债率确定适当的筹资期限。

在筹资过程中,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把握筹资时机,从投资计划或时间安排上确定合理的筹资计划与筹资时机,以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闲置,或者因取得资金的相对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

三、合理资本结构观念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创造效益、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强化资本结构意识,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债务的形成,为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企业确立的良好资本结构应注意:

(一)风险与收益相统一。利润和风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全面权衡收益与风险的依存关系,恰当地使二者相统一。

(二)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配合。债务的负担规模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而资产的流动性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结构。具有较多实物资产的企业,可相对地提高其债务比例;以无形资产为主的企业,因无形资产的收益性不那么可靠预计,因而其债务比例应相对地低一些。

(三)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相适应。金融市场比较活跃和健全,企业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手段“借新债,还旧债”,从而有条件维持较高的债务比例;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就只能靠向银行间接融资来举债。

(四)与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期相适应。如果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和乐观,它就可能提高长期债务的比率,反之,就不能取得较多的长期债务。

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和回收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是不等的。认识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才能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资金,有效利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同时,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可以从量上对各种经济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从而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五、投资风险管理观念投资是为了增加利润,提升企业价值。

但是由于企业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将资金投入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相对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应树立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观念。具体来说:

第一,认真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及时捕捉投资机会。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采用有效方式,规避投资风险。

第二,分散投资风险。即进行多角化投资,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投放在一个项目上,否则一旦该项目投资失败,就会全军覆没,使投资遭受全部损失。多角化投资的作用在于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控制投资风险。方法一,利用咨询服务。这是投资的事前保障,即企业在投资前就有关投资事项向咨询机构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投资决策或聘请咨询机构当顾问。方法二,转嫁风险。保险是企业转嫁风险的一种有效形式,企业将所投资的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损失,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全部或部分赔偿。方法三,接受风险。一般说来,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报酬,必须接受一定的风险。方法四,回避风险。对于那些投资风险太大,投资收益一般甚至无可靠预计的投资方案,企业应该放弃它,这就是回避风险。方法五,减少风险。当投资风险无法回避时,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六、合理节税的观念

合理节税也称节税策划,是指纳税人在面对多种纳税方案时,从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以便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或延缓企业的纳税时间,从而达到降低税收成本或获得应纳税款货币时间价值的目的。合理节税是一种受政府鼓励的行为。节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化解投资及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树立合理节税的正确观念。

企业在进行节税策划时,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企业在筹建过程中的节税策划对纳税地点进行策划。在我国,跨地区的税负不同,同一地区因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老市区的差异,税率也不同。理智投资者在筹建企业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地点的选择,尽量选择低税区进行投资。

对资金结构进行策划。借贷资金和权益资金均构成企业的“营运资金”来源,但它们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要求对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策划。

对企业组织进行策划。不同时期国家均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予以扶持,投资兴建这些行业经常会享受低税率甚至是零税率的优惠。

(二)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节税策划

对课税对象进行策划。税法是政府意识的一种反映,政府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可以从课税对象上一目了然。结合企业生产状况,选择适当的生产项目,无疑可达到节税目的。

对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策划。同样的生产过程可能因为核算方式不同而产生一定的税负差异。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采用也相当重要。例如适当选用存货计价方法和资产折旧方法就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对企业收入进行策划。主要是要尽量准确确认企业收入,避免因收入不实而增加企业税负。如:委托代销、接受代销、分期预收款销售、订货销售、以旧换新销售、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可能形成企业的收入要准确确认。其次,对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要及时冲减收入,以便消除收入总额中的水分。

对成本费用进行策划。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应尽量提足、列足;限制列支的成本费用应按规定予以控制,以减少因多列而引起的日后不应有的超列损失;不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即使会计上作了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要进行调整,以防止因税务稽查而产生罚款损失。

(三)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节税策划

目前,我国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为了照顾部分利润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又规定了27%和18%的两种照顾性税率。企业可以预计本年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所得在低档税率临界点左右徘徊时,应尽量充分估计成本费用的开支,将所得控制在临界点以下。当然,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偏离临界点很远时,多创利仍是首要目标。

通过事先策划、事中控制、事后调整等措施,从各种纳税方案中精选最优策略来降低纳税成本,获取最大的税后利润才是企业科学理财的正当途径。超级秘书网

七、通货膨胀观念

通货膨胀是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是必然的,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我国目前阶段,建立正确的通货膨胀观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树立以下观念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要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实现盈利数量增加的有益影响,但另一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资金流失的有害影响。

企业财务人员应注意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争取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程度,以在通货膨胀到来之前采取某些有利于企业的措施,实现盈利。利用各种会计方法和财务管理方法,有效削弱通货膨胀给企业财务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在会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稳健性原则,例如在存货计价方面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等方法来削弱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折现率及经济批量法等来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

正确的理财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只有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财观念,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连顺等。现代企业理财的税收环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9.

[2]陈佳贵。企业风险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2.

筹资风险概念范文2

【关键词】企业金融 金融风险 影响因素 金融能力 发展对策

一、企业金融风险

所谓企业金融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面对的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发生损失的风险。而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及金融安全的追求也是企业金融所要致力的活动之一。就企业总体发展而言,金融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并且往往会对企业的生存产生关键的影响。不同企业的金融风险来源并不相同,金融性质的企业所面对的金融风险更多,而且多来自于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而且,一旦有一家企业发生金融风险,则这种影响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往往会涉及整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使得整个行业的金融活动难以有效运转,最终这种影响也会表现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层面,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事实上,金融风险所涉及的概念较为广泛,例如对于风险性因素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区别进行相关的联系与区别、金融风险与金融交易活动的收益进行必要的联系等。具体而言,金融风险多是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而这又可以具体划分为宏、微观两种层面的金融风险。这两种类型的金融风险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组成要件均有着明显的区别。宏观金融风险更多的表现在国家层面,作用对象将是整个社会,而微观的金融风险则往往针对单一组织而言。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无疑地需要政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风险,自然要让市场主体来防范和化解。就本文所要分析的对象而言,这里将以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为主。

二、企业金融的影响因素

对于企业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都对企业金融的科学进行,以及金融风险的出现与处理产生着一系列的作用。总的来说,可从如下几个部分来考虑企业金融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金融层面的管制制度对于市场经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市场经济所推崇的金融自由化理念是对金融管制的一种抵消,并寄希望于市场机制可以对企业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事实上,市场机制很难不借助于其他方式来对金融活动进行很好的管理,而这就需要金融管制制度的出现与约束。因此,金融管制制度对于企业金融活动的安全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实际上就是政府采取相关的手段对于微观金融风险的监控,有利于金融活动的安全进行,是企业金融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是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发展也对企业金融的安全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本看来,这种影响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也即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金融组织的开发,以及给予国外的金融服务公司以国民待遇(卢逊,2012)。不可避免的是,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为企业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强度,不少小型的金融服务公司将宣告倒闭,随之而来的是金融贸易的自由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而这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企业金融能力与发展策略

新环境下,企业金融市场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特征也要求企业有必要实施的强化自身的金融能力,从而能够应付这些新特征的出现,而自身的金融发展也得到保障。总的来说,金融能力可包括持续筹资能力与金融应变能力两个方面。

就企业的持续筹资能力而言,除了要构建一个较好的筹资环境,还需采取有效的筹资措施,例如对企业进行必要的产权结构的变革,采取灵活而有效的产权结构,使得筹资相对容易与安全。另外,相应的科学筹资理念与制度也应进行建立,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筹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并非筹资的数量越大越好,而是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征,确定筹资的规模与方案。在具体的执行当中也要认真履行意境建立好的筹资制度,从而保障筹资活动开展的科学性,最终也提升了自身的长期筹资能力。

就企业的金融应变能力而言,又具体包括着多个不同的方面,也即企业学习能力、信息解读能力、金融活动均衡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四点。金融学习能力是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征对相关的金融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并努力在企业内部多个部门进行普遍意义上的学习;企业金融信息的解读能力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技术,金融环境中所产生的信息必须经过解读方能为企业服务,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信息解读技术;金融活动均衡能力是指企业应对参与到企业金融活动中外部各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协调,并且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金融活动也要进行有效的均衡配置,保障金融活动的顺畅开展;防范金融风险能力是指企业对于自身财务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金融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防止在财务上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金融环境并不够完善,企业金融活动必然会存在较多的风险,因此各相关组织及部门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的出现,从而确保自身的健康永续发展。一般而言,这些措施大体包括着如下几个方面。当然,企业也有必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存在可能,给予不同的改善策略。首先,针对在企业筹资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企业有必要从筹资的基础性工作入手,对于筹资的方式与数量进行确定,从而保障债务的合理性,做好对资金的充分运用。实际上,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解读可以很好地安排好筹资活动(张承惠,2012)。其次,在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企业的决策部门要建立积极的财务决策机制,这也意味着必须提高企业决策部门对外部金融风险的敏感性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必须真实地报告财务信息状况;建立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卢逊.浅谈当前企业金融核心能力提升的措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筹资风险概念范文3

【关键词】 财务风险; 收益; 适度权衡

风险是财务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895年美国学者Hayes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定义,认为它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但被学术界较普遍接受的风险定义是美国学者A・威廉斯的结果变动说:在某个特定状态下和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变动,即只要某项活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未来结果,具有客观不确定性,就是风险。风险事件一定具有客观不确定性,但不是所有具有客观不确定性的事件就是风险事件,客观不确定性是风险事件成立的必要条件。

在财务管理学中,风险总是同收益联系在一起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大小成正比。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而低风险则常常意味着低收益。此即风险报酬(收益)交换律,或风险收益权衡理论。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成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营运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多种风险。如何降低各种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我们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风险收益的权衡

企业价值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其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充分考虑了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努力实现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企业自己要发展好,还是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第一,注重协调好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培养股东忠诚度;第二,关注内部职工的利益,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第三,加强与债权人联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第五,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

二、筹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在筹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预先确定资金的需求量。为使筹资量与需求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金,造成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也不能筹资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金需求量进行资金的筹集。

现阶段,由于我国资本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成本使用较低,造成部分企业大量占有资金,而资金使用效益却很低,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却无法获得资金支持。因此,面对筹资风险时,首先要从资金来源、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等方面来考虑,在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筹资行为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企业要树立筹资风险控制观念,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发行股票、认股权证等。二是负债,如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短期融资券等。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负债而言,要按期偿还利息和本金,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同时,要承受偿债压力的风险。因此在选择筹资方式时,应注意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选择使资本结构最优,企业价值最大的筹资方式。

三、投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按投资方向的不同,投资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对内投资就是项目投资。企业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等情况的变化,其经营收益往往会波动起伏,从而造成对内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经营收益波动的幅度和可能性越大,经营风险便越高,反之经营风险则越低。企业在选择对内投资项目时,通过分析、预测项目投资未来现金流量,权衡风险和收益,运用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来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投资项目。

企业对外投资时,遭受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共同影响到企业直接投资的风险,故在被投资企业经营风险或总风险已知的情况下,可近似地将其作为本企业直接投资风险。企业也可根据与直接投资收益有关的历史资料计算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和变化系数等指标来预测直接对外投资风险,原理与间接对外投资风险的估量相同。间接对外投资主要是证券投资,一般通过期望投资收益(率)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率)的幅度和可能性来估量它们所面临风险的大小。对于单项证券投资风险的估量,常用的指标是该项证券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标准差率以及β系数,指标值越大,说明投资风险越高。

企业在识别与估量投资风险后,对决策过程中选定的投资方案,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单独或同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投资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1.合理预期投资效益,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2.运用杠杆原理,协调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根据总杠杆、经营杠杆和筹资杠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而言,经营风险较低的企业可在一定水平上使用筹资杠杆,采用筹资杠杆程度较高的融资组合方式,但经营风险很高的企业则宜在较低的程度上使用筹资杠杆,采用筹资杠杆程度有限的融资组合,从而控制企业的总风险。

3.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

4.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

5.积极采取其他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四、收益分配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政策运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需求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信心,同时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关的法律限制、企业资金变现能力、筹资能力等等。一般而言,股利政策包括剩余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变动股利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各种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且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剩余股利政策适用于企业的初创期,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盈余资金的需要,但会造成股利发放波动大且无法满足那些固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因此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兼顾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实现收益分配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总之,权衡风险和收益作为财务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应贯穿于处理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时刻拥有一种权衡风险和收益的理念,作出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决策。同时,在决策中要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程兴.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概念:基于企业性质的解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158-160.

筹资风险概念范文4

关键词:水电工程;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和国家的能源安全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经济社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水电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水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各种风险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使得评估体系逐渐完善。一个完善的评估策略对于水电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风险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1.1概念

在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所谓的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施工方期待的经济效益和实际经济效益之间产生差距的现象。水电工程的财务风险在整个工程的财务管理中会出现在任何一个财务处理阶段,由于各种影响因素在整个工程的财务中的影响地位不同,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同。所以,在水电风险的评估中,对于其财务活动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完善,这样才能彻底的分析工程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较好的管理控制策略。

1.2原因

总的来说,造成水电工程风险的原因包括施工方自身运营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施工方自身运营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从事工程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强,在工作中只是重视资金的收益和实用情况,对于整个工程存在风险没有进行一个整体性的评估。工程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使得风险评估发生一系列的评估错误,从而使决策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目前的水电工程企业多是根据以往的常规模式和原有的工作理念进行评估,不能很好的把握整体评估的价值,使自身的财务决策缺乏准确性。水电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概括的一些比较宏观的经济环境,像国家的一些政策法规、银行利率、人民币汇率和国家的产业政策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风险。

2.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水电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价值度量的重要手段是财务风险,它能够很好的体现水电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要想有效的降低风险,要想使财务活动得到一定规范,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控制机制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要想使水电工程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产环境,为了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水电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必须亟待加强水电工程的风险评估,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

3.风险评估策略

3.1加强筹资

筹资风险管理在整个水电工程的筹资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水电企业的风险管理不能违背经济发展的原则,应该遵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想使工程风险有所降低,必须遵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和经济原则。一般来说,筹资活动的基本原则如下:工程的筹资的具体金额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尽量避免风险的产生和风险的增大;工程的投资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应该和筹资活动结合起来,在投资活动中,对于资金的需求和实用方向,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对于筹资的金额和规模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筹资结构也要有一个良性的适应,筹资的途径可以通过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确定,并且通过分析资产结构,进而确定筹资的渠道和负债构成。

水电工程风险评估中涉及的筹资措施包括:水电企业筹资的规模应该符合自身的运营情况和生产情况;应根据财务的成本评估选择最合适的筹资金额;为了使筹资的成本和风险有所降低,对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很好的展望,并且能够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投资时机,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任何筹资活动的开展都要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筹资方案的确定。

3.2加强资金的使用

工程资金的合理使用与风险评估有着十分重大的联系。只有明确了资金使用风险的原因才能加强投资风险评估。一般常见的投资风险因素包括:整个工程的投资活动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科学的计划,而且相关领导做的投资决策不科学;水电企业投资时承担的风险较高,主要是因为在投资过程时没有使风险分散组合充分利用起来,使得收益和风险存在很大的差距;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之间的目标和需求发生脱离;大多数的水电工程在投资活动中都抱着机会主义的侥幸心理,因此使得投资的风险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水电工程风险评估的资金使用措施包括:投资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控制策略和投资原则;投资活动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并且对于一些投资回收和风险要开展详细的测试;每个工程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要把握好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追风,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适合自身降低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为了使投资的风险有所降低,应该选用不同的投资主体,并且对其风险进行一定的分类。

3.3加强资金回收

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的投资风险,使水电企业的资金回收达到投资的目标,最关键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尽可能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使水电工程拥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水电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点,是把握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注意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依据工程的成交数额和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来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采用一定的折扣手段来提高工程资金回收效率,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来确定折扣政策,加快货款回收。

3.4加强资金收益分配

水电企业在资金分配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为了降低在分配收益时的风险,施工方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并且要积极处理好施工方利益与建设方利益的差异,使得工程的利益分配模式能够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又能起到调动投资者积极性的目的。水电企业在资金收益分配活动中的风险评估措施主要包括:水电工程施工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并且结合企业预期收益的要求,合理制定会计核算与利润分配的有效方法。水电企业还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保证水电工程的再生产活动不受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水电工程企业还必须充分考虑投资者的积极性,要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投资方案使投资者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有信心,并且要使投资收益得到有效保证、及时兑现和增长。

结语:

总体来讲,加强水电工程的风险评估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十分的重要。水电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健全其风险评估机制,才能使水电工程的财务风险成本有所降低,最终才能使整个水电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才能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1]巫开正,巫正霞.水电工程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4).

筹资风险概念范文5

要了解企业金融风险,必须先对金融风险的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首先是区分风险和不确定性两个概念。许多人都把风险等同于不确定性。实际上,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有严格区别的两个概念。对于一个微观经济主体来说,风险是它的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则是某种预知或控制某种不愉快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从统计学角度看,不确定性是表现为随机事件,它的出现一般具有偶发、突然等特点。而风险通常与收益相伴而生。这一定义下的金融风险具有如下特点和涵义:作为研究对象的风险特指微观风险或个别风险;个别风险的分析主要为面临资产选择的微观投资主体服务;在一个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中,理性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资产选择中对风险和收益做出估计或替代性决断。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有多种分类方法,理论上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这两者在风险主体、形成机理、经济社会影响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宏观金融风险的主体是国家,或者说是整个社会公众,而微观金融风险的主体是微观机构。风险承受主体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及其应对方式。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无疑地需要政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风险,自然要让市场主体来防范和化解。很显然,这里要讨论的企业金融风险属于微观金融风险。企业主要面临着以下几种金融风险。

1、外汇风险

简单地说,外汇风险是指在不同种类的货币相互兑换或折算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造成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外汇风险通常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会计风险。以交易风险为例,我认为涉外企业面临最严峻的应该是交易风险。外汇交易风险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交割、清算对外债务债权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常见的外汇风险,存在于应收款项和所有货币负债项目中。实际上,交易风险不仅仅存在于涉外企业中,开办外汇买卖业务的商业银行、工商企业、个人买卖外汇、还有一些表外业务都包含有交易风险。

2、筹资风险和融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再进行投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如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3、利率风险

利率常常被看成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或是金融市场的价格。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受到货币当局的严格管制,政策性的利率调整时有发生,这对企业的融资和还贷都造成很大影响。

二、企业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风险一般是由经济性原因所致,主要是金融市场基本要素的价格如汇率、利率、证券价格等变动所引起的,风险结果可能为负也可能为正,前者是指市场金融行情发生了于己不利的变动而造成损失,后者则是行情发生了于已有利的变化使风险偏好者得以获利。

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风险头寸、两种以上的货币兑换、成交与资金清算之间的时间、汇率波动共同构成外汇风险因素。总的来说,外汇波动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需求这造成了外汇的市场波动,第二,是货币发行国的整体经济状况以及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造成了货币波动的长期运行趋势。

筹资风险按成因不同,可以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两种。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由于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的风险。此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理财不当所致,从而表现为现金预算的安排不当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支付危机,或是由于资本结构的安排不当所致,以及债务的期限结构不尽合理而引发了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等。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就可能对企业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绝非某一项或某一时点债务的偿还与否问题。同时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资产总量减少所致。此外,它不是一种暂时性风险,而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就将导致企业的破产,而且这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控制,将会给企业未来筹资和经营产生影响。

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财务风险,即公司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会使股票价值下跌或无法分得股利,或使公司债券持有人无法收回本利;市场风险,投资股票、期货时,市场行情波动会使持有的股票、期货合约的价格随之变动而造成损失;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会使钱变薄,失去原有的购买力。通胀加剧时对金融性资产的影响最大。但不动产和黄金等的抗通胀性则好得多;利率风险,例如投资债券时,利率上升使债券价值下跌,造成损失。

企业内部的管理缺陷。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理财技能的低下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所以,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三、企业金融风险对策

在我国,由于金融机构还不够完善,企业人士规避外汇风险的意识还比较单薄,因外汇波动而蒙受亏损的事时有发生。实际上,像远期外汇合同、外汇期货合约、期权合同、货币互换等都是规避外汇风险的很好的工具,尤其是货币期权套期保值,是很理想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因为它既能使企业摆脱不利的汇率波动,又能使企业从有利的汇率波动中受益。但遗憾的是,中国金融业还远未建立起这些业务,使企业根本无从寻找规避外汇风险的手段。因此,要规避企业的外汇风险,应该首先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完善金融机构设置,使企业有工具可用,有方法可使。

在筹资风险中,对于现金性筹资风险,从其产生的根源着手,应侧重资金运用与负债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学安排企业的现金流量;对于收支性筹资风险,一般而言,应主要从两方面来设计应对措施:一是从财务上优化资本结构;二是进行债务重组。

筹资风险概念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14

[中图分类号]F276.3;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3

根据相关材料,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约4 500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4 400万户,个体经营户约为3 900万户。这些中小企业的生产总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5%,约占全国商品销售额的60.5%,约占上缴国家税收的52%,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乡就业机会。这些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国内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筹集、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较弱,使很多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1 我国中小企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1 中小企业的概念

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尚无完全统一的标准。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由相关权威部门提出中小企业这一概念,其应以雇员人数、资产额及营业额三方面为标准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1.2 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1)中小企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既可以节约中小企业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所有者能快速做出决策,提高效率。

(2)中小企业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中小企业往往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生产经营,更贴近市场、靠近顾客所需的小批量、多样化产品,以求得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大多数都是以亲属或关系相对紧密的人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家庭或近似于家庭的组织所创办的中小企业,有明显的家庭化管理痕迹。这种家族式企业在初创期间,由于其清晰的产权、高度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能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方式渐渐出现弊端,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资产额和经营额较小,对外依赖性强。其对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5)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职责模糊。

2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2.1 财务风险的含义

传统意义上来说,财务风险分为狭义财务风险和广义财务风险两种。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的负债所引起的,具体来讲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使偿债能力减弱或企业利润减少,所以通常也称为筹资风险。按照这个理论,财务风险只与企业的负债筹资有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负债的话,理论上来说就没有财务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偿债能力丧失的可能性。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收益,财务活动中的任何不确定性最终都会导致收益的不确定。

2.2 财务风险的类型

按照引起风险的原因可以把财务风险分成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分配风险及其他风险,他们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

2.3 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可控性、财务风险与期望收益的关联性等特征,且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具有特殊性。

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资金也相对匮乏,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往往借助于外部筹资,众多中小企业处于负债过度的境地。另外,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信用等级较低,一旦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期债务偿付本息比率,甚至发生财务危机。

(2)管理层素质不高,投资决策盲目性大。盲目追求迎合市场的产品,未经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就进行投资,可能产生财务危机。

(3)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经营目标主要是盈利。其为了大幅度增加销量,迅速占领市场,采取赊销的方式推销产品,导致应收款项大幅度增加。收回应收款项的不确定性使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对中小企业财务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4)我国中小企业成长能力弱,中小企业难以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在收益分配上较少地考虑资本结构的问题,权益资本的比例相对较少,使企业的资本积累率较低。成长能力的不足,短期内并不会造成中小企业的财务危机,但长此以往,企业的经营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5)在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原材料成本上升、消费需求下降,产品积压,导致中小企业销售利润持续下滑,造成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回收不及时,影响企业的再投资需求。只能加大负债才能进行再投资,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4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