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农业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农业调研范文1
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机械化生产节省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率,获得了经济利益。机械化生产最主要的来源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设计人员根据生产的要求,利用机械的原理再加上物理、数学的计算方式和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对机械的各个零件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析运用,最后呈现设计出的机械。新型的机械设计在继承原有机械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者是创新,可以解决一些机械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对设计进行变形,可以适应新出现的产品和生产方式。这些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形设计都是由设计人员进行开发处理,设计人员也是从老师的教学中明白设计的原理和过程。由此可见,加强行业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机械设计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如何加强教师教学能力
1.进行农村调研,提升专业水准
行业职业院校培养的数字化机械设计人才最终是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根据有关调查,就读于行业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源于农村,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学生希望可以早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行业职业院校的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老师可以在假期期间跟随着学生来到农村进行调研,发掘农村数字化机械所需。教师在调研中跟随着农民在田地进行实践,可以直接了解到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化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老师在调研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去平衡书本与实际的差距,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字化机械设计的必要性。
2.走进工厂,提高教学能力
老师提高教学能力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字化机械设计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那么,首先,老师就要明白在大生产的城市中,数字化机械设计都是怎样运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的。把所见、所得、所想记录在教学备案中,在教学时根据课本进行一定的变化,告诉学生们现在的社会对数字化机械设计是什么样的态度,学生们应该重点学习什么科目。这样,学生自然可以学好知识,满足社会的要求,其所学的数字化机械设计知识便有了用武之地。这就直接地证明了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3.大胆创新,引领教学
数字农业调研范文2
一、我区数字化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在数字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各行业、各领域多点开花,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智能智造发展方面基本情况。
在智能智造方面,主要调研了吉通机械、金冠电气等2家企业,基本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吉通机械引进了5条自动化冲压生产线,6000平方米的厂房30人管理就可实现年产值6-10亿元,人均年产值达3000万元,并且实现了人员零安全事故。此外,还引进15条全球最先进的铝锻、铝铸锻智能生产线,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国产化智能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金冠电气通过引进1条德国通快钣金柔性加工生产线,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产品质量,从而实现了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同时,引进了智能自动立体料库系统,实现所有生产数据由中心服务器管理,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控制,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二)数字政务方面基本情况。
在数字政务方面,“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服务审批平台现有入网审批事项714项,其中702项为“只跑一次”事项,占全部事项的98%。651项事项实现全城通办,37项事项可跨地域受理,网上办事大厅可受理510项,手机办事大厅可受理204项。创建“政企互动平台”20个,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并通过平台转发惠企惠民政策30余项。实施“并联审批”和“N证联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90分钟,88项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全部完成对接、即将实现一网通办理。“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模式基本建立,区政务服务中心铺设审批网络专线45条,对接政务外网3个,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申报,无需再到各部门进行审批。
(三)城市管理方面基本情况。
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区主要建设了智慧交警系统、智慧城管系统及智慧综治系统,智慧城市管理雏形基本形成。智慧交警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平台、视频采集系统,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在线报警、在线定损、在线定责、在线报险等创新服务模式。智慧城管系统通过整合现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重点加强市场商圈、南北出入口等重要区域的视觉管理,实现了从动态巡查到日常监管、从末端处罚到源头治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范,着力让城市管理无死角、监管无盲区。智慧综治系统在前几年投入的基础上,2019年又投入1800万元,新增了600个视频监控点位,其中50个监控点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向城市感知智能化迈出了极具意义的第一步。
(四)民生福祉方面基本情况。
在民生福祉方面,基本实现了生活缴费、生活服务线上办理的智慧生活模式。从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水、电、气等方面入手,通过安装智能终端,利用物联网卡稳定传输,将用户相关数据实时回传,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同时,开发了线上缴费接口,用户可以远程缴费,方便了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城市智能物联。此外,通过手机APP软件,实现社区信息采集、社区事务管理、社区调度等功能,重点实施“1+N”行动模式,即建设一个数据中心、N个服务模块,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社会救助、退休人员认证、农合办理等50多个模块。
二、我区数字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区数字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实施了多项举措,切实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贵州等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想要高质量快速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一是缺少规划引领。从我区数字化发展现状看,各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战”“烟囱林立”现象普遍,都在建设各自领域的数字化系统,数据还未真正实现共享、开放,“数据孤岛”现象明显,未能实现统筹全局、协调有序发展。二是发展资金不足。受经济发展形势影响和企业综合实力制约,虽然有些数字化建设项目得以实施,但更多的项目缺少启动资金和金融扶持,仍处于设计调研阶段,进展较为缓慢。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化建设的基石。由于我区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加快数字建设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四是缺少专业人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区乃至我省来说,都属新生事物,特别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而目前我区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强化人才培训和引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题。
三、关于加强我区数字化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数字化发展是当前的时代命题,数字经济建设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结合我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顶层设计,确保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数字化建设任重道远,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高位统筹解决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要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带动作用,聘请权威机构,结合区情实际,高标准编制《数字双阳2020-2025总体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区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措施,为我区数字化建设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数字农业调研范文3
为了使部门工作和事务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系统规范,我们对应泰州市农委的要求,根据《XX年农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行了细则完善,对本系统农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目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按规定按要求组织实施,进行统一扎口管理、审查、核实、提供、公布本部门范围内的统计数字,确保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上级部门布置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农业生产综合、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等统计月报、定报、季报、年报等专项业务工作,都能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规范,保质保量,并按要求形成书面分析材料进行报送。将年度报表、相关资料及分析材料分别装订成册,分门别类地进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条。
二、广泛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和形势分析,认真做好规划、计划制定等项工作
在完成农情信息统计和农业生产有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按照泰州市农委、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局领导的要求,我们组织开展农业生产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生产形势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和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组织进行了XX年农业局重点工作目标的调研,制订了《XX年泰兴市农业局重点工作》,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对乡镇农村经济工作百分考核。开展了上半年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的调研、预测、分析工作,形成了专门的调研报告《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并在泰州农委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进行了交流。
按照泰州市农委要求,组织开展了我市观光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设想,并形成了专门材料《泰兴市观光农业情况调查》进行了报送。根据省发改委编制有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完成了泰兴市“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有关情况汇总形成《“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农业专项规划》。为了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根据局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将上级各部门对局和局对各单位的考核任务专门拟文进行了分类汇总和进一步明确,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及时将系统上半年农业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报市招商引资办公室,按照市政府招商引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做好了“古银杏森林公园建设”和“马甸养殖场出让、出租项目”对外推介工作。
数字农业调研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应用规划
中国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3-0085-04
一、学院基本情况简介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湖南省农业厅主办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湖湘大地唯一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职学院。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为我院名誉院长。
学院地处长沙市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2070亩,分两区一场(东湖校区、马坡岭校区、产学研示范场),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藏书70万册。学院有中德现代食品技术研究所、机电驾校、实习工厂、产学研示范场、长沙艺园景观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92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等。
学院有在校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916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18人。学院教学机构设九系两部,即植物科技系、动物科技系、现代管理工程系、食品科学系、信息技术系、电子电气工程系、机械及自动化系、车辆工程系、人文科学系、体育与艺术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40个专业。
二、学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院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学院门户网站、教学资源和校园信息化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建成了覆盖东湖、马坡岭两个校区的校园网,完成了全院3000余个信息点建设。校园网采用“万兆双核心、千兆骨干网”的架构,出口带宽2G,可提供安全、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全院,可满足移动办公、教学需要。
2.学院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建立了以学院门户网站和部门二级网站构成的网站群,网站信息量和浏览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学院最重要的宣传窗口之一。
3.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建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8个、省级以上重点项目资源网站21个、院级重点项目资源网站16个、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量6TB。建立了“职教新干线”网络教学机构平台,个人学习空间9000余个,累计发表文章5万余篇,上传教学视频5700余个,互动交流20余万次。
4.校园信息化系统建设成效显著
建成了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保障能力明显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逐年提高。学院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三、学院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实习实训及培训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信息化,师生之间可以开展远程互动教学与交流。
至2013年,实现涉农专业教学资源全面上网,校内所有涉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全面实现信息化,在校学生和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班学员可以通过“职教新干线”平台远程访问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基地,学员在培训结束返乡后也可远程访问所有教学资源或与校内教师专家互动交流。
至2014年,完成10~2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信息化装备与建设,并通过互联网或3G技术统一接入至“职教新干线”平台,在校学生和培训学员可以异地访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与校外指导教师和专家互动交流。
四、学院信息化平台建设
依托现有校园网资源和“职教新干线”平台,通过在实习实训基地(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装高清摄像机和播控设备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有移动教学要求的可以通过部署3G移动摄像设备解决),数据统一采集存储至“职教新干线”平台,通过“职教新干线”平台的强大功能实现远程教学和互动交流。平台建设需采购的设备与经费如表1所示。
五、学院媒体资源建设
1.专业资源库建设
包括专业在全国及区域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职业标准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专业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资源,该资源同时考虑全国范围内的普适性和区域特色性,并将涉农专业技术新理念、新技术不断融入专业发展中,使涉农专业技术专业充满活力和生命力。建立公共基础平台和拓展模块,为具有涉农专业的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建设提供详实资源参考。
2.课程资源库建设
包括课程标准、课程作品方案、职业标准、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资源。通过调研、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全国涉农专业发展现状,种植类以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植物造景、园艺产品营销、插花技艺等课程为公共基础平台建设课程,养殖类以动物营养技术、畜牧管理、动物繁殖技术、动物养殖技术、畜牧环境与畜场规划、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兽医临床技术、动物检疫技术、兽药与营销等课程为公共基础平台建设课程,建设全国规范课程,并共享数字化资源,在所有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示范、推广。同时结合各地区行业发展状况分别建设部分地区特色课程,共享其课程资源。[1]
3.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
包括企业案例分析、实训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录像等资源,结合全国规范课程及区域特色课程,提供相应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及企业资源需求。
数字农业调研范文5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数字资源的概念,国内高校及河南省高校图
>> 河南省民办高校营销战略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良性发展研究 动漫产业背景下河南省民办高校 河南省民办高校发展问题探析 河南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对策 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篮球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浅析河南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对策分析 河南省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问题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数字时代下河南省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河南省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河南省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数字资源建设研讨会在郑州升达学院召开 河南省民办高校排球选项课现状调查 河南省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及特点浅析 河南省民办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关于河南省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马春燕.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李晓霞.河南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4):25-30.
[4]全国民办高校名单.[EB/OL][2012-09-24].http://.cn/gaokao/2012-05-08/0943337081.shtml.
[5]图书馆课题组.对我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江东论坛,2008(91):54-59.
[6]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张世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情报探索,2008(9):44―46.
[8]毕强.数字资源建设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金岩,于静.基于OPAC的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2):27-30.
[10]田燕.中外跨库检索平台的功能分析及展望[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7):5-8.
数字农业调研范文6
中农兴业网团是中国农村兴业工程的机关管理网站,旗下有中国三农资讯网、中国乡村网、中国三农市场网、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中国农资供销网等五大涉农网站和六个特色经济网站以及数百个加盟网站,是集权威性、指导性、商贸性、规范性、服务性、实用性、科技性为一体的三农资讯平台和三农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农兴业网团现面向全国下列企事业机关单位和部分涉农媒体无偿提供网络服务平台,具体受赠对象如下:
一、面向全国县级以上各级党政涉农部门赠送中农兴业网络系统平台,着重帮助地方政府及企业找资金、找项目、找销路、做推广、创品牌提供资讯、途径和资源,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增添光彩。
二、面向全国各地各类涉农社团组织无偿提供中农兴业网团五大涉农网站资讯系统服务和科教商贸交流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各类学会、协会、商会、研究会、联合会提供务实高效的网络信息服务和科教商贸服务。
三、面向全国各地各类涉农报刊媒体赠送中农兴业网络系统平台。为充分发挥涉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增强涉农媒体的资讯传播覆盖率和影响力,特在中农兴业网团五大涉农网站为全国的知名涉农媒体无偿开设358个服务栏目。
四、中农兴业网团在全国334个地市级城市建立办事机构或单位,具体负责信息采集和会员服务管理工作,以及中农兴业工程的各项活动,欢迎全国各地有志于三农事业发展的企事业机关单位加盟中农兴业网团。
相关事宜请登陆中农兴业网(省略.cn)。
中国数字城乡论坛暨技术产品展示交易会在扬州举办
通讯员 贾旮菲
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大众科技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国数字城乡论坛暨技术产品展示交易会”于2008年12月5―7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
大会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信息统筹、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加强行业交流合作”为主题,旨在交流城乡数字化建设经验;探讨缩小城乡信息化差距,加快数字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推广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产品。大会由数字城乡论坛,技术产品展示交易会,数字城乡建设项目暨招标信息会,项目洽谈与对接,数字城乡建设成果展等几部分组成。
为推动数字创新,大会首次进行中国数字化创新奖评选,编辑出版《中国数字城乡建设理论与实践》及《荣誉丰碑――中国数字城乡建设成果实录》大型图书,研究与制定数字城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及建立调研基地,从综合角度评价和分析中国城乡数字化发展,为决策者提供客观依据,为研究者提供珍贵素材,为实践者提供重要信息与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
作为国内首个关注城乡数字化统筹,推进城乡信息一体化的活动,大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城市的信息产业、科技、农业、建设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国内外领先的数字企业积极参会参展,展位面积达2万多m2。
新闻链接:
中国数字化创新奖评选活动举办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创新,促进城乡统筹”为宗旨的中国数字化领域的首个全国性大奖“中国数字化创新奖(CDIA)”评选活动举办(评选活动官方网站:省略)。
数字化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我国高度重视数字产业的发展和城乡数字化建设。2000年同志发表“早日实现‘数字中国’,是我国争先抢占技术产业和经济制高点,是我们走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城乡信息统筹。在推进城乡数字化建设进程中,许多入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才推进了中国的信息化进程、社会的快速发展,他们的工作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他们的事迹应该永远铭记史册!许多代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应该得到扶持与推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方位展示中国数字化创新成果,树立典型、宣传先进、打造品牌、推动创新,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大众科技报社共同开展了此次中国数字化创新奖评选活动。中国数字化创新奖(CDIA)评选活动共设立推进中国城乡数字化进程杰出贡献奖、中国数字化创新人物奖、中国数字化创新管理奖、中国数字化创新技术奖、中国数字化创新产品奖五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