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1

关键词:剩余价值;固定资本;经济危机

一、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回顾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的第1个例子为例,马克思提出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开端公式:

I、4000c+1000v+1000m=6000

II、1500c+750v+750m=3000

总额=9000

马克思假定,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即500m被积累。首先,第一部类的1000v和500m要由第二部类的1500c补偿;这样,第I部类留下的是4000c+500m,其中500m要用于积累。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500m中有400m要转化为不变资本,100m要转化为可变资本;同时,第二部类资本家方面为了积累的目的,要向第I部类购买100Im以满足第一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的消费需求,形成第II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第II部类要运用这个资本,就必须再投入50v新的劳动力,从而使他的可变资本由750增加到800。为积累的目的而改变的组合成为:

I、4400c+1100v+500消费基金=6000

II、1600c+800v+600消费基金=3000

总计=9000

二、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第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与资本家生产的目的相矛盾。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否则,扩大再生产将没有物质来源。诚然,生产资料的剩余使扩大再生产有了物质基础。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资本总公式为“G-W-G′”(G′>G),资本运动是以货币为起点,又以货币为终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和动力就是追逐剩余价值,即货币的增值;产业资本循环必须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3个阶段,这3个阶段必须互相紧密衔接,毫不间断,如果资本的运动在销售阶段遇到困难,商品卖不出去,剩余价值不能实现,再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可见,资本家生产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得到物质形态的剩余产品,而是货币形态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再生产的前提是前一期生产的目的是否达到。就资本家而言,货币的增殖给资本家提供了再生产的动机,货币的增值,即G′的得到是资本家再生产的前提。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绝不是缺少了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而是剩余价值不能转化为货币,不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货币,于是资本家停止了再生产。

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之间货币的交换是相等的。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家为生产预付的1100v货币和自身消费的500m通过消费部类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购买重新流回;消费部类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预付的货币通过生产资料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购买流回,对本部类工人的预付通过本部类工人对消费资料的购买流回。无论是在交换的过程中还是交换的结果,任何一个部类的资本家都没有获得超过自身所支付的货币,生产并没有使资本家的货币增加,仅仅是出现了剩余产品,是不能刺激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正如谷贱伤农,丰产而不丰收,物资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货币收入的增加,生产者不会利用剩余的粮食去扩大种植,而是减少生产。

第二,忽视了消费部类对固定资本的需求。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为1500,消费部类就会购买同等价值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的进行不仅需要流动资本,还需要固定资本,消费部类为了进行生产需要购买的生产资料不仅包含流动资本还包含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价值一次性的转移到当期产品中,而固定资本是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而对固定资本执行职能的整个期间全部一次预付的,在每一期生产的过程中只有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由于对固定资本的购买,消费部类购买的1500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并不会全部转移到当期产品中去。因此,为了满足生产资料部类价值1500的消费需求,消费部类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大于1500,而不是恰好等于生产资料部类的消费需求。

第三,忽视了两大部类固定资本折旧的价值。在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固定资本都会不断增加,固定资本更新会小于固定资本折旧的价值,因此,不能忽视固定资本的折旧价值。对于第一部类,固定资本折旧使本部类的产品的价值大于本期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意味着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对于第二部类,固定资本折旧价值意味着为满足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第二部类不需要购买等量的生产资料,购买的生产资料应该等于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与折旧价值之差。

三、结论

货币的增值是本期生产的终点也是下期生产的起点,货币的增加刺激着资本家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仅仅使扩大再生产有了物质基础,并不能刺激资本家扩大生产。由于马克思对扩大再生产过程分析的错误,使对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持否定态度的马克思理论,不能形成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崩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只能说明危机是因为生产内部比例失调之故,排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深刻而根本的冲突。

参考文献:

1、蒋学模.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2

按资本运动规律控制成本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价值增值部分,可称为盈利。

按照投入产出的概念,C+V是投入部分,M是产出部分,C+V可作为分母,M是分子,分子越大,分母越小,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好,反之,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差。因此,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投入产出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C+V中,C是指购买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不变资本,是商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成本中,应特别注意购买同类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价格,注意有无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竞争机制作用下,如果采购时货比三家,购买到同质优价原料、机器设备,不仅能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竞争力,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这也是许多工厂都把精兵强将放在原料采购部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把好商品生产的第一关———进料价格。

V是支付给劳动者的价格。劳动者本身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的费用,二是保持劳动者家庭的费用,三是对劳动者技能培养的费用。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劳动力价格有不同的水平。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劳动力价值中,劳动者技能培养费用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被复杂劳动所代替,以至于在西方许多国家中,如果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从事许多工作。

在控制成本中,V是一个重要的因素,V的高低直接与成本高低有关。

但是,V是不可能无止尽降低的,也就是说,V是有下限的,这个下限是在同类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方与劳动力需求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企业无法找到合格的劳动者。

另外,应该以动态的观点而不是以静态的观点来看待劳动力成本。

以动态观点,在支付劳动力成本时,不仅仅看到支出的货币,更要看到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要用投入产出法来分析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合理。创造价值越高,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也应越高,这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即使一时得到高质低廉的劳动力,但由于市场的流动性,最终还是无法长期在企业中保留高质量的劳动力,最终也会因为高质量劳动力的离去而影响企业资产价值量的增加。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控制成本是必要的,但任何成本都有一个下限,这个下限就是它的合理水平,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低于这个水平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但高于这个水平,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外贸企业控制成本的特点

外贸企业处于商业流通领域,使用的资本金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运作的特点与产业资本、货币资本不一样,而商业资本在外贸领域的运作与内贸领域的运作也不一样,有着它独特的特点:

从单个资本循环看,外贸企业收购工厂的出口商品。对工厂来说,该商品被收购后,得到了报酬,它的价值已被实现,可以视为商品在国内市场实现了价值,但是对外贸企业来说,收购的出口商品的价值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才算真正最终实现。

因此,当出口商品被外贸企业收购后,它的价值增值过程并没有结束,只不过价值增值的空间和劳动过程的空间从工厂的生产领域转移到外贸的流通领域。

从外贸企业运作成本看,它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和部分流动资本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包括购买办公大楼、办公设备、运输工具、仓库等,这部分投资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多次分批收回,并且是可以折旧的。还有一部分包括办公费用,即进出口业务需要支出的经营费用,如出差费、验货费、样品费、通讯费等等,这些费用属于流动资本投资,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时间短,周转快,3到6个月可以收回。流动资本的价值转移也是一次性地全部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

还有一部分流动资本,是用于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和奖金。外贸公司的业务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主要来源于外贸专业、外语专业和财务专业的大专院校,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各个公司有不同的规定,但总体水平差不多。

而奖金部分的差异却很大,经济体制改革后,每个进出口公司都制定了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奖励创造价值多的业务员,并把奖金的高低作为拉开收入档次的主要手段。因此,外贸企业的成本中,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也是成本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总资本构成看,外贸企业资本构成存在“三多三少”,即负债多、权益资本少,流动资本多、固定资本少,短期贷款多、长期贷款少。这样的总资本构成,使外贸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具有行业特色。

正是由于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外贸企业降低成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控制出口商品收购价格,是控制企业成本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对工厂的出口商品仍然采用收购制,那么收购价格的高低就成为控制成本的关键点。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内的竞争机制正在形成,这种竞争机制为外贸企业挑选优质低价的出口商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企业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供了机会。

因此,各个出口企业应充分重视货源采购工作,坚持同类商品优质低价优先收购原则,并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质出口商品的货源工厂,应用经济利益机制使这批货源工厂为外贸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出口商品。

同时外贸企业还可以用参股、控股的方式,将资本渗透到工业企业中,用资产纽带关系把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利益机制来控制成本,有利于使工贸双方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二)通过有效控制库存和应收账款,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在外贸企业的流动资本中,有相当大部分用于收购出口商品,由于出口商品的时间性、季节性很强,许多商品收购后,或多或少都要在仓库存一段时间,形成库存商品。当然,库存有合理库存与不合理库存之分。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速度快,占有流动资本少。同量的流动资本,由于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每个企业都力求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但是,存货周转率太高,则反映企业库存不足,如果库存太少,不足以满足出口需要,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存货周转率适中比较合适。至于什么样的存货周转率比较合适,根据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销售对象而有所不同,每个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状况和商品特点来制定。

应收账款也是外贸企业流动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分为对国内工厂企业的放账和对国外客户的放账,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可推动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但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又是造成外贸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总之,由于外贸公司的流动资本大部分是从银行货款而来,因此,银行的利息负担将要计算在出口成本中,所以,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将是外贸企业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

(三)盘活固定资本投资,可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

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购买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仓库等方面,而购买的物业——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占用的资金量最大,构成固定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

按照传统观点,这些固定资本一旦投入,只有通过折旧的方法,过若干年后收回。但如果我们树立了资产经营价值观,那么以这些固定资本投资的物业,在折旧完成以前,也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

例如,自己投资建好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办好产权证明和相关的法律手续后,将它们抵押给银行,可以得到优惠利率货款,货款作为流动资本,投入进出口贸易当中,由于利率的优惠,能为出口公司带一定的收益。

又例如,在产权市场上,公司的物业资产也可以进行交易。公司可用参股、控股等形式,将物业作为对其他企业的一种投资方式,使形态固定的物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流动起来,也能为公司带来收益。

(四)降低办公经营费用,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外贸公司经营费用支出,是构成外贸企业成本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时,由于吃“大锅饭”,这部分费用未被重视起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尤其是从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办公经营费用作为成本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职工创造的利润,以及完成任务后的资金分配都牢牢挂起钩来。

有些进出口公司将费用支出指标、利润指标和奖励指标落实到个人(如上海基地进出口公司的陆长生管理法),这种用投入产出法将支出费用和创造利润联系起来的制度,无疑对最大限度降低办公费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的进出口公司采用此方法,仅电话费用,就节省了几万元人民币,而且对每个业务员来说,这种机制使他们的头脑中都上紧了节约费用开支这根弦,于是能写传真联系业务就不用电话,能坐火车就不乘飞机。

办公费用的节省,不仅为公司节约了经营费用,也为业务员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投入产出公式中,办公费作为投入部分,是分母,产出部分是分子,当分母缩小时,即使分子不变,收益仍然会增加。

(五)适当制定业务员工资与奖金的比例,也能有效控制成本。

在外贸公司,业务员的经营活动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业务员的经营能力、外语水平、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对商品特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国内工厂和国外客户网络的掌握程度等等,都成为他们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掌握等量流动资本后,素质高的业务员可以比一般素质的业务员多创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外贸公司尤为重要,这也是外贸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支付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中,两者的比例的制定对控制成本有重要意义,如果两者关系是3:7,那么业务员只在创造一定量利润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奖金,这样在投入产出比例中,由于产出的加大,会使企业成本相对降低。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3

关键词:《原理概论》辨析题思维能力

2009年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51

《原理概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课改后的“概论”课内容增加而课时却在减少,要在规定课时内讲完涵盖三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既要着眼于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条缕分析,也要着眼于解释基本原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学生思想上的疑团,把准确性、规范性、新颖性和针对性等诸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辨析题是一种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观点或材料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习题类型,主要测试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或知识的应用能力,通常是提出某个命题,要求应试者首先作出明确判断,再根据有关科学原理陈述判断的理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辨析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由于课改后的“概论”课内容全面而丰富,而课时却严重不足。针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理论、容易使学生混淆的概念,从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问题,以辨析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帮助学生及时地再现和巩固知识,准确地把握和理解知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辩证唯物论中,关于意识的本质部分,由于该部分内容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看似课堂上听懂了的理论,要达到深层理解却不容易。有这样一道辨析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总是与客观存在相符合”。考察同学们对意识与物质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这是学好辩证唯物论的基础。虽然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世界,但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完整的、准确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主体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被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程度、实践和认识手段发展的水平等。因此,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可能总是与客观存在相吻合、相一致。这道辨析题就是帮助同学们准确理解“反映”这个概念,“反映”过程中,要受到主体、客体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此人脑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会有差异。

(二)沟通前后知识连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概论”教材中,政治经济学部分现在压缩为两章内容,主要线索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两个“必然”,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现实基础。但相关内容要讲解透彻,涉及到相当多的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必须掌握清楚、准确。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笔者通过辨析题将前后内容串联在一起,讲新内容又连带着复习前面知识,前后对比找不同、找联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新知识。

比如,在资本的有机构成中,关于资本的周转速度涉及到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许多学生总是将它们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混淆。于是,在课堂辩论环节,笔者给出这个论题“不变资本是固定资本,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将资本分成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根据资本在周转方式中的不同,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对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

从思维角度讲,辨析题是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生,分析问题时,就会无从下笔,不能直击问题要害。

比如,在唯物史观部分讲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笔者列出辨析题“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目的是考察同学们对“决定性力量”的理解。如何理解“决定性力量”,首先引导同学们找到分析这个论题的理论支撑点,用辩证法中矛盾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认识对象。“决定性力量”的创造者会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不同的创造者因为自身的因素也会影响或制约对社会的创造性作用。因此,这个命题的辩论点就找到了,即人民群众虽然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如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限制和制约。同时,人民群众自身状况,如阶级属性、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组织程度等都会限制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作用。

二、针对学生的辨析题作业,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对事物本质思维的力度越大、越深、越精、越活,那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同学们在做辨析题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如不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语言的表达缺乏条理性,论述没有章法等等,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出现“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辨析题是辨与析的统一,做题时既要“辨”得准确,又要“析”得有理。做好辨析题的关键是针对观点进行的分析,就是要在充分理解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阐述,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彻,阐述出来的原因就可能“文不对题”,看似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却不能直击问题的要害,达不到对问题的辨析。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课堂将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要反复阐述,同时要深入浅出地讲解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使教学内容得到延伸与展开,来更好地体现出理论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理论的魅力。在论述问题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二)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出现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现象

有些学生在分析论题的时候,往往掌握不了方法,只会将概念、原理罗列出来,将教材中的原话换个地方,对教材内容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不会针对论题的要求进行分析、总结。说明学生面对不同角度的问题,不能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角度来观察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环节,将枯燥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开发学生的智慧,逐渐地使学生具备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问题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达“含混不清”

有些学生的辩析过程凌乱,语言表达没有条理性。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无法从表面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无法达到对事物的深层理解,同时对仅有的一些认识在语言表达上不严谨、不规范,逻辑层次不清晰。或者是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前后没有逻辑联系,或者是兜圈子对一个问题反复论述,却看不到对问题的深层论述,给人的感觉就是思维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看问题。同时有意识地规范教学用语,讲授知识时把概念、理论表述地清晰、准确,从点滴做起,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

总之,辨析题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明显,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可以使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梅.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J].学术交流,2008. 

[2] 李民昌.公选辨析题得分策略决策[J].2008. 

[3] 姜在华.浅谈政治辨析题的解答[J].教学月刊,04.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4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题目1

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是()

B.

W=k+p

题目2

企业主收入是()。

C.

扣除利息之后的利润的转化形式

题目3

利息是()

C.

对储蓄行为的奖励

题目4

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其三种职能形式必须()

C.

两个条件必须都具备

题目5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

B.

转化形式

题目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C.

I(v+m)=IIc

题目7

资本周转时间是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的()

A.

总和

题目8

商业利润来源于()。

D.

商业资本按比例参与的产业剩余价值的分配

题目9

流动资本不包括()

B.

工具

题目10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

A.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题目11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与()

A.

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题目12

固定资本是指以下列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B.

都包括

题目13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

B.

购买阶段

题目14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B.

以上三种划分都不对

题目15

平均利润率是()

B.

总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

题目16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之一是()

D.

以上三种都对

题目17

生产价格是()

C.

价值的转化形式

题目18

生产价格与价值()

B.

数量可能相等但性质不同

题目19

级差地租产生于()

D.

土地经营的垄断

题目20

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

A.

周而复始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题目2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

A.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

D.

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

题目22

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相对于()而言的

B.

资本和土地的绝对人口承载力

C.

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时同量资本积累能够吸收的劳动力

题目23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包括()

C.

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

D.

不变资本节约

题目24

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C.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题目25

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

A.

相对于资本家来说生活状况越来越差

B.

工人与资本家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题目26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贫富两极分化()

选择一项:

题目27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只是一种可能()

选择一项:

题目28

单个商业资本周转速度与单个商业资本的利润呈负相关()

选择一项:

题目29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仅是为使用土地本身而支付的费用()

选择一项:

题目30

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选择一项:

题目31

生产价格和价值相等并不意味着该部门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相等()

选择一项:

题目32

平均利润率是通过部门内部个别资本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选择一项:

题目33

不同社会制度的人口规律是不同的,不存在一般的人口规律()

选择一项:

题目34

市场价值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选择一项:

题目35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由竞争到垄断()

选择一项:

题目36

只有当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时,该部门的生产价格才与价值相等()

选择一项:

题目37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

选择一项:

题目38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选择一项:

题目39

马克思所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个人消费资料所有制()

选择一项:

题目40

地价高是由房价高引起的()

选择一项:

题目41

商业部门资本周转速度与商业部门的年利润率无关()

选择一项:

题目42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规律()

选择一项:

题目43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为前提的()

选择一项:

题目44

房价高的原因是因为地价高()

选择一项:

题目45

相对人口过剩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 转形理论 价值-价格关系

一、马克思的“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

(一)第一阶段:《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是否矛盾的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后,若利亚等非经济学家直接宣传“马克思在第三卷中已经彻底抛弃了劳动价值论”,因此是一个理论的破产。对此,恩格斯在《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一文中通过对经济历史的分析,论证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同时证明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及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价值并非必要的虚构”。

1896年,庞巴维克在《卡尔?马克思及其体系的终结》提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强调所有的商品的价值都是以劳动而且仅仅以劳动为基础的,但是在第三卷中,马克思却支持各个商品之间必定是按照不同于其中所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来进行交换的,而且这不是偶然和暂时的,而是必然和长久的。所以,这是裸的矛盾。希法亭针对庞巴维克的说法,发表的《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的批评》文章指出,庞巴维克对于马克思的批评不仅仅混淆了价值和价格,而且混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他在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在第三卷取消,而仅仅是随着历史的表现形式变化。

(二)“两对总量”能否同时相等的争论(20世纪40-50年代)

1942年,斯威齐发表名著《资本主义发展论》,用了整整一章的内容分析了马克思的转形理论,提出,在多数情况下,总剩余价值和总利润相等的前提下,总价值和总价格却不是相等的,即“两对总量”是否同时相等的问题。随后,很多学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代表性学者梅(K May)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只有在价值和价格都使用劳动时间作为计价单位的情况下,“两对总量”才能同时相等,如果使用货币即黄金作为计价单位,这总价值和总价格一定存在偏离。

随后,多数的围绕“两对总量”能否同时相等的争论主要集中于数量关系的内在根源,但是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多余(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出现“滞涨经济”,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备受争议而此时关于马克思的理论的争论又开始复兴,参与争论的人数众多,代表性人物是萨缪尔森和斯蒂德曼。

萨缪尔森在1957年发表的《工资和利息:马克思经济模式的现代剖析》,利用投入-产出法指出,马克思的转形理论是不必要的“复杂的迂回”,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强烈的质疑,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是向传统经济学的回归,从而承认马克思在第一卷的分析不过是一种无必要的、无结果的糊涂思想。

1977年,斯蒂德曼在《按照斯拉法的思想研究马克思》的文章中,分析到:马克思的价值量分析只是实物量分析的衍生物,在存在固定资本或者联合生产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或者为零。马克思的价值利润率与货币利润率不一致,即使投入的商品实现了转化,这个解也是充满了矛盾,他进一步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不足于决定利润率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必须抛弃,转形理论是无中生有的,利润率先于价值而存在。

纵观三个阶段的争论,焦点虽然不同,但是都是围绕着转形理论――即价值转化为价格的过程而展开的,劳动价值论是否成立成为关键的因素。这些争论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本文不可能终结这些争论,只是提供一个解释马克思转形理论的新视角。

二、理解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一种新的视角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指出,关于价值-价格的转化问题是争论的本质,而这个争论直接导向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将劳动分解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马克思只是说明简单劳动通过直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衡量,复杂劳动等同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但是并没有说明转化的机理。因此后人在理解这个转化问题时产生的争论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认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都应该作为劳动的基本内容,非生产性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的价值转移。这样我们就直接讨论生产性劳动,则:

劳动投入形成的总价格=全社会的劳动=总商品价格-不变资本部分的价格 (1)

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价格-价值关系的系数:

价格-价值系数=劳动形成的总价格/总劳动时间 (2)

同时我们将基期的每种商品的平均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近视的视为基期的“简均劳动”,这样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复杂劳动还原的基本原则:同质等量的生产性有用劳动产品所含有的价值量相等。这样,通过这个基本的原则,再加上衡量价值量的计量方式,就可以比较精确的将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从而由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变,就有可能解决价值-价格的关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总价格=总价值=简单劳动所含的价值量总和+复杂劳动复原为简单劳动的价值量总和 (3)

三、未来的研究展望

本文所提出的将复杂劳动还原的方法对于生产性劳动是基本能够适用的,而且采用现代化的计量手段和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反映出来,但是对于非生产性劳动,因为其价值是通过生产性劳动转移的方式进行的价值转移,因此,这中间又多了一个转移的过程,而转移的基准是什么?如何刻画和度量,这都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恩格斯.价值规律和利润率.[M],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附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文6

关键词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劳动力;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80-04

1 典型牧区人口数量现状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可知,福海县土地面积为33 250.74 km2,阿克陶县土地面积为24 539.86 km2,2015年福海县人口户数2.47万户,人口数为7.55万人,平均每户人口3.06人;而阿克陶县人口户数为5.83万户,人口数为22.15万人,平均每户人口为3.80人(表1)。

2015年福海县人口死亡率较高,为6.09‰,阿克陶县人口死亡率为5.88‰,福海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远低于阿克陶县(表2)。

2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的特点

通过典型县调研,了解典型县牧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形成原因,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牧区人口老龄化出现早、发展快、程度较严重、绝对数量大。牧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于新疆整体甚至我国整体,且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二是牧区老龄人口高龄化。老龄化通常划分为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越来越高,高龄老人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三是牧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呈现出人均收入偏低、老龄化程度偏高的特点。牧区在人均收入远远落后的状况下提早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给牧区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甚至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2]。

3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将被调查牧户分为老龄型牧户(主要由60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常年从事牧业生产的农户)和非老龄型牧户(主要由60岁以下的家庭成员常年从事牧业生产的牧户)2个类型。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2种类型牧户对牧业活动的不同影响,以此来反映牧区劳动力老龄化给牧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3.1 对牧区劳动力供给数量及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牧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农区、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导致牧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3]。牧区人口老龄化对牧业生产劳动力的影响是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牧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畜牧业生产劳动力数量,留守老人再次参与畜牧业生产,但其在体力、体质、受教育水平、对事物的反映程度、先进技术使用水平等方面与青壮年有较大差距,而且中高龄老年人无法参与畜牧业生产,老年人主导的畜牧业生产远不及青壮年。另一方面,牧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劳动力素质方面。本文中劳动力素质主要指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牧区留守老年人口在体力、精力、反应速度上远不及青壮年劳动力,致使牧区整体劳动力素质下降。

3.2 对牲畜拥有量的影响

因调研区牧户的牧业生产来源结构不一,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典型牧户养殖羊、牛等牲畜的数量,并采用转化比例,即“1头2岁以上(包括2岁)的成年牛相当于5头2岁以上(包括2岁)的成年羊”,分析选取的福海县、阿克陶县108户牧户的养殖情况,以60岁的劳动力年龄为区分老龄型与非老龄型牧户的标准,统计不同类型牧户的牲畜拥有量情况(表3)。

由表3可知,在牲畜占有量方面,老龄型牧户均比非老龄型牧户少。由此说明,非老龄型牧户在牲畜产出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身体生理方面原因,老龄劳动力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牧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要素劳动力投入不足,进而导致其牧业产出普遍低于非老龄型牧户;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思想观念保守、创新意识不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导致了“老年牧业”的低产量[4-5]。

3.3 对牧业生产投入情况的影响

牧区的牧业生产资本投入大致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本文以机械租赁费用作为衡量牧业不变资本的指标,以饲料、草种、运输支出总额等牧业物资费用作为衡量牧业可变资本的指标,对比2种类型牧户生产资本投入情况(表4)。

老龄型牧户在机械租赁费上投入比非老龄型牧户略高,说明劳动力老龄化需要更多的资本要素替代劳动要素,但对牧业固定资本投入的影响力度有限,原因在于牧区活动区域主要在山地及部分平原,不利于大规模农牧业机械的使用,2种类型的牧户在此方面投入差别不大。老龄型牧户和非老龄型牧户在牧业物资费用方面的投入基本相同,说明老龄化对牧业可变资本影响不大。原因在于近年来从事牧业生产收益较少,牧户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即便是拥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牧户也不愿意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与老龄型牧户在对待土地上的偏好基本一致,即跟随主流活动方向。

3.4 对畜牧业产值的影响

牧民年龄与生产率关系非常密切。与年轻劳动力相比,高龄劳动力技术熟练、养殖经验丰富,但智力、体力、反应速度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从而导致生产率下降。高龄劳动力一方面受自身条件限制,对新科技接受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捕捉敏捷度不够,使畜牧业生产始终处于依靠经验生产的粗放式经营状态,劳动生产率上升空间不大;另一方面,高龄劳动力身体素质下降,导致医疗需求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畜牧业生产总值。

3.5 对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随着牧区老龄化程度的加大,牧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散养为主,养殖规模有限,很难形成规模优势效应。目前,牧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放牧和放牧+舍饲2种,随着草原保护政策的实施,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放牧+舍饲。因此,草业发展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物质保障。福海县近年来树立“以农促牧、农牧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草业发展模式。2016年全县拥有人工饲草料地19 126.67 hm2,2016年新增苜蓿2 386.67 hm2、青贮玉米4 633.33 hm2、饲料玉米3 773.33 hm2。同时探索并出台饲草料奖补政策,逐步将草料交易市场发展成应急饲草料储备点,更好地平抑饲草料交易价格,提高饲草料交易配送能力。这都需要先进的思想及观念,否则牧区人口的老龄化将会制约牧区经济的发展。

3.6 对畜牧业先进技术进步的影响

提高牧区生产力必须推广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畜牧业是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与标志,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防疫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促使畜牧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动力。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牧区老龄化问题对提高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牧区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了其风险承受能力。牧民从而更愿接受新技术并投入更多的资金到畜牧业生产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畜牧业科技的应用。

3.7 对加入组织化程度的影响

牧区人口老龄化必然带来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的改变,使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牧区劳动力的非牧转移,减少了牧区有效劳动力供给,间接提高了老年劳动力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比例[6]。但是老年劳动力由于自身各种因素而无法从事繁重的生产活动等,若继续从事体力劳动,只能增加整个家庭的负担。而对于外出务工的牧民家庭,宜将草场承包和牲畜入股给留在牧区的其他青壮年牧民劳动力,以入股分红或定期收取租金的形式获取收益。同时,牧区劳动力的转移相对提高了牧民的人均草场占有面积,为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可能。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很多新的畜牧业经营主体印证了这一点。

4 牧区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生产影响的计量分析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进一步定量分析畜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比较老龄型牧户和非老龄型牧户的畜牧业生产行为模式,得出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牧业生产的影响。本部分着重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耕种面积和种植结构行为选择模式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模型设定

畜牧业劳动力老龄化对草场的影响可以分为2种情况,一是会减少牧户的草场拥有量;二是不会减少牧户的草场拥有量。此因变量是一个分类变量而非连续变量,可以采用计量经济学中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此模型中因变量只取2个值,即草场面积减少的取值为1,草场面积不会减少的取值为0。模型的回归方程:

4.3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是实地调研所得,根据牧民定居的具体情况,按照地理位置及定居状况的不同,选择调查的县(市)分别是北疆的福海县、南疆的阿克陶县。通过课题组人员的实地调研和调研数据共享,调查的定居牧民户数为108户,总人数467人;其中劳动力207人,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的44.33%。采用面对面的访谈形式,随机抽样对108户进行了现场调查问卷及访谈,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4.4 回归结果与分析

建立牧户草场面积模型后,必须对设定的模型进行检验。运用逐步筛选方法进行自变量的筛选,将相关性不强的自变量剔除。最终通过整体性检验,模型预测总体准确率达 92%,表明建立的模型整体性拟合良好,较适合用于分析牧户草场面积的生产行为。在逐步回归分析中,畜牧业劳动力总数、牲畜产仔量和土地等级3个自变量被剔除。最后,5 个自变量通过了回归系数检验,进入了回归方程,包括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家庭年畜牧业总收入、非畜牧业收入比重、劳动力性别结构和牧户类型。基于设定的模型和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 所示。

(1)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系数为-0.386,说明其与牧户草场面积呈负相关关系,牧户家庭中外出务工人员越多,草场拥有量越少,与本文假设吻合,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明显。

(2)畜牧业总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03,说明牧户年畜牧业总收入和草场面积呈正相关关系,牧户年畜牧业总收入越多,其草场拥有面积越多,与本文假设一致,但是影响不显著。分析认为,虽然牧户年畜牧业收入越多,其从事牧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草场面积也会扩大越多。但是相比而言,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的比较收益要高于单纯的牧业收入,牧户认为开展牧业的机会成本很高,畜牧业总收入对牧户草场面积扩大的影响不明显。

(3)非畜牧业收入比重的系数为-0.123,说明其与牧户草场面积呈负相关关系,牧户非畜牧业收入越多,草场拥有面积越少,与本文假设相符。畜牧业收入在牧户家庭总收入中作用不凸显,非畜牧性收入(或工资性收入)重要性较大。牧户非畜牧业收入比重越大,则畜牧业在家庭中的地位就越不重要,牧户所拥有的草场面积就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