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1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施工以及后期的使用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市政道路、桥梁等一些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一些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在最近几年来发生的越来越频繁,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进一步建立起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体系,对于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工程生产的特点分析
目前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常见的市政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管道、地铁、铁路轨道等一系列的工程,市政工程在多数情况下是在露天状态下进行施工建设的,因此市政工程往往会受到天气等一些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市政工程一般来说建设的规模比较大,同时施工现场所影响到的范围也比较广,往往会给周边的城市居民带来严重的影响。市政工程在生产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一)市政工程生产的综合性比较强
市政工程相对于其他的工程项目来说其建设的规模比较大,同时市政工程自身比较复杂,设计的难度也比较高,这就导致了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往往会存在着交叉施工的情况。不管是市政道路工程,还是其他的诸如桥梁工程等,一旦项目进行开工建设,就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只是仅仅考虑自身道路的施工,还要对市政道路所途经地区的地下管道、地下电缆、供水、供气等一系列的管道等进行综合的考虑,这就要求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统筹协调,不致因为多工种交叉施工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二)对施工企业的要求比较高
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总承包方往往会将一些工程分包给其他的施工企业,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但是,不同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其自身的施工平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一个整体工程的各个部分在进行施工时往往也不尽相同,每一个施工企业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采取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对施工企业自身的要求也往往比较高。
(三)施工不安全因素众多
市政工程往往是露天作业,其工作环境与自然界直接接触,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即便是在进行一些地下部分的工程施工时,往往也会受到地质水文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除了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自身的安全之外,还要注意防范一些自然条件带来的安全隐患,比如在进行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等工程的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暴雨、冰雪等天气的影响,避免市政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二、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一)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各参建单位需要依据自身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所承担的责任来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个单位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来进行,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安全生产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应该在市政工程项目的立项与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的竣工验收阶段均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可以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真正发挥出其在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
(二)做好非固定以及露天机械设备的检查
市政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以及施工位置的流动性使得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例如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用于路面施工的一些切割机以及振捣器等设备均需要进行大量的移动,同时由于这种设备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线路损坏的问题,不仅大大降低了市政道路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往往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非固定以及露天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工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
(三)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是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一线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的人员很多都是民工,其自身的施工水平和安全施工的意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之前不仅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同时还要进一步在一些具有安全风险的施工环节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其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的意识,在遇到突况时能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地规避,从而为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危险环境下先检测后施工
由于市政工程具有露天施工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有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市政工程一般施工的时间比较长,这就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一些存在安全风险的施工环节在进行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进一步排除施工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安全监测的力度,坚持先检测后施工,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市政工程施工作业区域之内的水体、气体等,在各项条件能够达到施工安全的标准之后在进行施工,从而进一步增强施工的安全性。
结语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大,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大对各种设备的检测力度,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在危险环境下先检测后施工,从而进一步提升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水平,给施工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明安. 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防范对策[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6:114-119+18.
[2]胡爱萍. 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识别及防范对策[J]. 建设监理,2012,08:57-59.
[3]赵先贵.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182.
[4]王兴元. 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特点及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 门窗,2013,09:127.
[5]胡雪.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对策分析[J]. 铜陵学院学报,2011,01:44-46.
[6]周键霖.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J]. 建设科技,2011,10:88-89.
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2
1.危险源知识的获取
在煤矿安全生产流程当中,知识获取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危险源的识别,煤矿安全生产危险源的识别主要针对于各系统和部门在工作活动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辨认,并依据各部门自身的要求,提取出其中不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环节,并加以识别和检验,通常来说,一般包括以下三类的知识获取方法,即经验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在经验分析法中,生产人员依据现场生产的实际状况与原有实际操作经验相结合对照,对危险源进行鉴别。经验分析法通常包括可采用列出清单进行分析的工作任务分析法,向相关人员直接沟通的直接询问法,对生产现场进行勘察后得出结论的现场考察法以及针对原有记录进行检索的记录查询法等。在系统安全分析法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据危险源识别表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一的排查,在结合经验分析法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使用危险源识别表对系统进行对照,以分析和鉴别出生产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而在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中,安全生产人员同样结合了经验分析法的重要因素,结合已发生的某类事故的关键性特征,对生产现场各系统和环节进行详细的辨识,对于具有同样事故致因危险源因素的环节加以重点控制,并针对其进行风险分析,以加强煤矿对于重大事故的预测能力。
2.危险源知识的选择和生成
危险源知识在形成以后,将需要与安全生产实践相结合,对知识进行选择并生成最终的知识归档模型,在煤矿安全生产当中,知识模型的建立需要与业务生产流程相结合,通过实际生产过程中关键性活动和知识结合的判断和分析,得到并建立有助于提高安全生产能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最终实现风险管理和控制。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实现人、机、环、管四要素的和谐运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并合各环节在安全生产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以实现最大的作用,开成最大的合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建立过程,也正是分析鉴别出的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加以选择并生成最终危险源列表的过程,也正是风险管理控制的目标所在,为达此目的,需要将知识与安全生产的关键性流程结合起来,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生产业务流程分析。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业务流程包括一系列将煤矿企业的输入的包括劳动力、机械动力、安全生产助力输出转化为成品煤炭资源的过程,其核心生产流程对于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目标定位和区位竞争优势是否充分其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煤矿企业为社会做出主要贡献的环节。而非核心业务流程则包括一些次要的,辅助的业务流程,它主要对核心业务流程起着辅的,非关键性的,非决断性的支撑性作用。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安全生产的实现需要多个核心业务共同作用才能达成,而每个独立的核心业务通常又可分解为不同的核心流程,而每个核心流程中都有可能关联到诸多前期所分析出的危险源知识,通过对核心业务流程中包含的危险源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检测出其在多个环节中存在的价值,并加以权重表述,将能直接有效的将需要关注的危险源知识选择出来,并生成最终的危险源库。危险源分析与关键性活动。在煤矿安全生产流程中,不同活动的危险程度各异,某些活动的危险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运营态势,在危险源的识别当中,可充分的应用80:20法则,把与重大危险源相对应的核心生产流程定义为关键性的活动,同时将对应的危险源知识定义为重点需要进行风险管控的知识环节,最终实现确定关键活动与安全生产责任、和危险源的对应关系,从而最终确定在关键活动中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并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为核心,针对核心流程、核心的危险源进行管控的风险识别体系。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生成与危险源分析。在核心流程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同时,危险源知识的选择和生成也为更高一级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通过对系统关键性活动的整理,对危险源的分析和判断,可以梳理出危险源与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关联。事实上,安全生产每个核心流程均由多个包含危险源的关键性生产活动完成,对于危险源整体的分析和整合,将直接能够得到一个有效的实现危险源管理的安全生产知识体系的生成。知识与关键性活动可以由几个方法生成,即通过明确需要完成的关键活动的标准,对应的危险源的标准,分析为获取实现整体生产流程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对系统现有的安全生产知识进行梳理后,明确现有知识状态,对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界定取决于知识是否能够构成生产管理知识能否实现关键性活动,并建立一套由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构筑的风险管理体系。
3.危险源知识的内化和外化
煤矿风险管理控制技术的实践实施工作由安监部门具体负责,调度室、各有关科室配合工作,其日常工作由安全部门承担。通过对危险源知识的内化和外化,肥田煤矿的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是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及其动态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全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普遍提高,使事故隐患的发现更加及时、迅速,事故隐患的处理更加全面、彻底,并使过去不易发现的一些隐患,也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全矿各类事故隐患的次数、严重程度逐月下降,分别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因此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新办法。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落实效果良好。煤矿风险管理控制技术项目实施期间,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明确了管理方针、目标和矿内各层次不同单位、部门的职责权限,对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五大部分的作业、管理与考核进行了规范和指导,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结论
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建筑业是安全事故频发行业,安全事故给工程建设单位带来经济损失,既影响工程的正常工期完工,又对施工单位的信誉及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以往传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已经面临调整,不仅政府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市场机制还有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及社会的调动作用,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必须要探索和研究工程进行安全生产的新模式,例如:中介机构的安全咨询、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工程保险。必须从多个层面监督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而才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2.1明确建筑工程危险源,制定危险源清单
每个安全事故发生都有危险源,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所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控制危险源。建筑工程开工前期,监理工程师需要按照工程实际特征、工程施工的内在条件及外部环境,统计工程安全风险的相关资料信息,依据工程组成、工程施工阶段及工程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及时识别确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对于依据确定的危险源,要依据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及事故发生概率分类别评价,进而明确各种重大危险源,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征制定控制其安全风险的措施,并制定危险源清单。
2.2严格审查各种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有效控制风险管理的关键手段,施工建筑公司需要提前制定好救援预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或者重大事故进行防范,提前制定好相关措施失效时要利用的补救方法。之所以要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有效控制事故向大范围方向发展,尽量降低环境及资产的受损害程度,尽可能减少施工现场人员伤亡。审查应急救援预案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需要特别注意救援预案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各种工作程序都可以实施可以操作,救援器材与救援组织人员布置的合理。
2.3监视测量危险源,有效控制危险源
建筑工程施工时,监理工程师需要按照危险源清单随之了解各种风险控制措施实际制定实施情况,如果建筑工程施工条件环境发生变化或工程量有所变动,一定要了解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要随之工程的变化而改变。与此同时,监理工程师还必须检查是否有新的危险源出现或有前期被遗漏危险源。一旦发现新危险源,必须重新识别它,并制定有关风险控制方法。
3安全监理事前控制
安全监理在审查工程施工图纸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审查和人们安全有关的具体施工方法是否满足建筑工程方面的各种标准规范,例如:外廊、内天井、阳台、室内回廊及楼梯等处都要布置一定高度的防护栏;楼梯娄婧净宽和楼段净宽;入户窗台高度;烟道、管道井及通风道设计要符合标准规范规定。要注意审查施工单位设计对于工程的一些施工方法、施工特征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及技术规范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监理工程师审查分包单位、承包单位及劳务单位的资质时要注意重点审查承建公司的安全生产证书、营业执照、专业施工资质证书等,工程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员、工长和质检员等都必须有对应的专业上岗证书。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租用的机械设备及施工设备一定要有产品合格证及安全制造许可证。
4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工作
4.1全面了解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各方面条件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包含很多内容,具体有施工企业的各种设施设备、施工企业系统和施工相对应的制度及技术措施等,这些生产条件需要满足基本生产施工需要,一般情况下,安全生产条件不会致使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随着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很多没有达到安全生产条件要求的施工单位都不能获得安全生产证书,进而也就不能承建工程。工程监理工程师需要仔细核查分包商与总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证书,对已经施工的建筑工程要及时掌握相关安全生产情况。
4.2审查工程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能够安全生产,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上、防护上及管理上制定一系列安全措施。对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工程来说,例如:土方开挖、吊装工程、基坑支护、模板工程等,都需要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特别注意审查相关安全技术是否都成熟可靠,是否具有可行性、针对性,是否符合行业内各种强制性的标准规定,要仔细审查专项方案的计算方法、安全验测结果及数据来源。
4.3了解设计文件,参与工程技术交底工作
工程设计部门在进行设计交底前期,总的监理工程师需要让所有监理人员了解设计文件,分析设计图纸里存有的施工安全问题、结构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专业的监理工程师需要参与到设计技术交底工作中,清楚设计单位的设计原则、设计构思、设计质量要求等,对与关系到施工安全的环节或部分加以注意,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等方法,使设计单位提出合理的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和建议。
4.4督促施工企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监理单位应该向施工单位制定明确规定,要求其监理安全培训制度,并督促施工队伍、项目管理队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施工技术规范,以不断规范其技术操作。做好新进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监理工程师需要对工程项目部安全教育考核结果及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5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施工企业要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参与工程设计、建设、勘察及采购的各设计方、承包方都要严格旅行自身的安全责任异物,及时和有关方协调沟通,互相监督,齐心协力共同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建筑工程高质量的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4
关键词:装饰工程;施工安全;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U655文献标识码: A
一、装饰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
1、客观和普遍存在
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有风险的存在,虽然明知风险的爆发会导致损失,但人的主观意愿并不能控制风险的发生,改变不了风险客观存的事实。到现人们通过对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土壤“不断努力研究,也只可能改变其发生的时间和环境,降低它产生的可能性,尽量降低‘已所导致的损失,做不到完全除去风险。
2、发生的不确定
单一风险因素活动或多种风险共同作用都会随机的产生风险事件。虽然有些风险事件的产生看似是偶然的、毫无规律的的,但通过系统性地研究分析风险事故资料和信息,发现风险事件的产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发现吸引了人们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研究,使得风险分析方法不断改善和风险管理理论日新月异。
3、可变性
这是因为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随着施工对象和活动的变化也会使风险产生质和量方面的改变。虽然预防了一些风险的发生,并且及时的处理了己发生的风险,但这样不能杜绝风险的发生,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新风险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出现。
4、多样性和层次性
因为装饰工程作业涉及的工种多、作业环境复杂、工序繁琐,所以装饰工程施工阶段会存在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其表现形式、导致的后果也各不相同。由于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加上外部因素的作用更使得风险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导致安全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这是装饰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的主要特征。
二、装饰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来源
1、人的不规范行为
人的不规范行为主要有:作业人员违反作业规范、生产制度、施工方案等技术措施,自身缺乏防护意识和对安全生产的忽视,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害;生产指挥人员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因为指挥失误和操作疏忽,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和财产损失,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管理制度制订不合理、有缺陷,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
2、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装饰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各种机械、工具来提高施工工水平和作业效率,如果作业人员在使用前忘记对这些机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这些设备存在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则会存在安全隐患或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脚手架插销松动可能会导致高处坠落,还有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也容易导致火灾、中毒等安全事故。
3、环境的不适应状态
装饰工程施工包括室内和室外作业,其中雨水天气会降低作业人员的能见度,机具的操作容易滑动;多风天气会增加作业人员和机具的不稳定性;低温和高温天气都会增加作业人员的劳动消耗,容易产生工作疏忽;还有不可抗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像地震、泥石流等。
三、装饰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应对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
施工项目部作为项目生产活动管理中对现场的核心管理机构,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带头人的安全管理小组,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和班组长都应积极配合项目经理全面狠抓现在安全工作,必要时还应划分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安全小组还应制定全天轮班制度,每班中应包含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不仅保证出现问题时有人能管、有人能问,安全问题随时出现都能及时解决,还要能有效预测当天作业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风险事件。重视日常检查和现场巡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要及时上报给项目经理,在第一时间研究解决,体现安全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2)班组安全管理建立
班组是进行施工生产活动的最小组织构成,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就不能忽视对每个班组作业活动的安全进行管理。每个班组都应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加强班组岗位检查并进行安全记录。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施工步骤、施工部位和施工方法,要进行定期和及时的安全检查,有效识别施工过程中隐藏的安全风险、审核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程度和执行效用,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安全检查的内容可以参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并结合具体施工方法和工艺标准来编制。安全检查的一般过程为:巡查一提出整改要求一复查一销项或处罚并限期整改。
2、安全教育
进行安全教育的对象是施工现场全体人,它是一项持久的管理工作,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应重视。安全教育的目地一是加强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学习,二是使作业人员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风险事件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三是树立全员安全意识,遵守规范作业。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全体人员进行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分析安全事故的危害严重性,在思想上转变观念,从根本上重视安全;对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种人员进行与本职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工艺标准等技术性方案和措施的学习。
3、劳动防护
在作业设备种类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劳动防护物品的使用对于改善作业条件的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且劳动防护物品也是保证职业健康的重要手段。劳动防护物品的种类主要有防尘、防毒、防坠落、防高温、防辐射等,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该是能有效减少职业伤害和满足使用标准的,在使用中还要注意对这些防护用品的检修、养护。
4、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作为施工活动进行的场所,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对场地进行围挡和实行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加强门卫对进出入人员的证件检查,以免外来人员不了解施工环境进入现场,这样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对施工进场的材料、机械的堆放要划分详细、合理的平面布置,使材料按种类、规格码放并挂牌标准,以免现场杂乱无章,施工时到处找材料,特别是对易燃烧、易爆炸物品要划分单独隔离的区域堆放。
为了防止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在要做到:一是保证消防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逃生路线和器材存放地点合理;二是对于有可能产生火灾、爆炸的明火和电气设备在进行作业前,应清除场地,加强对现场材料的隔离防护,严格审查特征作业人员的上岗证和用火证。
5、安全生产制度管理
对于施工项目来说,应建立标准化、系统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标准以及施工具体情况来制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理可据,保证管理工作的明确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和职责
(2)安全投入资金保障制度,保证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教育等资金到位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定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培训标准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确定各检查方式的执行周期和检查对象的标准
(5)事故应急制度,建立事故应急小组,制定事故应急方案和组织管理流程。
6、安全技术管理
施工活动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塔吊、施工电梯、脚手架等机械设备的安拆装及操作活动,还包含根据性质划分的施工活动内容,比如基础工程、装饰工程、高处作业、特种作业等,因为这些对象的生产活动中含有大量的风险因素,极易产生安全风险事件。目前,国家建设部门和建筑行业都对以上对象的施工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使用规范和生产作业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对象的管理都是依据安全技术规范为主,像外用电梯可以根据《建筑施工外用电梯管理暂行规定》。
结束语
装饰工程很好的完善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对建筑物进行了美化,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对公共场所进行装饰时,不仅要注意其美观性,还应该充分注意其安全性,只有规范、标准的管理才能充分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5
自我国危化品行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但由于危化品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质,所以一直都是化工企业重视的问题。文章对危化品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便加强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管理;管理水平危化品企业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是对危化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是建立规章制度与规范作业现场管理都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危化品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管理不规范、风险管理不到位、班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不够重视等问题因素,都严重地制约着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而通过实施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安全作业、安全环境措施,使其可有效地提高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危化品企业健康发展。
1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影响因素
由于不同行业与不同规模的危化品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一般规模较大与管理规范的危化品企业,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还相对正常,且其中安全问题与隐患也相对较少。以下对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主要问题因素进行了探讨:
1.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
在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欠缺符合企业本身特征的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所以还是需要相关危化品企业进一步的完善。部分危化品企业虽然具有充分的安全规章制度,但由于太多,使其造成相关内容矛盾的问题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基层单位的执行,并且也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继而影响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另外,由于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安全管理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且也不能引起安全管理部门的重视,这样不仅无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而且也会降低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1.2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欠缺规范
由于危化品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无法与企业所有部门及员工进行有效连接,使其无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进而也就导致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欠缺规范性。在危化品企业生产中,一般都会建立安全管理台账与档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安全管理台账与档案并不规范,所以很容易出现一系列基础管理问题。另外,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一些危化品企业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进而达到应付考评的目的,这样也会导致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企业欠缺规范性。
1.3安全生产标准中风险管理问题因素
在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不仅是安全生产标准的基础,更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但由于大部分危化品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不知道如何实施,使其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危化品企业对风险管理培训不足,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风险评估与辨识的方法,且也不清楚风险评估与辨识的工作流程,进而也会降低风险管理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的过程中,其中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作业人员并不能很好地协同合作,而是将风险分析任务落实到安全管理人员与部分人员身上,使其导致风险管理欠缺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另外,由于危化品企业对风险分析方法过于单一,且应对措施不准确、不具体,这样不仅会降低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并且也容易引发不必要安全事故的发生。
1.4班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足
危化品企业的班组是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基础单位。但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由于班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足,导致在开展安全生产活动计划、内容与检查时,并不能达到满意的要求与标准,进而对安全生产管理造成严重影响。
1.5危化品企业欠缺安全法律法规的及时掌握
由于危化品企业在获取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渠道与方式上过于单一,再加上国家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标准更新较快,所以很容易导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法律法规相互矛盾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现象不仅容易导致变更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变更程序不到位、变更风险辨识不到位的问题,而且也容易引发一系列违规的安全管理行为,这样不仅会为危化品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影响危化品企业未来的发展。
1.6危化企业规章制度得不到执行
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安全管理不健全,但还有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不缺乏,而且十分繁杂,每个体系都有一套文件,这就导致了文件中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甚至内容之间相互矛盾,导致企业的基层人员无法实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第一,安全生产责任不能够得到落实,安全管理的规章仅仅停留在管理部门,错误地把安全生产当作是管理部门的任务,没有将责任落实到基层人员;第二,因为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仅仅在外部评审前突击对标,在评审结束后就疏于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松散;第三,没有对员工积极进行安全制度教育,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制度不了解,对危化品企业作业安全规范的内容不熟悉;第四,企业没有把安全生产的目标和责任制、工资等与绩效考核挂钩。这四个因素导致了企业虽然有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但是制度却得不到执行。
1.7基础管理不规范
危化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企业安全管理自评不认真,存在走过场、应付考评的行为。另外,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体系内所涉及的部门、人员之间的衔接不畅,导致不能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基础管理,只有将管理自上而下落实到基础上,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
2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目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企业申请、考评机构评审、政府安监部门公示,然后颁发相应级别的安全标准化证书,这就标志这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达到要求。而针对危化品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企业必须将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安全作业与环境安全五方面作为标准化依据,这样才能推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实施。以下对这“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使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2.1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危化品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是指在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上得到健全与落实,比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规范安全生产操作流程与行为等多方面,这些都是实现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依据。通过实现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建立合理的应急救援方案,并使事故问题因素得到有效的调查与处理,进而控制安全事故的进一步延伸。
2.2危化品企业安全技术标准化对策
在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员工的安全技术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更是控制安全事故发的重要依据。因此,危化品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使其可有效地保障相关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在实施安全技术标准化时,通过结合国家现行标准,对相关工艺、技术、设备、原材料等多方面进行管理,使其可有效地提高危化品企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实现安全技术标准化目标。
2.3实现安全装备标准化目标
危化品企业中的安全装备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控、防护等装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进而满足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要求。而为了实现安全装备标准化,危化品企业除了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与改进外,并且需要注重相关装备的日常保养,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准备标准化目标。
2.4危化品生产环境的安全标准化
在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也是影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防止生产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危化品企业在布局的过程中就应将安全问题进行考虑,并做好一系列的安全标志、现场应急通道、文明生产标准等措施,使其可以有效地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实现生产环境的安全标准化。
2.5做到安全作业标准化要求
危化品企业生产运行中的安全作业标准化,主要是指员工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中,相关操作行为符合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要求。而针对于安全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作业人员岗证一致、岗位作业标准方面,操作规程主要表现在作业人员是否配备安全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具方面。
3结语
综上所述,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控制安全事故的关键,更是提高安全生产标准与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危化品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应用,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使其可实现危化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玉河.危化品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3).
[2]孙青松,任佃忠.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现状及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11).
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6
1.1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即煤矿的生产运行过程中,能够对职工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能够对生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不稳定因素的基本来源;煤矿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当中,造成安全事故的起因即危险源,危险源在煤矿企业的建设、生产、改造等环节中均存在。因此,在煤矿企业的风险预控管理中,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是最主要的内容。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时,要对煤矿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做好危险源的分类工作,并且参照危险源的特点,依靠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等因素的支持对危险源进行检测[1]。
1.2安全风险的评估
完成风险源的辨别工作后,就需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相关的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的可发生性及会造成的损失进行评定,并对风险的等级进行划分。考虑到管理对象及风险等级,可将管理的措施及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编制,进而完成风险管理的规划。煤矿企业需将编制完成的管理规划向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上报,之后由各科室的管理人员及现场的操作人员对管理规划进行改进、补充及完善,以双向反馈、审核、修改的方式对管理规划进行查缺补漏。需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一些生产活动会根据实际情况出现变化,因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等工作均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状况进行实时调整,以此保证管理工作呈现螺旋上升趋势,并将PDCA管理模式很好地体现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2]。
1.3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完成危险源识别的工作之后,就能很好的确定管理对象,之后根据管理对象和的特征,对相关的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进行规划,以此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或者消除,进而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制定管理标准的过程当中,需以国家及煤矿行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为基础,根据不同煤矿的特定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不能一概而论,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满足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需求。
2煤矿中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素
2.1提升设备水平,淘汰落后的采煤方式
煤矿企业需对传统的采煤方式进行改革更新,积极推广高档普采、轻型综采等先进采煤方式,尽量选择安全性及可靠性均较高的设备来进行煤矿的采集和生产,以此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落实责任制度,优化组织结构
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的组织结构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因此,监管部门需对煤矿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强化组织结构建设及监管,建立健全煤矿企业的运输、采集、挖掘等部门,同时配置相关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有效落实责任制度,以此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3]。
2.3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均存在安全教育及岗位培训不到位的情况,相关的监督部门需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过程予以充分的考虑,构建科学、合理且符合煤矿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员工培训体系,有效落实企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以此有针对性的避免煤矿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及安全事故的发生。
2.4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
煤矿企业的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加入产量的计量系统、安全监测及监控系统、员工定位系统等具有针对性的先进信息系统,以此实现信息间的查询、调用、支持,进而提升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的管理效率。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