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文1

1.财政直接拨款的现状

财政直接拨款是中国政府部门支持企业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拨款形式是财政专项资助。随着我国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政策上的不足也随之体现出来。例如一些企业的寻租行为,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套取更多国家财政拨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作用,也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的回报率,对社会的经济平衡影响很大。

2.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国内企业在科技上的创新,同时也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直到2010年我国政府据传的财政科技支持资金就达3250.18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3.6%。虽然支出比例在逐年上长,但支出的效益并不尽如人意,严重的资金浪费,体现了财政在科技投入方面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将享受到的财政科技拨款用到了企业科技活动上,使得逐年增长的财政科技支出得到应有的回报,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也没有将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入作用发挥出来。

3.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

目前来看,我国在财政科技支出方面的管理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财政科技支出仍然实施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我国政府普遍实施多头分散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各管理机构之间呈现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管理现象,一些管理内容又重复交叉,同时掌管资金的财政部门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在项目申报、审批、财政资金投入等各个环节出现脱节现象;第二,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科技经费的监督力度普遍松懈,相应的科技经费考核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例如科研经费使用未按预算执行,随意使用发票冲抵科研活动,套取科研经费等现象;第三,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多种各类科技计划支持方式,例如无偿拨款,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但总体上还是无偿拨款的比例较大,这不但适应不了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同时也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国家整体的竞争能力。

4.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现状

自我国开如重视财政科技支持以来,先后推出了不少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税种、政策以及对象也逐步完善起来。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等一些优惠政策。虽然所涵盖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广范,但其在法律、制度以及执行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税收法律级次低下,税收制度负担繁重,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片面等一系列问题。

二、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1.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支出管理体制

财政科技投入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应该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政府还应该完善相应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根据企业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财政拨款,杜绝越俎代庖的财政拨付,对重点产业实施调整振兴的规划,进一步创新财政科技的支付方式,将投入绩效考核作为拨付财政科技资金审核的重点。除此之外,我国政府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创新支持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财政科技创新拨款的使用效率。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申报也要进行全程的监管,完善企业科技经费的问责机制。

2.完善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企业的科技创新存在很大的风险,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尽可以能延长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企业获得的研发支持持续稳定,使不同规模和性的企业都能够在研发中受益。利用完善的风险投资鼓励税收政策给予高新技术企业更长期限的免税优惠。

其次,政府应该灵活运用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前扶持为主,结合事后鼓励为辅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科技的创新。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逐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本税前扣除政策,加大企业员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比例,促进企业加大员工培训支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未来的科技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政府财政科技拨款管理,引导政府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风险投资可以培植出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又能为未来经济增加增长点,使知识经济加速形成。因此,政府可以委托风险投资企业来管理国家一部分的财政科技拨款,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寻租行为,又可以减少政府资助的创新项目不新颖的问题。除些之外,还能够减少研发项目不理想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提高财政科技拨款资金的利用率。

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文2

关键词:炼油企业 科研经费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一、炼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意义

一直以来,国外大型炼化企业十分注重产品和技术创新,对科研十分重视。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炼化企业都很注重研发工作,即使在当前全球经济恢复缓慢和欧债危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些跨国大型炼化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上级部门对科技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科研拨款逐年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方面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将越来越严格,企业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对项目顺利实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都有重要的意义。微观方面,炼油企业的科研项目一般环节多、项目资金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炼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现状

企业与高校、研究院的环境不同,炼油企业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很难专设大量的科研管理人员,因此科研项目一般由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兼职代管。技术人员普遍存在“重前期立项,轻中期监管;重技术评估,轻预算评估;重技术验收,轻经费决算”的认识误区,且很多企业将“立项率”作为技术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最终造成了申请经费困难,使用经费随意的现象,没有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的有效管理。

部分炼油企业不重视科研经费账务管理,使科研账务游离于财务体系之外,有的企业采用主账外登记明细台账的方式登记科研经费收支;有的企业在项目结题时,在财务主账上抽部分资金到科研账目中,有的企业科研经费甚至不经过财务,这些做法不符合科研经费管理规范,更不符合会计核算准则。

三、炼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的关键环节

(一)项目经费应执行专款专用制度

炼油企业科研经费主要有政府拨款、上级公司拨款和自筹项目经费三个来源。炼油企业应在财务正账系统中对专项经费及自筹经费分别进行单独明细核算或在财务系统中设置辅助账进行核算。如果只在财务系统外以表格形式记录的项目经费支出明细,判定为未单独核算,且项目经费与单位其它经济业务也应分别单独核算。多数炼油企业可以实现科研经费与其它经济业务单独核算,但对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还很难实现单独核算。

(二)项目经费应执行全成本核算

炼油企业的部分科研项目是在现有生产装置的基础上测试实验,由于缺乏流量计等有效的计量工具,项目费用就很难直接取得。科研项目要求执行全成本核算,这时,科研项目承担的相关间接费用需合理分摊到项目成本。费用分摊方式主要有3种:项目总经费比例、当期成本支出比例、项目参与人员比例。通过间接费用合理分摊,直接费用单独核算,即可保证项目经费全成本核算。正确计算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科研项目执行全成本核算,一方面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合理的费用支出依据,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合理制定收费依据, 同时为执行好国家所得税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三)项目经费应执行项目预算

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严禁各项支出超出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禁层层转拨科研项目经费和违反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若项目经费预算需要调整,要严格依照预算调整审批流程,提交申请及相关资料,上报上级部门审批。

四、炼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在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往往会取决于相关人员的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同时,由于管理过程中,随机因素及不确定性的影响,会使结果受主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尤其对企业而言,多人员共同管理一个项目或一个项目多次转移给不同人负责的现象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就可能导致项目经费管理混乱,对账困难。因此,企业应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使经费管理的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流程,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整个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最终达到账务明晰、专款专用。

(二)明确项目负责人,成立科研经费管理委员会

由于炼油企业大部分科研项目是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为解决清洁油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由技术人员提出的科研课题,因此,建议明确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实行全周期负责制。

为了能使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项目管理有效地结合,企业应该在科研组织结构中增加科研经费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应由企业领导、财务部门以及科研人员共同组成,从预算编制、经费使用、结束验收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对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使科研经费管理真正的做到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使科研项目的进度与经费的使用进度能够相匹配,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解决当前科研经费管理中重立项,轻跟踪的问题。

(三)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编制关系到日后的项目成本核算, 批准的项目预算就是日后项目支出的合法依据,应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财务基础知识,在编制经费预算的过程中要结合项目实际,并把财务管理工作提前, 让财务人员协助编制科学、合理、严谨的预算, 为日后预算顺利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炼油企业项目负责人多数为技术人员,重技术轻经费管理的现象严重,造成预算偏差大、经费使用随意。建议企业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通过科研经费管理委员会对项目经费全程控制,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充分利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从而真正实现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全成本核算,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文3

关键词:技术进步;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

一、发达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下,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凭借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工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通过科技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转型,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政府财政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发达国家,在每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政府都有一个明确的产业技术政策,并通过研发补助金、委托费和政策性融资等财政手段确保产业技术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推动本国的科技进步,西方发达国家都特别注重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如美国、日本于1999年政府用于R&D财政投入占当年全国R&D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27%和2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经费每年都维持在10多亿美元的水平。根据经济成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所处阶段的不同,西方国家财政对科技进步的支持的范围和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初期,财政一般主要通过补助金、开发委托费、政策性贷款和优惠税收政策等形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开发。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政府财政政策的重点主要转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政府通过资助各种基金会、研究院所和产学研联合体等进行产业技术开发,并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环节上,西方国家一般通过政策性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和引导。如日本政策性投资银行根据政府有关政策意向,向民间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担保、购买企业债券,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补充融资和奖励。在西方国家,财政对技术进步的扶持和引导,一般都是以项目为核心,以客观标准为尺度,实施非专向性补贴政策。

二、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具体优惠政策

在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方面,美、日等西方国家都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法律和政府职能部门。美国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等手段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具体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环节与方式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支持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为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相结合,将对科技开发的重视与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视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的做法是:

一是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允许企业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法国政府规定,凡研究开发投资比上年增加的企业,均可以申请按增加额的50%抵免所得税。

二是普遍实施加速折旧政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仅10年左右,年折旧率为11%~12%。通过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以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

三是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即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如韩国税法规定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3%(技术密集型企业为4%,生产资料产业为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允许在3年内用于技术开发费、技术信息和培训费及有关技术革新计划资金等方面。

四是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如美国税法规定公司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所支付的研究费用的65%可以从所得税中予以抵免,并对新产品的中间实验产品给予免税优惠政策。在科技税收优惠的税种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三大税种上。发达国家一般都将公司所得税作为科技优惠的重点。在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个人获得的科技奖励、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都实施优惠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财税优惠政策的具体做法,对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中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中、低技术向我国转移,在部分领域,高端技术也开始向我国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从我国国内企业的现状来看,整体技术水平还较为低下,受技术开发力量、技术开发经费等的制约,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还相对弱小,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三、发达国家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要充分利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有关规定,在3年过渡期内继续保持原有的有关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的同时,应逐步建立一个以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向研究型机构的R&D活动提供财政资助和特别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模式。3年过渡期满后,政府贷款利率或贴息水平必须控制在WTO相关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财政的资助必须是非专向性的,并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部分前技术开发活动成本的50%。2.进一步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鉴于长期以来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严重不足,可以考虑规定一些硬性的指标,要求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的比重必须达到规定的目标值。安排的科技经费要集中用于加快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用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严格的招投标制和课题负责制,确保政府科技经费的有效使用。同时,政府科技经费的使用应坚持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凡基础性研究,政府应实行无偿投入,应用研究及实验发展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坚持有偿使用为原则,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贷款的方式向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其他机构提供资金,这些相应机构必须用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的收入来还本付息。

3.财政扶持项目应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在政府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运用财政扶持和引导技术进步必须要突出重点,讲求效率,而不能遍地开花。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技术改造项目应重点选择关系国家安全的产业、公益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竞争性产业。

4.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持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证。政府财政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投融资及政府采购等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为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可从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及其他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5.必须通过各种财税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方面,首先必须充分运用好财政贴息这一手段。高新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对这一领域,除国家进行少量的直接投资外,可以借助于财政贴息杠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该领域。财政贴息向高新科技产业适度倾斜,加大对该产业的政策扶持,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并相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结构能从低级化状态向高级化状态转化。在传统产业部门,通过财政贴息手段的运用,使企业在技术改造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能够以国家信用作支撑,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充分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6.必须改变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转变为向产业倾斜。税收优惠政策措施要能体现和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其他需要积极鼓励发展的产业,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在流转税方面,除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外,应对高科技产业在增值税政策方面实行适度倾斜,使高科技产业增值税整体负担率能大幅度降低。对进出口税收政策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目前进出口环节大面积实施税收优惠的做法,应只局限于对高新技术及设备的进口,视不同的情况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应按照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特别是在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上要尽快统一。统一后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可实行减免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在运用减税、免税、低税率和零税率等直接税做优惠的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低免、投资抵免、税收饶让等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的运用,实现科技税收优惠方式的多元化。

7.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广实施,政府采购规模将越来越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也将日益扩大,相应地政府采购活动对国民经济总量及国民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为了扶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在政府采购方面,必须尽可能地多采购本国产品,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倾斜。只有在国内不能提供或技术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才可考虑采购外国生产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群,李倩.发达国家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经济日报,2002-11-19.

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文4

关键词: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军工科研项目是指国防科工局安排使用财政科研经费的国防科研项目,经费包括财政拨款和其它配套资金。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实质就是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保证军工科研项目研究顺利开展,意义重大。目前,相当部分军工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结题验收。本文重点就如何规范军工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展开论述。

一、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军工科研单位多数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在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上,还存在如下不足:

(一)经费预算不合理。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组技术人员编写,经费开支预算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项目执行时,经常出现项目费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为了使经费开支与任务书保持一致性以利于顺利通过验收,财务人员只能在后期帐务处理上进行了项目间调账、串用、挪用、虚列支出等“技术处理”。

(二)经费使用监管缺失。事前未能对经费项目开支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事中不能严格划分各个科研项目之间的支出,存在不同研究项目之间混支、不能合理分摊间接费用的现象;事后缺乏对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计量、管理等情况;财务风险较高。

(三)忽视过程记录。项目组没有做好工时记录、物品领用登记等基础工作,造成财务部门难以合理分摊、归集费用。项目验收审计时,只能临时调账、核销经费,造成账目混乱。

(四)人为选择财务制度现象普遍。国防科研项目要求按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而属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又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同一单位执行两套不同制度。

(五)在取得军工科研经费和享受研发税收优惠之间左右为难。军工科研经费执行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与税务机关对享受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口径不一致,使科研单位在财务核算上既要顾及项目的管理制度,又要顾及税务政策,往往出现账目混乱、科研经费核算不规范的情况。

二、加强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

军工科研单位实行预算拨款、决算核销的财务管理体制。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解决:

(一)构建良好财务平台,做好科研项目的事前控制工作。

1.加强学习,健全制度。军工科研单位应在《企业会计准则》、《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统帅下,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要求、资金流动、人员配置等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做好科研项目管理的事前控制提供政策保证。

2.专人负责,归口管理。为防止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人人参与、无人负责等局面,财务部门应指定人员对各个科研项目开支情况、资金使用程度进行归口管理、跟踪,为项目的及时有效管理提供保证。

3.提前介入,加强审核。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阶段,由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参与任务书中经费开支预算部分的编写。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项目预算的审核工作,杜绝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加强培训、完善基础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项目组人员的财务意识,做好项目的工时登记和原材料的领用登记,以便于合理分摊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做好基础工作。(二)加强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监管,做好事中控制。

1.完善财务的建帐工作,保证科研项目单独建帐,单独管理。通过财务软件的辅助核算、建立三级辅助帐等方式,在帐务处理上实时保证科研项目独立成帐,专款专用,以利于项目管理和项目验收。

2.提高审核把关能力,保证项目开支合规合法。从发票审核入手,确认费用开支的真实性。根据任务书的开支预算,严格按计划列支,防止对科研经费的挤占挪用。对客观原因造成开支不符合计划预算的,应提请经费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再报销。

3.完善成本核算,合理分摊项目间接费用。财务部门应统一口径,做好科研项目与生产经营之间、各个科研项目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费用和成本划分,合理分摊间接费用。

4.定期考评,及时跟进项目开展。对各项目定期分析考评,将项目考评情况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帮助项目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的合理推进。

(三)加强项目形成资产的后续管理、注重项目的财务分析,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完善项目的事后管理。

1.加强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管理。科研项目结题后,往往形成专利权、著作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财务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责,对无形资产进行备查登记;对无形资产产生的价值及时进行核算,防止无形资产发生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对科研资金的运转情况、科研经费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判断项目资金运转是否合理,收入及支出是否相匹配,项目经费支出结构、数额与预算是否相适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以后工作。

3.做好科研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分析。从项目的经费投入大小、时间耗费长短、任务完成优劣、获得成果水平高低等诸因素着手,对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程度、科研人员的培养情况、科学技术新领域的开拓和学科的发展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确定本单位的研发优势,增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发挥内审作用,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完善项目财务管理。重视内部审计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审计,发挥审计堵漏纠弊的作用,提升项目的运行质量,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制度建设更趋于规范和完善。

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文5

关键词:高新企业;研发经费;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2-0162-02

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第172号文),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资格加以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尤其是文件中对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要实行三年复审制度。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必须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科研开发费用核算体系,才能充分满足文件规定的条件,进而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研发项目的特点、会计核算的要求及高新企业资格认定过程中的相关财税政策,对构建研发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模式与应用进行探讨。

1 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高新技术企业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提高研发经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制度对承担科研开发项目的部门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

2 明确研发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企业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潮流,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优选项目,保证研发项目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科研开发经费要做出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落实管理职责,并加强对项目研发费投入效果的评价和考核,追求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研发经费要按科研项目和课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研发费支出应纳入财务统一管理,按项目实行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落实项目责任制。

3 完善机构设置,明确部门职责

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研发项目的组织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酌情设立专门的研发管理机构或归口部门,落实研发课题的“项目负责制”,明确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并负责对研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中期检查、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登记及经费使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全程参与研发项目管理,从项目预算编制、项目预算执行管控、项目资金合理调配、项目决算、项目验收评审等各个环节入手,确保客观、完整、准确地核算研发项目费用支出。

4 构建完整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

4.1 建立科研项目的预算、决算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科研开发项目的预算管理制度。编制科研经费专项预算,形成每个科研项目的具体预算,研发费用预算指标要按科研项目、费用项目层层分解,将预算指标落实到具体处室,形成全方位的预算目标控制责任体系。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将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事中控制,更好地实现科技投入的计划性、可控性,提高科研开发项目成功的几率。

科研开发项目执行中,企业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明细核算,对每项技术、产品的研发费用都要设置单独的项目辅助账,便于对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管理,也有利于研发成功后申请专利。同时,在项目执行期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经费进行审查和监督,加强经费开支去向的监督和经费成本的控制。科研项目成本结算后,还要认真开展项目经费决算工作,以有效地评价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情况,并落实项目奖惩机制。

4.2 规范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

企业应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明确研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严格按照八项费用的核算范围归集研发费用,做到准确归集、正确核算,确保符合要求的研发费用不漏项;同时还应严格禁止将不符合《工作指引》要求的费用支出项目计入研发费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情况,另一方面也避免企业在复审工作中出现问题。

4.3 研发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

企业应该在“管理费用”下设置“技术开发费”二级科目,用以核算和归集企业各类研发费用。但为了使各科研项目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更加明晰,企业可以设置“研发支出”一级会计科目,下设“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二级科目,并按核算内容设置费用明细项,再按照研发项目设置辅助核算,期末时将“研发支出”科目余额结转至“管理费用”下的“技术开发费”科

目中。

4.4 完善研发费用的报销、审批制度

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研发费用报销管理规定,规定研发费的使用范围、权限、程序、流程等,明确研发费使用的责任,为会计核算的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4.5 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

开发阶段项目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转入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费用性支出。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根据收益原则分摊到相应成本费用。

若用于研发新项目,并形成新项目的一部分或新项目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应将无形资产剩余价值全部摊销计入“研发支出”。

4.6 正确归集与分配研发费用

正确区分企业的研发成本与日常生产经营成本,对于科研人员同时从事研发活动和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标准。

为落实项目负责制,企业要按项目进行归集和核算研发费用,对研发项目所耗用的人工时、材料消耗、折旧费用等需要逐一登记台账,并作为项目间费用分配的依据。

4.7 加强研发费用支出的监督和过程控制

高新技术企业应重视对研发项目经费支出的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研发费用支出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建立研发项目考核激励制度。

企业财务部门应加强研发项目的过程控制,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项目预算,依据项目进度,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差异应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纠偏措施。

4.8 报表设置及信息披露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其储备与研发费用的投入息息相关,为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费用使用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研发费用的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至关重要。企业应增加反映研发费用投入情况及研发费用支出情况等报表,用以反映企业研发活动。

在披露研发项目情况时,首先应对研发费用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地披露,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对研发费用投入产出的效益作出评价和预测。其次应加强对于研发费用相关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使信息使用者得以看出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只有构建一套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加强研发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水平,才能使企业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复审,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第

172号文)[S].

[2]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

[2008]第362号文)[S].

[3] 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指引.

科研经费税收优惠范文6

摘要:现阶段自推行“营改增”措施开始,我国高校中的横向科研经费减税效应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中科研项目所涉及到的纳税管理也逐渐面临了全新的发展要求。本文以“营改增”试点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纳税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了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进而推动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横向科研;纳税管理 

我国推行的“营改增”政策是立足于财税改革的基础之上,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行“营改增”政策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是进行科研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近年来政府方面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技术、资金投入,而高校中也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全面开展技术合作,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受我国科研发展的影响,在高校中进行资金统筹的主要根源便是科研项目的经费。然而随着“营改增”财税政策的推行,高校的纳税管理问题逐渐成为工作的焦点。因此,文章中笔者立足于“营改增”政策的推行,针对高校中科研经费纳税管理带来的影响,对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营改增”试点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纳税管理的影响 

(一)高校中纳税人身份发生改变带来的影响 

针对我国推行的“营改增”政策的相关内容,一些非企业盈利性质的高等院校按照规定可以进行一般纳税人的申请,同时也可进行小规模纳税人申请。相关负责人一旦申请一般纳税人成功,便不能进行更换。在高校中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其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减税效应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对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情况则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考虑:其一是高校中的横向科研经费在一些抵扣项目中的进项税额数额比较大,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实际的税负情况减轻;其二是高校中的横向科研经费抵扣项目的进项税额较小,因此会导致实际税负下降。在高校中的横向科研项目主要是以技术支持为主,产品支持为辅,因此能够获得合法的抵扣项目较少,并且一般高校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对于税率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涉及到纳税业务的项目相对来说也并存在很大的改变。 

(二)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免税项目管理带来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推行之后,因为增值税的管理体系比较严苛,与营业税的管理体系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高校中增值税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任务量,与此同时,高校增值税发票涉及到的风险也会随之而来。按照其规定原本的营业税相关优惠政策不会进行改变,高校中的横向科研经费是一种从事技术转让,进行技术研制等都能够免增值税。受征管部门变化的影响,一旦免税项目认定的过程产生改变,那么免税发票则要事先进行审批[1]。 

二、面对“营改增”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纳税管理影响的应对措施 

(一)高校要对“营改增”工作进行重视 

因为在高校中的专业较多,一些非财会专业出身的教师对于推行的“营改增”政策并不是十分了解,那么则会对高校中的纳税管理造成影响。因此,高校中的相关领导要对“营改增”工作进行重视,高校中的相关税务管理机构要对“营改增”提出的要求进行详细的阐释并落实,在学校中开展税改相关的培训活动,对相关的教育员工进行培训。另外,高校要不断强化与税务管理机构自家的关系,从而能够对推出的相关政策进行及时的掌握。高校中各个专业的教师也要积极与院校的税务管理机构进行合作,全面推动“营改增”政策在高校中的实施。 

(二)以“营改增”为标准规范纳税账目的准确性 

我国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一些相关的会计核算项目便已经进行了改变,那么在高校中要进一步落实“营改增”政策,便要将高校中的纳税相关账目进行调整,按照税率的不同进行核算,规范纳税账目的准确性,将高校中的各个收入与税款进行详细的记录,特别是高校中的一些增值税账目。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为了更加真实的将高校中各个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反映;其二是为了防止因为高校中的账目核算问题引发税务危害[2]。 

(三)将高校中的合同管理严苛化 

在落实“营改增”试点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多数高校都被归纳为“营改增”试点的范围之内,然而其中依然存在一些应税服务属于营业税的范围之内,为此高校的税务管理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大的挑战。起初,高校中的科技机构要对科研合同制定的过程严苛化,保证合同中内容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要完全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制定,将合同的内容更加详细的陈列,最好详细到在合同中标注票据涉及到的税种及税率,尤其是免税合同的制定,这样做为合同的审查提供了便捷性。另外,高校中的税务管理机构要按照合同中的内容将营业税的应税服务与“营改增”政策进行划分,按照其属性开具正确的发票[3]。 

(四)强化税务管理机构对于发票的管理水平 

我们可以了解到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是能够直接抵扣进项税额的,长此以往在此范围内便导致纳税经济犯罪频发。为此,相关部门要提高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力度。以为在高校中相关的税务管理人员对于专用发票管理与运用经验不足,但是在规定上增值税的发票是不能让税务部门之外的部门的,因此,高校要提高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水平,则必然要提高发票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实行专人管理制度,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给高校的纳税管理造成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推行了“营改增”试点政策后,便逐渐对高校的横向科研经费纳税管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文章中笔者笔者立足于“营改增”政策的推行,针对高校中科研经费纳税管理带来的影响,从高校要对“营改增”工作进行重视、以“营改增”为标准规范纳税账目的准确性、将高校中的合同管理严苛化、强化税务管理机构对于发票的管理水平四方面阐述了其应对措施。通过对其应对措施的分析,学校方面能够更加积极的争取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对其合理的运用实现高校税务筹划合理性的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减轻了高校中税务机构的税收负担,推动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发展。(作者单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1.校级人文社科项目,“营改增”试点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纳税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项目编号2014KYXM16,阶段性成果; 

2.省级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2013zy106; 

3.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财务处、教学系共建财务实训基地建设带动会计电算化品牌专业实训建设的探索,项目编号:2014jyxm490; 

4.省级财会示范实习财务实训中心,项目编号:2015sxzx035。 

参考文献: 

[1]王红.试析“营改增”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纳税管理的影响[J].会计师,2014,17:66-67.